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史
对16、17世纪英国乡村工业发展的微观考察
——兼论乡村居民职业结构的变化
赵秀荣

【专题名称】世界史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2003年08期
【原文出处】《首都师范大学学报》(北京)2003年02期第8~10页
【作者简介】赵秀荣(1972-),女,河北省定兴县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讲师,历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北京100872
【内容提要】诺福克郡、萨福克郡和格罗斯特郡乡村工业的发展及乡村居民职业结构的变化在英国最具代表性。在这三个郡中,农业仍居传统地位,但手工制造业、自产自销的个体手工业、乡村工业品的批发与零售贸易也发展起来。与此同时,这些郡区、教区居民的职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非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有明显增加。
【关 键 词】乡村工业/职业结构/诺福克郡/萨福克郡/格罗斯特郡


    中图分类号:F456.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9142(2003)02-0035-07
    16、17世纪英国乡村工业发展问题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广泛讨论。但是以往的研究者主要关注形成规模的乡村工业中心以及宏观经济发展的情况,而对具体的郡区、教区甚至庄园的手工业发展少有涉及。本文选择有代表性的东盎格利亚地区诺福克郡、萨福克郡和格罗斯特郡来考察乡村工业发展以及乡村居民职业结构变化的情况,以确定16、17世纪英国乡村工业的发展程度。
    乡村工业的发展是16、17世纪英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经济特征之一,其特点是以乡村为阵地,以家内生产为主要生产形式,生产目的不是为了满足自身需要,而是面向市场。直到18世纪末,毛纺织业一直是英国最重要的手工行业,在乡村工业发展中毛纺织业也处于领先地位。与此同时,其他手工行业如皮革业、皮衣业、木材加工业、建筑业、金属业以及乡村工业品的批发与零售贸易也有一定程度发展。由于乡村工业在全国各地不同程度地广泛分布,乡村居民的职业结构逐渐复杂化,非农业人口比例逐渐增大,例如手工业者、小商人和雇工等等,他们全部或部分依赖市场供给粮食和其他生活用品,从而推动着自给自足的乡村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
    一、诺福克、萨福克两郡乡村工业的种类与分布
    诺福克和萨福克两郡地处东盎格利亚地区。东盎格利亚是英国三大呢绒生产中心之一,也是英国经济最发达、人口最稠密的富庶地区之一。诺福克和萨福克东部临海,凭借优越的地理条件(海岸线长、河流和港口众多)与国内各地,尤其是和伦敦保持密切联系。当地农业较早地转向为国内外市场服务,16世纪已走向生产专业化。两郡乡村工业既供应当地市场,也向其他地区销售,所生产的“新毛织物”还供出口。16、17世纪两郡非农业人口达到最高比例,其乡村居民职业结构的变化在全国具有典型性。以下是对当地乡村工商业的种类与分布情况的具体分析。
    1、按行业组织的手工制造业
    诺福克和萨福克两郡的乡村手工制造业主要有毛纺织业(包括新兴的精纺毛呢和传统的绒面呢的织造),麻纺织业,木材加工业,皮革业(不包括制鞋业)。从事这些职业的乡村人口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1)毛纺织业
    毛纺织业在两郡乡村制造业中处于首位。16世纪诺福克的精纺毛呢和萨福克的宽幅绒面呢全国著名。精纺毛呢的生产主要集中在诺里奇及其周围乡村,以及沃尔斯特德及其附近村庄,如考斯顿、斯劳利、迪尔汉姆和坦斯泰德。宽幅绒面呢的生产集中在斯陶尔河谷及其周围地区,甚至越过萨福克边界进入埃塞克斯郡。毛纺织业在这两郡几乎是一种无所不在的生产活动,当然也不能得出所有人都从事这种职业的结论。不过从当时人留下的遗嘱中可以断定,在农业较萧条时期,东盎格利亚农业人口参与纺织生产活动是十分普遍的现象。呢绒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地方市场的需求,当地居民生活需要的每种产品,从做外套和短袄用的粗呢到用亚麻与羊毛混纺的布料都能就地生产[1](p.113)。17世纪以后,东盎格利亚的呢绒生产以“新毛织物”为主,旧有的呢绒生产逐渐走向衰落。
    (2)麻纺织业
    麻纺织业在16、17世纪发展显著。从全国范围来看,16世纪英国麻纺织业集中在中部,17世纪扩展到各地。东盎格利亚的亚麻、大麻纺织业全国闻名,并且受到政府关注。由于麻纺织品(如帆布、绳索)对造船业意义重大,为减少每年从俄罗斯和北欧地区进口帆布、绳索的数量,英国政府鼓励,甚至强迫种植其生产原料——亚麻[2](p.44),特别是伊丽莎白女王时期,1563年再次重申1553年法令,规定在60或60亩以上的耕地上必须有1/4的土地种植亚麻或大麻[1](p.116)。在客观需求和政府的强制措施下,诺福克、萨福克两郡的麻纺织业迅速发展。16世纪两郡从事麻纺织业的教区只有13个,占教区总数的1.1%;到17世纪中叶已发展到120个教区,占总数的10.5%(详见表一)。
    k5n801.jpg
    (3)皮革业
    皮革业的发展也引人注目,诺福克和萨福克两郡有20%的农村教区发展了皮革业。工业革命前皮革匠在英国乡村普遍存在,据当时人观察,“在王国的大部分乡村中,每个乡村至少有一个皮革匠”。皮革业主要集中在原料供应地,如高地萨福克,这里是优良的牧区,皮革生产在那里获得很大发展。皮革制品通过两个途径运销:在生产集中的地方,如高地萨福克,生皮鞣制后经沿海港口运入伦敦市场;而分散的生产是为了供应附近地区对皮革制品的需求。因此在东盎格利亚,从事皮革业的手工工人广泛分布。
    (4)木材加工业
    木材加工业主要集中在高地萨福克著名的林区、中部诺福克及东盎格利亚其他地区。当代学者埃弗里特认为,林区是农业文明的天然工厂,因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离不开木制工具、用具,因此所需要的从事木材加工行业的人数、种类也极多。埃弗里特还注意到某些木器,比如塞子、木柄、木桶的制造对工业发展很重要。这类手工业者聚在诺福克威蒙德汉姆(Wymondham)专业市场周围。从当时人留下的遗嘱中可以看出,诺福克有许多制木桶、木滚筒的专业手工业者,在北部沿海教区这类人也大量存在。木材加工业也是服务于造船业的重要部门,对王国政府具有战略意义。
    随着上述数种手工制造业的发展,相应的从业人数也越来越多。他们的生产主要是为满足当地市场的需求,因为除毛纺织品外,其余各类产品在当时出口有限。
    2、自产自销的个体手工业
    这类非农业居民是个体小手工业者兼零售商,小本经营,自产自销。有的有一两英亩土地,有一点农畜产品可解决自身部分需求。这部分人没有完全脱离农业,只用部分时间从事上述职业,可以说是亦工亦农。他们不仅集中在小城镇市场,而且很早便深入乡村,散布于诺福克、萨福克和拉特兰广大地区,有鞋匠、裁缝、木匠、肉贩、铁匠、砖瓦匠、酿造师、面包师等等,其中以裁缝、木匠的人数最多。这种自产自销的个体手工业者在其他郡区也有,据陶内统计,在格罗斯特郡几乎2/3的庄园有一个或更多的裁缝……1/2以上的庄园拥有木匠[3](p.41)。在17世纪前期的东盎格利亚,近1/4的乡村教区(共274个)有裁缝,同一时期有木匠的教区共229个,占教区总数的20.1%(详见表二)。裁缝、木匠人数多是由于1500~1700年间人口增长很快,农业商品化、市场化的进展也很快,衣服由家庭缝制逐渐转而依赖专业生产者。一些木匠活也在向专业化生产的方向发展,如钉门板、做脚手架等等,因此木匠人数也很多。他们按天计酬,与雇主直接接触。其中一些人并未完全脱离农业生产,“从事木匠行业,同时也稍微进行农业生产的人,可以过上中等水平的生活”[1](pp.111~112)。此外铁匠、砖瓦匠、石匠、屠夫、面包师、酿造师也有一定人数。面包师、酿造师人数迅速增多,既是由于城镇小生产者逐渐向乡村转移,同时也是由于乡村居民生活需要不断增长。16、17世纪的诺福克、萨福克同林肯郡一样,面包制作业在较大的乡村逐渐出现,对某些阶级的人士来说,家庭制面包越来越少见[1](p.112),这说明农村生产已突破自给自足的樊篱,无论农业、牧业还是手工业生产越来越面向市场。生产者为市场需求而生产,同时他本人的部分需求也由市场来满足。这就造成了乡村居民职业的多样化以及非农业人口不断增加(详见表二)。
    k5n802.jpg
    3、乡村工业品的批发与零售
    在乡村工业发展的基础上,乡村商业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首先考察呢绒的批发贸易。在16、17世纪的东盎格利亚,呢绒批发贸易发展很快,从事精纺呢和绒面呢的收购与销售的批发商在当地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对呢绒生产起到了组织的作用。他们中一些人在城里开业,另一些人则散布在乡村,特别是萨福克地区。1500~1700年的两百年间,乡村从事呢绒批发贸易的人数有显著增加。如16世纪诺福克、萨福克两郡有56个教区存在呢绒批发贸易,17世纪前期增加到72个,在生产比较分散的萨福克郡从业者最多。从业人数的增加一方面与毛纺织业的迅速发展有关,另一方面与贸易结构的变化有关,即与零售活动日益普遍有关。零售商是批发商的补充,这些人对两郡的经济发展起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其次考察一般商品的供销情况。从事此类商品买卖的人包括杂货商、食品供应商、日用品供应商等。16世纪诺福克、萨福克两地有18个教区存在这类贸易活动,占两郡教区总数的1.6%;17世纪前期增加到34个,17世纪后期达到96个[1](pp.108~109)。16世纪这些小商小贩只存在于几个较大的村庄,例如诺福克的沃斯泰德和南科瑞克,萨福克的博泰斯蒂尔、斯特拉特福-圣玛丽;到17世纪他们已经广泛分布,即使小地方也有他们的足迹,如诺福克的布列斯顿,萨福克的赫尔普顿[1](p.108)。这种趋势反映了分销模式的变化,许多小市场在1500~1700年间重要性有所减弱,乡村店铺(这种店铺后面是手工生产的作坊,前面店铺即出售作坊制造的产品)的重要性加强。“行商”是乡村“坐商”的补充,两者同时又是东盎格利亚地区市场和不定期市集的有益补充。
    再次考察专职的服务行业,即公证人、医生、放债人、理发师等职业。从事这些职业的人数也在增加。林肯郡盖德尼乡村的约翰·伍兹被称作“烟草商”,他除了出售烟草和各种杂货外,还同时操理发业。这种兼营服务行业的人在17世纪后期的东盎格利亚为数不少,如诺福克的海威汉姆、布鲁克、菲尔德达林和奥克斯伯里,萨福克的卡登汉姆、加兹雷都有不少这类人[1](p.110)。
    这一时期从事非农业职业的人口,既有独立的个体小手工业者、小商人等,也有富于进取心的包买商(以呢绒商占多数),还有为他人干活并依靠他人生活的雇工(不过这部分人还不是近代工厂制下的雇佣工人,用布里特奈尔博士的话说,他们是依附者(dependent))[4](pp.391~392)。从事非农业职业的人口不仅存在于东盎格利亚,在拉特兰郡、汉普郡以及格罗斯特郡、斯罗普郡也广泛分布。在斯罗普郡高地的米德尔社区,手工业者构成了一个重要的职业集团。16世纪中叶,按教区登记册,每9个人就有1个手工业者;一个世纪后,每7个人中就有1人靠某种手艺或其他非农业职业营生[1](p.118)。这些人的增多既是农业生产专业化、商品化程度提高的原因也是结果,更是乡村工业发展的表现。
    通过以上的考察可以看到:第一,16、17世纪,在诺福克、萨福克乡村有多种非农业行业,并且分布广泛;第二,乡村人口职业多样化的现象早在1500年以前已经出现,在其后的两个世纪里进一步发展。从事非农业的人数和职业类别日益增多,复杂性日益加深。
    二、对格罗斯特郡乡村居民职业结构的考察
    约翰·史密斯先生(1567~1641年)在对格罗斯特郡28个百户区,约400个庄园和3个市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写成的《1608年格罗斯特郡的男人和装备》一书,为了解17世纪初格罗斯特郡的人口职业情况提供了宝贵资料。当然,由于种种原因,这份统计资料并不是很完备,但仍是目前所能看到的有关人口和职业状况的最有价值的调查统计资料。调查的对象是各行业中20~60岁的男劳动力,共19,402人。其中109人无工作能力,占0.5%;2,247人职业不明;其余的17,046人都是有职业而且地位和身份明确的。格罗斯特郡有三个较大的城市:格罗斯特、蒂克斯伯里、赛伦塞斯特,三市人口占全郡人口的7%,其他小集镇和乡村人口占93%。在这93%人口中,从事手工业的人口比例不小而且逐年增加。参见表三:
    k5n803.jpg
    表三显示:就全郡而言,最重要的行业仍然是农业,其次是纺织业,再次是成衣业、家内奴仆、木材加工业、金属业、零售业和建筑业。前两种占用的男劳力占总数的2/3弱,后六种在1/4以下。这些数据引起我们对17世纪初英国经济生活特点的注意,其中有两点特别重要:一是纺织工所占比例大,二是农业尽管占优势,但所占用的男劳力仅约1/2,比全国平均比例低得多。1608年不算三市农业男劳力占劳动力总数的49.5%,如果包括三市在内则占46.2%。
    对居住在乡村的人口,史密斯先生以庄园为单位对其从业情况进行了统计:此郡共有庄园402个,其中26个在10人以下,另有9个庄园其男劳力有75%以上没有指明职业,因此这35个庄园忽略不计;其余367个庄园分为小(10~29人)、中(30~79人)、大(80人以上)三类;每类庄园又分三种:从事农业的人口不到25%的为一种,从事农业的人口在25%~74%之间的为一种,从事农业的人口在75%或以上的为一种。除农业人口外,其余为手工业者。格罗斯特郡庄园拥有手工业者的情况见表四[3](p.41)。
    k5n804.jpg
    从表三和表四中可见:没有手工业者的庄园31个,占庄园总数的8.4%;从事农业的人口不到25%的庄园共43个,占庄园总数的11.7%;从事农业的人口在25%~74%之间的庄园共223个,占60.8%;从事农业的人口在75%以上的庄园共101个,占27.5%。从事非农业的人口,包括裁缝、木匠、纺织工、金属工、建筑工、碾磨工、屠夫、鞋匠等等,分布十分广泛,前四种在一半以上庄园中都存在,人数在30~79之间。几乎2/3庄园中有裁缝,1/2以上庄园有纺织工。从事纺织业的织工、丝绸工、漂洗工、染色工、整绒工及呢绒商(商人兼雇主)共有2,637人,占被统计人口(17,046人)的15.5%。其中三市之外的乡村从事纺织的人口为2,502人,占被调查人口(15,814人)的15.8%。某些地区从事纺织业的人口比例更高,如科茨沃德地区由于地理条件适宜,因而毛纺织业发达,5个百户区中从事毛纺业的人口比例为:朗特瑞百户区为45.2%,比斯利区为39.4%,伯克利区为37.9%,威特斯通区为31.6%,格罗姆伯德萨区为28%,这5个百户区集中了全郡75%的纺织工人。其中75%的打褶工集中在比斯利、朗特瑞和威特斯通三个百户区,80%的漂洗工集中在伯克利百户区[3](pp.45~46)。按史密斯的统计数字,比斯利百户区的生产有高度工业化的倾向:140个成年人中41个从事农业,63个从事纺织业,36个从事其他手工业[3](pp.42~46)。全郡有许多呢绒商,他们被称为“工业的飞轮”,雇用工人进行生产,207个呢绒商为多于其8倍的织工和多于其2倍的漂洗工、染色工、整绒工提供工作(即平均每个呢绒商雇用8.6个织工,2.1个漂洗工、染色工、整绒工)[3](p.57)。虽然现在看来这个数字并不高,但表明生产关系已发生重要变化,手工业生产中已出现资本主义因素。生产组织方面“家庭织造制”或称“厂外工业制”盛行,那些善于经营的呢绒商财富逐渐增多。商业资本渗透到生产领域,促使独立的个体织工发生分化,拥有一定资本的生产者脱离生产,专门从事销售,他们为贫穷的生产者提供资金、原料,包售成品,从而控制了生产。一种新的剥削关系——工资雇佣关系正在逐步发展起来。
    此外,表三、表四中还可见,从事渔业、开矿、采石业的渔民、矿工共有190人;从事皮革业的鞣皮匠、制革工、衣领工共201人;从事成衣业的裁缝、手套工、鞋匠共1,261人;从事木材加工业的木匠、车床工、木桶工、车轮制造者共675人;从事建筑业的泥瓦匠、茅屋匠、装玻璃工共346人;从事金属业的寻矿者、金匠、刀匠、铁匠、制钉者、修补匠、锅匠共566人;从事饮食业的碾磨工、麦芽工、酿造师、面包师、厨师共383人;从事商业的小商小贩、呢绒绸布商、男子服饰用品商共715人;从事运输业的马车夫、装卸工、船员、水手共278人;乡绅、专门职业者、官员共519人[3](pp.59~61)。这些人当中有些是亦工亦农,即部分时间务农,部分时间从事手工业生产;有些则是专门的手工业者。后者人数在不断增加,重要性日益增强。他们的生产面向市场,一些地区还出现生产专业化的趋势,这主要是国内外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的结果,也是乡村工业发展的表现。
    16、17世纪乡村工业发展,非农业人口比例扩大,并非是格罗斯特郡独有的现象。1531~1699年德文郡乡村中从事非农业的人口占22.9%,1550~1590年牛津郡占27.2%,1550~1600年伍斯特郡占49.8%[5](pp.88~89),这些例子说明乡村非农业人口增加是这个时期普遍的发展趋势。通过对格罗斯特郡的人口职业调查,可以具体地了解该郡乡村非农业生产人口的大致数量和所占比例,确定该郡手工行业生产已占主要地位。就全国范围来说,乡村工业虽然还没有形成太大的规模,但其重要性已显示出来,而且作为一种普遍的发展趋势,乡村工业发展乃是这一时期英国经济生活中最值得关注的现象。
    收稿日期:2002-06-20


【参考文献】
    [1]约翰·帕滕.1500~1700年东盎格利亚乡村职业结构的变化[A].弗克斯,布特林主编.1500~1900年乡村的变化[C].伦敦,1979(Patten,John.ChangingOccupationalStructureintheAnglianCountryside,1500-1700,inFox,H.S.A.andButlin,R.A.:ChangeintheCountryside:EssayonRuralEngland,1500-1900,London,1979).
    [2]斯通.伊丽莎白时期的海外贸易[J].经济史评论,1949,第2卷.(Stone,L.:ElizabethOverseaTrade,EconomicHistoryReview,Volume2,1949)
    [3]A.J.托尼,R.H.托尼.17世纪人口职业统计[J].经济史评论,1934~1935.第5卷(Tawney,A.J.andTawney,R.H.:AnOccupationalCensusoftheSeventeenthCentury,EconomicHistoryReview,Volume5,1934-1935).
    [4]转引自布瑞特奈尔.14世纪的科尔彻斯特与乡村[D].未刊博士论文.剑桥大学,1969(Britnell,R.H.:ColchesterandtheCountrysideintheFourteenthCentury:asearchforinterdependencebetweenurbanandruraleconomies,UnpublishedPh.D.thesis,UniversityofCambridge,1969).
    [5]克拉克森.英国前工业时期的经济:1500~1700[M].纽约,1972(Clarkson,L.A.:ThePre-IndustrialEconomyinEngland1500-1700,NewYork,1972).^

返回2003年08期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