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史 |
论苏联解体的深层原因
赵冰梅
【专题名称】世界史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2001年06期
【原文出处】《《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大连)2001年02期第109~111页
【英文标题】On the Underlying Reasons for the Disintegration of Russia
ZHAO Bing-mei
(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s,Shenyang College ofAeronautic Industry,Shenyang 110034,China)
【作者简介】赵冰梅 (1962- ),女,辽宁沈阳人,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社会主义理论研究。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社会科学系,辽宁 沈阳 110034
【关 键 词】苏联解体/苏联模式/危机因素/深层原因disintegration of Russia/Russian mode/crisis factor/underlying reason
中图分类号:K51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51(2001)02-0109-03
1991年苏联解体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出现的最重大的历史事件,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次严重挫折。科学地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正确地汲取经验教训,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深化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针对这一问题已从政治经济等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许多研究。本文认为:导致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其深层原因则是体制问题,早在斯大林时期开始形成的苏联传统体制模式,已经蕴藏着诸多的危机因素,加之苏联对这一传统体制模式没能进行及时而有效的改革,造成了这些危机因素不断演化,逐渐发展成全面的社会危机,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一、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苏联模式
苏联政治经济体制模式是在战争和革命年代,在一个被资本主义包围的、经济落后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里逐步形成的。十月革命胜利后,年轻的苏维埃政权面对的是帝国主义国家的武装颠覆、国内反革命叛乱、百废待兴的国民经济和汪洋大海般的小生产经济。因此,苏维埃政府把全国的经济、政治生活纳入战时轨道,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可以说,在十月革命以后建立的体制中已经具有苏联模式的若干特点;而在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苏维埃政府就建立了历史上最纯粹、最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战争结束后,经济上的混乱和物质恐慌达到了顶点。从俄国的历史和现实出发,列宁毅然地改变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一套做法,转而实行新经济政策,把国家资本主义作为发展生产力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和手段。由于实行了新经济政策,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建设工作很有成效。但是应当看到:新经济政策并未建立起市场经济新体制,市场机制并未发育起来。如粮食价格和工业品价格基本上一直是由国家规定的。新经济政策仅是作为经济和政治危机的应急措施而被广泛接受,人们对新经济政策的意义并没有广泛认同。列宁去世后,尽管布哈林等进一步发挥了新经济政策的思想,但仍把计划经济模式作为目标模式;1926年12月,斯大林说:“社会主义经济是最统一最集中的经济”[1](第12卷,P163)1927年斯大林提出了指令性计划的主张:“我们的计划不是臆测的计划,不是想当然的计划,而是指令性的计划,这种计划各领导机关必须执行。”[1](第10卷,P280)
20年代末,斯大林同布哈林等人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发生了严重分歧,在批判布哈林的过程中,斯大林阐明了必须高速度地发展经济,以便迅速赶上和超过资本主义国家的方针。同时斯大林停止实施新经济政策,宣布“把新经济政策抛开。”[1](第9卷,P122)当时,在他所提出的经济战略中,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他说:“不是发展任何一种工业都算做工业化。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燃料、金属等等),归根到底,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1](第8卷,P112-113)随着新经济政策的抛弃,苏联模式迅速形成。苏联不仅改变了多种经济并存的局面,消灭国家资本主义、私人资本主义和个体经济,而且限制市场机制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1929年通过的第一个5年计划是第一个指令性计划体系,1993年开始实施的第二个5年计划涉及的范围更广泛、更详尽,表明苏联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模式已具有较完备的形态。与此同时,形成了苏联共产党一党执政和立法、行政两权结合、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在30年代末,形成了苏联政治经济体制模式。
在探讨苏联模式形成过程时,应注意这一模式形成的特定历史条件。首先,苏联是在帝国主义国家的重重包围和战争的威逼下开始独自建设社会主义的,国际和国内环境使苏联领导人具有强烈的紧迫感,斯大林曾不止一次警告说:落后就要挨打。因此他们感到必须通过高度集权的行政手段,动员全国的人力、物力,不惜代价地以最快速度发展国民经济,特别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迅速增强国家的国防实力,苏联模式就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其次,苏联模式又是在政治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小农经济占绝对优势、缺乏民主基础的社会基础上形成的。人民的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不高,使得他们无法理解和自觉行使各种民主权力,而党内斗争不正常的解决方法使得高度集中的模式不断被强化。
苏联模式可以在短期内集中国家有限的物力、财力和人力达到特定的目标。如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快速实现工业化等。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苏联模式曾发挥了积极的影响和作用。这一模式保证了苏联在30年代高速发展重工业,奠定了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保证了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为战后苏联的恢复重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苏联模式中隐含的危机因素
随着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换为和平与发展,原来与战争和备战相适应的发展战略和体制的积极作用已逐渐耗尽。随着社会主义和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苏联政治经济体制模式中的诸多弊端日益显露出来,成为导致苏联解体的危机因素。
在政治体制方面的危机因素包括:
第一,国家机构臃肿、官僚主义日盛。由于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造成机构臃肿。从20年代中期开始,苏联差不多每隔两三年就来一次机构精简,但精简之后,又会迅速反弹扩大。这导致了官僚主义和国家机构官僚化。列宁曾经尖锐地指出:官僚主义是“我们内部最可恶的敌人。”[2](P114)由此提出了改革国家机关、健全和完善国家检察机构和制度的主张。斯大林也强调反对官僚主义,但他所采取的办法,一是靠组织清洗;二是靠开展自我批评,而不是从体制上去解决问题,因而官僚主义愈演愈烈。
第二,权力不断集中,个人专断现象日趋严重。苏联的政治体制模式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权力没有依法分解,因而形成了简单的一元化权力体系,主要表现为党政不分、政企不分、权力过分集中。党的领导往往变成了个人的领导。党的领导变成了党的机关包揽一切,代替国家机关行使权力。权力过分集中,个人崇拜的极度盛行,必然导致对民主法制的践踏。在斯大林时期,一切反对或怀疑斯大林的理论、方针和政策的人都被视为“人民的敌人”。勃列日涅夫一方面批评斯大林和赫鲁晓夫的个人集权,另一方面又不断把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中。
第三,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和监督手段。苏联实行了立法和行政权相统一的原则。但在实践中,苏维埃的权力却日益萎缩。联共(布)中央和国家机关都可以代行苏维埃立法机关权以颁布法律。最高苏维埃无法行使它对执政党监督和制约的职责。
第四,党政干部的委任制、终身制滋生了干部的特权化思想,造成了党与群众的疏远。党组织缺乏凝聚力,党的威信日渐下降,以致在苏联解体时,人们无动于衷,很少有人出来抗争。
经济体制模式中存在的危机因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方面实行国家所有制。国家所有制的基本特点:一是国家以全民的名义组织生产资料,组织生产和分配;二是以国家指令性计划作为基本运行机制,用产品经济取代商品经济。苏联法律只承认两种所有制形式: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这两种所有制都是靠国家的强制性手段来实现的。在前苏联,国家所有制经济成份几乎达到100%,成为实行计划经济的重要基础。
第二,在经济发展战略上强调高速度,忽视经济效益。强调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使资源配置大幅度地向重工业倾斜,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协调发展,国民经济结构严重失调。结果严重影响了包括工业在内的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特别是造成农业的长期落后。高度中央集权体制比较适应于经济的粗放发展。实行粗放发展战略,可以在一定时期内保证经济的重点和高速发展。但是,随着时代的转换,经济的客观发展要求从粗放转为集约型的时候,这种僵化的体制就完全不适应了,高速度就会慢慢降下来。苏联经济从40年代后发展速度越来越慢,到了80年代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第三,以高度集中的国家计划作为管理和调节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实行指令性的计划经济,是苏联模式的一大突出特点,国家通过下达指令性计划来调节企业的产供销活动,生产单位人财物都由国家统一分配、统一管理。指令性计划经济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否定市场机制的作用,主要的计划指标是由国家自上而下集中地制定的,囊括了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连集体农庄的播种面积及种什么都由计划规定。计划一经制定,就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实际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无法掌握人们千变万化的日益多样的消费需求信息,靠下达计划指标安排的消费生产,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企业生产的自主权受到束缚,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挫伤。
由上可见,苏联模式对其政治与经济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它严重地挫伤了广大生产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入80年代后,苏联政治经济体制模式的弊端越来越突出,潜伏的危机开始公开显露,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走到了危险的边缘。
三、对苏联模式屡遭失败的改革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面对日益暴露的苏联传统模式的弊端,先后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
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期,赫鲁晓夫在揭露和批判斯大林的“个人迷信”和肃反扩大化错误的同时,也对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了一些局部性的改革。在法制方面纠正斯大林肃反扩大化错误;在党政方面强调加强党的集体领导,扩大党内民主,改革干部制度等;在经济方面的改革包括对农业政策进行调整和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赫鲁晓夫进行的改革是对传统的苏联模式的一次改革尝试,有一定积极意义。但是由于对苏联模式的结症抓得不准,这一时期改革措施不当,改革成效不大。
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勃列日涅夫执政后针对赫鲁晓夫的错误及改革遗留下来的问题,推行了新的政治经济改革,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并没有触动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在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又形成新的个人迷信,管理机构膨胀,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恶性发展,党政不分。使党内和社会上各种倾向的反对政治思潮有了滋长的土壤,民族问题开始公开表现出来。对于政治生活、社会生活领域潜伏的尖锐矛盾,苏联领导人未能予以充分关注,没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致使苏联在80年代后面临严重的危机。
戈尔巴乔夫执政的7年是苏联改革、演变、解体的7年。在改革的初期,他还是提出要在苏共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改进和完善社会主义原有的机制。1987年,戈氏提出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新思维,主张要对苏联进行根本改造。此后,苏联的改革逐渐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苏联的政治经济发生了质变,苏联社会出现了全面危机。政治上,领导集团内部派系斗争激烈,国家政权处于半瘫痪状态,社会政局动荡不安。经济上,改革不仅没有取得成果,反而造成社会生产的全面停滞。国民收入出现了负增长,财政赤字激增,通货膨胀不可遏制,市场供应全面短缺,居民生活水平下降,整个国民经济处于失控状态。据苏联专家保守估计,1991年全苏地下经济投机者的总资本额约为1400亿-1500亿卢布,相当于当年联盟预算收入的68%。[3](P177)同时,民族矛盾激化,民族分离主义倾向不断发展。这一切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由此可见,苏联的解体是其政治经济体制模式中危机因素长期演化的结果。这些危机因素在苏联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不仅没能通过改革得以及时有效地消除,反而不断地强化,导致整个体制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被时代抛弃。
收稿日期:2000-08-28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2001年06期
【原文出处】《《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大连)2001年02期第109~111页
【英文标题】On the Underlying Reasons for the Disintegration of Russia
ZHAO Bing-mei
(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s,Shenyang College ofAeronautic Industry,Shenyang 110034,China)
【作者简介】赵冰梅 (1962- ),女,辽宁沈阳人,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社会主义理论研究。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社会科学系,辽宁 沈阳 110034
【内容提要】 | 深入分析苏联解体的深层原因对我国深化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苏联政治经济体制模式及其特点,蕴藏着诸多危机因素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深层原因。由于苏联所进行的屡次改革没有奏效,造成了这些危机因素不断演化,逐渐形成全面的社会危机,最终导致苏联的解体。 A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underlying reason of Russia's disintegration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deepening of our reform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our socialist modernization.By analyzing the mode of Russia's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ystem formed under particular historicalconditions and its features,we believe that various hidden crisis factors are the underlying reasons leading Russia to disintegration.The failure of reforms in Russia worsened the crisis factors,which gradually led to social crisis and finally resulted in the disintegration of Russia. |
1991年苏联解体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出现的最重大的历史事件,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次严重挫折。科学地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正确地汲取经验教训,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深化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针对这一问题已从政治经济等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许多研究。本文认为:导致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其深层原因则是体制问题,早在斯大林时期开始形成的苏联传统体制模式,已经蕴藏着诸多的危机因素,加之苏联对这一传统体制模式没能进行及时而有效的改革,造成了这些危机因素不断演化,逐渐发展成全面的社会危机,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一、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苏联模式
苏联政治经济体制模式是在战争和革命年代,在一个被资本主义包围的、经济落后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里逐步形成的。十月革命胜利后,年轻的苏维埃政权面对的是帝国主义国家的武装颠覆、国内反革命叛乱、百废待兴的国民经济和汪洋大海般的小生产经济。因此,苏维埃政府把全国的经济、政治生活纳入战时轨道,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可以说,在十月革命以后建立的体制中已经具有苏联模式的若干特点;而在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苏维埃政府就建立了历史上最纯粹、最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战争结束后,经济上的混乱和物质恐慌达到了顶点。从俄国的历史和现实出发,列宁毅然地改变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一套做法,转而实行新经济政策,把国家资本主义作为发展生产力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和手段。由于实行了新经济政策,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建设工作很有成效。但是应当看到:新经济政策并未建立起市场经济新体制,市场机制并未发育起来。如粮食价格和工业品价格基本上一直是由国家规定的。新经济政策仅是作为经济和政治危机的应急措施而被广泛接受,人们对新经济政策的意义并没有广泛认同。列宁去世后,尽管布哈林等进一步发挥了新经济政策的思想,但仍把计划经济模式作为目标模式;1926年12月,斯大林说:“社会主义经济是最统一最集中的经济”[1](第12卷,P163)1927年斯大林提出了指令性计划的主张:“我们的计划不是臆测的计划,不是想当然的计划,而是指令性的计划,这种计划各领导机关必须执行。”[1](第10卷,P280)
20年代末,斯大林同布哈林等人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发生了严重分歧,在批判布哈林的过程中,斯大林阐明了必须高速度地发展经济,以便迅速赶上和超过资本主义国家的方针。同时斯大林停止实施新经济政策,宣布“把新经济政策抛开。”[1](第9卷,P122)当时,在他所提出的经济战略中,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他说:“不是发展任何一种工业都算做工业化。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燃料、金属等等),归根到底,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1](第8卷,P112-113)随着新经济政策的抛弃,苏联模式迅速形成。苏联不仅改变了多种经济并存的局面,消灭国家资本主义、私人资本主义和个体经济,而且限制市场机制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1929年通过的第一个5年计划是第一个指令性计划体系,1993年开始实施的第二个5年计划涉及的范围更广泛、更详尽,表明苏联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模式已具有较完备的形态。与此同时,形成了苏联共产党一党执政和立法、行政两权结合、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在30年代末,形成了苏联政治经济体制模式。
在探讨苏联模式形成过程时,应注意这一模式形成的特定历史条件。首先,苏联是在帝国主义国家的重重包围和战争的威逼下开始独自建设社会主义的,国际和国内环境使苏联领导人具有强烈的紧迫感,斯大林曾不止一次警告说:落后就要挨打。因此他们感到必须通过高度集权的行政手段,动员全国的人力、物力,不惜代价地以最快速度发展国民经济,特别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迅速增强国家的国防实力,苏联模式就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其次,苏联模式又是在政治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小农经济占绝对优势、缺乏民主基础的社会基础上形成的。人民的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不高,使得他们无法理解和自觉行使各种民主权力,而党内斗争不正常的解决方法使得高度集中的模式不断被强化。
苏联模式可以在短期内集中国家有限的物力、财力和人力达到特定的目标。如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快速实现工业化等。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苏联模式曾发挥了积极的影响和作用。这一模式保证了苏联在30年代高速发展重工业,奠定了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保证了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为战后苏联的恢复重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苏联模式中隐含的危机因素
随着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换为和平与发展,原来与战争和备战相适应的发展战略和体制的积极作用已逐渐耗尽。随着社会主义和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苏联政治经济体制模式中的诸多弊端日益显露出来,成为导致苏联解体的危机因素。
在政治体制方面的危机因素包括:
第一,国家机构臃肿、官僚主义日盛。由于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造成机构臃肿。从20年代中期开始,苏联差不多每隔两三年就来一次机构精简,但精简之后,又会迅速反弹扩大。这导致了官僚主义和国家机构官僚化。列宁曾经尖锐地指出:官僚主义是“我们内部最可恶的敌人。”[2](P114)由此提出了改革国家机关、健全和完善国家检察机构和制度的主张。斯大林也强调反对官僚主义,但他所采取的办法,一是靠组织清洗;二是靠开展自我批评,而不是从体制上去解决问题,因而官僚主义愈演愈烈。
第二,权力不断集中,个人专断现象日趋严重。苏联的政治体制模式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权力没有依法分解,因而形成了简单的一元化权力体系,主要表现为党政不分、政企不分、权力过分集中。党的领导往往变成了个人的领导。党的领导变成了党的机关包揽一切,代替国家机关行使权力。权力过分集中,个人崇拜的极度盛行,必然导致对民主法制的践踏。在斯大林时期,一切反对或怀疑斯大林的理论、方针和政策的人都被视为“人民的敌人”。勃列日涅夫一方面批评斯大林和赫鲁晓夫的个人集权,另一方面又不断把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中。
第三,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和监督手段。苏联实行了立法和行政权相统一的原则。但在实践中,苏维埃的权力却日益萎缩。联共(布)中央和国家机关都可以代行苏维埃立法机关权以颁布法律。最高苏维埃无法行使它对执政党监督和制约的职责。
第四,党政干部的委任制、终身制滋生了干部的特权化思想,造成了党与群众的疏远。党组织缺乏凝聚力,党的威信日渐下降,以致在苏联解体时,人们无动于衷,很少有人出来抗争。
经济体制模式中存在的危机因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方面实行国家所有制。国家所有制的基本特点:一是国家以全民的名义组织生产资料,组织生产和分配;二是以国家指令性计划作为基本运行机制,用产品经济取代商品经济。苏联法律只承认两种所有制形式: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这两种所有制都是靠国家的强制性手段来实现的。在前苏联,国家所有制经济成份几乎达到100%,成为实行计划经济的重要基础。
第二,在经济发展战略上强调高速度,忽视经济效益。强调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使资源配置大幅度地向重工业倾斜,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协调发展,国民经济结构严重失调。结果严重影响了包括工业在内的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特别是造成农业的长期落后。高度中央集权体制比较适应于经济的粗放发展。实行粗放发展战略,可以在一定时期内保证经济的重点和高速发展。但是,随着时代的转换,经济的客观发展要求从粗放转为集约型的时候,这种僵化的体制就完全不适应了,高速度就会慢慢降下来。苏联经济从40年代后发展速度越来越慢,到了80年代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第三,以高度集中的国家计划作为管理和调节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实行指令性的计划经济,是苏联模式的一大突出特点,国家通过下达指令性计划来调节企业的产供销活动,生产单位人财物都由国家统一分配、统一管理。指令性计划经济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否定市场机制的作用,主要的计划指标是由国家自上而下集中地制定的,囊括了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连集体农庄的播种面积及种什么都由计划规定。计划一经制定,就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实际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无法掌握人们千变万化的日益多样的消费需求信息,靠下达计划指标安排的消费生产,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企业生产的自主权受到束缚,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挫伤。
由上可见,苏联模式对其政治与经济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它严重地挫伤了广大生产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入80年代后,苏联政治经济体制模式的弊端越来越突出,潜伏的危机开始公开显露,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走到了危险的边缘。
三、对苏联模式屡遭失败的改革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面对日益暴露的苏联传统模式的弊端,先后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
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期,赫鲁晓夫在揭露和批判斯大林的“个人迷信”和肃反扩大化错误的同时,也对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了一些局部性的改革。在法制方面纠正斯大林肃反扩大化错误;在党政方面强调加强党的集体领导,扩大党内民主,改革干部制度等;在经济方面的改革包括对农业政策进行调整和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赫鲁晓夫进行的改革是对传统的苏联模式的一次改革尝试,有一定积极意义。但是由于对苏联模式的结症抓得不准,这一时期改革措施不当,改革成效不大。
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勃列日涅夫执政后针对赫鲁晓夫的错误及改革遗留下来的问题,推行了新的政治经济改革,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并没有触动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在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又形成新的个人迷信,管理机构膨胀,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恶性发展,党政不分。使党内和社会上各种倾向的反对政治思潮有了滋长的土壤,民族问题开始公开表现出来。对于政治生活、社会生活领域潜伏的尖锐矛盾,苏联领导人未能予以充分关注,没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致使苏联在80年代后面临严重的危机。
戈尔巴乔夫执政的7年是苏联改革、演变、解体的7年。在改革的初期,他还是提出要在苏共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改进和完善社会主义原有的机制。1987年,戈氏提出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新思维,主张要对苏联进行根本改造。此后,苏联的改革逐渐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苏联的政治经济发生了质变,苏联社会出现了全面危机。政治上,领导集团内部派系斗争激烈,国家政权处于半瘫痪状态,社会政局动荡不安。经济上,改革不仅没有取得成果,反而造成社会生产的全面停滞。国民收入出现了负增长,财政赤字激增,通货膨胀不可遏制,市场供应全面短缺,居民生活水平下降,整个国民经济处于失控状态。据苏联专家保守估计,1991年全苏地下经济投机者的总资本额约为1400亿-1500亿卢布,相当于当年联盟预算收入的68%。[3](P177)同时,民族矛盾激化,民族分离主义倾向不断发展。这一切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由此可见,苏联的解体是其政治经济体制模式中危机因素长期演化的结果。这些危机因素在苏联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不仅没能通过改革得以及时有效地消除,反而不断地强化,导致整个体制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被时代抛弃。
收稿日期:2000-08-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