明清史 |
近代西欧民族主义与中国晚清民族主义比较浅析
宋文生
【专题名称】世界史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2003年10期
【原文出处】《湖北社会科学》(武汉)2003年06期第19~21页
【作者简介】黄冈师范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关 键 词】民族主义/近代/中西/比较
中图分类号:C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77(2003)06-0019-03
民族主义是近代的历史现象,是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推动力量,自法国大革命时期形 成以来,至今已近两个多世纪。当今时代,民族主义日益成为统治阶级对内整合有利社 会力量资源,对外维护本国利益的锐利武器,成为世界各国政治形势之焦点。
一、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概述
法国大革命是近代西欧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在法国,民族主义表现为民主主义形态 。卢梭奠定了法国民主主义民族主义的理论基础。他说:“组成祖国的不是城墙,不是 人,而是法律、司法、政府、宪法和由这些事物决定的存在方式。祖国存在于国家与其 民众的关系之中,当这些关系没有了,祖国也就成为子虚了”[1](第274-275页)。这种 国家与公民的二元关系是卢梭民族主义理论的基础。卢梭强调人民主权,认为国王与臣 民的结合并不构成一个紧密的民族共同体,只有当臣民成为公民,成为国家主权的成员 时,民族共同体才会存在,祖国也就存在了。卢梭还注重公民参与。他认为公民参与有 两种形式:一种是权利参与,它是公民政治权利的自然体现与运用;一种是责任参与, 即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对他们的国家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这种参与是衡量公民爱国 心的标尺。
罗伯斯庇尔发展并实践了卢梭的民族主义思想,形成了“雅各宾民族主义”。他问道 :“祖国是什么?”回答说:“如果不是一个个人既是公民,又是最高主权的成员的国 家,又是什么呢?”[2](第232页)在雅各宾派专政时期,实行了一系列措施使人民获得 政治权利,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利。对广大人民来说,生活在这样的“祖国”之中,他们 获得了自由、平等和幸福。罗伯斯庇尔把民主主义和民族主义进行有机结合,并付诸实 践,把握了近代民族主义的深刻内涵。
法国民主主义民族主义,打破了封建专制中臣民与国家的单向一元关系,促使民族国 家的形成与建立,从公民与国家二元关系中奠定了近代民族主义基石,揭示出近代民族 主义的本质。而在德国,民族主义却以另一种形态出现,表现为文化民族主义。其形成 原因有三:
第一,实现德意志的统一。当时德国处于政治与民族的“双重分裂”之中,地方主义 和爱国主义盛行,整个民族缺乏统一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德意志的民族精英,高扬 文化民族主义旗帜,倡导德意志民族精神。第二,对法国文化的抗拒。当时法国是欧洲 乃至整个世界的中心,在德意志掀起一股法国狂热,就连腓特烈大帝也这样说道:“自 我青年时代起,我就没有读过一本德国的著作,我讲德语还不如一个马车夫好。”这种 情形大大刺激了德国知识分子,他们从法国狂热中清醒过来,追求德意志民族辉煌的历 史传统。第三,德国资产阶级力量软弱,国内封建势力强大。因此,要建立民族国家, 不能像法国那样直接诉求于政治,而是诉求于民族文化,希望在文化联系中建立民族国 家。
赫尔德奠定了德国文化民族主义的理论基石。他希图建立一种共同的民族文化,培植 起民族精神,认为一个民族必须保持与发展民族精神和民族特性。之后,文化民族主义 又发展为两种形式,即浪漫主义文化民族主义和费希特自由文化民族主义。浪漫主义作 为一种社会思潮,其显著特征为攻击理性主义,主张用自己的心性、内心、情感去经历 、感知和想像[3](第215-216页)。费希特吸取康德《实践理性批判》中的思想,形成了 自由主义文化民族主义。他认为,祖国不是一个人的出生地,不是自己民族所在地,而 是实现人的自由的地方,一个实现了自由的国度,便是人们的祖国。可见,费希特超越 了那种以本民族为唯一效忠对象的狭隘和短视,高瞻远瞩地看到了人类的未来和人类的 理想王国,包含了世界主义思想倾向。
总之,西欧两种原生形态的民族主义均以建构民族国家为最终目的,只不过存在建构 方式的相异。法国民主主义民族主义主张在政治层面,用革命手段来实现目标;而德国 文化民族主义则主张在文化层面,用建立民族共同体方式来实现。
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大门,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 列不平等条约,疯狂掠夺中国,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造成了中国严重的社会危机和 民族危机。中国所面临的民族危机刺激了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激起中国人民反对外国 侵略的民族精神,民族主义思想在中国晚清出现了。
二、中国晚清民族主义概述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在旦夕。为了救亡 图存,一些仁人志士提出用民族主义抵制帝国主义侵略的主张。民族主义思潮在中国晚 清的出现,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严重的民族危机,促使中华民族的觉醒;二是民族 资本主义产生后,他们作为新的生产力的代表,迫切要求扫清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在中国晚清,对民族主义理解形成了两派观点,即资产阶级改良派民族主义和资产阶 级革命派民族主义。资产阶级改良派提出民族主义要抵御外族入侵,认为民族主义是“ 各地同种类,同语言,同宗教,同习俗之人相视如同胞,务独立自治,组织完备之政府 ,谋公益而御它族是也”[4](第23页)。还认为民族主义是“世界最光明正大之主义也 ,不使他族侵我之自由,我亦毋侵他族之自由。其在于本国也,人之独立;其在于世界 也,国之独立”[4](第26页)。所以他们针对本国与世界两种不同情况,提出了“小民 族主义”与“大民族主义”的概念。所谓“小民族主义”是指汉族对国内其他少数民族 ;所谓“大民族主义”是指国内各民族团结起来,一致对国外民族,并认为中国现在“ 当于小民族主义之外,更提倡大民族主义”。基于这一认识,他们提出了“满汉不分” 、“满汉平等”、“合群”以对抗外来民族侵略的主张,使民族观与政治观紧密交织在 一起,体现出很大的进步性。与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民族观截然不同,资产阶级革命派在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严重民族危机中看到了清王朝出卖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的事实,提出 了“合同种,异异种,以建一民族国家,是曰民主主义”[5](第329页)的主张。针对清 王朝“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卖国嘴脸,他们响亮地提出了“驱除鞑虏,恢 复中华”的民族主义革命纲领。
由于对民族主义认识上的分歧,资产阶级改良派与资产阶级革命派一开始就朝两个方 向发展:一是资产阶级改良派通过维新变法,谋求整个中华民族“合群”以反对帝国主 义侵略,争取独立自强;一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通过国内的反满民主革命,推翻腐朽的清 王朝,争取中国的独立自由。但是改良派和革命派均把民族主义与政治问题紧密联系在 一起,他们根本目的是要凝聚全民族的力量,建立民族国家。同时,又将民族主义和爱 国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以“爱国相砥砺,以救亡为己任”。
晚清时期,各种政治势力利用民族主义进行政治诉求,标志着中国民族主义思想的形 成。其中,孙中山的民主主义思想,在国内与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
孙中山民族主义理论核心是革命的民主主义。他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民族 主义纲领位于三民主义之首,可见其地位重要。在处理满汉矛盾这个现实问题时,孙中 山区分了“排满”与“仇满”。他说:“我们并不恨满洲人,而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 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碍我们,绝无寻仇之理”[5](第329页)。在 此,孙中山把“仇满”的种族复仇主义与“排满”的革命主张区分开来,使他的民族主 义思想不至走向复仇主义的极端。这一区分透视了当时中国民族主义的复杂性,为整合 更为广泛的革命力量奠定了认识基础。孙中山还主张“五族共和”,倡导民族平等。他 说:“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如合汉、满、蒙、回、 藏诸族如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6]同时,孙中山也提出了建立民族国家的政治主 张,在“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国家”。可见,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充满革 命、民主色彩。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中,“大亚洲主义”的政治文化观也占有重要地位 。针对当时帝国主义侵略和欧洲中心文化论,孙中山针锋相对提出了“大亚洲主义”政 治文化观,要求亚洲被压迫的民族团结起来,外争独立,内求民主,并强调为亚洲和世 界人民谋求“和平、平等、解放”的文化。孙中山民族主义文化观,重在恢复民族精神 和发扬固有文化传统。其文化观具有双重特征:一方面,在认同传统基础上批判传统; 另一方面,在批判西方前提下学习西方。他的主张,显然是以中西文化为主体的中西融 合[7](第25页)。孙中山跨出中国,走向亚洲,面对世界,在政治、文化两个层面建构 民族主义,使其民族主义思想具有世界影响。
中国晚清民族主义,整体上讲是在外族入侵而导致民族危机的大背景下诞生的,属于 被压迫民族的民族主义。无论资产阶级改良派还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均主张对内团结各 民族,实现中华民族统一;对外以民族主义抵御侵略,实现国家独立。同时,他们都有 自己的政治主张,希望建立一个新的民族国家,以便满足发展资本主义的政治需要。
三、两种民族主义思想比较分析
两种民族主义表现出许多共同性。(1)在渊源上有师承关系。由于西欧民族主义形成要 比中国早约一个多世纪,所以,在中国晚清,一些仁人志士就或多或少受到西欧近代民 族主义思想的影响,诸如伯伦知理、洛克、黑格尔等民族主义思想在中国广为传播,梁 启超还翻译和介绍了《伯伦知理氏论民族与国民》一书。当然,中国晚清民族主义思想 同时有选择性地吸收西欧民族主义思想。如主张民族平等,倡导中华民族统一的思想, 是西欧民族主义思想中国化的体现。(2)均具有反专制、求民主的特点。两种民族主义 兴起于社会转型期,当时封建生产关系与新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冲突,等级特权观念 与平等观念相对立。新兴资产阶级作为新的生产力的代表,强烈反对封建专制压迫,以 民族主义为号召,整合社会权力资源,追求资产阶级民主。(3)民族观与政治观紧密联 系。两种民族主义均要求建立民族国家,把民族主义思想与政治主张有机联系起来。“ 雅各宾民族主义”是民族主义政治观的实践者。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在民族主 义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民族国家的政治主张。(4)具有建设性特征。同法国民主主义民族 主义一样,中国晚清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都主张用民族主义来唤醒民众,团结各 种政治力量,达到建立民族国家的政治目的。只不过改良派主张用渐进改良手段达到目 的,而革命派主张通过暴力革命来实现目的。(5)具有防卫性特征。同德国文化民族主 义一样,两种民族主义均表现出防卫性特征。最具代表性的是孙中山的“大亚洲主义” 政治文化观。
两种民族主义还表现出许多差异。
第一,诞生背景不同。西方近代民族主义是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在打破地方 主义基础上,经过法国大革命而最终形成的,经历了宗教信徒——王朝臣民——祖国公 民的转变,是内发力量的产物;而中国晚清近代民族主义是在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 潮、民族危机迫在眉睫的情况下,一些仁人志士主张用民族主义来抵御外族侵略而形成 的,它是外来冲击影响下的产物。
第二,表现特征不同。近代西方围绕理性目标而要求政治一体化。如卢梭依据社会契 约论、人民主权原则理性地提出民族主义理论。费希特依据康德的自由理性去追求民族 主义,从而形成自由主义民族主义;而中国晚清民族主义没有理性目标。无论是资产阶 级改良派还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都直接提出政治主张,没有以理性目标为基础,也没有 为实现理性目标来建构自己民族主义理论。
第三,支持者不同。西欧资产阶级力量强大,在革命中完全有能力居于领导地位,所 以西欧民族主义支持者以受过教育并有经济实力的资产阶级为主;而中国晚清时期,民 族资产阶级虽然有了一定发展,但其力量仍然不够强大,所以,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支持 者为少数民族主义精英分子和更为广泛的人民群众。
总之,民族主义在近代中西方的不同表现与当时所处国内国际形势有密切关系,同时 也与国内资产阶级力量强弱有关。对两种近代民族主义进行理论比较,本文只是作一个 初步探讨,而当前学术界在该方面研究则有待深入。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2003年10期
【原文出处】《湖北社会科学》(武汉)2003年06期第19~21页
【作者简介】黄冈师范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内容提要】 | 近代西欧民族主义在法国大革命背景下诞生,以建构民族国家为最终目的;中国晚清 民族主义在外族入侵而导致民族危机的背景下诞生,主张对内团结各民族,实现中华民 族统一,对外抵御侵略,实现国家独立。两种民族主义在渊源等方面表现出许多共同性 ,在诞生背景等方面表现出许多差异。 |
民族主义是近代的历史现象,是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推动力量,自法国大革命时期形 成以来,至今已近两个多世纪。当今时代,民族主义日益成为统治阶级对内整合有利社 会力量资源,对外维护本国利益的锐利武器,成为世界各国政治形势之焦点。
一、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概述
法国大革命是近代西欧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在法国,民族主义表现为民主主义形态 。卢梭奠定了法国民主主义民族主义的理论基础。他说:“组成祖国的不是城墙,不是 人,而是法律、司法、政府、宪法和由这些事物决定的存在方式。祖国存在于国家与其 民众的关系之中,当这些关系没有了,祖国也就成为子虚了”[1](第274-275页)。这种 国家与公民的二元关系是卢梭民族主义理论的基础。卢梭强调人民主权,认为国王与臣 民的结合并不构成一个紧密的民族共同体,只有当臣民成为公民,成为国家主权的成员 时,民族共同体才会存在,祖国也就存在了。卢梭还注重公民参与。他认为公民参与有 两种形式:一种是权利参与,它是公民政治权利的自然体现与运用;一种是责任参与, 即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对他们的国家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这种参与是衡量公民爱国 心的标尺。
罗伯斯庇尔发展并实践了卢梭的民族主义思想,形成了“雅各宾民族主义”。他问道 :“祖国是什么?”回答说:“如果不是一个个人既是公民,又是最高主权的成员的国 家,又是什么呢?”[2](第232页)在雅各宾派专政时期,实行了一系列措施使人民获得 政治权利,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利。对广大人民来说,生活在这样的“祖国”之中,他们 获得了自由、平等和幸福。罗伯斯庇尔把民主主义和民族主义进行有机结合,并付诸实 践,把握了近代民族主义的深刻内涵。
法国民主主义民族主义,打破了封建专制中臣民与国家的单向一元关系,促使民族国 家的形成与建立,从公民与国家二元关系中奠定了近代民族主义基石,揭示出近代民族 主义的本质。而在德国,民族主义却以另一种形态出现,表现为文化民族主义。其形成 原因有三:
第一,实现德意志的统一。当时德国处于政治与民族的“双重分裂”之中,地方主义 和爱国主义盛行,整个民族缺乏统一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德意志的民族精英,高扬 文化民族主义旗帜,倡导德意志民族精神。第二,对法国文化的抗拒。当时法国是欧洲 乃至整个世界的中心,在德意志掀起一股法国狂热,就连腓特烈大帝也这样说道:“自 我青年时代起,我就没有读过一本德国的著作,我讲德语还不如一个马车夫好。”这种 情形大大刺激了德国知识分子,他们从法国狂热中清醒过来,追求德意志民族辉煌的历 史传统。第三,德国资产阶级力量软弱,国内封建势力强大。因此,要建立民族国家, 不能像法国那样直接诉求于政治,而是诉求于民族文化,希望在文化联系中建立民族国 家。
赫尔德奠定了德国文化民族主义的理论基石。他希图建立一种共同的民族文化,培植 起民族精神,认为一个民族必须保持与发展民族精神和民族特性。之后,文化民族主义 又发展为两种形式,即浪漫主义文化民族主义和费希特自由文化民族主义。浪漫主义作 为一种社会思潮,其显著特征为攻击理性主义,主张用自己的心性、内心、情感去经历 、感知和想像[3](第215-216页)。费希特吸取康德《实践理性批判》中的思想,形成了 自由主义文化民族主义。他认为,祖国不是一个人的出生地,不是自己民族所在地,而 是实现人的自由的地方,一个实现了自由的国度,便是人们的祖国。可见,费希特超越 了那种以本民族为唯一效忠对象的狭隘和短视,高瞻远瞩地看到了人类的未来和人类的 理想王国,包含了世界主义思想倾向。
总之,西欧两种原生形态的民族主义均以建构民族国家为最终目的,只不过存在建构 方式的相异。法国民主主义民族主义主张在政治层面,用革命手段来实现目标;而德国 文化民族主义则主张在文化层面,用建立民族共同体方式来实现。
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大门,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 列不平等条约,疯狂掠夺中国,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造成了中国严重的社会危机和 民族危机。中国所面临的民族危机刺激了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激起中国人民反对外国 侵略的民族精神,民族主义思想在中国晚清出现了。
二、中国晚清民族主义概述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在旦夕。为了救亡 图存,一些仁人志士提出用民族主义抵制帝国主义侵略的主张。民族主义思潮在中国晚 清的出现,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严重的民族危机,促使中华民族的觉醒;二是民族 资本主义产生后,他们作为新的生产力的代表,迫切要求扫清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在中国晚清,对民族主义理解形成了两派观点,即资产阶级改良派民族主义和资产阶 级革命派民族主义。资产阶级改良派提出民族主义要抵御外族入侵,认为民族主义是“ 各地同种类,同语言,同宗教,同习俗之人相视如同胞,务独立自治,组织完备之政府 ,谋公益而御它族是也”[4](第23页)。还认为民族主义是“世界最光明正大之主义也 ,不使他族侵我之自由,我亦毋侵他族之自由。其在于本国也,人之独立;其在于世界 也,国之独立”[4](第26页)。所以他们针对本国与世界两种不同情况,提出了“小民 族主义”与“大民族主义”的概念。所谓“小民族主义”是指汉族对国内其他少数民族 ;所谓“大民族主义”是指国内各民族团结起来,一致对国外民族,并认为中国现在“ 当于小民族主义之外,更提倡大民族主义”。基于这一认识,他们提出了“满汉不分” 、“满汉平等”、“合群”以对抗外来民族侵略的主张,使民族观与政治观紧密交织在 一起,体现出很大的进步性。与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民族观截然不同,资产阶级革命派在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严重民族危机中看到了清王朝出卖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的事实,提出 了“合同种,异异种,以建一民族国家,是曰民主主义”[5](第329页)的主张。针对清 王朝“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卖国嘴脸,他们响亮地提出了“驱除鞑虏,恢 复中华”的民族主义革命纲领。
由于对民族主义认识上的分歧,资产阶级改良派与资产阶级革命派一开始就朝两个方 向发展:一是资产阶级改良派通过维新变法,谋求整个中华民族“合群”以反对帝国主 义侵略,争取独立自强;一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通过国内的反满民主革命,推翻腐朽的清 王朝,争取中国的独立自由。但是改良派和革命派均把民族主义与政治问题紧密联系在 一起,他们根本目的是要凝聚全民族的力量,建立民族国家。同时,又将民族主义和爱 国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以“爱国相砥砺,以救亡为己任”。
晚清时期,各种政治势力利用民族主义进行政治诉求,标志着中国民族主义思想的形 成。其中,孙中山的民主主义思想,在国内与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
孙中山民族主义理论核心是革命的民主主义。他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民族 主义纲领位于三民主义之首,可见其地位重要。在处理满汉矛盾这个现实问题时,孙中 山区分了“排满”与“仇满”。他说:“我们并不恨满洲人,而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 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碍我们,绝无寻仇之理”[5](第329页)。在 此,孙中山把“仇满”的种族复仇主义与“排满”的革命主张区分开来,使他的民族主 义思想不至走向复仇主义的极端。这一区分透视了当时中国民族主义的复杂性,为整合 更为广泛的革命力量奠定了认识基础。孙中山还主张“五族共和”,倡导民族平等。他 说:“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如合汉、满、蒙、回、 藏诸族如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6]同时,孙中山也提出了建立民族国家的政治主 张,在“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国家”。可见,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充满革 命、民主色彩。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中,“大亚洲主义”的政治文化观也占有重要地位 。针对当时帝国主义侵略和欧洲中心文化论,孙中山针锋相对提出了“大亚洲主义”政 治文化观,要求亚洲被压迫的民族团结起来,外争独立,内求民主,并强调为亚洲和世 界人民谋求“和平、平等、解放”的文化。孙中山民族主义文化观,重在恢复民族精神 和发扬固有文化传统。其文化观具有双重特征:一方面,在认同传统基础上批判传统; 另一方面,在批判西方前提下学习西方。他的主张,显然是以中西文化为主体的中西融 合[7](第25页)。孙中山跨出中国,走向亚洲,面对世界,在政治、文化两个层面建构 民族主义,使其民族主义思想具有世界影响。
中国晚清民族主义,整体上讲是在外族入侵而导致民族危机的大背景下诞生的,属于 被压迫民族的民族主义。无论资产阶级改良派还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均主张对内团结各 民族,实现中华民族统一;对外以民族主义抵御侵略,实现国家独立。同时,他们都有 自己的政治主张,希望建立一个新的民族国家,以便满足发展资本主义的政治需要。
三、两种民族主义思想比较分析
两种民族主义表现出许多共同性。(1)在渊源上有师承关系。由于西欧民族主义形成要 比中国早约一个多世纪,所以,在中国晚清,一些仁人志士就或多或少受到西欧近代民 族主义思想的影响,诸如伯伦知理、洛克、黑格尔等民族主义思想在中国广为传播,梁 启超还翻译和介绍了《伯伦知理氏论民族与国民》一书。当然,中国晚清民族主义思想 同时有选择性地吸收西欧民族主义思想。如主张民族平等,倡导中华民族统一的思想, 是西欧民族主义思想中国化的体现。(2)均具有反专制、求民主的特点。两种民族主义 兴起于社会转型期,当时封建生产关系与新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冲突,等级特权观念 与平等观念相对立。新兴资产阶级作为新的生产力的代表,强烈反对封建专制压迫,以 民族主义为号召,整合社会权力资源,追求资产阶级民主。(3)民族观与政治观紧密联 系。两种民族主义均要求建立民族国家,把民族主义思想与政治主张有机联系起来。“ 雅各宾民族主义”是民族主义政治观的实践者。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在民族主 义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民族国家的政治主张。(4)具有建设性特征。同法国民主主义民族 主义一样,中国晚清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都主张用民族主义来唤醒民众,团结各 种政治力量,达到建立民族国家的政治目的。只不过改良派主张用渐进改良手段达到目 的,而革命派主张通过暴力革命来实现目的。(5)具有防卫性特征。同德国文化民族主 义一样,两种民族主义均表现出防卫性特征。最具代表性的是孙中山的“大亚洲主义” 政治文化观。
两种民族主义还表现出许多差异。
第一,诞生背景不同。西方近代民族主义是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在打破地方 主义基础上,经过法国大革命而最终形成的,经历了宗教信徒——王朝臣民——祖国公 民的转变,是内发力量的产物;而中国晚清近代民族主义是在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 潮、民族危机迫在眉睫的情况下,一些仁人志士主张用民族主义来抵御外族侵略而形成 的,它是外来冲击影响下的产物。
第二,表现特征不同。近代西方围绕理性目标而要求政治一体化。如卢梭依据社会契 约论、人民主权原则理性地提出民族主义理论。费希特依据康德的自由理性去追求民族 主义,从而形成自由主义民族主义;而中国晚清民族主义没有理性目标。无论是资产阶 级改良派还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都直接提出政治主张,没有以理性目标为基础,也没有 为实现理性目标来建构自己民族主义理论。
第三,支持者不同。西欧资产阶级力量强大,在革命中完全有能力居于领导地位,所 以西欧民族主义支持者以受过教育并有经济实力的资产阶级为主;而中国晚清时期,民 族资产阶级虽然有了一定发展,但其力量仍然不够强大,所以,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支持 者为少数民族主义精英分子和更为广泛的人民群众。
总之,民族主义在近代中西方的不同表现与当时所处国内国际形势有密切关系,同时 也与国内资产阶级力量强弱有关。对两种近代民族主义进行理论比较,本文只是作一个 初步探讨,而当前学术界在该方面研究则有待深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