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史
论东南亚的相对统一性与多样性
梁志明

【专题名称】世界史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2000年12期
【原文出处】《社会科学家》(桂林)2000年05期第4~8页
【作者简介】梁志明,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世界近现代史专业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东南亚历史文化与现代化问题研究,尤以越南历史与现代问题为重点。北京大学 历史系,北京 100871
【内容提要】东南亚指亚州东南部地区,在地理上,整个地区被山川、海洋分割,这种特性使东南亚难于出现大一流的政治局面。由于人种、民族、语言、宗教与文化等方面的不同,又形成它的多样性。这些特征带来了东南亚各国发展的不平衡,并造成东南亚国家在经济制度、政治体制和文化类型上的纷繁复杂。
【关 键 词】东南亚/相对特性/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K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40(2000)05—0004—05
    东南亚指亚洲东南部地区。中国古代史书上通称它为“南洋”,意指它位于中国南方的大洋之中。东南亚作为一个地区的名称为世界公认并广泛流行,始于二战期间。1943年8月, 同盟国在锡兰(今斯里兰卡)建立“东南亚盟军司令部”后“东南亚”一词逐步推广。1962年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的东南亚地理学家会议上,学者们一致同意采取“东南亚”(Southeast Asia)作为本地区的地理名称。
    东南亚幅员辽阔,其地域绝大部分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横跨赤道两侧,南北跨越39个多纬度,长达4500公里,东西跨越49个多经度,宽达5600公里。海域面积750多万平方公里,陆地面积450万平方公里,海陆范围共约1200万平方公里。其总面积相当于整个欧洲及非洲海岸以北的广大地区。东南亚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等十个国家和东帝汶地区,人口将近5亿。
    东南亚地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的相对的统一性和整体性,这使它构成一个独立的单元,同时又存在巨大的差异性与多样性。
    在地理上,东南亚介于太平洋与印度洋、亚洲大陆与澳大利亚之间,自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同时,在这个广阔的地区,地理构造异常复杂。东南亚是由一系列嵌入海洋中的半岛与岛屿组成,其中心地带为巽他台地。在地理区划上,东南亚显然分为大陆(半岛)和海岛两大部分。
    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一般说来虽不会发生决定性的影响,但往往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东南亚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整个地区被山川、海洋分割,没有像亚洲大陆那样连成一片,这种地理特征使东南亚在历史上难于出现大一统的政治局面,甚至在半岛及海岛两个地区也未能产生统治全地区的封建帝国。由于地理位置的影响,海岛商道附近的国家首先遭到西方殖民侵略的攻击。由于地理的因素以及其他重要因素的作用,在殖民时期,西方国家建立的殖民政权也大多限于东南亚各封建王国一国的范围之内。尽管日本占领时期,从军事上征服了整个东南亚地区,但它仍然不得不在各国分别建立不同形式的统治。现代东南亚国家版图的形成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有政治、经济与社会历史等原因,而地理环境的影响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除了上述地理状况的差异性以外,东南亚的复杂多样性还表现为人种、民族、语言、宗教与文化等方面的不同,斯卡拉皮指出:“世界上很少有别的地区能比东南亚更鲜明地说明在千差万别之中求得一致所会遇到的各种问题。”[1]
    东南亚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同时它又处于种族和民族适徙的“十字路口”。据学者考察,在远古时代,东南亚的海岛地区如爪哇就有原始人类的足迹。而从距今约一万年的新石器时代始,东亚大陆的民族移动浪潮就已从不同路线接踵而至,迁移到东南亚,从而形成这一地区复杂多样的种族和民族。
    东南亚最早的原始人群是爪哇猿人,在爪哇猿人之后,又发现有梭罗和瓦贾克人。学者研究认为,东南亚的原始人为澳大利亚人种,或称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他们在原始社会时期居住在经印度尼西亚的新几内亚到澳大利亚的广大地区。这一人种是迄今仍生活在东南亚丛林地带的尼格里陀人的祖先。
    尼格里陀(Negrito)是西班牙文, 是西班牙人在菲律宾发现属于这一种族的民族时所取的名称,意为“矮小的黑人”。尼格里陀人的生理特征是头大,脸圆,头发卷黑,鼻扁平,唇厚,肤色深褐,因其体质壮实、身材矮小故名。他们是东南亚最古老的居民,在东南亚史学文化的创造与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他们迄今仍生活在马来半岛和菲律宾群岛一些地区。
    距今约一万年前,东亚大陆地区进入新石器时代。这一时期的原始民族以采集、渔猎为生,居无定所。由于部落战争、天灾和疾病,不断向远方迁徙。气候温热,植被茂盛的东南亚成为大陆原始部落居民理想的移民之地。流经中国西南部和中南半岛诸大江河谷地带成为原始民族迁徙的天然走廊。中国南部的原始族群从陆路到海路,经过不同的路线,一批又一批地移居中南半岛,南下海岛地区,在那里定居下来,并与当地原始民族结合,形成新的族群,在东南亚生息繁衍。
    随着一次又一次迁徙浪潮从亚洲大陆进入东南亚的诸民族集团,都属于南蒙古利亚人种,按照语言分类可分为三大语系:一、南岛语系,又称澳斯特洛尼西亚语系,或称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二、南亚语系,也称澳斯特洛亚细亚语系;三、汉藏语系。
    最先到达东南亚的是属于南岛语系的民族,他们开始迁徙的时间大约为公元前2500年,持续至公元前1500年,首先是“原始马来人”,尔后到的称“开化马来人”或“新马来人”。开化马来人与原始马来人和一部分尼格里陀人等相融合,演化形成为“现代马来人”。他们分布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海岛地区,现今三国大多数民族均属马来人血统,操“南岛语系”的语言。
    属南亚语系的诸民族约于公元前一千年进入中南半岛地区。孟—高棉民族属于这个语系,多数学者认为,他们来自中国南方,而非印度。孟族是中南半岛上许多早期国家的缔造者,而高棉族则是柬埔寨的主体民族。
    在孟—高棉人迁入半岛的前后,属于汉藏语系的诸民族从大陆南下,在中南半岛各地定居下来。在半岛东部主要是属于越语族的越族(京族)、芒族、岱依族和侬族等;在中部主要有属于泰佬语族的泰族、佬族和掸族;在西部有属于藏缅族、克钦族、钦族、克伦族、拉祜族等。学者研究,越、泰等族源于古代华南的“百越人”系统,而缅族群属于中国古代氐羌人系统。
    上述族群经过长期的融合、分化与发展的历史进程,演变成为近现代东南亚各国的诸民族,使东南亚成为民族众多、语言复杂的地区。东南亚各国毫无例外都是多民族国家,其中拥有100 个以上的民族的国家有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缅甸则分别拥有90多个、50多个和30多个民族。
    民族众多的东南亚,语言十分复杂。不过主体民族的语言往往是一国的通用语言。最普遍使用的语言有马来语,或称马来——印度尼西亚语。这种语言及其变种,即某些方言,是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广大地区的主要通用语。菲律宾南部、泰、柬和越南南部的少数民族的语言也与之相关。泰佬语也较普及,不仅泰国的主要民族泰人讲这种语言,而且缅甸的掸族、老挝的老龙族、越南西北的泰族、柬埔寨西部、东北部和马来半岛归纳部的一些少数民族也操这种语言。越芒语是拥有700 万人口的越南人的一种通用语,北方少数民族芒族也使用它。菲律宾是语言异常复杂的国家,但他加禄语为全国通用语言。
    此外,由于西方国家的殖民统治与文化渗透,原宗主国语言——英语、法语等在东南亚成为近代时期的官方语言,各国独立后,在东南亚地区仍然广泛流行。
    民族、语言的多样性带来了东南亚国家社会文化的丰富多彩,而且各具特色。它们互相吸收、融合而不单调。东南亚地区有着自己独特的固有文化,同时相继吸收了来自印度、中国、阿拉伯以及西方的文化,形成富有传统特色的地区多元复合文化。
    多种多样的宗教信仰是东南亚社会文化多样性的突出表现。世界各大宗教都在这里流行。除原始宗教信仰外,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和基督新教)、印度教、犹太教以及道教、锡克教都在这里拥有信徒。现代东南亚可分为三大宗教区域:
    1、以佛教为主的区域:越南、柬埔寨、老挝、泰国、 缅甸和新加坡;
    2、以伊斯兰教为主的区域:马来西亚、印尼、 文莱和菲律宾南部;
    3、以基督教(天主教)为主的区域:菲律宾北部和中部。
    东南亚的宗教具有悠久的历史。佛教是从印度传入的,但何时传入东南亚已难以考证。至公元初年,已有确凿证据,表明佛教已在东南亚国家传播开来。佛教主要是通过南北两个途径进入东南亚的。南面是海路,主要是经过锡兰(今斯里兰卡)从海上传入东南亚;北面是陆路,是经过中亚,越过帕米尔高原,进入中国,南下广州,进入越南。此外,还有一条从印度东北,经过缅甸而入中南半岛的途径。古代东南亚佛教和婆罗门教—印度教昌盛,海岛地区的室利佛逝王国和麻喏巴王国有着高度发达的佛教—印度教文化。南传上座部佛教(又称小乘佛教)则中南半岛诸国广泛流行,在中古时期,成为一些国家的国教。伊斯兰教是由阿拉伯商人和印度穆斯林商人传入东南亚的。13世纪以前,在北苏门答腊沿海地区已有阿拉伯、印度商人居住,逐步形成穆斯林社会。至13世纪,伊斯兰教已在马来半岛和南洋群岛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建立了穆斯林国家。15世纪初,马六甲王国兴起,成为伊斯兰教在东南亚的传播中心,伊斯兰教获得更为广泛的传播,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诸岛以及菲律宾南部岛屿相继伊斯兰化。现在,马来西亚有半数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印度尼西亚1.8亿人口中,86.9%信奉伊斯兰教, 是世界上穆斯林人数最多的国家。据统计,全世界的伊斯兰教徒约有7—8亿人,其中20%在东南亚,由此可见,在穆斯林世界,东南亚占据何等重要的地位。基督教是西方殖民入侵后传入东南亚的。菲律宾是东南亚的主基督教国家,由于受西班牙殖民者的影响,全国6068万人口,约有85%信奉天主教。而越南由于受法国的影响,天主教成为仅次于佛教的第二大宗教,信徒约占人口1/10。
    宗教对东南亚国家的社会生活有深刻的影响。统治阶级往往利用宗教作为统治人民的工具,从而把王权—神权紧密结合起来;而劳支人民在反抗斗争中则以宗教作为旗帜。殖民者以传教士作为先驱,而东南亚国家的人民又常以宗教作为反侵略的斗争武器。近代以来,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反殖民主义斗争往往与宗教战争相结合。印度尼西亚历史上的蒂博尼哥罗起义和亚齐战争,都是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进行的反殖民主义斗争。20世纪初,东南亚一些国家的第一批民族主义组织是宗教性组织,例如印尼的伊斯兰联盟和缅甸佛教青年会等。宗教可以成为维护民族团结与统一的精神纽带,同时,复杂多样的宗教也可能产生信仰不同宗教的民族之间,各教派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上述东南亚社会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带来了东南亚各国发展的不平衡,并造成东南亚国家在经济的制度、政治体制和文化类型上的纷繁复杂。然而,我们在东南亚的多样性中也可以看到它的相对统一性与整体性。研究东南亚的学者在本世纪20年代已经注意到这个地区之间的某些共同点及其历史文化特征的相似之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南亚民族独立运动勃兴,一系列东南亚新独立国家诞生。东南亚的战备地位与经济价值显著提高,把东南亚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学者日益增多。法国学者乔治·戈岱司于1948年出版了《印度支那与印度尼西亚的印度化国家》。这部书“头一次把东南亚早期历史作为一个整体展示出来。”[2]不过,越南(受中国文化影响)和菲律宾没有包括在此书内。 必须指出的是英国学者D.G.E.霍尔的巨大贡献,他摒弃了东南亚研究中的“欧洲中心论”和“印度中心论”,坚持东南亚的主体性与统一性。他撰写的名著《东南亚史》,是第一部东南亚地区通史。美国学者约翰·F. 卡迪继承了霍尔的思想, 他写的《东南亚历史发展》和《战后东南亚》,也不是对各个国家的历史作孤立的论述,而是两部互相衔接的关于东南亚历史发展的综合性研究著作。
    卡迪在《东南亚历史发展》一书的序言中说:“这个当前被称为东南亚的分布范围很广的地区,曾经有过一段相互紧密联系的历史,这一点,从外表上看并不十分明显。也许,这一地区的最独特之处,是它的岛屿和大陆之间的差别,土壤和地形的多样性,各种各样的种族集团,以及迥然不同的宗教和文化发展水平。”他指出:“可以确认,有三个或四个因素在历史上把这个地区联系在一起,其中每一个因素涉及地区内部的关系,起着一种连锁反应的作用。”[3]那么, 有哪些因素或者说从哪几个方面可以看出东南亚地区各国互相联系的统一性与整体性呢?
    首先,东南亚地区有它自己的固有文化。古代东南亚国家并非原封不动地照搬印度文化,而是有选择地主动吸收。毫无疑义,东南亚与印度和中国均有悠久的密切的历史联系,并深受印度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双重影响,但它的历史不是印度历史的延伸,其文化也不能简单地划入印度或中国文化的模式之内。在印度宗教与文化输入之前,东南亚不是文化的真空地带,它有自己的独特文化。戈岱司曾经对东南亚早期固有文化的特征作为精辟的概括:在物质文化方面的特征是(1 )耕种有灌溉的稻田;(2)驯养黄牛和水牛;(3)初步使用金属;(4 )有航海技术。在社会方面的特征是:(1)妇女的重要地位与母性世系,(2)灌溉农业所产生的组织。在宗教方面的特征是:(1)泛灵信仰;(2)祖先崇拜与崇奉土地神;(3)在高地建立祭坛;(4)瓮葬和石冢葬;(5)充满着对山与海、有翼动物与水生动物, 山民与海岸人对立的宇宙的二元论的神话。[4]
    第二,在外来文化传入后,东南亚本地的传统的文化与之互相融合,有选择地吸收,逐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东南亚国家的民族文化。以水稻栽培为主的灌溉农业延续下来,形成东南亚的发达的农业文明,或称稻作文化;农村村社的长期保存与双系继承制的存在,是东南亚社会结构的重要特征;此外,原始的拜物教信仰与外来宗教相结合,使东南亚的宗教具有新的特色。源于印度的佛教、印度教输入东南亚后,不再保持原来的形态,它们已本地化、民族化,因而能在东南亚国家扎下根来,上座部佛教传入缅甸后,与当地的那特(Nat,来源于巴利语natha,意即保护者)信仰结合,吸收其精灵、信仰,缅甸寺塔往往供奉各种那特的偶像,这是其佛教的一个特色。
    东南亚国家的文学、艺术、音乐、舞蹈同样保持了传统的风格,并在吸收印度、中国及阿拉伯的文化营养后,获得新的发展。
    第三,东南亚的相对统一性与完整性,不仅表现在它是一个历史、地理和文化的相对独立的单元,即独立于东北亚、南亚及澳大利亚诸大陆,而且表现在东南亚地区各国之间的日益密切的联系。印度、阿拉伯与中国、东亚诸国海上商业贸易的发展、文化的交流,大大促进了东南亚地区国家之间的联系。西方殖民主义侵入后,东南亚各国殖民地化,分别受到不同的殖民国家的统治。殖民时期,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垂直联系比东南亚国家之间的水平联系更为紧密。但另一方面,由于东南亚国家成为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一部分,它的经济、贸易与世界市场和商业贸易网络密切联系起来。进入20世纪初,东南亚世界,东南亚国家内部的联系空前增强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南亚的面貌发生巨大的变化,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兴起。东南亚新兴民族国家为了发展民族经济与文化,重建它们的传统联系。为了建立区域性的合作,1967年8月,印度尼西亚、 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新加坡五国成立了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1984年1月,文莱独立后随即加入该组织。1995年后, 东盟朝实现“东南亚一体化”目标加速发展,至1999年,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相继加入,东南亚十国组成“大东盟”。东盟的成立和扩大,标志着东南亚区域性联系的新的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在学习和研究东南亚历史时,既不能忽视东南亚地区的多样性,必须了解东南亚各国历史文化的不同特点,又必须注意到这一地区的相对统一性,应将它作为一个政治、经济、历史、地理和文化紧密联系的相对独立的单元进行综合考察。
    收稿日期:2000—06—01


【参考文献】
    [1] 罗伯特·A·斯卡拉皮诺.亚洲及其前途[M]. 新华出版社,1983.18.
    [2] D·G·E· 霍尔. 东南亚史第一版序言[M]. 商务印书馆,1982.13.
    [3] 约翰·F·卡迪.东南亚历史发展(上册)[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4] 乔治·戈岱司.印度支那和印度尼西亚的印度化国家[M].巴黎,1948.25—26.^

返回2000年12期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