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史 |
论世界历史整体的不平衡性
张一平
【专题名称】世界史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2001年08期
【原文出处】《江海学刊》(南京)2001年03期第114~118页
【作者简介】张一平,1958年生,历史学硕士,现为海南师范学院政史系副教授、北京大学历史系高级访问学者。
【关 键 词】世界历史整体/不平衡性/多样性/不规则/非线性/动态本质
中图分类号 K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856X(2001)03—0114—05
世界历史整体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巨大系统,不平衡性是它的基本属性之一。正是由于不平衡性,才使世界历史具有了丰富多彩的、千姿百态的发展过程;也正是由于不平衡性,才使世界历史走在一条逐渐进步、不断优化的光明大道上,使人类不断趋向一种理想的未来图景。认识到这一点,是借助于现代整体思想的结果。以往旧的整体思想,尤其是近代以来的机械论的整体思想并不这么认为。按照机械论的观点,事物整体的性质只有在平衡、均匀、规则、稳定的状态下才是正常的或有利的,而不平衡性只是起到一种破坏作用。这种看法实质上是机械的和片面的。本文将运用现代整体思想的基本原则重新认识世界历史的不平衡发展。
人类的多样性
人类,极其富有多样性,正是人类的多样性构成了世界历史不平衡发展的基础。可以说,整个世界历史不过是以人类多样性为起点的逐渐展开的过程,其中由于人类多样性的特点,决定了世界历史整体只能是一个不平衡的过程,而不可能是平衡发展的。
可以从几个层次上认识人类的多样性:
首先,构成人类的个体是无限多样的。自人类产生以来,历史上出现过的个体有数百亿之多,但是从来没有出现过两个完全一样的人。每一个人都有着独特的个体特征并以他自己所特有的方式参与历史,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在历史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从事着不同的活动。因此,他们在历史上所产生的影响、留下的痕迹、发挥的作用等等,也都是各不相同的。正是这一切“不同”,最终构成了世界历史丰富多彩的宏伟画卷。
其次,由个体构成的群体也是多种多样的。人类是一种群体动物,个体是通过群体而参与历史活动的,每个群体也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影响群体特征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血缘关系、地域划分、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经济利益、政治立场、价值观念、文化程度、工作性质、生活习俗等等。不同的因素构成了不同的群体,比如种族、民族、家族、阶级、党派、教派、团体等等。群体本身在历史上是不断变化的,它们不断地产生、发展和消亡,也不断地分化、组合和同化。它们在历史上的地位、作用、影响也是依据不同的时代条件而呈现出其多样性的特征。
再次,人类所创造的文化现象的多样性和多元化。这里所说的“文化”是一个广义上的概念,包括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影响各种文化现象的因素主要有民族关系、语言文字、自然环境、宗教神话、科学技术、思想观念、社会制度等。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人类文化呈现出五彩缤纷、绚丽多彩的景象,世界历史整体也就是人类以往全部文化成果的总和。
最后,人类社会所走过的具体道路和发展过程也是千差万别的,不同的民族和国家经历着不同的历史过程。列宁曾经指出:“不同的民族走着同样的历史道路,但走的是各种各样的曲折的小径,文化较高的民族的走法显然不同于文化较低的民族。芬兰有芬兰的走法,德国有德国的走法。”(注:《列宁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 168页。)列宁还说道:“在人类从今天的帝国主义走向明天的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上,同样表现出这种多样性。一切民族都将走到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完全一样,……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注:《列宁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64页。)历史事实的确如此。比如同样是无产阶级革命,中国革命所走过的道路,与俄国、古巴、德国等所走过的道路相比,都是不尽相同的。
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雇佣劳动的起源时,也曾指出其多种多样的途径。他说:“在现实的历史上,雇佣劳动是从奴隶制和农奴制的解体中产生的,或者像在东方和斯拉夫各民族中那样是从公有制的崩溃中产生的,但是在其最恰当的、划时代的囊括了劳动的全部社会存在的形式中,雇佣劳动是从行会制度、等级制度、劳役和实物收入、作为农副业的工业、仍为封建的小农业等等的衰亡中产生的。”(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4页。)即使在同样的经济基础上,也会出现不同的历史发展过程。马克思认为:“相同的经济基础——按主要条件来说相同——可以由无数不同的经验事实,自然条件,种族关系,各种从外部发生作用的历史影响等等,而在现象上显示出无穷无尽的变异和程度差别。”(注:《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892页。)总之, 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是以其极为丰富的多样性展现在我们面前的。
整体结构的不规则
世界历史整体不平衡发展的表征之一是整体结构的不规则状态。所谓不规则,是指整体结构上的不对称、不均匀、不整齐的种种状态和现象。
整体结构的不规则,表现在人类历史的方方面面。从时间序列上讲,历史运动的纵向发展过程从来不是整齐划一的。比如,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印度、埃及、巴比伦,在几千年前就经济繁荣、政治强盛、文化发达;但今天反倒落后了。而几千年前还是人迹罕至、野兽出没的许多不毛之地,比如欧洲许多地区,今天却跨入了发达国家行列,远远超过了几个文明古国。实际上这些文明古国正是它们的前辈和老师。再比如,封建制度的延续,在欧洲,封建制度大约存在了1000年左右,以后资本主义就迅速传播,到处摧毁了封建的桎梏;但在亚洲,尤其是中国,封建制度缓慢发展达3000年之久,而且资本主义迟迟不能顺利生长,封建残余势力至今未能完全清除。历史运动在时间上出现了巨大反差。
从空间上讲,整体结构也是很不均匀的。例如世界人口的分布,在历史上总是处于动荡和剧变之中。非洲被认为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公元前5000年时,非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6.3%,但到20世纪初下降到7%以下;18世纪初,亚洲、欧洲和非洲人口占世界人口的97.5%, 到20世纪后半叶下降到85.6%,美洲和大洋洲的人口则从世界人口的2. 5%,急剧上升到14.4%。尤其是北美洲,19世纪以前,北美洲人口占世界人口一直不到1%,但到20世纪初时已增至5%。世界人口的80%以上居住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带,而北纬60度以北只占1.5%, 整个南半球只占世界人口的11.5%。
即使是在同一区域内,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比如在美国这样的高科技发达国家中,也还存在着印第安人的原始部落以及奴隶制或封建制的庄园经济。再如亚洲,一方面存在着中国、印度这样的文明古国,并且还有日本这样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但在许多地区也还同时存在着一些落后的社会制度。比如西伯利亚,直到19世纪末,那里的科里亚克人还处在父权制家族公社的解体阶段。(注:资料来源:(苏)尼·切博克萨罗夫、伊·切博克萨罗娃著《民族·种族·文化》,东方出版社1989年版。)直到20世纪后半叶,斯里兰卡的维达人、印度的琴丘人、泰国的姆拉布尔人等等,还处在狩猎和采集的生产水平上。(注:资料来源:(苏)尼·切博克萨罗夫、伊·切博克萨罗娃著《民族·种族·文化》,东方出版社1989年版。)
从整体结构的每一个层面上讲,不规则也是一种普遍现象。比如就氏族社会而言,易洛魁人的氏族就与希腊人的氏族不同。在希腊人的氏族中,群婚的痕迹已开始消失,母权制已让位给父权制;易洛魁人则长期保持着群婚与母权制的传统。而在印度的原始时代,氏族制就采取了农村公社的形式。其间的差异是很大的。再如,就同一时期的资本主义国家来讲,它们的步伐也是很不整齐的。列宁在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概括了垄断资本主义的共同特征;即便如此,在谈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的具体情况时,列宁依然指出了它们之间的不同特征。他在分析历史问题时总是强调历史现象的“具体性”、“特殊性”,反对用“一般”的理论和“抽象”的概念,去代替历史过程中的丰富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他曾指出:“……任何一般的历史的理由,如果用在个别场合而不对该场合的条件作专门的分析,都会变成空话。”(注:《列宁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 388页。)他常常告诫人们说:“具体实现的结果与任何人所能想象的不同,它要新奇得多,特殊得多,复杂得多。”(注:《列宁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138页。)
非线性的因果关系
所谓非线性的因果关系,是相对于线性的因果关系而言的。按照近代机械论的世界观,客观事物以及人们的主观精神的运动变化,都是由因果关系支配的;而因果关系则是一种线性的关系,即一定的原因导致一定的结果,一个原因后面必然是一个结果,形成因果链。这似乎就形成了自然界变化的一种规律。在历史研究中也是一样,比如把整个世界历史划分为“古代——中古——近代”的三分法一类,历史发展好像是一节一节地竹竿似的直线发展过程,历史运动也就成为从一个原因到一个结果,再从另外一个原因到另外一个结果的简单运动过程。这种观点就是线性的因果关系,它的影响至今仍很大。
线性因果关系的观点,至少有两种局限性。一是把因果关系简单化了。似乎某种原因必定导致某种结果,或某种结果一定是某种原因造成的。看上去好像很有道理,好像是掌握了某种规律性,实际上它往往把人们引向认识的歧途。因为在现实世界中,因果关系是很复杂的,有着多种可能性。我们随便可以罗列出几种因果关系,如:同因同果、同因异果、异因同果、异因异果、一因一果、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多因多果、单向因果、循环因果、交叉因果、混合因果等。这些因果关系不论在现实中,还是在历史上都是非常多见的。历史运动是由十分复杂、十分多样的因果关系组合而成的,是非线性的因果关系。
线性因果关系的另一个局限性是把整体看作是部分的简单相加。似乎事物是由一个个因果串联起来的,是一根直线上的,因此,每一个因果之间都是一种叠加的关系,事物的整体也就是这些因果之和。这样,部分和部分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就被简化为单一的加和关系,完全不能说明整体内部的有机联系。
现代科学在研究系统、整体、有机体、格式塔等的过程中,发现线性因果关系的概念是无法令人满意的,它难以解释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极为复杂的相互关系。只有非线性的因果关系才可能接近客观真实。
对于世界历史整体来说,它是一个更为复杂多变的运动过程,任何将它加以简单化理解的试图,都会导致荒唐可笑的后果。恩格斯对此有过十分精彩的阐述。他说:“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就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变。”(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第478页。 )恩格斯在这里对历史事件的错综复杂的原因所作的详细描述,今天看起来仍然十分准确和深刻。
列宁对历史辩证法有着深刻的认识,曾多次指出:“历史的发展是曲折的,迂回的。”(注:《列宁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59 年版,第492页。)他认为:“因果性只是片面地、断续地、 不完全地表现世界联系的全面性和包罗万象的性质。”(注:列宁:《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88页。)可见,历史运动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并不是简单地直线似的向上发展的,历史的发展是有时前进,有时倒退;有时急促,有时缓慢甚至停滞不前,用简单的因果关系是不能揭示历史过程真实面貌的。所以,列宁指出:“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因果性,只是世界性联系的一个极小部分。”(注:列宁:《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90页。)
当代许多著名学者,都反对用简单的线性关系来描述世界。比如,罗素就曾提出:“世界全是各种点和跳跃。”(注:Bertrand Russell,《The Scientiflc Outlook》, London, 1931, P.98. )他在这里就回避了线的概念。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巴勒克拉夫也认为:“连续性决不是历史的最显著的特征。……在每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点,我们面临各种偶然的、未预见到的、新的、生气勃勃的和革命性的事件;正如巴特费尔德所指出的,处于这样的时代,通常关于历史发展因果联系的理论‘已不足于解释历史发展的下一个阶段,以及各种事件的下一次转折’。”(注: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导论》,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页。)显然, 用线性关系来解释历史过程是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的。
一般地讲,在线性因果关系作用下,事物的发展往往是一种平衡的、对称的过程;而在非线性因果关系作用下,事物的发展往往是一种不平衡的、不对称的过程。世界历史的运动过程,本质上是受非线性因果关系影响的,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动态的本质
世界历史整体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每时每刻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静止的、不变的事物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这似乎是一个不言而喻的道理,但在历史研究中,这远不是一个已经很好解决了的问题。由于形而上学、机械论思想的长期影响,人们往往不能用发展、变化的眼光来看待历史现象,总是期望发现历史上的“重演”、“循环”现象,以及那些固定不变的“定式”或僵硬的“模式”。虽然历史事实不断地打破这些梦想,但作为人们思维中的习惯和惰性却始终没有根本消除。因此,辩证唯物主义的任务之一,就是要不断地强调历史的运动和变化。恩格斯明确提出,在人类历史上,“除了变化本身之外没有任何不变化的东西”(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1961 年版,第37页。)。他在另一个地方,把人类历史的动态性描述如下:“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第417页。)。
如何认识事物的运动?近代科学与现代科学有着很大的不同。牛顿力学只描述事物运动的一般状态,不追究导致事物运动的具体原因,这就决定了牛顿抽象的、绝对化的研究态度。牛顿认为,时间是“瞬间”的集合,空间是“点”的集合,在物质运动过程中,绝对的、无变化的“瞬间”和“点”,可以被相对的、多变的事物所占有。因此,事物运动虽然有其存在范围和生灭间隔,但这些范围和间隔的意义只能从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的“绝对坐标系”中获得确定。牛顿曾说道:“绝对的空间,就其本性而言,是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而永远是相同的和不动的……绝对的、真正的和数学的时间自身在流逝着,而且由于其本性而在均匀地、与任何其他外界事物无关地流逝着,它又可以名之为‘延续性’。”(注: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第8页。)这样一来,事物的运动只能从静止的状态来认识, 事物的静止是“绝对地”存在着的。时间与空间是毫无联系的,事物之间也是互不相关、各自孤立地运动的。牛顿力学对近代以来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人们在研究历史时,习惯于先把历史事件分解为若干个因素,对这些因素分别进行静止状态下的考察,然后把所有的考察结果简单相加在一起来说明历史事件。这样的方法,极大地限制了人们认识历史的视野,妨碍了人们对历史的总体把握。
现代科学建立在爱因斯坦相对论原理基础上,突破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相对论证明了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时间和空间,只存在依赖于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它们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属性,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并且时间与空间都是相对的,在不同的坐标系中,时间与空间会有不同的变化。比如在物质高度密集的区域,空间会发生弯曲,时间也会变慢等等。由此看来,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运动状态的特例,是相对的。对于事物的运动必须从运动的状态才能够认识,时间和空间不能离开物质运动而单独存在,时间与空间的紧密联系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普遍的、绝对的存在。
因此,世界历史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它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而运动意味着不平衡,静止意味着平衡。运动只能够不断地趋向平衡,但只要运动不停止,就不能实现绝对的平衡。所以,世界历史的动态本质决定了它的不平衡性。此外,现代科学还告诉我们,对于动态事物的认识,必须从时空相关性和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入手才能够实现。由于整体就是部分与部分之间以及整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构成的,因此,事物只能从整体上才能够被理解,也只有从整体的角度才能得到对事物的真实的认识。
不平衡的意义
如何认识世界历史整体的不平衡性?怎样评价不平衡发展的意义?不平衡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对于这样的问题,不能简单地给予回答,至少要从三个方面来把握这些问题。
第一,从不平衡性的本质来看,是有利于客观事物总体上的发展、进化的。这从不平衡与平衡的区别上可以看得很清楚。因为,平衡意味着是一种静态的东西,静态的东西是不运动、不变化的,也可以说是“僵死”的东西。所以,平衡有利于事物的稳定,但不利于事物的发展,要发展就得打破平衡,寻求变化。所谓在“平衡中求发展”并不是一种真正的平衡,如果保持平衡不变,就无法得到发展。只有改变了平衡状况,才能得到发展;发展之后,再寻求新的平衡。因此,事物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地打破平衡、又不断地建立平衡的过程,在本质上这是一个不平衡的过程。所有的平衡都是暂时的、相对的,而不平衡则是长期的和绝对的。
世界历史整体是一个明显的不平衡的发展过程。迄今以来,人类所取得的巨大的进步以及丰硕的文明成果,已经证明:不平衡性有利于世界历史的运动和发展。得出这样的结论,可能令许多人难以接受,有的人会说,如果总是处在一种动荡不安的状况,人们怎么会去发展生产呢?这里需要解释一下。首先,不平衡并不意味着社会动荡,而是说历史处在一种不规则、不对称、不均匀和多样化的状态。其次,人们要发展生产本身就是不平衡的行为,而且并不是只在平衡、稳定的状态下才能发展生产,实际上往往那些不平衡和动荡的环境更能刺激生产的发展。比如市场激烈竞争刺激了新技术的发明,大规模的战争推动了重工业的发展等等。最后,长期的“平衡”和稳定的社会状况,并不一定带来长足的发展,而是往往带来长期的停滞不前。中国封建社会的缓慢延续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因此,从根本上讲,不平衡性正是人类历史进步的重要源泉。
第二,不平衡性是推动世界历史整体进化的。这也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不平衡性反映着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多样性是不断丰富、不断更新的,这就有利于人类社会不断创新、不断获得新的生命力,由此推动社会的前进;二是不平衡性决定了人类社会不规则、不对称、不均匀的特点,由于这种特点而导致了社会个体及群体间的差异,差异导致竞争,竞争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三是不平衡意味着复杂的、非线性的因果关系,促进着社会内部的以及社会与外部环境的普遍联系的发展,而人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交往、相互作用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四是不平衡在本质上是动态的,动态意味着运动和变化,不平衡状态的事物在运动过程中总的趋向是平衡和稳定,尽管最终的平衡和稳定是不能实现的,但是这种趋向使人类社会向着更为理想的目标迈进。
第三,不平衡性并不总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不是在每时每刻,也不是在每一次运动变化中都带来益处。由于要打破平衡,引起竞争,就必然会造成社会的动荡和社会成员之间的冲突;由于要运动,就必然会失去稳定性,这些都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最为明显的例子是历史上不断发生的战争。战争导致社会的剧烈震荡,人民颠沛流离,社会经济文化遭到破坏,甚至在一定时期内,还会造成社会的倒退。这是不平衡性的负面影响,以及它的破坏作用。从感情的角度出发,人们对这种破坏作用十分厌恶和痛恨,人们因此对社会的平衡和稳定有着一种朴素的向往。但是,感情不能代替科学,也不能改变历史。列宁在谈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就说道:“战争使最文明的、文化最发达的国家陷于饥饿的境地。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作为巨大的历史过程的战争又空前地加速了社会的发展,发展到帝国主义即垄断资本主义的资本主义,在战争的影响下已经变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我们现在已经达到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这样一个阶段,即它已为社会主义直接打开了大门”。(注:《列宁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365页。 )历史的辩证法就是如此。^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2001年08期
【原文出处】《江海学刊》(南京)2001年03期第114~118页
【作者简介】张一平,1958年生,历史学硕士,现为海南师范学院政史系副教授、北京大学历史系高级访问学者。
【内容提要】 | 不平衡是世界历史整体的基本属性之一,表现在人类社会的多样性、整体结构的不规则性、非线性的因果关系、持续的动态过程等方面。重新认识不平衡性对于历史发展的意义,有助于我们正确地把握世界历史整体的本质过程。 |
世界历史整体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巨大系统,不平衡性是它的基本属性之一。正是由于不平衡性,才使世界历史具有了丰富多彩的、千姿百态的发展过程;也正是由于不平衡性,才使世界历史走在一条逐渐进步、不断优化的光明大道上,使人类不断趋向一种理想的未来图景。认识到这一点,是借助于现代整体思想的结果。以往旧的整体思想,尤其是近代以来的机械论的整体思想并不这么认为。按照机械论的观点,事物整体的性质只有在平衡、均匀、规则、稳定的状态下才是正常的或有利的,而不平衡性只是起到一种破坏作用。这种看法实质上是机械的和片面的。本文将运用现代整体思想的基本原则重新认识世界历史的不平衡发展。
人类的多样性
人类,极其富有多样性,正是人类的多样性构成了世界历史不平衡发展的基础。可以说,整个世界历史不过是以人类多样性为起点的逐渐展开的过程,其中由于人类多样性的特点,决定了世界历史整体只能是一个不平衡的过程,而不可能是平衡发展的。
可以从几个层次上认识人类的多样性:
首先,构成人类的个体是无限多样的。自人类产生以来,历史上出现过的个体有数百亿之多,但是从来没有出现过两个完全一样的人。每一个人都有着独特的个体特征并以他自己所特有的方式参与历史,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在历史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从事着不同的活动。因此,他们在历史上所产生的影响、留下的痕迹、发挥的作用等等,也都是各不相同的。正是这一切“不同”,最终构成了世界历史丰富多彩的宏伟画卷。
其次,由个体构成的群体也是多种多样的。人类是一种群体动物,个体是通过群体而参与历史活动的,每个群体也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影响群体特征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血缘关系、地域划分、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经济利益、政治立场、价值观念、文化程度、工作性质、生活习俗等等。不同的因素构成了不同的群体,比如种族、民族、家族、阶级、党派、教派、团体等等。群体本身在历史上是不断变化的,它们不断地产生、发展和消亡,也不断地分化、组合和同化。它们在历史上的地位、作用、影响也是依据不同的时代条件而呈现出其多样性的特征。
再次,人类所创造的文化现象的多样性和多元化。这里所说的“文化”是一个广义上的概念,包括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影响各种文化现象的因素主要有民族关系、语言文字、自然环境、宗教神话、科学技术、思想观念、社会制度等。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人类文化呈现出五彩缤纷、绚丽多彩的景象,世界历史整体也就是人类以往全部文化成果的总和。
最后,人类社会所走过的具体道路和发展过程也是千差万别的,不同的民族和国家经历着不同的历史过程。列宁曾经指出:“不同的民族走着同样的历史道路,但走的是各种各样的曲折的小径,文化较高的民族的走法显然不同于文化较低的民族。芬兰有芬兰的走法,德国有德国的走法。”(注:《列宁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 168页。)列宁还说道:“在人类从今天的帝国主义走向明天的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上,同样表现出这种多样性。一切民族都将走到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完全一样,……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注:《列宁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64页。)历史事实的确如此。比如同样是无产阶级革命,中国革命所走过的道路,与俄国、古巴、德国等所走过的道路相比,都是不尽相同的。
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雇佣劳动的起源时,也曾指出其多种多样的途径。他说:“在现实的历史上,雇佣劳动是从奴隶制和农奴制的解体中产生的,或者像在东方和斯拉夫各民族中那样是从公有制的崩溃中产生的,但是在其最恰当的、划时代的囊括了劳动的全部社会存在的形式中,雇佣劳动是从行会制度、等级制度、劳役和实物收入、作为农副业的工业、仍为封建的小农业等等的衰亡中产生的。”(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4页。)即使在同样的经济基础上,也会出现不同的历史发展过程。马克思认为:“相同的经济基础——按主要条件来说相同——可以由无数不同的经验事实,自然条件,种族关系,各种从外部发生作用的历史影响等等,而在现象上显示出无穷无尽的变异和程度差别。”(注:《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892页。)总之, 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是以其极为丰富的多样性展现在我们面前的。
整体结构的不规则
世界历史整体不平衡发展的表征之一是整体结构的不规则状态。所谓不规则,是指整体结构上的不对称、不均匀、不整齐的种种状态和现象。
整体结构的不规则,表现在人类历史的方方面面。从时间序列上讲,历史运动的纵向发展过程从来不是整齐划一的。比如,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印度、埃及、巴比伦,在几千年前就经济繁荣、政治强盛、文化发达;但今天反倒落后了。而几千年前还是人迹罕至、野兽出没的许多不毛之地,比如欧洲许多地区,今天却跨入了发达国家行列,远远超过了几个文明古国。实际上这些文明古国正是它们的前辈和老师。再比如,封建制度的延续,在欧洲,封建制度大约存在了1000年左右,以后资本主义就迅速传播,到处摧毁了封建的桎梏;但在亚洲,尤其是中国,封建制度缓慢发展达3000年之久,而且资本主义迟迟不能顺利生长,封建残余势力至今未能完全清除。历史运动在时间上出现了巨大反差。
从空间上讲,整体结构也是很不均匀的。例如世界人口的分布,在历史上总是处于动荡和剧变之中。非洲被认为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公元前5000年时,非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6.3%,但到20世纪初下降到7%以下;18世纪初,亚洲、欧洲和非洲人口占世界人口的97.5%, 到20世纪后半叶下降到85.6%,美洲和大洋洲的人口则从世界人口的2. 5%,急剧上升到14.4%。尤其是北美洲,19世纪以前,北美洲人口占世界人口一直不到1%,但到20世纪初时已增至5%。世界人口的80%以上居住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带,而北纬60度以北只占1.5%, 整个南半球只占世界人口的11.5%。
即使是在同一区域内,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比如在美国这样的高科技发达国家中,也还存在着印第安人的原始部落以及奴隶制或封建制的庄园经济。再如亚洲,一方面存在着中国、印度这样的文明古国,并且还有日本这样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但在许多地区也还同时存在着一些落后的社会制度。比如西伯利亚,直到19世纪末,那里的科里亚克人还处在父权制家族公社的解体阶段。(注:资料来源:(苏)尼·切博克萨罗夫、伊·切博克萨罗娃著《民族·种族·文化》,东方出版社1989年版。)直到20世纪后半叶,斯里兰卡的维达人、印度的琴丘人、泰国的姆拉布尔人等等,还处在狩猎和采集的生产水平上。(注:资料来源:(苏)尼·切博克萨罗夫、伊·切博克萨罗娃著《民族·种族·文化》,东方出版社1989年版。)
从整体结构的每一个层面上讲,不规则也是一种普遍现象。比如就氏族社会而言,易洛魁人的氏族就与希腊人的氏族不同。在希腊人的氏族中,群婚的痕迹已开始消失,母权制已让位给父权制;易洛魁人则长期保持着群婚与母权制的传统。而在印度的原始时代,氏族制就采取了农村公社的形式。其间的差异是很大的。再如,就同一时期的资本主义国家来讲,它们的步伐也是很不整齐的。列宁在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概括了垄断资本主义的共同特征;即便如此,在谈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的具体情况时,列宁依然指出了它们之间的不同特征。他在分析历史问题时总是强调历史现象的“具体性”、“特殊性”,反对用“一般”的理论和“抽象”的概念,去代替历史过程中的丰富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他曾指出:“……任何一般的历史的理由,如果用在个别场合而不对该场合的条件作专门的分析,都会变成空话。”(注:《列宁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 388页。)他常常告诫人们说:“具体实现的结果与任何人所能想象的不同,它要新奇得多,特殊得多,复杂得多。”(注:《列宁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138页。)
非线性的因果关系
所谓非线性的因果关系,是相对于线性的因果关系而言的。按照近代机械论的世界观,客观事物以及人们的主观精神的运动变化,都是由因果关系支配的;而因果关系则是一种线性的关系,即一定的原因导致一定的结果,一个原因后面必然是一个结果,形成因果链。这似乎就形成了自然界变化的一种规律。在历史研究中也是一样,比如把整个世界历史划分为“古代——中古——近代”的三分法一类,历史发展好像是一节一节地竹竿似的直线发展过程,历史运动也就成为从一个原因到一个结果,再从另外一个原因到另外一个结果的简单运动过程。这种观点就是线性的因果关系,它的影响至今仍很大。
线性因果关系的观点,至少有两种局限性。一是把因果关系简单化了。似乎某种原因必定导致某种结果,或某种结果一定是某种原因造成的。看上去好像很有道理,好像是掌握了某种规律性,实际上它往往把人们引向认识的歧途。因为在现实世界中,因果关系是很复杂的,有着多种可能性。我们随便可以罗列出几种因果关系,如:同因同果、同因异果、异因同果、异因异果、一因一果、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多因多果、单向因果、循环因果、交叉因果、混合因果等。这些因果关系不论在现实中,还是在历史上都是非常多见的。历史运动是由十分复杂、十分多样的因果关系组合而成的,是非线性的因果关系。
线性因果关系的另一个局限性是把整体看作是部分的简单相加。似乎事物是由一个个因果串联起来的,是一根直线上的,因此,每一个因果之间都是一种叠加的关系,事物的整体也就是这些因果之和。这样,部分和部分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就被简化为单一的加和关系,完全不能说明整体内部的有机联系。
现代科学在研究系统、整体、有机体、格式塔等的过程中,发现线性因果关系的概念是无法令人满意的,它难以解释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极为复杂的相互关系。只有非线性的因果关系才可能接近客观真实。
对于世界历史整体来说,它是一个更为复杂多变的运动过程,任何将它加以简单化理解的试图,都会导致荒唐可笑的后果。恩格斯对此有过十分精彩的阐述。他说:“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就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变。”(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第478页。 )恩格斯在这里对历史事件的错综复杂的原因所作的详细描述,今天看起来仍然十分准确和深刻。
列宁对历史辩证法有着深刻的认识,曾多次指出:“历史的发展是曲折的,迂回的。”(注:《列宁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59 年版,第492页。)他认为:“因果性只是片面地、断续地、 不完全地表现世界联系的全面性和包罗万象的性质。”(注:列宁:《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88页。)可见,历史运动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并不是简单地直线似的向上发展的,历史的发展是有时前进,有时倒退;有时急促,有时缓慢甚至停滞不前,用简单的因果关系是不能揭示历史过程真实面貌的。所以,列宁指出:“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因果性,只是世界性联系的一个极小部分。”(注:列宁:《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90页。)
当代许多著名学者,都反对用简单的线性关系来描述世界。比如,罗素就曾提出:“世界全是各种点和跳跃。”(注:Bertrand Russell,《The Scientiflc Outlook》, London, 1931, P.98. )他在这里就回避了线的概念。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巴勒克拉夫也认为:“连续性决不是历史的最显著的特征。……在每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点,我们面临各种偶然的、未预见到的、新的、生气勃勃的和革命性的事件;正如巴特费尔德所指出的,处于这样的时代,通常关于历史发展因果联系的理论‘已不足于解释历史发展的下一个阶段,以及各种事件的下一次转折’。”(注: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导论》,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页。)显然, 用线性关系来解释历史过程是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的。
一般地讲,在线性因果关系作用下,事物的发展往往是一种平衡的、对称的过程;而在非线性因果关系作用下,事物的发展往往是一种不平衡的、不对称的过程。世界历史的运动过程,本质上是受非线性因果关系影响的,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动态的本质
世界历史整体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每时每刻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静止的、不变的事物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这似乎是一个不言而喻的道理,但在历史研究中,这远不是一个已经很好解决了的问题。由于形而上学、机械论思想的长期影响,人们往往不能用发展、变化的眼光来看待历史现象,总是期望发现历史上的“重演”、“循环”现象,以及那些固定不变的“定式”或僵硬的“模式”。虽然历史事实不断地打破这些梦想,但作为人们思维中的习惯和惰性却始终没有根本消除。因此,辩证唯物主义的任务之一,就是要不断地强调历史的运动和变化。恩格斯明确提出,在人类历史上,“除了变化本身之外没有任何不变化的东西”(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1961 年版,第37页。)。他在另一个地方,把人类历史的动态性描述如下:“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第417页。)。
如何认识事物的运动?近代科学与现代科学有着很大的不同。牛顿力学只描述事物运动的一般状态,不追究导致事物运动的具体原因,这就决定了牛顿抽象的、绝对化的研究态度。牛顿认为,时间是“瞬间”的集合,空间是“点”的集合,在物质运动过程中,绝对的、无变化的“瞬间”和“点”,可以被相对的、多变的事物所占有。因此,事物运动虽然有其存在范围和生灭间隔,但这些范围和间隔的意义只能从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的“绝对坐标系”中获得确定。牛顿曾说道:“绝对的空间,就其本性而言,是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而永远是相同的和不动的……绝对的、真正的和数学的时间自身在流逝着,而且由于其本性而在均匀地、与任何其他外界事物无关地流逝着,它又可以名之为‘延续性’。”(注: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第8页。)这样一来,事物的运动只能从静止的状态来认识, 事物的静止是“绝对地”存在着的。时间与空间是毫无联系的,事物之间也是互不相关、各自孤立地运动的。牛顿力学对近代以来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人们在研究历史时,习惯于先把历史事件分解为若干个因素,对这些因素分别进行静止状态下的考察,然后把所有的考察结果简单相加在一起来说明历史事件。这样的方法,极大地限制了人们认识历史的视野,妨碍了人们对历史的总体把握。
现代科学建立在爱因斯坦相对论原理基础上,突破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相对论证明了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时间和空间,只存在依赖于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它们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属性,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并且时间与空间都是相对的,在不同的坐标系中,时间与空间会有不同的变化。比如在物质高度密集的区域,空间会发生弯曲,时间也会变慢等等。由此看来,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运动状态的特例,是相对的。对于事物的运动必须从运动的状态才能够认识,时间和空间不能离开物质运动而单独存在,时间与空间的紧密联系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普遍的、绝对的存在。
因此,世界历史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它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而运动意味着不平衡,静止意味着平衡。运动只能够不断地趋向平衡,但只要运动不停止,就不能实现绝对的平衡。所以,世界历史的动态本质决定了它的不平衡性。此外,现代科学还告诉我们,对于动态事物的认识,必须从时空相关性和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入手才能够实现。由于整体就是部分与部分之间以及整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构成的,因此,事物只能从整体上才能够被理解,也只有从整体的角度才能得到对事物的真实的认识。
不平衡的意义
如何认识世界历史整体的不平衡性?怎样评价不平衡发展的意义?不平衡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对于这样的问题,不能简单地给予回答,至少要从三个方面来把握这些问题。
第一,从不平衡性的本质来看,是有利于客观事物总体上的发展、进化的。这从不平衡与平衡的区别上可以看得很清楚。因为,平衡意味着是一种静态的东西,静态的东西是不运动、不变化的,也可以说是“僵死”的东西。所以,平衡有利于事物的稳定,但不利于事物的发展,要发展就得打破平衡,寻求变化。所谓在“平衡中求发展”并不是一种真正的平衡,如果保持平衡不变,就无法得到发展。只有改变了平衡状况,才能得到发展;发展之后,再寻求新的平衡。因此,事物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地打破平衡、又不断地建立平衡的过程,在本质上这是一个不平衡的过程。所有的平衡都是暂时的、相对的,而不平衡则是长期的和绝对的。
世界历史整体是一个明显的不平衡的发展过程。迄今以来,人类所取得的巨大的进步以及丰硕的文明成果,已经证明:不平衡性有利于世界历史的运动和发展。得出这样的结论,可能令许多人难以接受,有的人会说,如果总是处在一种动荡不安的状况,人们怎么会去发展生产呢?这里需要解释一下。首先,不平衡并不意味着社会动荡,而是说历史处在一种不规则、不对称、不均匀和多样化的状态。其次,人们要发展生产本身就是不平衡的行为,而且并不是只在平衡、稳定的状态下才能发展生产,实际上往往那些不平衡和动荡的环境更能刺激生产的发展。比如市场激烈竞争刺激了新技术的发明,大规模的战争推动了重工业的发展等等。最后,长期的“平衡”和稳定的社会状况,并不一定带来长足的发展,而是往往带来长期的停滞不前。中国封建社会的缓慢延续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因此,从根本上讲,不平衡性正是人类历史进步的重要源泉。
第二,不平衡性是推动世界历史整体进化的。这也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不平衡性反映着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多样性是不断丰富、不断更新的,这就有利于人类社会不断创新、不断获得新的生命力,由此推动社会的前进;二是不平衡性决定了人类社会不规则、不对称、不均匀的特点,由于这种特点而导致了社会个体及群体间的差异,差异导致竞争,竞争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三是不平衡意味着复杂的、非线性的因果关系,促进着社会内部的以及社会与外部环境的普遍联系的发展,而人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交往、相互作用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四是不平衡在本质上是动态的,动态意味着运动和变化,不平衡状态的事物在运动过程中总的趋向是平衡和稳定,尽管最终的平衡和稳定是不能实现的,但是这种趋向使人类社会向着更为理想的目标迈进。
第三,不平衡性并不总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不是在每时每刻,也不是在每一次运动变化中都带来益处。由于要打破平衡,引起竞争,就必然会造成社会的动荡和社会成员之间的冲突;由于要运动,就必然会失去稳定性,这些都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最为明显的例子是历史上不断发生的战争。战争导致社会的剧烈震荡,人民颠沛流离,社会经济文化遭到破坏,甚至在一定时期内,还会造成社会的倒退。这是不平衡性的负面影响,以及它的破坏作用。从感情的角度出发,人们对这种破坏作用十分厌恶和痛恨,人们因此对社会的平衡和稳定有着一种朴素的向往。但是,感情不能代替科学,也不能改变历史。列宁在谈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就说道:“战争使最文明的、文化最发达的国家陷于饥饿的境地。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作为巨大的历史过程的战争又空前地加速了社会的发展,发展到帝国主义即垄断资本主义的资本主义,在战争的影响下已经变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我们现在已经达到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这样一个阶段,即它已为社会主义直接打开了大门”。(注:《列宁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365页。 )历史的辩证法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