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史
我国世界近代史学科中的“现代化体系”
王宇博

【专题名称】世界史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2003年07期
【原文出处】《史学集刊》(长春)2003年02期第65~69页
【作者简介】江苏教育学院 历史系,江苏 南京 210013
    王宇博(1960—),男,甘肃天水人,江苏教育学院历史系教授,研究方向为世界近现 代史。

【内容提要】20世纪80—90年代是中国的世界近代史学科体系发生理论变化的时期。现代化理论与 世界近代史学科的结合,催生出以现代化理论为理论基础的世界近代史学科体系,即不 同于传统的“苏联体系”的“现代化体系”。相关高校教材的内容和结构变化最为明显 地反映出这种体系的内涵与特点。
【关 键 词】现代化理论/“现代化体系”/世界近代史学科体系/高校教材


    中图分类号:K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59-8095(2003)02-0065-05
        一
    现代化的含义不是泛指类似“现代”的时间概念,而是指一个特定的历史时代,一个 世界性的历史范畴,一个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程度所不可避免的阶段。20世纪60—70年 代,现代化研究成为国际性的学术热点。从一开始,“现代化”研究就因其涵盖面极为 广泛而成为一门多学科和跨学科的新型社会科学,而历史学是现代化研究中的重要学术 学科领域之一。由于现代化缘起欧洲,所以,围绕现代化理论与问题的史学探讨对促进 世界史研究的发展,特别是世界近代史学科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中国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逐渐开始关注和推崇现代化理论,进而促成了现代化史学思 潮的形成。1984年,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罗荣渠先生指出:虽然学术界对“现代化”的 解释还没有统一的认识,“但把现代化作为世界近现代史上的一个新研究项目,进行跨 学科的比较研究,是具有现实意义的。这也是从现实问题对历史进行再认识、再探索的一个途径。”[1](P110)80年代后期,“走向未来丛书”推出了国内学者早期的研究成 果,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钱乘旦先生首开先河,在《走向现代国家之路》一书中,最早 评介了现代化理论。从此,我国历史学家开始了对现代化历史进程的研究。这一系列研 究的发展和深入,影响到世界近现代史学科体系的变化,进而出现了多家争鸣的局面, 传统的“苏联体系”受到挑战和置疑。这种情形在高校的世界史教学与研究中,表现得 尤为显著。
    在近20年我国史学研究中,对现代化理论的研究与运用首先使世界史学科体系的理论 产生变化。罗荣渠先生在探讨了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和世界历史的演进过程后指出:依据 传统的理论,把人类历史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 主义社会的“五段论”的做法是一种单线序列,并非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不能用以 解释世界历史的。他写道:“马克思从来没有说过这个序列是各种生产方式演进的‘逻 辑公式’,它们之间具有‘一个产生一个’的历史必然性;更没有说每个民族都按这个 序列循序上升。”[2](P119-120)其次,研究理论和实证方式的改变使世界史的研究与 教学工作在视角、观点和结构等方面产生了变化。1996年,钱乘旦、杨豫和陈晓律等3 位历史学家在合著的《世界现代化进程》一书中,系统地阐释了现代化的史学含义:“ 现代化是一次巨大的社会变动,是人类文明的一次转换,它在工业生产力取代农业生产 力的基础上,实现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化。换句话说,现代化是一种新的文明形 式(工业文明)逐渐确立的过程,它包含着整体的社会变动。”[3](P2)
    学者们的研究工作使世界现代化发展的线索和轨迹愈加清晰。近现代世界的内容尽管 令人眼花缭乱,千头万绪,各种线索呈盘根错节的状态,但是,这一切都是围绕着现代 化发展而构成错综复杂和形式多样的联系,所以说,现代化是世界近现代史的主题。15 世纪末以来人类所发生的各类重大事件与变故均是在该主题下进行和展开的。在政治上 ,现代化进程体现在此起彼伏的革命与改革、战争与和平、渐进与突变之中,进而逐步 酝酿出一个现代的政治体系——民主政治与民族政体;经济上,现代化的经济基础由表 现出现代社会巨大生产能力的工业化构成,人类对自然和自身的征服与破坏能力因此而 空前增强;在社会意识上,现代化导致了人类思想与文化的变化,这些变化或为现代化 发展创造了理论依据,或是现代化发展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产物,或是前两者的综合;在 地域上,现代化的扩张伴随西方人的海外殖民扩张而展开,出现了区域性现代化向全球 性现代化演进的趋势,全球化发展愈发势不可挡,……。所有这一切组成了一系列世界 范围的连锁效应、互动关系和递进发展,人类社会在现代化发展中前进,世界因此而成 为现代世界。
    在针对世界现代化发展进程的探讨中,对世界近代史的研究处于尤为重要的位置,其 原因是:一、从时间跨度而论,世界历史(主要是世界近现代史)被划分为现代化的准备 、现代化的起源、现代化的发展、现代化的全球扩张和后现代化时代等5个阶段,而世 界近代史恰恰涵盖了其中的前4个阶段;二、就主要内容而言,现代化的启动与发展同 欧洲民族国家的出现、工业化的兴起、民主政治和工业化席卷全球是联系在一起的,而 这些问题则是包含于世界近代史的范畴之中的。
    在众多历史学家的积极探索和深入研究中,现代化理论逐步导致我国世界近代史学科 体系发生了渐变,越来越多的学者在重新审视“苏联体系”的同时,积极尝试着使用现 代化理论为学术理论与价值尺度来研究和讲授世界近代史,基于现代化理论的世界近代 史学科体系——“现代化体系”初见端倪。这种变化在我国的高校世界近代史教材中逐 渐显现出来,并愈加明显。
        二
    从80年代中期起,尝试使用现代化理论编写出的高校世界近代史教材和论著有增无减 。编著者们所拥有的共同之处是:一、强调世界近代史体系的整体观,力争从宏观角度 去考察这段历史。其基本共识是“当今的世界已经形成为一个相当成熟的整体,各地区 、各民族都在相互依赖、彼此制约中发展着。因而在观察当代世界时,那种仅仅瞩目于 国家、民族或地区层面的视野,显然已经太狭小——应当有全球的眼光。”[4](P1)二 、对世界近代史的内容进行了重新认定。“世界近代史是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发 展和日益没落的历史,是无产阶级形成、发展和日趋强大的”的观点在以往是具有权威 性的,但现在则遭遇冷落与质疑,取而代之的说法则是“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制度产 生、确立、发展和基本定型时期的历史。”[5](P1)
    在这些努力使用新理论和着意创建新学科体系的世界近代史教材中,较为成功地运用 现代化理论和能够代表我国目前“现代化体系”水平的教材当属由历史学家吴于廑教授 和齐世荣教授领衔主编的六卷本《世界史》中的《近代史编》(上、下)分册(注:1992 年,该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作为“八·五”期间国家重点图书和国家教育部统 编教材,该教材自1992年起供全国高校使用。)。这套由知名学者刘祚昌教授和王觉非教授出任分册主编,并有众多致力于现代化史学研究的学者参编的教材旨在从宏观上反 映近代世界由分散向整体发展的概貌,体现近代史全过程的阶段划分和纵横交错的体系 结构。该教材对世界近代史内容的认定体现在对世界近代史的分期划分问题上。在其“ 前言”中,作者们明确指出:“世界近代史就是一部资本主义在西方上升、发展、向全 世界扩张并由之在全世界产生巨大影响和反响的历史……”。[6](P1)因此,该教材划 定的分期是:
    一、上限为1500年,因为地理大发现与资本主义在西方的上升发展息息相关,直接诱 发了西方的商业革命、海外殖民扩张,对西欧资本主义工业化产生了最为有力的催化作 用;地理大发现打破了世界各地区的相对隔绝状态,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使整个世 界逐步形成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又存在矛盾的一个整体。
    二、下限为20世纪初,因为“逐步在全世界取得支配地位的各发达国家资本主义从自 由向垄断过渡,约当19世纪末20世纪初之际。因此1900年可以视为……资本主义经济形 态发生巨大变化的标志。”值得注意的是,在该教材的论述中,没有机械地以某一事件 为标志来割裂近代史与中世纪史和现代史的联系,因此,其叙述范围上至14世纪,下止 1916年。
    在论述过程中,全书的6个章节的内容按照时间与内容的顺序相互衔接,逐层推进,防 止了在体例结构上重蹈世界近代史教材被写成国别史、断代史或专题汇编的覆辙,从而 突出了世界近代史的整体属性。
    力求视角开阔和注重内在联系是该教材最为显著的特点。作者们在叙述一国或一个地 区的纵向历史演进时,又横向联系处于同一时期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历史沿革,形成跨国 家和跨地区的综合比较,意在显示出各国或各地区之间的各种联系、水平差异和相互影 响。而贯穿于全书的现代化理论使这400年的历史发展进程的脉络越逐渐清晰地显现出 来:世界现代化的发展水平越来越高,波及范围越来越广,人类世界逐步由分散演进为 整体。
    此举的意图在于根据世界近代史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把握其发展规律,将具有普 遍意义的人类发展总规律与具有特殊含义的国家或地区的历史进程有机结合起来,尽可 能宏观地体现世界历史全局,显示出时代发展的主流——现代化。例如,在第二章“17世纪迄工业革命前的东西方世界”中,作者的论述顺序首先是论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其次是正值“总危机”中的欧洲国家和尚未出现变化的东方封建国家,再次是伴随西方 扩张而出现的“世界地区联系的加强”。从中可看出,在这大约150年期间,世界各国 和各地区的发展是多样性的,但现代化已经开始,历史发展的统一性已见端倪;英国最 先以社会革命的方式进行了政治现代化的尝试,并获成功,而欧洲国家的相同性质的变 革正在酝酿;虽然东方封建国家仍巍然屹立,但随着西方世界优势的形成和东西方联系 的加强,东方国家的变化已势在必行,不可避免。
    在我国的绝大部分世界近代史教材中,通常不将中国史的内容列入其中,而该教材则 着眼于考察世界历史全局,将中国史纳入其中,融于各章节之中,力图阐明中国在近代 世界里的地位与作用。作者不是孤立地看待中国自近代以来的落后现象,而是对中国、 土耳其、印度、明治维新之前的日本等东方国家落后于西方国家的原因加以多方比较和 综合分析,进而指出:原本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方面均领先世界的中国等东方国家之 所以沦为落后国家的原因之一是世界整体态势的变化。而这种态势变化缘于世界现代化 发展。
    从我国现有的高校世界近代史教材的体例和内容上看,对于中国学者来说,运用现代 化理论去研究探讨世界近代史毕竟还是一个新生事物。这表现为学者们越来越重视现代 化理论,愈加强调世界近代史的整体性和内在的有机联系,但是,目前还难以确定哪一 部教材已经较好地解决了这一些问题。其现状是一方面各有长处,也有不足;另一方面 是彼此取长补短,使“现代化体系”趋于丰满和完备。
        三
    综观近10年来我国世界近代史的研究与教学,虽然传统的“苏联体系”依然流行,甚 至有不少学者尽管一再强调要使用现代化理论来从事世界近代史的研究,可实际结果仍 是停留在“苏联体系”内,并未越出雷池,但是,在学者们的探索中,“现代化体系” 的脉络日益清晰,其学科体系日臻成熟与完备。
    依据现代化理论和世界现代化发展进程的阶段性,在“现代化体系”中,近代世界包 含着4个相互联系与作用的阶段,彼此之间呈纵横关联与滚动发展的态势。它们是:
    第一阶段:现代化的准备。在中世纪中后期,世界文明是建立在农业文明基础上的, 农业文明的取向是巩固和发展农业社会。然而,在中世纪的西欧,由于其城市和商业游 离于庞大的封建农业社会主体结构之外,因而从中产生了一个不受社会主流体制制约的 市民社会。它的生存方式和价值观念与封建社会愈加大相径庭,并逐步生成一种新的文 明,这种文明不仅对传统的农业文明构成越发强劲的冲击,而且愈加明显地表现出取而 代之的趋势。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农奴制解体、地理大发现和民族国家的出现等都是 这一文明发展过程的表现。现代化准备阶段的起点是民族国家的出现,其作用在地理大 发现中得以显露。应强调的是,这种现象仅出现在欧洲,而没有发生在世界上其他地方 。所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同将地理大发现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与此同时,在非欧洲地区也发生过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甚至比欧洲所发生的事件更为 波澜壮阔或惊心动魄,如中国的郑和下西洋和满清入关,但它们均没有对农业文明造成 冲击,反而或是农业文明的辉煌体现,或是农业文明的持续发展。因此,这所有一切都 与现代化无关,不代表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与潮流。
    第二阶段:现代化的起源。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领域迈出的。17世纪起欧洲国家 的政治制度的相继变革标志着现代化的开始。欧洲的民族国家是在中世纪的王权领导下 形成的,但封建的王权专制又阻碍了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于是,克服王权专制成为 欧洲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英国人首先发动了革命,进行了建立与新的文明相适 应的政治制度的最初尝试。1688年“光荣革命”后,英国顺理成章地走上现代化道路, 并率先进行了工业革命。新文明的属性与内涵因工业革命而显现,故得名“工业文明” 。
    美国和法国等欧美国家紧随英国之后,用不同的方式完成了性质相同的政治变革,从 而酝酿成始于西方的现代化浪潮,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历史性取代已是不争的事实。 这一发展阶段大致是从17世纪到19世纪初,因此,在欧洲有这样的说法:17世纪是“危 机的世纪”,18世纪是“革命的世纪”。
    第三阶段:现代化的发展。现代化启动后,整个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新的社会矛盾 层出不穷,旨在解决矛盾的政治运动和社会改革此起彼状。在这一系列矛盾和改革的运 动中,社会发生了根本性转型。由于实现转型的主要手段是社会改革,所有,对于欧洲 来说,19世纪是“改革的世纪”。
    这种由现代化发展导致的社会转型在经济方面表现为工业化,在政治上表现为民主化 ,在社会方面表现为世俗化和城市化等,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的道德标准也相应发生 转变。转型是在渐进中进行的,在这过程中,社会冲突持续不断,社会变革也随着循序 渐进,进而造成不可避免的社会整合。在近代欧洲,在冲突与整合中进行和完成的现代 化具有一个明显的时代特征——阶级与阶级斗争,表现为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关 系变化和工人运动的此起彼伏。
    现代化发展过程不是个别国家的特殊现象,而是任何国家都无法回避的发展趋势与规 律,一个国家一旦进入现代化阶段,它的发展方向同其他现代化国家的发展方向势必是 相同和一致的,尽管各自所走的道路和所采取的手段可以各不相同。
    第四阶段:现代化的全球扩张。这一阶段与前三个阶段不同的是,它并未单独构成一 个时期,而是伴随现代化发展,延伸于整个近代时期。这是现代化的属性所决定的,因 为工业生产力具有扩张的本性,工业文明也因此而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外向性。农业文 明经过几千年的传播才覆盖了欧亚及非洲和南美的部分地区,而工业文明仅用了200左 右的时间就几乎遍及全球,成为强势文化和主流文明。工业文明凭借着不断更新的科学 技术,对尚未实施或接受现代化的“落后”地区施放出一阵强似一阵的冲击波,直至这 里的传统文明瓦解。因此,自近代以来,人类历史出现了一种发展趋势:在现代化出现 以前,通常是“落后”地区向“先进”地区进攻,“蛮族”蹂躏“文明”民族;而现代 化开始后,征服的方向被改变了,现代化地区向非现代化地区屡屡发起进攻,“文明” 对“野蛮”的征服成为定式。
    近代时期的现代化扩张表现为西方国家在欧美以外地区进行的殖民扩张活动。这种活 动始于地理大发现之后,在19世纪后50年发展到高潮。这是一部充满赤裸裸的掠夺和血 淋淋的厮杀的历史,一方面是在商业利润的引诱下,欧美国家相互争夺,不惜大动干戈 ,血流成河,构成了近代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在欧美以外地区,现代 化的强制性得到充分体现,西方人与当地人和工业文明与当地传统文明发生激烈的冲突 ,表现为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侵略与反侵略的对抗,轰轰烈烈的民族主义 与民族解放运动愈演愈烈。尽管现代化的扩张充满动荡和惊险,但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则 是不可逆转或改变的。正是在惊心动魄中,国际格局一次次按照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而整 合,越来越多的非欧美国家走上了现代化发展道路,全球化发展已势不可挡。时至20世 纪,已基本上没有国家和民族会公开拒绝和抨击现代化,尽管他们对现代化的理解水平 和接受程度不尽相同。
    从大致能够体现我国现阶段世界近代史研究动态与水平的高校教材中可看出,“苏联 体系”并不因以“现代化体系”的提出而被否定或取代,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并存与互补 。“苏联体系”使学生易于掌握史实,而“现代化体系”则有助于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 的提高。而两者的区别在于:一、在体例上,前者虽然提出要关注历史发展的整体性, 但理论的局限和视野的狭小使其难以在此有所作为;而后者视野开阔,理论灵活,更为 清楚地反映出近代世界的总体进程与概貌。
    二、在结构上,在前一点的基础上,后者在详尽叙述历史史实的过程中,强调把握和 体现各种事务和事件的内在关联,在错综复杂和盘根错节的各种关系和联系中寻找运动 规律与发展趋势;而前者显得大为逊色,其复杂的分期实际上是将国别史按时间阶段进 行切割和排列,以致其在论述上详实有余,但揭示规律欠缺,实为断代史的组合。
    三、就承上启下而论,后者对历史整体性的强调与研究使世界近代史与世界中世纪史 和世界现代史的衔接显得顺理成章,浑然为一部完整的人类发展规律演进史;而前者与 上下内容的联系却显得较为唐突,似乎世界史不是一个演进的过程,而是由若干个跃进 和突变所构成的事件的历史。
    我国的“现代化体系”研究尚属新兴的学科体系,处于完善过程之中。在该学科体系 中,仍有诸多欠缺之处和值得商榷的地方,还有待于更多的学者从事更繁重和更复杂的 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2002-12-18


【参考文献】
    [1]邹兆辰.新时期中国史学思潮[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1.
    [2]罗荣渠.现代化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3]钱乘旦、杨豫、陈晓律.世界现代化进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
    [4]夏诚.近代世界整体观[M].成都:成都出版社,1990.
    [5]刘宗绪.世界近代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1991.
    [6]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篇: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返回2003年07期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