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史
世界历史整体化进程研究的新成果
——评《宏观世界史》
陈从阳/张涛

【专题名称】世界史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2001年07期
【原文出处】《《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年01期第124~127页
【作者简介】陈从阳(1965-),男,湖北汉川人,湖北省咸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历史学系副教授,主要从事20世纪世界史研究;咸宁师范高等专科学院 历史学系,湖北 咸宁 437005
    张涛(1957-),男,安徽淮南人,华中农业大学外语系讲师,主要从事两次世界大战间的国际关系及跨文化交际研究。咸宁师范高等专科学院 历史学系,湖北 咸宁 437005


    [中图分类号]K10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1000-5374(2001)01-0124-04
    由李植枬教授主编的《宏观世界史》已于1999年11月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这部书是教育部为高等院校非历史专业学生编写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仔细拜读全书,笔者深深感到:《宏观世界史》是我国学者探索世界历史整体化进程的新成果,是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好教材。
    一
    什么是世界历史?历来编著世界史的学者达成的共识是:世界历史就是各国历史的总和。他们撰写的各种世界史著作一般都是按上古、中古、近代、现代(或按社会形态)分期逐一叙述各国各民族和各地区的历史,实际上是按单个国家历史和单个历史事件进行编纂,是一种分阶段的各国历史汇编,这样编写的世界史很难反映客观的世界历史发展进程。
    巴勒克拉夫在《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中充满睿智地指出:“认识到需要建立全球的历史观——即超越民族和地区的界限,理解整个世界的历史观——是当前的主要特征之一”。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以武汉大学历史系吴于廑教授为代表的中国学者通过认识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的理论,对世界历史学科的对象、范围、主题等进行深入思考。他们认为:世界历史作为历史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它的探索目标并不等同于将各国国别史简单相加,世界史学科要探索和说明的主题是:历史怎样发展为世界的历史。马克思明确指出:“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人类历史由原始的彼此闭塞的人群的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其自身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各民族、各国家、各地区最早都处在彼此隔绝的分散发展状态,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了彼此交往和联系的逐步加强,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在15、16世纪之交,世界开始从分散发展向整体发展转为,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世界终于成为一个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实现了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飞跃,开始了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伟大转变。20世纪的世界历史进入到一个整体发展的新阶段。
    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两个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方面: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前者指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产方式由低级向高级的演变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后者指历史由各民族各国家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加强联系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这一客观进程。两者的共同基础和最终推动力量是物质生产的进步,正是物质生产资料生产的发展,把历史的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这两个方面结合为一个统一的世界历史进程。
    《宏观世界史》在指导思想上体现了中国学者对历史新的整体观,改变了过去那种局限于孤立地考察单个国家历史和单个历史事件的研究角度。不仅如此,该书还提出了一个综览全局,从全局考察人类社会历史怎样发展为世界历史并演变成当今世界的结构,它以人类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的演进为基础,按照历史世界历史转变所呈现的大的阶段性,将人类历史从古至今划分为三个大时期:人类社会在分散的状态中发展(从人类起源到15、16世纪);人类社会由分散发展向整体发展转变(15、16世纪到19世纪);世界进入整体发展的新阶段(20世纪)。
    综上所述,《宏观世界史》不仅在世界历史观上实现了新的跨越,而且在世界历史体系和分期上突破了史学界长期形成的窠臼,反映了中国学者对世界历史进行宏观研究的最新成果。
    二
    按什么原则和标准组织世界历史的内容,这是编纂世界史无可避免的重要问题。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世界史的舞台是全球而不是某一地区,因此,研究重点应放在那些具有世界性影响的运动之上”。巴勒克拉夫指出:“现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它是探索超越政治和文化界限的相互联络相互关系”。在其主编的《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前言中,巴氏强调:“我们特别注重各大文明及其联系和相互影响”。《宏观世界史》系统探讨和阐述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在对世界历史内容的选择上遵循的原则是:“以生产力发展和世界交往的发展为主线,以历史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及其相互作用为骨架,将关系世界全局,具有世界意义,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和历史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提供世界历史的基本知识,勾勒世界历史的基本线索,揭示世界历史的发展规律和经验教训”。
    作为国内从事20世纪世界史整体研究的知名学者,李植枬教授曾经对20世纪世界历史做过清晰说明:“在20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中,几次科技革命、两次世界大战和两次大战后的世界革命高潮、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世界格局演变和当今世界的改革和调整潮流等,都有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并产生了世界性影响。正是这些重大事件及其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总的合力,决定着20世纪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在对世界历史内容的选择上,《宏观世界史》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特点:
    第一,高度重视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正如作者曾指出:“坚持生产力和世界交往的发展是世界历史发的主轴的观点,是科学地认识世界历史的一把钥匙”,“在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起着越来越大的推动作用,而科技革命对生产力发展更是突破性的推进。因此,要着重研究几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对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重大作用”。科技、经济、国际经济联系几乎渗透到《宏观世界史》所有各章。作者特别对首次工业革命。第二、三次科技革命、新科技革命及其对世界历史纵向和横向发展的巨大作用作了重点叙述和认真分析。
    第二,对于世界整体化进程中的社会交往给予极大的关注。吴于廑先生曾言:“我们要探索历史之所以成为世界历史,就必须把各民族、各国家、各地区之间在一定生产发展条件下发生的接触、交往、渗透、融汇矛盾、冲突等等历史运动,摆在一个重要的地位”。仅以该书《第一编:人类社会在分散状态中发展》为例,作者就专门介绍了古代五大文明区之间、四大帝国(汉帝国、贵霜、安息、罗马帝国)之间经济、文化等的相互交流,作者还特别描述了古代游牧民族对农耕世界三次移徙和冲击。在《跨越封建区域的国际交往》一章中,作者专门介绍了中国造纸术、印度数字西传等“东学西渐”的史实,这些都是以往通史教材中较少见到的。
    第三,将中国历史放在世界历史整体发展中进行考察。世界历史绝非把中国历史排除在外的域外史,中国历史和其他国家历史一样,是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全过程的组成部分。作者站在世界全局的高度,用相当多的篇幅描绘了中国作为世界主要早期农耕、畜牧中心和古代文明中心所创造的辉煌的奴隶制文明及独特繁荣的东亚封建文化;展现了在资本、帝国主义的全球冲击下,中华民族逐步沉沦、不断抗争、日益崛起的曲折历程;尤其是作者把20世纪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纳入世界整体发展进程中,再现了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前赴后继、不屈不挠、苦心孤诣、不断探索的新世纪画卷,深化了对中国历史和国情的认识。
    三
    作为一部47万余字的世界通史教材,如何处理好知识性和学术性、普及和提高的关系,是作者考虑的另一重大问题。鉴于教材读者的特殊性,作者在内容安排上没有停留在对重大历史事件、运动等的进一步叙述、概述、分析等层面上,而是以宏阔的历史视野、崭新的内涵、将宏观和微观较好结合起来,展示了远古以来的世界历史进程。作者尤其注重将从古至今世界发展演变中那些关系世界全局、具有世界历史意义、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和历史人物放在整个人类历史进程中考察,探索其产生、发展,评价其历史地位、揭示历史运动的规律,高屋建瓴、立意深远,得出了许多富有学术性、启发性、思辩性的结论。《宏观世界史》是一部知识性和学术性兼备、普及和提高并举,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通史教材。
    吴于廑先生认为:“亚欧大陆各农耕中心进入阶级社会之后,在世界历史上划分奴隶制阶段和封建制阶段,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宏观世界史》迎难而上,它将亚、欧、北非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问题置于4-8世纪民族大迁徙浪潮的广阔舞台,提出“当时在亚洲、欧洲、北非兴起的主要国家,尤其是中华隋唐帝国、加洛林帝国、拜占廷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它们的封建制度都是由先进农耕地区奴隶社会解体时期的社会关系,包括新生的封建因素,与游牧或半游牧部落原始社会解体时期的社会关系长期相互作用确立起来的”。这种观点虽系一家之言,但令人耳目一新。西欧封建社会为何率先向资本主义?作者认为,这是东西方不同区域国家封建社会的具体结构不同、社会发展机制存在重大差异造成的。再如:在20世纪初,经济落后的俄国为什么率先突破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作者认为:在世界整体形成条件下,从哪里开始过渡,不仅仅取决于该国国内社会矛盾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该国在世界全局、在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总体联系中所处的地位。在金融资本统治已成为世界体系的条件下,无产阶级革命不单纯是个别国家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而是帝国主义阵线整个链条在其薄弱环节的崩溃。走在社会主义革命前列的,不一定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可能是比较落后的国家。从世界整体看,俄国处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边缘位置和特殊地位,资本主义世界各种矛盾在这里集结,使它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在列宁“一国胜利”理论指引下,布尔什维克党采取灵活的战略战术,利用大战造成的有利条件,汇集强大的革命洪流,通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途径,跨越了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作者对十月革命的历史必然性的分析,视野宽广、内涵丰富、逻辑严谨,颇有说服力,在国内同类教材中尚不多见。它对于我们澄清在十月革命问题上的错误认识,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是有很大帮助的。
    四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若干意见》的文件中,强调要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等人文社科方面的教育。江泽民总书记在1999年6月15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语重心长地指出:“如果轻视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知识教育和人格培养,那就会产生很大的片面性,而这种片面性往往会影响人的一生的轨迹”。《宏观世界史》的出版,是对高等院校非历史专业学生和青年读者进行素质教育的好教材。
    第一,学习《宏观世界史》可以使学生受到唯物观点、辩证观点、历史观点的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宏观世界史》在指导思想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作者坚持世界历史发展基础和最终决定力量是物质生产的进步,决定历史发展进程的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诸因素互相作用而形成的合力。在探索世界整体化进程的过程中,作者较好地处理了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单个国家与世界整体、单个事件与世界全局、宏观与微观、点与面、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作者坚持历史、理论、现实相结合原则,在揭示世界历史发展统一性(共性)的同时,注重探讨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历史发展的多样性(个性),做到世界历史发展统一性和多样性统一;在具体评析历史事件、运动和人物时,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方法,把历史事件和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还历史以本来面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两点论。《宏观世界史》中体现出来的这种科学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于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掌握科学的方法论,无疑具有积极影响。
    第二,《宏观世界史》可以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宏观世界史》将中国历史放在世界历史进程中进行考察,从认识中国在世界历史和当今世界的地位、作用中深化了对中国的认识,这对于增强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精神,增进爱国主义思想,无疑是有积极作用的。书中在描叙1848年匈牙利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时,特地引述了青年爱国诗人裴多菲的《民族之歌》,这是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
    《宏观世界史》以宏大的视角描叙了150多年来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想到实践、从一国发展到多国、从凯歌行进到蒙受重大挫折的发展轨迹。作者令人信服地分析了俄国等落后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实事求是地评析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功过;对社会主义遭受挫折、苏东剧变的原因作出了深刻反省和总结。作者认为:社会主义国家遭受挫折,从根本上说,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认识不清造成的,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东欧)失误的根本原因是没有从本国实际出发,建设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形成建设社会主义的多种模式。在深入总结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原因基础上,作者清醒地指出:“只有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经济,消灭贫穷落后,替代自然经济,参与国际分工与国际竞争,结束民族地域性历史,实现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副业”。作者从整体化角度探讨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讴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中国的改革开放为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突破教条、走出封闭探索出一条成功的道路。通过改革,中国加快了走向世界的进程,向全世界展现了一个既灵活务实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新形象,极大地发挥了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尽管社会主义运动遭受挫折,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改革的成功为处于低谷中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树立了一面旗帜,它必将促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走上复兴之路”。这些论述对于提高青年学生的社会主义觉悟,增强社会主义信念是大有裨益的。
    第三,《宏观世界史》有利于加强青年学生的文化品位和人文素质修养,构建现代社会需要的健全的人格品质。历史是智慧之学,读史使人明智。通过《宏观世界史》的学习,可以使青年学生受到人文精神感染,升华人格,提高境界,振奋精神,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塑造自我。举例来说:通过学习,青年学生懂得了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是各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每一个单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这对于青年学生建构起积极、进取、开放、乐观等现代人人格无疑是具有启发意义的。
    五
    《宏观世界史》是我国世界整体化进程研究的新成果,无庸讳言,本书在某些方面尚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
    本书总体而言,宏观、微观研究结合较好,但有些宏观分析史论结合不够,不够丰满、生动;同时也存在进一步加强中观和微观研究的问题。如:作者提到在帝国主义冲击下,亚洲人民曾掀起近代民族运动的三次高潮,但对19世纪中叶亚洲民族运动第一次高潮主要内容并未涉及。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反应。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如法国大革命中的“人权宣言”等遗漏了。
    由于受篇幅所限,书中内容侧重于经济、政治、军事、战争、外交、国际关系等,对文化(除科技外)、社会生活等丰富历史层面反映较少,这在第二、三编中表现更明显一些。笔者认为,作者可以从整体化角度,用有限篇幅概述15、16世纪以来人类文化整体发展进程。书中有些内容,如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70、80年代以来的改革在第十二、三章不同部分分别加以叙述,给人有雷同之感。个别章节(第十二章)的导语与其具体内容安排不太吻合,可进行调整,在内容上作出适当重新安排。
    在体例上,《宏观世界史》每章前有导语,这对学生提纲挈领掌握内容很有帮助,但没有布置思考题和推荐参考书目,这对于非历史专业学生掌握重、难点知识和进一步学习世界史知识造成了一定困难;另外,书中可考虑增加一些地图和大事年表等内容。
    收稿日期:2000-07-03


【参考文献】
    [1] [英]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2]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英]杰弗里·巴勒克拉夫.泰晤士世界地图集[Z].北京:三联书店,1982.
    [4] 李植枬.宏观世界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5] 李植枬.二十世纪世界史:上卷[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
    [6] 薛国中,安长春.十五、十六世纪东西方历史初学集[C].长沙:湖南出版社,1993.
    [7]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返回2001年07期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