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史 |
论英国对意大利的外交政策
1936年7月—1938年11月
齐世荣
【专题名称】世界史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2002年05期
【原文出处】《历史研究》(京)2002年01期第146~162页
【作者简介】作者齐世荣,1926年生,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 100089
【关 键 词】英意协定/绥靖政策/张伯伦/墨索里尼
纳粹德国崛起后,英国力图拉拢意大利,英、法、意三国于1935年4月一度组成了所谓 的“斯特莱沙”阵线,但这一徒有虚名的“阵线”不久即因意埃战争的爆发而瓦解了。 关于英国在意埃战争期间执行的“双重政策”,笔者曾撰文论述①,本文是该文的续篇 ,旨在说明自意埃战争结束后到1938年11月英意协定生效这一期间英国对意大利的外交 政策。
一
1936年5月5日,意大利侵略军攻占亚的斯亚贝巴,意埃战争基本结束。由于英国的提 议,国际联盟于1936年7月15日终止了对意大利的制裁。同年7月27日,英国外交大臣艾 登又在下院宣布:英国在1935年12月对希腊、土耳其和南斯拉夫的保证(如因对意制裁 而受到攻击,英国将给以援助),不再是必要的。在采取这些措施后,英国希望尽快恢 复与意大利的友好关系,以免意大利与德国接近。1936年7月29日,英国三军参谋长委 员会在一份备忘录(内阁传阅)中写道:“从战略观点看,首要的是一个安全的地中海。 这意味着,恢复我们先前与意大利的友好关系,应作为基本考虑。”②维持地中海的安 全,搞好同意大利的关系,是英国全球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20世纪30年代,英国内阁 中一些最有势力的成员和三军高级将领大都认为,英国面对德国、意大利和日本三个主 要敌人,是无力与它们同时作战的。德国是力量最强、最可怕的敌人,其次是日本,再 次是意大利③。为了同德国达成全面的谅解,就要拉拢意大利,以免它投入德国的怀抱 ,增加绥靖德国的困难。英国外交部常务次长范西塔特在1936年5月21日的备忘录中写 道:“无论如何,我们必须同墨索里尼妥协,因为如果我们持久地与次要的独裁者(指 墨索里尼)不和,我们就永远不能与首要的独裁者(指希特勒)妥协,甚或不能同他安全 共处。”④他们还认为,日本在远东构成英帝国的最大威胁,远东绝对不能放弃,放弃 远东将是帝国解体的开始,因而保持地中海这条通往东方的交通要道的安全是十分必要 的,为此就必须与意大利搞好关系⑤。
注释:
①齐世荣:《意埃战争与英国的“双重政策”》,《绥靖政策研究》,首都师范大学 出版社,1998年,第81—109页。
②Documents on British Foreign Policy 1919—1939,Second Series,vol.ⅩⅦ,no .35,p.39.(以下简写为DBFP,2,ⅩⅦ)
③N.H.Gibbs,British Strategic Doctrine 1918—1939.In M.Howard (ed.),The The ory and Practice of War.Cassell,1965,p.207.
④John Charmley,Chamberlain and the lost Peace.London,1989,p.22.
⑤Lawrence R.Pratt,East of Malta,West of Suez.London,1975,pp.30—34;N.H.Gib bs,Grand Strategy,vol.1,Rearmament Policy.London,1976,pp.254—256. 恢复与意大利的友好关系,首先碰到的最大障碍是西班牙内战。1936年7月16日西班牙 内战爆发后,意大利和德国立即给叛军以援助。意大利久有称霸地中海的野心,再加上 对西班牙人民阵线政府的敌视,这时认为良机已到。7月30日,9架意大利“萨伏伊”S8 1型飞机到达西属摩洛哥佛朗哥叛军的总部(另有3架在中途出了事故)。8月7日,意大利 又支援了叛军27架飞机,以及坦克、高射炮、机枪和弹药等④。德国敌视西班牙人民阵 线政府,并企图把英、法的注意力吸引到西班牙,以便放手扩军并在中欧动手,也立即 着手支援叛军。7月28日,德国30架容克运输机飞抵西属摩洛哥。
在此期间,法、英却热衷于绥靖,共同炮制了“不干涉”政策⑤。8月15日,法英两国 政府互换关于“不干涉”西班牙内战的照会。以后陆续参加“不干涉”协定的国家有意 大利、苏联、德国等,总计27个国家。对于意大利支援佛朗哥的行为,英国是十分清楚 的。8月17日,英国驻意使馆一等秘书英格拉姆向意大利外交大臣齐亚诺抱怨说,意大 利政府现在几乎是禁止向西班牙出口武器的国际协定的惟一障碍,齐亚诺当即坚决否认 意大利政府或任何意大利人同佛朗哥有任何交易⑥。对于这种否认的真实性,英国政府 自然是心中有数的。但英国为什么仍然要坚决推行“不干涉”政策,并继续争取与意大 利友好相处呢?除了上述总的战略考虑外,还因为:第一,出于对共产主义的仇视。英 国执政者认为,如果西班牙人民阵线政府胜利,就等于共产主义在西班牙的胜利,随后 还会增强法国人民阵线政府的力量,最终将导致“赤祸”蔓延整个欧洲。西班牙内战爆 发后不久,英国首相鲍尔温就在7月26日对艾登说,决不可以为了法国人或者什么其他 的人,使英国站在俄国人方面作战⑦。外交部助理次官奥姆·萨金特8月12日指出:“ 我们应当用种种方法阻止法国在西班牙内战的影响下,‘变为布尔什维克’”。他还建 议:“我们应当使意大利从阿比西尼亚事件带给它的孤立和受伤的感情中摆脱出来”⑧ 。大多数的英国外交官都是“非常殷切地倾向于西班牙右派的……(把他们)看做反对布 尔什维主义的屏障”⑨。第二,1936年3月德军进入莱茵非武装区并废除了洛迦诺公约 。英国急于达成一项新的决定,遂于1936年7月23日同法国和比利时会于伦敦,并向德 国和意大利发出邀请,拟在这年秋季举行五国会议。意大利原则上表示同意,德国则把 会议推迟到1937年(以后永未举行)。在这种情况下,英国当然不会因意大利干涉西班牙 内战而与意大利疏远。英国内阁秘书兼帝国国防委员会秘书、在政治上很有势力的汉基 在1936年7月提出了如下的主张:“在欧洲的目前情况下,由于法国和西班牙受到布尔 什维主义的威胁,不久以后与德国和意大利共命运可能对我们是有利的”⑩。
注释:
④John F.Coverdale,Italian Intervention in the Spanish Civil War.Princeton, 1975,pp.74,87;Hugh Thomas,The Spanish Civil War.New York,1977,pp.363—364.
⑤参见拙文《论“不干涉”政策的创始者及其动机》(《绥靖政策研究》,第130—155 页)。
⑥DBFP,2,ⅩⅦ,no.103,p.110.
⑦Thomas Jones,A Diary with Letters 1935—1950.London,1954,p.231.
⑧DBFP,2,ⅩⅦ,no.84,p.91.
⑨这是一位在内战期间驻西班牙的新闻记者亨利·巴克利的观察。参见Douglas Littl e,Malevolent Neutrality.Ithaca and London,1985,p.226。
⑩East of Malta,West of Suez.p.39. 正在英国不顾意大利对西班牙内战的干涉,仍然准备恢复对意友好关系时,传来了齐 亚诺在10月访问德国的消息,这使英国感到不安。德国与意大利在争夺奥地利的问题上 本来有很大矛盾,但自意埃战争发生后,德意关系开始缓和,并逐渐接近。德国没有参 加国际联盟对意大利的制裁,而且在制裁实施后,增加了对意大利的战略物资、特别是 煤炭的供应。1935年,意大利自德国进口的煤炭占进口总量的51.1%,1936年增至63.9% ③。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后,英、法迟迟不予承认,而德国则早在1936年6月下旬就 把准备承认的意图通知了罗马。意大利对德国的上述措施感到满意,再加上自身在侵埃 战争中消耗了大量的兵力、财力,只得把奥地利放弃给德国。1936年7月11日,德奥协 定签字,当天墨索里尼召见德国驻意大使冯·哈塞尔,表示支持,并说这个协定最终消 除了在德意关系的道路上存在的最后的也是惟一的障碍。意大利干涉西班牙内战后,未 能取得速胜,越陷越深,不得不更加依靠德国。于是,经过一系列的准备后,齐亚诺于 10月21—25日访问德国。
10月24日,希特勒与齐亚诺会谈,主要内容有:(一)划分势力范围,希特勒表示“地 中海是意大利的海”,德国则在“东方和波罗的海有行动自由”。(二)德、意共同反对 布尔什维主义,并以反对布尔什维主义为策略,把其他国家团结在德、意周围。(三)反 击英国的“包围”。齐亚诺把两份意大利窃自英国驻外使馆的英方文文件交给了希特勒 ,借以挑起希特勒对英国的敌意。这两份文件,一份是艾登写的《德国的危险》,另一 份是英国驻柏林大使菲普斯致英国外交部的电报,在电报中称德国政府是冒险家。希特 勒阅后说,“按照英国的看法,今天世界上有两个国家是由冒险家领导的,即德国和意 大利。但英国在建立帝国的时候也是由冒险家领导的。今天统治英国的只是些不称职的 人罢了”,表示了对当时英国执政者的蔑视。(四)共同干涉西班牙内战,摧毁共和政府 ④。1936年10月24日,德国宣布承认意大利的埃塞俄比亚帝国。11月18日,德国和意大 利承认了佛朗哥政府。
注释:
③Elizabeth Wiskemann,The Rome-Berlin Axis.London,1966,p.76.
④Malcolm Muggeridge (ed.),Ciano’s Diplomatic Papers.London,1948,pp.56—58 ;格哈特·温伯格:《希特勒德国的对外政策》上编,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474—47 7页。自1933年起,意大利就窃取英、法驻意使馆的文件。 墨索里尼受齐亚诺访问成功的鼓舞,11月1日在米兰宣称:柏林会谈使意德两国在一些 特定的问题上取得了一致意见。“从柏林到罗马的这一条垂直线不是区分线,而是一个 轴心,所有怀着合作与和平愿望的欧洲国家都可以围绕这个轴心运转。”后来常说的轴 心国一词,即来源于此。同时,墨索里尼谈到了地中海的形势,说意大利是“地中海的 一个岛”。如果对大不列颠来说,地中海是“一条通道,是许多通道中的一条,更确切 地说是一条大英帝国能够迅速达到其海外领土的捷径。”那么,对意大利来说,地中海 则是“生命”。讲到这里,他向英国发出了谈判的呼吁,表示意大利不想“威胁那条通 道,不想截断它;但另一方面我们要求我们的权利和切身利益受到尊重。”如果想避免 英意两国之间的冲突,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在承认相互利益的基础上达成真诚 、迅速和彻底的协定”①。墨索里尼为什么在示威性地炫耀他与德国新结成的“轴心” 的同时,又向英国伸出谈判之手呢?这是他精心运用的一种策略,即一方面借德国以自 重,以便从英、法方面取得更多的让步;另一方面又打算同英国缔结一个协定,提高自 己的身价,反转过来增加自己对德国的影响。
针对墨索里尼的讲话,艾登于11月5日在下院说:“对于我们,地中海不是一条捷径, 而是一条主要的干线……我们并不反对墨索里尼先生所说对意大利而言‘地中海是它的 生命线’,但我们申明,在这些水域的自由通航,对英联邦各国而言也完全具有重要的 利害关系。……我们注意到而且欢迎墨索里尼先生做出的这一保证:意大利不想威胁它 ,也不想截断它。我们也不打算这样作。”最后艾登表示,“在这样的条件下,两国都 有可能继续维护各自在地中海的利益,不仅不相互冲突,甚至还可互利。”②艾登虽然 不信任墨索里尼的承诺,认为同他打交道应当谨慎行事,但这不等于无所作为。出于策 略上的考虑,他主张对墨索里尼的呼吁,给以“及早的、慎重的但并非不大度的回应” ,以有助于在地中海区域实行缓和,避免意大利对英国造成伤害,同时加紧重整军备③ 。艾登终于同意谈判,也是英国军方和内阁中重要成员施加压力的结果。“多数政府成 员以及三军参谋长认为我们必须把意大利从那些我们可能不得不认真对付的国家的名单 上勾掉”④。枢密院长哈里法克斯于1936年11月3日在上院的演说讲得特别清楚。他说 ,争论英意两国谁在地中海的利益更重要,是无益的。过去的历史证明:两国的利益不 是背道而驰的,而是互补的。对两国而言,最大的利益就是“和平的利益”⑤。
1937年1月2日,“联合王国和意大利关于地中海西部维持现状的宣言”在罗马签字, “宣言”声称:“承认地中海上进出口和过境的自由对英帝国各部分和意大利都具有至 关重要的利益并且这种利益绝非互不调和的”,两国政府“无意变更……地中海区域内 关于国家领土主权方面的现状”。在1936年12月31日的换文中,英国驻意大使德拉蒙德 在致意大利外交大臣齐亚诺的照会中表示:“英王陛下政府认为就意大利而言,西班牙 目前领土的完整应在一切情况下继续维持原状并不予变更。”齐亚诺在复照中予以确认 ⑥。
注释:
①Ciano’s Diplomatic Papers.pp.60—61.
②DBFP,2,ⅩⅦ,no.353,note(2),pp.514—515.
③DBFP,2,ⅩⅦ,no.352,pp.513—514;艾登:《艾登回忆录:面对独裁者》下卷,商 务印书馆,1977年,第769—771页。
④《面对独裁者》下卷,第766—767页;DBFP,2,ⅩⅦ,no.361“参谋长委员会1936 年11月9日的报告”。
⑤DBFP,2,ⅩⅦ,no.353,p.515,note(3).
⑥DBFP,2,ⅩⅦ,no.530,pp.754—756.“宣言”连同换文,又称“君子协定”。1936年 11月5日墨索里尼在接见《每日邮报》记者沃德·普赖斯的访问时,说到同英国缔结“ 君子协定”的可能性,强调英意两国在地中海的利益是互补的而非对抗性的(11月9日见 报)。此即“君子协定”一名的由来。参见DBFP,2,ⅩⅦ,no.376,p.547,note(1)。 二
“宣言”签字后,英方一度甚表乐观。艾登在1937年1月2日写道:“这是令人非常满 意的……特别令人满意的是,我们得到了我们关于西班牙的处理办法。”范西塔特也写 道:“这是成功的和令人满意的。”他认为,即使在谈判中英国从未谈到使意大利与德 国分开的问题,而只是利用了这一胜利,英国“将自动地松开意大利同德国结成的纽带 ,从而可以同一个更有理智的或无论如何也是更顺从的德国去打交道。”①但是,他们 的这种自我陶醉很快就被意大利的一系列违约行为惊醒了。首先,意大利继续增兵西班 牙。就在1937年1月的第一个星期,分二批派遣7000名意军进入西班牙②。到2月18日止 ,意大利共向西班牙派去48800人③。第二,意大利在中近东地区继续反英宣传。除巴 里电台的阿语广播外,墨索里尼本人于1937年3月12—21日访问了利比亚。18日,他在 一次约2000人的群众集会上,接受了阿拉伯人赠予的“阿拉伯之剑”。当天,他还发表 演讲,蛊惑道:“穆斯林可以确信意大利将永远是全世界穆斯林的朋友和保护者”,挑 起阿拉伯人的反英情绪④。第三,意大利不断增加在利比亚的驻军。总之,1937年1月 的“君子协定”对英国并未起到维持地中海现状这一起码的作用,更不用说恢复英意“ 友好”关系了。艾登后来不能不承认这是一个失败⑤。
“君子协定”签订后不久,1937年2月11日举行的英帝国国防委员会建议:“意大利不 能列为一个可靠的朋友,但在目前情况下也不需要看作一个可能的敌人。”1937年2月2 4日,英内阁批准了这一建议⑥。这是把意大利作为介于敌友之间的一种角色来看待。1 937年5月28日,张伯伦继鲍尔温出任英国首相。张伯伦是推行绥靖政策最坚决的一个人 。他上台后,企图直接掌管外交事务。而艾登续任外交大臣,最初,两人尚无明显不和 。6月15日,英国外交部在一份关于对意大利作战的可能性的备忘录中列举了自1937年1 月2日前后意大利一系列不尊重英国合法利益的行为,得出结论:“在意大利目前外交 政策的整个倾向中,确有恶意的明显证据。”因此,艾登建议修改1937年2月11日帝国 国防委员会对于意大利的定性,而改为“意大利不能被认做一个可靠的朋友,必须在一 段不限定的时间内视为一个可能的敌人,特别是如果它能指望德国的善意和潜在支持, 或者如果联合王国在其他地方陷入困难之际。”⑦随后,在1937年7月5日的帝国国防委 员会上,张伯伦认为英国无力单独同三个联合起来的强大国家(指德日意)作战,而法国 当前又处于一种不是很强的地位,不能给英国以有效的援助。德国是最大的潜在敌人, 防御准备应首先用于对付德国,不必害怕意大利对英国的进攻,除非它确信得到德国的 支持。根据张伯伦的建议,帝国国防委员会作出如下的结论:不能视意大利为一个可靠 的朋友,并不应再与美国和法国一样列为一个对之无需有特别防御措施的国家(按:193 3年11月15日英内阁决定美、法、意都属于这类国家)。艾登所提出的视“意大利为一个 可能的敌人”的建议未被采纳,但除重申不再把意大利当作可靠的朋友外,更进一步明 确不把意大利看作与法国、美国同一范畴的国家。这反映了张伯伦与艾登对于意大利的 看法的最初分歧。7月14日,英内阁批准了上述结论⑧。
注释:
①DBFP,2,ⅩⅦ,no.527,p.752,note (5).
②DBFP,2,ⅩⅧ,no.2,p.4.
③Italian Intervention in the Spanish Civil War,p.175.
④British Documents on Foreign Affairs,Part Ⅱ,Series F,vol.13,p.26;A.R.Pet ers,Anthony Eden at the Foreign Office 1931—1938.New York,1986,p.236.
⑤《面对独裁者》下卷,第778页。
⑥DBFP,2,ⅩⅧ,no.615,p.890.
⑦DBFP,2,ⅩⅧ,no.615,pp.890—896.
⑧DBFP,2,ⅩⅨ,no,15,pp.22—30. 张伯伦最害怕的是德国,他认为“只要我们能够与德国人达成协议,我就一点也不在 乎墨索里尼。”①但是,原定于6月下旬德国外长牛赖特对英国的访问,被德国借故取 消了。张伯伦只好转过头来再去拉拢意大利。他企图以承认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为代 价,把1937年1月的“君子协定”变成一个综合的、持久的协定,使英意关系恢复到193 5年意埃战争以前的状况。7月27日、8月2日,他两次会见了意大利驻英大使格兰迪,并 与墨索里尼交换了信件。在7月27日的会见中,张伯伦把一封他写给墨索里尼的信交给 了格兰迪,内称:“我愿向你保证:本政府……准备在任何时候开始谈判,以便澄清整 个形势并扫除怀疑与误解的一切原因”②。8月2日,格兰迪把墨索里尼的复信面交张伯 伦,信中说:“我急于让你知道,同你个人会面并同阁下讨论有关事项,也是我最热诚 的愿望。……意大利与大不列颠的利益在地中海或其他地方都不是对立的。”③张伯伦 对于即将开始的英意谈判是如此地充满自信,以致狂妄到以救世主自命的程度。他在19 37年8月8日致其妹的信中写道:“每当我回顾自我第一次见到格兰迪以来紧张局势出现 的那种令人惊异的缓和,我就感到十分满意。格兰迪自己也说,这种缓和90%应归功于 我,它使人产生了一种首相职位所赋予的妙不可言的力量感。作为财政大臣,我简直连 一小块石子也挪动不了;而现在我只要抬一抬手指,整个欧洲的面貌就改变了。”④英 意谈判预定于8月底或9月初开始。但艾登不赞成张伯伦这种操之过急的做法,他主张: “我们要尽量表示出愿意会谈的姿态,但不要匆匆忙忙地向独裁者的祭坛上进香。”⑤ 就在张伯伦盼望的英意谈判即将开始时,意大利在地中海发动了潜艇战。从8月中旬到 9月初,意大利的潜水艇和飞机攻击了法、苏、英、希腊、丹麦、西班牙(共和政府方面 )等国的船只。9月1日,英国驱逐舰“哈沃克号”遭到意大利潜艇“伊里德号”的攻击 。9月2日,英国油船“伍德福德号”被鱼雷击沉⑥。意大利的海盗行径激怒了英国舆论 。例如,《曼彻斯特卫报》9月2日的社论明确指出这些海盗行为来源于意大利,意大利 必须懂得,它“不能愚弄国际协定并公然违背正义和法律的一切原则”⑦。在这种情况 下,英意谈判当然不能如期举行。8月30日,法国驻英代办康邦向英国发出了一份详细 照会,呼吁英国和法国驻国联的代表安排一次地中海国家的会议,来考虑保护它们的船 只在地中海航行的措施。照会强调,“只有英国和法国的共同行动才能导致意大利态度 的改正”。如果没有这样的共同决心,法国政府将研究不干涉协定所依据的基础,并恢 复“它的彻底行动自由的权利”⑧。9月2日,英国举行大臣会议,原则上同意了法国的 建议。关于邀请哪些国家参加的问题,英、法一度发生分歧。英国主张只让地中海国家 参加,不要苏联。法国因与苏联订有法苏互助条约的缘故,坚持苏联参加,而不要意大 利。最后达成协议,共向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埃及、德国、希腊、意大利、罗马尼 亚、苏联、土耳其和南斯拉夫10个地中海和黑海国家发出邀请,请它们于9月10日在尼 翁(日内瓦附近一小城)聚会,以“终止地中海当前的不安全状态,并保证国际法有关海 上航行的规则得到严格执行”。意大利、德国、阿尔巴尼亚借故拒绝参加。
注释:
①1937年7月4日张伯伦致其妹艾达的信。参见Anthony Eden at the Foreign Office, p.277。
②DBFP,2,ⅩⅨ,no.65,p.120.
③DBFP,2,ⅩⅨ,no.81,p.145.
④特尔福德·泰勒:《慕尼黑:和平的代价》下册,新华出版社,1984年,第863—86 4页。
⑤《面对独裁者》下卷,第817页。
⑥Peter Gretton,The Nyon Conference-The Naval Aspect.English Historical Rev iew,January 1975;Richard Lamb,Mussolini and the British.London,1997,p.186;Ci ano’s Diary 1937—1938.London,1952,pp.7—8.
⑦William C.Mills,The Nyon Conference:Neville Chamberlain,Anthony Eden,and the Appeasement of Italy in 1937.The International History Review,February 1 993.
⑧William I.Shorrock,From Ally to Enemy.Kent,1988,p.208;DBFP,2,ⅩⅨ,no.108, pp.198—201;no.110,pp.203—205. 9月10日,尼翁会议开幕。9月14日与会9国达成协议,同日生效。9月17日,又签订了 补充协定,也于同日生效。“尼翁协定”建立了海上巡逻的体系,规定对攻击不属于西 班牙纷争任何一方的商船的潜艇都予以消灭。参加协定的国家的潜艇均不得在地中海活 动,除非有一艘水面舰只陪同。补充协定把攻击商船的范围扩大到水面船舰和飞机。协 定建立了巡逻区体系,英、法共同巡逻地中海的主要航道,从苏伊士运河到直布罗陀海 峡,从达达尼尔海峡到直布罗陀海峡,以及从北非港口到马赛。地中海东部国家则担负 自己领海的巡逻任务①。协定生效后,意大利的海盗行为被制止了。事后,艾登夸耀说 ,“尼翁协定对英法的威望和影响都起了极好的作用”②。但其实这只能算作一个小小 的胜利,而且有两点特别值得注意。
第一,英国明明知道海盗行为是意大利干的,但在意大利拒绝参加会议后,仍然极力 想把它拉入巡逻体系。最初准备给意大利的巡逻范围是第勒尼安海,意大利认为范围太 小,受到了侮辱,未与其他地中海国家享有平等待遇。9月30日,英、法、意达成协议 ,意大利的巡逻范围除第勒尼安海外,还包括墨西拿海峡、图下鲁格海、亚德里亚海、 爱奥尼亚海③。实际上,这给了意大利继续向佛朗哥叛军提供援助而不被发觉的便利。 让海上强盗参加海上巡逻,这是绝大的讽刺。无怪乎齐亚诺得意地说:“这是一次卓越 的胜利。从被怀疑的海盗变为地中海的警察——而且船只被我们击沉的俄国人被排除在 外。”④英国之所以无论如何也不愿过分得罪意大利,就是因为仍然想搞好英意关系, 把意大利从德国方面拉过来。因此,“尼翁协定”从根本来说并不违背英国对意大利的 绥靖政策,它只不过是推行这种政策中的一个插曲而已。
第二,“尼翁协定”把苏联排除在外。在会议筹备阶段,英国就不想让苏联参加。不 得不邀请苏联后,原拟分配给苏联的巡逻范围是北爱琴海。但土耳其等东地中海国家反 对与苏联合作。其实这正是英国的愿望。后来决定爱琴海区域也由英、法承担巡逻任务 ,而由小国和苏联予以协助。这为苏联保留了面子,但实际上把它排除在外。艾登认为 这是一次胜利,因为它使会议避免了“一种反法西斯的倾向”,并“起到欢迎意大利参 加的效果”⑤。9月14日,艾登在致张伯伦的信中写道:“我在去尼翁的时候,主要的 忧虑就是(我想你也是如此)惟恐我们显得在建立一个以意识形态为基础的英法苏集团。 甚至德国和意大利的报刊也承认我们已经避免了这一事件。”⑥
英国虽然力图避免因“尼翁协定”而得罪意大利,不愿看到意大利投入德国的怀抱。 但就在会议刚刚结束10天以后,墨索里尼便于9月25日开始了为期5天的对德访问。访问 期间,德国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给墨索里尼以深刻的印象,但双方没有签订任何公开 的或秘密的协定。只是在访问后,德国外交部通知德国驻外使馆:双方同意意大利在地 中海可自由行动,德国则在奥地利可自由行动⑦。访问后不久,意大利于11月6日加入 了德、日反共产国际协定。齐亚诺说,这个“三国公约,在理论上是反共产主义的,但 实际上明白无误地是反对英国的。”⑧11月11日,意大利拒绝参加解决远东危机的会议 。12月11日,意大利退出了国际联盟。意大利的这一系列行动,不仅没有引起张伯伦的 警惕,反而被他看作更应努力与意大利修好的理由。他对尼翁会议的结果并不满意,认 为“我们在尼翁会议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损害了英意关系。”⑨此后,张伯伦与艾登 在对意政策上的分歧越来越大,终于导致了1938年2月艾登的辞职。
注释:
①《国际条约集(1934—1944)》,世界知识出版社,1961年,第149—153页;《面对 独裁者》下卷,第828—840页。
②《面对独裁者》下卷,第841页。
③Mussolini and the British,p.188.
④Ciano’s Diary 1937—1938,p.15.
⑤DBFP,2,ⅩⅨ,no.207,pp.340—341.
⑥East of Malta,West of Suez,p.91.
⑦Rome-Berlin Axis,p.106.
⑧Ciano’s Diaries 1937—1938,p.27.
⑨Keith Feiling,The Life of Neville Chamberlain.London,1946,p.331. 两件事直接导致了艾登辞职。第一件事是因美国总统罗斯福1938年1月的建议而引起的 。罗斯福准备在1月23日召集各国驻美使节到白宫,共同商讨国际行为的准则如何能使 裁军实现和使各国人民经济机会均等。在会议召开以前,罗斯福希望能得到英国的支持 ,便于1月11日把他的计划通知张伯伦。张伯伦对罗斯福的这个计划十分反感,在日记 中写道:“这个计划在我看来是荒谬的,并可能引起德国和意大利的嘲笑。他们甚至可 能利用这个计划推迟同我们的会谈,而且如果我们赞同这个计划,它们就会认为这是民 主国家集团陷害独裁者的又一个图谋。”③张伯伦未与艾登商量,便于1月13日复信罗 斯福,建议推迟他的和平倡议,等到英国同意大利和德国的谈判取得进展以后再行提出 。在谈到意大利时,复信中说,如果能获得国联的同意,“英王陛下政府准备……在法 律上承认意大利对阿比西尼亚的征服(墨索里尼对此是极为重视的)”,如果意大利愿意 恢复友好关系,英国还将采取其他行动④。17日,艾登在与张伯伦会见时,发生了冲突 。艾登主张,“我们应双管齐下,尽力改善英美关系,同时准备与德意谈判。”他的“ 整个意向是反对现在在法律上承认墨索里尼对阿比西尼亚的征服。”⑤1月17日,罗斯 福复电张伯伦,同意推迟他的计划,但强烈指出在法律上承认意大利的征服是十分危险 的,英国此时如果放弃不承认的原则,将鼓励日本在远东的侵略,并对美国舆论产生严 重的影响⑥。
第二件事是张伯伦通过其嫂(其兄奥斯汀·张伯伦的遗孀)进行私人外交。艾维·张伯 伦在1938年2月1日由齐亚诺陪同,在罗马拜会了墨索里尼,并给墨索里尼看了一封据说 是张伯伦首相写给她的私人信件,内容有两点:一是英国准备正式承认意大利帝国;二 是英意谈判可在2月底以前开始。墨索里尼当即表示同意⑦。艾登对于张伯伦绕过外交 部进行私人外交十分气愤,指责张伯伦的这种做法使他处于极困难的境地。
1938年2月6日,英驻意大使珀思致电艾登,报告了墨索里尼关于与英国缔结协定应包 括的四点内容:宣传、地中海、殖民地和经济,谈判何时开始,由张伯伦决定⑧。见到 这封电报后,张伯伦不顾艾登的反对,决定立即召见意驻英大使格兰迪。2月18日上午 张伯伦和艾登共同会见了格兰迪,并约定下午继续会谈。格兰迪退出后,艾登仍然反对 与意大利开始谈判,张伯伦坚持必须举行,责备艾登“已经放过一次又一次促进和平的 机会;他还有一次机会,可能是最后一次机会,而他却要把它抛弃。”⑨两人相持不下 ,于是在2月19日召开了内阁会议。据张伯伦的日记,共有20人出席,除他自己和艾登 外,有14人毫无保留地支持他,有4人有保留或有条件地支持他,没有一个人支持艾登 。但艾登在回忆录中说,印度事务大臣泽特兰是支持他的⑩。总之,艾登只得到个别人 的支持,于是在2月20日辞去外交大臣,继任者是哈里法克斯。
注释:
③DBFP,2,ⅩⅨ,Appendix I,p.1140.
④DBFP,2,ⅩⅨ,no.430,pp.737—739.
⑤《面对独裁者》下卷,第990页。
⑥DBFP,2,ⅩⅨ,no.446,pp.755—757.
⑦据《齐亚诺日记1937—1938》第68页,会见的日期是2月1日。但据英驻意大使给艾 登的电报,则在2月4日或5日。参见DBFP,2,ⅩⅨ,no.495,p.863。
⑧DBFP,2,ⅩⅨ,no.497,p.865.珀思即德拉蒙德。德拉蒙德在其兄逝世后袭爵,成 为珀思勋爵。
⑨《面对独裁者》下卷,第1039页;DBFP,2,ⅩⅨ,Appendix I,p.1142。
⑩DBFP,2,ⅩⅨ,Appendix I,p.1143;《面对独裁者》下卷,第1053页。 艾登在回忆录中把自己吹嘘为一个面对独裁者、坚决与之斗争的英雄,这与事实真相 是相距甚远的。必须指出的是:在总的绥靖政策上,张伯伦与艾登的看法并无本质的区 别。首先,两人都主张把德国放在第一位。张伯伦一贯认为,“德国是问题的真正关键 ”,艾登也是这样看的。艾登的私人秘书哈维在1937年12月7日的日记中写道:“安东 尼·艾登同首相进行了一次非常满意的谈话,他们关于德国是绝对一致的,即除非取得 普遍的欧洲和解,没有任何和解可言。”②1938年1月31日,艾登对张伯伦说:“我完 全同意:我们必须尽一切努力与德国达成协议。”③在对待意大利问题上,他们也不是 没有共同之处。例如,他们都赞成取消对意大利的制裁;都赞成对西班牙内战实行“不 干涉”政策,等等。不同的是:张伯伦主张要不失时机地与意大利开始谈判,要相信墨 索里尼,相信能同他达成协议,而不必提出什么先决条件。1937年9月12日,张伯伦在 给他妹妹的信中批评外交部说:“我对于在我看来是没有想象力和没有勇气的外交部, 不是很喜欢的。……我非常担心我们会让英意之间的形势倒退到我过问此事以前的状况 。外交部坚持把墨索里尼仅仅看作一个为实现恶毒的野心而戴上友好的假面具的马基雅 维里式的人物。如果我们这样对待他,我们就不能同他达成任何协议,我们将不得不花 费可怕的费用用于地中海的防务,这就是为我们的不信任而付出的代价。”④张伯伦虽 然认为对德关系最重要,但仍坚持对德、对意谈判应同时进行⑤。艾登则认为墨索里尼 是一个“十足的恶棍”,“他的诺言一文不值”⑥,英国不能无条件地在法律上承认意 大利的埃塞俄比亚帝国,意方必须有一些实际的表现,如从西班牙撤军,停止反英宣传 ,等等。总之,张伯伦和艾登的分歧不是战略上的,而是策略上的。张伯伦主张对德、 对意都要搞缓和,如果能先同意大利成交,也很不错。艾登则认为意大利的重要性远逊 于德国,不值得作出过分的让步。
三
就在艾登辞职后不久,张伯伦急于同意大利开始谈判时,德国于1938年3月13日进军维 也纳,吞并了奥地利。出兵前,希特勒分析了国际形势,认定有关列强不会干涉。1938 年2月12日,他对奥地利总理舒士尼格咆哮说:“片刻也不要以为世界上有任何人能使 我放弃我的决定。意大利?我同墨索里尼是意见一致的,最亲密的友谊联系把我同意大 利结合在一起。英国?英国不会为奥地利动一动指头。……不,你不能期望从英国那里 得到任何帮助。那么法国呢?三年以前我们只用几营人进军莱茵兰时,那是我最冒险的 时刻。……但现在对法国来说太晚了。”⑦
注释:
②John Harvey (ed.),The Diplomatic Diaries of Oliver Harvey 1937—1940.New York,1970,p.63.
③R.A.C.Parker,Chamberlain and Appeasement.London,1993,p.95.
④Anthony Eden at the Foreign Office 1931—1938,p.289.
⑤DBFP,2,ⅩⅨ,no.433,p.742;The Life of Neville Chamberlain,p.324.
⑥DBFP,2,ⅩⅨ,no.418,p.723.
⑦Keith Eubank (ed.),The Road to World War Ⅱ,A Documentary History.New Yor k,1973,p.92. 欧洲发生的这一重要事件,对意大利,对英国,对英意关系,都有重要的影响。对意 大利而言,自它在侵略埃塞俄比亚和干涉西班牙的战争中大大削弱以后,再也无力与德 国争夺奥地利,只得吞下这颗苦果。1937年11月6日,墨索里尼对里宾特洛甫说:“就 种族、语言和文化而言,奥地利都是一个德意志国家。奥地利问题不应看作一个影响意 大利和德国的问题。……我为奥地利的独立‘站岗’感到厌烦了。”①墨索里尼从德国 吞并奥地利这一事件中,看到了德国的强硬,也看到了英、法的软弱,此后更靠拢德国 。但他不甘心只当德国的一个驯服的侍从,他要再一次打英国牌,反过来提高自己在德 国心目中的地位。此外,德国吞并奥地利在意大利民众中是不得人心的,意大利政府收 到了一大堆匿名的抗议信件②。墨索里尼为了挽回面子,也需要在对英谈判中获得成功 。就英国而言,这是意料中的事。1937年11月19日哈里法克斯(时任枢密院长)会见希特 勒时,已经表示:“所有一切其他问题,归纳起来可以说是关于大概迟早定会发生的欧 洲秩序变更的问题,这些问题也就是指但泽、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而言。英国所关心 的只是这些变更必须经过和平演变来实现,以便避免可以引起进一步震荡的手段”③。 但令张伯伦失望的是:在英国还未来得及利用奥地利作为筹码,就“欧洲秩序的变更” 同德国谈妥条件以前,希特勒竟先行下手吞并了奥地利,而且用的是武力手段。张伯伦 在德军进入维也纳的当天写给他妹妹的信中,发泄了他的恼怒心情:“想起来是很可悲 的,如果我在写信给墨索里尼时(按指1937年7月27日他致墨索里尼的信,前已述及—— 笔者),在外交部的是哈里法克斯而不是安东尼,这件事就很可能被阻止了。”张伯伦 对于绥靖政策的追求,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以为更换一个外交大臣就能解决问题。他 想不通,为什么他每一次对法西斯国家的让步都得不到相应的回报。他不懂得,他的让 步越大,对方就越是得寸进尺。这次,他在德国那里又一次受到挫折后,更想同意大利 快点谈判了。在上述的信中,他写道:“目前我们必须放弃同德国的谈判。……我们必 须静悄悄地并不断地进行我们与意大利的对话。”④张伯伦在奥地利问题上丢了分,为 了在政治上挽回声誉,同意大利的谈判急需获得成功,以证明他的绥靖政策并未失败。
1938年4月16日,英意协定在罗马签字,共包括一个议定书、8个附件和一些互换的照 会⑤。最重要的内容是:意大利政府保证实行外国志愿人员按比例从西班牙撤退的办法 ,如果在西班牙内战终止时,此项撤退尚未完毕,则全体剩留的意大利志愿人员将立即 离开西班牙领土。意大利还保证对西班牙本土或其海外属地没有领土或政治企图,亦不 追求任何经济特权。英国政府认为西班牙问题解决后,英国即承认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 的主权,届时协定将予生效。目前英国愿在国际联盟采取步骤,扫除会员国承认意大利 对埃塞俄比亚主权的障碍。由于工党、自由党以及保守党内部有相当部分议员反对签订 英意协定,还由于张伯伦政府虽然不怕佛朗哥获胜(毋宁说欢迎他获胜),但害怕意军盘 据西班牙不肯撤退,所以英国坚持以西班牙问题的解决作为承认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主 权的先决条件。此外,英意双方这时都对西班牙内战的形势做了错误估计,以为佛朗哥 方面很快就会获胜,故对协定的生效时间未作过多的考虑。其他内容还有:意大利允诺 减少在利比亚的驻军,每星期召回1000人,直到意军降到平时兵力为止;英意双方不做 损害另一方利益的宣传,等等。
注释:
①Ciano’s Diplomatic Papers,p.146.
②Ciano’s Diary 1937—1938,p.90.
③齐世荣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现代部分》第1分册,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13 0—131页。
④The Life of Neville Chamberlain,p.342.
⑤《国际条约集(1939—1944)》,第175—191页。此协定又称“复活节协定”。1938 年5月16日珀思呈哈里法克斯的报告,对协定内容有详细的说明。见DBFP,2,ⅩⅨ,no .662,pp.1084—1124。 1938年5月12日,哈里法克斯在国联行政院提出建议:每个会员国可以自由决定自己是 否承认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的主权。会议主席没有采取通过正式决议的办法,而是说辩 论表明大多数认为每个国联会员国在这个问题上可以按自己认为是正确的方针自由行事 ①。英国用这种不光彩的手段扫除了会员国承认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主权的障碍,给意 大利的侵略行为披上了合法的外衣。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在英意的谈判过程中,意大利为了离间英法关系,坚决不让法国 参加,而这也正是英国的打算。艾登辞职后,在英意谈判加速进行时,法国外交部长德 尔博斯训令法国驻英大使,要从英国新任外交大臣哈里法克斯那里了解谈判的细节,并 对英国事先未同法国协商表示不满。1938年2月25日,哈里法克斯训令英国驻法大使菲 普斯向德尔博斯提示,既然进行谈判的是英国政府,它必须是谈判进程和策略的惟一裁 决者;既然讨论主要涉及英意两国的问题,英国就不能同法国政府讨论谈判的细节。哈 里法克斯只答应就影响英法共同利益的问题,如西班牙、地中海和法律上承认意大利对 埃塞俄比亚的主权,同巴黎保持接触②。这件事充分暴露了英国的自私和短见:为了和 意大利达成交易,不惜把盟友法国抛到一边,实际上是在法西斯集团的面前孤立了自己 。
协定签字后,张伯伦非常得意,在5月2日下院辩论时说:“这个协定的签订已经彻底 地影响了我们两国之间的关系。不信任和猜疑的阴影已被驱除。”他甚至认为,这个协 定对意英两国而言“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③。但是实际结果如何呢?6、7两月, 意大利又向西班牙派去6000名军队。意大利还加强了对西班牙共和政府城市的轰炸和对 船只的袭击。从1938年4月中到6月中,在同西班牙共和政府进行贸易的140艘英国商船 中,有22艘受到攻击,其中一半或沉没或严重受损。21名英国海员和7名不干涉委员会 的观察员丧生④。墨索里尼看到英国软弱可欺,故敢于公然违反协定蛮干。他对齐亚诺 说:“我们丝毫不改变我们对佛朗哥的政策。至于同伦敦的协定,随便它什么时候生效 好了,如果有一天它确能生效的话。”⑤6月3日,齐亚诺召见珀思,要求协定生效,理 由是意大利方面已经彻底地履行了它的诺言。这时,英国舆论对意大利的暴行十分愤怒 ,甚至原来倾向政府、支持英意协定的一些报刊也改变了态度。6月6日《每日邮报》写 道:“终止不加选择的空中轰炸的暴行,对所有文明国家肯定都是有利的。”就连《泰 晤士报》6月10日也承认:“舆论对这种日益加剧的滥用空军威力十分忧虑”⑥。在这 种情况下,珀思奉哈里法克斯之命于6月20日拜会齐亚诺,向他递交了一份备忘录,说 明由于对城镇和船只的轰炸,形势已经明显恶化,英国公众认为意大利空军至少应负部 分责任。随后,珀思就解决西班牙问题提出了三点供意大利选择的建议:各方按比例撤 军;意大利单方面撤军;西班牙交战双方停火⑦。7月2日,齐亚诺把一份墨索里尼写的 备忘录交给珀思,表示停火是不可能接受的,“除非赤色分子无条件投降”。意大利单 方面撤退志愿人员也是不能接受的。剩余的最后一种办法,则将拖延时间,损害英意协 定的道义影响,但这不是由于意大利方面的原因。谈话最严厉的内容就是墨索里尼让齐 亚诺告诉珀思,“他(指墨索里尼)保留恢复彻底的自由行动的权利”,例如停止从利比 亚撤军⑧。
注释:
①华尔脱斯:《国际联盟史》下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第358—359页;Arnold J. Toynbee,Survey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1938,vol.1.London,1941,p.152。
②DBFP,2,ⅩⅨ,no.589,p.966.
③Neville Chamberlain,The Struggle for Peace.London,1939,pp.189,194.协定以3 16票对108票通过。
④Andrew Roberts,The Holy Fox:The Life of Lord Halifax.London,1991,p.100.哈 里法克斯经常去教堂做礼拜,又喜欢打猎,为人计谋多端,故丘吉尔给他起了一个外号 “神圣的狐狸”。
⑤Ciano’s Diary 1937—1938.p.130.
⑥William R.Rock,Appeasement on Trial.British Foreign Policy and its Critic s,1938—1939.Hamden,1966,pp.85—86.
⑦DBFP,2,ⅩⅨ,no.664.pp.1127—1129;Ciano’s Diplomatic Papers,pp.216—21 8.
⑧DBFP,2,ⅩⅨ,no.665,pp.1129—1133.Ciano’s Diplomatic Papers,pp.221—2 23. 意大利的答复蛮横无礼,哈维在日记(7月4日)中称之为“讹诈”,说他“很少看到这 样无礼的信件”②。外交部常务次长卡多根则称之为“一封可怕的电报”③。张伯伦在 给妹妹的信中抱怨说:“墨索里尼的所作所为就像一个被宠坏了的孩子,难以知道究竟 如何同他打交道。”④张伯伦用他的绥靖政策宠坏了墨索里尼,现在却不知如何是好。 总之,1938年4月的英意协定是张伯伦推行绥靖政策的又一次失败。他企图保持地中海 安全的目的没有达到。他企图拉拢意大利使之疏远德国的目的也没有达到。反之,意大 利在协定的掩护下继续干涉西班牙内战,直到佛朗哥战胜为止。意大利还利用协定,打 英国这张牌,提高了自己在德国方面的地位。由于协定排斥法国参加,法国在欧洲更加 孤立,英国通过自己的手削弱了与自己唇齿相依的盟友。
到7月,协议的生效问题陷入僵局。一直到慕尼黑会议以后,英国政府才于1938年11月 16日宣布协定生效。如上所述,当哈里法克斯会晤希特勒时,已向希特勒表明英国不会 阻挠德国实现它对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领土野心。因此,希特勒便在吞并奥地利后 ,肆无忌惮地威胁捷克斯洛伐克,制造如不满足德国要求战争将不可避免的紧张空气。 1938年9月15日,张伯伦飞往德国,会晤希特勒。墨索里尼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对齐亚 诺的秘书安富索说,张伯伦此举等于“给野兽尝尝鲜血的味道”;捷克斯洛伐克只是一 个开端,希特勒不会就此罢手,定要对凡尔赛条约全面复仇的⑤。墨索里尼看到有机可 乘,决心把赌注押在德国一边。9月18日,他在的里雅斯特发表演说,表示支持德国, 并说战争一旦爆发,意大利知道自己将站在哪一边⑥。9月21日,墨索里尼又在特雷维 索演讲,说所谓的捷克斯洛伐克应叫做捷克—德意志—波兰—马扎尔—斯洛伐克,它是 不能以现有形式继续存在下去的⑦。但在另一方面,意大利又怕德国在把捷克斯洛伐克 拿到手后,进一步向南斯拉夫和东欧扩张势力。1938年8月19日,齐亚诺在日记中写道 :“通过政治渠道没有告诉我们一句话。因此我们应该坚持五月(按指五月危机——笔 者)时的立场,那时我们得到保证:至少在若干年内能够排除诉诸武力。”⑧直到9月27 日,墨索里尼还对英、法将采取什么态度以及一旦战争爆发英、法将采取什么军事策略 感到困惑不安⑨。正在这时,张伯伦于9月28日写信向墨索里尼求援,请他斡旋,“我 相信阁下将通知德国总理,说你愿意出席会议并且敦促他同意我所提出的将会使我们各 国人民免遭战祸的建议。我已经保证过,捷克人的诺言定将实现,我感到有把握在一星 期之内达成完全协议。”⑩
注释:
②The Diplomatic Diaries of Oliver Harvey 1937—1940,p.159.
③David Dilks (ed.),The Diaries of sir Alexander Cadogn 1938—1945.New York ,1972,p.85.
④Steven Morewood,Anglo-Italian Rivalry in the Mediterranean and Middle Eas t,1935—1940.In Robert Boyce and Esmond M.Roberson (eds.),Paths to War.Londo n,1989,p.180.
⑤Ivone Kirkpatric,Mussolini,Study of a Demagogue.London,1964,p.359.
⑥Ivone Kirkpatric,Mussolini,Study of a Demagogue,p.359.
⑦Jasper Ridley,Mussolini.London,1997,p.295.
⑧Ciano’s Diary 1937—1938,p.145.该年5月,捷曾局部动员,德国因尚未做好准备 ,暂时收敛。
⑨Ciano’s Diary 1937—1938,p.163.
⑩DBFP,Third Series,vol.Ⅱ,no,1159,pp.587—588. 墨索里尼喜出望外,接受邀请,出席了慕尼黑会议。会议期间,张伯伦与墨索里尼会 谈,双方同意英国承认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的主权,意大利自西班牙撤出1万志愿人员 ,在此基础上英意协定生效。慕尼黑会议后,张伯伦于1938年10月3日在下院盛赞墨索 里尼在解决捷克斯洛伐克问题上的“功劳”,说“他的贡献无疑是显著的或许是决定性 的”①。1938年11月2日,张伯伦请求议会批准英意协定生效,理由是:意大利已经从 西班牙撤出了1万志愿人员②,而且保证其余的部队也将撤退,因此英国政府关于协定 生效的先决条件,即西班牙问题的解决,已经实现了。他特别强调在捷克斯洛伐克危机 中,欧洲各国已经避免了一场大灾难,既然西班牙问题不再构成对欧洲和平的威胁,就 应及时使英意协定生效③。结果,下院以345票对138票通过了政府的提议。1938年11月 16日,英意协定生效。英国同时承认了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的吞并。张伯伦这时认为, 他在慕尼黑会议上已经取得了绥靖德国的成功,如果再能与意大利实现和解,那么欧洲 的普遍和平就有了保障,大英帝国的安全也就不成问题了。但是令他大为惊讶的是:转 过年来德国便于3月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4月意大利也吞并了阿尔巴尼亚。5月22 日,德国和意大利结成钢铁同盟。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爆发,张伯伦的绥 靖政策彻底破产了。
四
最后,我们要就英国对意关系中两个根本性的问题做一番集中的讨论。第一个问题就 是:意大利的实力究竟如何?是否足以构成对英国的威胁?在经济上,意大利是一个穷国 ,弱点很多。意大利帝国主义被人们谑称为“穷汉帝国主义”④。它的自然资源贫乏, 工业原料及燃料如煤炭、石油、铁矿等严重依赖进口。意大利总进口的76%依靠海上贸 易,其中62%通过直布罗陀海峡,3%通过苏伊士运河,其余11%来自地中海和黑海国家。 一旦战争爆发,英国在直布罗陀和亚历山大里亚的海军就能切断意大利的海上交通⑤。 意大利的工业基础在欧洲列强中最为薄弱,1939年它的钢产量仅有240万吨,而英国有1 340万吨,德国有2250万吨⑥。在侵略埃塞俄比亚和干涉西班牙的战争中,意大利遭到 严重削弱。征服埃塞俄比亚,使预算赤字从25亿里拉增至160亿里拉⑦。干涉西班牙内 战,使意大利花去了储备不多的外汇的一半,财政上的损失超过半年的税收收入⑧。第 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齐亚诺在1939年8月6日的日记中写道:“我们的黄金储备已近 枯竭,金属储备也将耗尽,远未完成在独裁政治和军事方面的准备工作。”⑨
注释:
①The Struggle for Peace,p.313.
②1938年10月15日意大利自西班牙撤出1万部队,因为墨索里尼看到佛朗哥的胜利已无 问题。Italian Intervention in the Spanish Civil War,p.371。
③The Struggle for Peace,pp.353—354.
④《列宁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第2版,第20—21页。
⑤Grand Strategy,vol.1,p.193.
⑥MecGregor Knox,Mussolini Unleashed 1939—1941.London,1982,p.31.
⑦Richard Overy with Andrew Wheatcroft,The Road to War.London,1989,p.168.
⑧丹尼斯·麦克·史密斯:《墨索里尼其人》,军事译文出版社,1985年,第300页。
⑨《齐亚诺日记1939—1943年》,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62页。 那么,意大利的军事力量又如何呢?在陆海空三军中,陆军最差。1940年,意大利正规 军共有73个师,约150余万人。装备很差,在1500辆坦克中没有重型坦克,只有70辆中 型坦克,其余都是3吨重的被部队不屑一顾的“沙丁鱼罐头”。各种类型的大炮大都是 第一次世界大战遗留下来的旧炮。步兵配备的枪支是1891年型的来福枪①。意大利的海 军力量强于陆军。1939年,意大利拥有主力舰4艘(其中新建的一艘到1940年才能投入使 用)、重巡洋舰7艘、轻巡洋舰12艘、驱逐舰65艘、潜水艇106艘,无航空母舰②。数量 虽不算少,但训练不足,特别是高级海军将领有严重的畏战心理。1935年埃塞俄比亚危 机期间,当9月英国舰队驶入地中海时,意大利军方十分惊恐,墨索里尼本人亦不例外 ③。墨索里尼最为自豪的是空军,每当有人对意大利的空军力量有任何怀疑时,他都答 以他的空军能够遮暗太阳④。实际的情况是:到1940年意大利参战时,空军大致拥有轰 炸机1132架(约900架有作战能力),歼击机和攻击机1100架(约700架有作战能力),此外 还有数百架运输机和侦察机⑤。但空军驾驶员的训练差,作战能力低。对于意大利的军 事情况,由于英国政府密码部门已经掌握并破译了意大利外交、殖民、陆海空三军等方 面的若干密码簿,故英国对意大利的军事情况及弱点是清楚的⑥。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意大利的军事弱点及其无能在两场战争中暴露得十分明显,是世 人皆知的。1935年10月意大利发动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时,以为唾手可得,但不料面 对武器极端陈旧的埃塞俄比亚军队(许多士兵连步枪都没有,手执长矛大刀),却久攻不 下,最后违反国际公法大规模使用毒气,才于1936年5月取胜,用时共7个月。即使在吞 并埃塞俄比亚后,意大利仍不得不驻扎7万重兵,以镇压当地人民的继续反抗。在干涉 西班牙的战争中,意军在1937年3月17—23日的瓜达拉哈拉战役中大败⑦,成为举世嘲 笑的对象。尼翁会议后,意大利的海盗行为一时停止,也说明意大利的外强中干。总之 ,意大利不能构成对英国的严重威胁。1938年2月21日英三军参谋长委员会分析,如与 意大利单独较量,则由于英国的巨大资源、海上优势和对地中海进出口的控制,意大利 显然处于劣势,英国必操胜算⑧。在德、日、意三国中,英国始终最怕的是德国,其次 是日本,最后才是意大利。1939年春季以前,在英国的全球战争计划中,地中海战略地 位的重要性一直低于远东⑨。尽管如此,英国仍然把意大利当作一个可怕的敌人,那是 因为英国害怕德、日、意联合起来对付英国。这就涉及到我们下面就要讨论的第二个问 题。
注释:
①John Whittam,The Italian General Staff and the Coming of The Second World War.In Adrian Preston (ed.),General Staffs and Diplomacy before the Second World War.London,1978,pp.93—94.
②Williamson Murray,The Change in the European Balance of Power,1938—1939. Princeton,1984,pp.115—116.
③Gaetano Salvemini,Prelude to the Second World War.New York,1954,p.256;Geo rge W.Baer,The Coming of the Italo-Ethiopian War.Harvard,1967,pp.359—361.
④General Staffs and Diplomacy before the Second World War,p.91.
⑤朱庭光主编《法西斯体制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57页。
⑥F.H.Hinsley with E.E.Thomas,C.F.G.Ransom,and R.C.Knight,British Intellige nce in the Second World War,vol.1.London,1979,pp.199—200.
⑦此役意军的死伤数字,有各种统计。最高估计死3000人,伤4000人;最低估计死400 人,伤1500人。Italian Intervention in the Spanish Civil War,p.249。
⑧East of Malta,West of Suez,pp.113—114.
⑨David Omissi,The Mediterranean and the Middle East in British Global Stra tegy,1935—1936.In MichaeI J.Cohen and Martin Kolinsky (ed.),Britain and the Middle East in the 1930s:Security Problems,1935—1939.New York,1992. 第二个问题就是:20世纪30年代英国面临德、日、意三个法西斯国家,所采取的战略 方针和外交方针是否正确?
1937年11月12日,英国三军参谋长委员会在一份题为《1938年1月大不列颠的力量与某 些其他国家的力量对比》的文件中写道:“我们海陆空三军的目前发展情况仍然远远不 足以适应我们所承担的从西欧经地中海到远东的防御义务。……我们没有忽视我们希望 从法国以及可能从其他盟国获得的援助,但我们不能预见我们的国防力量什么时候才会 强大到足以保卫我国的领土、贸易和重大利益不受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的同时威胁。因 此,从帝国国防的观点看,对于为了减少我们的潜在敌人和获得潜在的盟国的援助所能 采取的任何政治上或国际上的行动的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算过分。”①12月8日,内 阁认可了这份文件。这是一份经常被引用的十分重要的文件,它的内容既包括对总的战 略形势的估计,也包括适应这种形势所应采取的外交对策。对于构成这个文件的几个相 互关联的论点,我们需要结合历史事实予以一一分析。
首先,文件关于德、意、日三个国家会同时与英国作战的论点,是一种悲观的、完全 错误的判断。试举几件大事来看。在埃塞俄比亚危机期间,英国始终未对意大利采取封 闭苏伊士运河之类的军事制裁手段。英国军方解释说,如果与意大利发生战争,就不能 保卫英国在远东的利益以对抗日本。其实,1935—1936年日本正在全力攫取中国华北, 是不会同时在远东与英国为敌的。恰恰相反,日本估计“英国方面的根本方针,是依靠 日本的帮助,力图在中国保住英国的既得利益”,而日本从当前的国际情势考虑,“对 这种日英提携没有任何异议”②。再如,在慕尼黑危机期间,意大利虽然宣称一旦战争 爆发,它将站在德国一边,但实际它是没有力量与德国一道出兵的。这时,意大利的几 万军队还在西班牙战场,征服埃塞俄比亚和出兵西班牙消耗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兵力 ,根本不可能再参加一场后果难料、要冒极大风险的欧洲大战。日本则自发动全面侵华 战争后,百万大军陷入中国战场,1938年9月正在紧张进行整个中日战争中日本动用兵 力最多的武汉战役,如何能够配合德国与英法作战呢?
1939年9月欧战爆发的情况最能说明问题。9月1日德军侵入波兰后,意大利并未配合德 国立即参战,而是宣布进入“非交战状态”,直到眼看法国败局已定,才匆忙于1940年 6月10日正式对英、法宣战,这时距德国出兵已9个多月了。德国的另一个盟国日本同样 采取观望态度,阿部内阁发表声明:“帝国不介入,专注于中国事变。”1939年12月28 日,由日本外、陆、海三相签署的《对外政策的方针纲要》指出:在欧战爆发、国际形 势发生遽变的时候,日本的对策应根据不介入的方针,充分利用“中立立场”,“以有 利于促进处理中国事变,同时采取措施,造成对建设东亚新秩序(包括南方在内)的有利 形势。”③直到1940年6月22日法国投降后,日本估计欧战将很快结束,必须利用德国 的胜利,“不要误了公共汽车”,才于7月最后决定了南进的方针政策。此外,还有许 多说明德、意、日三国钩心斗角,互不相谋的事实。1939年8月23日,德国与苏联缔结 了互不侵犯条约,事先根本没有通知日本。日本陷于被动,8月28日平沼内阁以“欧洲 的天地发生了复杂离奇的新形势”为由而总辞职④。意大利也被蒙在鼓里。8月11日, 齐亚诺在日记中发泄他的牢骚:“每当我问及德国行动计划时,冯·里宾特洛甫往往闪 烁其辞。……我开始意识到,我们在德国人的心目中是多么渺小。”⑤又如,1941年6 月22日德国发动侵苏战争后,迫切要求日本夹击苏联,但日本权衡利害后,却做出了“ 继续向南方扩张”的决定。
注释:
①DBFP,2,ⅩⅨ,no.316,p.513.张伯伦经常发表与此文件内容相同的看法。1937年7月 5日他在帝国国防委员会上说:“我们的物力和财力都有限,企图单独对三个联合起来 的最强大的国家作战,是不足取的。”参见DBFP,2,ⅩⅨ,no.15,p.25。
②《日本外交年表及主要文书》下卷,东京,1976年,第334—335页。
③复旦大学历史系日本史编译组《日本帝国主义对外侵略史料选编》,上海人民出版 社,1975年,第297—298页。
④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下册,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639页。
⑤《齐亚诺日记1939—1943年》,第164页。 总之,当时英国文武要员关于英国将面临与德、意、日三国同时作战的危险的判断, 是既无历史根据,亦无现实根据的,而且他们从来也未就这个重大问题作过详细的、严 谨的论证。再者,英国资产阶级素以“老练”、“狡猾”、“机灵”著称①,当然懂得 国与国之间是不可能没有矛盾的,德、意、日法西斯集团也绝非铁板一块。既然如此, 他们为什么还要反复强调这一点呢?这是因为,英国虽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 但从总的趋势看,英国已经走向没落,国力日衰,没有足够的力量维护庞大的帝国。英 国统治阶级力求平安地保住既得利益,害怕冒战争的风险,所以在战略上极端保守,总 是过高地估计敌人的力量,过低地估计自己的力量,时时处处从最坏的结果着想,认为 战端一起,德、意、日就会联合起来对付英国。以这样总的估计为出发点,自然要乞灵 于绥靖外交了②。
第二,文件主张为了减少潜在的敌人,要尽最大力量采取外交行动。张伯伦等人对德 、意、日三个敌人都怕,更怕他们联合行动,因而主张对每一个都要采取绥靖政策。19 38年2月19日,张伯伦在日记中写道:“从一开始我就试图改善与两个风暴中心柏林与 罗马的关系。在我看来,我们正在不知不觉地陷入同它们越来越坏的处境,前景是最终 同时面对两个敌人。”③张伯伦的对策是竭力向他们一一求和,最希望的是与德国达成 和解。他在德国那里碰壁之后就来找意大利,继而在意大利那里碰壁之后反过头来再去 找德国,如此在两个敌人之间疲于奔命。意大利本来是两个当中比较软弱的一个,但张 伯伦对它也委曲迁就,结果墨索里尼的要价越来越高,对英国的鄙视也越来越甚。为《 齐亚诺日记1937—1938》作序的马尔科姆·马格里奇说得好:“像所有沉溺于权力的人 一样,墨索里尼只记住力量。每一次妥协的努力在他看来都是软弱的表现,从而只使他 坚信:为了侵略的目的坚持与希特勒结盟是有利的。”④英国对日本也采取绥靖政策, 这个问题已超出本文范围,故从略。
第三,文件主张尽力争取潜在的盟友,这纯属虚应故事,言不由衷。法国与英国有唇 齿相依的关系,本应是英国首先争取的对象。但目光短浅的张伯伦政府非但不去力争法 国的合作,反而在英意交涉中处处排斥法国,这在上面所述的英意缔结1938年4月协定 的过程中已经说明。美国虽然远在另一大陆,但其经济力量居世界第一,无疑也应力争 它的援助。然而张伯伦却以极其厌恶的态度对待美国过问欧洲事务,这在前面亦已谈到 。1937年12月8日,张伯伦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争取盟国问题作了实质上全面否定的发 言。他表面上说法国是英国最重要的朋友,并承认它有强大的陆军,但又强调法国空军 远非令人满意,在法国能在空中给英国以重大帮助以前,很长一段时间已经流逝了。美 国是有最大力量的国家,但谁要是把自己的估计建筑在美国的援助上,“他就是一个轻 率的人”。对于小国,张伯伦非常轻视,说它们对英国的攻防力量都不会有多大帮助。 在平时小国的援助是有用的,但在战时就要差多了⑤。1937—1938年冬季,英国三军参 谋长反对与法国进行任何参谋谈判,害怕会因此引起疏远德国的结果,这激起了艾登的 反感,他在1938年1月31日致张伯伦的信中称三军参谋长是“失败主义者”,并讽刺说 :“我不得不认为,三军参谋长真正愿做的事就是重新定位我国的外交政策,并同独裁 者们一起爬上领头的乐队车,即使这种办法意味着与法国分手和疏远我们与美国的关系 。”⑥
注释:
①参见《列宁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版)第79页;第42卷(人民出版社 ,1987年第2版)第93页。
②英国统治阶级害怕战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详见拙文《三十年代英国的重整军备与 绥靖外交》,载《绥靖政策研究》。
③DBFP,2,ⅩⅨ,Appendix I,p.1138.
④Ciano’s Diary 1937—1938,Introduction,p.x.
⑤DBFP,2,ⅩⅨ,no.378,p.656.
⑥D.C.Watt,Too Serious a Business.London,1975,p.129;David Carlton,Anthony E den,London,1981,p.118. 英国轻视小国,不把它们当作潜在的盟友,不仅因为看不起它们的力量,而且因为英 国已决定牺牲它们,以换取与德国的和解。1936年1月,英国海军大臣蒙塞尔对法国人 说,日本人对英国远东属地的一次行动,要比德国在东欧的任何行动,都更值得关切。 1937年2月在三军参谋长委员会的会议上,第一海务大臣兼海军参谋长查特菲尔德建议 :让德国人把自己缠在东欧是一件好事,他怀疑德国在吞并捷克斯洛伐克以后会统治欧 洲的主张②。慕尼黑会议后,哈里法克斯在1938年11月1日给菲普斯的信中说,由于地 理上和经济上的原因,德国在东欧的支配地位是不可避免的。“让德国在中欧扩张是一 回事,这在我看来是正常的和自然的,但是我们必须能够抵抗德国在西欧的扩张”③。 至于苏联,如果英国真想与法西斯集团对抗,则非联苏莫属,但这恰恰是张伯伦所最 反对的。1939年3月26日,他在日记中写道:“我必须承认对俄国极度的不信任。我不 相信它有任何能力去维持有效的攻势,即使它想这样做。而且,我怀疑它的动机,在我 看来,这些动机同我们的自由观念几乎没有任何联系,并且只关心把别人搞得人人不和 。”④1939年7月10日艾恩赛德将军对张伯伦说,与俄国达成谅解是他们惟一能做的事 ,张伯伦断然回答道:“这是我们惟一不能做的事。”⑤法国、美国、苏联以及各小国 家既然都不能依靠,惟一的出路自然就是向德、意、日乞和了。
注释:
②The Change in the European Balance of Power,1938—1939,p.66.
③DBFP,Third Series,vol.Ⅲ,no.285,p.252.
④The Life of Neville Chamberlain,p.403.
⑤M.Howard,The Continental Commitment.London,1972,p.132. 总之,在20世纪30年代英国文武要员的眼中看不到一个可以依靠的朋友,所见者只有 三个可怕的敌人,即使对其中最弱的意大利,他们也怀有畏惧之心。英国绥靖意大利有 两个主要目的:一是分化德意并利用意大利去牵制德国,二是维持地中海的现状,保持 地中海的稳定,结果一个也未实现。英国在战略上做了最坏的打算,在外交上却做了最 好的打算,它在绥靖外交上的每一次失败,在当时都被当作胜利而自慰,张伯伦政府就 在这种对和平的幻想中走向了战争。悲观主义的战略估计加上机会主义的外交政策,使 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不久即遭惨败,几乎亡国,后赖与原先认为指望不上的美 国、苏联以及十分看不起的中小国家结成同盟,才终于转败为胜。但是曾经称霸世界的 大英帝国在战后已降为偏居西欧一隅的二等国家了。^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2002年05期
【原文出处】《历史研究》(京)2002年01期第146~162页
【作者简介】作者齐世荣,1926年生,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 100089
【内容提要】 | 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后,英国终止了对意大利的制裁并力图恢复先前与意大利的友 好关系。几经周折,英国先后与意大利签订了关于地中海西部维持原状的宣言和英意协 定。英国的目的在于维持地中海局势的稳定并分化意大利与德国,但由于英国一味迁就 意大利,反使意大利更加蔑视英国,英国对意绥靖政策终于破产。 |
一
1936年5月5日,意大利侵略军攻占亚的斯亚贝巴,意埃战争基本结束。由于英国的提 议,国际联盟于1936年7月15日终止了对意大利的制裁。同年7月27日,英国外交大臣艾 登又在下院宣布:英国在1935年12月对希腊、土耳其和南斯拉夫的保证(如因对意制裁 而受到攻击,英国将给以援助),不再是必要的。在采取这些措施后,英国希望尽快恢 复与意大利的友好关系,以免意大利与德国接近。1936年7月29日,英国三军参谋长委 员会在一份备忘录(内阁传阅)中写道:“从战略观点看,首要的是一个安全的地中海。 这意味着,恢复我们先前与意大利的友好关系,应作为基本考虑。”②维持地中海的安 全,搞好同意大利的关系,是英国全球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20世纪30年代,英国内阁 中一些最有势力的成员和三军高级将领大都认为,英国面对德国、意大利和日本三个主 要敌人,是无力与它们同时作战的。德国是力量最强、最可怕的敌人,其次是日本,再 次是意大利③。为了同德国达成全面的谅解,就要拉拢意大利,以免它投入德国的怀抱 ,增加绥靖德国的困难。英国外交部常务次长范西塔特在1936年5月21日的备忘录中写 道:“无论如何,我们必须同墨索里尼妥协,因为如果我们持久地与次要的独裁者(指 墨索里尼)不和,我们就永远不能与首要的独裁者(指希特勒)妥协,甚或不能同他安全 共处。”④他们还认为,日本在远东构成英帝国的最大威胁,远东绝对不能放弃,放弃 远东将是帝国解体的开始,因而保持地中海这条通往东方的交通要道的安全是十分必要 的,为此就必须与意大利搞好关系⑤。
注释:
①齐世荣:《意埃战争与英国的“双重政策”》,《绥靖政策研究》,首都师范大学 出版社,1998年,第81—109页。
②Documents on British Foreign Policy 1919—1939,Second Series,vol.ⅩⅦ,no .35,p.39.(以下简写为DBFP,2,ⅩⅦ)
③N.H.Gibbs,British Strategic Doctrine 1918—1939.In M.Howard (ed.),The The ory and Practice of War.Cassell,1965,p.207.
④John Charmley,Chamberlain and the lost Peace.London,1989,p.22.
⑤Lawrence R.Pratt,East of Malta,West of Suez.London,1975,pp.30—34;N.H.Gib bs,Grand Strategy,vol.1,Rearmament Policy.London,1976,pp.254—256. 恢复与意大利的友好关系,首先碰到的最大障碍是西班牙内战。1936年7月16日西班牙 内战爆发后,意大利和德国立即给叛军以援助。意大利久有称霸地中海的野心,再加上 对西班牙人民阵线政府的敌视,这时认为良机已到。7月30日,9架意大利“萨伏伊”S8 1型飞机到达西属摩洛哥佛朗哥叛军的总部(另有3架在中途出了事故)。8月7日,意大利 又支援了叛军27架飞机,以及坦克、高射炮、机枪和弹药等④。德国敌视西班牙人民阵 线政府,并企图把英、法的注意力吸引到西班牙,以便放手扩军并在中欧动手,也立即 着手支援叛军。7月28日,德国30架容克运输机飞抵西属摩洛哥。
在此期间,法、英却热衷于绥靖,共同炮制了“不干涉”政策⑤。8月15日,法英两国 政府互换关于“不干涉”西班牙内战的照会。以后陆续参加“不干涉”协定的国家有意 大利、苏联、德国等,总计27个国家。对于意大利支援佛朗哥的行为,英国是十分清楚 的。8月17日,英国驻意使馆一等秘书英格拉姆向意大利外交大臣齐亚诺抱怨说,意大 利政府现在几乎是禁止向西班牙出口武器的国际协定的惟一障碍,齐亚诺当即坚决否认 意大利政府或任何意大利人同佛朗哥有任何交易⑥。对于这种否认的真实性,英国政府 自然是心中有数的。但英国为什么仍然要坚决推行“不干涉”政策,并继续争取与意大 利友好相处呢?除了上述总的战略考虑外,还因为:第一,出于对共产主义的仇视。英 国执政者认为,如果西班牙人民阵线政府胜利,就等于共产主义在西班牙的胜利,随后 还会增强法国人民阵线政府的力量,最终将导致“赤祸”蔓延整个欧洲。西班牙内战爆 发后不久,英国首相鲍尔温就在7月26日对艾登说,决不可以为了法国人或者什么其他 的人,使英国站在俄国人方面作战⑦。外交部助理次官奥姆·萨金特8月12日指出:“ 我们应当用种种方法阻止法国在西班牙内战的影响下,‘变为布尔什维克’”。他还建 议:“我们应当使意大利从阿比西尼亚事件带给它的孤立和受伤的感情中摆脱出来”⑧ 。大多数的英国外交官都是“非常殷切地倾向于西班牙右派的……(把他们)看做反对布 尔什维主义的屏障”⑨。第二,1936年3月德军进入莱茵非武装区并废除了洛迦诺公约 。英国急于达成一项新的决定,遂于1936年7月23日同法国和比利时会于伦敦,并向德 国和意大利发出邀请,拟在这年秋季举行五国会议。意大利原则上表示同意,德国则把 会议推迟到1937年(以后永未举行)。在这种情况下,英国当然不会因意大利干涉西班牙 内战而与意大利疏远。英国内阁秘书兼帝国国防委员会秘书、在政治上很有势力的汉基 在1936年7月提出了如下的主张:“在欧洲的目前情况下,由于法国和西班牙受到布尔 什维主义的威胁,不久以后与德国和意大利共命运可能对我们是有利的”⑩。
注释:
④John F.Coverdale,Italian Intervention in the Spanish Civil War.Princeton, 1975,pp.74,87;Hugh Thomas,The Spanish Civil War.New York,1977,pp.363—364.
⑤参见拙文《论“不干涉”政策的创始者及其动机》(《绥靖政策研究》,第130—155 页)。
⑥DBFP,2,ⅩⅦ,no.103,p.110.
⑦Thomas Jones,A Diary with Letters 1935—1950.London,1954,p.231.
⑧DBFP,2,ⅩⅦ,no.84,p.91.
⑨这是一位在内战期间驻西班牙的新闻记者亨利·巴克利的观察。参见Douglas Littl e,Malevolent Neutrality.Ithaca and London,1985,p.226。
⑩East of Malta,West of Suez.p.39. 正在英国不顾意大利对西班牙内战的干涉,仍然准备恢复对意友好关系时,传来了齐 亚诺在10月访问德国的消息,这使英国感到不安。德国与意大利在争夺奥地利的问题上 本来有很大矛盾,但自意埃战争发生后,德意关系开始缓和,并逐渐接近。德国没有参 加国际联盟对意大利的制裁,而且在制裁实施后,增加了对意大利的战略物资、特别是 煤炭的供应。1935年,意大利自德国进口的煤炭占进口总量的51.1%,1936年增至63.9% ③。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后,英、法迟迟不予承认,而德国则早在1936年6月下旬就 把准备承认的意图通知了罗马。意大利对德国的上述措施感到满意,再加上自身在侵埃 战争中消耗了大量的兵力、财力,只得把奥地利放弃给德国。1936年7月11日,德奥协 定签字,当天墨索里尼召见德国驻意大使冯·哈塞尔,表示支持,并说这个协定最终消 除了在德意关系的道路上存在的最后的也是惟一的障碍。意大利干涉西班牙内战后,未 能取得速胜,越陷越深,不得不更加依靠德国。于是,经过一系列的准备后,齐亚诺于 10月21—25日访问德国。
10月24日,希特勒与齐亚诺会谈,主要内容有:(一)划分势力范围,希特勒表示“地 中海是意大利的海”,德国则在“东方和波罗的海有行动自由”。(二)德、意共同反对 布尔什维主义,并以反对布尔什维主义为策略,把其他国家团结在德、意周围。(三)反 击英国的“包围”。齐亚诺把两份意大利窃自英国驻外使馆的英方文文件交给了希特勒 ,借以挑起希特勒对英国的敌意。这两份文件,一份是艾登写的《德国的危险》,另一 份是英国驻柏林大使菲普斯致英国外交部的电报,在电报中称德国政府是冒险家。希特 勒阅后说,“按照英国的看法,今天世界上有两个国家是由冒险家领导的,即德国和意 大利。但英国在建立帝国的时候也是由冒险家领导的。今天统治英国的只是些不称职的 人罢了”,表示了对当时英国执政者的蔑视。(四)共同干涉西班牙内战,摧毁共和政府 ④。1936年10月24日,德国宣布承认意大利的埃塞俄比亚帝国。11月18日,德国和意大 利承认了佛朗哥政府。
注释:
③Elizabeth Wiskemann,The Rome-Berlin Axis.London,1966,p.76.
④Malcolm Muggeridge (ed.),Ciano’s Diplomatic Papers.London,1948,pp.56—58 ;格哈特·温伯格:《希特勒德国的对外政策》上编,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474—47 7页。自1933年起,意大利就窃取英、法驻意使馆的文件。 墨索里尼受齐亚诺访问成功的鼓舞,11月1日在米兰宣称:柏林会谈使意德两国在一些 特定的问题上取得了一致意见。“从柏林到罗马的这一条垂直线不是区分线,而是一个 轴心,所有怀着合作与和平愿望的欧洲国家都可以围绕这个轴心运转。”后来常说的轴 心国一词,即来源于此。同时,墨索里尼谈到了地中海的形势,说意大利是“地中海的 一个岛”。如果对大不列颠来说,地中海是“一条通道,是许多通道中的一条,更确切 地说是一条大英帝国能够迅速达到其海外领土的捷径。”那么,对意大利来说,地中海 则是“生命”。讲到这里,他向英国发出了谈判的呼吁,表示意大利不想“威胁那条通 道,不想截断它;但另一方面我们要求我们的权利和切身利益受到尊重。”如果想避免 英意两国之间的冲突,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在承认相互利益的基础上达成真诚 、迅速和彻底的协定”①。墨索里尼为什么在示威性地炫耀他与德国新结成的“轴心” 的同时,又向英国伸出谈判之手呢?这是他精心运用的一种策略,即一方面借德国以自 重,以便从英、法方面取得更多的让步;另一方面又打算同英国缔结一个协定,提高自 己的身价,反转过来增加自己对德国的影响。
针对墨索里尼的讲话,艾登于11月5日在下院说:“对于我们,地中海不是一条捷径, 而是一条主要的干线……我们并不反对墨索里尼先生所说对意大利而言‘地中海是它的 生命线’,但我们申明,在这些水域的自由通航,对英联邦各国而言也完全具有重要的 利害关系。……我们注意到而且欢迎墨索里尼先生做出的这一保证:意大利不想威胁它 ,也不想截断它。我们也不打算这样作。”最后艾登表示,“在这样的条件下,两国都 有可能继续维护各自在地中海的利益,不仅不相互冲突,甚至还可互利。”②艾登虽然 不信任墨索里尼的承诺,认为同他打交道应当谨慎行事,但这不等于无所作为。出于策 略上的考虑,他主张对墨索里尼的呼吁,给以“及早的、慎重的但并非不大度的回应” ,以有助于在地中海区域实行缓和,避免意大利对英国造成伤害,同时加紧重整军备③ 。艾登终于同意谈判,也是英国军方和内阁中重要成员施加压力的结果。“多数政府成 员以及三军参谋长认为我们必须把意大利从那些我们可能不得不认真对付的国家的名单 上勾掉”④。枢密院长哈里法克斯于1936年11月3日在上院的演说讲得特别清楚。他说 ,争论英意两国谁在地中海的利益更重要,是无益的。过去的历史证明:两国的利益不 是背道而驰的,而是互补的。对两国而言,最大的利益就是“和平的利益”⑤。
1937年1月2日,“联合王国和意大利关于地中海西部维持现状的宣言”在罗马签字, “宣言”声称:“承认地中海上进出口和过境的自由对英帝国各部分和意大利都具有至 关重要的利益并且这种利益绝非互不调和的”,两国政府“无意变更……地中海区域内 关于国家领土主权方面的现状”。在1936年12月31日的换文中,英国驻意大使德拉蒙德 在致意大利外交大臣齐亚诺的照会中表示:“英王陛下政府认为就意大利而言,西班牙 目前领土的完整应在一切情况下继续维持原状并不予变更。”齐亚诺在复照中予以确认 ⑥。
注释:
①Ciano’s Diplomatic Papers.pp.60—61.
②DBFP,2,ⅩⅦ,no.353,note(2),pp.514—515.
③DBFP,2,ⅩⅦ,no.352,pp.513—514;艾登:《艾登回忆录:面对独裁者》下卷,商 务印书馆,1977年,第769—771页。
④《面对独裁者》下卷,第766—767页;DBFP,2,ⅩⅦ,no.361“参谋长委员会1936 年11月9日的报告”。
⑤DBFP,2,ⅩⅦ,no.353,p.515,note(3).
⑥DBFP,2,ⅩⅦ,no.530,pp.754—756.“宣言”连同换文,又称“君子协定”。1936年 11月5日墨索里尼在接见《每日邮报》记者沃德·普赖斯的访问时,说到同英国缔结“ 君子协定”的可能性,强调英意两国在地中海的利益是互补的而非对抗性的(11月9日见 报)。此即“君子协定”一名的由来。参见DBFP,2,ⅩⅦ,no.376,p.547,note(1)。 二
“宣言”签字后,英方一度甚表乐观。艾登在1937年1月2日写道:“这是令人非常满 意的……特别令人满意的是,我们得到了我们关于西班牙的处理办法。”范西塔特也写 道:“这是成功的和令人满意的。”他认为,即使在谈判中英国从未谈到使意大利与德 国分开的问题,而只是利用了这一胜利,英国“将自动地松开意大利同德国结成的纽带 ,从而可以同一个更有理智的或无论如何也是更顺从的德国去打交道。”①但是,他们 的这种自我陶醉很快就被意大利的一系列违约行为惊醒了。首先,意大利继续增兵西班 牙。就在1937年1月的第一个星期,分二批派遣7000名意军进入西班牙②。到2月18日止 ,意大利共向西班牙派去48800人③。第二,意大利在中近东地区继续反英宣传。除巴 里电台的阿语广播外,墨索里尼本人于1937年3月12—21日访问了利比亚。18日,他在 一次约2000人的群众集会上,接受了阿拉伯人赠予的“阿拉伯之剑”。当天,他还发表 演讲,蛊惑道:“穆斯林可以确信意大利将永远是全世界穆斯林的朋友和保护者”,挑 起阿拉伯人的反英情绪④。第三,意大利不断增加在利比亚的驻军。总之,1937年1月 的“君子协定”对英国并未起到维持地中海现状这一起码的作用,更不用说恢复英意“ 友好”关系了。艾登后来不能不承认这是一个失败⑤。
“君子协定”签订后不久,1937年2月11日举行的英帝国国防委员会建议:“意大利不 能列为一个可靠的朋友,但在目前情况下也不需要看作一个可能的敌人。”1937年2月2 4日,英内阁批准了这一建议⑥。这是把意大利作为介于敌友之间的一种角色来看待。1 937年5月28日,张伯伦继鲍尔温出任英国首相。张伯伦是推行绥靖政策最坚决的一个人 。他上台后,企图直接掌管外交事务。而艾登续任外交大臣,最初,两人尚无明显不和 。6月15日,英国外交部在一份关于对意大利作战的可能性的备忘录中列举了自1937年1 月2日前后意大利一系列不尊重英国合法利益的行为,得出结论:“在意大利目前外交 政策的整个倾向中,确有恶意的明显证据。”因此,艾登建议修改1937年2月11日帝国 国防委员会对于意大利的定性,而改为“意大利不能被认做一个可靠的朋友,必须在一 段不限定的时间内视为一个可能的敌人,特别是如果它能指望德国的善意和潜在支持, 或者如果联合王国在其他地方陷入困难之际。”⑦随后,在1937年7月5日的帝国国防委 员会上,张伯伦认为英国无力单独同三个联合起来的强大国家(指德日意)作战,而法国 当前又处于一种不是很强的地位,不能给英国以有效的援助。德国是最大的潜在敌人, 防御准备应首先用于对付德国,不必害怕意大利对英国的进攻,除非它确信得到德国的 支持。根据张伯伦的建议,帝国国防委员会作出如下的结论:不能视意大利为一个可靠 的朋友,并不应再与美国和法国一样列为一个对之无需有特别防御措施的国家(按:193 3年11月15日英内阁决定美、法、意都属于这类国家)。艾登所提出的视“意大利为一个 可能的敌人”的建议未被采纳,但除重申不再把意大利当作可靠的朋友外,更进一步明 确不把意大利看作与法国、美国同一范畴的国家。这反映了张伯伦与艾登对于意大利的 看法的最初分歧。7月14日,英内阁批准了上述结论⑧。
注释:
①DBFP,2,ⅩⅦ,no.527,p.752,note (5).
②DBFP,2,ⅩⅧ,no.2,p.4.
③Italian Intervention in the Spanish Civil War,p.175.
④British Documents on Foreign Affairs,Part Ⅱ,Series F,vol.13,p.26;A.R.Pet ers,Anthony Eden at the Foreign Office 1931—1938.New York,1986,p.236.
⑤《面对独裁者》下卷,第778页。
⑥DBFP,2,ⅩⅧ,no.615,p.890.
⑦DBFP,2,ⅩⅧ,no.615,pp.890—896.
⑧DBFP,2,ⅩⅨ,no,15,pp.22—30. 张伯伦最害怕的是德国,他认为“只要我们能够与德国人达成协议,我就一点也不在 乎墨索里尼。”①但是,原定于6月下旬德国外长牛赖特对英国的访问,被德国借故取 消了。张伯伦只好转过头来再去拉拢意大利。他企图以承认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为代 价,把1937年1月的“君子协定”变成一个综合的、持久的协定,使英意关系恢复到193 5年意埃战争以前的状况。7月27日、8月2日,他两次会见了意大利驻英大使格兰迪,并 与墨索里尼交换了信件。在7月27日的会见中,张伯伦把一封他写给墨索里尼的信交给 了格兰迪,内称:“我愿向你保证:本政府……准备在任何时候开始谈判,以便澄清整 个形势并扫除怀疑与误解的一切原因”②。8月2日,格兰迪把墨索里尼的复信面交张伯 伦,信中说:“我急于让你知道,同你个人会面并同阁下讨论有关事项,也是我最热诚 的愿望。……意大利与大不列颠的利益在地中海或其他地方都不是对立的。”③张伯伦 对于即将开始的英意谈判是如此地充满自信,以致狂妄到以救世主自命的程度。他在19 37年8月8日致其妹的信中写道:“每当我回顾自我第一次见到格兰迪以来紧张局势出现 的那种令人惊异的缓和,我就感到十分满意。格兰迪自己也说,这种缓和90%应归功于 我,它使人产生了一种首相职位所赋予的妙不可言的力量感。作为财政大臣,我简直连 一小块石子也挪动不了;而现在我只要抬一抬手指,整个欧洲的面貌就改变了。”④英 意谈判预定于8月底或9月初开始。但艾登不赞成张伯伦这种操之过急的做法,他主张: “我们要尽量表示出愿意会谈的姿态,但不要匆匆忙忙地向独裁者的祭坛上进香。”⑤ 就在张伯伦盼望的英意谈判即将开始时,意大利在地中海发动了潜艇战。从8月中旬到 9月初,意大利的潜水艇和飞机攻击了法、苏、英、希腊、丹麦、西班牙(共和政府方面 )等国的船只。9月1日,英国驱逐舰“哈沃克号”遭到意大利潜艇“伊里德号”的攻击 。9月2日,英国油船“伍德福德号”被鱼雷击沉⑥。意大利的海盗行径激怒了英国舆论 。例如,《曼彻斯特卫报》9月2日的社论明确指出这些海盗行为来源于意大利,意大利 必须懂得,它“不能愚弄国际协定并公然违背正义和法律的一切原则”⑦。在这种情况 下,英意谈判当然不能如期举行。8月30日,法国驻英代办康邦向英国发出了一份详细 照会,呼吁英国和法国驻国联的代表安排一次地中海国家的会议,来考虑保护它们的船 只在地中海航行的措施。照会强调,“只有英国和法国的共同行动才能导致意大利态度 的改正”。如果没有这样的共同决心,法国政府将研究不干涉协定所依据的基础,并恢 复“它的彻底行动自由的权利”⑧。9月2日,英国举行大臣会议,原则上同意了法国的 建议。关于邀请哪些国家参加的问题,英、法一度发生分歧。英国主张只让地中海国家 参加,不要苏联。法国因与苏联订有法苏互助条约的缘故,坚持苏联参加,而不要意大 利。最后达成协议,共向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埃及、德国、希腊、意大利、罗马尼 亚、苏联、土耳其和南斯拉夫10个地中海和黑海国家发出邀请,请它们于9月10日在尼 翁(日内瓦附近一小城)聚会,以“终止地中海当前的不安全状态,并保证国际法有关海 上航行的规则得到严格执行”。意大利、德国、阿尔巴尼亚借故拒绝参加。
注释:
①1937年7月4日张伯伦致其妹艾达的信。参见Anthony Eden at the Foreign Office, p.277。
②DBFP,2,ⅩⅨ,no.65,p.120.
③DBFP,2,ⅩⅨ,no.81,p.145.
④特尔福德·泰勒:《慕尼黑:和平的代价》下册,新华出版社,1984年,第863—86 4页。
⑤《面对独裁者》下卷,第817页。
⑥Peter Gretton,The Nyon Conference-The Naval Aspect.English Historical Rev iew,January 1975;Richard Lamb,Mussolini and the British.London,1997,p.186;Ci ano’s Diary 1937—1938.London,1952,pp.7—8.
⑦William C.Mills,The Nyon Conference:Neville Chamberlain,Anthony Eden,and the Appeasement of Italy in 1937.The International History Review,February 1 993.
⑧William I.Shorrock,From Ally to Enemy.Kent,1988,p.208;DBFP,2,ⅩⅨ,no.108, pp.198—201;no.110,pp.203—205. 9月10日,尼翁会议开幕。9月14日与会9国达成协议,同日生效。9月17日,又签订了 补充协定,也于同日生效。“尼翁协定”建立了海上巡逻的体系,规定对攻击不属于西 班牙纷争任何一方的商船的潜艇都予以消灭。参加协定的国家的潜艇均不得在地中海活 动,除非有一艘水面舰只陪同。补充协定把攻击商船的范围扩大到水面船舰和飞机。协 定建立了巡逻区体系,英、法共同巡逻地中海的主要航道,从苏伊士运河到直布罗陀海 峡,从达达尼尔海峡到直布罗陀海峡,以及从北非港口到马赛。地中海东部国家则担负 自己领海的巡逻任务①。协定生效后,意大利的海盗行为被制止了。事后,艾登夸耀说 ,“尼翁协定对英法的威望和影响都起了极好的作用”②。但其实这只能算作一个小小 的胜利,而且有两点特别值得注意。
第一,英国明明知道海盗行为是意大利干的,但在意大利拒绝参加会议后,仍然极力 想把它拉入巡逻体系。最初准备给意大利的巡逻范围是第勒尼安海,意大利认为范围太 小,受到了侮辱,未与其他地中海国家享有平等待遇。9月30日,英、法、意达成协议 ,意大利的巡逻范围除第勒尼安海外,还包括墨西拿海峡、图下鲁格海、亚德里亚海、 爱奥尼亚海③。实际上,这给了意大利继续向佛朗哥叛军提供援助而不被发觉的便利。 让海上强盗参加海上巡逻,这是绝大的讽刺。无怪乎齐亚诺得意地说:“这是一次卓越 的胜利。从被怀疑的海盗变为地中海的警察——而且船只被我们击沉的俄国人被排除在 外。”④英国之所以无论如何也不愿过分得罪意大利,就是因为仍然想搞好英意关系, 把意大利从德国方面拉过来。因此,“尼翁协定”从根本来说并不违背英国对意大利的 绥靖政策,它只不过是推行这种政策中的一个插曲而已。
第二,“尼翁协定”把苏联排除在外。在会议筹备阶段,英国就不想让苏联参加。不 得不邀请苏联后,原拟分配给苏联的巡逻范围是北爱琴海。但土耳其等东地中海国家反 对与苏联合作。其实这正是英国的愿望。后来决定爱琴海区域也由英、法承担巡逻任务 ,而由小国和苏联予以协助。这为苏联保留了面子,但实际上把它排除在外。艾登认为 这是一次胜利,因为它使会议避免了“一种反法西斯的倾向”,并“起到欢迎意大利参 加的效果”⑤。9月14日,艾登在致张伯伦的信中写道:“我在去尼翁的时候,主要的 忧虑就是(我想你也是如此)惟恐我们显得在建立一个以意识形态为基础的英法苏集团。 甚至德国和意大利的报刊也承认我们已经避免了这一事件。”⑥
英国虽然力图避免因“尼翁协定”而得罪意大利,不愿看到意大利投入德国的怀抱。 但就在会议刚刚结束10天以后,墨索里尼便于9月25日开始了为期5天的对德访问。访问 期间,德国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给墨索里尼以深刻的印象,但双方没有签订任何公开 的或秘密的协定。只是在访问后,德国外交部通知德国驻外使馆:双方同意意大利在地 中海可自由行动,德国则在奥地利可自由行动⑦。访问后不久,意大利于11月6日加入 了德、日反共产国际协定。齐亚诺说,这个“三国公约,在理论上是反共产主义的,但 实际上明白无误地是反对英国的。”⑧11月11日,意大利拒绝参加解决远东危机的会议 。12月11日,意大利退出了国际联盟。意大利的这一系列行动,不仅没有引起张伯伦的 警惕,反而被他看作更应努力与意大利修好的理由。他对尼翁会议的结果并不满意,认 为“我们在尼翁会议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损害了英意关系。”⑨此后,张伯伦与艾登 在对意政策上的分歧越来越大,终于导致了1938年2月艾登的辞职。
注释:
①《国际条约集(1934—1944)》,世界知识出版社,1961年,第149—153页;《面对 独裁者》下卷,第828—840页。
②《面对独裁者》下卷,第841页。
③Mussolini and the British,p.188.
④Ciano’s Diary 1937—1938,p.15.
⑤DBFP,2,ⅩⅨ,no.207,pp.340—341.
⑥East of Malta,West of Suez,p.91.
⑦Rome-Berlin Axis,p.106.
⑧Ciano’s Diaries 1937—1938,p.27.
⑨Keith Feiling,The Life of Neville Chamberlain.London,1946,p.331. 两件事直接导致了艾登辞职。第一件事是因美国总统罗斯福1938年1月的建议而引起的 。罗斯福准备在1月23日召集各国驻美使节到白宫,共同商讨国际行为的准则如何能使 裁军实现和使各国人民经济机会均等。在会议召开以前,罗斯福希望能得到英国的支持 ,便于1月11日把他的计划通知张伯伦。张伯伦对罗斯福的这个计划十分反感,在日记 中写道:“这个计划在我看来是荒谬的,并可能引起德国和意大利的嘲笑。他们甚至可 能利用这个计划推迟同我们的会谈,而且如果我们赞同这个计划,它们就会认为这是民 主国家集团陷害独裁者的又一个图谋。”③张伯伦未与艾登商量,便于1月13日复信罗 斯福,建议推迟他的和平倡议,等到英国同意大利和德国的谈判取得进展以后再行提出 。在谈到意大利时,复信中说,如果能获得国联的同意,“英王陛下政府准备……在法 律上承认意大利对阿比西尼亚的征服(墨索里尼对此是极为重视的)”,如果意大利愿意 恢复友好关系,英国还将采取其他行动④。17日,艾登在与张伯伦会见时,发生了冲突 。艾登主张,“我们应双管齐下,尽力改善英美关系,同时准备与德意谈判。”他的“ 整个意向是反对现在在法律上承认墨索里尼对阿比西尼亚的征服。”⑤1月17日,罗斯 福复电张伯伦,同意推迟他的计划,但强烈指出在法律上承认意大利的征服是十分危险 的,英国此时如果放弃不承认的原则,将鼓励日本在远东的侵略,并对美国舆论产生严 重的影响⑥。
第二件事是张伯伦通过其嫂(其兄奥斯汀·张伯伦的遗孀)进行私人外交。艾维·张伯 伦在1938年2月1日由齐亚诺陪同,在罗马拜会了墨索里尼,并给墨索里尼看了一封据说 是张伯伦首相写给她的私人信件,内容有两点:一是英国准备正式承认意大利帝国;二 是英意谈判可在2月底以前开始。墨索里尼当即表示同意⑦。艾登对于张伯伦绕过外交 部进行私人外交十分气愤,指责张伯伦的这种做法使他处于极困难的境地。
1938年2月6日,英驻意大使珀思致电艾登,报告了墨索里尼关于与英国缔结协定应包 括的四点内容:宣传、地中海、殖民地和经济,谈判何时开始,由张伯伦决定⑧。见到 这封电报后,张伯伦不顾艾登的反对,决定立即召见意驻英大使格兰迪。2月18日上午 张伯伦和艾登共同会见了格兰迪,并约定下午继续会谈。格兰迪退出后,艾登仍然反对 与意大利开始谈判,张伯伦坚持必须举行,责备艾登“已经放过一次又一次促进和平的 机会;他还有一次机会,可能是最后一次机会,而他却要把它抛弃。”⑨两人相持不下 ,于是在2月19日召开了内阁会议。据张伯伦的日记,共有20人出席,除他自己和艾登 外,有14人毫无保留地支持他,有4人有保留或有条件地支持他,没有一个人支持艾登 。但艾登在回忆录中说,印度事务大臣泽特兰是支持他的⑩。总之,艾登只得到个别人 的支持,于是在2月20日辞去外交大臣,继任者是哈里法克斯。
注释:
③DBFP,2,ⅩⅨ,Appendix I,p.1140.
④DBFP,2,ⅩⅨ,no.430,pp.737—739.
⑤《面对独裁者》下卷,第990页。
⑥DBFP,2,ⅩⅨ,no.446,pp.755—757.
⑦据《齐亚诺日记1937—1938》第68页,会见的日期是2月1日。但据英驻意大使给艾 登的电报,则在2月4日或5日。参见DBFP,2,ⅩⅨ,no.495,p.863。
⑧DBFP,2,ⅩⅨ,no.497,p.865.珀思即德拉蒙德。德拉蒙德在其兄逝世后袭爵,成 为珀思勋爵。
⑨《面对独裁者》下卷,第1039页;DBFP,2,ⅩⅨ,Appendix I,p.1142。
⑩DBFP,2,ⅩⅨ,Appendix I,p.1143;《面对独裁者》下卷,第1053页。 艾登在回忆录中把自己吹嘘为一个面对独裁者、坚决与之斗争的英雄,这与事实真相 是相距甚远的。必须指出的是:在总的绥靖政策上,张伯伦与艾登的看法并无本质的区 别。首先,两人都主张把德国放在第一位。张伯伦一贯认为,“德国是问题的真正关键 ”,艾登也是这样看的。艾登的私人秘书哈维在1937年12月7日的日记中写道:“安东 尼·艾登同首相进行了一次非常满意的谈话,他们关于德国是绝对一致的,即除非取得 普遍的欧洲和解,没有任何和解可言。”②1938年1月31日,艾登对张伯伦说:“我完 全同意:我们必须尽一切努力与德国达成协议。”③在对待意大利问题上,他们也不是 没有共同之处。例如,他们都赞成取消对意大利的制裁;都赞成对西班牙内战实行“不 干涉”政策,等等。不同的是:张伯伦主张要不失时机地与意大利开始谈判,要相信墨 索里尼,相信能同他达成协议,而不必提出什么先决条件。1937年9月12日,张伯伦在 给他妹妹的信中批评外交部说:“我对于在我看来是没有想象力和没有勇气的外交部, 不是很喜欢的。……我非常担心我们会让英意之间的形势倒退到我过问此事以前的状况 。外交部坚持把墨索里尼仅仅看作一个为实现恶毒的野心而戴上友好的假面具的马基雅 维里式的人物。如果我们这样对待他,我们就不能同他达成任何协议,我们将不得不花 费可怕的费用用于地中海的防务,这就是为我们的不信任而付出的代价。”④张伯伦虽 然认为对德关系最重要,但仍坚持对德、对意谈判应同时进行⑤。艾登则认为墨索里尼 是一个“十足的恶棍”,“他的诺言一文不值”⑥,英国不能无条件地在法律上承认意 大利的埃塞俄比亚帝国,意方必须有一些实际的表现,如从西班牙撤军,停止反英宣传 ,等等。总之,张伯伦和艾登的分歧不是战略上的,而是策略上的。张伯伦主张对德、 对意都要搞缓和,如果能先同意大利成交,也很不错。艾登则认为意大利的重要性远逊 于德国,不值得作出过分的让步。
三
就在艾登辞职后不久,张伯伦急于同意大利开始谈判时,德国于1938年3月13日进军维 也纳,吞并了奥地利。出兵前,希特勒分析了国际形势,认定有关列强不会干涉。1938 年2月12日,他对奥地利总理舒士尼格咆哮说:“片刻也不要以为世界上有任何人能使 我放弃我的决定。意大利?我同墨索里尼是意见一致的,最亲密的友谊联系把我同意大 利结合在一起。英国?英国不会为奥地利动一动指头。……不,你不能期望从英国那里 得到任何帮助。那么法国呢?三年以前我们只用几营人进军莱茵兰时,那是我最冒险的 时刻。……但现在对法国来说太晚了。”⑦
注释:
②John Harvey (ed.),The Diplomatic Diaries of Oliver Harvey 1937—1940.New York,1970,p.63.
③R.A.C.Parker,Chamberlain and Appeasement.London,1993,p.95.
④Anthony Eden at the Foreign Office 1931—1938,p.289.
⑤DBFP,2,ⅩⅨ,no.433,p.742;The Life of Neville Chamberlain,p.324.
⑥DBFP,2,ⅩⅨ,no.418,p.723.
⑦Keith Eubank (ed.),The Road to World War Ⅱ,A Documentary History.New Yor k,1973,p.92. 欧洲发生的这一重要事件,对意大利,对英国,对英意关系,都有重要的影响。对意 大利而言,自它在侵略埃塞俄比亚和干涉西班牙的战争中大大削弱以后,再也无力与德 国争夺奥地利,只得吞下这颗苦果。1937年11月6日,墨索里尼对里宾特洛甫说:“就 种族、语言和文化而言,奥地利都是一个德意志国家。奥地利问题不应看作一个影响意 大利和德国的问题。……我为奥地利的独立‘站岗’感到厌烦了。”①墨索里尼从德国 吞并奥地利这一事件中,看到了德国的强硬,也看到了英、法的软弱,此后更靠拢德国 。但他不甘心只当德国的一个驯服的侍从,他要再一次打英国牌,反过来提高自己在德 国心目中的地位。此外,德国吞并奥地利在意大利民众中是不得人心的,意大利政府收 到了一大堆匿名的抗议信件②。墨索里尼为了挽回面子,也需要在对英谈判中获得成功 。就英国而言,这是意料中的事。1937年11月19日哈里法克斯(时任枢密院长)会见希特 勒时,已经表示:“所有一切其他问题,归纳起来可以说是关于大概迟早定会发生的欧 洲秩序变更的问题,这些问题也就是指但泽、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而言。英国所关心 的只是这些变更必须经过和平演变来实现,以便避免可以引起进一步震荡的手段”③。 但令张伯伦失望的是:在英国还未来得及利用奥地利作为筹码,就“欧洲秩序的变更” 同德国谈妥条件以前,希特勒竟先行下手吞并了奥地利,而且用的是武力手段。张伯伦 在德军进入维也纳的当天写给他妹妹的信中,发泄了他的恼怒心情:“想起来是很可悲 的,如果我在写信给墨索里尼时(按指1937年7月27日他致墨索里尼的信,前已述及—— 笔者),在外交部的是哈里法克斯而不是安东尼,这件事就很可能被阻止了。”张伯伦 对于绥靖政策的追求,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以为更换一个外交大臣就能解决问题。他 想不通,为什么他每一次对法西斯国家的让步都得不到相应的回报。他不懂得,他的让 步越大,对方就越是得寸进尺。这次,他在德国那里又一次受到挫折后,更想同意大利 快点谈判了。在上述的信中,他写道:“目前我们必须放弃同德国的谈判。……我们必 须静悄悄地并不断地进行我们与意大利的对话。”④张伯伦在奥地利问题上丢了分,为 了在政治上挽回声誉,同意大利的谈判急需获得成功,以证明他的绥靖政策并未失败。
1938年4月16日,英意协定在罗马签字,共包括一个议定书、8个附件和一些互换的照 会⑤。最重要的内容是:意大利政府保证实行外国志愿人员按比例从西班牙撤退的办法 ,如果在西班牙内战终止时,此项撤退尚未完毕,则全体剩留的意大利志愿人员将立即 离开西班牙领土。意大利还保证对西班牙本土或其海外属地没有领土或政治企图,亦不 追求任何经济特权。英国政府认为西班牙问题解决后,英国即承认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 的主权,届时协定将予生效。目前英国愿在国际联盟采取步骤,扫除会员国承认意大利 对埃塞俄比亚主权的障碍。由于工党、自由党以及保守党内部有相当部分议员反对签订 英意协定,还由于张伯伦政府虽然不怕佛朗哥获胜(毋宁说欢迎他获胜),但害怕意军盘 据西班牙不肯撤退,所以英国坚持以西班牙问题的解决作为承认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主 权的先决条件。此外,英意双方这时都对西班牙内战的形势做了错误估计,以为佛朗哥 方面很快就会获胜,故对协定的生效时间未作过多的考虑。其他内容还有:意大利允诺 减少在利比亚的驻军,每星期召回1000人,直到意军降到平时兵力为止;英意双方不做 损害另一方利益的宣传,等等。
注释:
①Ciano’s Diplomatic Papers,p.146.
②Ciano’s Diary 1937—1938,p.90.
③齐世荣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现代部分》第1分册,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13 0—131页。
④The Life of Neville Chamberlain,p.342.
⑤《国际条约集(1939—1944)》,第175—191页。此协定又称“复活节协定”。1938 年5月16日珀思呈哈里法克斯的报告,对协定内容有详细的说明。见DBFP,2,ⅩⅨ,no .662,pp.1084—1124。 1938年5月12日,哈里法克斯在国联行政院提出建议:每个会员国可以自由决定自己是 否承认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的主权。会议主席没有采取通过正式决议的办法,而是说辩 论表明大多数认为每个国联会员国在这个问题上可以按自己认为是正确的方针自由行事 ①。英国用这种不光彩的手段扫除了会员国承认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主权的障碍,给意 大利的侵略行为披上了合法的外衣。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在英意的谈判过程中,意大利为了离间英法关系,坚决不让法国 参加,而这也正是英国的打算。艾登辞职后,在英意谈判加速进行时,法国外交部长德 尔博斯训令法国驻英大使,要从英国新任外交大臣哈里法克斯那里了解谈判的细节,并 对英国事先未同法国协商表示不满。1938年2月25日,哈里法克斯训令英国驻法大使菲 普斯向德尔博斯提示,既然进行谈判的是英国政府,它必须是谈判进程和策略的惟一裁 决者;既然讨论主要涉及英意两国的问题,英国就不能同法国政府讨论谈判的细节。哈 里法克斯只答应就影响英法共同利益的问题,如西班牙、地中海和法律上承认意大利对 埃塞俄比亚的主权,同巴黎保持接触②。这件事充分暴露了英国的自私和短见:为了和 意大利达成交易,不惜把盟友法国抛到一边,实际上是在法西斯集团的面前孤立了自己 。
协定签字后,张伯伦非常得意,在5月2日下院辩论时说:“这个协定的签订已经彻底 地影响了我们两国之间的关系。不信任和猜疑的阴影已被驱除。”他甚至认为,这个协 定对意英两国而言“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③。但是实际结果如何呢?6、7两月, 意大利又向西班牙派去6000名军队。意大利还加强了对西班牙共和政府城市的轰炸和对 船只的袭击。从1938年4月中到6月中,在同西班牙共和政府进行贸易的140艘英国商船 中,有22艘受到攻击,其中一半或沉没或严重受损。21名英国海员和7名不干涉委员会 的观察员丧生④。墨索里尼看到英国软弱可欺,故敢于公然违反协定蛮干。他对齐亚诺 说:“我们丝毫不改变我们对佛朗哥的政策。至于同伦敦的协定,随便它什么时候生效 好了,如果有一天它确能生效的话。”⑤6月3日,齐亚诺召见珀思,要求协定生效,理 由是意大利方面已经彻底地履行了它的诺言。这时,英国舆论对意大利的暴行十分愤怒 ,甚至原来倾向政府、支持英意协定的一些报刊也改变了态度。6月6日《每日邮报》写 道:“终止不加选择的空中轰炸的暴行,对所有文明国家肯定都是有利的。”就连《泰 晤士报》6月10日也承认:“舆论对这种日益加剧的滥用空军威力十分忧虑”⑥。在这 种情况下,珀思奉哈里法克斯之命于6月20日拜会齐亚诺,向他递交了一份备忘录,说 明由于对城镇和船只的轰炸,形势已经明显恶化,英国公众认为意大利空军至少应负部 分责任。随后,珀思就解决西班牙问题提出了三点供意大利选择的建议:各方按比例撤 军;意大利单方面撤军;西班牙交战双方停火⑦。7月2日,齐亚诺把一份墨索里尼写的 备忘录交给珀思,表示停火是不可能接受的,“除非赤色分子无条件投降”。意大利单 方面撤退志愿人员也是不能接受的。剩余的最后一种办法,则将拖延时间,损害英意协 定的道义影响,但这不是由于意大利方面的原因。谈话最严厉的内容就是墨索里尼让齐 亚诺告诉珀思,“他(指墨索里尼)保留恢复彻底的自由行动的权利”,例如停止从利比 亚撤军⑧。
注释:
①华尔脱斯:《国际联盟史》下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第358—359页;Arnold J. Toynbee,Survey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1938,vol.1.London,1941,p.152。
②DBFP,2,ⅩⅨ,no.589,p.966.
③Neville Chamberlain,The Struggle for Peace.London,1939,pp.189,194.协定以3 16票对108票通过。
④Andrew Roberts,The Holy Fox:The Life of Lord Halifax.London,1991,p.100.哈 里法克斯经常去教堂做礼拜,又喜欢打猎,为人计谋多端,故丘吉尔给他起了一个外号 “神圣的狐狸”。
⑤Ciano’s Diary 1937—1938.p.130.
⑥William R.Rock,Appeasement on Trial.British Foreign Policy and its Critic s,1938—1939.Hamden,1966,pp.85—86.
⑦DBFP,2,ⅩⅨ,no.664.pp.1127—1129;Ciano’s Diplomatic Papers,pp.216—21 8.
⑧DBFP,2,ⅩⅨ,no.665,pp.1129—1133.Ciano’s Diplomatic Papers,pp.221—2 23. 意大利的答复蛮横无礼,哈维在日记(7月4日)中称之为“讹诈”,说他“很少看到这 样无礼的信件”②。外交部常务次长卡多根则称之为“一封可怕的电报”③。张伯伦在 给妹妹的信中抱怨说:“墨索里尼的所作所为就像一个被宠坏了的孩子,难以知道究竟 如何同他打交道。”④张伯伦用他的绥靖政策宠坏了墨索里尼,现在却不知如何是好。 总之,1938年4月的英意协定是张伯伦推行绥靖政策的又一次失败。他企图保持地中海 安全的目的没有达到。他企图拉拢意大利使之疏远德国的目的也没有达到。反之,意大 利在协定的掩护下继续干涉西班牙内战,直到佛朗哥战胜为止。意大利还利用协定,打 英国这张牌,提高了自己在德国方面的地位。由于协定排斥法国参加,法国在欧洲更加 孤立,英国通过自己的手削弱了与自己唇齿相依的盟友。
到7月,协议的生效问题陷入僵局。一直到慕尼黑会议以后,英国政府才于1938年11月 16日宣布协定生效。如上所述,当哈里法克斯会晤希特勒时,已向希特勒表明英国不会 阻挠德国实现它对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领土野心。因此,希特勒便在吞并奥地利后 ,肆无忌惮地威胁捷克斯洛伐克,制造如不满足德国要求战争将不可避免的紧张空气。 1938年9月15日,张伯伦飞往德国,会晤希特勒。墨索里尼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对齐亚 诺的秘书安富索说,张伯伦此举等于“给野兽尝尝鲜血的味道”;捷克斯洛伐克只是一 个开端,希特勒不会就此罢手,定要对凡尔赛条约全面复仇的⑤。墨索里尼看到有机可 乘,决心把赌注押在德国一边。9月18日,他在的里雅斯特发表演说,表示支持德国, 并说战争一旦爆发,意大利知道自己将站在哪一边⑥。9月21日,墨索里尼又在特雷维 索演讲,说所谓的捷克斯洛伐克应叫做捷克—德意志—波兰—马扎尔—斯洛伐克,它是 不能以现有形式继续存在下去的⑦。但在另一方面,意大利又怕德国在把捷克斯洛伐克 拿到手后,进一步向南斯拉夫和东欧扩张势力。1938年8月19日,齐亚诺在日记中写道 :“通过政治渠道没有告诉我们一句话。因此我们应该坚持五月(按指五月危机——笔 者)时的立场,那时我们得到保证:至少在若干年内能够排除诉诸武力。”⑧直到9月27 日,墨索里尼还对英、法将采取什么态度以及一旦战争爆发英、法将采取什么军事策略 感到困惑不安⑨。正在这时,张伯伦于9月28日写信向墨索里尼求援,请他斡旋,“我 相信阁下将通知德国总理,说你愿意出席会议并且敦促他同意我所提出的将会使我们各 国人民免遭战祸的建议。我已经保证过,捷克人的诺言定将实现,我感到有把握在一星 期之内达成完全协议。”⑩
注释:
②The Diplomatic Diaries of Oliver Harvey 1937—1940,p.159.
③David Dilks (ed.),The Diaries of sir Alexander Cadogn 1938—1945.New York ,1972,p.85.
④Steven Morewood,Anglo-Italian Rivalry in the Mediterranean and Middle Eas t,1935—1940.In Robert Boyce and Esmond M.Roberson (eds.),Paths to War.Londo n,1989,p.180.
⑤Ivone Kirkpatric,Mussolini,Study of a Demagogue.London,1964,p.359.
⑥Ivone Kirkpatric,Mussolini,Study of a Demagogue,p.359.
⑦Jasper Ridley,Mussolini.London,1997,p.295.
⑧Ciano’s Diary 1937—1938,p.145.该年5月,捷曾局部动员,德国因尚未做好准备 ,暂时收敛。
⑨Ciano’s Diary 1937—1938,p.163.
⑩DBFP,Third Series,vol.Ⅱ,no,1159,pp.587—588. 墨索里尼喜出望外,接受邀请,出席了慕尼黑会议。会议期间,张伯伦与墨索里尼会 谈,双方同意英国承认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的主权,意大利自西班牙撤出1万志愿人员 ,在此基础上英意协定生效。慕尼黑会议后,张伯伦于1938年10月3日在下院盛赞墨索 里尼在解决捷克斯洛伐克问题上的“功劳”,说“他的贡献无疑是显著的或许是决定性 的”①。1938年11月2日,张伯伦请求议会批准英意协定生效,理由是:意大利已经从 西班牙撤出了1万志愿人员②,而且保证其余的部队也将撤退,因此英国政府关于协定 生效的先决条件,即西班牙问题的解决,已经实现了。他特别强调在捷克斯洛伐克危机 中,欧洲各国已经避免了一场大灾难,既然西班牙问题不再构成对欧洲和平的威胁,就 应及时使英意协定生效③。结果,下院以345票对138票通过了政府的提议。1938年11月 16日,英意协定生效。英国同时承认了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的吞并。张伯伦这时认为, 他在慕尼黑会议上已经取得了绥靖德国的成功,如果再能与意大利实现和解,那么欧洲 的普遍和平就有了保障,大英帝国的安全也就不成问题了。但是令他大为惊讶的是:转 过年来德国便于3月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4月意大利也吞并了阿尔巴尼亚。5月22 日,德国和意大利结成钢铁同盟。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爆发,张伯伦的绥 靖政策彻底破产了。
四
最后,我们要就英国对意关系中两个根本性的问题做一番集中的讨论。第一个问题就 是:意大利的实力究竟如何?是否足以构成对英国的威胁?在经济上,意大利是一个穷国 ,弱点很多。意大利帝国主义被人们谑称为“穷汉帝国主义”④。它的自然资源贫乏, 工业原料及燃料如煤炭、石油、铁矿等严重依赖进口。意大利总进口的76%依靠海上贸 易,其中62%通过直布罗陀海峡,3%通过苏伊士运河,其余11%来自地中海和黑海国家。 一旦战争爆发,英国在直布罗陀和亚历山大里亚的海军就能切断意大利的海上交通⑤。 意大利的工业基础在欧洲列强中最为薄弱,1939年它的钢产量仅有240万吨,而英国有1 340万吨,德国有2250万吨⑥。在侵略埃塞俄比亚和干涉西班牙的战争中,意大利遭到 严重削弱。征服埃塞俄比亚,使预算赤字从25亿里拉增至160亿里拉⑦。干涉西班牙内 战,使意大利花去了储备不多的外汇的一半,财政上的损失超过半年的税收收入⑧。第 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齐亚诺在1939年8月6日的日记中写道:“我们的黄金储备已近 枯竭,金属储备也将耗尽,远未完成在独裁政治和军事方面的准备工作。”⑨
注释:
①The Struggle for Peace,p.313.
②1938年10月15日意大利自西班牙撤出1万部队,因为墨索里尼看到佛朗哥的胜利已无 问题。Italian Intervention in the Spanish Civil War,p.371。
③The Struggle for Peace,pp.353—354.
④《列宁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第2版,第20—21页。
⑤Grand Strategy,vol.1,p.193.
⑥MecGregor Knox,Mussolini Unleashed 1939—1941.London,1982,p.31.
⑦Richard Overy with Andrew Wheatcroft,The Road to War.London,1989,p.168.
⑧丹尼斯·麦克·史密斯:《墨索里尼其人》,军事译文出版社,1985年,第300页。
⑨《齐亚诺日记1939—1943年》,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62页。 那么,意大利的军事力量又如何呢?在陆海空三军中,陆军最差。1940年,意大利正规 军共有73个师,约150余万人。装备很差,在1500辆坦克中没有重型坦克,只有70辆中 型坦克,其余都是3吨重的被部队不屑一顾的“沙丁鱼罐头”。各种类型的大炮大都是 第一次世界大战遗留下来的旧炮。步兵配备的枪支是1891年型的来福枪①。意大利的海 军力量强于陆军。1939年,意大利拥有主力舰4艘(其中新建的一艘到1940年才能投入使 用)、重巡洋舰7艘、轻巡洋舰12艘、驱逐舰65艘、潜水艇106艘,无航空母舰②。数量 虽不算少,但训练不足,特别是高级海军将领有严重的畏战心理。1935年埃塞俄比亚危 机期间,当9月英国舰队驶入地中海时,意大利军方十分惊恐,墨索里尼本人亦不例外 ③。墨索里尼最为自豪的是空军,每当有人对意大利的空军力量有任何怀疑时,他都答 以他的空军能够遮暗太阳④。实际的情况是:到1940年意大利参战时,空军大致拥有轰 炸机1132架(约900架有作战能力),歼击机和攻击机1100架(约700架有作战能力),此外 还有数百架运输机和侦察机⑤。但空军驾驶员的训练差,作战能力低。对于意大利的军 事情况,由于英国政府密码部门已经掌握并破译了意大利外交、殖民、陆海空三军等方 面的若干密码簿,故英国对意大利的军事情况及弱点是清楚的⑥。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意大利的军事弱点及其无能在两场战争中暴露得十分明显,是世 人皆知的。1935年10月意大利发动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时,以为唾手可得,但不料面 对武器极端陈旧的埃塞俄比亚军队(许多士兵连步枪都没有,手执长矛大刀),却久攻不 下,最后违反国际公法大规模使用毒气,才于1936年5月取胜,用时共7个月。即使在吞 并埃塞俄比亚后,意大利仍不得不驻扎7万重兵,以镇压当地人民的继续反抗。在干涉 西班牙的战争中,意军在1937年3月17—23日的瓜达拉哈拉战役中大败⑦,成为举世嘲 笑的对象。尼翁会议后,意大利的海盗行为一时停止,也说明意大利的外强中干。总之 ,意大利不能构成对英国的严重威胁。1938年2月21日英三军参谋长委员会分析,如与 意大利单独较量,则由于英国的巨大资源、海上优势和对地中海进出口的控制,意大利 显然处于劣势,英国必操胜算⑧。在德、日、意三国中,英国始终最怕的是德国,其次 是日本,最后才是意大利。1939年春季以前,在英国的全球战争计划中,地中海战略地 位的重要性一直低于远东⑨。尽管如此,英国仍然把意大利当作一个可怕的敌人,那是 因为英国害怕德、日、意联合起来对付英国。这就涉及到我们下面就要讨论的第二个问 题。
注释:
①John Whittam,The Italian General Staff and the Coming of The Second World War.In Adrian Preston (ed.),General Staffs and Diplomacy before the Second World War.London,1978,pp.93—94.
②Williamson Murray,The Change in the European Balance of Power,1938—1939. Princeton,1984,pp.115—116.
③Gaetano Salvemini,Prelude to the Second World War.New York,1954,p.256;Geo rge W.Baer,The Coming of the Italo-Ethiopian War.Harvard,1967,pp.359—361.
④General Staffs and Diplomacy before the Second World War,p.91.
⑤朱庭光主编《法西斯体制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57页。
⑥F.H.Hinsley with E.E.Thomas,C.F.G.Ransom,and R.C.Knight,British Intellige nce in the Second World War,vol.1.London,1979,pp.199—200.
⑦此役意军的死伤数字,有各种统计。最高估计死3000人,伤4000人;最低估计死400 人,伤1500人。Italian Intervention in the Spanish Civil War,p.249。
⑧East of Malta,West of Suez,pp.113—114.
⑨David Omissi,The Mediterranean and the Middle East in British Global Stra tegy,1935—1936.In MichaeI J.Cohen and Martin Kolinsky (ed.),Britain and the Middle East in the 1930s:Security Problems,1935—1939.New York,1992. 第二个问题就是:20世纪30年代英国面临德、日、意三个法西斯国家,所采取的战略 方针和外交方针是否正确?
1937年11月12日,英国三军参谋长委员会在一份题为《1938年1月大不列颠的力量与某 些其他国家的力量对比》的文件中写道:“我们海陆空三军的目前发展情况仍然远远不 足以适应我们所承担的从西欧经地中海到远东的防御义务。……我们没有忽视我们希望 从法国以及可能从其他盟国获得的援助,但我们不能预见我们的国防力量什么时候才会 强大到足以保卫我国的领土、贸易和重大利益不受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的同时威胁。因 此,从帝国国防的观点看,对于为了减少我们的潜在敌人和获得潜在的盟国的援助所能 采取的任何政治上或国际上的行动的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算过分。”①12月8日,内 阁认可了这份文件。这是一份经常被引用的十分重要的文件,它的内容既包括对总的战 略形势的估计,也包括适应这种形势所应采取的外交对策。对于构成这个文件的几个相 互关联的论点,我们需要结合历史事实予以一一分析。
首先,文件关于德、意、日三个国家会同时与英国作战的论点,是一种悲观的、完全 错误的判断。试举几件大事来看。在埃塞俄比亚危机期间,英国始终未对意大利采取封 闭苏伊士运河之类的军事制裁手段。英国军方解释说,如果与意大利发生战争,就不能 保卫英国在远东的利益以对抗日本。其实,1935—1936年日本正在全力攫取中国华北, 是不会同时在远东与英国为敌的。恰恰相反,日本估计“英国方面的根本方针,是依靠 日本的帮助,力图在中国保住英国的既得利益”,而日本从当前的国际情势考虑,“对 这种日英提携没有任何异议”②。再如,在慕尼黑危机期间,意大利虽然宣称一旦战争 爆发,它将站在德国一边,但实际它是没有力量与德国一道出兵的。这时,意大利的几 万军队还在西班牙战场,征服埃塞俄比亚和出兵西班牙消耗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兵力 ,根本不可能再参加一场后果难料、要冒极大风险的欧洲大战。日本则自发动全面侵华 战争后,百万大军陷入中国战场,1938年9月正在紧张进行整个中日战争中日本动用兵 力最多的武汉战役,如何能够配合德国与英法作战呢?
1939年9月欧战爆发的情况最能说明问题。9月1日德军侵入波兰后,意大利并未配合德 国立即参战,而是宣布进入“非交战状态”,直到眼看法国败局已定,才匆忙于1940年 6月10日正式对英、法宣战,这时距德国出兵已9个多月了。德国的另一个盟国日本同样 采取观望态度,阿部内阁发表声明:“帝国不介入,专注于中国事变。”1939年12月28 日,由日本外、陆、海三相签署的《对外政策的方针纲要》指出:在欧战爆发、国际形 势发生遽变的时候,日本的对策应根据不介入的方针,充分利用“中立立场”,“以有 利于促进处理中国事变,同时采取措施,造成对建设东亚新秩序(包括南方在内)的有利 形势。”③直到1940年6月22日法国投降后,日本估计欧战将很快结束,必须利用德国 的胜利,“不要误了公共汽车”,才于7月最后决定了南进的方针政策。此外,还有许 多说明德、意、日三国钩心斗角,互不相谋的事实。1939年8月23日,德国与苏联缔结 了互不侵犯条约,事先根本没有通知日本。日本陷于被动,8月28日平沼内阁以“欧洲 的天地发生了复杂离奇的新形势”为由而总辞职④。意大利也被蒙在鼓里。8月11日, 齐亚诺在日记中发泄他的牢骚:“每当我问及德国行动计划时,冯·里宾特洛甫往往闪 烁其辞。……我开始意识到,我们在德国人的心目中是多么渺小。”⑤又如,1941年6 月22日德国发动侵苏战争后,迫切要求日本夹击苏联,但日本权衡利害后,却做出了“ 继续向南方扩张”的决定。
注释:
①DBFP,2,ⅩⅨ,no.316,p.513.张伯伦经常发表与此文件内容相同的看法。1937年7月 5日他在帝国国防委员会上说:“我们的物力和财力都有限,企图单独对三个联合起来 的最强大的国家作战,是不足取的。”参见DBFP,2,ⅩⅨ,no.15,p.25。
②《日本外交年表及主要文书》下卷,东京,1976年,第334—335页。
③复旦大学历史系日本史编译组《日本帝国主义对外侵略史料选编》,上海人民出版 社,1975年,第297—298页。
④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下册,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639页。
⑤《齐亚诺日记1939—1943年》,第164页。 总之,当时英国文武要员关于英国将面临与德、意、日三国同时作战的危险的判断, 是既无历史根据,亦无现实根据的,而且他们从来也未就这个重大问题作过详细的、严 谨的论证。再者,英国资产阶级素以“老练”、“狡猾”、“机灵”著称①,当然懂得 国与国之间是不可能没有矛盾的,德、意、日法西斯集团也绝非铁板一块。既然如此, 他们为什么还要反复强调这一点呢?这是因为,英国虽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 但从总的趋势看,英国已经走向没落,国力日衰,没有足够的力量维护庞大的帝国。英 国统治阶级力求平安地保住既得利益,害怕冒战争的风险,所以在战略上极端保守,总 是过高地估计敌人的力量,过低地估计自己的力量,时时处处从最坏的结果着想,认为 战端一起,德、意、日就会联合起来对付英国。以这样总的估计为出发点,自然要乞灵 于绥靖外交了②。
第二,文件主张为了减少潜在的敌人,要尽最大力量采取外交行动。张伯伦等人对德 、意、日三个敌人都怕,更怕他们联合行动,因而主张对每一个都要采取绥靖政策。19 38年2月19日,张伯伦在日记中写道:“从一开始我就试图改善与两个风暴中心柏林与 罗马的关系。在我看来,我们正在不知不觉地陷入同它们越来越坏的处境,前景是最终 同时面对两个敌人。”③张伯伦的对策是竭力向他们一一求和,最希望的是与德国达成 和解。他在德国那里碰壁之后就来找意大利,继而在意大利那里碰壁之后反过头来再去 找德国,如此在两个敌人之间疲于奔命。意大利本来是两个当中比较软弱的一个,但张 伯伦对它也委曲迁就,结果墨索里尼的要价越来越高,对英国的鄙视也越来越甚。为《 齐亚诺日记1937—1938》作序的马尔科姆·马格里奇说得好:“像所有沉溺于权力的人 一样,墨索里尼只记住力量。每一次妥协的努力在他看来都是软弱的表现,从而只使他 坚信:为了侵略的目的坚持与希特勒结盟是有利的。”④英国对日本也采取绥靖政策, 这个问题已超出本文范围,故从略。
第三,文件主张尽力争取潜在的盟友,这纯属虚应故事,言不由衷。法国与英国有唇 齿相依的关系,本应是英国首先争取的对象。但目光短浅的张伯伦政府非但不去力争法 国的合作,反而在英意交涉中处处排斥法国,这在上面所述的英意缔结1938年4月协定 的过程中已经说明。美国虽然远在另一大陆,但其经济力量居世界第一,无疑也应力争 它的援助。然而张伯伦却以极其厌恶的态度对待美国过问欧洲事务,这在前面亦已谈到 。1937年12月8日,张伯伦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争取盟国问题作了实质上全面否定的发 言。他表面上说法国是英国最重要的朋友,并承认它有强大的陆军,但又强调法国空军 远非令人满意,在法国能在空中给英国以重大帮助以前,很长一段时间已经流逝了。美 国是有最大力量的国家,但谁要是把自己的估计建筑在美国的援助上,“他就是一个轻 率的人”。对于小国,张伯伦非常轻视,说它们对英国的攻防力量都不会有多大帮助。 在平时小国的援助是有用的,但在战时就要差多了⑤。1937—1938年冬季,英国三军参 谋长反对与法国进行任何参谋谈判,害怕会因此引起疏远德国的结果,这激起了艾登的 反感,他在1938年1月31日致张伯伦的信中称三军参谋长是“失败主义者”,并讽刺说 :“我不得不认为,三军参谋长真正愿做的事就是重新定位我国的外交政策,并同独裁 者们一起爬上领头的乐队车,即使这种办法意味着与法国分手和疏远我们与美国的关系 。”⑥
注释:
①参见《列宁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版)第79页;第42卷(人民出版社 ,1987年第2版)第93页。
②英国统治阶级害怕战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详见拙文《三十年代英国的重整军备与 绥靖外交》,载《绥靖政策研究》。
③DBFP,2,ⅩⅨ,Appendix I,p.1138.
④Ciano’s Diary 1937—1938,Introduction,p.x.
⑤DBFP,2,ⅩⅨ,no.378,p.656.
⑥D.C.Watt,Too Serious a Business.London,1975,p.129;David Carlton,Anthony E den,London,1981,p.118. 英国轻视小国,不把它们当作潜在的盟友,不仅因为看不起它们的力量,而且因为英 国已决定牺牲它们,以换取与德国的和解。1936年1月,英国海军大臣蒙塞尔对法国人 说,日本人对英国远东属地的一次行动,要比德国在东欧的任何行动,都更值得关切。 1937年2月在三军参谋长委员会的会议上,第一海务大臣兼海军参谋长查特菲尔德建议 :让德国人把自己缠在东欧是一件好事,他怀疑德国在吞并捷克斯洛伐克以后会统治欧 洲的主张②。慕尼黑会议后,哈里法克斯在1938年11月1日给菲普斯的信中说,由于地 理上和经济上的原因,德国在东欧的支配地位是不可避免的。“让德国在中欧扩张是一 回事,这在我看来是正常的和自然的,但是我们必须能够抵抗德国在西欧的扩张”③。 至于苏联,如果英国真想与法西斯集团对抗,则非联苏莫属,但这恰恰是张伯伦所最 反对的。1939年3月26日,他在日记中写道:“我必须承认对俄国极度的不信任。我不 相信它有任何能力去维持有效的攻势,即使它想这样做。而且,我怀疑它的动机,在我 看来,这些动机同我们的自由观念几乎没有任何联系,并且只关心把别人搞得人人不和 。”④1939年7月10日艾恩赛德将军对张伯伦说,与俄国达成谅解是他们惟一能做的事 ,张伯伦断然回答道:“这是我们惟一不能做的事。”⑤法国、美国、苏联以及各小国 家既然都不能依靠,惟一的出路自然就是向德、意、日乞和了。
注释:
②The Change in the European Balance of Power,1938—1939,p.66.
③DBFP,Third Series,vol.Ⅲ,no.285,p.252.
④The Life of Neville Chamberlain,p.403.
⑤M.Howard,The Continental Commitment.London,1972,p.132. 总之,在20世纪30年代英国文武要员的眼中看不到一个可以依靠的朋友,所见者只有 三个可怕的敌人,即使对其中最弱的意大利,他们也怀有畏惧之心。英国绥靖意大利有 两个主要目的:一是分化德意并利用意大利去牵制德国,二是维持地中海的现状,保持 地中海的稳定,结果一个也未实现。英国在战略上做了最坏的打算,在外交上却做了最 好的打算,它在绥靖外交上的每一次失败,在当时都被当作胜利而自慰,张伯伦政府就 在这种对和平的幻想中走向了战争。悲观主义的战略估计加上机会主义的外交政策,使 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不久即遭惨败,几乎亡国,后赖与原先认为指望不上的美 国、苏联以及十分看不起的中小国家结成同盟,才终于转败为胜。但是曾经称霸世界的 大英帝国在战后已降为偏居西欧一隅的二等国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