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史 |
中国“东南亚国家联盟及其防务”研究20年
胡志勇
【专题名称】世界史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2000年10期
【原文出处】《世界历史》(京)2000年03期第80~87页
【作者简介】胡志勇,在空军政治学院研究生队工作
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成立于1967年8月8日。五个创始国分别是: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东盟从成立之初的一个松散的地区性组织,逐步发展为在政治上协调一致、在经济上加强合作维护共同利益、在军事上以双边多边形式加强合作的组织,现有10个成员国,面积达449万平方公里,人口近5亿,在亚太地区的多边合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积极作用。我国对东南亚国家联盟的研究,真正开始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本文着重从东盟的成立及其性质、东盟的主要防务战略及其调整、东盟地区论坛等几个方面来综述我国对这一专题的研究概况。
一、东盟的成立及其初期主要防务活动的研究
(一)关于东盟成立的历史背景
黄来钧认为:随着殖民地国家的纷纷独立,他们强烈要求改变不合理的旧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以加强联合,协调立场,采取共同步骤,反对大国的控制、剥削和掠夺。随着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的建立,国际形势和本地区国际关系也相应地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因素促成了东盟的建立(注:黄来钧:《东盟成立的历史背景与发展的主要因素》,《东南亚》1989年第4期,第47页。 )。赵文骝认为:东盟组织的成立,明显受到当时在世界各地兴起的区域经济一体化高潮的影响,也是东盟五个创始国之间紧张关系得以缓和的结果(注:赵文骝:《东盟组织机构沿革及其背景》,《南洋问题》1993年第4期,第8页。)。东盟的成立旨在对抗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势力向东南亚其他国家的蔓延。东盟成立伊始就被西方国家拉入反共反苏的阵营之中,成为东西方两大阵营长期对抗的前沿阵地,并长期依赖于美国的军事保护,在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社会、意识形态等方面深受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影响。
(二)关于东盟的宗旨、性质和职能
关于东盟的宗旨。根据东盟成立时发表的《东盟宣言》规定,东盟的宗旨是:“通过共同努力,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促进东南亚的和平与稳定”,将东南亚建设成为“一个不受外界强国的任何形式和方式干涉的和平、自由和中立区。”(注:赵文骝:《东南亚国家联盟》,《南洋问题》1982年第1期,第109页。)
关于东盟的性质。贺圣达认为,东盟的性质主要是一个协调成员国关系、维护地区安全和经济、社会方面的合作组织(注:贺圣达等:《战后东南亚历史发展》,云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55页。)。 时永明认为,东盟是东南亚国家的区域性组织(注:时永明:《冷战后东盟地位的增强及其影响》,《国际问题研究》1997年第1期,第29 页。)。
关于东盟的职能。赵文骝认为,东盟成立后的10年中的职能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既要进行经济合作又要进行政治合作。
第二,东盟只能建立一个比较松散的组织框构(注:赵文骝:《东盟组织机构沿革及其背景》,《南洋问题》1993年第4期,第8页。)。
东盟成立的初衷是促进地区经济合作,它宣称对所有东南亚国家开放。东盟的最高机构是东盟外长会议,每年各举行一次年会和特别会议,而东盟经济部长会议则是制定东盟经济合作政策的重要机构。1992年1月,在新加坡召开的第四次东盟国家首脑会议决定,首脑会议每3年举行一次,从而实现了东盟政府首脑会议的制度化(注:俞亚克:《东盟合作的成就与前景》,《东南亚》1995年第4期,第36页。)。
(三)东盟初期的主要防务活动
东盟成立初期,各成员国的合作只局限于松散的经济和文化领域,政治上几乎没有开展什么明确的合作。从成立到1976年1 月这一阶段,东盟主要在解决内部纠纷、建立信任措施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赵文骝论述了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兴起和步伐的加快,特惠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的情况,介绍了东盟在工业领域兴办合资经营企业和推行互补工业计划及其在国际经济活动中采取协调一致的立场,强调东盟要发展区域经济合作,以减少对外经济的依赖(注:赵文骝:《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成果与前景》,《南洋问题》1982年第4期,第1—6页。)。
吴善群认为:冷战期间,美、苏两大军事集团在东南亚的扩张和对抗,使该地区成为其长期对峙的场所之一,并在此出现了两个对立的集团。即:东盟和印支三国。越南在苏联的支持下,企图建立以其为首的“印度支那联邦”,与东盟对抗、争夺东南亚地区的主导权。而东盟则以美国为后盾,反对越南的地区霸权主义。东盟建立后由于长期依附于美国,成为美国在该地区冷战的代理人,也使得中国同东盟的关系长期处于冷战状态(注:吴善群:《略论“东盟”在亚太战略中的地位及作用》,《龙岩师专学报》1997年第2期,第40页。)。
1976年11月,东盟外长会议通过了“东南亚中立化宣言”,实现地区中立化成为东盟成立初期的主要任务。因此,东盟各国采取了以下二个措施:
第一,共同抵制苏联的亚安体系,保证东盟国家的主权完整。
第二,积极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强调区域合作(注:张锡镇:《当代东南亚政治》,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第440—441页。)。
胡志勇认为:东盟成立初期各成员国的防务合作主要是防范来自所谓的“共产主义的威胁”。这一阶段的合作主要包括:联合边界委员会的成立,联合行动控制跨边境的破坏活动和有关颠覆政府的情报互换等,并分析了此阶段合作的特点是:边界合作与军事情报共享。其合作方式主要表现在双边互签防务条约方面(注:胡志勇:《东盟防务合作及其前景》,《东南亚纵横》1999年第1期,第39页。)。
二、后冷战时期东盟防务研究
(一)关于冷战结束后东盟的防务战略及其调整问题
孙福生对近年来东盟国家防务战略的演变动向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了“地区安全”概念,即:国家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认为:在新形势下东盟国家的地区安全战略新变化和新动向值得注意,指出在冷战时期,依靠美国军事保护和美国的军事存在曾是东盟国家地区安全概念中的重要基石,但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东盟实力的增长,东盟国家已逐步从完全依靠美国军事保护转向寻求对本地区具有影响力的几个大国力量平衡和相互制约来取得对本地区安全的保证(注:孙福生:《后冷战时期东盟国家地区安全战略》,《世界历史》1997年第1期,第55 页。)。
徐景芳认为东南亚地区存在着危及和平和安全的诸多不利因素:
第一,超级大国在该地区军事收缩造成的“力量真空”有可能具有强大经济力量和相当军事实力的日本来“填补”。
第二,历史遗留下来的领土纠纷和领海争端,将成为该地区新的热点问题。
第三,东盟各国内部情况错综复杂,动乱时有发生。
他还分析了近年来东盟国家的防务政策,指出后冷战时期东盟国家的防务政策已发生重大变化:1.东盟国家近年来推行“质量建军”路线,加速军队现代化建设,普遍采取“前沿防御”战略;2.东盟国家极力主张将该地区建成自由、和平与中立区;3.东盟国家虽然主张中立,但不排斥强国势力,仍希望美国继续在该地区保持军事力量。并指出:东盟各国防务需求不断扩大,军贸活动日趋活跃,军费逐年递增(注:徐景芳:《东盟国家防务浅析》,《东南亚研究》1993年第4期,第33 —34页。)。
赵晨指出:后冷战时期东盟的安全观念开始发生变化,逐步形成了自己新的安全理论,其内容主要有:
第一,东盟的综合安全观。其主要特点是:1.突出了后冷战时期经济对安全的重大影响;2.强调促进国民团结、提高社会凝聚力;3.保持军事力量均衡发展的同时,加强海、空军力量。
第二,东盟的合作安全观。它是同传统的均势理论相对立的一种观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强调通过所有国家的共同参与和共同获利解决国际争端,努力促进共同繁荣,反对一方依仗实力压制另一方;2.强调促进东南亚区域凝聚力;3.强调维护和促进东南亚国家在本地区事务中的主导地位(注:赵晨:《东盟的新安全观》,《国际问题研究》1998年第3期,第20—21页。)。
赵洪美认为:东盟国家调整防务政策的主要原因在于:1.国内政局需要保持稳定;2.地区形势需要维持和平;3.需要同大国干预进行抗争;4.对“潜在威胁”需要戒备。并提出了冷战结束后东盟国家防务政策的主要内容是:恢复和维持内部治安秩序、有重点地防御外来威胁、精兵建军和实施联防。同时还探讨了东盟国家防务政策的基本走向。即:对内部反政府势力,由武力“平息”为主转向以武力威慑下的谈判谋求和平为主;对外来威胁,由以陆上防卫为主转向以海上抵御为主;对来自大国的侵犯,由以独立防卫为主转向以联合抗御为主(注:赵洪美:《东盟国家防务政策及其走向》,《外国军事学术》1997年第12期,第16—17页。)。
(二)关于后冷战时期东盟的地位问题
时永明认为:东盟地位在冷战结束后不断增强,主要受益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冷战结束为东盟提供了政治发展的历史时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政治实力的加强使东盟在本地区具有日益增强的中心吸引作用。并指出东盟实力增强提高了自己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对亚太地区格局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影响。东南亚不再是一盘散沙,东盟以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形式在亚太地区扮演着独特的角色。他还认为:东盟已确立了其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同时又以自己为中心构成了一种大国平衡的新格局。冷战结束后,东盟加强了军备与安全领域的合作(注:时永明:《冷战后东盟地位的增强及其影响》,第30—31页。)。
朱开田认为:冷战结束后东盟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是东盟成为亚太新的一极的基础。各大国在东南亚地区的争夺,使得东盟得以巧妙地利用大国间的矛盾,为自己提升在亚太地区的地位服务。但东盟内部实力的差别又制约了其在亚太事务中的影响力,所以东盟在21世纪的亚太格局中可能是较小的新的一极(注:朱开田:《略论东盟在未来亚太格局中的地位》,《东南亚纵横》1996年第2期,第34页。)。 符成礼认为:东盟在国际安全形势发展中的地位上升主要是冷战后世界政治、经济、军事形势的发展所决定的,是世界由一个中心——欧洲悄然向欧洲、亚太、北美等多个中心演变的结果,同时也是东南亚国家不失时机地增强综合国力、努力提高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的结果(注:符成礼:《东南亚——一个战略在上升的地区》,《外国军事学术》1994年第1期,第16页。)。
方柏华认为:近期东盟将难以成为亚太一极,更不可能成为亚太第四极。其原因主要有:1.缺乏足够实力为后盾的东盟难以在亚太地区发挥更大的作用和影响;2.近期内东盟面临着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族关系等不利因素的制约;3.美、日两国出于各自地区战略需要,不愿意看到东盟成为亚太新的一极(注:方柏华:《东盟成为亚太一极前景探析》,《东南亚》1995年第2期,第63—64页。)。
高子川认为:冷战后东盟国家面临的安全环境有四点:1.对抗和冲突结束,东南亚进入了新的和平发展时期;2.亚太地区多极化加速发展,地区性强国正在崛起;3.经济安全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速发展;4.领土边界争端和民族矛盾不断突出,成为威胁东南亚和平潜在不稳定因素(注:高子川:《冷战后东盟国家综合安全战略的实施》,《国外社会科学情况》1997年第3期, 第24页。)。
(三)关于东盟防务现代化及其开展问题
王士录探讨了东盟防务现代化的进程,指出:在东盟防务现代化进程中的海、空军装备的现代化尤为突出,机载报警和控制系统目前被逐渐用于东盟各国空军中,新加坡是东盟国家中最先拥有机载雷达的国家;东盟还建立了空中的海上监测系统,加强了海上反潜艇、搜索、救护和进攻能力,东盟各国海军无论其舰只拥有量还是质量都已达到了相当的水平(注:王士录:《东盟国防现代化的进程和基本途径》,《东南亚》1991年第2期,第19页。)。
王士录较全面地介绍了东盟各国防务建设所取得成就的基本途径:第一,大量利用外国军事援助,其中美、英援助所占比重最大;第二,从国际市场上有选择地采购;第三,通过自行研制、特许生产和合作生产来改善军队装备。作者认为:东盟国家通过发展本国国防工业,带动了民用工业的发展,节省了军事开支,摆脱了依赖他人的被动局面,加速了本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
卢秋林探讨和研究了东盟各国加强海、空军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动向。即:第一,增加军费预算,购买武器装备,确保海、空军的建设和发展。东盟国家在裁减陆军现有兵力的同时,都在积极加强和扩充海、空军兵力,外购新型舰、机,筹组潜艇部队,努力加强空军新机种部队的现代化建设。第二,加强军用设施建设,修建基地港口,逐步完善各种战勤保障系统,特别是加强和巩固了在南海海域所占岛屿的建设,以提高东盟国家海、空军的战勤保障能力,使其防御体系逐步完善。第三,重视协同演练,加强同盟合作,努力提高部队的整体作战能力(注:卢秋林:《东盟各国加强海、空军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动向》,《现代军事》1996年第3期,第42—43页。)。
马宁根据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自1985年开始进行的一项“东南亚防御与发展”的专题研究,介绍了东南亚地区正在变化的战略环境,强调东盟各国加强海、空军军事力量必须从东南亚地区战略环境的三个主要发展情况来考察。针对东南亚地区的海、空军的现代化及其功能的转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海军力量已经超出了沿海防御的范围,并指出,东盟各国已实行从过去的陆地型而转为海洋型的战略(注:马宁:《东盟的防务战略与军备调整》,《东南亚研究》1989年第3期,第39 —41页。)。
叶振宏在全面论述了冷战结束后东盟国家军队建设的趋势基础上,指出:东盟国家军队建设呈现以下四个趋势:1.调整、改革体制编制,部队结构编组更趋合成化、多样化;2.加速改善武器装备,空军、海军建设趋于扩大化、合作化;3.注重提高军事素质,部队教育训练趋向实战化、合作化;4.常备军与预备役相结合,预备役部队训练日趋制度化、正规化(注:叶振宏:《东盟国家军队建设的几个趋势》,《东南亚研究》1992年第6期,第41—43页。)。
方柏华认为:近期东盟地区军事力量增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大力加强本国的军事力量,大幅度增加军费,积极寻购先进的军事装备;2.加强国家间相互军事合作,提高东盟整体军事实力;3.竭力维持和设法保留美国在东盟地区的军事存在,借此壮大东盟的军事力量及对该地区和周邻地区的影响。并分析了近期东盟出现“逆裁军”现象的原因。即:
第一,东盟国家对周边安全环境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对国家安全内容作了重大调整;
第二,南海地区重要的战略位置和丰富的石油资源,是促使东盟有关国家迅速增强军力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第三,东盟国家经济的迅速增长为东盟军事力量的迅速增强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来源;
第四,东盟地区所存在的许多不稳定因素也是导致东盟增强军事力量的一个原因(注:方柏华:《东盟军事力量近期迅速增强的情况及原因浅析》,《东南亚研究》1993年第4期,第31—32页。)。
陈宁认为:东盟加速扩军的原因还在于:1.越南和前苏联海军在东南亚地区的存在已成为东盟国家的一个直接威胁;2.冷战后随着外国军事力量的陆续撤出,东盟国家越来越感到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以保卫国家的主权;3.国际武器市场供应旺盛,也使东盟国家武器采购计划得以实施,从而避免了对一两个国家的过分依赖(注:陈宁:《东盟国家扩军与军事合作》,《东南亚纵横》1995年第3期,第52—53页。)。
罗庆云介绍了东盟各国在以下五个方面积极提高军队素质的情况;1.调整建军方针,增加军费开支,扩充军队员额;2.优化三军结构,加强海、空军建设,完善海、空军基地和防空设施;3.调整体制、编制、精简指挥机构;4.加快三军武器装备现代化进程;5.提高人员素质,确保训练质量(注:罗庆云:《东盟国家加强军队建设的几点做法》,《外国军事学术》1992年第8期,第25—27页。)。
赵洪美介绍了东盟国家海军建设与战略运用情况。指出:东盟国家海军为了适应国际形势和地区安全环境发展变化的需要,在国家安全战略和地区安全机制的指导下,纷纷研讨和制定“海洋战略”,对海上战略目标确立、海上战略力量建设和海上战略力量运用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以确保东盟国家安全和地区一体化的顺利发展(注:赵洪美:《东盟国家海军加强建设与战略运用》,《外国军事学术》1996年第7期, 第15页。)。
张孝田介绍了东南亚国家加强空军现代化建设的举措。东南亚各国主要通过加大空军建设的投资比重,大量购买现代化的飞机和装备,迅速提高了东南亚空军保卫领空和领海的作战能力。近年来,东南亚各国为保卫领海和丰富的海洋资源,为提高其空军的预警能力而采购了大批先进的装备。这些预警不仅可以为海军舰队防空提供空中预警情报,还可以为截击机作战提供必要的信息,并可同时引导数十架飞机进行作战。
近年来,东盟国家在保持了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武器装备,以保障与空中力量装备同步的投资比重。东南亚各国也十分重视加强在保卫国家安全领域方面的双边或多边军事合作,充分利用每次的联合军事演习来训练和提高空军随时准备战斗的能力(注:张孝田编译:《东南亚各国空军的现代化建设》,《东南亚研究》1995年第4期,第38页。)。
马宁回顾了东盟70—80年代初的武器生产发展状况。指出:70年代初,东盟各国才着手发展武器生产,其生产价值与项目均较稳定,但发展迟缓,类型只限于普通的飞机与战舰之类,而且东盟的飞机生产仍处于低级阶段,高级技术则要依赖外国。印度尼西亚生产的飞机最多,新加坡拥有良好的修理与改装设备。东盟由于实行了进口替代政策,从依靠型转为自力型,重视本地区武器自行生产的能力。新加坡武器自给程度最高,而且新加坡是70年代东盟唯一的武器出口国,出口对象多为东盟国家,且武器质量好、价格低。东盟各国政府在武器生产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政府只负责部分武器生产,但未建立有组织的生产机构(注:马宁:《东盟武器生产与出口》,《东南亚研究》1989年第4期, 第73—74页。)。
(四)关于东盟转型面临的困难问题
冷战结束后,随着国际局势趋向缓和,过去联结东盟各国的纽带——政治合作开始失去存在的基础,东盟面临着从冷战时代以政治合作为主的地区性集团向冷战后时代以经济一体化为主兼具安全、文化、科技等合作的全方位的地区性集团转型的挑战。方柏华认为:东盟在转型期面临着四大困难:
第一,东盟各国贫富差距悬殊、产业结构雷同、出口商品相似、国内和区域内市场狭窄、经济上互补性差、成员国之间合作意识较差,这些将严重影响东盟经济一体化进程,从而困扰着东盟的转型。
第二,东盟各国政治倾向不尽一致,国内政治的变化及发展进程不同步,边界争端、领土纠纷的可能性依然存在,这又从另一方面影响着东盟的转型。
第三,文化的冲突和民族的冲突也将制约东盟的转型;。
第四,东盟向以经济一体化为主要内容的区域性集团转型过程中,还将受到美、日等大国的影响和制约(注:方柏华:《试析东盟转型面临的困难》,《东南亚纵横》1994年第3期,第42—44页。)。
(五)关于后冷战时期东盟“新民族主义”倾向问题
孙福生指出:后冷战时期“一超多强,竞争共处”的世界新战略格局正在形成,东盟国家的内部环境发生了变化,在内外因素相互作用下,进入90年代后,东盟国家的对外政策上的“新民族主义”倾向日益明显。认为:东盟国家领导人和政治分析家们的地区安全概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第一,由完全依赖美国而变为更多地依靠本国的力量和加强地区安全合作。
第二,东盟国家军事力量结构上也发生了变化。同时东盟“逆裁军”现象突出,各成员国大力发展海、空军,但这并不是说正在进行一场军备竞赛。
作者认为“新民族主义”倾向还表现在贸易问题上反对西方大国的贸易保护主义,积极加强东盟次区域经济合作及参加亚太经合活动方面。这种倾向实际上是伴随着东盟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而产生的(注:孙福生:《后冷战时期东盟国家对外政策上的“新民族主义”倾向》,《南洋问题》1996年第1期,第68—69页。)。
三、对东盟地区论坛的有关研究
汤平山详细介绍了东盟地区论坛(简称论坛)建立的历史背景是地区仍存在的可能危及本地区和平与稳定的不利因素,使地区国家感到有必要进行合作(注:汤平山:《略谈东盟地区论坛》, 《亚太研究》1994年第6期,第43页。)。 余文则认为:亚太地区各大国的支持是促成“论坛”顺利诞生的一个有利因素(注:余文:《东盟地区论坛浅析》,《南洋问题》1996年第1期,第73页。)。 吴兴佐指出:“论坛”产生的必然性在于:
第一,“论坛”是相互依赖的社会的产物。
第二,“论坛”是亚太地区异质性的环境所决定的。并分析了这种异质性环境是由亚太地区存在多种差别和许多热点及潜在的热点问题所构成。
第三,“论坛”是东盟平衡的产物。并指出这种立足于亚太地区特定环境而产生的“论坛”具有吸引力,也具有生命力(注:吴兴佐:《东盟地区论坛未来趋势及面临的问题》,《国际社会与经济》1996年第5期,第5—6页。)。
汤平山还论述了“论坛”的三个主要特点是:以东盟国家为主导、采取协商对话的形式和对大国采取平衡的态度。指出建立“论坛”的意义重大:
第一,开创和建立了安全对话的时代和机制。
第二,对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地区国家之间在政治与安全领域里的合作,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第三,确立了东盟国家在亚太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地位(注:汤平山:《略谈东盟地区论坛》,第45页。)。
余文指出“论坛”也面临着以下困难和不确定因素:
第一,由于各参与国在政治、经济、意识形态上的矛盾等因素,在机制的架构形式、作用范围、约束力度等具体问题上达成共识远非易事。
第二,各国对经济资源的重视和争夺加剧了有关国家之间在领海、领土纠纷上的矛盾,“论坛”难以在地区安全上起全面的主导作用。
第三,从整个亚太范围各主要力量对比来看,东盟的综合实力及影响仍不及亚太其他国家。它在亚太地区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将受到制约。
第四,东盟以地区力量平衡为地区安全的基石,“论坛”只是为促使大国之间就维护力量平衡达成共识而不具备任何约束力。一旦东盟力图维持的这种平衡被打破,地区稳定就会失去保障,“论坛”将显得无能为力和无所作为(注:余文:《东盟地区论坛浅析》,第75—76页。)。尽管如此,“论坛”仍不失为“东盟区域安全合作的新尝试”(注:赖松龄、曹云华:《东盟区域安全合作的新尝试》,《东南亚研究》1995年第4期,第9页。)。
东盟地区论坛在亚太安全合作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论坛”也存在着妨碍东盟各国在多边安全合作和建立集体安全防务体系方面取得更多进展的因素。赖松龄、曹云华在肯定“论坛”积极作用的同时,分析和指出了这些不利因素。主要有:
第一,东盟各国目前不存在一个共同的威胁。
第二,东盟各国在南中国海的领土纠纷中存在各自的特殊利益。
第三,东盟各国武器力量之间缺乏协调和合作的能力。
第四,不同的军事学说如军事战略也将阻碍着东盟各国在多边安全合作方面的努力。
第五,东盟各国在从双边安全合作转向多边安全合作的行动上表现出严重的犹豫不决。
第六,东盟的一些国家愿意继续依赖区域外的大国来加强本国的防卫能力。东盟的多边安全合作无法迈出更大的步伐。
因此,“论坛”在短期内不可能机制化,其作用发挥的局限性也将日趋明显(注:李楚祥:《东南亚地区安全形势的特点及走向》,《东南亚纵横》1996年第4期,第10页。)。^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2000年10期
【原文出处】《世界历史》(京)2000年03期第80~87页
【作者简介】胡志勇,在空军政治学院研究生队工作
一、东盟的成立及其初期主要防务活动的研究
(一)关于东盟成立的历史背景
黄来钧认为:随着殖民地国家的纷纷独立,他们强烈要求改变不合理的旧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以加强联合,协调立场,采取共同步骤,反对大国的控制、剥削和掠夺。随着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的建立,国际形势和本地区国际关系也相应地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因素促成了东盟的建立(注:黄来钧:《东盟成立的历史背景与发展的主要因素》,《东南亚》1989年第4期,第47页。 )。赵文骝认为:东盟组织的成立,明显受到当时在世界各地兴起的区域经济一体化高潮的影响,也是东盟五个创始国之间紧张关系得以缓和的结果(注:赵文骝:《东盟组织机构沿革及其背景》,《南洋问题》1993年第4期,第8页。)。东盟的成立旨在对抗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势力向东南亚其他国家的蔓延。东盟成立伊始就被西方国家拉入反共反苏的阵营之中,成为东西方两大阵营长期对抗的前沿阵地,并长期依赖于美国的军事保护,在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社会、意识形态等方面深受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影响。
(二)关于东盟的宗旨、性质和职能
关于东盟的宗旨。根据东盟成立时发表的《东盟宣言》规定,东盟的宗旨是:“通过共同努力,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促进东南亚的和平与稳定”,将东南亚建设成为“一个不受外界强国的任何形式和方式干涉的和平、自由和中立区。”(注:赵文骝:《东南亚国家联盟》,《南洋问题》1982年第1期,第109页。)
关于东盟的性质。贺圣达认为,东盟的性质主要是一个协调成员国关系、维护地区安全和经济、社会方面的合作组织(注:贺圣达等:《战后东南亚历史发展》,云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55页。)。 时永明认为,东盟是东南亚国家的区域性组织(注:时永明:《冷战后东盟地位的增强及其影响》,《国际问题研究》1997年第1期,第29 页。)。
关于东盟的职能。赵文骝认为,东盟成立后的10年中的职能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既要进行经济合作又要进行政治合作。
第二,东盟只能建立一个比较松散的组织框构(注:赵文骝:《东盟组织机构沿革及其背景》,《南洋问题》1993年第4期,第8页。)。
东盟成立的初衷是促进地区经济合作,它宣称对所有东南亚国家开放。东盟的最高机构是东盟外长会议,每年各举行一次年会和特别会议,而东盟经济部长会议则是制定东盟经济合作政策的重要机构。1992年1月,在新加坡召开的第四次东盟国家首脑会议决定,首脑会议每3年举行一次,从而实现了东盟政府首脑会议的制度化(注:俞亚克:《东盟合作的成就与前景》,《东南亚》1995年第4期,第36页。)。
(三)东盟初期的主要防务活动
东盟成立初期,各成员国的合作只局限于松散的经济和文化领域,政治上几乎没有开展什么明确的合作。从成立到1976年1 月这一阶段,东盟主要在解决内部纠纷、建立信任措施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赵文骝论述了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兴起和步伐的加快,特惠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的情况,介绍了东盟在工业领域兴办合资经营企业和推行互补工业计划及其在国际经济活动中采取协调一致的立场,强调东盟要发展区域经济合作,以减少对外经济的依赖(注:赵文骝:《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成果与前景》,《南洋问题》1982年第4期,第1—6页。)。
吴善群认为:冷战期间,美、苏两大军事集团在东南亚的扩张和对抗,使该地区成为其长期对峙的场所之一,并在此出现了两个对立的集团。即:东盟和印支三国。越南在苏联的支持下,企图建立以其为首的“印度支那联邦”,与东盟对抗、争夺东南亚地区的主导权。而东盟则以美国为后盾,反对越南的地区霸权主义。东盟建立后由于长期依附于美国,成为美国在该地区冷战的代理人,也使得中国同东盟的关系长期处于冷战状态(注:吴善群:《略论“东盟”在亚太战略中的地位及作用》,《龙岩师专学报》1997年第2期,第40页。)。
1976年11月,东盟外长会议通过了“东南亚中立化宣言”,实现地区中立化成为东盟成立初期的主要任务。因此,东盟各国采取了以下二个措施:
第一,共同抵制苏联的亚安体系,保证东盟国家的主权完整。
第二,积极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强调区域合作(注:张锡镇:《当代东南亚政治》,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第440—441页。)。
胡志勇认为:东盟成立初期各成员国的防务合作主要是防范来自所谓的“共产主义的威胁”。这一阶段的合作主要包括:联合边界委员会的成立,联合行动控制跨边境的破坏活动和有关颠覆政府的情报互换等,并分析了此阶段合作的特点是:边界合作与军事情报共享。其合作方式主要表现在双边互签防务条约方面(注:胡志勇:《东盟防务合作及其前景》,《东南亚纵横》1999年第1期,第39页。)。
二、后冷战时期东盟防务研究
(一)关于冷战结束后东盟的防务战略及其调整问题
孙福生对近年来东盟国家防务战略的演变动向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了“地区安全”概念,即:国家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认为:在新形势下东盟国家的地区安全战略新变化和新动向值得注意,指出在冷战时期,依靠美国军事保护和美国的军事存在曾是东盟国家地区安全概念中的重要基石,但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东盟实力的增长,东盟国家已逐步从完全依靠美国军事保护转向寻求对本地区具有影响力的几个大国力量平衡和相互制约来取得对本地区安全的保证(注:孙福生:《后冷战时期东盟国家地区安全战略》,《世界历史》1997年第1期,第55 页。)。
徐景芳认为东南亚地区存在着危及和平和安全的诸多不利因素:
第一,超级大国在该地区军事收缩造成的“力量真空”有可能具有强大经济力量和相当军事实力的日本来“填补”。
第二,历史遗留下来的领土纠纷和领海争端,将成为该地区新的热点问题。
第三,东盟各国内部情况错综复杂,动乱时有发生。
他还分析了近年来东盟国家的防务政策,指出后冷战时期东盟国家的防务政策已发生重大变化:1.东盟国家近年来推行“质量建军”路线,加速军队现代化建设,普遍采取“前沿防御”战略;2.东盟国家极力主张将该地区建成自由、和平与中立区;3.东盟国家虽然主张中立,但不排斥强国势力,仍希望美国继续在该地区保持军事力量。并指出:东盟各国防务需求不断扩大,军贸活动日趋活跃,军费逐年递增(注:徐景芳:《东盟国家防务浅析》,《东南亚研究》1993年第4期,第33 —34页。)。
赵晨指出:后冷战时期东盟的安全观念开始发生变化,逐步形成了自己新的安全理论,其内容主要有:
第一,东盟的综合安全观。其主要特点是:1.突出了后冷战时期经济对安全的重大影响;2.强调促进国民团结、提高社会凝聚力;3.保持军事力量均衡发展的同时,加强海、空军力量。
第二,东盟的合作安全观。它是同传统的均势理论相对立的一种观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强调通过所有国家的共同参与和共同获利解决国际争端,努力促进共同繁荣,反对一方依仗实力压制另一方;2.强调促进东南亚区域凝聚力;3.强调维护和促进东南亚国家在本地区事务中的主导地位(注:赵晨:《东盟的新安全观》,《国际问题研究》1998年第3期,第20—21页。)。
赵洪美认为:东盟国家调整防务政策的主要原因在于:1.国内政局需要保持稳定;2.地区形势需要维持和平;3.需要同大国干预进行抗争;4.对“潜在威胁”需要戒备。并提出了冷战结束后东盟国家防务政策的主要内容是:恢复和维持内部治安秩序、有重点地防御外来威胁、精兵建军和实施联防。同时还探讨了东盟国家防务政策的基本走向。即:对内部反政府势力,由武力“平息”为主转向以武力威慑下的谈判谋求和平为主;对外来威胁,由以陆上防卫为主转向以海上抵御为主;对来自大国的侵犯,由以独立防卫为主转向以联合抗御为主(注:赵洪美:《东盟国家防务政策及其走向》,《外国军事学术》1997年第12期,第16—17页。)。
(二)关于后冷战时期东盟的地位问题
时永明认为:东盟地位在冷战结束后不断增强,主要受益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冷战结束为东盟提供了政治发展的历史时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政治实力的加强使东盟在本地区具有日益增强的中心吸引作用。并指出东盟实力增强提高了自己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对亚太地区格局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影响。东南亚不再是一盘散沙,东盟以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形式在亚太地区扮演着独特的角色。他还认为:东盟已确立了其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同时又以自己为中心构成了一种大国平衡的新格局。冷战结束后,东盟加强了军备与安全领域的合作(注:时永明:《冷战后东盟地位的增强及其影响》,第30—31页。)。
朱开田认为:冷战结束后东盟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是东盟成为亚太新的一极的基础。各大国在东南亚地区的争夺,使得东盟得以巧妙地利用大国间的矛盾,为自己提升在亚太地区的地位服务。但东盟内部实力的差别又制约了其在亚太事务中的影响力,所以东盟在21世纪的亚太格局中可能是较小的新的一极(注:朱开田:《略论东盟在未来亚太格局中的地位》,《东南亚纵横》1996年第2期,第34页。)。 符成礼认为:东盟在国际安全形势发展中的地位上升主要是冷战后世界政治、经济、军事形势的发展所决定的,是世界由一个中心——欧洲悄然向欧洲、亚太、北美等多个中心演变的结果,同时也是东南亚国家不失时机地增强综合国力、努力提高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的结果(注:符成礼:《东南亚——一个战略在上升的地区》,《外国军事学术》1994年第1期,第16页。)。
方柏华认为:近期东盟将难以成为亚太一极,更不可能成为亚太第四极。其原因主要有:1.缺乏足够实力为后盾的东盟难以在亚太地区发挥更大的作用和影响;2.近期内东盟面临着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族关系等不利因素的制约;3.美、日两国出于各自地区战略需要,不愿意看到东盟成为亚太新的一极(注:方柏华:《东盟成为亚太一极前景探析》,《东南亚》1995年第2期,第63—64页。)。
高子川认为:冷战后东盟国家面临的安全环境有四点:1.对抗和冲突结束,东南亚进入了新的和平发展时期;2.亚太地区多极化加速发展,地区性强国正在崛起;3.经济安全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速发展;4.领土边界争端和民族矛盾不断突出,成为威胁东南亚和平潜在不稳定因素(注:高子川:《冷战后东盟国家综合安全战略的实施》,《国外社会科学情况》1997年第3期, 第24页。)。
(三)关于东盟防务现代化及其开展问题
王士录探讨了东盟防务现代化的进程,指出:在东盟防务现代化进程中的海、空军装备的现代化尤为突出,机载报警和控制系统目前被逐渐用于东盟各国空军中,新加坡是东盟国家中最先拥有机载雷达的国家;东盟还建立了空中的海上监测系统,加强了海上反潜艇、搜索、救护和进攻能力,东盟各国海军无论其舰只拥有量还是质量都已达到了相当的水平(注:王士录:《东盟国防现代化的进程和基本途径》,《东南亚》1991年第2期,第19页。)。
王士录较全面地介绍了东盟各国防务建设所取得成就的基本途径:第一,大量利用外国军事援助,其中美、英援助所占比重最大;第二,从国际市场上有选择地采购;第三,通过自行研制、特许生产和合作生产来改善军队装备。作者认为:东盟国家通过发展本国国防工业,带动了民用工业的发展,节省了军事开支,摆脱了依赖他人的被动局面,加速了本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
卢秋林探讨和研究了东盟各国加强海、空军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动向。即:第一,增加军费预算,购买武器装备,确保海、空军的建设和发展。东盟国家在裁减陆军现有兵力的同时,都在积极加强和扩充海、空军兵力,外购新型舰、机,筹组潜艇部队,努力加强空军新机种部队的现代化建设。第二,加强军用设施建设,修建基地港口,逐步完善各种战勤保障系统,特别是加强和巩固了在南海海域所占岛屿的建设,以提高东盟国家海、空军的战勤保障能力,使其防御体系逐步完善。第三,重视协同演练,加强同盟合作,努力提高部队的整体作战能力(注:卢秋林:《东盟各国加强海、空军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动向》,《现代军事》1996年第3期,第42—43页。)。
马宁根据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自1985年开始进行的一项“东南亚防御与发展”的专题研究,介绍了东南亚地区正在变化的战略环境,强调东盟各国加强海、空军军事力量必须从东南亚地区战略环境的三个主要发展情况来考察。针对东南亚地区的海、空军的现代化及其功能的转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海军力量已经超出了沿海防御的范围,并指出,东盟各国已实行从过去的陆地型而转为海洋型的战略(注:马宁:《东盟的防务战略与军备调整》,《东南亚研究》1989年第3期,第39 —41页。)。
叶振宏在全面论述了冷战结束后东盟国家军队建设的趋势基础上,指出:东盟国家军队建设呈现以下四个趋势:1.调整、改革体制编制,部队结构编组更趋合成化、多样化;2.加速改善武器装备,空军、海军建设趋于扩大化、合作化;3.注重提高军事素质,部队教育训练趋向实战化、合作化;4.常备军与预备役相结合,预备役部队训练日趋制度化、正规化(注:叶振宏:《东盟国家军队建设的几个趋势》,《东南亚研究》1992年第6期,第41—43页。)。
方柏华认为:近期东盟地区军事力量增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大力加强本国的军事力量,大幅度增加军费,积极寻购先进的军事装备;2.加强国家间相互军事合作,提高东盟整体军事实力;3.竭力维持和设法保留美国在东盟地区的军事存在,借此壮大东盟的军事力量及对该地区和周邻地区的影响。并分析了近期东盟出现“逆裁军”现象的原因。即:
第一,东盟国家对周边安全环境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对国家安全内容作了重大调整;
第二,南海地区重要的战略位置和丰富的石油资源,是促使东盟有关国家迅速增强军力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第三,东盟国家经济的迅速增长为东盟军事力量的迅速增强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来源;
第四,东盟地区所存在的许多不稳定因素也是导致东盟增强军事力量的一个原因(注:方柏华:《东盟军事力量近期迅速增强的情况及原因浅析》,《东南亚研究》1993年第4期,第31—32页。)。
陈宁认为:东盟加速扩军的原因还在于:1.越南和前苏联海军在东南亚地区的存在已成为东盟国家的一个直接威胁;2.冷战后随着外国军事力量的陆续撤出,东盟国家越来越感到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以保卫国家的主权;3.国际武器市场供应旺盛,也使东盟国家武器采购计划得以实施,从而避免了对一两个国家的过分依赖(注:陈宁:《东盟国家扩军与军事合作》,《东南亚纵横》1995年第3期,第52—53页。)。
罗庆云介绍了东盟各国在以下五个方面积极提高军队素质的情况;1.调整建军方针,增加军费开支,扩充军队员额;2.优化三军结构,加强海、空军建设,完善海、空军基地和防空设施;3.调整体制、编制、精简指挥机构;4.加快三军武器装备现代化进程;5.提高人员素质,确保训练质量(注:罗庆云:《东盟国家加强军队建设的几点做法》,《外国军事学术》1992年第8期,第25—27页。)。
赵洪美介绍了东盟国家海军建设与战略运用情况。指出:东盟国家海军为了适应国际形势和地区安全环境发展变化的需要,在国家安全战略和地区安全机制的指导下,纷纷研讨和制定“海洋战略”,对海上战略目标确立、海上战略力量建设和海上战略力量运用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以确保东盟国家安全和地区一体化的顺利发展(注:赵洪美:《东盟国家海军加强建设与战略运用》,《外国军事学术》1996年第7期, 第15页。)。
张孝田介绍了东南亚国家加强空军现代化建设的举措。东南亚各国主要通过加大空军建设的投资比重,大量购买现代化的飞机和装备,迅速提高了东南亚空军保卫领空和领海的作战能力。近年来,东南亚各国为保卫领海和丰富的海洋资源,为提高其空军的预警能力而采购了大批先进的装备。这些预警不仅可以为海军舰队防空提供空中预警情报,还可以为截击机作战提供必要的信息,并可同时引导数十架飞机进行作战。
近年来,东盟国家在保持了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武器装备,以保障与空中力量装备同步的投资比重。东南亚各国也十分重视加强在保卫国家安全领域方面的双边或多边军事合作,充分利用每次的联合军事演习来训练和提高空军随时准备战斗的能力(注:张孝田编译:《东南亚各国空军的现代化建设》,《东南亚研究》1995年第4期,第38页。)。
马宁回顾了东盟70—80年代初的武器生产发展状况。指出:70年代初,东盟各国才着手发展武器生产,其生产价值与项目均较稳定,但发展迟缓,类型只限于普通的飞机与战舰之类,而且东盟的飞机生产仍处于低级阶段,高级技术则要依赖外国。印度尼西亚生产的飞机最多,新加坡拥有良好的修理与改装设备。东盟由于实行了进口替代政策,从依靠型转为自力型,重视本地区武器自行生产的能力。新加坡武器自给程度最高,而且新加坡是70年代东盟唯一的武器出口国,出口对象多为东盟国家,且武器质量好、价格低。东盟各国政府在武器生产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政府只负责部分武器生产,但未建立有组织的生产机构(注:马宁:《东盟武器生产与出口》,《东南亚研究》1989年第4期, 第73—74页。)。
(四)关于东盟转型面临的困难问题
冷战结束后,随着国际局势趋向缓和,过去联结东盟各国的纽带——政治合作开始失去存在的基础,东盟面临着从冷战时代以政治合作为主的地区性集团向冷战后时代以经济一体化为主兼具安全、文化、科技等合作的全方位的地区性集团转型的挑战。方柏华认为:东盟在转型期面临着四大困难:
第一,东盟各国贫富差距悬殊、产业结构雷同、出口商品相似、国内和区域内市场狭窄、经济上互补性差、成员国之间合作意识较差,这些将严重影响东盟经济一体化进程,从而困扰着东盟的转型。
第二,东盟各国政治倾向不尽一致,国内政治的变化及发展进程不同步,边界争端、领土纠纷的可能性依然存在,这又从另一方面影响着东盟的转型。
第三,文化的冲突和民族的冲突也将制约东盟的转型;。
第四,东盟向以经济一体化为主要内容的区域性集团转型过程中,还将受到美、日等大国的影响和制约(注:方柏华:《试析东盟转型面临的困难》,《东南亚纵横》1994年第3期,第42—44页。)。
(五)关于后冷战时期东盟“新民族主义”倾向问题
孙福生指出:后冷战时期“一超多强,竞争共处”的世界新战略格局正在形成,东盟国家的内部环境发生了变化,在内外因素相互作用下,进入90年代后,东盟国家的对外政策上的“新民族主义”倾向日益明显。认为:东盟国家领导人和政治分析家们的地区安全概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第一,由完全依赖美国而变为更多地依靠本国的力量和加强地区安全合作。
第二,东盟国家军事力量结构上也发生了变化。同时东盟“逆裁军”现象突出,各成员国大力发展海、空军,但这并不是说正在进行一场军备竞赛。
作者认为“新民族主义”倾向还表现在贸易问题上反对西方大国的贸易保护主义,积极加强东盟次区域经济合作及参加亚太经合活动方面。这种倾向实际上是伴随着东盟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而产生的(注:孙福生:《后冷战时期东盟国家对外政策上的“新民族主义”倾向》,《南洋问题》1996年第1期,第68—69页。)。
三、对东盟地区论坛的有关研究
汤平山详细介绍了东盟地区论坛(简称论坛)建立的历史背景是地区仍存在的可能危及本地区和平与稳定的不利因素,使地区国家感到有必要进行合作(注:汤平山:《略谈东盟地区论坛》, 《亚太研究》1994年第6期,第43页。)。 余文则认为:亚太地区各大国的支持是促成“论坛”顺利诞生的一个有利因素(注:余文:《东盟地区论坛浅析》,《南洋问题》1996年第1期,第73页。)。 吴兴佐指出:“论坛”产生的必然性在于:
第一,“论坛”是相互依赖的社会的产物。
第二,“论坛”是亚太地区异质性的环境所决定的。并分析了这种异质性环境是由亚太地区存在多种差别和许多热点及潜在的热点问题所构成。
第三,“论坛”是东盟平衡的产物。并指出这种立足于亚太地区特定环境而产生的“论坛”具有吸引力,也具有生命力(注:吴兴佐:《东盟地区论坛未来趋势及面临的问题》,《国际社会与经济》1996年第5期,第5—6页。)。
汤平山还论述了“论坛”的三个主要特点是:以东盟国家为主导、采取协商对话的形式和对大国采取平衡的态度。指出建立“论坛”的意义重大:
第一,开创和建立了安全对话的时代和机制。
第二,对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地区国家之间在政治与安全领域里的合作,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第三,确立了东盟国家在亚太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地位(注:汤平山:《略谈东盟地区论坛》,第45页。)。
余文指出“论坛”也面临着以下困难和不确定因素:
第一,由于各参与国在政治、经济、意识形态上的矛盾等因素,在机制的架构形式、作用范围、约束力度等具体问题上达成共识远非易事。
第二,各国对经济资源的重视和争夺加剧了有关国家之间在领海、领土纠纷上的矛盾,“论坛”难以在地区安全上起全面的主导作用。
第三,从整个亚太范围各主要力量对比来看,东盟的综合实力及影响仍不及亚太其他国家。它在亚太地区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将受到制约。
第四,东盟以地区力量平衡为地区安全的基石,“论坛”只是为促使大国之间就维护力量平衡达成共识而不具备任何约束力。一旦东盟力图维持的这种平衡被打破,地区稳定就会失去保障,“论坛”将显得无能为力和无所作为(注:余文:《东盟地区论坛浅析》,第75—76页。)。尽管如此,“论坛”仍不失为“东盟区域安全合作的新尝试”(注:赖松龄、曹云华:《东盟区域安全合作的新尝试》,《东南亚研究》1995年第4期,第9页。)。
东盟地区论坛在亚太安全合作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论坛”也存在着妨碍东盟各国在多边安全合作和建立集体安全防务体系方面取得更多进展的因素。赖松龄、曹云华在肯定“论坛”积极作用的同时,分析和指出了这些不利因素。主要有:
第一,东盟各国目前不存在一个共同的威胁。
第二,东盟各国在南中国海的领土纠纷中存在各自的特殊利益。
第三,东盟各国武器力量之间缺乏协调和合作的能力。
第四,不同的军事学说如军事战略也将阻碍着东盟各国在多边安全合作方面的努力。
第五,东盟各国在从双边安全合作转向多边安全合作的行动上表现出严重的犹豫不决。
第六,东盟的一些国家愿意继续依赖区域外的大国来加强本国的防卫能力。东盟的多边安全合作无法迈出更大的步伐。
因此,“论坛”在短期内不可能机制化,其作用发挥的局限性也将日趋明显(注:李楚祥:《东南亚地区安全形势的特点及走向》,《东南亚纵横》1996年第4期,第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