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史
浅析英国干涉苏俄中亚的经过
朱新光

【专题名称】世界史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2002年10期
【原文出处】《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乌鲁木齐)2002年03期第65~68页
【英文标题】On the British Intervention Policies toward Central Asia
   Zhu Xinguang

【作者简介】宁波大学 法学院,宁波 315200
    朱新光,男,宁波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国际关系史、中亚史研究。

【内容提要】文章以苏俄时期(1917~1924年)的中亚为背景,论述了英国向中亚推行干涉政策的经 过。苏俄人民在布尔什维克的领导下,粉碎了它们的干涉和叛乱。英国企图控制中亚, 绞杀苏俄革命的计划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The paper reviews how Britain carried out interventions in Central Asia in the time of soviet Russia(1917~1924)and how the interventions failed becau se the soviet people,under the Bolshevik leadership,smashed their schemes to strangle the Soviet revolution and the rebellions that the British stirred up in Central Asia.
【关 键 词】英国/苏俄中亚/干涉Britain/Soviet Russia/Central Asia intervention


    [中图分类号]D85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245(2002)03-0065-04
    一、英国在军事上以占领中亚为宗旨,采用入侵、收买、策反三位一体,颠覆中亚苏 维埃政权
    1918年3月3日,苏俄政府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宣布退出一战,引起西方帝 国主义国家,特别是协约国的忌恨。1918年春,英法美的联军在摩尔曼斯克和阿尔汉格 尔斯克登陆。1918年4月,日本,稍后又有美英法在远东开始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拉 开了西方帝国主义武装干涉苏俄的序幕。
    1918年5月,英印当局奉英帝国之命派遣以邓斯特维尔和马尔森为统帅的英国远征军分 别占领高加索和北波斯,以此为突破口,大举进犯中亚。随后,英印当局又派海军准将 努里斯前往里海组建一支小型舰队,配合英军的行动。由马尔森率领的英军占据北波斯 后,即将所部英军11000人(含8500名步兵,2500名骑兵,36门大炮)部署在从阿富汗边 界到里海沿岸的俄波之间弧形边界沿线上。英军指挥部设在麦什特,驻有英军6000人。 其余英军分驻于库羌、默哈麦得巴德、图巴特哈伊达利、波支努尔德、巴支朗等地待命 。1918年10月,北波斯的马尔森所部英军和高加索的英军联合行动,入侵苏俄的高加索 和中亚等地。马尔森所部英军直插中亚,苏维埃军队寡不敌众,中亚大片领土沦为英军

的占领区。
    为配合英国武装干涉中亚,英国还利用当时中亚的混乱局面,积极扶持反苏俄势力。 它们与苏俄国内外的反苏维埃叛乱分子相勾结,向苏维埃政权发动猛烈攻击。英国一方 面利用土库曼人对苏维埃政权的不满情绪,煽动叛乱,并派英军事顾问潜入土库曼人居 住区,收买当地的棉农和牧人中间的亡命之徒,组织反苏俄的地方武装,并将土库曼人 中颇有影响的反苏俄“勇士”吾勒孜·赛亦德抬出来,充任该地方武装的统帅;另一方 面向这支地方武装提供武器装备,派英军事顾问负责组织和训练他们,并由英军统帅马 尔森直接辖制,(注:[英]库勒斯:《在高加索的军事行动》[M],(1918~1919年),中 亚社会杂志,1926年,第2期。)协助英军进攻中亚苏维埃政权。
    与此同时,英国通过阿富汗和北波斯的中介,源源不断地向中亚反苏维埃力量输送武 器,帮助它们对抗苏维埃政府。1919年11月,英国利用北波斯和外里海傀儡政权向布哈 拉运送了1200支步枪,12挺机枪及大批弹药。外里海政权覆灭后,英国又通过阿富汗北 部的秘密通道,将军火输往布哈拉。截至1920年8月,英国共武装了1500名装备精良的 布哈拉步兵和一支骑兵小队。1921年3月英国又通过阿富汗的阿曼努拉汗,邀请布哈拉 的废黜艾米尔前往阿富汗政治避难,并答应“继续给予布哈拉枪支、弹药和金钱的援助 ”,(注:[美]K.伯恩:《英国外交事务机密文件》[M],A集,卷6,美国大学出版社, 1985年,第170页。)支持他们反对苏维埃政府。英国并不以此为满足,还积极与希瓦临 时政府的朱纳德汗勾结。据报道,希瓦的朱纳德汗曾由外里海政府接受过英国赠送的30 00支枪及大批弹药。(注:[英]库茨鲁克:《在切姆摆前线》[J],《中亚社会杂志》, 1930年,第4期。)显而易见,英国的目的在于“使布哈拉和希瓦完全听命于英国,敌视 苏维埃政权”。(注:《英国外交事务机密文件》[M],A集,卷2,第248页。)此外,英 国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巴斯马奇叛乱的情报,“供给巴斯马奇叛乱者武器弹药,向他们 派出自己的顾问和教官。”(注:[苏联]加姆布尔格:《伏龙芝传》[M],北京:中国对 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年,第163页。)1922年,英国根据《英阿条约》中的有关英阿双 方军事协作的承诺,要求阿富汗派军队赴英阿边界待命,以声援巴斯马奇叛乱,并通过 阿富汗与巴斯马奇叛乱的领导人之一的伊万·帕沙保持秘密的通信往来(注:[美]格瑞 古安:《现代阿富汗》[M],《改革与现代化政治》(1880~1946年).纽约:1984年,第 236页。),继续为巴斯马奇叛乱分子提供武器和避难所等。(注:[美]欧库特:《突厥 斯坦的巴斯马奇叛乱》[M],(1918~1924年),纽约:1983年,第339页。)
    总之,英国在此期间玩弄各种手段,出兵波斯东北,利用阿富汗,干涉中亚。然而, 事与愿违,随着苏俄国内形势的好转,1919年底,中亚苏维埃政权的军队发动反攻,配 合苏俄红军击溃了高尔察克白军后,恢复了中亚同苏俄国内的直接联系,中亚的英军开 始动摇。1920年初,苏俄红军又肃清了外里海地区的英军和白军。1920年4月,中亚苏 维埃军队攻占希瓦。在塔什干苏维埃军队的配合下,1920年9月,苏俄统帅伏龙芝率红 军攻破布哈拉,布哈拉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英国见大势已去,只得另谋它途。1920年 7月,英国和苏俄开始在伦敦举行谈判,结果英军正式从中亚等地撤军,放弃对中亚反 苏俄势力的军事支持,英国武装干涉苏俄革命就这样以失败而告终。
    二、英国在外交上,向中亚派遣官方使团,刺探中亚情报,培植亲英势力
    英国为遏制苏俄革命的壮大,在联手进行武装干涉的同时,出于自身利益和配合西方 帝国主义干涉的双重目的,决定派使团赴中亚“考察”。1919年4月20日,由英人巴勒 、波拉茨尔、伊斯尔顿等人组成的英国官方使团从印度起程,前往中亚。7月24日,该 使团经新疆的喀什到达中亚。在巴勒使团离开印度前,英印当局指令巴勒使团在出使中 亚期间广泛收集沿途情报,并尽一切可能“渗入塔什干进行宣传和鼓动,把它作为一个 强有力的武器,在英国对中亚和高加索的战争中发挥效益”。(注:[美]昆茨:《撒马 尔罕的黎明》[M],纽约:1929年,第105页。)显然,英国派使团出访中亚具有双重使 命,一是为英国等西方帝国主义国家收集有关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情报,为它们 武装干涉苏俄提供参数;二是企图借此机会,组织和发动中亚的反苏维埃武装叛乱,并 寻求为叛乱分子从波斯的麦什特,新疆的喀什,阿富汗等地提供金钱和武器援助的可能 性。(注:[美]昆茨:《撒马尔罕的黎明》[M],纽约:1929年,第105页。)
    英国巴勒使团进入中亚后,立即着手从事秘密的情报收集工作。他们对沿途的人文地 理、城镇村落、军队布防、铁路公路交通等都作了详尽记录。(注:《英国外交事务机 密文件》[M],A集,卷2,第245~269页。)巴勒使团在塔什干逗留期间,骗取了塔什干 苏维埃政府对他们的信任,以英国外交人员身份为掩护,在塔什干等地从事间谍活动, 获取了大量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情报。与此同时,他们还秘密与当地反苏维埃 势力接触。不久,一个以塔什干为中心,遍布中亚各地的反苏维埃联络网形成。它网络 了几乎所有的中亚反苏维埃势力,其中包括中亚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布哈拉的艾米 尔、巴斯马奇叛乱分子、孟什维克党人、社会革命党人及其他反苏维埃地下军事组织。
    尽管巴勒使团活动的十分隐蔽,1919年10月中旬以后,塔什干苏维埃政府还是有所察 觉。在经一系列的跟踪调查后,塔什干苏维埃政府将这一联络网破获,并准备下令将巴 勒等人拘捕。巴勒等人见事不妙,在塔什干反苏维埃地下组织成员的帮助下,连夜潜逃 布哈拉,后经布哈拉返回印度复命。
    英国巴勒使团的中亚之行,历时半载,足迹遍及中亚各地,为英国等西方帝国主义国 家武装干涉中亚及时、准确地提供了第一手情报。英国借用外交名义,收集情报,勾结 反苏维埃势力,虽一度导致中亚的混乱,但随着苏俄军事上的节节胜利,这种混乱很快 就消弭殆尽,英国等西方帝国主义国家苦心经营的外交孤立政策终究以失败而告终。
    三、英国在经济上关注中亚的战略资源——棉花,企图通过对中亚棉花的专控,扰乱 苏俄国内经济。另外,以经济援助为诱饵,谋取在中亚更大的经济实惠
    英国对中亚的棉花早已垂涎三尺,俄国十月革命后,英国凭借其临近中亚的优势和丰 富的殖民统治经验,极力控制苏俄的棉花产地。为此,英国千方百计地寻找独占中亚棉 花的途径。截至1919年,英国经多方努力,已全盘掌握了中亚棉花的生产、储备等详细 情报。在此基础上,英政府拟定了一个夺取中亚棉花的行动方案。其内容为:首先,英 国武装占领中亚的重要产棉区。其次,英国出资220万英磅,组成75万峰骆驼的运棉驼 队,将中亚棉花输往新疆的喀什。再次,经新疆喀什中转,最终运抵印度。(注:《英 国外交事务机密文件》[M],A集,卷2,第245~269页。)英国政府设想,一旦该计划能 顺利实施,不仅能缓解英国对棉花的需求,而且还能导致苏俄国内轻纺工业的彻底瘫痪 。
    英国的上述计划并非荒唐之举。原因有三:一是英国在十月革命后对中亚进行的大规 模武装干涉,已对中亚苏维埃政权的存在构成严重威胁;二是苏俄的轻纺工业多集中在 莫斯科、伊万诺夫——沃申斯克等地。在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对苏俄采取经济封锁政策后 ,美国停止向苏俄出口棉花,中亚成了苏俄棉花来源的唯一供应地。一旦英国占领中亚 ,输往俄罗斯的棉花通道即被阻断,其结果势必造成苏俄国内轻纺工业因缺棉而被迫停 产的被动局面;三是中国新疆政局的稳定,客观上有助于英国该计划的顺利实现。后因 英国在中亚的节节败北,该方案未等运作就作废了。
    在夺取中亚的棉花计划失败后,英国改变对中亚的经济政策。1921年3月,英国考虑到 本国的经济利益,开始与苏俄进行贸易谈判。随后,英苏两国达成双边贸易协定,并在 该协定中指出,双方不仅放弃互相的敌对行动,同意不建立和不支持封锁,而且采取措 施消除在恢复贸易道路上的一切障碍。(注:《苏联对外政策文件集》[M],第2辑,莫 斯科:1944年,第71~72页。)英国此举的意图,一是想借助贸易手段阻止苏俄向阿富 汗、波斯、印度等地“输出革命”;二是利用英阿的特殊关系,以阿富汗为跳板,向中 亚进行经济渗透,破坏苏俄的经济建设。由此可见,英国并非仅仅想通过与苏俄的贸易 ,来扩大其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控制中亚的经济,更重要的是利用这种影响来最终实现 扼杀苏俄革命的目的。英国这种幻想是徒劳的,随着苏俄经济的恢复,英国试图在经济 上控制中亚,破坏苏俄革命的把戏是难以得逞的。
    四、英国在宗教上,以伊斯兰教的盟友自居,鼓吹泛伊斯兰教思想,并通过建立“泛 伊斯兰同盟”,企图将中亚据为己有
    19世纪中叶后,随着英国的殖民领地向印度周边地区扩展,英国与这些地区的民族和 宗教矛盾加剧。英国曾一度采取高压政策,孰料不但没有压服,反而斗争愈加激烈。如 何协调英国与穆斯林地区的民族和宗教关系,以适应新时期殖民地发展的需要,成为英 国政界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英国政府经过反复磋商,提出了“泛伊斯兰同盟 ”的构想。英国认为,英属印度西北部地区同阿富汗、波斯、中亚同为伊斯兰教世界, “伊斯兰教作为一种宗教,作为一种世界观,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不仅在信徒们 的灵魂中,而且在生活实践中也仍然保持着几乎是原封不动的状态。”(注:[波兰]扬 ·杜比茨基:《土库曼斯坦的不忠分子》[M],纽约:1954年,第16~17页。)宗教的认 同感是该地区的穆斯林间存在精神上的联系,英国认识到这一点,通过建立“泛伊斯兰 同盟”,将穆斯林置于英国的麾下,使“伊斯兰更直接地成为政治斗争的武器”,(注 :吕大吉:《宗教学通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第675页。) 服务于英国。
    对英国倡导的“泛伊斯兰同盟”,穆斯林世界反应不一。十月革命后,英国为配合其 军事干涉的顺利实现,加快向中亚进行“泛伊斯兰”思想的渗透,妄图从意识形态领域 对抗列宁的“民族自决权”思想,弱化中亚人民的共产主义信念,让他们的精神世界陷 入茫然的迷途状态。英国认为,苏俄的共产主义与伊斯兰教水火不容,虽然当前布尔什 维克在中亚夺取了政权,但只是一种暂时现象,不可能长久统治中亚。因此,英国主张 在中亚建立“泛伊斯兰同盟”不能操之过急,应谨慎而有序地进行,并通过“分离、调 和、控制”三步实现之。(注:《英国外交事务机密文件》[M],A集,卷2,第19页。) 首先,对中亚伊斯兰教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道理很简单,“因为英国不想看到中亚 穆斯林结成一个整体。”(注:《英国外交事务机密文件》[M],A集,卷2,第19页。) 其次,尽力扶持伊斯兰教派中的亲英势力,化解其内部纠纷。最后,通过建立“泛伊斯 兰同盟”,控制中亚伊斯兰教,驱逐苏俄势力。
    英国的上述行动在中亚造成了极大的混乱。为抵制英国的泛伊斯兰教思潮,苏俄政府 在大力倡导列宁的“民族自决权”思想,提高中亚人民明辨是非能力的同时,也采取具 体措施,取信于民。鉴于中亚穆斯林人口众多,1917年中亚穆斯林人口为1150万人,( 注:[英]威勒:《苏维埃穆斯林亚洲的种族关系》[J],中亚社会杂志,1960年,第2期 。)伊斯兰教势力强大的特点,1917~1920年,苏俄“对伊斯兰教一直采取较为容忍的 态度”,(注:[美]迈克尔·刘金:《俄国在中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 )在广大穆斯林群众中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如苏俄联邦人民委员会将沙皇军队于1868年 从撒马尔罕夺走的《奥斯曼古兰经》(这是一部十分珍贵的早期的《古兰经》抄本)转交 给了穆斯林组织。1920年,苏俄政府为保护伊斯兰教的古建筑,拨款5000万卢布用于修 复撒马尔罕教遗迹等。(注:张振国:《中亚伊斯兰教的历史与现状》[M],北京:北大 亚非所,1996年10月,内部出版,第53页。)由此,苏俄在中亚开展了大规模的反英宣 传运动,“一个轰轰烈烈的反英宣传运动在布尔什维克的领导下遍及中亚。”(注:《 英国外交事务机密文件》[M],A集,卷2,第378页。)经过苏俄布尔什维克和中亚人民 的共同努力,英国的“泛伊斯兰同盟”最后以失败告终。
    综上所述,苏俄时期英国对中亚采取的军事上武装占领,经济上专控战略资源,外交 上借出使之名窃取情报和勾结反苏维埃势力,宗教上鼓吹“泛伊斯兰同盟”等,归根结 蒂,都是英国干涉政策的一部分。通过对英国干涉政策的剖析,不但我们对英国干涉苏 俄革命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而且也让我们看到西方帝国主义国家扼杀苏俄革命的真面目 。换言之,英国对中亚的干涉政策是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干涉的一个缩影。^



返回2002年10期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