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史 |
中亚的“野蛮人”及其神、风俗和仪式
и.扎巴罗夫/г.德列斯维扬斯卡娅
【专题名称】世界史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2001年06期
【原文出处】《《西北民族研究》》(兰州)2001年01期第159~165页
【英文标题】Middle Asia:People and Religion in Bronze Age
Dzhabbarov I.,Dresvianskaia G.
【关 键 词】中亚/“野蛮人”/宗教崇拜/风俗/仪式Middle Asia/"savages"/religuious worship/customs/rites
[中图分类号]K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558(2001)01-0159-07
著名的民族学家C.A.托卡列夫(C.A.токарев)写了许多很出色的宗教学著作,他公正地指出:“宗教的观念在任何时候都未超出个人体验和行为的范围,它们总是表现在社会制度的各种不同的实例中……当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时,它远不能归结为一种在人的头脑中完成的思维过程,它在反映和产生社会关系特殊形式时,或多或少地涉及到了人类活动的广大范围。”(注:托卡列夫:《宗教的早期形式》,第32-33页。)考古学家和民族学家在近几十年所进行的研究证实了他的这一思想:宗教的社会性是社会组织的直接反映,是每一种宗教的必需要素,它决定了占统治地位的宗教观念和仪式的特点。(注:托卡列夫:《宗教的早期形式》,第36页。)
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原始社会得到了发展。在这一阶段产生了对食物和性的本能的控制。对它们不能控制的结果则是原始会社时期紧张局势和冲突的根源。所有生物本能的转化都是在社会关系的控制下进行的,而且,社会关系不仅控制生物本能,还控制人类生活的所有领域。因此产生了作为社会组织的人类社会和作为社会本质的人的最终转变过程。(注:ю.и.谢苗诺夫(Семёнов):《人类历史的开端》,第256-293页)
这个过程明显地表现在原始社会发展的后期——青铜器时期,那时,氏族部落的关系逐渐变为完全形成的社会机体。
青铜器时期以青铜制品的使用为特征,第一次劳动的社会分工表现在畜牧业部落的分化及父权制关系的形成等方面。由于个别部落之间和各种文化之间的联系(文化、交换)的加强,产生了氏族团结的过程,但是,同时也存在部落与部落群之间的冲突,结果形成了以农业或畜牧业为主导经济形态的居民分布区。经济差别逐渐扩大,人口迁移的情况日趋复杂。
土库曼斯坦南部的定居村落是整个中亚地区青铜时代文化高度发达的中心,其历史明显地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高度发展为特征,第二阶段以衰落、危机,并逐渐脱离这种状况为特征。村落也分为两种类型;较小的一种面积为1公顷,较大的一种面积有10化顷。最大的村落——阿尔登捷别(Алдындеие)和那玛兹加捷别(Намазгадепе)的面积有数十公顷。一般情况下,住宅由几间房屋组成,分为卧室、厨房和储藏食品的地方,显然还有祭祀的场所,很像前面所讲到的类似的建筑。因此,完全可以清晰地描画出一条从新石器时代的一间房到青铜时期的大面积的多间房的进化线。在诸如阿尔登捷别这样的大村落里还建造了祭祀中心。在该地区的东部,与村落的几座主建筑相隔不远发现了三组建筑,有宏伟的塔楼:、“带篱笆的房屋”及“带拐角的房屋”。考古发掘判明了其形成时期,并为每一部分的复原及其职能提供了依据。
至于青铜时期土库曼斯坦南部的葬式,则仍然沿袭了早期的传统方式。阿尔登捷别、那玛兹加捷别、哈布兹捷别(Хапуздепе)的发掘,证实了当地存在两种丧葬类型:单人的坑式和专门的室内集体葬式。单人坑式多为儿童的墓葬,通常埋在屋内的地下,有几种埋葬方向,其陪葬品一般都是器皿。集体墓葬很像次新石器时代的拱形墓,葬式综合体属于特殊的类型,包括在阿尔登捷别祭祀中心的建筑群中。这座高大的建筑由五间穿廊式的房屋(列成一长排,所有房屋都是相通的,每一间房的门都在一条直线上)组成,所有的房间彼此相连,但从其遗物来看,各房间又有所不同,这说明不同房间有不同的功能。例如,在一间房里几乎什么遗物都没有,它只是一个前庭,从主走廊可以到达这里。
有一座房屋很引人注意。房屋中间有一个直角的、由两部分组成的小炉灶台,在北墙边有一个用生砖坯垒起、并盖上木板的直角祭台,上面放着成人骨骼的肱骨和肋骨,在地上也能找到人的骨骸及下颌骨。在发掘地附近还发现了用青金石和象牙制成的项链。研究者们推测,祭台里面是空的,但渐渐地填满了土和人的骨骼,上面盖着镶有珠串的织物。地上铺着草席,也有人的骨骼,其中还有两具小羊的颅骨,有用青金石、光玉髓、玛瑙和黄金制成的珠串。一件用青金石作成的、有金属饰件的薄板很有意思,上面有用两条线分开的半月型和十字型的图案。祭台以东的屋角处摆放着除颅骨以外的所有骨骼,旁边是石珠、石铜锤和扁平的轮形砝码等东西。在祭台的底下整齐地摆放着三排共18颗圆珠——6颗蓝青金石、6颗白石及6颗灰石圆珠。
在祭台以西所发现的物品中,有用金子作成的狼头(高1.5厘米)和牛头(高7.5厘米),这两件物品都是中空铸造的,口鼻制作得很细致,角上镶嵌着银丝、包着金片,额头上和眼睛里都镶嵌着绿松石(土耳其玉)。另外一间墓室是11人的集体墓葬。室内有7座壁龛,在其中的4座壁龛中放置着一具男子、两具妇女、一具儿童的颅骨。在连接穿廊式房间的小室中也有人的遗骸,在拐角处还堆放着骸骨,其中有长长的骸骨和13人的颅骨。北墙旁边的墓葬很普通,不引人注意。
人类学家的研究证实,人的遗骸是在尸体完全腐朽以后,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的,结果就“丢失了”一部分骨骼。根据所有的考古发现,有关丧葬仪式可以作如下构想:当死者停放在祭台上时,屋内炉灶上进行祭酒,同时展示集中摆放在祭台上的祭品,然后再把尸体或其一部分陆续搬到另外几间房屋里。有意思的是,祭台铺板下面也保存着人的遗骸,它们都靠边放着,好像是有意藏在那里的。正是在这里发现了一具60-70岁男子的颅骨、一具年龄在34-40岁之间的族长的颅骨。在祭祀场所与陵墓之间有这样一个地方,地上有一个大炉灶,这个地方一般被认为是本氏族纯净之火的保护场所。搬到陵墓中的遗骸的随葬品是祭酒的器皿,按常规还有宰杀的羊。第三阶段,是把拼凑起来的骨骼移到最里头的小房中,并把它们整齐地摆放成一堆。总共有40个人的骨骼。那些不太引人注意的丧葬,大概就像壁龛中的四具颅骨一样,只是为了强调它的特殊性,陪葬品基本上都是器皿和珠串。
后一个时期的村落特点是主要建筑物重新设计建造。屋内屋外都能见到各式各样的炉灶。丧葬建筑都是封闭的陵墓。在新房屋地基的土料中发现了整座陵墓中唯一的一尊女陶俑小塑像,在该女俑的肩背上塑着一条很粗的发辫。对于阿尔登捷别类型来说,这种形象非常常见。研究者们推测,尽管女陶俑是青铜时代的最典型形式,但在住宅的地下放置小雕像是有意而为的,具有神秘色彩。(注:马松:《阿尔登捷别》,载《南土库曼斯坦考古综合考察报告》第8卷,列宁格勒,1981年,第64-72页。)在阿克捷别(Акдепе)、哈布兹捷别、那玛兹捷别及其它地区都可以找到这类俑形。阿克捷别的小塑像造型与卡拉捷别(Карадепе)的雕像很接近。哈布兹捷别和那玛兹加四期的女坐俑,尽管有些肥大、不那么精致,但仍能显示出它们与上一个时期在式样上的某种联系。而那玛兹加捷别遗址上层的小塑像则是另外一种类型,它们是象征性的和公式化的东西,与次新石器时代切合实际的传统模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双手叉在两边、呈平面状的躯体是抽象的象征,与现实的女性身躯很少有共同之处。
相似造型的推广,毫无疑问地说明了宗教意识的进一步复杂化,宗教观念越来越脱离了实际活动。公式化的平面风格并不排除对个别部位许多细节描绘的追求,躯干刻上铭文显得强壮了。头上出现了高高的装饰品,在头发和脖子上可以明显地看到各种装饰带,垂在胸前的粗发辫很具有代表性、很有特色。新类型的女性小塑像的出现,说明了社会意识形式的复杂化。另外一些物品的遗迹——格奥克秀尔捷别(Геоксюрдепе)出土的羊铜俑、小金狼头和金牛头,也说明了古代艺术及雕塑技术的进一步完善。(注:马松:《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的中亚》,莫斯科-列宁格勒,1966年,第167页。)
梯形塔楼的外观与古代东方著名的齐古拉特有着不可争的联系(注:齐古拉特为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祭祀塔——译者。)齐古拉特座落在主神庙旁,最高处是一座小庙。顶端的露台是不同的神秘的宗教仪式的活动场所,看得出,它同时还是祭司别具一格的天文观测台。梯形塔楼建筑形式的相似形式使研究者认为,阿尔登捷别塔楼是一座祭祀建筑。
齐古拉特的顶部通常都保护地不好,顶端部分的复原一般都是依据一些间接的资料,首先是依据希罗多德对巴比伦齐古拉特的描述。
建筑群的第二个组成部分是陵墓建筑,它们与阿尔登捷别出色的个人及集体莹地不同。这种区别首先就在于带有祭台和炉灶——祭祀圣庙的存在。圣庙的设计和两部分的炉灶延续了次新石器时代的传统,但圣庙里的房屋很多,每一间都不大。圣庙房屋内部与安魂祭祀有关是完全有可能的。在阿尔登捷别,葬式综合体是集体的较豪华的莹地,是专门为一些特殊的人准备的,其丧葬仪式很复杂,具有神秘意义的东西都是用金子和较名贵的宝石做成的,这就反映了被葬者所处的特殊地位。而在齐古拉特式塔楼建筑群中放进丧葬建筑,就使我们初步认为,这里是与祭祀中心的祈祷有关的人的墓地。被安葬者的数量及其性别构成(男女数量大致相等)证实了陵墓专供几个特殊联合起来的家庭使用,这些特殊的群体至少在葬式上与阿尔登捷别的其他居民不同。可能这是些祭司团体。在村落祭祀中心附近的住房可能是僧团居住的地方,在祭祀中心,人们还发现了三间式、面积为50平方米的房屋。该房屋在发掘初期被认定为“僧房”,而实际上它是主持祭祀仪式的人的府邸。
如前所述,儿童一般被葬在住宅的地下。但在“僧房”的墙底下却埋着两个4-6岁和9-11岁的儿童。其陪葬品很丰富,说明被葬者是特殊社会阶层的,可能是僧侣家族的成员。
一些附属的家庭用房和庭院也是建筑群的组成要素。在这里可以看到厚达1米的灰层。只有大规模使用炉灶才可能造成大量的灰烬堆积,这显然已经超出了家庭的日常用量。可以认定这里存在过隆重的祭祀宴会。在美索不达米亚的宗教建筑中也有类似的例子。如在乌落(Уро)的圣庙建筑群中,有一座家用住宅与齐古拉特紧挨着,房中有很大的炉灶,发掘者确定此地是庙宇为僧人和服务人员做“圣餐”的厨房。在阿尔登捷别,还清理出两个庭院,一个很开阔,炉灶不大,周围很干净,可能是进行公众仪式的场所;另外一个庭院是家用的,正如已经指出的那样,这里保留着灰烬。
对平面设计图的分析,使我们能够确定列队到达先后去世的亡者墓地的过程。人们顺着狭窄的街道来到家用的庭院,然后通过穿堂屋来到正院,显然是在这里进行葬礼。院子的通道一般都堵着,需要时拆开。悼念活动是在无门无窗的房间里举行的。在延续传统集体葬礼的同时,甚至把东边通往墓地的很宽敞的通道也堵住了。因此,在拆开之前的一段时间内,丧葬建筑好像是封闭的。(注:马松:《阿尔登捷别》,第72-74页。)
女性小陶俑是阿尔登捷别集体墓葬中的普通坟场所特有的,但它在丧葬建筑中却不存在。在这里,一些罕见的、带星星符号的狼头和牛头浮雕薄片十分引人注目,镶嵌绿松石的牛头在中亚是没有的,但它与近东的考古发现十分协调。美索不达米亚是这类工艺品的集散中心。牛头大概是当地生产的产品,尽管它是按苏美尔人的样式制造的。B.M.马松(B.M.Массон)发现了与次新石器时代雕塑相似的特征,其中包括由类似大理石的石灰石制成的卡拉捷别牛雕像,这是阿尔登捷别的珠宝商在了解了苏美尔人的金属浮雕工艺品的生产情况后,根据当地的传统式样制造的。在古代的苏美尔,牛的形象是与月亮神相联系的。镶嵌着绿松石的金牛头遗迹为半月形状,其额头上方有几个小犄角。这种样式也是南土耳其斯坦居民中广泛流传的。然而,月亮神与牛的形象的关系,直到今天也不能认为是普通的、简单的。
宗教仪式本身有很深的渊源,它起源于狩猎文化的风俗,也可能是旧石器时代的风俗。牛的形象在早期农业民族的思想意识中广泛出现,其中包括公元前七至六千年安那托利(Анатолий)的察塔尔-古尤克(Чатал—Гуюк)庙宇中的牛形象。在该庙宇的墙上涂满了各种各样的公牛形象,特别是那些粘在墙上的泥塑的公牛头像。这一点对于中欧、东南欧及整个爱琴海世界来说都富有特色,它们都反映在神话中,在苏美尔人的史诗中也有相似的篇章。
我们可以把阿尔登捷别公牛头上的月亮状象征物假定为:它是带有齐古拉特建筑物的祭祀中心用来祭祀月亮神的。
“神牛-月亮神”的关系具有独特的苏美尔特征,它与“神牛-太阳神”的关系不同。无论是在埃及,还是希腊,都有“神牛-太阳神”的材料。在埃及的造像中,牛角之间有表示太阳的圆盘。在青铜器时期的土库曼斯坦南部,有关于牛是月亮神的观念,尤其重要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在该地区也流传着相对立的观念:“太阳神—米特拉牛”。的确可以看出,阿维斯塔中的米特拉只在一定的阶段才与太阳有关,大概是在阿维斯塔法典编纂和阿斯特拉神开始的那一时期。
在琐罗亚斯德教(袄教)的习俗中,保留了原始公牛和原始人的概念,同时还保留了人和公牛的混合形象——戈帕特沙赫(гопатшах)公牛形象的概念。已经有学者表示,这一概念的起源远早于琐罗亚斯德教的产生。据琐罗亚斯德神话传说,由于阿赫利曼(Ахриман)的阴谋致使公牛毁灭,而他的全家却逃到了月亮上,等他们返回到地球上之后,给动物和植物都带来了好处。随后,在以畜牧业为主的民族的神像和宗教仪式当中,公牛的作用和古代东方传统习俗中关于月亮和公牛神像的联系合并了起来。对于灌溉农业社会,包括土库曼斯坦南部地区来说,阿斯特拉神(拜星教)非同一般。(注:托卡列夫:《宗教的早期形式》,莫斯科,1964年,第308页。)泥塑公牛陶俑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这与开始驯化大角牲畜的时间相吻合。它们大量地出现在次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虽然它们没有各种星辰符合的特征。当整个宗教体系的法典进行编纂时,拜星教可能是与合乎教规的观念同时产生的,它显然受到了近东宗教观念的影响。
青铜器时代,土库曼斯坦南部地区的一些民族的许多文化特征都可以说明这种宗教观念与古代东方的联系,但在阿尔登捷别的庙宇综合体、建筑和文化客体中,当然是在思想观念上,可以明显地感受到这一点。文化的合成和相互影响是整个中亚及相邻地区文化起源的特点。(注:马松:《阿尔登捷别》,第76,80页。)在社会领域中,这些复杂的思想意识过程无疑与社会劳动的大分工,即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有联系。正是在这种社会大分工的影响下,产生了明确的宗教体系,同时制定了相应的标志、象征、习俗和仪式。
青铜器时代的乌兹别克斯坦南部一些民族的宗教仪式的观念能够得到确定,有赖于从扎尔库坦(Джаркугаи)庙宇综合体中发掘出的丰富的遗物。这是一所巨大的直角建筑物,面积为60×44.5米,四周都围着厚大的围墙。中央部分是一个面积为31×13米的砖砌的平台,其南部中心是四个方形的石墩,大小为90×90厘米,相互间的距离为3.5米和2.5米。从平台向西有一排带长廊的房屋和带有生产地点残迹的庭院。平台以东是带头透气孔和不带透气孔的房间、走廊和铺向水井及圆祭台的斜坡道。这一部分具有鲜明的宗教祭祀特征。
对设计和材料的分析说明,这座建筑基本上是一座庙宇建筑群。从其功能上来说,它可以分为两部分:祭祀场所(圣所)和经济生产场所(作坊)。座落在建筑体中央的四个台座或者是四个祭台(如发掘者假设的那样),或者是用来阻隔鬼怪的。建筑体的东半部也是圣所的一部分,这里有几口水井,一条铺好的小路直通到井边,路边有几个圆祭台。在该建筑群中,包括走廊式的房屋、存放祭祀灰烬的储藏室、祭司的住房和另外一些神职人员的住所。在建筑体的西面巧妙地布置着小冶金业和葡萄酒生产的作坊。显然它们都是庙宇必须的建筑。
扎尔库坦的祭神场所可能是一座拜火庙,在陶器及石制的可挪动的祭台上储存着祭祀的灰烬就能说明问题。火的崇拜出现在生活的各个领域,这种观点可以用下列事实加以证明:房子旁边的圆形祭台残迹、染成红色的祭祀用器皿(鸟形器皿、带圆锥顶的圆柱形“盛骨瓮”、手提的盛水器)。在这里,对圣火的崇拜与水的祭祀(圣水)和土地(铺在芦苇上的骨骼丧葬)有着普遍的联系。考古学资料使我们可以确定,这座建筑物和能起作用的庙宇的建筑时间为公元前二千年后半期至公元前一千年末期。(注:A.阿斯卡罗夫(Аскаров)、T.西里诺夫(Ширинов):《扎尔库坦墓穴发掘》,《中亚诸民族在艺术、建筑、考古文物中的创造性遗迹》,塔什干,1985年,第16-17页。)
这样一来,利用相似的外型结构对中亚南部两座较大的庙宇综合体进行研究,可以帮助人们仔细研究最初只是圣火崇拜,直至公元前二千年下半期才出现的、后来称为琐罗亚斯德教学说的构成基础。通过对该遗址发掘材料的分析,人们不仅可以了解丧葬方面的宗教仪式,这种仪式被某些研究者确认为古代自发的宗教形式,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宗教文化、风俗习惯及礼仪等方面的情况,弄清后来宗教体系的源泉,当然也包括后来成为中亚地区国家宗教的琐罗亚斯德教。
考古-民族学资料已经证实了原始祖辈们的各种宗教观念与他们之后的、产生于阶级社会过渡时期和阶级社会产生早期的各种宗教形式之间的起源联系。巫术和巫医术在中亚游牧民和半游牧民及各民族的日常生活中,有着较为广泛的传播,它们的某些元素一直流传至今,表达情感的仪式、丧葬祭祀和宗教仪式、早期部落民及小手工业者的崇拜、萨满和首领的崇拜、最初的部落神等都成为中亚人宗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时期,在各种经济和精神活动领域开始形成神——庇护者的形象。
在这一分化时期,氏族组织仍保持着自己的私有性质,出现了崇拜的形式,在这种崇拜下就出现了理想的氏族公社联盟,在一定传统范围内还出现了氏族部落群成员之间的相互联系,这种传统正是该群体的思想基石。上述宗教形式符合野蛮时期氏族村社组织成员的利益,当时的部落是紧密的、团结的社会组织;部落内部的联系得到了加强,形成了全体部落的权利机构——部落联盟、首领和军事酋长。除了信仰无私的超自然力之外,在部落领袖崇拜和祖先崇拜的土壤中,又发育成熟了万物有灵论的观念。部落神崇拜形成于阶级前和阶级社会制度形成的交叉时期,它吸收了有规则、有严格仪式的宗教的某些形式,已经形成的祭司界开始对这种活动产生很大的影响。
收稿日期:2000-11-22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2001年06期
【原文出处】《《西北民族研究》》(兰州)2001年01期第159~165页
【英文标题】Middle Asia:People and Religion in Bronze Age
Dzhabbarov I.,Dresvianskaia G.
【内容提要】 | 土库曼斯坦南部的定居村落是整个中亚地区青铜器时代文化高度发达的中心。这里的丧葬仪式和祭祀建筑独具特色,且具有神秘色彩。研究中亚的祭祀建筑、丧葬形式、崇拜仪式,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宗教文化、风俗习惯及礼仪等方面的情况,弄清后来宗教体系的源泉。 As a highly developed cultural center in Bronze Age all over the Middle Asia,the settlement in the south of Turkmenistan was mysterious and distinctive in its funeral rite and sacrificial architecture.Then and there religious worship of Moon Goddess,Bull and Sacred fire was already in existence, and the worship of Sacred Fire led to Zoroastrianism which appeared in the late 2,000 B.C.Religious rites are believed to be and ancient spontaneous religious form.which originated from the customs of Hunting Culture,or the customs of Paleolithic Age.The above study will help us to learn about its living styles,customs and ceremonies as well as religious culture,and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origin of present-day religious system. |
著名的民族学家C.A.托卡列夫(C.A.токарев)写了许多很出色的宗教学著作,他公正地指出:“宗教的观念在任何时候都未超出个人体验和行为的范围,它们总是表现在社会制度的各种不同的实例中……当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时,它远不能归结为一种在人的头脑中完成的思维过程,它在反映和产生社会关系特殊形式时,或多或少地涉及到了人类活动的广大范围。”(注:托卡列夫:《宗教的早期形式》,第32-33页。)考古学家和民族学家在近几十年所进行的研究证实了他的这一思想:宗教的社会性是社会组织的直接反映,是每一种宗教的必需要素,它决定了占统治地位的宗教观念和仪式的特点。(注:托卡列夫:《宗教的早期形式》,第36页。)
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原始社会得到了发展。在这一阶段产生了对食物和性的本能的控制。对它们不能控制的结果则是原始会社时期紧张局势和冲突的根源。所有生物本能的转化都是在社会关系的控制下进行的,而且,社会关系不仅控制生物本能,还控制人类生活的所有领域。因此产生了作为社会组织的人类社会和作为社会本质的人的最终转变过程。(注:ю.и.谢苗诺夫(Семёнов):《人类历史的开端》,第256-293页)
这个过程明显地表现在原始社会发展的后期——青铜器时期,那时,氏族部落的关系逐渐变为完全形成的社会机体。
青铜器时期以青铜制品的使用为特征,第一次劳动的社会分工表现在畜牧业部落的分化及父权制关系的形成等方面。由于个别部落之间和各种文化之间的联系(文化、交换)的加强,产生了氏族团结的过程,但是,同时也存在部落与部落群之间的冲突,结果形成了以农业或畜牧业为主导经济形态的居民分布区。经济差别逐渐扩大,人口迁移的情况日趋复杂。
土库曼斯坦南部的定居村落是整个中亚地区青铜时代文化高度发达的中心,其历史明显地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高度发展为特征,第二阶段以衰落、危机,并逐渐脱离这种状况为特征。村落也分为两种类型;较小的一种面积为1公顷,较大的一种面积有10化顷。最大的村落——阿尔登捷别(Алдындеие)和那玛兹加捷别(Намазгадепе)的面积有数十公顷。一般情况下,住宅由几间房屋组成,分为卧室、厨房和储藏食品的地方,显然还有祭祀的场所,很像前面所讲到的类似的建筑。因此,完全可以清晰地描画出一条从新石器时代的一间房到青铜时期的大面积的多间房的进化线。在诸如阿尔登捷别这样的大村落里还建造了祭祀中心。在该地区的东部,与村落的几座主建筑相隔不远发现了三组建筑,有宏伟的塔楼:、“带篱笆的房屋”及“带拐角的房屋”。考古发掘判明了其形成时期,并为每一部分的复原及其职能提供了依据。
至于青铜时期土库曼斯坦南部的葬式,则仍然沿袭了早期的传统方式。阿尔登捷别、那玛兹加捷别、哈布兹捷别(Хапуздепе)的发掘,证实了当地存在两种丧葬类型:单人的坑式和专门的室内集体葬式。单人坑式多为儿童的墓葬,通常埋在屋内的地下,有几种埋葬方向,其陪葬品一般都是器皿。集体墓葬很像次新石器时代的拱形墓,葬式综合体属于特殊的类型,包括在阿尔登捷别祭祀中心的建筑群中。这座高大的建筑由五间穿廊式的房屋(列成一长排,所有房屋都是相通的,每一间房的门都在一条直线上)组成,所有的房间彼此相连,但从其遗物来看,各房间又有所不同,这说明不同房间有不同的功能。例如,在一间房里几乎什么遗物都没有,它只是一个前庭,从主走廊可以到达这里。
有一座房屋很引人注意。房屋中间有一个直角的、由两部分组成的小炉灶台,在北墙边有一个用生砖坯垒起、并盖上木板的直角祭台,上面放着成人骨骼的肱骨和肋骨,在地上也能找到人的骨骸及下颌骨。在发掘地附近还发现了用青金石和象牙制成的项链。研究者们推测,祭台里面是空的,但渐渐地填满了土和人的骨骼,上面盖着镶有珠串的织物。地上铺着草席,也有人的骨骼,其中还有两具小羊的颅骨,有用青金石、光玉髓、玛瑙和黄金制成的珠串。一件用青金石作成的、有金属饰件的薄板很有意思,上面有用两条线分开的半月型和十字型的图案。祭台以东的屋角处摆放着除颅骨以外的所有骨骼,旁边是石珠、石铜锤和扁平的轮形砝码等东西。在祭台的底下整齐地摆放着三排共18颗圆珠——6颗蓝青金石、6颗白石及6颗灰石圆珠。
在祭台以西所发现的物品中,有用金子作成的狼头(高1.5厘米)和牛头(高7.5厘米),这两件物品都是中空铸造的,口鼻制作得很细致,角上镶嵌着银丝、包着金片,额头上和眼睛里都镶嵌着绿松石(土耳其玉)。另外一间墓室是11人的集体墓葬。室内有7座壁龛,在其中的4座壁龛中放置着一具男子、两具妇女、一具儿童的颅骨。在连接穿廊式房间的小室中也有人的遗骸,在拐角处还堆放着骸骨,其中有长长的骸骨和13人的颅骨。北墙旁边的墓葬很普通,不引人注意。
人类学家的研究证实,人的遗骸是在尸体完全腐朽以后,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的,结果就“丢失了”一部分骨骼。根据所有的考古发现,有关丧葬仪式可以作如下构想:当死者停放在祭台上时,屋内炉灶上进行祭酒,同时展示集中摆放在祭台上的祭品,然后再把尸体或其一部分陆续搬到另外几间房屋里。有意思的是,祭台铺板下面也保存着人的遗骸,它们都靠边放着,好像是有意藏在那里的。正是在这里发现了一具60-70岁男子的颅骨、一具年龄在34-40岁之间的族长的颅骨。在祭祀场所与陵墓之间有这样一个地方,地上有一个大炉灶,这个地方一般被认为是本氏族纯净之火的保护场所。搬到陵墓中的遗骸的随葬品是祭酒的器皿,按常规还有宰杀的羊。第三阶段,是把拼凑起来的骨骼移到最里头的小房中,并把它们整齐地摆放成一堆。总共有40个人的骨骼。那些不太引人注意的丧葬,大概就像壁龛中的四具颅骨一样,只是为了强调它的特殊性,陪葬品基本上都是器皿和珠串。
后一个时期的村落特点是主要建筑物重新设计建造。屋内屋外都能见到各式各样的炉灶。丧葬建筑都是封闭的陵墓。在新房屋地基的土料中发现了整座陵墓中唯一的一尊女陶俑小塑像,在该女俑的肩背上塑着一条很粗的发辫。对于阿尔登捷别类型来说,这种形象非常常见。研究者们推测,尽管女陶俑是青铜时代的最典型形式,但在住宅的地下放置小雕像是有意而为的,具有神秘色彩。(注:马松:《阿尔登捷别》,载《南土库曼斯坦考古综合考察报告》第8卷,列宁格勒,1981年,第64-72页。)在阿克捷别(Акдепе)、哈布兹捷别、那玛兹捷别及其它地区都可以找到这类俑形。阿克捷别的小塑像造型与卡拉捷别(Карадепе)的雕像很接近。哈布兹捷别和那玛兹加四期的女坐俑,尽管有些肥大、不那么精致,但仍能显示出它们与上一个时期在式样上的某种联系。而那玛兹加捷别遗址上层的小塑像则是另外一种类型,它们是象征性的和公式化的东西,与次新石器时代切合实际的传统模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双手叉在两边、呈平面状的躯体是抽象的象征,与现实的女性身躯很少有共同之处。
相似造型的推广,毫无疑问地说明了宗教意识的进一步复杂化,宗教观念越来越脱离了实际活动。公式化的平面风格并不排除对个别部位许多细节描绘的追求,躯干刻上铭文显得强壮了。头上出现了高高的装饰品,在头发和脖子上可以明显地看到各种装饰带,垂在胸前的粗发辫很具有代表性、很有特色。新类型的女性小塑像的出现,说明了社会意识形式的复杂化。另外一些物品的遗迹——格奥克秀尔捷别(Геоксюрдепе)出土的羊铜俑、小金狼头和金牛头,也说明了古代艺术及雕塑技术的进一步完善。(注:马松:《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的中亚》,莫斯科-列宁格勒,1966年,第167页。)
梯形塔楼的外观与古代东方著名的齐古拉特有着不可争的联系(注:齐古拉特为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祭祀塔——译者。)齐古拉特座落在主神庙旁,最高处是一座小庙。顶端的露台是不同的神秘的宗教仪式的活动场所,看得出,它同时还是祭司别具一格的天文观测台。梯形塔楼建筑形式的相似形式使研究者认为,阿尔登捷别塔楼是一座祭祀建筑。
齐古拉特的顶部通常都保护地不好,顶端部分的复原一般都是依据一些间接的资料,首先是依据希罗多德对巴比伦齐古拉特的描述。
建筑群的第二个组成部分是陵墓建筑,它们与阿尔登捷别出色的个人及集体莹地不同。这种区别首先就在于带有祭台和炉灶——祭祀圣庙的存在。圣庙的设计和两部分的炉灶延续了次新石器时代的传统,但圣庙里的房屋很多,每一间都不大。圣庙房屋内部与安魂祭祀有关是完全有可能的。在阿尔登捷别,葬式综合体是集体的较豪华的莹地,是专门为一些特殊的人准备的,其丧葬仪式很复杂,具有神秘意义的东西都是用金子和较名贵的宝石做成的,这就反映了被葬者所处的特殊地位。而在齐古拉特式塔楼建筑群中放进丧葬建筑,就使我们初步认为,这里是与祭祀中心的祈祷有关的人的墓地。被安葬者的数量及其性别构成(男女数量大致相等)证实了陵墓专供几个特殊联合起来的家庭使用,这些特殊的群体至少在葬式上与阿尔登捷别的其他居民不同。可能这是些祭司团体。在村落祭祀中心附近的住房可能是僧团居住的地方,在祭祀中心,人们还发现了三间式、面积为50平方米的房屋。该房屋在发掘初期被认定为“僧房”,而实际上它是主持祭祀仪式的人的府邸。
如前所述,儿童一般被葬在住宅的地下。但在“僧房”的墙底下却埋着两个4-6岁和9-11岁的儿童。其陪葬品很丰富,说明被葬者是特殊社会阶层的,可能是僧侣家族的成员。
一些附属的家庭用房和庭院也是建筑群的组成要素。在这里可以看到厚达1米的灰层。只有大规模使用炉灶才可能造成大量的灰烬堆积,这显然已经超出了家庭的日常用量。可以认定这里存在过隆重的祭祀宴会。在美索不达米亚的宗教建筑中也有类似的例子。如在乌落(Уро)的圣庙建筑群中,有一座家用住宅与齐古拉特紧挨着,房中有很大的炉灶,发掘者确定此地是庙宇为僧人和服务人员做“圣餐”的厨房。在阿尔登捷别,还清理出两个庭院,一个很开阔,炉灶不大,周围很干净,可能是进行公众仪式的场所;另外一个庭院是家用的,正如已经指出的那样,这里保留着灰烬。
对平面设计图的分析,使我们能够确定列队到达先后去世的亡者墓地的过程。人们顺着狭窄的街道来到家用的庭院,然后通过穿堂屋来到正院,显然是在这里进行葬礼。院子的通道一般都堵着,需要时拆开。悼念活动是在无门无窗的房间里举行的。在延续传统集体葬礼的同时,甚至把东边通往墓地的很宽敞的通道也堵住了。因此,在拆开之前的一段时间内,丧葬建筑好像是封闭的。(注:马松:《阿尔登捷别》,第72-74页。)
女性小陶俑是阿尔登捷别集体墓葬中的普通坟场所特有的,但它在丧葬建筑中却不存在。在这里,一些罕见的、带星星符号的狼头和牛头浮雕薄片十分引人注目,镶嵌绿松石的牛头在中亚是没有的,但它与近东的考古发现十分协调。美索不达米亚是这类工艺品的集散中心。牛头大概是当地生产的产品,尽管它是按苏美尔人的样式制造的。B.M.马松(B.M.Массон)发现了与次新石器时代雕塑相似的特征,其中包括由类似大理石的石灰石制成的卡拉捷别牛雕像,这是阿尔登捷别的珠宝商在了解了苏美尔人的金属浮雕工艺品的生产情况后,根据当地的传统式样制造的。在古代的苏美尔,牛的形象是与月亮神相联系的。镶嵌着绿松石的金牛头遗迹为半月形状,其额头上方有几个小犄角。这种样式也是南土耳其斯坦居民中广泛流传的。然而,月亮神与牛的形象的关系,直到今天也不能认为是普通的、简单的。
宗教仪式本身有很深的渊源,它起源于狩猎文化的风俗,也可能是旧石器时代的风俗。牛的形象在早期农业民族的思想意识中广泛出现,其中包括公元前七至六千年安那托利(Анатолий)的察塔尔-古尤克(Чатал—Гуюк)庙宇中的牛形象。在该庙宇的墙上涂满了各种各样的公牛形象,特别是那些粘在墙上的泥塑的公牛头像。这一点对于中欧、东南欧及整个爱琴海世界来说都富有特色,它们都反映在神话中,在苏美尔人的史诗中也有相似的篇章。
我们可以把阿尔登捷别公牛头上的月亮状象征物假定为:它是带有齐古拉特建筑物的祭祀中心用来祭祀月亮神的。
“神牛-月亮神”的关系具有独特的苏美尔特征,它与“神牛-太阳神”的关系不同。无论是在埃及,还是希腊,都有“神牛-太阳神”的材料。在埃及的造像中,牛角之间有表示太阳的圆盘。在青铜器时期的土库曼斯坦南部,有关于牛是月亮神的观念,尤其重要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在该地区也流传着相对立的观念:“太阳神—米特拉牛”。的确可以看出,阿维斯塔中的米特拉只在一定的阶段才与太阳有关,大概是在阿维斯塔法典编纂和阿斯特拉神开始的那一时期。
在琐罗亚斯德教(袄教)的习俗中,保留了原始公牛和原始人的概念,同时还保留了人和公牛的混合形象——戈帕特沙赫(гопатшах)公牛形象的概念。已经有学者表示,这一概念的起源远早于琐罗亚斯德教的产生。据琐罗亚斯德神话传说,由于阿赫利曼(Ахриман)的阴谋致使公牛毁灭,而他的全家却逃到了月亮上,等他们返回到地球上之后,给动物和植物都带来了好处。随后,在以畜牧业为主的民族的神像和宗教仪式当中,公牛的作用和古代东方传统习俗中关于月亮和公牛神像的联系合并了起来。对于灌溉农业社会,包括土库曼斯坦南部地区来说,阿斯特拉神(拜星教)非同一般。(注:托卡列夫:《宗教的早期形式》,莫斯科,1964年,第308页。)泥塑公牛陶俑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这与开始驯化大角牲畜的时间相吻合。它们大量地出现在次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虽然它们没有各种星辰符合的特征。当整个宗教体系的法典进行编纂时,拜星教可能是与合乎教规的观念同时产生的,它显然受到了近东宗教观念的影响。
青铜器时代,土库曼斯坦南部地区的一些民族的许多文化特征都可以说明这种宗教观念与古代东方的联系,但在阿尔登捷别的庙宇综合体、建筑和文化客体中,当然是在思想观念上,可以明显地感受到这一点。文化的合成和相互影响是整个中亚及相邻地区文化起源的特点。(注:马松:《阿尔登捷别》,第76,80页。)在社会领域中,这些复杂的思想意识过程无疑与社会劳动的大分工,即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有联系。正是在这种社会大分工的影响下,产生了明确的宗教体系,同时制定了相应的标志、象征、习俗和仪式。
青铜器时代的乌兹别克斯坦南部一些民族的宗教仪式的观念能够得到确定,有赖于从扎尔库坦(Джаркугаи)庙宇综合体中发掘出的丰富的遗物。这是一所巨大的直角建筑物,面积为60×44.5米,四周都围着厚大的围墙。中央部分是一个面积为31×13米的砖砌的平台,其南部中心是四个方形的石墩,大小为90×90厘米,相互间的距离为3.5米和2.5米。从平台向西有一排带长廊的房屋和带有生产地点残迹的庭院。平台以东是带头透气孔和不带透气孔的房间、走廊和铺向水井及圆祭台的斜坡道。这一部分具有鲜明的宗教祭祀特征。
对设计和材料的分析说明,这座建筑基本上是一座庙宇建筑群。从其功能上来说,它可以分为两部分:祭祀场所(圣所)和经济生产场所(作坊)。座落在建筑体中央的四个台座或者是四个祭台(如发掘者假设的那样),或者是用来阻隔鬼怪的。建筑体的东半部也是圣所的一部分,这里有几口水井,一条铺好的小路直通到井边,路边有几个圆祭台。在该建筑群中,包括走廊式的房屋、存放祭祀灰烬的储藏室、祭司的住房和另外一些神职人员的住所。在建筑体的西面巧妙地布置着小冶金业和葡萄酒生产的作坊。显然它们都是庙宇必须的建筑。
扎尔库坦的祭神场所可能是一座拜火庙,在陶器及石制的可挪动的祭台上储存着祭祀的灰烬就能说明问题。火的崇拜出现在生活的各个领域,这种观点可以用下列事实加以证明:房子旁边的圆形祭台残迹、染成红色的祭祀用器皿(鸟形器皿、带圆锥顶的圆柱形“盛骨瓮”、手提的盛水器)。在这里,对圣火的崇拜与水的祭祀(圣水)和土地(铺在芦苇上的骨骼丧葬)有着普遍的联系。考古学资料使我们可以确定,这座建筑物和能起作用的庙宇的建筑时间为公元前二千年后半期至公元前一千年末期。(注:A.阿斯卡罗夫(Аскаров)、T.西里诺夫(Ширинов):《扎尔库坦墓穴发掘》,《中亚诸民族在艺术、建筑、考古文物中的创造性遗迹》,塔什干,1985年,第16-17页。)
这样一来,利用相似的外型结构对中亚南部两座较大的庙宇综合体进行研究,可以帮助人们仔细研究最初只是圣火崇拜,直至公元前二千年下半期才出现的、后来称为琐罗亚斯德教学说的构成基础。通过对该遗址发掘材料的分析,人们不仅可以了解丧葬方面的宗教仪式,这种仪式被某些研究者确认为古代自发的宗教形式,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宗教文化、风俗习惯及礼仪等方面的情况,弄清后来宗教体系的源泉,当然也包括后来成为中亚地区国家宗教的琐罗亚斯德教。
考古-民族学资料已经证实了原始祖辈们的各种宗教观念与他们之后的、产生于阶级社会过渡时期和阶级社会产生早期的各种宗教形式之间的起源联系。巫术和巫医术在中亚游牧民和半游牧民及各民族的日常生活中,有着较为广泛的传播,它们的某些元素一直流传至今,表达情感的仪式、丧葬祭祀和宗教仪式、早期部落民及小手工业者的崇拜、萨满和首领的崇拜、最初的部落神等都成为中亚人宗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时期,在各种经济和精神活动领域开始形成神——庇护者的形象。
在这一分化时期,氏族组织仍保持着自己的私有性质,出现了崇拜的形式,在这种崇拜下就出现了理想的氏族公社联盟,在一定传统范围内还出现了氏族部落群成员之间的相互联系,这种传统正是该群体的思想基石。上述宗教形式符合野蛮时期氏族村社组织成员的利益,当时的部落是紧密的、团结的社会组织;部落内部的联系得到了加强,形成了全体部落的权利机构——部落联盟、首领和军事酋长。除了信仰无私的超自然力之外,在部落领袖崇拜和祖先崇拜的土壤中,又发育成熟了万物有灵论的观念。部落神崇拜形成于阶级前和阶级社会制度形成的交叉时期,它吸收了有规则、有严格仪式的宗教的某些形式,已经形成的祭司界开始对这种活动产生很大的影响。
收稿日期:200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