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史
雅尔塔体制的形成与苏联势力范围的确立(之二)
张盛发

【专题名称】世界史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2000年04期
【原文出处】《历史研究》(京)2000年01期第119~133页
【作者简介】张盛发,1957 年生,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欧中亚研究所 100007
【内容提要】苏德战争之前,苏联通过与希特勒德国的合作与争夺,在其西北部扩张领土和建立势力范围的努力获得初步成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以战场上的胜利为基础,使盟国逐渐地同意了苏联关于领土和边界、安全保障和势力范围的大部分要求。最后,苏联和西方国家以妥协和谅解的方法确立了划分它们势力范围的雅尔塔体制。
【关 键 词】苏联/西方国家/势力范围/雅尔塔体制/冷战


      二
    1943年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加强了苏联在战后安排谈判中的地位。苏军在战场上的胜利成为实现苏联的领土和安全要求的有力保障。事实上,西方除了被迫的逐渐的接受外,选择余地是有限的。这在同年11月召开的苏美英三大国战时第一次首脑会议——德黑兰会议上得到了鲜明的反映。
    在德黑兰会议上,苏联在建立东欧势力范围和确保苏联在战后世界格局中的有利地位这两方面的努力,都取得了初步的成功。除了第二战场问题外,会议讨论了战后德国的处置、苏联的西北边界、苏联参加对日作战和建立未来的国际组织等主要是战后调整和安排的问题。
    对战后德国的处置,三国都主张严惩,并考虑和研究分割德国的具体方法。但斯大林反对丘吉尔关于将德国南部与中欧多瑙河联邦的计划,担心它会受英美的控制(注:《德黑兰、雅尔塔、波茨坦会议记录摘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90—91页。)。
    苏联的西北边界主要是苏芬边界、苏波边界和波罗的海三国问题。在苏芬边界问题上,斯大林要求恢复1940年的苏芬和约中所规定的疆界(注:斯大林说,“我们同芬兰议和的条件包括恢复1940年苏芬条约的效力。为此,如果芬兰人愿意的话,我们准备放弃汉科半岛,作为交换把佩萨摩地区还给我们。”丘吉尔和罗斯福都没有反对。参见《苏联在1941—1945年卫国战争时期的国际会议上》4卷,莫斯科,1978年,161页。)。在苏波边界问题上,苏美英三国同意波兰的东部大体上以“寇松线”为界,也就是让苏联获得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注:《德黑兰、雅尔塔、波茨坦会议记录摘编》,28、31、88—90页;参见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5卷3分册,商务印书馆,1975年,123页。 )。关于波兰未来的政府,苏联提出要把波兰与流亡政府区别开来(注:《德黑兰、雅尔塔、波茨坦会议记录摘编》,86—87页。),实际上是否定了波兰流亡政府战后继续执政的可能,因为在这之前苏联已经与流亡政府断绝关系,并且在苏联成立了以波兰共产党为主的“波兰爱国者联盟”。西方对此也无可奈何。关于波罗的海三国归并苏联的问题,在斯大林同罗斯福的会谈中达成了默契,罗斯福希望实行公民投票,但保证不进行国际监督;斯大林表示将让这些国家的人民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愿。
    关于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问题,会议试探性地讨论了苏联在这方面的要求和条件。而苏联的条件就是,得到库页鸟和千岛群岛以及在远东的不冻港(注:《德黑兰、雅尔塔、波茨坦会议记录摘编》,16、59—60、97—98页。)。这是苏联要在远东开辟势力范围的征兆。
    在建立战后国际组织问题上,斯大林同意由罗斯福提出的建立美国、苏联、英国和中国“四警察制”为核心内容的世界性国际组织(注:《德黑兰、雅尔塔、波茨坦会议记录摘编》,83页。)。因为这意味着苏联将在未来的国际格局中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此外,关于殖民地的问题,在罗斯福和斯大林的会谈中,谈到了实行托管的可能性。但鉴于丘吉尔的反对态度,会议没有作出任何决定(注:《德黑兰、雅尔塔、波茨坦会议记录摘编》,10—11页。)。
    德黑兰会议后,随着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前景的愈发明朗,关于战后安排问题的迫切性也就愈益突出。1944年1月11日, 苏联副外交人民委员和停战问题委员会成员迈斯基向莫洛托夫递交了题为《关于未来和平的最佳原则》的报告。报告围绕着保障苏联安全和建立苏联势力范围问题,对战后欧洲和世界的调整与安排进行了详尽的论述。
    他说,“我认为,在构造未来和平与战后秩序时我们的根本目标应当是创造如下一种局面,即,使苏联安全和维护和平能在长时期内至少在欧洲和亚洲得到保障。”所谓的“长时期”的概念,迈斯基的解释是40年。在他看来,40年的时间足以完成两件大事,即“(1 )苏联将会变得如此强大,以至于它不会再惧怕欧洲或亚洲的任何侵略。不仅如此,更为重要的是,欧洲或亚洲的任何一个大国或大国集团甚至在头脑中都不敢有这样的意图。(2)欧洲, 至少大陆欧洲将会成为社会主义的欧洲,从而根除该地区爆发战争的最大可能性。”“我的大致的估计是,如果苏联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来治愈战争给它造成的创伤,那么,我们在结束这次战争时所追求的安全与和平的“长时期”应当至少30年至多50年。粗略地说,是两代人的时间。”
    迈斯基的报告勾画了苏联设计的战后欧洲和世界安排的蓝图,比较全面地反映出苏联对战后欧洲与世界的调整和重组的设想和展望。这就是:第一,确保苏联安全:苏联需要30—50年安全保障的时期,50年内苏联将能强大到敌人不敢侵犯它的程度,同时欧洲大陆将会实现社会主义。建立一条以有利的战略边界为基础的环苏联安全带,具体是,恢复1941年的苏联边界;在苏联的西北部,与芬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南斯拉夫签订互助条约,让北欧国家维持原状(即保持中立);在苏联的南部,削弱土耳其的影响,加强在伊朗的影响;在苏联的东部(远东),不战而得到南萨哈林和千岛群岛,扩大和巩固与中国的关系。第二,欧洲未来的格局是:苏联(陆上强国)和英国(海上强国)两强占支配地位;不允许存在国家集团和地区联邦;苏联和英国分别拥有东欧和西欧势力范围(苏联通过边界调整和签订互助条约的形式,英国在比利时和荷兰拥有基地);德国被分解成若干个国家并被解除武装;法国不能恢复原来的军事实力;意大利不能拥有领地。第三,未来的世界格局是:建立以四大国为基础的世界性国际组织维持战后和平与安全;苏美英三国执掌世界政治领导权;苏美英三国实行合作共同安排敌对国家和敌占国家(注:俄罗斯联邦总统档案馆:档案全宗3,目录63,案卷237,52—93页,转引自〔俄〕《史料》1995年4期,124—125、137 —139页。)。
    关于战后或者至少战后初期国际力量可能出现的组合,迈斯基认为,“德国和日本战败后,除了相对衰弱的法国和意大利,世界上只有四个真正的强国——苏联、美国、英国和中国。其中最后一个,亦即中国在最近一代人的时间里,从各种材料来判断,将仅仅是名义上的大国。所以,世界政治领域中的领导权将掌握在苏联、美国和英国手中,并且事物发展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三国相互关系的性质。”
    最后,迈斯基提出苏联在战后时期可行的和最佳的外交政策路线是:“巩固同美国和英国的友好关系;根据苏联的利益利用英美矛盾,以便今后同英国建立更加密切的接触;全力加强苏联对中国的影响;把苏联变成吸引真正民主的中、小国家和所有国家中(特别是欧洲国家中)真正的民主分子的中心;继续维持德国和日本的国际孤立地位,直到这两个国家表现出转向真正民主和社会主义轨道的真诚愿望。”(注:转引自〔俄〕《史料》1995年4期,139—144页。迈斯基最后说明, 所有上述关于未来世界最佳基本原则的想法,只是在战争并未能导致德国发生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的情况下才是有效的。一旦爆发这样的革命,这些想法和从中引出的实际结论则应当加以修改。)
    在苏军进入东欧,该地区的地缘政治形势即将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作为未来欧洲的两个主要大国的苏联和英国,充分认识到了调整它们在欧洲关系上的重要性。
    1944年10月,英国首相丘吉尔访问苏联。10月9日, 在讨论巴尔干半岛的形势时,丘吉尔和艾登与斯大林和莫洛托夫以非常务实的方法划定了两国的势力范围(注:俄罗斯联邦总统档案馆:档案全宗45,目录1, 案卷283,3—16页,转引自纳林斯基《1939—1947年欧洲边界和势力范围问题》,〔俄〕《自由思想》1998年3期,89页; 关于英苏“百分比协定”一事,尽管丘吉尔在其回忆录里已承认,但是苏联方面却一直矢口否认。指责丘吉尔的说法“是不符合事实真相的”。参见葛罗米柯《国际关系和苏联对外政策史》上卷(1917—1945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530页; 现在这个“百分比协定”已经被俄罗斯的档案证明是确确实实存在的。不过,迄今为止,这份神秘的文件仍未全文公布,尽管它收藏于俄罗斯联邦总统档案馆的档案号码已经为人们所知晓,即档案全宗45,目录1,案卷283,3—16页。)。
    双方经过讨价还价,确定了两国在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匈牙利的比例为:苏联80%对英国20%;在南斯拉夫为50%对50%(注:参见纳林斯基《1939—1947年欧洲边界和势力范围问题》,89页;拉津斯基《斯大林秘闻——原苏联秘密档案最新披露》,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年,575—576页。)。虽然苏英两国在南斯拉夫的比例为对半开,但是由于南共领导的武装力量已经基本掌握该国的政局,所以苏联将在南斯拉夫据有支配性地位的趋势是不言而喻的。除了希腊以外,丘吉尔和艾登实际上已经把巴尔干半岛丢弃给了苏联。这个玩弄其他国家命运于股掌之中的“百分比协定”,实际上是继德黑兰会议之后进一步增强了苏联在东欧的影响,基本上承认了东欧为苏联的势力范围。
    在会谈中,丘吉尔还直率地向斯大林表示他对苏联在欧洲推动“世界革命”的担忧。丘吉尔说,欧洲小国对于布尔什维克革命怕得要死。这是因为在共产国际解散以前,苏联政府曾经试图要让欧洲所有国家都改变信仰。他记得,1919—1920年,整个世界都因“世界革命”而吓得发抖,虽然他坚信英国不会发生革命。斯大林回答说,现在世界用不着吓得发抖了。苏联无意在欧洲发动布尔什维克革命。丘吉尔可以通过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南斯拉夫的例子相信这点(注:俄罗斯联邦总统档案馆,档案全宗45,目录1,卷宗283,18—21页,转引自〔俄〕《史料》1995年4期,147页。)。斯大林的这番话实际上是明确告诉丘吉尔,苏联不会去触动传统的资本主义的欧洲。
    丘吉尔和斯大林10月会谈后不久,11月,苏联副外交人民委员李维诺夫在一份题为《关于苏英合作的前景和可能的基础》的报告中,更是大胆地提出要扩大苏联在欧洲的势力范围。他认为,战后苏联和英国关系中惟一大的矛盾可能会与欧洲力量平衡问题有关。由于苏联成为欧洲大陆的惟一强国,这种矛盾将会尖锐起来。“但是正是因为这一问题的尖锐性才会以一种特殊的力量推动英国与我们达成协定。这种协定只能在按照地理位置紧密接壤的原则友好地划分欧洲安全范围的基础上缔结。苏联可以将芬兰、瑞典、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和巴尔干半岛的斯拉夫国家以及土耳其视为自己最大限度的利益范围。荷兰、比利时、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和希腊无疑应纳入英国的安全范围。这种划分意味着,英国将不可以与纳入我们安全范围的那些国家建立某种特别密切的关系和签订违反我们意愿的某种协定,自然也不能在那些国家谋取军事基地,不论是海军基地还是空军基地。我们对除了法国以外的英国的安全范围也应承担同样的义务,法国应当有权加入反德的英俄条约。”(注:菲利波夫:《在外交人民委员部部务委员会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问题》,莫斯科,1995年,59—60页。)这里的所谓安全范围实际上与势力范围是等义的。这是苏联第一次在内部报告中提出要把北欧的瑞典、中欧的捷克斯洛伐克和苏联南部的土耳其纳入苏联的安全范围(注:此外,1944年初,军事人民委员部和外交人民委员部的官员提出了要将几乎挪威的一半纳入未来的苏军占领区的建议。在西方盟国答应把斯大林期待的更多的德国领土作为苏占区后,斯大林否定了这一建议。参见马斯特尼《斯大林时期的冷战与苏联的不安全观》,纽约,1996年,18—19页。)。当然,这种超出原有的苏联在东欧势力范围的过分要求,苏联是不会公开拿到桌面上和盟国讨论的,因为它必然会遭到西方盟国的坚决拒绝。一个月前(10月)的苏英“百分比协定”已经明确规定苏联的势力范围是在东欧。
    需要指出的是,在苏联有关战后欧洲安排的计划中。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也曾经占有重要的地位。1944年1月, 迈斯基曾经在《关于未来和平的最佳原则》中提出,“在斯堪的纳维亚,总的说来应当保留战前的‘原状’”。但是随着红军军事力量在欧洲的发展特别是红军于同年10月中旬向挪威境内进发后,保持“原状”似乎已经不能使苏联感到满意。
    扼守波罗的海出海口关键位置的大、小贝尔特海峡是丹麦的内海。它们是除了基尔运河外的波罗的海的惟一的出海口(莫洛托夫在1940年11月的柏林会谈中曾向希特勒提出过这个问题)。在挪威的熊岛和位于北极的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则是苏联北部到达大西洋的通道。所以,苏联对丹麦和挪威的兴趣就在于它们关系到苏联能否获得从苏联西北部进入公海的安全出海口。为此,在战争末期和战后初期,苏联外交部的一些官员曾经提出过许多在波罗的海和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主要是丹麦和挪威)扩大苏联影响,甚至建立苏联势力范围的建议和计划(譬如,苏联在丹麦的博恩霍尔姆岛和挪威的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建立军事基地)(注:1944年7月, 李维诺夫在和约与战后安排委员会讨论波罗的海海峡问题的会议上,要求制定能够最大程度地保障苏联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安全的政治路线。从苏联的角度出发,最好的方案就是对除了波罗的海国家以外的所有军舰封闭进入波罗的海的入口,以及给予海峡和基尔运河以国际地位。副外交人民委员洛佐夫斯基则指出,苏联需要在博恩霍尔姆岛建立军事基地。参见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档案馆,档案全宗0512,目录2,卷夹8,案卷6,89—98页,转引自霍尔茨马克《1944—1947 年苏联外交与斯堪的纳维亚国家(根据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档案馆材料)》,〔俄〕《近现代史》1997年1期,52页;1944年11月, 副外交人民委员杰卡诺佐夫在给莫洛托夫的报告中建议:要同挪威政府达成“关于如果苏联政府认为有必要时它有权在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建立一个或几个苏联海空军事基地的协定”,最好是达成“有关在熊岛建立苏联的海军基地以捍卫我们在斯匹次卑尔根的权利和确保苏联北方舰队的航行安全”的协定。参见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档案馆,档案全宗06,目录9, 卷夹62,案卷936,40—48页。)。 只是由于担心这些要求肯定会遭到反对和抵制,苏联才最终又回到了维持北欧原状的轨道上来。
    在苏联关于战后以苏英两国为主导的欧洲政治格局的规划中,还有一个在苏联和英国两大势力范围外建立一个由北欧中立国家和战败国组成中立国集团的设想。也是在李维诺夫的1944年11月的那份报告中,他提出,“第三种中立圈由挪威、丹麦、德国、奥地利和意大利组成,苏英双方要在相互经常协商的基础上与这些国家进行合作。”(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问题》,59—60页。)在李维诺夫的报告中,法国被划入了英国的安全范围。但在斯大林的设想中,战后中立国集团的核心恰恰是法国和意大利,它们被认为是抵御英国在欧洲大陆和地中海影响的潜在力量。因此与迈斯基在1944年1 月《关于未来和平的最佳原则》的报告中提出的要削弱法国和意大利的观点相反,斯大林从抗衡英国的角度出发,主张法国和意大利应当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1944年3 月斯大林告诉意大利共产党领导人陶里亚蒂,“意大利人民的利益要求意大利是强大的并且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主要任务就是意大利人民在争取建立独立和强大的意大利的反德斗争中实行团结。”“两个阵营(即国王埃曼努伊阵营和反法西斯政党阵营)的存在削弱了意大利人民,这对英国人是有利的,他们就希望位于地中海的意大利是软弱的。”(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问题》,123—132页。)同年11月斯大林在同法国共产党领导人多列士的谈话中,表示赞同多列士关于法国应当拥有强大的军队的观点,他说,“法国共产党人不必害怕建立庞大的军队。他们应当在军队里有自己的人。”(注:《斯大林同志与法国共产党总书记多列士同志的谈话》,俄罗斯联邦总统档案馆:档案全宗45,目录1,卷宗390,85—93页。〔俄〕《史料》1995年4期,157页。)也是在这次谈话中,斯大林还提出法共应当解除武装。此外,在同年,共产国际领导人季米特洛夫根据斯大林的指示精神委托陶里亚蒂向法共的另外两位领导人马尔蒂和杜克洛转达建议;不要破坏法共在戴高乐将军领导的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里的路线(注:纳林斯基:《斯大林与多列士(1944—1947年)》,〔俄〕《近现代史》1996年1期,20页。 )。所有这些,除了大国合作的因素外,就是在斯大林当时关于战后欧洲格局的设计中,已经赋予了法国以中立国的地位。把法国纳入苏联的势力范围当然是不可想像的。但是,建立苏法历史上曾经有过的特殊关系,使之成为抗衡英美的力量,并且至少使法国不反对苏联建立东欧势力范围, 则是值得尝试的。 这在法兰西共和国临时政府首脑戴高乐将军1944年12月的苏联之行中也有所反映。
    1945年2月,在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即将到来的时候,苏、美、 英三国又在苏联的雅尔塔举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战时第二次首脑会议。雅尔塔会议实际上是德黑兰会议的继续和深化,是要就德黑兰会议曾经讨论过的和已有初步协议的问题拿出一揽子解决方案。因为,战争快要结束,最终解决有关战后调整和安排的问题已不容延迟。
    雅尔塔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是:德国问题、波兰问题、被解放的欧洲国家的问题、建立联合国的问题和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问题等。经过激烈的争论,会议达成的协议和谅解是:关于德国问题,规定要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确保德国不再能扰乱世界和平;解除德国的武装力量;惩办战犯;废除纳粹党及其组织和制度;德国支付赔偿;德国必须无条件投降,并由苏美英三国实行分区占领,同时由三国总司令成立中央管制委员会,协调管理事务,并邀请法国参加。此外,在美英占领区划出一个区域交给法国(注:《德黑兰、雅尔塔、波茨坦会议文件集》,三联书店,1978年,254页。)。关于波兰问题, 确定寇松线作为波兰东部的边界线,同时让波兰在西部得到广大的领土,其范围待日后的和会予以解决(注:《德黑兰、雅尔塔、波茨坦会议文件集》,177—179页。)。规定波兰的卢布林临时政府应在广泛的基础上实行改组,以容纳波兰国内外的民主领袖(注:《国际条约集》(1945—1947年),世界知识出版社,1959年,6页。)。 关于被解放的欧洲国家问题,会议通过的《被解放的欧洲国家宣言》规定,必须用民主的方法来解决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问题(注:《德黑兰、雅尔塔、波茨坦会议记录摘编》,216页。)。关于建立联合国问题(注:1943年10 月,苏美英中四国在《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中表示,将“根据一切爱好和平国家主权平等的原则,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1944年8—10月,在苏美英中分阶段的敦巴顿橡树园会议上,就除了新的国际组织——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的表决程序外的所有问题基本上达成了协议。),会议确立了“大国一致”的原则(即所谓的“雅尔塔公式”),规定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除在程序问题外,在一切问题上均可使用否决权;苏联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注:《德黑兰、雅尔塔、波茨坦会议文件集》, 168— 177、245、 202—203页。)。关于苏联参加对日作战问题,会议背着中国并以中国的主权为代价,满足了苏联提出的同意在欧战结束后两至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签订了苏美英三国《雅尔塔协定》。协定的主要内容是:外蒙古现状须予维持;库页岛南部及附近岛屿交还苏联;大连商港国际化并保障苏联在该港的优先权益,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苏中合办公司共同经营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保证苏联的优先权益;千岛群岛交给苏联(注:《国际条约集》(1945—1947年),8—9页。)。最后,三国在雅尔塔会议公报中表示,在今后的和平时期,要保持并加强团结一致,继续增进合作与了解(注:《德黑兰、雅尔塔、波茨坦会议文件集》,249页。)。
    雅尔塔会议对苏联来说,是一次取得广泛成果的会议。主要是:取得了分区占领德国的权力;确定了有利于苏联的苏波边界,保留了苏联支持的波兰卢布林政府;“大国一致”的原则确立了苏联在联合国的牢固地位和作用;在远东获得了极大的权益。所以,就建立苏联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和确保苏联在战后欧洲和世界格局中的有利地位而言,雅尔塔会议实际上是向苏联颁发了承认书和授权书。
    雅尔塔会议基本上解决了战后和平与安排的问题。同年7—8月苏美英三国首脑的波茨坦会议实际上是对雅尔塔会议的决议和规定作了进一步的补充和修缮。会议主要讨论了德国问题、波兰问题、对意大利等战败国的基本政策和黑海海峡问题等。规定:必须使德国非军国主义化、民主化和肃清纳粹主义;苏美英法四国总司令分别在各自的占领区内行使管理权(注:《国际条约集》(1945—1947年),81—88页。);英美承认波兰临时政府并与流亡政府断交;波兰西部边界问题由和会最后决定(注:《国际条约集》(1945—1947年),89页。);设立外长会议讨论对德国和意大利等战败国的和约问题;认为关于海峡的《蒙特勒公约》应予修订(注:《国际条约集》(1945—1947年),92页。);哥尼斯堡及其附近地区划归苏联。波茨坦会议对苏联来说,最重要的是:第一,明确了分区管理德国的原则和方法,确立了苏联在德国问题上的地位和发言权;第二,继德黑兰会议和雅尔塔会议确定了波兰的边界后,又迫使西方最终承认苏联支持的临时政府。在几次首脑会议上,波兰问题几乎都是讨论和争论的焦点之一。这除了波兰本身对苏联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外,最主要的是波兰问题就是整个东欧问题的一个缩影,波兰问题如何解决,影响到未来东欧的走向。苏联在波兰问题上的初步成功和在波兰地位的巩固,预示着苏联在东欧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将会增强。
    苏美英三国在战争后期的几次首脑会谈和首脑会议上就战后世界的调整和安排所达成的协议和谅解,形成了构筑战后国际格局的制度和方法。由于有关战后调整的问题基本上是在雅尔塔会议上最后解决的,所以这些制度和方法就在习惯上被人们称为雅尔塔体制。简单地说,雅尔塔体制就是对战后世界所作的安排。它以主要战胜国在战争中的作用和贡献以及它们在战后的实力和地位为基础,把战后世界(主要是欧洲)划分为西方(美英)和苏联的势力范围和利益范围。概括起来讲,雅尔塔体制的内容是:1.划定势力范围。在欧洲:西欧仍旧保留资本主义,东欧则为苏联势力范围和利益范围;德国由美英和苏联分区占领(后来变为西德属美英,东德归苏联)。在亚洲:外蒙古为苏联的势力范围;中国的华北为美英的势力范围,中国的东北为苏联的势力范围;库页岛南部和千岛群岛归苏联,日本本土为美国势力范围。2.建立维护战后和平与安全的国际机构——联合国,并确定以“大国一致”的原则作为安理会运作的基础。3.战败国的殖民地和领地由联合国实行托管。
    主要反映大国意志和愿望的雅尔塔体制,实际上是两类不同国家既想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确立自己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的主观意志和又要维护战后合作的共同愿望的矛盾的反映,是妥协和折衷的产物。它确立了苏联和西方(主要是美国)在战后欧洲和世界的优势地位和作用,为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雅尔塔体制在不同程度上分别满足了苏联和美英等国的不同要求。对于西方来说,雅尔塔体制为它们保留了资本主义的发祥地和传统的中心地区——西欧;对苏联而言,雅尔塔体制满足了苏联对战后调整和安排的大部分要求和愿望。
    在边界和领土方面,恢复了苏联1941年的边界并还另有收获(注:1945年6月签订的苏捷条约和8月签订的苏波条约以及1947年2 月签订的对芬兰、罗马尼亚和匈牙利的和约,确认了苏联与捷克斯洛伐克、波兰、 芬兰、罗马尼亚和匈牙利的战后边界。 这样就全部实现了斯大林在1941年11 月与艾登会谈中提出的恢复苏联1941年6月以前边界的要求。苏联新获得的领土是佩萨摩、外喀尔巴阡乌克兰和哥尼斯堡(后改为加里宁格勒)。)。在欧洲未来的政治格局方面,确立了苏联在东欧的支配地位和在中欧的德国的分区占领的作用,从而实际上确立了苏联在整个欧洲大陆的强有力的牢固地位。在未来的安全格局方面,苏联在它的欧洲部分由于获得了有利的战略边界,摆脱了战前被资本主义国家包围的孤立状态。它在西北部的安全已经由于在东欧国家建立了势力范围而得到了有力的保障。在远东,由于苏联参战和日本战败而使苏联得到领土收益以及在中国、蒙古和朝鲜获得特殊利益(特别是得到了中国的旅顺港海军基地),苏联在亚洲太平洋地区处于优势地位。在近东,由于将要修改关于海峡的《蒙特勒公约》和在伊朗的优势,苏联拥有了通过土耳其海峡进入地中海和借道波斯湾前往印度洋的潜在能力。这样,苏联就在东欧建立了广泛的势力范围,在远东建立了有限的势力范围,在近东掌握了影响局势变化和开辟势力范围的手段。由此,实际上是在俄罗斯民族的历史上第一次建立了广阔的环俄罗斯安全带(注:这里的环俄罗斯安全带的含义是,俄罗斯周边国家的政府都是对苏友好的政府(用斯大林的话说是对苏联抱着“善意”态度的政府),或者不存在像战前那样对苏联怀有敌意态度和对苏联安全构成威胁的政府。)。在参与国际事务方面,苏联在联合国享有的大国否决权保障了它在国际舞台上的应有的地位和作用。总之,在战后的调整和安排方面,苏联基本上实现了它在战争时期制定的原则和计划。苏联已经由一个战前被包围的欧洲大国变成了一个战后在各方面处于优势的世界性大国。雅尔塔体制满足了苏联在领土、安全、建立势力范围和在国际事务中发言权等方面的广泛要求。因此,斯大林有理由对雅尔塔体制感到满意并设法予以维持。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雅尔塔体制既然给予了苏联以划定的势力范围,同时也就对苏联构成了某种约束。这种约束就是不能觊觎和染指势力范围以外的地区。而从环俄罗斯安全带的牢固程度而言,它的相对薄弱之处就是在苏联的西南部边界(靠近近东)。西南部边界以外的海峡、地中海和波斯湾正是苏联外出大西洋和印度洋的必经之地。在那里建立军事基地和谋求领土扩张,是苏联还在与希特勒德国合作时期就梦寐以求的目标。恰恰在这一点上,雅尔塔体制没有满足苏联的要求。苏联在那里只能说拥有一定的影响,但尚未建立起有效的势力范围。所以,在海峡、地中海和波斯湾地区开辟苏联的势力范围就成了苏联在战争末期和战后初期努力的方向。后来,苏联同美国等西方国家发生的土耳其海峡危机和伊朗危机,正是苏联试图在西南部边境地区建立势力范围的结果。而这两场近东危机恰恰是冷战酝酿期间的重要事件。



返回2000年04期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