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史 |
“蒂列亚事件”与罗马尼亚外交政策
周旭东
【专题名称】世界史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2000年03期
【原文出处】《历史教学问题》(沪)1999年06期第39~41页
1939年3月, 继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事件之后的蒂列亚事件引起大国对罗马尼亚命运的关注,大国围绕这一事件展开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其中英法苏三国谈判就是围绕这一事件开始的。本文试图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一事件,它体现了罗马尼亚怎样的外交取向。
慕尼黑会议后,罗马尼亚惧于德国在中东欧的优势,准备改善与德国的关系,这一倾向由于英法在慕尼黑会议之后的虚弱而进一步加强。1938年11月,罗马尼亚国王卡罗尔出访柏林,与德国四年计划的负责人戈林初步确定两国就全面的经济合作进行谈判。
1939年2月,德国谈判代表沃尔塔特到达罗马尼亚, 他提出一个两国全面合作的建议,该建议使德国对罗马尼亚经济所有方面的发展负责。(注:《德国外交政策文件》(1919—1945)D辑,第5卷,第293 号文件。)
罗马尼亚愿意借经济谈判改善与德国的关系,并在经济上作出一定的让步。但是,罗马尼亚并不准备让自己的经济完全受制于德国,从传统上看,罗马尼亚更愿意从英法获得资金和技术来发展自己的经济。此外,罗马尼亚即使在经济上让步也希望能在政治上获得相应的回报即德国保证罗马尼亚的领土完整,一次大战后,罗马尼亚与周边的匈牙利、保加利亚、苏联均存在领土争端。
德国的目标是要罗马尼亚在经济上屈服,使罗马尼亚逐渐从西方大国的影响中摆脱出来,并利用匈牙利对罗马尼亚的领土要求削弱罗马尼亚,根本不愿意保证罗马尼亚的领土完整。这样,双方的第一次谈判不欢而散。
1932年3月10日,沃尔塔特到布加勒斯特, 重新开始罗德经济谈判。沃尔塔特向罗递交了一份新的经济条约草案,未对罗作任何让步,反而比原计划更加强硬。按照该条约,罗马尼亚的农业、林业和工业全部从属于德的经济需要,草案仍只字不提罗最感兴趣的政治问题。
1939年3月15日,德军进入布拉格,匈牙利在德国的同意下, 不顾罗马尼亚的一再警告,向捷克斯洛伐克最东面的省份卢西尼亚进军,并逐渐向罗马尼亚边界推进。罗匈军队均进行动员,边界局势紧张。德国一再拒绝罗请德调解的要求,德要借匈压罗让步。此外,德军在斯洛伐克集结,这被视作是准备进攻罗马尼亚的。
“我们已经看到了德国前进的另一步,一个新的步骤可能是征服罗马尼亚”,新任罗首相科林内斯库告诉国王,为了降低与匈牙利、保加利亚冲突的危险,对少数民族采取更自由的政策,加强军队,与匈就交换人口进行谈判,最重要的是这位在过去一直建议对德要谨慎的首相建议,“经济谈判应该加速,以防德国公开支持匈牙利。”(注:D.B.兰格著:《罗马尼亚与大国》,纽约,1989年版,第154页。)
3月16日,罗国王原则同意沃尔塔特提出的条约草案;第二天, 御前会议一致批准了加芬库的处理卢西尼亚的政策,即在同匈牙利商定一项澄清问题的办法之前把罗马尼亚的军事措施限制在保卫现有边界之内。18日,沃尔塔特已在同布若尤讨论最后的文本,罗德马上就可以签署经济协定了,但就在这时,情况发生变化,罗德经济谈判又起波澜。
早在对德让步之前,罗马尼亚决定向英、法发出警告并请求帮助,3月16日,加芬库询问英、法驻罗公使“英、 法政府是否愿意以最合适的方式表明他们希望保持对东欧的发言权”,如果英、法放弃对东南欧的责任,不愿作这一姿态,那么,罗马尼亚将象它的邻国一样,别无选择,只有倒向德国(注:D.B.兰格著:《罗马尼亚与大国》,纽约,1989年版,第154页。)。加芬库同时指示罗驻巴黎和伦敦的公使, 要他们提请所在国注意,“没有西方大国的宣言和行动反驳这样的说法,即在欧洲,只有一个仲裁者,它决定民族的安全,独立与和平,这种说法日益广泛传播,不仅对中欧,而且对整个欧洲产生了影响”(注:《英国外交政策文件》(1919—1945)C辑,第4卷,第395号文件。)。
在法国,当罗驻法公使塔塔雷斯库把这份电文转交给法国外交部秘书长莱热时,莱热表示,法国不再与德进行谈判,将马上采取军事措施(注:D.B.兰格,前引书,第154页。)。
在伦敦则出现了戏剧性的事件。罗驻英公使蒂列亚为亲英派,作为一个强烈的民族主义者,他反对与德国进行经济谈判;作为一个特兰西瓦尼亚人,他担心德国对罗的控制将导致特兰西瓦尼亚被割让给匈牙利。当德罗第二轮谈判在3月10日开始时, 蒂列亚在伦敦竭力敦促英政府在罗采取积极的行动,捷克的陷落和匈军进入卢斯尼亚增加了他的担心。3月14日,在收到加芬库的指令前, 蒂列亚就拜会了英国外长哈里法克斯,向哈里法克斯表示,“捷克斯洛伐克的瓦解,使东欧各国十分紧张,因为,德国可以用同样的手段对付南斯拉夫,特别是罗马尼亚,罗马尼亚有特兰西瓦尼亚问题”。蒂列亚以私人身份向哈里法克斯建议“他迫切希望英国政府不要默认德国的操纵,他知道,英国不可能采取任何行动去阻止它,但是,假如英国不作一些姿态,那么将对英在整个中东欧和巴尔干的荣誉产生灾难性的后果”。蒂列亚还建议英国马上取消斯特朗访问德国,同时马上宣布派商业代表团到罗马尼亚。(注:《英国外交政策文件》(1919—1945)C辑,第4卷,第297号文件。)
3月16日,蒂列亚又与英外交事务助理次官萨金特进行了会谈。 蒂列亚称,通过秘密的渠道,有理由相信,德国政府将使匈牙利效忠于它,象肢解捷克斯洛伐克一样去肢解罗马尼亚,最后目标是使罗马尼亚成为德国的卫星国。蒂列亚告诉萨金特,他的政府希望明确知道,罗在未来对抗德国的情况下,能多大程度上依靠英国,蒂列亚还要求,鉴于罗马尼亚在捷克斯洛伐克订购的武器已落入德国人之手,罗要求从英国得到武器去补偿损失。蒂列亚询问“英国陛下政府是否将准备象他们已向土耳其所做的那样帮助罗马尼亚。比如,向罗马尼亚提供一千万英镑,罗可因此从英国或从美国购买军用物资(注:《英国外交政策文件》(1919—1945)C辑,第4卷,第298号文件。)。萨金特未作承诺, 但答应将把蒂列亚的建议转告给英国政府。
当加芬库的电报到达伦敦后,蒂列亚马上再次拜会哈里法克斯。蒂列亚告诉哈里法克斯,他获悉,德已要求罗同意让德垄断罗的出口,并根据德国的利益,罗接受对其工业的限制,在这个基础上,德将保证罗的边界。“这在罗政府看来似乎是一个最后的通牒”。蒂列亚请求英国政府“最紧急地考虑,他们是不是能作出一个明确的表示,表明如果一旦罗马尼亚成为德国侵略的牺牲品时,他们将会采取什么行动。如果能够建立一个以英、法为后盾的包括波兰、罗马尼亚、希腊、土耳其和南斯拉夫在内的牢固集团,那么,预期局势还可以挽救。”(注:《英国外交政策文件》(1919—1945)C辑,第4卷,第395号文件。 )哈里法克斯允诺将把这一情况向首相张伯伦汇报。
第二天,英国报纸报道了德国向罗马尼亚发出最后通牒的新闻,罗马尼亚方面迅速予以否认,这就是引起国际社会震动的“蒂列亚事件”。对蒂列亚超出指令范围的行为,有多种看法。有人认为是蒂列亚受英国强硬派范西塔特等人的怂恿;有人认为是蒂列亚纯粹是为了个人的利益;有人认为蒂列亚是根据罗政府或根据卡罗尔国王的指令(注:纽曼:《1939年3月英国对波保证:英国外交政策连续性之研究》。 牛津1976年版,第113—118页。)。笔者倾向于认为蒂列亚的所为是罗政府同意的。罗希望英国能注意罗马尼亚的情况,较多地介入东南欧。加强罗马尼亚与德经济谈判中的地位,不至于对德作出太大的让步。当然,罗不希望蒂列亚与哈里法克斯的谈话那么快传给新闻界。
不管如何解释,问题的关键是蒂列亚事件引起了西方大国对罗马尼亚和罗德谈判的注意。连同德国3月15日的行动, 人们关注罗马尼亚的命运,罗马尼亚走到了前台。
英国马上指示英驻罗公使霍尔就最后通牒一事询问卡罗尔国王和加芬库外长。罗国王和外长均表否认。罗外长强调,与德国的谈判完全在正常的、平等的符合两国利益的方式下进行,他要霍尔确信“从捷克事件后,德国在谈判中比以前显得更具和解性”,他解释蒂列亚的行动为“极度狂热”。加芬库表示,暂时对罗的政治、经济独立没有威胁(注:《英国外交政策文件(1919—1845)》C辑,第4卷,第399号文件。)。国王的答复稍稍不同:“没有最后通牒,但有一些令人不愉快的要求。罗将顶住压力,但若英国不予以支持,罗不能无限期地顶下去。”(注:《英国外交政策文件(1919—1845)》C辑,第4卷,第443号文件。)
法国也作了询问,罗驻法公使塔塔雷斯库向博内表示,被蒂列亚提到的要求等于是罗经济依赖于德国。但塔塔雷斯库称:“同时,沃尔塔特已缓和了他的语调,谈判在合理的基础上进行。”博内向罗表示,法英决心反对轴心国新的侵略行动,他打算与英国政府一起检查整个局势。法要求罗将在布加勒斯特进行的经济谈判情况随时通报给法国(注:D.B.兰格,前引书,第157页。)。
英法对罗的关注是罗所企盼的。三十年代后期,罗一直试图让英、法较多地介入东南欧事务,支持罗抵制德国的压力。但是,这也对罗产生了压力。那就是,在大国都将注意力集中在罗马尼亚的情况下,罗采取什么立场。
罗国内有些人如蒂列亚认为“应放弃在大国间维持平衡的政策,英、法已作出了他们的选择,罗应好好利用对罗的同情”,借此机会与英、法结成牢固的联盟(注:D.B.兰格,前引书,第157页。)。 罗政府的主要领导人虽大多亲英、法,但持相反的观点,他们认为,罗应该谨慎对待出现在面前的机会(注:D.B.兰格,前引书,第158页。), 第一,若与英、法结盟,德国将视为挑衅的政策,由于罗自身的虚弱以及不能肯定能得到英、法的援助,这样的政策将会迅速导致德国与匈牙利一起对罗采取侵略行动;第二,由于罗与英、法相隔遥远,且罗本身力量弱小,与英法谈判双边互助协定将不可避免地提出俄国问题。在罗看来,战争爆发前就设想和决定与俄国的合作是不可能的,那将会刺激德国,损害罗与南斯拉夫、波兰的关系,并不会为国内公众所接受。罗需要俄国的帮助,但比萨拉比亚问题使罗无法与俄合作;第三,英法要干预东南欧,抵制德国的影响,无论是愿望还是能力都还需要一定的时间。罗能得到多少英、法切实的援助还是一个未知数。
3月20日,罗国王卡罗尔和首相、外长举行重要会议, 会议决定罗将实行在大国间保持平衡的政策,罗不准备加入双边援助为基础的对德进行遏制的集团,假如罗受攻击,罗将抵抗。罗指示其驻英、法公使将这一决定通知给英法(注:D.B.兰格,前引书,第158页。)。
与此决定相适应,罗政府决定在罗德经济谈判中对德让步,加芬库认为,即使付出较高的代价,从短期来看,是防御罗马尼亚领土完整和罗政治体制的最好方式。
3月21日,沃尔塔特与罗经济部长布若尤进行长时间的谈判, 双方基本达成一致。3月22日,卡罗尔国王通知英国驻罗公使, 匈德很有可能在不久进攻罗,罗将进行总动员。罗还称,根据情报,保加利亚军队正向多布罗加方向移动。英国表示,英正敦促波促进匈与罗和解。英还希望罗作出与匈和解的姿态(注:《英国外交政策文件(1919—1945)C辑,第4卷,第467号文件。)。
3月23日,罗德经济协定签定, 条约的签定使罗暂时缓解了压力。但罗未得到一直希望得到的德对其边界的保证,所以,卡罗尔国王在签约时,一方面对条约表示满意,另一方面称“两国关系并非在所有方面都是令人满意的”。(注:《德国外交政策文件(1919—1945)D 辑,第6卷,第131号文件。)在加芬库的坚持下,沃尔塔特同意在条约的序言中插入这样一段话:“德将和平地在罗追求其目的”(注:《德国外交政策文件(1919—1945)D辑,第6卷,第131号文件。)。
条约对德而言,无疑是一次胜利,德国利用其3月15 日以后有利的态势,迫使罗作出重大的经济让步。罗希望在大国间保持经济平衡的意图破灭,德通过条约为其进一步向罗进行渗透创造了条件。此外,通过条约,德国向东南欧各国显示了自己在这一地区的优势,向他们表明,他们的未来依赖于与德国的合作。
罗马尼亚也抵制了德的一些强硬要求。条约规定任何进一步的经济合作,既要考虑德的要求,也要考虑罗的国内需要。这使罗可以作出对己有利的解释。罗也反对把罗货币列伊与马克的比值下降,使德国能大量购买农产品的要求。石油工业方面罗虽作了让步,但那需要时间。因此,条约能否成为罗被德控制的第一步,仍要取决于英法是否准备,在多大程度上准备抵制德对罗的压力,以及大国在东南欧的力量平衡。
“蒂列亚事件”及之后罗马尼亚的决策体现了二战前夕东欧小国外交的一种趋向:一方面与德国改善关系,但又不愿完全投向德国;另一方面试图使英法介入东欧,抵制德国,但又不愿与英法为盟。这种政策有其合理性,德国的威胁就在眼前,英法的援助遥不可及,罗马尼亚只有尽可能地在两大集团之间保持平衡,但这种政策只有在欧陆力量保持一定平衡的情况下才能推行,一旦欧陆力量失去平衡,这一政策将告一段落。^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2000年03期
【原文出处】《历史教学问题》(沪)1999年06期第39~41页
慕尼黑会议后,罗马尼亚惧于德国在中东欧的优势,准备改善与德国的关系,这一倾向由于英法在慕尼黑会议之后的虚弱而进一步加强。1938年11月,罗马尼亚国王卡罗尔出访柏林,与德国四年计划的负责人戈林初步确定两国就全面的经济合作进行谈判。
1939年2月,德国谈判代表沃尔塔特到达罗马尼亚, 他提出一个两国全面合作的建议,该建议使德国对罗马尼亚经济所有方面的发展负责。(注:《德国外交政策文件》(1919—1945)D辑,第5卷,第293 号文件。)
罗马尼亚愿意借经济谈判改善与德国的关系,并在经济上作出一定的让步。但是,罗马尼亚并不准备让自己的经济完全受制于德国,从传统上看,罗马尼亚更愿意从英法获得资金和技术来发展自己的经济。此外,罗马尼亚即使在经济上让步也希望能在政治上获得相应的回报即德国保证罗马尼亚的领土完整,一次大战后,罗马尼亚与周边的匈牙利、保加利亚、苏联均存在领土争端。
德国的目标是要罗马尼亚在经济上屈服,使罗马尼亚逐渐从西方大国的影响中摆脱出来,并利用匈牙利对罗马尼亚的领土要求削弱罗马尼亚,根本不愿意保证罗马尼亚的领土完整。这样,双方的第一次谈判不欢而散。
1932年3月10日,沃尔塔特到布加勒斯特, 重新开始罗德经济谈判。沃尔塔特向罗递交了一份新的经济条约草案,未对罗作任何让步,反而比原计划更加强硬。按照该条约,罗马尼亚的农业、林业和工业全部从属于德的经济需要,草案仍只字不提罗最感兴趣的政治问题。
1939年3月15日,德军进入布拉格,匈牙利在德国的同意下, 不顾罗马尼亚的一再警告,向捷克斯洛伐克最东面的省份卢西尼亚进军,并逐渐向罗马尼亚边界推进。罗匈军队均进行动员,边界局势紧张。德国一再拒绝罗请德调解的要求,德要借匈压罗让步。此外,德军在斯洛伐克集结,这被视作是准备进攻罗马尼亚的。
“我们已经看到了德国前进的另一步,一个新的步骤可能是征服罗马尼亚”,新任罗首相科林内斯库告诉国王,为了降低与匈牙利、保加利亚冲突的危险,对少数民族采取更自由的政策,加强军队,与匈就交换人口进行谈判,最重要的是这位在过去一直建议对德要谨慎的首相建议,“经济谈判应该加速,以防德国公开支持匈牙利。”(注:D.B.兰格著:《罗马尼亚与大国》,纽约,1989年版,第154页。)
3月16日,罗国王原则同意沃尔塔特提出的条约草案;第二天, 御前会议一致批准了加芬库的处理卢西尼亚的政策,即在同匈牙利商定一项澄清问题的办法之前把罗马尼亚的军事措施限制在保卫现有边界之内。18日,沃尔塔特已在同布若尤讨论最后的文本,罗德马上就可以签署经济协定了,但就在这时,情况发生变化,罗德经济谈判又起波澜。
早在对德让步之前,罗马尼亚决定向英、法发出警告并请求帮助,3月16日,加芬库询问英、法驻罗公使“英、 法政府是否愿意以最合适的方式表明他们希望保持对东欧的发言权”,如果英、法放弃对东南欧的责任,不愿作这一姿态,那么,罗马尼亚将象它的邻国一样,别无选择,只有倒向德国(注:D.B.兰格著:《罗马尼亚与大国》,纽约,1989年版,第154页。)。加芬库同时指示罗驻巴黎和伦敦的公使, 要他们提请所在国注意,“没有西方大国的宣言和行动反驳这样的说法,即在欧洲,只有一个仲裁者,它决定民族的安全,独立与和平,这种说法日益广泛传播,不仅对中欧,而且对整个欧洲产生了影响”(注:《英国外交政策文件》(1919—1945)C辑,第4卷,第395号文件。)。
在法国,当罗驻法公使塔塔雷斯库把这份电文转交给法国外交部秘书长莱热时,莱热表示,法国不再与德进行谈判,将马上采取军事措施(注:D.B.兰格,前引书,第154页。)。
在伦敦则出现了戏剧性的事件。罗驻英公使蒂列亚为亲英派,作为一个强烈的民族主义者,他反对与德国进行经济谈判;作为一个特兰西瓦尼亚人,他担心德国对罗的控制将导致特兰西瓦尼亚被割让给匈牙利。当德罗第二轮谈判在3月10日开始时, 蒂列亚在伦敦竭力敦促英政府在罗采取积极的行动,捷克的陷落和匈军进入卢斯尼亚增加了他的担心。3月14日,在收到加芬库的指令前, 蒂列亚就拜会了英国外长哈里法克斯,向哈里法克斯表示,“捷克斯洛伐克的瓦解,使东欧各国十分紧张,因为,德国可以用同样的手段对付南斯拉夫,特别是罗马尼亚,罗马尼亚有特兰西瓦尼亚问题”。蒂列亚以私人身份向哈里法克斯建议“他迫切希望英国政府不要默认德国的操纵,他知道,英国不可能采取任何行动去阻止它,但是,假如英国不作一些姿态,那么将对英在整个中东欧和巴尔干的荣誉产生灾难性的后果”。蒂列亚还建议英国马上取消斯特朗访问德国,同时马上宣布派商业代表团到罗马尼亚。(注:《英国外交政策文件》(1919—1945)C辑,第4卷,第297号文件。)
3月16日,蒂列亚又与英外交事务助理次官萨金特进行了会谈。 蒂列亚称,通过秘密的渠道,有理由相信,德国政府将使匈牙利效忠于它,象肢解捷克斯洛伐克一样去肢解罗马尼亚,最后目标是使罗马尼亚成为德国的卫星国。蒂列亚告诉萨金特,他的政府希望明确知道,罗在未来对抗德国的情况下,能多大程度上依靠英国,蒂列亚还要求,鉴于罗马尼亚在捷克斯洛伐克订购的武器已落入德国人之手,罗要求从英国得到武器去补偿损失。蒂列亚询问“英国陛下政府是否将准备象他们已向土耳其所做的那样帮助罗马尼亚。比如,向罗马尼亚提供一千万英镑,罗可因此从英国或从美国购买军用物资(注:《英国外交政策文件》(1919—1945)C辑,第4卷,第298号文件。)。萨金特未作承诺, 但答应将把蒂列亚的建议转告给英国政府。
当加芬库的电报到达伦敦后,蒂列亚马上再次拜会哈里法克斯。蒂列亚告诉哈里法克斯,他获悉,德已要求罗同意让德垄断罗的出口,并根据德国的利益,罗接受对其工业的限制,在这个基础上,德将保证罗的边界。“这在罗政府看来似乎是一个最后的通牒”。蒂列亚请求英国政府“最紧急地考虑,他们是不是能作出一个明确的表示,表明如果一旦罗马尼亚成为德国侵略的牺牲品时,他们将会采取什么行动。如果能够建立一个以英、法为后盾的包括波兰、罗马尼亚、希腊、土耳其和南斯拉夫在内的牢固集团,那么,预期局势还可以挽救。”(注:《英国外交政策文件》(1919—1945)C辑,第4卷,第395号文件。 )哈里法克斯允诺将把这一情况向首相张伯伦汇报。
第二天,英国报纸报道了德国向罗马尼亚发出最后通牒的新闻,罗马尼亚方面迅速予以否认,这就是引起国际社会震动的“蒂列亚事件”。对蒂列亚超出指令范围的行为,有多种看法。有人认为是蒂列亚受英国强硬派范西塔特等人的怂恿;有人认为是蒂列亚纯粹是为了个人的利益;有人认为蒂列亚是根据罗政府或根据卡罗尔国王的指令(注:纽曼:《1939年3月英国对波保证:英国外交政策连续性之研究》。 牛津1976年版,第113—118页。)。笔者倾向于认为蒂列亚的所为是罗政府同意的。罗希望英国能注意罗马尼亚的情况,较多地介入东南欧。加强罗马尼亚与德经济谈判中的地位,不至于对德作出太大的让步。当然,罗不希望蒂列亚与哈里法克斯的谈话那么快传给新闻界。
不管如何解释,问题的关键是蒂列亚事件引起了西方大国对罗马尼亚和罗德谈判的注意。连同德国3月15日的行动, 人们关注罗马尼亚的命运,罗马尼亚走到了前台。
英国马上指示英驻罗公使霍尔就最后通牒一事询问卡罗尔国王和加芬库外长。罗国王和外长均表否认。罗外长强调,与德国的谈判完全在正常的、平等的符合两国利益的方式下进行,他要霍尔确信“从捷克事件后,德国在谈判中比以前显得更具和解性”,他解释蒂列亚的行动为“极度狂热”。加芬库表示,暂时对罗的政治、经济独立没有威胁(注:《英国外交政策文件(1919—1845)》C辑,第4卷,第399号文件。)。国王的答复稍稍不同:“没有最后通牒,但有一些令人不愉快的要求。罗将顶住压力,但若英国不予以支持,罗不能无限期地顶下去。”(注:《英国外交政策文件(1919—1845)》C辑,第4卷,第443号文件。)
法国也作了询问,罗驻法公使塔塔雷斯库向博内表示,被蒂列亚提到的要求等于是罗经济依赖于德国。但塔塔雷斯库称:“同时,沃尔塔特已缓和了他的语调,谈判在合理的基础上进行。”博内向罗表示,法英决心反对轴心国新的侵略行动,他打算与英国政府一起检查整个局势。法要求罗将在布加勒斯特进行的经济谈判情况随时通报给法国(注:D.B.兰格,前引书,第157页。)。
英法对罗的关注是罗所企盼的。三十年代后期,罗一直试图让英、法较多地介入东南欧事务,支持罗抵制德国的压力。但是,这也对罗产生了压力。那就是,在大国都将注意力集中在罗马尼亚的情况下,罗采取什么立场。
罗国内有些人如蒂列亚认为“应放弃在大国间维持平衡的政策,英、法已作出了他们的选择,罗应好好利用对罗的同情”,借此机会与英、法结成牢固的联盟(注:D.B.兰格,前引书,第157页。)。 罗政府的主要领导人虽大多亲英、法,但持相反的观点,他们认为,罗应该谨慎对待出现在面前的机会(注:D.B.兰格,前引书,第158页。), 第一,若与英、法结盟,德国将视为挑衅的政策,由于罗自身的虚弱以及不能肯定能得到英、法的援助,这样的政策将会迅速导致德国与匈牙利一起对罗采取侵略行动;第二,由于罗与英、法相隔遥远,且罗本身力量弱小,与英法谈判双边互助协定将不可避免地提出俄国问题。在罗看来,战争爆发前就设想和决定与俄国的合作是不可能的,那将会刺激德国,损害罗与南斯拉夫、波兰的关系,并不会为国内公众所接受。罗需要俄国的帮助,但比萨拉比亚问题使罗无法与俄合作;第三,英法要干预东南欧,抵制德国的影响,无论是愿望还是能力都还需要一定的时间。罗能得到多少英、法切实的援助还是一个未知数。
3月20日,罗国王卡罗尔和首相、外长举行重要会议, 会议决定罗将实行在大国间保持平衡的政策,罗不准备加入双边援助为基础的对德进行遏制的集团,假如罗受攻击,罗将抵抗。罗指示其驻英、法公使将这一决定通知给英法(注:D.B.兰格,前引书,第158页。)。
与此决定相适应,罗政府决定在罗德经济谈判中对德让步,加芬库认为,即使付出较高的代价,从短期来看,是防御罗马尼亚领土完整和罗政治体制的最好方式。
3月21日,沃尔塔特与罗经济部长布若尤进行长时间的谈判, 双方基本达成一致。3月22日,卡罗尔国王通知英国驻罗公使, 匈德很有可能在不久进攻罗,罗将进行总动员。罗还称,根据情报,保加利亚军队正向多布罗加方向移动。英国表示,英正敦促波促进匈与罗和解。英还希望罗作出与匈和解的姿态(注:《英国外交政策文件(1919—1945)C辑,第4卷,第467号文件。)。
3月23日,罗德经济协定签定, 条约的签定使罗暂时缓解了压力。但罗未得到一直希望得到的德对其边界的保证,所以,卡罗尔国王在签约时,一方面对条约表示满意,另一方面称“两国关系并非在所有方面都是令人满意的”。(注:《德国外交政策文件(1919—1945)D 辑,第6卷,第131号文件。)在加芬库的坚持下,沃尔塔特同意在条约的序言中插入这样一段话:“德将和平地在罗追求其目的”(注:《德国外交政策文件(1919—1945)D辑,第6卷,第131号文件。)。
条约对德而言,无疑是一次胜利,德国利用其3月15 日以后有利的态势,迫使罗作出重大的经济让步。罗希望在大国间保持经济平衡的意图破灭,德通过条约为其进一步向罗进行渗透创造了条件。此外,通过条约,德国向东南欧各国显示了自己在这一地区的优势,向他们表明,他们的未来依赖于与德国的合作。
罗马尼亚也抵制了德的一些强硬要求。条约规定任何进一步的经济合作,既要考虑德的要求,也要考虑罗的国内需要。这使罗可以作出对己有利的解释。罗也反对把罗货币列伊与马克的比值下降,使德国能大量购买农产品的要求。石油工业方面罗虽作了让步,但那需要时间。因此,条约能否成为罗被德控制的第一步,仍要取决于英法是否准备,在多大程度上准备抵制德对罗的压力,以及大国在东南欧的力量平衡。
“蒂列亚事件”及之后罗马尼亚的决策体现了二战前夕东欧小国外交的一种趋向:一方面与德国改善关系,但又不愿完全投向德国;另一方面试图使英法介入东欧,抵制德国,但又不愿与英法为盟。这种政策有其合理性,德国的威胁就在眼前,英法的援助遥不可及,罗马尼亚只有尽可能地在两大集团之间保持平衡,但这种政策只有在欧陆力量保持一定平衡的情况下才能推行,一旦欧陆力量失去平衡,这一政策将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