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史
1939年苏芬战争爆发与英国的反应
梁占军

【专题名称】世界史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2000年07期
【原文出处】《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京)2000年01期第90~95页
【作者简介】梁占军 首都师范大学 历史系,北京 100089,讲师
【内容提要】1939年11月30日爆发的苏芬战争实质上是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初为贯彻“避战自保”政策而采取的重要行动之一。英国政府出于战略上缓和与苏联关系的需要,在对苏政策上从一开始就采取谨慎态度,极力避免卷入与苏联的军事冲突;在国际联盟介入苏芬冲突后,英国坚持反对制裁苏联的动议,12月14日投票支持国联开除苏联并非英国本意。英国在苏芬战争期间始终没有采取直接针对苏联的军事行动,其结果不仅避免了英苏关系恶化,而且在客观上为日后英苏走向联盟留下了余地。
【关 键 词】苏芬战争/英国对苏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国际联盟


    1939年11月30日苏联发动对芬兰的军事进攻,苏芬战争爆发。这是苏联继1939年9月17日出兵波兰东部之后, 为确保自身安全而对邻国采取的又一军事行动。苏联的行动受到了世界舆论的普遍谴责。英国在事态发生后从自身战略利益出发采取了较为谨慎的外交政策,虽然支持国际联盟开除苏联的决议,但反对制裁苏联,从而为日后英苏联合抗德奠定了基础。本文拟通过对英国政府外交决策过程的初步考察,深入探讨其决策的真实动机与影响。
      一
    作为苏联筹建东方战线的重要步骤之一,苏芬战争的爆发本质上是苏联在二战之初所采取的“避战自保”政策的必然产物。
    1939年8月23 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定是苏联外交政策由积极倡导集体安全、筹建反德联盟转变为消极的避战自保,进而与德国妥协、划定彼此势力范围的标志。依据该约所附秘密议定书,芬兰及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划归苏联的势力范围(注:1939年8月23 日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秘密议定书》曾就苏德两国在“东欧的势力范围的界限问题”达成以下协议:“属于波罗的海国家(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的地区如发生领土和政治变动时,立陶宛的北部边界将成为德国和苏联势力范围的界限。”载齐世荣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现代部分》第一分册,173~174页,商务印书馆,1998。)。二战爆发后,苏联为确保自身安全,急于加强西北部国防,其主要措施是利用苏德有关秘密协议,通过一系列军事和外交手段,落实和加强对划归苏联势力范围的地区的控制。1939年9月17 日苏军出兵波兰东部就是上述行动的第一步。10月初,苏联又开始与芬兰及波罗的海沿岸三国进行谈判,希望以和平方式实现其战略目标——御敌于国门之外。用苏联驻芬兰大使的话说就是:“红军将不会呆在边界等待敌人,而是会尽可能远地前去迎击他们。”(注:萨蒙:《大不列颠、芬兰、苏联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Salmon, Great Britain, the Soviet Union and Finlan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econd World War),载希登《波罗的海地区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Hiden,The Baltic and the outbreak of the Second World War),97页,剑桥大学出版社,1992。)
    苏联的战略设想在波罗的海沿岸三国没有遇到阻碍,到10月底,通过与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三国分别缔结互相条约,苏联先后获得了在上述三国驻军的权利。然而,苏联有关调整苏芬边界以及租借芬兰军事基地的要求却遭到芬兰政府的抵制,11月13日苏芬谈判破裂。苏联决定动用武力解决问题。11月29日,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发表广播讲话,指责芬兰在谈判中采取的“不妥协和敌对态度”导致了谈判破裂,宣布苏联需要“立即采取行动以确保国家的外部安全”(注:甘顿宾编:《第二次世界大战背景文件 1931—1941》(Gantenbein, James W., Documentary Background of World War Ⅱ,1931—1941),602页,纽约,1948。)。次日凌晨,苏军兵分八路越过苏芬边界,苏芬战争爆发。
      二
    苏联进攻芬兰的消息在英国掀起一股反苏的狂潮,要求与苏联断交或开战的论调不时见诸报端。英国驻芬大使斯诺甚至建议政府与日本和意大利组建军事同盟,共同进攻苏联(注:《英国外交事务文件:外交部绝密报告与文件》(British Documents on Foreign Affairs: Reports and Papers from the Foreign Office Confidentical Print),第2部分,第F辑,第67卷,321、322、329、329、325—6、328、330、342页,美国大学出版公司,1997。)。然而,英国政府在这个问题上却从一开始就采取谨慎态度。
    12月2日,英国战时内阁第一次正式开会讨论苏芬战争问题。 鉴于国内舆论,内阁首先就是否公开谴责苏联问题达成了一致:“考虑到苏联在芬兰的行动与德国入侵波兰的相似性,要想避免更加明确的谴责在政治上将会是困难的。”但是内阁对苏芬战争的后果并不感到过分忧虑,与会大臣一致认为苏芬战争对英国没有“直接影响”。当天的内阁决议指出:“如果俄国人的侵略发生在东南欧,那么无论我们喜欢与否,我们都将不得不向它宣战。 ”(注:内瓦基维:《未发出的呼吁》(Nevakivi, The Appeal That Was Never Made),43页,伦敦,1976。)言外之意是内阁并不认为芬兰值得英国为之与苏联发生冲突。12月3日,首相张伯伦在一封私人信件中表明了自己对苏芬战争的真实看法:“我同任何人一样对于俄国人的行动感到愤慨,但我必须要说的是,我不认为盟国的事业会因此而受到伤害。”(注:法伊林:《内维尔·张伯伦的一生》(Feiling, The life of Neville Chamberlain), 427页,伦敦,1947。)从上述立场出发,英国政府在应付苏芬战争问题上采取了两面手法,一方面顺从国内舆论,对苏联的行动大加声讨,承诺对芬兰提供援助;另一方面极力左右舆论导向,压制有可能引发英苏冲突的主张。英国新闻司官员海格事后承认,英国政府当时控制舆论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驳斥那些认为“俄国已成为头号公敌,来自俄国的严重危险达到如此的程度,以至于德国的危险已经可以忘记”的论调(注:萨蒙:《大不列颠、芬兰、 苏联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Salmon, Great Britain, the Soviet Union and Finlan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econd World War),载希登《波罗的海地区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Hiden, The Baltic and the outbreak of the Second World War),97页,剑桥大学出版社,1992。)。12月9日, 英国政府明确表示,除非苏联在进攻芬兰后再进攻斯堪的纳维亚其他国家,否则“不存在任何充分的根据来改变我们避免与苏联作战的政策”(注:伍德沃德:《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英国外交政策》(Woodward, Brit-ish Foreign Policy in the Second World War),18页,伦敦,1962。)。
    英国政府在对苏政策上的谨慎态度在国联介入苏芬战争问题后表现更为明显。12月3日,芬兰政府将苏芬冲突提交国联, 英国政府极为不满。在英国人眼中,芬兰此举不会有任何实际意义,相反还会给国联的声誉造成损害。英国外交部的一份备忘录甚至断言:由于国联事实上无法采取什么有效措施,因此“每一次这种集会都会使国联陷入更大的羞辱,并且使战后处理任何事务都更加困难”(注:伍德沃德:《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英国外交政策》( Woodward, British  Foreign Policy in the Second World War),17页,伦敦,1962。)。此外,英国决策者担心国联介入可能导致作出制裁或开除苏联的决议,这是希望避免与苏联发生冲突的英国极不愿意见到的。12月5日, 英国外交部常务次长巴特勒向瑞典大使普里茨明确表示,英国政府对于国联将召开会议讨论苏芬战争感到难堪,希望国联的决议不要走得太远(注:《英国外交事务文件:外交部绝密报告与文件》(British Documents on Foreign Affairs: Reports and Papers from the Foreign Office Confidentical Print),第2部分,第F辑,第67卷, 321 、322、329、329、325-6、328、330、342页,美国大学出版公司,1997。)。
    12月7日,英国内阁专门开会研究英国出席国联大会的原则立场, 最终明确了英国的态度:“英王陛下政府反对对苏联实施制裁的主张,因为在目前情况下,制裁不会有效,而且只会给国联的声誉带来损害”;“至于开除苏联,如果该问题被提出,看情况再决定是否支持”(注:《英国外交事务文件:外交部绝密报告与文件》(    British Documents on Foreign Affairs: Reports and Papers from  theForeign Office Confidentical Print),第2部分,第F辑,第67卷,321、322、329、329、325-6、328、330、342页, 美国大学出版公司,1997。)。为实现上述意图,内阁特意指派一贯主张改善英苏关系的外交部次长巴特勒作为出席国联大会的代表,并指示他要尽力防止有关制裁的建议提出。同一天,英国外交大臣哈里法克斯在写给巴特勒的信中也明确要求他尽力避免开除苏联:“我越想越不喜欢开除俄国这个主意,如果你办得到,应试着防止这个事情发生,如果你办不到,我想你也不应该帮助投票支持它。 ”(注:内瓦基维:《未发出的呼吁》(Nevakivi, The Appeal That Was Never Made),58页,伦敦,1976。)
    12月11日,国联召开全体大会讨论芬兰问题。会上,法国和以阿根廷为代表的一些拉美国家强烈要求对苏联采取强硬政策。他们认为将苏联开除出国联是最起码的制裁。法国总理达拉第甚至宣称:“除非国联采取一些积极行动,否则法国还是退出的好。”同一天,法国驻英大使也奉命向英国外交大臣哈里法克斯转达法国的态度,对英国施加压力。法国的态度与国联大会的舆论倾向使英国政府意识到,要想保住英国的国际形象不受损害,就不得不对既定政策作出一定的调整。11日当天,哈里法克斯在答复巴特勒的请示电报中写道:“至于要采取的行动,我们认为,在目前情况下实施(对苏)制裁并不是一个可行的建议,而且我们的确希望能够防止提出任何这样的建议。如果提出开除(苏联)的问题,英国代表可以投票支持它。”哈里法克斯的指示虽然表明英国政府在开除苏联的问题上改变了态度,但其反对制裁苏联的立场却仍然没变。12月12日,当苏联宣布拒绝国联的调解建议后,哈里法克斯立即致电巴特勒再次强调:“英王陛下政府强烈反对制裁,而且非常希望不要提出这个问题。”(注:《英国外交事务文件:外交部绝密报告与文件》(British Documents on Foreign Affairs: Reports and Papers from the Foreign Office Confidentical Print),第2部分,第F辑,第67卷,321、322、329、329、325-6、328、330、342页, 美国大学出版公司,1997。)
    在这种情况下,12月14日通过的国联大会决议最终没有涉及制裁问题,除谴责苏联的侵略行动并紧急号召国联成员国尽力给芬兰提供援助外,最强硬的措施是建议国联行政院考虑开除苏联。当天,国联行政院作出了有关的简短决议。在上述过程中,英国代表都投了赞成票。值得指出的是,英国代表参与拟定的行政院决议是以一种非常委婉的措辞来表述开除苏联的决定的,即国联行政院“发现苏联以自己的行动把自己置于国联之外”,“这意味着苏联已不再是国联的一员”(注:《英国外交事务文件:外交部绝密报告与文件》第2部分,第J辑,第8卷,197页。美国大学出版公司,1995。)。
    显而易见,尽管英国最终在国联开除苏联的问题上投了赞成票,但它希望避免恶化英苏关系的意图是十分明显的。
      三
    苏芬战争爆发后,英国在对苏问题上采取谨慎政策是有深刻历史背景的。概括地讲,由于英国当时已与德国处于战争状态,因此,其外交决策的基点就是如何能够更有利于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打败德国。具体到苏芬战争问题,影响英国对苏政策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苏联制衡德国的潜在价值使得英国在二战爆发后一直寻机改善与苏联的关系。1939年8月23 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使苏联在英国人眼中成为“一个敌对的中立国”。因此,尽可能改善英苏关系,孤立德国,是有利于英国对德作战的战略利益的。11月1日, 外交大臣哈里法克斯明确地阐述了与苏联改善关系的动机:“(苏德互不侵犯)协定的一个重要后果就是布尔什维主义在西欧扩散的危险……这确是一个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危险,而且我们必须下决心来应付这个危险:要么疏远俄国,要么甚至对它开战。然而,如果我们这样做的话,势必将俄国进一步推入德国的怀抱。另一种可供选择的政策是先集中对付德国的威胁,这正是英国政府决定采纳的,这就是我们应该尽力避免与俄国公开交恶……”(注:卡尔顿:《安东尼·艾登》(Carlton, David, Anthony Eden),156页,莱恩,1981。)
    事实上,9月下旬英国就开始考虑改进英苏关系的可能性。为此, 英国不但对苏联出兵波兰东部予以谅解,而且对苏联针对波罗的海三国的行动也采取了默认态度。芬兰外长当时对此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法国与英国政府正急于寻求机会恢复与莫斯科的谈判,这就是为什么没有对俄国宣战,而且也是为什么法国和英国没有对波罗的海国家提供丝毫帮助的原因。”(注:内瓦基维:《未发出的呼吁》(Nevakivi, The Appeal That Was Never Made),31页,伦敦,1976。)不幸的是, 这一分析同样适用于芬兰自己。
    1939年10月开始的苏芬边界谈判期间,英国关注的重点仍在于如何改善同苏联的关系。10月23日,哈里法克斯向内阁提交了一份备忘录,力陈与苏联签定贸易协定的“重大政治价值”,还建议英国海外贸易大臣斯坦利应亲自赴莫斯科签字。10月24日,战时内阁讨论并批准了哈里法克斯的建议,同意以一项贸易协定作为改进英苏关系的措施,并要求海外贸易大臣亲自去莫斯科完成谈判。但考虑到苏联对芬兰的要求,决议规定,英苏谈判的前提是苏联不能进攻芬兰:“应该指明的是,英国代表团只能在政治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才能前往莫斯科。这作为一项警告,很容易理解为如果苏联对芬兰采取侵略行动,我们将无法继续前往。”(注:萨蒙:《大不列颠、芬兰、苏联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Salmon, Great Britain, the Soviet Union and Finlan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econd World War),载希登《波罗的海地区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Hiden, The Baltic and the outbreak of the Second World War),97页,剑桥大学出版社,1992。)次日,哈里法克斯将内阁决议通知了苏联大使。必须指出的是,内阁决议对英苏贸易谈判提出的附加条件并不表明英国重视芬兰独立,恰恰相反,它只是向苏联表明了英国可能的反应力度——仅仅局限于暂时停止而非放弃贸易谈判。哈里法克斯在备忘录中上述政治条件之后紧跟着写道:“事实上,在某种带有明确政治含义的情况下,如果我们可以达成这项非常好的贸易协定,那将是极为有益的。”(注:萨蒙:《大不列颠、芬兰、苏联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Salmon, Great Britain, the Soviet Union and Finlan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 载希登《波罗的海地区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Hiden, The Baltic and the outbreak of the Second World War),97页,剑桥大学出版社,1992。)
    正是由于力求与苏联改善关系,英国在苏芬战争爆发后不可能对苏联采取极端行动。哈里法克斯当时由于担心处理不妥会与苏联发生冲突,甚至在内阁中表示他“拿不准如何处理这件事”。
    其次,英国政府认为,苏联在东北欧扩张对英法在西欧的战略利益不构成损害,相反还有间接的好处。这为英国在苏芬战争期间倾向于维持英苏关系提供了现实基础。
    英国人认为,苏联陷入东北欧的冲突之中,这在客观上有利于英法而不利于德国。英国外交部北欧司司长科利尔的观点最有代表性:“能够加强苏联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关注的任何事情都将提高我们与苏联政府讨价还价的地位,而且,任何可能使德国分心于波罗的海的事情都必然对我们在西欧大有裨益。”(注:萨蒙:《大不列颠、芬兰、苏联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Salmon, Great Britain, the Soviet Union and Finlan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载希登《波罗的海地区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Hiden, The Baltic and the outbreak of the Second World War),97页, 剑桥大学出版社,1992。)英国外交部官员拉塞尔斯也认为,如果苏联进攻芬兰,其结果将减少英国在中亚受到的威胁,同时也会削减苏联向德国提供战争物资的能力。他在10月9 日提出的备忘录中明确指出:“苏联所采取的任何军事行动,即便是针对像芬兰一样弱小的国家的行动,都不仅会消耗苏联的石油、粮食和战争物资——这些东西原本都有可能运往德国,同时还可以分散苏联对其他地区的注意力,例如中亚,它在这个地区的扩张活动对我们是极为有害的。”拉塞尔斯还强调说:“可以肯定的是,苏联征服芬兰的战争必定会导致美国公众舆论要求美国政府,即便不中断苏美关系,至少也封锁对苏物资出口,而这对于我们将是最大的好处。 ”(注:内瓦基维:《未发出的呼吁》( Nevakivi,  The Appeal That Was Never Made),31页,伦敦,1976。)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一直相信英国最终将会和苏联并肩对德作战,因此,在苏芬问题上反对支持芬兰。他在10月16日内阁会议上解释说:“毫无疑问,苏联利用目前时机夺回俄国在上次战争后丧失的一些领土是有理由的,在上次战争之初,它还曾是法国和英国的盟友。这种提法不仅适用于波罗的海地区,而且也适用于芬兰。苏联应该增大自己在波罗的海地区的力量,限制德国统治那一地区的冒险,这是有利于我们的利益的。由于这个原因,我们鼓励芬兰人拒绝向苏联人让步将是一个错误。”(注:基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对苏政策》(Kitchen,British Policy towards the Soviet Union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8页,麦克米伦,1986。)毫无疑问,在英国的战略天平上,芬兰与波兰和波罗的海沿岸各国一样,其分量远远比不上苏联。
    第三,担心与苏联发生军事冲突会在战略上产生消极后果,是英国避免与苏联关系恶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1939年11月1日, 英国三军参谋长委员会奉命向内阁提交了题为《苏联侵略芬兰或其他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备忘录,全面分析了苏芬战争爆发的可能性及其对英国的影响。备忘录得出三点结论:第一,除非苏联在占领芬兰后继续进攻挪威,否则“对芬兰一国的入侵不会对盟国带来军事威胁”(注:安东尼·厄普顿:《芬兰史 1939— 1940 》(Upton, Finland 1939—1940),27页,伦敦,1974。);第二, 无论在任何情况下,盟国都不能为芬兰提供有效的军事帮助,因为那样可能会加强德国与苏联之间的联盟;第三,强调避免与苏联发生冲突的重要性:“在我们看来,我们和法国目前还没有准备好承担额外的负担,因此,从军事观点讲,我们无法建议我们应该对俄宣战。”(注:基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对苏政策》( Kitchen, British Policy towards the Soviet Union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9页,麦克米伦,1986。)外交大臣哈里法克斯支持军方反对承担军事义务的主张,他在10月份写给英国驻芬大使斯诺的私人信件中解释道,为了拯救波兰,英国已经身陷生死存亡的斗争中,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英国承担超过它的能力的义务,英国将会被打败。那么,拯救小国的希望也将成泡影。他认为,小国复国的希望只有在英国打胜这场战争后才能实现。从这个角度来说,“公开宣告我们的目标是彻底结束侵略的威胁,与回避采取某些可能超出我们力量的行动以赢得战争并由此实现我们的目标,这两者间没有真正的矛盾”(注:内瓦基维:《未发出的呼吁》(Nevakivi, The Appeal That Was Never Made), 166 页, 伦敦,1976。)。因此,当斯诺12月9日提出组建反苏同盟军的建议后, 很快便遭到外交大臣的批评。哈里法克斯在14日发给斯诺的电报中写道:“你所建议的反苏联盟在目前不是现实的政治。在当前形势下,如果我们从长远考虑,并且把目前的危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的话,可以肯定的是,即使我们拥有全世界绝大多数人的同情,通过我们与俄国交战能够反馈给芬兰的微小的实际益处肯定是远远比不上我们与俄国作战带来的害处的……仅仅中断外交关系(俄国的邻国在任何情况下都承受不起)不会帮助芬兰而只会有利于德国。”(注:《英国外交事务文件:外交部绝密报告与文件》(British Documents on  Foreign  Affairs: Reports and Papers from the Foreign Office Confidentical Print),第2部分,第F辑,第67卷,321、322、329、329、325-6、328、330、342页,美国大学出版公司,1997。)
    1939年12月19日举行的英法最高军事会议期间,英国首相张伯伦由于担心损害英苏关系,甚至主张慎重考虑对芬兰提供援助的问题,他说:“这样做将会对我们与俄国的关系产生重要影响,而我们不打算与它开战。”(注:贝达里达:《奇怪战争中的秘密战略》(Bedarida, LaStrategie Secrète de la Drk5k702.jpgle de Guerre),221页,巴黎,1979。)1940年2月6日和19日,三军参谋长委员会针对国内要求对苏联宣战的主张一再强调说,与俄国的战争只有在可以加速打败德国的情况下才能被接受,而目前情形并非如此(注:戈罗迪特斯基:《克里普斯出使莫斯科 1940—1942》(Gorodetsky, Stafford Cripps' Mission to Moscow 1940—1942),18页,剑桥,1984。),“从纯军事的角度来看,与俄国的战争将使实现我们在这场战争中的最初目标——打败德国——变得更加困难。”(注:基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对苏政策》(Kitchen,British Policy towards the Soviet Union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19页,麦克米伦,1986。)
    上述几方面的考虑使英国在苏芬战争爆发之初处处考虑维护与苏联的关系,以至于在整个苏芬战争期间,英国政府除了在国联投票支持开除苏联以外,没有作出任何直接针对苏联的敌对行动。
      四
    事实证明,苏芬战争爆发后,英国在对苏政策上采取了谨慎而留有余地的政策。虽然英国从1939年12月底开始逐步加强对芬兰的援助,甚至在法国的压力下一度开始讨论派遣远征军和轰炸苏联高加索油田的计划,但总体上说,直至苏芬战争结束,英国不愿卷入对苏作战的初衷基本没有改变。
    实际上,1939年底到1940年3月间, 英国策划有关军事计划的真正目的是希望借苏芬战争之机实现自己的战略目的。热闹一时的派遣远征军计划的真正目的是要控制瑞典的铁矿,切断对德国的矿产供应,而不是针对苏联。该计划的倡议者、当时的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事后回忆说:“我们的真正目标当然是确保拥有(瑞典的)铁矿,(因为)那样必将缩短战争并且避免巨大伤亡。”(注:基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对苏政策》(Kitchen,British Policy towards the Soviet Union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18页,麦克米伦,1986。)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英国对于法国提出的直接干涉苏联的计划,如轰炸高加索油田并不积极,有关讨论屡屡议而未决,直至苏芬战争结束也未能实施。
    与此相反,英国对于恢复与苏联的谈判表现得非常积极。1940 年3月27日,苏芬战争结束两周后,苏联大使会见哈里法克斯,建议恢复英苏贸易谈判(注:《英国外交事务文件:外交部绝密报告与文件》第 3部分,第A辑,第1卷,12页,美国大学出版公司,1997。)。一天后,英国战时内阁指示外交大臣重新开始与苏联谈判,甚至同意将轰炸巴库的计划通知苏联以增加谈判砝码。1940年7月2日,英国外交部常务次长巴特勒曾就苏芬战争前后英国的对苏政策做了一番概要的回顾,他指出:“英王陛下政府的政策一贯是要改善和加强我国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关系。自从今年3 月苏联向英王陛下政府表示亲善并建议恢复贸易谈判以来,这种政策取得成功的可能性愈益明显。苏联的这一举动,相对其去年8月政治谈判破裂后采取的不友好态度来看, 是个令人欣慰的改变,因而英王陛下政府立即对苏联政府的亲近作出反应……以期最终消除苏联可能会为德国的利益而在经济或军事上对抗英国的危险。”(注:科茨:《英苏关系史》(Coates, A History of Anglo-Soviet Relations),642页,伦敦,1945。)
    总之,苏芬战争期间,虽然英国的反苏呼声甚高,两国关系也一度出现停滞,但英国当局出于集中力量打击德国的最终目的,自始至终态度谨慎,没有轻易采取反苏军事行动,从而在客观上为日后英苏结盟留下了余地。当芬兰于1941年6月追随德国向苏联发动进攻时, 英苏结盟已经接近既成事实了。^



返回2000年07期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