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史 |
前进中的世界古代史研究
——2000年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年会综述
刘爱兰
【专题名称】世界史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2001年08期
【原文出处】《世界历史》(京)2001年01期第116~117页
【作者简介】刘爱兰,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由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和江苏省常熟高等专科学校社会科学系主办,2000年中国古代世界史研究会年会于10月19日至22日在江苏省常熟市举行。来自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出版社的4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这次研讨会的主题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和“加强对文明史的研究”。
会议开始,全体代表首先对我国著名的世界古代史专家、内蒙古大学历史系教授胡钟达的不幸逝世表示哀悼。中国世界古代史著名专家林志纯先生,不仅以91岁高龄欣然到会,而且作了“封建主义问题”的主题发言。理事长王敦书就“世纪之交的世界古代史研究”作了专题报告,不仅对世界古代史研究现状作了透彻分析,呼吁加强和重视世界古代史学科,而且展望了世界古代史学科在新世纪的发展,对世界古代史研究方向、内容、方法和学风等一系列问题作了充分阐述。
从与会议代表的讨论、大会发言和提交的论文来看,这次学术研讨会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将世界古代史的研究与当今世界联系起来。内蒙古民族大学刘文鹏教授认为,伦理观念和道德观念源于近东,而且主要是埃及和两河流域。他总结了古代埃及人伦理观中的积极因素,如追求真理,崇尚正义,为政清廉,慎防贪婪,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热爱妻子,不染色情等。古代埃及人在伦理观念上的巨大贡献至今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西南师范大学徐松岩教授在《关于希腊罗马海上势力的历史反思》一文中指出,在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的产生、发展和衰落过程中,海上势力曾扮演过重要角色,是其社会生产力发展和提高的重要标志之一。古代希腊罗马人具有较强的海洋意识(它包括海洋领土意识、海洋经济意识、海洋国防意识),它与中古时代北欧人的海洋意识一起,成为近代西方海洋意识的主要源泉。古代东西方国家当政者对海上势力的不同认识与定位,是造成500年来东西方文明差距逐步拉大的一个重要历史根源。 上海师范大学陈恒先生在《从希腊化到全球化》一文中,则提出了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化即是今日全球化进程的类似物这一观点,认为当今的全球化概念和希腊化时代的全球化概念有着根深蒂固的历史联系。
二、注重专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所施治生研究员对古代希腊罗马公民内部的等级平等原则进行了论述,指出公民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上海师大裔昭印副教授在其所作的《中西妇女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发言中指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在西方由于强调普通人在历史中作用的新社会史兴起和妇女运动的深入,妇女史正成为历史研究中的一个令人瞩目的学术领域。在中国,妇女史的研究也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南开大学王敦书教授和叶民博士的《伊达拉里亚人起源考》,对伊达拉里亚文化的起源提出了两点认识:第一,从宗教和社会生活来看,伊达拉里亚文化的确体现出地中海东部文化、特别是希腊文化的特点。第二,从考古发掘来看,关于伊达拉里亚人起源的本土说和东来说的解释并非那么截然对立,认为韦兰诺瓦文化早期基本是意大利半岛的铁器文化,在其向南发展过程中与来自地中海东部的文化结合起来,从公元8世纪中期,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伊达拉里亚文化。 东北师大宫秀华副教授重点论述了罗马共和国时期行省总督制的建立及其职责。东北师大徐晓旭博士在《论古代希腊的自耕农》中提出,古代希腊自耕农的含义为:身为公民,拥有土地,亲身劳动的农民。并认为,自耕农自古风时代即已存在,民主政治可以说是自耕农经济形成在古代世界取得的最大的政治成果。自耕农经济和奴隶经济并不矛盾,相反两者兼容并在兼容中构成了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前者突出了土地所有者和劳动者集于一身的特点;后者暗示了是劳动者同时又不排除是剥削者这一本质。自耕农的思想意识是一种以自给自足为本位的乡土意识,但其中也夹杂着对经商致富的一定程度上的憧憬和追求。这种思想意识的形成,基于自耕农经济中自给自足与商品经济两种因素之间主辅关系和与此种关系相关联的城乡关系。
三、重视史料的研究。北京师范大学郭小凌教授以《古代的史料和世界古代史》为题,对什么是第一手史料?它和二手史料之间的区别,以及一手史料是否等同于历史事实等问题进行了论证。他指出在认真梳理了一遍史料之后,发现现有的史料实际上对任何一种概括都不够用。在这种情况下,说某一种属性和判定是终极的绝对正确,只能说是一种不知深浅的虚妄。因此,世界古代史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者,特别需要一种小心谨慎、如履薄冰般的态度,说话要留有余地。此外,王敦书教授、徐晓旭博士还介绍了庞培·特罗古斯的《腓力史》和查士丁的《腓力史概要》的研究情况,并对以色列人的历史观进行论述,认为以色列人一神论的神权历史观与希罗多德和司马迁一起,构成古代的三大史学传统。
四、利用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世界古代史。上海复旦大学的黄洋教授尝试用当代社会学家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概念”来研究希腊城邦政治文化。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性转变》一书中,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之分追溯到古代希腊。在他看来,“私人领域”是以家庭为中心的,而“公共领域”则是以市政广场为中心的(但并不仅限于市政广场)。希腊城邦中的作为公共领域之表现的公共空间还包括露天剧场、体育场等。这些公共空间不仅是社会文化活动的主要场所,而且同希腊城邦所特有的政治文化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此外,裔昭印副教授在对妇女史的研究中,也运用了社会学、哲学、心理学、语言人类学及统计学的研究方法。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古典文明研究所的吴宇虹教授介绍了国际亚述学的研究情况,其中也运用了古生态学的资料,认为当时两河流域并非沃土,而是沙化严重的地区。内蒙古民族大学研究生张晔也作了题为《利用DNA来建构古埃及18 王朝的王室家谱》的发言。
总之,这是一次老中青三代学者参加的、学术气氛十分浓厚的年会。它表明:世界上古史学科的总体水平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2001年08期
【原文出处】《世界历史》(京)2001年01期第116~117页
【作者简介】刘爱兰,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会议开始,全体代表首先对我国著名的世界古代史专家、内蒙古大学历史系教授胡钟达的不幸逝世表示哀悼。中国世界古代史著名专家林志纯先生,不仅以91岁高龄欣然到会,而且作了“封建主义问题”的主题发言。理事长王敦书就“世纪之交的世界古代史研究”作了专题报告,不仅对世界古代史研究现状作了透彻分析,呼吁加强和重视世界古代史学科,而且展望了世界古代史学科在新世纪的发展,对世界古代史研究方向、内容、方法和学风等一系列问题作了充分阐述。
从与会议代表的讨论、大会发言和提交的论文来看,这次学术研讨会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将世界古代史的研究与当今世界联系起来。内蒙古民族大学刘文鹏教授认为,伦理观念和道德观念源于近东,而且主要是埃及和两河流域。他总结了古代埃及人伦理观中的积极因素,如追求真理,崇尚正义,为政清廉,慎防贪婪,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热爱妻子,不染色情等。古代埃及人在伦理观念上的巨大贡献至今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西南师范大学徐松岩教授在《关于希腊罗马海上势力的历史反思》一文中指出,在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的产生、发展和衰落过程中,海上势力曾扮演过重要角色,是其社会生产力发展和提高的重要标志之一。古代希腊罗马人具有较强的海洋意识(它包括海洋领土意识、海洋经济意识、海洋国防意识),它与中古时代北欧人的海洋意识一起,成为近代西方海洋意识的主要源泉。古代东西方国家当政者对海上势力的不同认识与定位,是造成500年来东西方文明差距逐步拉大的一个重要历史根源。 上海师范大学陈恒先生在《从希腊化到全球化》一文中,则提出了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化即是今日全球化进程的类似物这一观点,认为当今的全球化概念和希腊化时代的全球化概念有着根深蒂固的历史联系。
二、注重专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所施治生研究员对古代希腊罗马公民内部的等级平等原则进行了论述,指出公民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上海师大裔昭印副教授在其所作的《中西妇女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发言中指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在西方由于强调普通人在历史中作用的新社会史兴起和妇女运动的深入,妇女史正成为历史研究中的一个令人瞩目的学术领域。在中国,妇女史的研究也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南开大学王敦书教授和叶民博士的《伊达拉里亚人起源考》,对伊达拉里亚文化的起源提出了两点认识:第一,从宗教和社会生活来看,伊达拉里亚文化的确体现出地中海东部文化、特别是希腊文化的特点。第二,从考古发掘来看,关于伊达拉里亚人起源的本土说和东来说的解释并非那么截然对立,认为韦兰诺瓦文化早期基本是意大利半岛的铁器文化,在其向南发展过程中与来自地中海东部的文化结合起来,从公元8世纪中期,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伊达拉里亚文化。 东北师大宫秀华副教授重点论述了罗马共和国时期行省总督制的建立及其职责。东北师大徐晓旭博士在《论古代希腊的自耕农》中提出,古代希腊自耕农的含义为:身为公民,拥有土地,亲身劳动的农民。并认为,自耕农自古风时代即已存在,民主政治可以说是自耕农经济形成在古代世界取得的最大的政治成果。自耕农经济和奴隶经济并不矛盾,相反两者兼容并在兼容中构成了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前者突出了土地所有者和劳动者集于一身的特点;后者暗示了是劳动者同时又不排除是剥削者这一本质。自耕农的思想意识是一种以自给自足为本位的乡土意识,但其中也夹杂着对经商致富的一定程度上的憧憬和追求。这种思想意识的形成,基于自耕农经济中自给自足与商品经济两种因素之间主辅关系和与此种关系相关联的城乡关系。
三、重视史料的研究。北京师范大学郭小凌教授以《古代的史料和世界古代史》为题,对什么是第一手史料?它和二手史料之间的区别,以及一手史料是否等同于历史事实等问题进行了论证。他指出在认真梳理了一遍史料之后,发现现有的史料实际上对任何一种概括都不够用。在这种情况下,说某一种属性和判定是终极的绝对正确,只能说是一种不知深浅的虚妄。因此,世界古代史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者,特别需要一种小心谨慎、如履薄冰般的态度,说话要留有余地。此外,王敦书教授、徐晓旭博士还介绍了庞培·特罗古斯的《腓力史》和查士丁的《腓力史概要》的研究情况,并对以色列人的历史观进行论述,认为以色列人一神论的神权历史观与希罗多德和司马迁一起,构成古代的三大史学传统。
四、利用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世界古代史。上海复旦大学的黄洋教授尝试用当代社会学家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概念”来研究希腊城邦政治文化。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性转变》一书中,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之分追溯到古代希腊。在他看来,“私人领域”是以家庭为中心的,而“公共领域”则是以市政广场为中心的(但并不仅限于市政广场)。希腊城邦中的作为公共领域之表现的公共空间还包括露天剧场、体育场等。这些公共空间不仅是社会文化活动的主要场所,而且同希腊城邦所特有的政治文化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此外,裔昭印副教授在对妇女史的研究中,也运用了社会学、哲学、心理学、语言人类学及统计学的研究方法。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古典文明研究所的吴宇虹教授介绍了国际亚述学的研究情况,其中也运用了古生态学的资料,认为当时两河流域并非沃土,而是沙化严重的地区。内蒙古民族大学研究生张晔也作了题为《利用DNA来建构古埃及18 王朝的王室家谱》的发言。
总之,这是一次老中青三代学者参加的、学术气氛十分浓厚的年会。它表明:世界上古史学科的总体水平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