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史
英国与两次地中海协定
赵军秀

【专题名称】世界史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2002年10期
【原文出处】《史学集刊》(长春)2002年03期第56~61页
【作者简介】首都师范大学 历史系,北京 100089
    赵军秀(1951—),女,北京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近代国际关 系、英国近代外交。

【内容提要】地中海协定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国与欧洲国家建立的最接近于同盟的一种合作关系 ,对于英国摆脱外交孤立、维持地中海地区的“均势”起了重要作用。但英国既想享受 同盟恩惠、又不愿承担同盟责任的外交策略,使地中海协定从一开始就存在着隐患,也 是日后地中海协定终结的根本原因。
【关 键 词】地中海协定/英国/索尔兹伯里/俾斯麦


    中图分类号:K56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59-8095(2002)03-0056-06
    1887年2—3月、12月,英国与奥匈、意大利两次签订的地中海协定,是第一次世界大 战以前英国与欧洲国家建立的最接近于同盟的一种合作关系。一贯奉行和平时期不结盟 的英国,为什么要与意奥签订这样的协定?从战略上看,它是英国与意奥合作、保持地 中海地区势力平衡、遏制俄国在近东扩张的迫切需要;从外交上看,又是1885年平狄危 机以后英国急于走出外交孤立阴影的重要举措。在地中海协定签订的过程中,英国首相 索尔兹伯里竭力与德国宰相俾斯麦周旋,试图使协定成为加强英国战略防御的工具,同 时又避免被德国所钳制和利用。地中海协定的签订,虽未能完全达到索尔兹伯里预想的 目标,但与1885年相比,近东形势已经大为改观,发生了有利于英国的变化。奥匈、意 大利与英国一起,共同承担维持东地中海现状以及保卫土耳其海峡的责任。
        一、英国是地中海协定的发起者
    摆脱外交孤立、遏制俄国在中近东的扩张,是英国发起地中海协定的动因。19世纪70 、80年代,俄国向中亚腹地的侵入,极大地威胁了英印帝国的防御,英俄两国矛盾加剧 。特别是1885年3月,俄国不顾英国政府的一再警告,占领了阿富汗东北角的平狄绿州 ,英俄濒临战争边缘。作为海上强国,英国不可能在阿富汗山地打击俄国,只有派战舰 穿越土耳其海峡,在黑海沿岸阻挡俄国向中亚的推进。然而,当英国要求土耳其允许其 战舰进入黑海时,欧洲列强在德国的鼓动下,毫无例外地站在俄国一边,警告和威胁土 耳其,阻止英国战舰通过海峡。甚至与俄国积怨甚深的奥匈也与德国一起,共同对俄国 履行1881年续签《三皇同盟》条款的义务,英国陷入外交孤立。此后,英国曾寻求德国 的支持与合作,共同遏制俄国;也曾抛出埃及问题,想借此缓和同土耳其及法国的矛盾 。但前者完全失败了,后者中途夭折。(注:1885年8月,英国政府派特使沃尔夫赴君士 坦丁堡,与土耳其商谈埃及问题,欧洲各国坚决反对英土单独解决埃及问题,对英土已 签订的协定进行阻挠和破坏,致使英土协定未能生效。)
    1885—87年发生的保加利亚危机,给英国提供了走出孤立、寻找盟友的新契机。1885 年9月,土耳其境内的东鲁米利亚省爆发起义并宣布该省合并于保加利亚,拥戴保加利 亚亚历山大大公为统一国家的君主。自1878年柏林会议,保加利亚处于俄国的保护之下 。然而,被俄国扶植起来的亚历山大大公执政以后,摆脱俄国控制的倾向日益明显。俄 国不能容忍一个不听命于己的大公操纵保加利亚的统一,1886年8月,利用保加利亚的 亲俄势力绑架了亚历山大大公,9月,逼迫其宣布退位。俄国的插手加剧了保加利亚危 机。奥匈为维护在巴尔干的传统利益,不能坐视俄国利用危机、主宰保加利亚并扩大其 在巴尔干半岛影响的局面出现。1886年8月以后,俄奥两国关系急剧恶化。英国政府意 识到近东新形势涉及到奥匈的切身利益,奥匈可能与英国接近,帮助英国摆脱孤立。18 86年秋季,英国政府开始与奥匈及意大利对话。英奥意之间一系列的外交函件及照会, 揭开了签订地中海协定的序幕。
    1886年10月,英国不失时机地向奥匈政府发出秘密照会,要奥相信,在某种形势下, 奥要依靠英国的支持。11月,英国通过备忘录再次向奥重申了联合行动的必要。对于英 国的合作热情,奥反映冷淡。在给英国政府的答复中,奥强调了君士坦丁堡、海峡与巴 尔干的区别,指明英国关心的是君士坦丁堡及海峡,奥在那里的利益可有可无,而对于 巴尔干,英奥两国的态度恰恰相反。奥以此暗示两国合作的困难,但奥并没有完全关闭 合作的大门,表示“一旦时机成熟,英奥两国在近东地区平行进展的两条线最终可能汇 合”。[1](P64—65)奥的暧昧态度既反映了英奥在近东利益侧重点不同的固有分歧,也 表明因奥此时没有得到其盟友德国的支持,不愿擅自与英国合作。英国的合作动议,虽 然没有立即被奥接受,但在日后的英奥合作乃至地中海协定中占有重要位置。
    在英奥谈判陷入僵局之前,英国便把目光转向意大利。意大利是地中海国家,在中近 东地区,与英国的共同利益及合作前景并不亚于奥匈。意大利为了在与法国对北非的争 夺中得到英国的支持,一贯对英国表示友好。1882年进入三国同盟时,意大利提出的唯 一条件是:“同盟条款中不能直接反英”。[1](P66)1886年秋天英意实际接触后,意向 英建议,英意一方若与法国交战,另一方给予海上援助。英国渴望与意的合作,却不愿 承担这样明确的责任。1887年2月,索尔兹伯里向意大利驻英大使科蒂表明英国一贯坚 持的两个原则:其一,对未来不确定原因和目标的战争,英国不能作出给予物质援助的 承诺;其二,即便是外交合作,英国也不能将矛头单独指向某一国,譬如指向法国。但 索尔兹伯里又表示,英国与意大利的地中海政策很相似,英意合作的基础在于共同维持 地中海现状。索尔兹伯里特别对此进行了解释:即维持地中海以及亚得里亚海、爱琴海 和黑海地区的现状,如果上述地区形势发生变化,英意双方不允许他国在这些地区的任 何部分扩展自己的势力。[2](P448)维持地中海现状的思想,得到了意大利的赞许。2月 12日,英意最终就此达成理解。英意的理解,构成了第一次地中海协定的基础。
    与意大利达成理解之后,英国再次与奥匈接触。此时形势出现了有利于英国的转机。 长久以来,俾斯麦一直在俄奥两个盟友中左右逢源,极力阻止奥匈参加对俄国怀有敌意 的阵线或联盟。但在1887年初,鉴于德法危机的发生,俾斯麦为了能顺利与奥意续订即 将期满的三国同盟条约,又不对奥意承诺更多的责任,感到有必要鼓动奥意与英国合作 。尽管俾斯麦的真正动机是:“在地中海以及近东地区调动和集结起能足以牵制法俄的 抗衡力量,而自己则不必在那里公开同他们冲撞”,[3](P78)但德国态度的转变对奥地 利进入地中海协定至关重要。英国驻德国大使马利特曾深刻指出:“德国对俄国友好的 目的仅在于阻止俄国成为它的敌人,但如果一定要他在俄奥两个盟友中选择,德国偏袒 哪一方是毋庸置疑的”。[1](P68)1887年2月19日,英国驻维也纳大使向奥匈外交大臣 转呈了英意的照会,并向后者表达索尔兹伯里的希望,即以英意照会——维持地中海现 状为基础,实现英奥的合作。3月3日,奥驻英大使向索尔兹伯里表示:奥永久的利益是 坚持和平,希望英国作出与奥共同对俄国采取行动的承诺。索尔兹伯里耐心解释道:“ 英国不可能对未来的行动做出确切的保证”,英国对意大利也“没有以任何方式许诺具 体的物质支持”。他还特别表白:“没有一个英国首相预先把自己束缚在未来的战争中 ”。[2](P446—447)奥急于在保加利亚问题上得到英国的支持,3月24日接受了英意照 会,地中海协定随之扩至奥匈。
    第一次地中海协定,实际是在英奥意一系列的外交函件和照会中形成的。主要内容为 英奥意共同维持地中海现状。从地中海协定的签订过程看,以下几点应该强调:
    其一,英国是地中海协定的发起者。俾斯麦的一系列鼓动固然推进了英奥对话的进程 ,对地中海协定的签订起了催生作用,但从时间上看,英国与奥意的接触在1886年秋冬 之际,俾斯麦的推波助澜在1887年初。因此,地中海协定的始作俑者是英国和索尔兹伯 里,而不是德国或俾斯麦。当然不能否认,1887年初,德国从自身利益考虑,怂恿三国 缔结地中海协定的愿望十分迫切,以至索尔兹伯里对此一直深表怀疑,他对英国驻君士 坦丁堡大使怀特说:“协定的合作程度是按德国建议的,在我看来,毫无疑问,对他们 很重要”。[1](P67—68)
    其二,第一次地中海协定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其针对性,但签约国对此却有各自的理解 。意大利视其主要针对法国,而英奥则认为主要针对俄国。从这个意义上,“第一次地 中海协定具有针对法国同时也针对俄国的遏制性质”。[3](P80)索尔兹伯里告诉马利特 ,法国对德国的自然恐惧,“恰恰是我们的安全”,[4](P11)弦外之音是若只同法国争 斗,英国没有必要与三国同盟合作。对英国来说,危险不在法国,甚至不在俄国,而在 三国同盟支持下的一国或两国。英国向意奥抛出橄榄枝,首先设想使意奥承担保卫君士 坦丁堡的责任,避免1885年英国孤立局面的再现。
    其三,在地中海协定签订过程中,英国采取了有限合作的政策。索尔兹伯里始终坚持 :“像英国这样一个议会制国家,不能陷入束缚自己的责任中”。[1](P68)在与意奥的 交涉中,索尔兹伯里明确反对作出具体的物质承诺,一再强调外交合作的价值在精神方 面,小心翼翼地回避具体的援助责任,他说:“函件的交换不是双方具体的物质援助” ,合作“是在精神上和外交上,是双方和谐的共事”。[5](P17—81)索尔兹伯里竭力要 使意奥接受和承认:“政治协定是值得做的,而军事协定根据形势进展而定”。[5](P1 7)甚至在签署的英意协定中,索尔兹伯里力图使之显得不庄重和非正式,并故意加上一 句含混不清的话一当形势发展需要时,合作的性质必须由他们根据当时的情况决定。这 种有限合作的形式,归根结底在于英国试图游离于欧洲同盟体系之外,即便签订地中海 协定,也不违背英国在和平时期不结盟的传统外交政策。
        二、英国在第二次地中海协定签订过程中的策略
    第一次地中海协定签订之后,索尔兹伯里准备利用有利形势,促成英国和土耳其关于 埃及问题的谈判,缓解与法国及土耳其的矛盾,最大限度地孤立俄国,实现英国在中近 东地区的双轨外交。然而,由于法俄的共同阻挠,也由于英国根本没有解决埃及问题的 诚意,导致英土就埃及问题达成的协定流产。(注:1887年1月,英国政府第二次派沃尔 夫赴君士坦丁堡与土耳其商谈埃及问题,5月,签订英土协定,法俄共同威胁土耳其, 使土耳其未敢批准协定,沃尔夫使命再次失败。)法国的埃及情结,使其反对任何没有 法国参与的解决埃及问题的商谈或协定;俄国的反对也是十分合乎逻辑的。因为只有埃 及问题才能使英法保持距离,才能使自己不被孤立。
    与此同时,意奥出于自身考虑,希望地中海协定诸国能更加紧密合作。1887年7月,意 大利建议英奥意三国在君士坦丁堡的代表共同行动,促使土耳其抵制法俄的压力,并提 出三国应与土耳其建立地中海联盟,共同维持近东的现状。8月初,意大利甚至要求英 意在埃及和非洲进行军事合作。此后,意奥又共同催促英国签订更明确支持土耳其的新 地中海协定,并拟定了新地中海协定的八点建议草案。其内容主要包括:(一)坚持以现 存条约为基础,维持近东现状;(二)主张土耳其独立和地方自治,排除外国势力的影响 ;(三)土耳其不得将其对保加利亚的主权让与他国;(四)英意奥三国与土耳其联合,共 同捍卫这些原则。[3](P82)在意奥拟定草案的同时,德国也紧锣密鼓地活动。10月初, 俾斯麦的儿子赫伯特·俾斯麦(任德国外交国务秘书)直接出面将意奥的建议草案转递给 英国驻德大使马利特,对英奥意的合作表示出极大的热情,并告诉马利特:“德国的当 务之急是帮助土耳其摆脱对俄国的屈从”。奥也通过在伦敦的代表向英国首相传递信息 :“奥意势力单薄,没有英国的支持,难以完成反俄任务”。[6](P66-67)
    索尔兹伯里同意英意奥就进一步合作问题进行非正式的讨论,但对建立地中海联盟的 倡议却没有立即响应。英国不愿与三国同盟联系太紧密,特别是对德国的热情充满了疑 虑和困惑,不想充当俾斯麦的外交工具,不打算采取更积极的政策。但经过近两个月的 考虑、商谈之后,英国最终接受了意奥的建议,于1887年12月12日,与奥意签订了第二 次地中海协定。在协定签订过程中,体现了英国外交的两个策略:
    第一,两害相权取其轻。索尔兹伯里一方面认定,德国力促地中海协定三国肩负反法 俄的重任,是想坐收渔人之利。他给女王的信指出,奥意的联盟建议是恰当合理的,但 “不能不注意到德国引诱三国承担责任、自己不费吹灰之力”的动机。[6](P69)索尔兹 伯里认为:“德国只是暗中支持和怂恿”地中海联盟,“公开却表现冷淡”,实质反映 德国不愿疏远与放弃俄国的计谋。[6](P69)另一方面索尔兹伯里对英国是否参加地中海 联盟的结论又十分明确,11月2日,他写信告诉英国驻君士坦丁堡大使怀特:“尽管十 分遗憾,我们必须参加”,他甚至说:“我们只能给俾斯麦帮忙,为其火中取栗”。[6 ](P71)英国内阁就此事讨论后也持同样结论。究其原因,根本在于英国对1885年的外交 孤立心有余悸,英国需要合作伙伴与其共同在海峡地区遏制俄国。因而对英国来说,加 入这个联盟与放弃英奥意之间的理解相比,前者对英国中近东外交战略的负面作用更小 。索尔兹伯里说:“与奥地利和意大利完全的理解对我们如此重要,……冒险破坏它, 是不可想象的”。[1](P97)
    第二,变被动为主动。英国同意加入地中海联盟的同时提出了附加条件。索尔兹伯里 坚持,德国虽不是地中海联盟成员,但要明确表示支持并承担责任。因没有德国官方的 表态,英国“不能保障东方问题发生时,德国持反俄态度”。[6](P72)11月13日,俾斯 麦告诉马利特,德国同意英、奥、意以八点为基础达成的协定,同时向马利特展示了早 在1879年德奥秘密签订的《德奥条约》。索尔兹伯里知晓德奥的秘密条款后,担心和顾 虑有所缓和,他对女王评论到,根据德奥条约的责任,“俄奥之间若发生任何形式的战 争,德国都将站在奥一边。”[6](P72)此外,英国对八点草案提出重要的修改意见,将 土耳其对保加利亚的主权扩至小亚细亚和海峡,以此突出强调英国的利益区。英国还要 求对土耳其保守秘密,避免破坏本已十分脆弱的英土关系。[6](P99)
    得到德国明确支持一个月后,索尔兹伯里与意奥签订了第二次地中海协定。
        三、地中海协定的评价
    地中海协定是1885年平狄危机以后英国迈出的卓有成效的一步。这一步对英国中近东 战略至关重要,它基本上实现了英国摆脱孤立、在中近东地区实行有限合作的意图。第 一,在英、意、奥三国理解的基础上、得到德国支持的地中海协定,矛头指向俄法,对 英国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其反俄性质。对比两次地中海协定不难看出,第一次地中海协定 虽由英国发起,但它只是签约国含糊地维持地中海地区的现状,比起索尔兹伯里避免反 法,俾斯麦更成功地避免了承担反俄的责任。这是当时索尔兹伯里获得的阻止欧洲联合 反英最可能的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德国把英国纳入自己的外交轨道;第二次地中 海协定恰恰相反,索尔兹伯里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协定的反俄性质回敬了俾斯 麦。第二次地中海协定事实上“是一个反俄的文件,它更多的在于抵消1887年德俄《再 保险条约》的意义”。[2](P454)在第二次地中海协定签订中,意奥都力主更明确地支 持土耳其素丹、更直接地反俄。可以说,第二次地中海协定,英国使德国进入其设定的 外交轨道。泰勒评论道:“外交合作(不附带对继之而来的行动作任何保证)是英国政策 中一项巨大成就。……除法国外,‘克里米亚联合’已在君士坦丁堡重建。但这是不同 的‘克里米亚联合’。上一次是在战争爆发之后组成的;这一次是为了防止战争爆发而 组成的”。[7](P355)
    第二,地中海协定的签订与英土埃及问题谈判在时间上是交叉的,在内容上是互为补 充的。它既反映了索尔兹伯里中近东双轨外交的实质,又体现了索尔兹伯里与俾斯麦的 外交较量。索尔兹伯里设想:以地中海协定邀请奥意共同承担维持地中海现状和保卫海 峡的责任;通过英土埃及问题谈判改善与法国及土耳其的关系,最大限度孤立俄国的同 时,减少对德国的依靠。俾斯麦则策划:《地中海协定》与《再保险条约》互相依托, “以此造成英、奥、意和法俄在近东及地中海地区的相互牵制之势而又不使法俄结合, 保证德国在欧洲大陆的地位”。[3](P827)在索尔兹伯里和俾斯麦的外交较量中,两人 各有胜负。英国并没有能与法国和解,反而进一步促进了法俄的接近,客观上增加了英 国对以德国为轴心的三国同盟的依靠。俾斯麦的外交双重伎俩也未得逞,奥俄在保加利 亚问题上的敌意,使三皇同盟在1887年的再次续订成为泡影。虽然1887年6月德国与俄 国签订《再保险条约》,德国向俄国承诺,若俄国保卫本国利益、有必要承担黑海入口 的防御责任时,德国给予俄国“善意的中立”以及“精神和外交上的支持”,但地中海 协定的签订,使德俄再保险条约实际意义受到很大的限制。很难明确判断索尔兹伯里与 俾斯麦的外交较量谁是最终赢家。值得注意的是,1885年英国寻求德国合作,被德国婉 言谢绝;而1887年,当德国试图说服英国可以任何形式加入其同盟体系时,遭到英国的 坚决拒绝。
    第三,地中海协定对英国的影响是深远的,只要把1885年和1887年英国的地位加以比 较,很容易评价及得出结论。1885年英国与俄国在中亚对峙后,英国面临完全的孤立, 而1887年底的欧洲同盟体系中,则展现另外一幅画面。德国此时仍躲闪反俄的责任,但 奥意已坚定地同英站在一起,共同保卫土耳其。英国驻土耳其大使怀特说,现在与1885 年春天的君士坦丁堡完全不同。[4](P119—120)虽然土耳其没有被告知协定的内容,但 欧洲阵线的变化在君士坦丁堡是明显的。大陆国家不再象平狄危机时联合反英。取而代 之的是地中海协定各国联合反对俄法。索尔兹伯里以他特有的外交技艺为英国重新赢得 了在君士坦丁堡的地位。最关键的是:“要求德国支持协定并对协定负有连带责任,这 意味着三皇同盟遭到致命的打击。地中海协定使意大利、奥匈、甚至德国与英国一起保 卫海峡”。[1](P100)
    第四,地中海协定是英意奥三国在维护地中海现状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非同盟性的联 合。由于仅仅是三国之间的协商,不对战争的发生承担义务,它不能算作同盟。尽管如 此,这是英国在结盟道路上重要的一步。索尔兹伯里告诉女王:“这是我们议会制度所 能允许的最紧接于同盟的一种关系”,它对于“避免危机是非常必要的”。[4](P11)泰 勒在《争夺欧洲霸权的斗争》一书中这样评论:这个协定“比英国在和平时期签订过的 任何协定、甚至比20年后同法国或俄国签订的协定都更接近于同盟”性质。[7](P363) 保罗·肯尼迪在《英德对抗的兴起》一书中也有类似的议论。另外,英国在寻求与意奥 合作的同时,又不想使自己与三国同盟的联系太紧密,以免单纯成为俾斯麦反法政策的 工具。索尔兹伯里曾对法国驻英大使谈论:“欧洲的麻烦就在于太多的同盟……”。[8 ](P29-30)即便签订地中海协定,也没有改变索尔兹伯里这一想法。他接受第二次地中 海协定的外交函件时,在前言里特别提出以柏林条约作为基础,强调没有比现存的正式 条约保证更多的东西,这也反映和表达英国不愿“承担任何与现存条约相比新的责任” 的观点。[5](P23-24)
    总之,地中海协定的签订,使英国1885年以后一直追逐的外交目标,在1887年部分或 大部分得到了。但英国既想享受同盟的恩惠、又不愿承担同盟责任的外交策略,使地中 海协定从一开始就含有隐患,也是导致日后地中海协定终结的最根本原因。


【参考文献】
    [1]Colin L.Smith.The Embassy of Sir William White at Constantinople,1886-18 91[M].London,1957.
    [2]Harold Temperley and L.M.Penson.ed..Foundation of British Foreign Policy ,from Pitt to Salisbury(文件集)[Z].London,1966.
    [3]王绳祖.国际关系史:第3卷[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
    [4]C.J.Lowe.The Reluctant Imperialists,British Foreign Policy,1878-1902(文 件集):Vol.2[Z].London,1967.
    [5]C.L.Lowe.Salisbury and the Mediterrancan,1886-1896[M].London,1965.
    [6]Lady Gwndolen Cecil.Life of Robert of Marquis of Saslisbury(索尔兹伯里书 信集):Vol.4[M].London,1921.
    [7]A·J·P·泰勒.争夺欧洲霸权的斗争,1848—1918[M].北京:中华书局,1987.
    [8]David C.Weeks.The Egyptian Question in British Foreign Policy:with Speci al Reference to 1885—1887(博士论文)[M].1951.^

返回2002年10期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