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史 |
试评《日苏中立条约》
杜景川
【专题名称】世界史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1998年10期
【原文出处】《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8年03期第76~79页
【作者简介】杜景川 山东师范大学讲师。邮编:250014。
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世界的东方和西方激烈进行着。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中国大部,正为建立“大东亚共荣圈”而激剧扩张;希特勒德国已占领了欧洲十四个国家,正在激战英国。与此同时各国都在为达到自己的目的进行着频繁的活动,国际关系一直在惊人地演变着。这年春天,又出现举世注目的一幕——4月13日,日苏两国签订了中立条约。
《日苏中立条约》的主要内容是:日苏两国保证互不侵犯领土,彼此在对方与第三国的纠纷中严守中立;在签约后双方发表的声明书中双方互相承认外蒙与伪满的“领土完整与神圣不可侵犯”。对这一条约的目的和作用,特别是它究竟在避免苏联两线作战方面发挥了何等作用等问题,学术界有一些不同认识,有人完全肯定,说它使苏联避免了两线作战,对苏联乃至二战胜利有着巨大意义;有人完全否定,说它是调动日本南侵的罪恶手段。笔者认为这两种意见都有偏颇之外,必须以历史客观的态度,具体分析当时的国际局势,从世界反西斯斗争的全局看待条约的内容及影响,从而对条约作出正确评价。本文试就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敬请学术界批评。
一
分析《日苏中立条约》签订前的国际形势演变,可以看到,《日苏中立条约》的签订,在苏联方面是在面临侵略的情况下,为了解除日本的侵略威胁,避免两线作战采取的外交措施。
希特勒上台以后,一直把苏联做为主要敌人,必欲灭之而后快。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说:“我们是国家社会党人,我们有意改变我国战前对外政策的方针。……当我们现在在欧洲谈论新的领土时,我们首先能想到的只是俄国及其所控制的各个领国。”(注:[苏]C.A戈尼昂斯基:《外交史》第四卷112页。)三十年代后期,德国法西斯侵略战争威胁日益严重。1938年吞并奥地利,支解捷克,1939年9月向波兰进犯,二次大战在西方正式揭开序幕。到1941年6月进攻苏联之前已有十四个国家被希特勒占领。
德国法西斯侵占西欧的同时,也在为侵略苏联做着准备。希特勒的心目中,从没忘记过进攻苏联,只是在寻找有利时机。1940年6月法国沦陷后,希特勒妄图以当时严重的局势迫使英国屈服求和,而没打算用武力解决问题,他准备回过头去进攻苏联了。可是英国表示的不是屈服,而是抵抗到底的决心和行动,于是希特勒发动了对英国的战争。
在侵英战争期间,德国仍在为侵苏战争做着准备,1940年9月结成三国军事同盟,采用种种卑鄙手段使罗、匈、保、南、芬等国先后加入该条约集团;同年九月增兵波兰,军事占领罗马尼亚战略要地,侵占南斯拉夫。这就对苏联形成了战略包围。到了十月以后,由于英国一次次粉碎德国的进攻,使希特勒“弄不懂为什么英国似乎并不认识已处绝境,所以转而向俄国寻求答案。一个月一个月过去,他一遍又一遍对约德尔等人说,英国一定希望俄国干预,否则早已屈服……德国必须马上动手。”(注:〔英〕利德尔——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史》121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年版。)12月希特勒正式批准了“巴巴罗莎方案”。德国战车在急速向苏联开动,战争不可避免了。
苏联在希特勒上台后就看透了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本性。德波战争前一贯旗帜鲜明地反对德国侵略扩张。德波战争后,苏联当局虽然没有能及早估计到德国何时会入侵苏联,但也从未有过希特勒不会进攻苏联的幻想。事实上苏联有利用帝国主义厮杀之机,刻不容缓地做着反侵略战争的准备。调整经济,扩大和整训部队,改进国防装备,建立“东方战线”。在外交上为了打破德国包围,针对德国的活动采取一系列的措施。1939年9月、1940年11月两次建议保加利亚与苏联签订互助条约。鉴于德军企图进占保加利亚,1941年1月莫洛托夫向德国大使发表声明指出:“苏联政府不止一次地向德国政府声明过,它认为保加利亚领土和海峡是苏联安全的屏障,对威胁苏联安全的事件,苏联不能漠然视之。如上所述,苏联政府认为有责任预先提出警告:任何外国武装力量在保加利亚领土上和海峡中出现,都是对苏联安全的侵犯”(注:〔英〕利德尔——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史》199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年版。)为了同匈牙利改善关系,1940年9月与之签订“苏南友好条约”,还警告德国不得入侵南斯拉夫。1941年3月与土耳其谈判发表互相遵守互不侵犯条约的声明。1940年4月警告德国:“苏联政府不能容忍瑞典中立遭到破坏,它期望瑞典不至于参加德国的联合行动。”(注:[苏]C.A戈尼昂斯基:《外交史》第四卷189页。)1940年3月苏联与芬兰签订和约以后,一直为避免希特勒把芬兰拉入反苏集团而努力。可见,苏联与德国在北欧、中欧、南欧诸国展开逐一争夺。争夺的结果,有些国家慑于法西斯威胁加入三国军事同盟;有些被德国占领,到1941年春天只有瑞士还保持中立。也就是说《日苏中立条约》签订前,德国已完成了从西侧及东南、西北两侧对苏联的包围。正如斯大林所说:“我不需要任何警告,我知道战争一定会打起来。”(注:[苏]C.A戈尼昂斯基:《外交史》第四卷120页。)
西方面临战争,东方如何呢?日俄历史上是敌仇之国,在远东一直存在着尖锐矛盾和冲突。十月革命胜利后,日本更加仇视俄国。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就在奏折中提出:“迟早我们势将和苏俄作战”。(注:〔苏〕瓦·伊·崔可夫:《在华使命》,82-83页。)1935年8月,广田内阁把侵略苏联定为国策,同年11月与德国签订反共协定。日本关东军一直虎视耽耽于苏“满”、“蒙”交界地区。1938年、1939年两次向苏联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挑衅。由于日本在这些入侵中受到深重打击,反苏气焰才有所收敛。
很显然30年代末40年代初,苏联东西两面处于法西斯侵略威胁之中。因而采取措施避免两线作战,是有关苏联根本安全的迫要问题。而当时德国的威胁最为现实,苏德战争不可避免。这样的情况下,采取措施避免日本对苏联的可能进攻就是苏联的安全之路,取胜之道。斯大林当时看清了这条道路。他在1940年就对即将来华的崔可夫说:“崔可夫同志,您的任务,我们驻华全体人员的任务,就是紧紧束缚日本侵略者的手脚,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注:《中国时事月报》1929年12月号。)这说明斯大林束缚日本避免两线作战的策略思想是很明确的。这当然也就是苏联远东外交的指导思想。中立条约和签订正是这种思想的实践结果。也就是说签订中立条约是苏联避免两线作战的外交措施。这一点当时英美一些客观看待国际局势的外交家也是不怀疑的。美国驻莫斯科大使斯·克里普斯把苏联同日本签订中立条约看成是反德的,因为它的唯一目的可能是在德国进攻苏联西部边境时维护东部边境的和平。(注:Harrict Moore著,曹未风译:《苏联的远东关系》,75页,87页,85页,商务印书馆1950年版。)只要不持偏见,就不能否认苏联签订《日苏中立条约》是为了集中力量对付希特勒德国,是反法西斯斗争的外交策略,在当时这是必要的。以后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对苏联签订《日苏中立条约》的策略思想及其必要性应该肯定,视之为调动日本南侵的手段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二
《日苏中立条约》作为苏联的一项外交措施,它是有积极意义的。这主要表现于它有助于日苏关系稳定、为避免苏联两线作战起了作用。但是对这种意义不能夸大化。
日苏两国根据当时的环境都希望建立相安无事的关系。条约的签订等于双方对这种关系做出明确的承诺,标志两国的稳定关系在外交上正式建立,为两国处理彼此关系提供了法律依据。苏联《信息报》当时曾评论说:“这个条约是苏日关系史上的转折点。”(注:Harrict Moore著,曹未风译:《苏联的远东关系》,75页,87页,85页,商务印书馆1950年版。)事实证明,苏日关系自此以后确有很大改善。“我们知道,自九·一八以来,边境冲突的多少轻重,是苏日关系的测温表,最后一次大规模的边境冲突便是1939年“满蒙”冲突,……苏日中立条约签订后,……边境小冲突虽时有所闻,而大的却从此绝迹了。”《日苏中立条约》签订后,苏日“在外交上边境上都比较平静无事”(注:Harrict Moore著,曹未风译:《苏联的远东关系》,75页,87页,85页,商务印书馆1950年版。)这样的关系,在德苏战争发生后对苏日战争可能性减少是起了作用的。日本统治内部有些人曾坚持配合进攻苏联。但整个日本当局还是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以对苏联“维持现状、加强防卫、严密警戒,尽量避免发生战争”的方针。(注:Harrict Moore著,曹未风译:《苏联的远东关系》,75页,87页,85页,商务印书馆1950年版。)所谓现状就是《日苏中立条约》规定的现状。日本感到北方状况允许它放心南进,没有必要在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冒险进攻苏联。所以它不顾德国的督促,“自主处置”,坚持北守南攻。苏联“真理报”在中立条约签订一周年时发表社论评论说:“在过去一年中曾发生过许多与双方都有关系的重大而危险的事件。德国奸诈地破坏了它所签订的契约而进攻苏联,……这样苏日中立条约便到了一个严重的试验阶段,在此协定到了第二年度始的时候,我们一定该说虽然大势已变得极为复杂与特殊,此一协定还能发生作用与保持完整”。(注:胡德坤:《中国战场与日本的南进北进政策》《世界历史》1982年第6期。)有根据认为,中立条约对苏联抗德斗争起到了积极作用。
这样说来是否可以认为,《日苏中立条约》避免了日苏战争,从而避免了苏联两线作战呢?条约对避免日苏战争起一定作用,但还不能认为是根本作用。法西斯侵略者从来无信义可言,一切都是从利于侵略扩张出发的。苏德战争爆发后,日本当局中主张趁火打劫者大有人在。可是日苏战争最终还是避免了,这当中是什么因素起了决定作用呢?
首先,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对阻止日本北攻苏联起到根本作用。德国曾要求日本配合进攻苏联,对此日本答复:“日本进攻苏联将使自己的力量过于分散,因此认为在目前情况下的作战范围,应只限于南方和中国”。(注:[日]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下)664页,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这些都道出了日本苦衷:它没有力量进攻苏联,只能限于进攻南方和中国。这启导我们在中国抗战和日本与美英矛盾方面寻求日本没能进攻苏联的根本原因,而不至于停留在日本遵守了中立条约才没进攻苏联这种表面现象上。自1937年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以后,由于中国人民的坚决抗战,日本手脚被越束越紧。1938年日军进攻武汉时,张鼓峰事件发生,大量兵力牵止在中国本部战事中,决定了日本不可能发动强有力的进攻。1939年12月日本陆军决定调整军备,把当时已膨胀到八十五万人的侵华兵力减到五十万,腾出预算和资金来充实对苏备战,并决定1940年12月从中国撤出部分兵力,然而这一计划因中国军队转入大规模的军事进攻而没有实现(注:[苏]C.A戈尼昂斯基:《外交史》第四卷364页。)。几年的事实使日本不能不认识到在陆军主力陷在中国的情况下不可能实现侵略苏联的野心。
苏德战争爆发后,中国人民有意识地配合了苏联制止日苏战争的斗争。中共中央指示全党:“我们的任务是尽力拖住日本,如果日苏战争爆发,则配合苏联作战”(注:[日]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下)646页,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这时日本正以空前庞大的兵力对解放区进行大扫荡,仅华北参加扫荡的日伪军就有八十三万之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胜利进行了反扫荡斗争,使日本损失惨重。从德苏战争到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陆军主力一直陷于中国战场。1941年10月近卫首相说:“现在由于四年以上的中国事变,国力消耗,民心也稍有松弛样子。在这个时候我深信应该……无论如何先把中国事变加以解决。”“现在中国事变还没有得到解决,如果再进入前途未有预料的大战中,……无论如何难以忍受,”(注:中共党史参考资料(8)11页。)这说明当时由于中国抗日战争的打击,日本当局确感无力进行大战。茹科夫主编的《远东国际关际史》中说:“使日本帝国主义不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进攻苏联远东的原因之一是中国人民——八路军新四军以及人数众多的游击队,他们在中国把日本的双手束缚住了。”(注:上海人民出版社编:《日本帝国主义对外侵略资料选编》(1931-1945)357页。)其次,美英与日本的矛盾对避免日苏战争起到一定作用。太平洋战争前,日本看到希特勒发动欧洲战争,正是抢夺英法美在东南亚地盘的好时机,就加紧向南扩张。1940年10月,日、德、意结成军事同盟,矛头指向美国,美日矛盾更为尖锐。美国宣布禁止向日本出口废铁,和英国一起给中国以贷款。(注:[苏]耶·马·茹科夫主编:《远东国际关系史》(1840-1949)532页,世界知识出版社。)德苏战争发生后,英美看到如果苏联失败了,希特勒的下一个侵略对象就是美国,英国也将遭到更加凶狂的进攻。因此它们惟恐苏联被打跨,一方面对援苏抗德颇为热心,一方面十分担心日本配合希特勒进攻苏联。1940年7月4日罗斯福给近卫的信表示反对日本“采取行动”,意为约束日本侵苏。(注:[日]井上清:《日本近现代史》633页。)大西洋会议期间,英美讨论了制止在远东扩大侵略的问题。当时罗斯福、邱吉尔认为有必要警告日本:不得在远东扩大侵略,尤其是对苏联的侵略。(注:[美]舍伍德:《罗斯福与霍普金斯》,480页,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尽管罗斯福意识到这样的警告可能导致日美战争,还是在8月17日向日本发出了这种警告。(注:[苏]C.A戈尼昂斯基:《外交史》第四卷271页。) (注:朱责行等:《第三次世界大战史》,22页,人民出版社1982页。)1940年11月开始的日美谈判,由于美国对日本的侵略要求不做让步,一直毫无结果。这些都使日本感到非诉诸武力不可,遂于12月7日悍然发动了太平洋战争。在这以后它就更加无暇北顾了。英、美对日本的扼制和斗争,以至最终在太平洋上与日本展开大战,为日本不能进攻苏联起了不容忽视的牵制作用。
全面地看,对于日苏战争没有发生,中国抗战、日本与英美的矛盾、日苏中立条约都不同程度地发挥了作用。比较起来看,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整个远东局势中最有影响的反法西斯战争,中国人民付出了最大的牺牲,是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主要力量,它决定了日本无力北进,是避免日苏战争的最重要的因素;英美与日本的矛盾和战争也对日本有着很大的牵制作用。在这个前提下苏联避免两线作战的外交努力才能成功,《日苏中立条约》才得以签订和发挥作用。因此中立条约的积极作用应予肯定,但不能夸大。
三
从《日苏中立条约》的内容看,不能忽视的是,它在对待中国问题上存在着民族利己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我们不能肯定它一面就看不到或不愿看它的另一面了。
在《日苏中立条约》的附属文件中,日苏两国互相承认外蒙和伪满。这是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作交易。中国东北满蒙地区资源丰富,曾是沙皇俄国和日本凯觎和争夺的对象。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1932年导演了东北“独立”丑剧,成立“满州国”。所谓满洲国只是日本法西斯殖民统治的代名词。对这种赤裸裸的殖民侵略,中国人民不承认,国际上一切主持正义的国家也从不承认。苏联为了和日本达成协议公然采取了承认满洲国的立场。任何国家都有自卫的权力,但是如果为了自卫而损害别国利益,那就是民族利己主义。苏联承认满洲国不是偶然的,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外交上持中立态度,以后经常以实际承认“满洲国”存在的态度与日本打交道,如1939年与日“满”签订边界协定。这些都证明苏联为了自己的利益,在对待日本侵略中国的问题上确实存有民族利己主义,《日苏中立条约》只不过是又一次表现。
基于上述我认为:《日苏中立条约》的签订在苏联方面是为了避免两线作战采取的外交措施。它只是避免日苏战争的一条十分脆弱的纽带。真正决定日本不能进攻苏联的因素是中国的抗战和其他国家的反日斗争,也可说是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共斗争的结果。《日苏中立条约》在这个基础上得以发挥一定作用。^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1998年10期
【原文出处】《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8年03期第76~79页
【作者简介】杜景川 山东师范大学讲师。邮编:250014。
【内容提要】 | 《日苏中立条约》对二战时期的日苏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条约签订的整个历史背景和其后的局势演变来看,它是苏联为避免两线作战而采取的外交措施,并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预期目的。但不能笼统认为:一纸条约束缚住了侵略成性的日本法西斯的手脚,阻止日本入侵苏联的重要原因是中国的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共同斗争,这两者对苏联避免两线作战发挥了根本作用。完全否定或完全肯定这个条约的传统观点都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
《日苏中立条约》的主要内容是:日苏两国保证互不侵犯领土,彼此在对方与第三国的纠纷中严守中立;在签约后双方发表的声明书中双方互相承认外蒙与伪满的“领土完整与神圣不可侵犯”。对这一条约的目的和作用,特别是它究竟在避免苏联两线作战方面发挥了何等作用等问题,学术界有一些不同认识,有人完全肯定,说它使苏联避免了两线作战,对苏联乃至二战胜利有着巨大意义;有人完全否定,说它是调动日本南侵的罪恶手段。笔者认为这两种意见都有偏颇之外,必须以历史客观的态度,具体分析当时的国际局势,从世界反西斯斗争的全局看待条约的内容及影响,从而对条约作出正确评价。本文试就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敬请学术界批评。
一
分析《日苏中立条约》签订前的国际形势演变,可以看到,《日苏中立条约》的签订,在苏联方面是在面临侵略的情况下,为了解除日本的侵略威胁,避免两线作战采取的外交措施。
希特勒上台以后,一直把苏联做为主要敌人,必欲灭之而后快。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说:“我们是国家社会党人,我们有意改变我国战前对外政策的方针。……当我们现在在欧洲谈论新的领土时,我们首先能想到的只是俄国及其所控制的各个领国。”(注:[苏]C.A戈尼昂斯基:《外交史》第四卷112页。)三十年代后期,德国法西斯侵略战争威胁日益严重。1938年吞并奥地利,支解捷克,1939年9月向波兰进犯,二次大战在西方正式揭开序幕。到1941年6月进攻苏联之前已有十四个国家被希特勒占领。
德国法西斯侵占西欧的同时,也在为侵略苏联做着准备。希特勒的心目中,从没忘记过进攻苏联,只是在寻找有利时机。1940年6月法国沦陷后,希特勒妄图以当时严重的局势迫使英国屈服求和,而没打算用武力解决问题,他准备回过头去进攻苏联了。可是英国表示的不是屈服,而是抵抗到底的决心和行动,于是希特勒发动了对英国的战争。
在侵英战争期间,德国仍在为侵苏战争做着准备,1940年9月结成三国军事同盟,采用种种卑鄙手段使罗、匈、保、南、芬等国先后加入该条约集团;同年九月增兵波兰,军事占领罗马尼亚战略要地,侵占南斯拉夫。这就对苏联形成了战略包围。到了十月以后,由于英国一次次粉碎德国的进攻,使希特勒“弄不懂为什么英国似乎并不认识已处绝境,所以转而向俄国寻求答案。一个月一个月过去,他一遍又一遍对约德尔等人说,英国一定希望俄国干预,否则早已屈服……德国必须马上动手。”(注:〔英〕利德尔——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史》121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年版。)12月希特勒正式批准了“巴巴罗莎方案”。德国战车在急速向苏联开动,战争不可避免了。
苏联在希特勒上台后就看透了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本性。德波战争前一贯旗帜鲜明地反对德国侵略扩张。德波战争后,苏联当局虽然没有能及早估计到德国何时会入侵苏联,但也从未有过希特勒不会进攻苏联的幻想。事实上苏联有利用帝国主义厮杀之机,刻不容缓地做着反侵略战争的准备。调整经济,扩大和整训部队,改进国防装备,建立“东方战线”。在外交上为了打破德国包围,针对德国的活动采取一系列的措施。1939年9月、1940年11月两次建议保加利亚与苏联签订互助条约。鉴于德军企图进占保加利亚,1941年1月莫洛托夫向德国大使发表声明指出:“苏联政府不止一次地向德国政府声明过,它认为保加利亚领土和海峡是苏联安全的屏障,对威胁苏联安全的事件,苏联不能漠然视之。如上所述,苏联政府认为有责任预先提出警告:任何外国武装力量在保加利亚领土上和海峡中出现,都是对苏联安全的侵犯”(注:〔英〕利德尔——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史》199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年版。)为了同匈牙利改善关系,1940年9月与之签订“苏南友好条约”,还警告德国不得入侵南斯拉夫。1941年3月与土耳其谈判发表互相遵守互不侵犯条约的声明。1940年4月警告德国:“苏联政府不能容忍瑞典中立遭到破坏,它期望瑞典不至于参加德国的联合行动。”(注:[苏]C.A戈尼昂斯基:《外交史》第四卷189页。)1940年3月苏联与芬兰签订和约以后,一直为避免希特勒把芬兰拉入反苏集团而努力。可见,苏联与德国在北欧、中欧、南欧诸国展开逐一争夺。争夺的结果,有些国家慑于法西斯威胁加入三国军事同盟;有些被德国占领,到1941年春天只有瑞士还保持中立。也就是说《日苏中立条约》签订前,德国已完成了从西侧及东南、西北两侧对苏联的包围。正如斯大林所说:“我不需要任何警告,我知道战争一定会打起来。”(注:[苏]C.A戈尼昂斯基:《外交史》第四卷120页。)
西方面临战争,东方如何呢?日俄历史上是敌仇之国,在远东一直存在着尖锐矛盾和冲突。十月革命胜利后,日本更加仇视俄国。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就在奏折中提出:“迟早我们势将和苏俄作战”。(注:〔苏〕瓦·伊·崔可夫:《在华使命》,82-83页。)1935年8月,广田内阁把侵略苏联定为国策,同年11月与德国签订反共协定。日本关东军一直虎视耽耽于苏“满”、“蒙”交界地区。1938年、1939年两次向苏联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挑衅。由于日本在这些入侵中受到深重打击,反苏气焰才有所收敛。
很显然30年代末40年代初,苏联东西两面处于法西斯侵略威胁之中。因而采取措施避免两线作战,是有关苏联根本安全的迫要问题。而当时德国的威胁最为现实,苏德战争不可避免。这样的情况下,采取措施避免日本对苏联的可能进攻就是苏联的安全之路,取胜之道。斯大林当时看清了这条道路。他在1940年就对即将来华的崔可夫说:“崔可夫同志,您的任务,我们驻华全体人员的任务,就是紧紧束缚日本侵略者的手脚,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注:《中国时事月报》1929年12月号。)这说明斯大林束缚日本避免两线作战的策略思想是很明确的。这当然也就是苏联远东外交的指导思想。中立条约和签订正是这种思想的实践结果。也就是说签订中立条约是苏联避免两线作战的外交措施。这一点当时英美一些客观看待国际局势的外交家也是不怀疑的。美国驻莫斯科大使斯·克里普斯把苏联同日本签订中立条约看成是反德的,因为它的唯一目的可能是在德国进攻苏联西部边境时维护东部边境的和平。(注:Harrict Moore著,曹未风译:《苏联的远东关系》,75页,87页,85页,商务印书馆1950年版。)只要不持偏见,就不能否认苏联签订《日苏中立条约》是为了集中力量对付希特勒德国,是反法西斯斗争的外交策略,在当时这是必要的。以后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对苏联签订《日苏中立条约》的策略思想及其必要性应该肯定,视之为调动日本南侵的手段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二
《日苏中立条约》作为苏联的一项外交措施,它是有积极意义的。这主要表现于它有助于日苏关系稳定、为避免苏联两线作战起了作用。但是对这种意义不能夸大化。
日苏两国根据当时的环境都希望建立相安无事的关系。条约的签订等于双方对这种关系做出明确的承诺,标志两国的稳定关系在外交上正式建立,为两国处理彼此关系提供了法律依据。苏联《信息报》当时曾评论说:“这个条约是苏日关系史上的转折点。”(注:Harrict Moore著,曹未风译:《苏联的远东关系》,75页,87页,85页,商务印书馆1950年版。)事实证明,苏日关系自此以后确有很大改善。“我们知道,自九·一八以来,边境冲突的多少轻重,是苏日关系的测温表,最后一次大规模的边境冲突便是1939年“满蒙”冲突,……苏日中立条约签订后,……边境小冲突虽时有所闻,而大的却从此绝迹了。”《日苏中立条约》签订后,苏日“在外交上边境上都比较平静无事”(注:Harrict Moore著,曹未风译:《苏联的远东关系》,75页,87页,85页,商务印书馆1950年版。)这样的关系,在德苏战争发生后对苏日战争可能性减少是起了作用的。日本统治内部有些人曾坚持配合进攻苏联。但整个日本当局还是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以对苏联“维持现状、加强防卫、严密警戒,尽量避免发生战争”的方针。(注:Harrict Moore著,曹未风译:《苏联的远东关系》,75页,87页,85页,商务印书馆1950年版。)所谓现状就是《日苏中立条约》规定的现状。日本感到北方状况允许它放心南进,没有必要在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冒险进攻苏联。所以它不顾德国的督促,“自主处置”,坚持北守南攻。苏联“真理报”在中立条约签订一周年时发表社论评论说:“在过去一年中曾发生过许多与双方都有关系的重大而危险的事件。德国奸诈地破坏了它所签订的契约而进攻苏联,……这样苏日中立条约便到了一个严重的试验阶段,在此协定到了第二年度始的时候,我们一定该说虽然大势已变得极为复杂与特殊,此一协定还能发生作用与保持完整”。(注:胡德坤:《中国战场与日本的南进北进政策》《世界历史》1982年第6期。)有根据认为,中立条约对苏联抗德斗争起到了积极作用。
这样说来是否可以认为,《日苏中立条约》避免了日苏战争,从而避免了苏联两线作战呢?条约对避免日苏战争起一定作用,但还不能认为是根本作用。法西斯侵略者从来无信义可言,一切都是从利于侵略扩张出发的。苏德战争爆发后,日本当局中主张趁火打劫者大有人在。可是日苏战争最终还是避免了,这当中是什么因素起了决定作用呢?
首先,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对阻止日本北攻苏联起到根本作用。德国曾要求日本配合进攻苏联,对此日本答复:“日本进攻苏联将使自己的力量过于分散,因此认为在目前情况下的作战范围,应只限于南方和中国”。(注:[日]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下)664页,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这些都道出了日本苦衷:它没有力量进攻苏联,只能限于进攻南方和中国。这启导我们在中国抗战和日本与美英矛盾方面寻求日本没能进攻苏联的根本原因,而不至于停留在日本遵守了中立条约才没进攻苏联这种表面现象上。自1937年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以后,由于中国人民的坚决抗战,日本手脚被越束越紧。1938年日军进攻武汉时,张鼓峰事件发生,大量兵力牵止在中国本部战事中,决定了日本不可能发动强有力的进攻。1939年12月日本陆军决定调整军备,把当时已膨胀到八十五万人的侵华兵力减到五十万,腾出预算和资金来充实对苏备战,并决定1940年12月从中国撤出部分兵力,然而这一计划因中国军队转入大规模的军事进攻而没有实现(注:[苏]C.A戈尼昂斯基:《外交史》第四卷364页。)。几年的事实使日本不能不认识到在陆军主力陷在中国的情况下不可能实现侵略苏联的野心。
苏德战争爆发后,中国人民有意识地配合了苏联制止日苏战争的斗争。中共中央指示全党:“我们的任务是尽力拖住日本,如果日苏战争爆发,则配合苏联作战”(注:[日]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下)646页,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这时日本正以空前庞大的兵力对解放区进行大扫荡,仅华北参加扫荡的日伪军就有八十三万之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胜利进行了反扫荡斗争,使日本损失惨重。从德苏战争到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陆军主力一直陷于中国战场。1941年10月近卫首相说:“现在由于四年以上的中国事变,国力消耗,民心也稍有松弛样子。在这个时候我深信应该……无论如何先把中国事变加以解决。”“现在中国事变还没有得到解决,如果再进入前途未有预料的大战中,……无论如何难以忍受,”(注:中共党史参考资料(8)11页。)这说明当时由于中国抗日战争的打击,日本当局确感无力进行大战。茹科夫主编的《远东国际关际史》中说:“使日本帝国主义不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进攻苏联远东的原因之一是中国人民——八路军新四军以及人数众多的游击队,他们在中国把日本的双手束缚住了。”(注:上海人民出版社编:《日本帝国主义对外侵略资料选编》(1931-1945)357页。)其次,美英与日本的矛盾对避免日苏战争起到一定作用。太平洋战争前,日本看到希特勒发动欧洲战争,正是抢夺英法美在东南亚地盘的好时机,就加紧向南扩张。1940年10月,日、德、意结成军事同盟,矛头指向美国,美日矛盾更为尖锐。美国宣布禁止向日本出口废铁,和英国一起给中国以贷款。(注:[苏]耶·马·茹科夫主编:《远东国际关系史》(1840-1949)532页,世界知识出版社。)德苏战争发生后,英美看到如果苏联失败了,希特勒的下一个侵略对象就是美国,英国也将遭到更加凶狂的进攻。因此它们惟恐苏联被打跨,一方面对援苏抗德颇为热心,一方面十分担心日本配合希特勒进攻苏联。1940年7月4日罗斯福给近卫的信表示反对日本“采取行动”,意为约束日本侵苏。(注:[日]井上清:《日本近现代史》633页。)大西洋会议期间,英美讨论了制止在远东扩大侵略的问题。当时罗斯福、邱吉尔认为有必要警告日本:不得在远东扩大侵略,尤其是对苏联的侵略。(注:[美]舍伍德:《罗斯福与霍普金斯》,480页,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尽管罗斯福意识到这样的警告可能导致日美战争,还是在8月17日向日本发出了这种警告。(注:[苏]C.A戈尼昂斯基:《外交史》第四卷271页。) (注:朱责行等:《第三次世界大战史》,22页,人民出版社1982页。)1940年11月开始的日美谈判,由于美国对日本的侵略要求不做让步,一直毫无结果。这些都使日本感到非诉诸武力不可,遂于12月7日悍然发动了太平洋战争。在这以后它就更加无暇北顾了。英、美对日本的扼制和斗争,以至最终在太平洋上与日本展开大战,为日本不能进攻苏联起了不容忽视的牵制作用。
全面地看,对于日苏战争没有发生,中国抗战、日本与英美的矛盾、日苏中立条约都不同程度地发挥了作用。比较起来看,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整个远东局势中最有影响的反法西斯战争,中国人民付出了最大的牺牲,是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主要力量,它决定了日本无力北进,是避免日苏战争的最重要的因素;英美与日本的矛盾和战争也对日本有着很大的牵制作用。在这个前提下苏联避免两线作战的外交努力才能成功,《日苏中立条约》才得以签订和发挥作用。因此中立条约的积极作用应予肯定,但不能夸大。
三
从《日苏中立条约》的内容看,不能忽视的是,它在对待中国问题上存在着民族利己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我们不能肯定它一面就看不到或不愿看它的另一面了。
在《日苏中立条约》的附属文件中,日苏两国互相承认外蒙和伪满。这是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作交易。中国东北满蒙地区资源丰富,曾是沙皇俄国和日本凯觎和争夺的对象。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1932年导演了东北“独立”丑剧,成立“满州国”。所谓满洲国只是日本法西斯殖民统治的代名词。对这种赤裸裸的殖民侵略,中国人民不承认,国际上一切主持正义的国家也从不承认。苏联为了和日本达成协议公然采取了承认满洲国的立场。任何国家都有自卫的权力,但是如果为了自卫而损害别国利益,那就是民族利己主义。苏联承认满洲国不是偶然的,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外交上持中立态度,以后经常以实际承认“满洲国”存在的态度与日本打交道,如1939年与日“满”签订边界协定。这些都证明苏联为了自己的利益,在对待日本侵略中国的问题上确实存有民族利己主义,《日苏中立条约》只不过是又一次表现。
基于上述我认为:《日苏中立条约》的签订在苏联方面是为了避免两线作战采取的外交措施。它只是避免日苏战争的一条十分脆弱的纽带。真正决定日本不能进攻苏联的因素是中国的抗战和其他国家的反日斗争,也可说是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共斗争的结果。《日苏中立条约》在这个基础上得以发挥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