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史 |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百年历史人口透视
李琪
【专题名称】世界史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1998年03期
【原文出处】《西域研究》(乌鲁木齐)1997年04期第110~119页
【作者简介】李琪 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
人口情势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进步起着重要的作用,人口的发展与历史条件密切相关。历史人口学作为一门新型学问,是历史学和人口学的交叉学科,以研究历史人口发展过程与社会、经济变迁为主要对象。本文将从这个角度分析百年来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不同历史时期的人口变化过程与政治、经济诸因素的内在联系和互动影响。
哈萨克共和国建立于1920年8月26日。 根据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人民委员会命令当时称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 〕属俄罗斯联邦。1924—1925年中亚民族国家划界,根据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决定,1925年6月15日改称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2〕自此将属于土尔克斯坦自治共和国境内哈萨克人居住的锡尔河和七河地区的70万平方公里与吉尔吉斯(哈萨克)苏维埃自治共和国合并,使中亚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土地连成一片,疆域达270万平方公里,1936 年12月5日建立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并加盟苏联。1991年12月16 日宣布独立,更改国名为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系独联体成员国之一。
历史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历经征服兼并,政治风云变幻,民族迁徙不已,从而构成了极其复杂而独特的人口情势。百年来不同的历史阶段,由于政治、经济、民族、周边关系等诸多因素而造成这片土地上历史人口的波动和变迁。
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化时期(1897—1917年)
19世纪后半叶资本主义工业化进一步扩大,再次改变了世界力量的对比,形成了极少数先进国家对世界上大多数居民施行殖民压迫和金融扼制体系。这一时期俄国资本主义开始迅速发展,沙皇政府以跻身于欧洲列强之竞争体制为荣,这正如恩格斯所分析的那样,在政治上“俄国想增强自己的实力,扩张自己的领土,并削弱其他各国。”〔3〕
哈萨克斯坦位于中亚北部,在历史上便是联接东西方最早的贸易通道,是通向其它亚洲国家的咽喉和大门。这条路线比自里海和西伯利亚进入亚洲要方便得多。无疑哈萨克斯坦是具有极重要的军事战略价值的,因此沙俄早已选择哈萨克草原之路向亚洲进行扩张。
此外,沙皇政府意识到,经济的发展依赖丰富的资源,这样才能奠定它成为政治强国的基础。与此同时,新形势下的资本主义工业部门的自然趋向也要求俄国寻求更大的市场和更多的原料,否则它便无法生存。于是,“中亚诸汗国和哈萨克斯坦不仅成为正在发展资本主义工业的俄国的销售市场,而且成为其原料的产地”。〔4〕很快, 哈萨克斯坦同西伯利亚和远东一样也被列入沙俄的殖民计划,它从此走上了殖民地的道路。沙俄在“征服别的民族,吞并左右邻邦的领土”方面是完全不择手段的。〔5〕它除了通过政治统治、经济掠夺、地缘扩展、 文化心理渗透来控制、影响中亚和哈萨克斯坦外,改变民族人口结构亦是沙俄政治、军事、经济扩张的战略之一。
十月革命之前俄罗斯境内的哈萨克人被称为吉尔吉斯人或称吉尔吉斯凯萨克(kиpгиз—kaйcakи)及哈萨克—吉尔吉斯(k aзax—kиpгиз),以区别于卡拉吉尔吉斯人(kapa—kиpгизы)或吉科卡缅—吉尔吉斯(диkokaMe HHыe kиpгизы)。〔6〕哈萨克人活动于从伏尔加河下游到鄂毕河上游以及从阿姆河下游到额尔齐斯河的辽阔地域。自19世纪60年代起沙皇俄国一步一步吞并了哈萨克人的聚集之地,致使阿斯特拉罕、乌拉尔斯克、阿克莫林、图尔盖、塞米巴拉丁斯克、七河北部地区、锡尔河流域、阿姆河流域、萨马尔罕州、里海以东等地区〔7〕的330万哈萨克人口〔8〕处于沙皇政权的统治之下。
列宁在阐述俄国的国家特点时认为,俄国既是一个“小农国家”,又是一个“军事封建的帝国主义国家”。列宁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这部著作中引用了1897年俄国全国人口调查册中的重要数字,指明当时俄国经营农业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六分之五。为了减轻俄罗斯中部农业人口的压力,更重要的是巩固“占据着巨大整块地区,人口约有七千万”的“以大俄罗斯民族为中心的国家”,〔9 〕沙俄对居住在边疆地区非俄罗斯民族推行大俄罗斯沙文主义,依赖人口稠密的俄国中央地带移民去开拓边疆地区。为了维持对少数民族的统治,沙皇制度的另一个突出特点便是采取移民政策,强制推行俄罗斯化。恩格斯也早已预料“中亚细亚各河流域……很快就会住满俄国的移民”。〔10〕
1881年沙皇政府颁布了《关于农村居民向吉尔吉斯草原迁移的暂行规定》,开始有组织地向哈萨克斯坦移民,来自俄国中部的大批斯拉夫人涌进哈萨克斯坦。19世纪80—90年代草原地区就出现了500 个俄罗斯和乌克兰村,仅奇姆肯特就建立了9个移民村。从1896—1916年就有100多万户俄罗斯人在哈萨克斯坦北部定居。
20世纪初,由于从俄国欧洲部分,主要是从波沃尔日、黑土草原中心、乌克兰及毗邻的西伯利亚和乌拉尔迁入大批的农业移民,哈萨克斯坦的非哈萨克民族人口急剧增加。1911年,哈萨克族在哈萨克斯坦总人口的所占比例下降至60%;1914年下降至58%。从1900—1914年哈萨克族人口所占比重下降了14%—15%。这一时期,在哈萨克民族人口占绝对优势的塞米巴拉丁斯克和乌斯季卡缅诺尔斯克比例下降到63.5%;在图尔盖地区库斯塔纳县从77.36%降到49.89 %; 在阿克丘宾斯克县从95.11%降到52.35%,在乌拉尔斯克县降到24.31%。〔11〕
这种趋势的继续发展,对后来哈萨克斯坦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苏维埃俄国建立初期(1917—1924年)
1920年哈萨克共和国初建时,南部和东南部的一些地区尚未包括在内,而是隶属于土尔克斯坦自治共和国。〔12〕此时哈萨克族占吉尔吉斯(哈萨克)苏维埃共和国总人口的46%,主要集中于塞米巴拉丁斯克、阿克莫林、图尔盖、乌拉尔斯克、曼吉什拉克、阿斯特拉罕、布克耶夫斯克—奥尔达等地区。〔13〕然而,这时乌拉尔和西伯利亚的某些领导人极力反对将阿克莫林、塞米巴拉丁斯克及乌拉尔地区划归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理由是在这些地区吉尔吉斯人和俄罗斯人占人口的大多数。1921年民族学家们就此问题展开调查、识别、统计和争论。最终大多数专家达成共识,确认在这些地区哈萨克族占总人口的55%,俄罗斯人占45%。因而决定将上述地区划归哈萨克斯坦共和国。〔14〕
共和国初创时期(1917—1924年),由于战争、民族纠纷和社会动乱等祸患迭至,使哈萨克斯坦的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尤其是1920—1922年发生的严重旱灾更是雪上加霜。由于当地大多数居民以游牧和半游牧为主要生活方式,所以损失尤其惨重。旱灾造成的饥饿和牲畜绝饲笼罩着里海北岸、整个波沃尔日、乌拉尔河流域、哈萨克斯坦北部和中部以及西西伯利亚,致使哈萨克人口锐减。当时政治局关于普里莫尔斯克民族区的一份情况报告中这样记述:“以哈萨克人为主的民族区的居民衣不蔽体,饥寒交迫……在原先最为富庶的第六乡牲畜无一幸存。由于饥饿而亡的家庭随处可见,马匹、骆驼、羊群在暴风雪中纷纷倒毙,该乡的居民为了裹腹而食皮和死畜。”〔15〕据1921年11月统计,哈萨克斯坦五省一县共计人口3352228人,其中有150万人遭受饥饿。此后,饥饿人口逐日递增。〔16〕因饥饿而死亡的哈萨克人约41.4万人,占当地居民人口的18.5%。〔17〕
正值此时,国内战争刚刚结束, 苏维埃俄国开始转向经济建设。 1920年3月底召开了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成立了国家计划委员会, 提出了统一的经济计划。该计划要求首先发展运输业和工业,俄罗斯国民经济电气化摆在首位。这期间,在整个哈萨克斯坦仅有塞米巴拉丁斯克和阿克莫林两个地区收成略好。灾区的牧民大批流入这两个地区,使之人口大幅度增加。塞米巴拉丁斯克和阿克莫林的粮食、肉类及各种食品除了自给、支援灾区外,还需按计划运往工业中心。仅1922年元月就从塞米巴拉丁斯克发往莫斯科、萨拉托夫、喀山等地225车皮粮食。 这都给上述两地造成严重的人口和经济压力。虽然成立了救济委员会,采取紧急措施疏散人口,并向灾区运送了有限的粮食和物资,但是灾情造成的危害没有明显缓解。随之而来的各种疾病,造成整个家庭的毁灭,使哈萨克斯坦人口骤然下降。这次饥荒成为迟滞哈萨克斯坦人口发展的主要制动器,对后来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主体民族人口的增长及其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苏联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时期(1924—1953年)
1924年1月列宁逝世以后,斯大林担任党和国家政府的领导职务。在近30年中苏联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这一时期哈萨克斯坦人口状况的变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
(一)统一规划,变更领土,民族人口增长。
1924年苏联开始进行中亚民族国家划界。土尔克斯坦自治共和国境内哈萨克人居住地区,总共685900平方公里的地域划归吉尔吉斯(哈萨克)苏维埃自治共和国。〔18〕在这些地区哈萨克民族人口均占多数。诸如,在锡尔达利亚地区哈族人口占90.60%,杰特苏伊斯克占74%。 据统计,1920年哈萨克人只占居民总人口的46%;1925年则达到61.3%。〔19〕1926年全苏进行了人口普查后与1920年相比,中亚民族国家划界之后六年中,哈萨克民族人口比重增加了11%,人口机械增长52.5%。据1926年全苏人口普查统计,全苏哈萨克总人口为3963000人; 哈萨克斯坦的哈族人口约3628000人;与1897年相比, 哈萨克民族人口增加了234800人。
十月革命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步发展,哈萨克族生活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开始发生变化。由于社会的变动,哈萨克族的传统家庭逐渐稳固,人口的健康状况好转,人均寿命延长,出生率回升,死亡率降低。由于中亚民族国家划界,行政区域的重新划分也使哈族人口无形中增长。这一时期通过人口的自然变动和机械变动,调解人口的变量对哈萨克斯坦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盲目实行“集体化”、“定居化”,致使主体民族人口大量流失。
1926年全苏人口普查统计,哈萨克斯坦有38.5%的居民从事牧业,33.2%的人口农牧兼营;10%的人口依然为纯游牧生活方式,只有四分之一的人口从事农业,三分之二的人口为“半游牧民”。
1928年,斯大林开始片面强调高度优先发展重工业,宣布农业全盘集体化。苏联政府决定通过农业集体化,企图使有着悠久独特民族文化传统的游牧民和半游牧民尽快实现定居化。
1929年哈萨克斯坦开始实行农业集体化。1930年元月中央决定游牧民向定居过渡。“加快居民定居化”被列入第一个五年计划。1930 年3月已有56.6%的农牧业人口实行集体化,1931年9月达60.8%。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哈566000户游牧和半游牧家庭中就有544000户转为定居。〔20〕
“全盘集体化”和“加快居民定居速度”是在共和国既无理论基础,又无经济条件的情况下强制推行的。游牧民面对突如其来的集体化、定居化毫无准备。突然失去生存的唯一财富——牲畜,他们陷入水源不足、籽种紧缺、农具缺乏、住房困难、草场衰退的境遇;集体农庄的牲畜因没有饲料和无人照管而死亡。1932年底,虽然国家援助哈萨克斯坦200万磅粮食,但平均每人仅200克;40 万户居民定居只修建住宅38000套。仅1930年就损失230万头牛、1000万只羊。1929—1930年就有35 %的牲畜死亡。一个拥有117000头牲畜的国营农场,仅有13000 头牲畜安全过冬。在组织管理方面也存在问题,这一时期所建的集体农庄多半由10—20个阿吾勒组成,15户为一个阿吾勒。平均12个农庄1名会计, 50个农庄1名技术员,生产中的许多技术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哈萨克斯坦各民族人民经受了痛苦的洗礼。“加快定居”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的产生。超越社会进程规律的强制行为酿成了悲剧性后果,“注定了成千上万人的死亡”。〔21〕这便是30年代初的“牧区大饥饿”及“哈萨克游牧民的大逃亡”。〔22〕据1939年全苏人口普查,哈萨克族人口仅有3100900人。据哈萨克斯坦独立后刊布的一份资料报告, 这一时期实际死亡100万人。〔23〕据统计,30年代初期,哈萨克居民中有15 —20%的人离开故土。
如果说20年代初的人口锐减是天灾而致,那么30年代的悲剧则是人为造成的。由于经济政策和政治决策的失误,生产力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导致了一场浩劫。哈萨克民族在伟大的卫国战争中表现出无比的英勇,为了苏维埃祖国,为了战胜法西斯付出了昂贵的代价,这一时期哈萨克人口降到低谷。
苏联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时期(1954—1989年)
斯大林逝世以后,赫鲁晓夫首先提出对三十年代形成的苏联政治经济体制进行批判和改革探索,打破了以往的个人崇拜、政治专断和经济管理上的部门壁垒,多年来禁锢的思想领域开始“解冻”。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探索时期(1953—1964 年), 徘徊和停滞时期(1964—1982年),全面改革时期(1983—1989年)。三十多年间,苏联比较注重在制定长期的地区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合理布局全国的生产力以及注意拉平全苏各加盟共和国及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苏共26大宣布,苏联已经成功完成把原来一些落后的民族边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到国家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任务。
作为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共中央又提出生产力东移的方针,由于这一方针的实施,致使其他地区的人口大量流入中亚诸国和哈萨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人口结构因移民的迁入而年轻化,出现了人口的高速增长。更重要的是,由于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的进步,使死亡率下降,出生率则随传统家庭的稳固而逐步上升。另外,人口的健康状况已经好转,人均寿命增长。
50—80年代是哈萨克共和国历史上人口飞速增长的阶段。1970年至1979年哈萨克斯坦总人口增长了13%;1959年至1984年人口增长了68.3%;截止1984年1月1日,总人口已达15648000人。最近几十年中,呈现出包括哈萨克斯坦在内全苏哈萨克民族人口全面增长的趋势。从1955年的270万,增加到1985年的700万人口,人口增长的原因主要有:
一是自然增长是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几十年来,哈萨克斯坦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物质生活的迅速提高为国民生活福利的改善奠定了基础,各民族人民和睦相处、安居乐业。尤其是共和国主体民族原本就有着多子女家庭的传统习惯,加之国家对“英雄母亲”的鼓励政策致使哈萨克斯坦出生率大大提高,死亡率显著下降。
二是苏联其他地区人口的迁入造成的机械增长。50年代初,苏联政府为满足国家对农业产品日益增长的需要,促进工业的继续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稳定社会,决定采用组建新的国营农场的方式大规模进行垦荒。哈萨克斯坦被确定为垦荒重点。于是,政府从各地抽调了大批各民族的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党政干部,动员了几十万青年工人、退役军人进入垦区。仅在1960—1964年期间,就有200 多万人迁入北哈萨克斯坦,其中从俄罗斯共和国迁来的占69.3%,从乌克兰迁入的占21.3%,从白俄罗斯迁进的占4.3%。这期间(1954—1960 年)北哈和东哈共接纳移民380万人。〔24 〕大批移民组建的农场雨后春笋般地在整个哈萨克草原上发展起来。乌克兰人组成了54个新的国营农场;白俄罗斯人组建了22个国营农场;摩尔达维亚、立陶宛和拉脱维亚人各组建了4个农场;莫斯科人组建了46个国营农场。〔25 〕大批移民使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人口急速上升,共和国人口中民族成分越来越复杂,以致国内主体民族所占比重下降。1926年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人口为123 万人,占哈总人口的20%,1939年增加到213万, 1959 年达到397 万, 1979年达到599万,占哈总人口的40.8%, 成为该共和国人口最多的民族。
三是“输血”型人口迁移政策促进了国民素质的提高、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哈萨克斯坦经济及社会发展都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苏联在对哈萨克斯坦实行区域性综合开发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障碍之一便是当地人口文化水平低、技术基础薄弱。苏联政府针对哈萨克斯坦的实际情况采取了相应的人口政策,以大规模移民的方式进行文化“输血”,改变当地人口的素质。50年代的垦荒运动是百年来苏联对哈萨克斯坦移民规模最大的一次。由于大批知识型移民的迁入,当地民族干部的培训和教育事业迅速发展,人口素质大大提高。1920年哈萨克共和国居民中88.2%都是文盲,农牧区达88.6%。而到80年代共和国居民中识字人数达84%以上,农牧区人口中达82%;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知识分子已有53万多人,约占总人口的3.4%。 这一时期苏联政府的人口迁移政策促进了国民素质的提高,为哈萨克斯坦人口发展和经济发展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哈萨克斯坦也由一个落后的纯游牧区变成苏联的大粮仓,使哈萨克斯坦成为具有多种工业部门和高度机械化农牧业的苏联第三大共和国。
独立之后(1991—1997年)
1991年12月26日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它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出现在国际政治的舞台上,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民族关系亦随之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人口状况也出现了明显的波动。自1992年以后,哈萨克斯坦人口呈下降趋势。
60年代平均年人口增长率为2.9%;70年代为1.35%;80年代1. 20%;90年代初为0.4%,其中1989—1992年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0.7%,近两年年平均下降速度为0.9%,1993年哈总人口减少43300人(0.3 %),1994年哈萨克斯坦总人口锐减了263300人(1.6%)。 据哈萨克斯坦人口专家所做的人口中位预测,这种人口发展趋势仍将持续15—20年。〔26〕
缘何出现90年代人口增长速度下降?
首先是经济萧条、社会动荡限制了人口的发展。人口的增减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其中经济因素是最直接的,因为它是构成文明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同时,人口的发展变化又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它与其它社会现象之间存在着各种密切的联系。
哈萨克斯坦虽然在政治上获得了独立,但经济上的依赖程度很高。一旦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苏联大家庭的“经济分工”的格局,便导致了其工业体系的不完整、经济结构的不合理、部门发展的不平衡,构成了其发展国民经济的重大缺陷。哈萨克斯坦陷入经济全面衰退的危机状态——财政拮据,工农业生产滑坡,商品匮乏,物价飞涨,国民收入的缩减规模空前,居民面临着不可抵御的通货膨胀。由于经济的发展与人口的增长速度不相一致,从而导致了贫富不均、就业、住房、社会福利、环境保护等社会问题的加重。经济与社会政治之间的恶性循环限制了人口的发展。
1、贫富差距悬殊,两极分化严重。
1989年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居民占39%,1992年为45%,1996年高达60—65%。〔27〕哈萨克斯坦国民中最富有者与最贫困者收入相差20倍。〔28〕
2、失业人口日趋增加。
哈萨克斯坦独立前财政靠联盟中央补贴,联盟解体后财政收入只有靠各种税收,入不敷出,连续几年出现巨额赤字。大部分企业因缺少资金,无法购买原材料和支付高额的能源费用而被迫停产或半停产,甚至倒闭。目前停产半停产企业共800余家, 占哈企业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亏损企业达1700多家,国营企业有三分之二亏损。目前哈萨克斯坦的失业人口(包括隐形失业者和“长期休闲者”)已逾百万人。
3、社会消费水平急骤下降导致住房危机。
近几年因国家财政困难造成建房总面积大幅度下降。全国需要改善住房条件的计57万户,约160多万人,仅阿拉木图就有5.5万户。另外还有许多人没有住房。据统计约缺200万套住宅,合1.53亿平方米。 如果按1991年建成新房8.45万套计算,即使人口不增加也得用23年才能解决。加上现有住房损耗率约30%,缺房问题更加严重。〔29〕1993年9 月6日哈政府出台了《新住房政策》,实行国有住房私有化, 将国有住房出售给住户私人所有,其住房及其所有设备的维修一律由住户负责。而市民微薄的工资难以支付昂贵的费用。
其次是高死亡率、低出生率,人口的自然变动促使人口逐渐减少。
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决定的。近二十年来在哈萨克斯坦出现了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独立后,哈萨克斯坦各地区的出生率都有下降。人口降低幅度较大的地区是北哈、阿克莫拉州和东哈、杰兹卡兹甘州。1994年全哈新生婴儿30.65万,比1992年减少9.8万,比1989年减少7.58万。1988年共和国哈族新生婴儿计20.9万;1996年仅16万。统计资料表明出生率从33‰降至21‰。
在人口再生产过程中,死亡率同出生率一样起着重要的作用。哈萨克斯坦独立六年来,死亡率也较高。以1994 年为例, 全国死亡人数为160600人,比1989年增加了34200人,比1993年增加4300人, 平均每千人中死亡9.5人。高死亡率的现象尤以男性劳动年龄人口最为显著。 其中多死亡于血液循环系统的疾病、意外事故、中毒、酗酒等。育龄妇女的死亡率也在上升。五个死亡的产妇中就有1人死于流产。1995 年注册流产计224000例。主要原因是生态环境的恶化,因贫血、肾病、恶性肿瘤、心血管病导致死亡。尤其在塞米巴拉丁斯克试验场和乌拉尔周边地区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所以除了经济及社会问题外,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成为目前哈人口机械下降的基本制约因素。
不良人口再生产类型的结果已经导致了哈萨克斯坦人自然增长的绝对值从1989年的256100人下降到1994年的145800 人, 也就是说降低了43%。
社会动荡、经济的危机、医疗质量下降、生态环境的破坏、居民健康状况的恶化等社会问题迫使人们不得不经过“精打细算”、“深思熟虑”而计划生育。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变动图表〔30〕
(单位:每千人)
一个地区人口的增长速度主要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水平差的变化。在经济没有好转的时段内,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过程仍会继续存在。全国总人口依然在低于解体前的水平线上徘徊。
最后是人口外流导致人口迅速下降。
苏联解体之后,大规模的移民浪潮冲击着整个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对其人口的数量和人口的结构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人口大量外流的原因是哈萨克斯坦独立之后出现的种种社会问题引发出许多“送出原因”。在当今人口国际流动中,它成为带有“政治色彩”〔31〕的移民潮的动因之一。
1、社会制度、经济结构的巨变是人口大量外流的直接动因。
苏联解体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经济几乎全面崩溃。数百万人经历着“社会制度的改变,经济结构的变革”〔32〕,生活水平的下降。人们感到“恐惧”、“担忧”和“怀疑”。特别是非主体民族欲寻求政治上的后盾,想回归自己的“祖国”。因而酿成了大规模的移民回归潮。
2、文化上的差别成为人口外流又一大诱因。
哈萨克斯坦独立之后,随着主体民族的崛起,新的民族国家着力于复兴主体民族文化、语言。于是激起了“主体民族化”与“大俄罗斯化”的抗衡,引发了大多数非主体民族的深刻的社会心理震荡。哈萨克斯坦宪法规定:“哈萨克语系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国语”。〔33〕《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语言政策构想》〔34〕指出:“哈萨克语……不仅限于确实作为国语的地位予以使用……”而且要“在新的社会文明中发挥其对外交流的作用”,“各级国家机关、部门、武装力量、统计核算、财务、技术文件及法律诉讼程序均使用哈语”,“将哈语的地位提高到使其成为每个公民生活所必须的水平”,“哈萨克语应成为族际交流的语言”。过去的百余年在哈萨克斯坦的政治事务、经济、文化教育、族际交往中起统治作用的是俄语,俄语也在巩固各民族的团结和统一的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而现在俄罗斯族的居民感到自己居于少数地位,心理上受到压抑,从心理到感情都产生了反感和抗拒情绪,从而纷纷离境。
3、政治地位不平等是人口外流的重要原因。
苏联解体引起了中亚各主权国家俄罗斯居民社会政治地位的巨大变动。俄罗斯人大都被排挤出重要的领导岗位,不平等的人事制度加剧了他们对自己前途命运的担忧,产生了回归“俄罗斯祖国”的强烈愿望。
上述种种因素构成了1992年哈萨克斯坦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迁移浪潮。1994年出现了迁移高峰,年内达49万人迁出哈萨克斯坦。自1995年起移民开始逐渐减少。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96年1月—9月迁往境外仍有165430人。在哈萨克斯坦与主体民族相比,斯拉夫人口的出生率原本就低于世代更替过程所必须的指数,加上连续几年的人口机械流动,造成了哈萨克斯坦人口的负增长。人口自然增长部分最终于1993年全部“抵销”。
迁出的同时,“回归”的现象也存在,主要是从独联体和其他国家返回家园的哈萨克族人,1996年9个月内“回归者”就有41320人。 〔35〕
根据现有的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流动的趋向,对1996—2000年五年进行推算,其人口将年均减少195000人。以各种变量进行全方位推测,无论是由于自然因素,还是机械因素,哈国人口下降的惯性作为国家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社会经济处于困境的一种表现形式仍将继续存在。
据1995年1月统计, 哈萨克斯坦各民族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分别为:哈萨克族46%,俄罗斯族34.8%,日耳曼族13.1%,乌克兰族4. 9%,乌兹别克族2.3%,鞑靼族1.9%,白俄罗斯族1.0%。与1989 年人口统计相比较,俄罗斯人从6227500人减少到5769700人;哈萨克人口从6534600人增加到7636200人。〔36〕
人口学将一个区域内人口每一次大的升降称作一个波段。考察哈萨克斯坦百年历史人口变化经历的升而复降、降而复升的五个波段,可以看到,每个波段之间的深沟都昭示着一段残酷的史实;每次停滞之后,人口都会发生一次波浪式的上升,这正是哈萨克斯坦百年历史人口的波动规律。哈萨克斯坦百年历史人口发展趋势告诉我们,不同时期生产力的发展支撑着人口数量的增长。物质再生产的规模决定人口再生产的规模。人口数量的波动是社会、自然的各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各个吮代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状况势必给人口数量变迁打上深刻的烙印。检阅哈萨克斯坦百年历史人口的变迁将对我们深入了解和科学论证其历史提供可资借鉴的依据。
注释:
〔1〕CoвeTCKий KиpгизCTaH B дokyMeHTax 1917—1967,фpyHзe,1983. 98cTp.
〔2〕ПocTaHoBлeHиe 2 ceccии BIIиK PCфCP o HaциoHaлbHo-rocyдapcTBe HHOM paзMeжeBaHии HapoдoB CpeдHeй Aзии,14 OKTябPя1924.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312页。
〔4〕B.джaMгepчинOB, пpиcoeдинeниe Kиpгизии k PoccциH, MOCKBA, 1959 cT. 129.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本,第9卷第131页。
〔6〕M. MykaHOB, эTHичeckaя TeppиTopия kaзaxoB B XVⅧ—Haчaлe XX B.AлMa-ATa,《KaзaxcTaH》,1991, c: 62.
〔7〕H. AлekceeHKo. HaceлeHиe дopeBoлюциo HHOгO KaзaxCTaHa. AлMa-ATa,1981.
〔8〕1897年普查时,因尚未进行民族识别, 哈萨克斯坦许多地区的哈萨克族和吉尔吉斯族都以“吉尔吉斯人”注册。
〔9〕《列宁选集》第2卷第519页。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第661—665页。
〔11〕CбOPHиk cTaTиCTичeckиx CBeдeHий o дBижeHии HaceлeHия пo Kиpгизckoй CCP c 1880 no 1922г.OpeHбypг, 1925, c219.
〔12〕г.дaxшлeйгep. K иcTopии OбbeдиHeHияKaзaXCKиX зeMeлb B KaзaXckyю CCP, CoBeTCKaя THOгpaфця 1974, №6, c15.
〔13〕A. AлekceeHko. HaceлeHиe KaзaxcTaHa 1920-1990, AлMaTы 1993, c. 7.
〔14〕A.HycynбekoB. OбbeдиHeHиe Kaзaxckиx BeMe лbB Kaз CCP, AлMa-ATa, 1953, c 347.
〔15〕цгAPф,ф, B. 18, oи, 11, д. 12, л. 172.
〔16〕CTeпHaя гaзeTa, 12, okT. 1923г.
〔17〕A.MaMыpxaHoBa. диHaMиKa чиcл eHHoCTи ka з-aXckoгo HaceлeHия, Mыcлb, 1995. 9. c. 88.
〔18〕A. MaMыpxaHoBa. диHaMиKa чиcл eHHoCT и Kaз-axckoгo Haceпehия, Mыcлb, 1995. 9. c. 89.
〔19〕CoциaлиCTичeckoe CTPOиTeлbCTBO Ka зaXcko й C-CP зa 20 лeT. AлMa-ATa,1940, c.1
〔20〕P.KoHkBeCT. жaTBa ckopби. Mыcлb, 1997. 1. c86-89.
〔21〕H. 纳扎尔巴耶夫:《探索之路》,新疆人民出版社, 1995年。
〔22〕OTчёT KoMпapTии и пpaBиTeлbcTBa KaзaxcTaHa, HaпpaBлeHHый B цKBKп(б) 19 Haябpя 1934г. -Mыcлb, 1997.1. c. 89.
〔23〕Mыcлb, 1997. 1. c. 86-89.
〔24〕M. A. 阿谢尔别科夫:《60—80年代初哈萨克斯坦的工人阶级》,载《苏联历史》1986年第1期。
〔25〕张保国:《苏联对中亚及哈萨克斯坦的开发》,新疆人民出版社。
〔26〕Mыcлb, AлMaTы 1997. №2. c. 39
〔27〕ю. BypcykoB, PыHok жилbя: TpyдHaя пopaCTaHoBлeHия, Mыcлb 1996. 2. cTp. 51-55.
〔28〕M.пyзиkoB пoлиTиka, зkoHoMиka и XapизMaBлaCTи B пocTcoBeTckoM oбщecTBe. Mыcлb 1996.4. cTp.2-6.
〔29〕陆南泉主编:《独联体国家向市场经济过渡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年。
〔30〕参阅:T.KлиMOBa. HapoдOHaceлeHиe, Mыc лb1997г. №2.
〔31〕〔32〕HypcyлTeaH HaзapбaeB. иcTopичeckaя пaMяTb, HaциOHaлbHoe coглaCHe и дeMokpaTичeckHepe фopMы-гpaждaHckий Bыбop Hapoдa KaзaxcTaHa.
〔33〕KoHCTиTyция Pecпyблиkи KaзaxcTaH 1995г.
〔34〕KoHцeпция языkoBoй пoлиTиkи Pecny блиkи kaзaxcTaH, AлMaTы, Mыcлb 1997. 3. c. 2.
〔35〕Mыcлb, AлMaTы 1997.3. c. 20.
〔36〕KaзaxcTaHckaяпpaBдa, 2 aBгycTa, 1995г.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1998年03期
【原文出处】《西域研究》(乌鲁木齐)1997年04期第110~119页
【作者简介】李琪 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
哈萨克共和国建立于1920年8月26日。 根据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人民委员会命令当时称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 〕属俄罗斯联邦。1924—1925年中亚民族国家划界,根据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决定,1925年6月15日改称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2〕自此将属于土尔克斯坦自治共和国境内哈萨克人居住的锡尔河和七河地区的70万平方公里与吉尔吉斯(哈萨克)苏维埃自治共和国合并,使中亚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土地连成一片,疆域达270万平方公里,1936 年12月5日建立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并加盟苏联。1991年12月16 日宣布独立,更改国名为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系独联体成员国之一。
历史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历经征服兼并,政治风云变幻,民族迁徙不已,从而构成了极其复杂而独特的人口情势。百年来不同的历史阶段,由于政治、经济、民族、周边关系等诸多因素而造成这片土地上历史人口的波动和变迁。
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化时期(1897—1917年)
19世纪后半叶资本主义工业化进一步扩大,再次改变了世界力量的对比,形成了极少数先进国家对世界上大多数居民施行殖民压迫和金融扼制体系。这一时期俄国资本主义开始迅速发展,沙皇政府以跻身于欧洲列强之竞争体制为荣,这正如恩格斯所分析的那样,在政治上“俄国想增强自己的实力,扩张自己的领土,并削弱其他各国。”〔3〕
哈萨克斯坦位于中亚北部,在历史上便是联接东西方最早的贸易通道,是通向其它亚洲国家的咽喉和大门。这条路线比自里海和西伯利亚进入亚洲要方便得多。无疑哈萨克斯坦是具有极重要的军事战略价值的,因此沙俄早已选择哈萨克草原之路向亚洲进行扩张。
此外,沙皇政府意识到,经济的发展依赖丰富的资源,这样才能奠定它成为政治强国的基础。与此同时,新形势下的资本主义工业部门的自然趋向也要求俄国寻求更大的市场和更多的原料,否则它便无法生存。于是,“中亚诸汗国和哈萨克斯坦不仅成为正在发展资本主义工业的俄国的销售市场,而且成为其原料的产地”。〔4〕很快, 哈萨克斯坦同西伯利亚和远东一样也被列入沙俄的殖民计划,它从此走上了殖民地的道路。沙俄在“征服别的民族,吞并左右邻邦的领土”方面是完全不择手段的。〔5〕它除了通过政治统治、经济掠夺、地缘扩展、 文化心理渗透来控制、影响中亚和哈萨克斯坦外,改变民族人口结构亦是沙俄政治、军事、经济扩张的战略之一。
十月革命之前俄罗斯境内的哈萨克人被称为吉尔吉斯人或称吉尔吉斯凯萨克(kиpгиз—kaйcakи)及哈萨克—吉尔吉斯(k aзax—kиpгиз),以区别于卡拉吉尔吉斯人(kapa—kиpгизы)或吉科卡缅—吉尔吉斯(диkokaMe HHыe kиpгизы)。〔6〕哈萨克人活动于从伏尔加河下游到鄂毕河上游以及从阿姆河下游到额尔齐斯河的辽阔地域。自19世纪60年代起沙皇俄国一步一步吞并了哈萨克人的聚集之地,致使阿斯特拉罕、乌拉尔斯克、阿克莫林、图尔盖、塞米巴拉丁斯克、七河北部地区、锡尔河流域、阿姆河流域、萨马尔罕州、里海以东等地区〔7〕的330万哈萨克人口〔8〕处于沙皇政权的统治之下。
列宁在阐述俄国的国家特点时认为,俄国既是一个“小农国家”,又是一个“军事封建的帝国主义国家”。列宁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这部著作中引用了1897年俄国全国人口调查册中的重要数字,指明当时俄国经营农业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六分之五。为了减轻俄罗斯中部农业人口的压力,更重要的是巩固“占据着巨大整块地区,人口约有七千万”的“以大俄罗斯民族为中心的国家”,〔9 〕沙俄对居住在边疆地区非俄罗斯民族推行大俄罗斯沙文主义,依赖人口稠密的俄国中央地带移民去开拓边疆地区。为了维持对少数民族的统治,沙皇制度的另一个突出特点便是采取移民政策,强制推行俄罗斯化。恩格斯也早已预料“中亚细亚各河流域……很快就会住满俄国的移民”。〔10〕
1881年沙皇政府颁布了《关于农村居民向吉尔吉斯草原迁移的暂行规定》,开始有组织地向哈萨克斯坦移民,来自俄国中部的大批斯拉夫人涌进哈萨克斯坦。19世纪80—90年代草原地区就出现了500 个俄罗斯和乌克兰村,仅奇姆肯特就建立了9个移民村。从1896—1916年就有100多万户俄罗斯人在哈萨克斯坦北部定居。
20世纪初,由于从俄国欧洲部分,主要是从波沃尔日、黑土草原中心、乌克兰及毗邻的西伯利亚和乌拉尔迁入大批的农业移民,哈萨克斯坦的非哈萨克民族人口急剧增加。1911年,哈萨克族在哈萨克斯坦总人口的所占比例下降至60%;1914年下降至58%。从1900—1914年哈萨克族人口所占比重下降了14%—15%。这一时期,在哈萨克民族人口占绝对优势的塞米巴拉丁斯克和乌斯季卡缅诺尔斯克比例下降到63.5%;在图尔盖地区库斯塔纳县从77.36%降到49.89 %; 在阿克丘宾斯克县从95.11%降到52.35%,在乌拉尔斯克县降到24.31%。〔11〕
这种趋势的继续发展,对后来哈萨克斯坦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苏维埃俄国建立初期(1917—1924年)
1920年哈萨克共和国初建时,南部和东南部的一些地区尚未包括在内,而是隶属于土尔克斯坦自治共和国。〔12〕此时哈萨克族占吉尔吉斯(哈萨克)苏维埃共和国总人口的46%,主要集中于塞米巴拉丁斯克、阿克莫林、图尔盖、乌拉尔斯克、曼吉什拉克、阿斯特拉罕、布克耶夫斯克—奥尔达等地区。〔13〕然而,这时乌拉尔和西伯利亚的某些领导人极力反对将阿克莫林、塞米巴拉丁斯克及乌拉尔地区划归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理由是在这些地区吉尔吉斯人和俄罗斯人占人口的大多数。1921年民族学家们就此问题展开调查、识别、统计和争论。最终大多数专家达成共识,确认在这些地区哈萨克族占总人口的55%,俄罗斯人占45%。因而决定将上述地区划归哈萨克斯坦共和国。〔14〕
共和国初创时期(1917—1924年),由于战争、民族纠纷和社会动乱等祸患迭至,使哈萨克斯坦的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尤其是1920—1922年发生的严重旱灾更是雪上加霜。由于当地大多数居民以游牧和半游牧为主要生活方式,所以损失尤其惨重。旱灾造成的饥饿和牲畜绝饲笼罩着里海北岸、整个波沃尔日、乌拉尔河流域、哈萨克斯坦北部和中部以及西西伯利亚,致使哈萨克人口锐减。当时政治局关于普里莫尔斯克民族区的一份情况报告中这样记述:“以哈萨克人为主的民族区的居民衣不蔽体,饥寒交迫……在原先最为富庶的第六乡牲畜无一幸存。由于饥饿而亡的家庭随处可见,马匹、骆驼、羊群在暴风雪中纷纷倒毙,该乡的居民为了裹腹而食皮和死畜。”〔15〕据1921年11月统计,哈萨克斯坦五省一县共计人口3352228人,其中有150万人遭受饥饿。此后,饥饿人口逐日递增。〔16〕因饥饿而死亡的哈萨克人约41.4万人,占当地居民人口的18.5%。〔17〕
正值此时,国内战争刚刚结束, 苏维埃俄国开始转向经济建设。 1920年3月底召开了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成立了国家计划委员会, 提出了统一的经济计划。该计划要求首先发展运输业和工业,俄罗斯国民经济电气化摆在首位。这期间,在整个哈萨克斯坦仅有塞米巴拉丁斯克和阿克莫林两个地区收成略好。灾区的牧民大批流入这两个地区,使之人口大幅度增加。塞米巴拉丁斯克和阿克莫林的粮食、肉类及各种食品除了自给、支援灾区外,还需按计划运往工业中心。仅1922年元月就从塞米巴拉丁斯克发往莫斯科、萨拉托夫、喀山等地225车皮粮食。 这都给上述两地造成严重的人口和经济压力。虽然成立了救济委员会,采取紧急措施疏散人口,并向灾区运送了有限的粮食和物资,但是灾情造成的危害没有明显缓解。随之而来的各种疾病,造成整个家庭的毁灭,使哈萨克斯坦人口骤然下降。这次饥荒成为迟滞哈萨克斯坦人口发展的主要制动器,对后来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主体民族人口的增长及其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苏联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时期(1924—1953年)
1924年1月列宁逝世以后,斯大林担任党和国家政府的领导职务。在近30年中苏联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这一时期哈萨克斯坦人口状况的变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
(一)统一规划,变更领土,民族人口增长。
1924年苏联开始进行中亚民族国家划界。土尔克斯坦自治共和国境内哈萨克人居住地区,总共685900平方公里的地域划归吉尔吉斯(哈萨克)苏维埃自治共和国。〔18〕在这些地区哈萨克民族人口均占多数。诸如,在锡尔达利亚地区哈族人口占90.60%,杰特苏伊斯克占74%。 据统计,1920年哈萨克人只占居民总人口的46%;1925年则达到61.3%。〔19〕1926年全苏进行了人口普查后与1920年相比,中亚民族国家划界之后六年中,哈萨克民族人口比重增加了11%,人口机械增长52.5%。据1926年全苏人口普查统计,全苏哈萨克总人口为3963000人; 哈萨克斯坦的哈族人口约3628000人;与1897年相比, 哈萨克民族人口增加了234800人。
十月革命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步发展,哈萨克族生活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开始发生变化。由于社会的变动,哈萨克族的传统家庭逐渐稳固,人口的健康状况好转,人均寿命延长,出生率回升,死亡率降低。由于中亚民族国家划界,行政区域的重新划分也使哈族人口无形中增长。这一时期通过人口的自然变动和机械变动,调解人口的变量对哈萨克斯坦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盲目实行“集体化”、“定居化”,致使主体民族人口大量流失。
1926年全苏人口普查统计,哈萨克斯坦有38.5%的居民从事牧业,33.2%的人口农牧兼营;10%的人口依然为纯游牧生活方式,只有四分之一的人口从事农业,三分之二的人口为“半游牧民”。
1928年,斯大林开始片面强调高度优先发展重工业,宣布农业全盘集体化。苏联政府决定通过农业集体化,企图使有着悠久独特民族文化传统的游牧民和半游牧民尽快实现定居化。
1929年哈萨克斯坦开始实行农业集体化。1930年元月中央决定游牧民向定居过渡。“加快居民定居化”被列入第一个五年计划。1930 年3月已有56.6%的农牧业人口实行集体化,1931年9月达60.8%。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哈566000户游牧和半游牧家庭中就有544000户转为定居。〔20〕
“全盘集体化”和“加快居民定居速度”是在共和国既无理论基础,又无经济条件的情况下强制推行的。游牧民面对突如其来的集体化、定居化毫无准备。突然失去生存的唯一财富——牲畜,他们陷入水源不足、籽种紧缺、农具缺乏、住房困难、草场衰退的境遇;集体农庄的牲畜因没有饲料和无人照管而死亡。1932年底,虽然国家援助哈萨克斯坦200万磅粮食,但平均每人仅200克;40 万户居民定居只修建住宅38000套。仅1930年就损失230万头牛、1000万只羊。1929—1930年就有35 %的牲畜死亡。一个拥有117000头牲畜的国营农场,仅有13000 头牲畜安全过冬。在组织管理方面也存在问题,这一时期所建的集体农庄多半由10—20个阿吾勒组成,15户为一个阿吾勒。平均12个农庄1名会计, 50个农庄1名技术员,生产中的许多技术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哈萨克斯坦各民族人民经受了痛苦的洗礼。“加快定居”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的产生。超越社会进程规律的强制行为酿成了悲剧性后果,“注定了成千上万人的死亡”。〔21〕这便是30年代初的“牧区大饥饿”及“哈萨克游牧民的大逃亡”。〔22〕据1939年全苏人口普查,哈萨克族人口仅有3100900人。据哈萨克斯坦独立后刊布的一份资料报告, 这一时期实际死亡100万人。〔23〕据统计,30年代初期,哈萨克居民中有15 —20%的人离开故土。
如果说20年代初的人口锐减是天灾而致,那么30年代的悲剧则是人为造成的。由于经济政策和政治决策的失误,生产力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导致了一场浩劫。哈萨克民族在伟大的卫国战争中表现出无比的英勇,为了苏维埃祖国,为了战胜法西斯付出了昂贵的代价,这一时期哈萨克人口降到低谷。
苏联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时期(1954—1989年)
斯大林逝世以后,赫鲁晓夫首先提出对三十年代形成的苏联政治经济体制进行批判和改革探索,打破了以往的个人崇拜、政治专断和经济管理上的部门壁垒,多年来禁锢的思想领域开始“解冻”。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探索时期(1953—1964 年), 徘徊和停滞时期(1964—1982年),全面改革时期(1983—1989年)。三十多年间,苏联比较注重在制定长期的地区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合理布局全国的生产力以及注意拉平全苏各加盟共和国及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苏共26大宣布,苏联已经成功完成把原来一些落后的民族边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到国家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任务。
作为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共中央又提出生产力东移的方针,由于这一方针的实施,致使其他地区的人口大量流入中亚诸国和哈萨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人口结构因移民的迁入而年轻化,出现了人口的高速增长。更重要的是,由于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的进步,使死亡率下降,出生率则随传统家庭的稳固而逐步上升。另外,人口的健康状况已经好转,人均寿命增长。
50—80年代是哈萨克共和国历史上人口飞速增长的阶段。1970年至1979年哈萨克斯坦总人口增长了13%;1959年至1984年人口增长了68.3%;截止1984年1月1日,总人口已达15648000人。最近几十年中,呈现出包括哈萨克斯坦在内全苏哈萨克民族人口全面增长的趋势。从1955年的270万,增加到1985年的700万人口,人口增长的原因主要有:
一是自然增长是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几十年来,哈萨克斯坦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物质生活的迅速提高为国民生活福利的改善奠定了基础,各民族人民和睦相处、安居乐业。尤其是共和国主体民族原本就有着多子女家庭的传统习惯,加之国家对“英雄母亲”的鼓励政策致使哈萨克斯坦出生率大大提高,死亡率显著下降。
二是苏联其他地区人口的迁入造成的机械增长。50年代初,苏联政府为满足国家对农业产品日益增长的需要,促进工业的继续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稳定社会,决定采用组建新的国营农场的方式大规模进行垦荒。哈萨克斯坦被确定为垦荒重点。于是,政府从各地抽调了大批各民族的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党政干部,动员了几十万青年工人、退役军人进入垦区。仅在1960—1964年期间,就有200 多万人迁入北哈萨克斯坦,其中从俄罗斯共和国迁来的占69.3%,从乌克兰迁入的占21.3%,从白俄罗斯迁进的占4.3%。这期间(1954—1960 年)北哈和东哈共接纳移民380万人。〔24 〕大批移民组建的农场雨后春笋般地在整个哈萨克草原上发展起来。乌克兰人组成了54个新的国营农场;白俄罗斯人组建了22个国营农场;摩尔达维亚、立陶宛和拉脱维亚人各组建了4个农场;莫斯科人组建了46个国营农场。〔25 〕大批移民使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人口急速上升,共和国人口中民族成分越来越复杂,以致国内主体民族所占比重下降。1926年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人口为123 万人,占哈总人口的20%,1939年增加到213万, 1959 年达到397 万, 1979年达到599万,占哈总人口的40.8%, 成为该共和国人口最多的民族。
三是“输血”型人口迁移政策促进了国民素质的提高、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哈萨克斯坦经济及社会发展都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苏联在对哈萨克斯坦实行区域性综合开发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障碍之一便是当地人口文化水平低、技术基础薄弱。苏联政府针对哈萨克斯坦的实际情况采取了相应的人口政策,以大规模移民的方式进行文化“输血”,改变当地人口的素质。50年代的垦荒运动是百年来苏联对哈萨克斯坦移民规模最大的一次。由于大批知识型移民的迁入,当地民族干部的培训和教育事业迅速发展,人口素质大大提高。1920年哈萨克共和国居民中88.2%都是文盲,农牧区达88.6%。而到80年代共和国居民中识字人数达84%以上,农牧区人口中达82%;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知识分子已有53万多人,约占总人口的3.4%。 这一时期苏联政府的人口迁移政策促进了国民素质的提高,为哈萨克斯坦人口发展和经济发展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哈萨克斯坦也由一个落后的纯游牧区变成苏联的大粮仓,使哈萨克斯坦成为具有多种工业部门和高度机械化农牧业的苏联第三大共和国。
独立之后(1991—1997年)
1991年12月26日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它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出现在国际政治的舞台上,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民族关系亦随之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人口状况也出现了明显的波动。自1992年以后,哈萨克斯坦人口呈下降趋势。
60年代平均年人口增长率为2.9%;70年代为1.35%;80年代1. 20%;90年代初为0.4%,其中1989—1992年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0.7%,近两年年平均下降速度为0.9%,1993年哈总人口减少43300人(0.3 %),1994年哈萨克斯坦总人口锐减了263300人(1.6%)。 据哈萨克斯坦人口专家所做的人口中位预测,这种人口发展趋势仍将持续15—20年。〔26〕
缘何出现90年代人口增长速度下降?
首先是经济萧条、社会动荡限制了人口的发展。人口的增减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其中经济因素是最直接的,因为它是构成文明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同时,人口的发展变化又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它与其它社会现象之间存在着各种密切的联系。
哈萨克斯坦虽然在政治上获得了独立,但经济上的依赖程度很高。一旦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苏联大家庭的“经济分工”的格局,便导致了其工业体系的不完整、经济结构的不合理、部门发展的不平衡,构成了其发展国民经济的重大缺陷。哈萨克斯坦陷入经济全面衰退的危机状态——财政拮据,工农业生产滑坡,商品匮乏,物价飞涨,国民收入的缩减规模空前,居民面临着不可抵御的通货膨胀。由于经济的发展与人口的增长速度不相一致,从而导致了贫富不均、就业、住房、社会福利、环境保护等社会问题的加重。经济与社会政治之间的恶性循环限制了人口的发展。
1、贫富差距悬殊,两极分化严重。
1989年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居民占39%,1992年为45%,1996年高达60—65%。〔27〕哈萨克斯坦国民中最富有者与最贫困者收入相差20倍。〔28〕
2、失业人口日趋增加。
哈萨克斯坦独立前财政靠联盟中央补贴,联盟解体后财政收入只有靠各种税收,入不敷出,连续几年出现巨额赤字。大部分企业因缺少资金,无法购买原材料和支付高额的能源费用而被迫停产或半停产,甚至倒闭。目前停产半停产企业共800余家, 占哈企业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亏损企业达1700多家,国营企业有三分之二亏损。目前哈萨克斯坦的失业人口(包括隐形失业者和“长期休闲者”)已逾百万人。
3、社会消费水平急骤下降导致住房危机。
近几年因国家财政困难造成建房总面积大幅度下降。全国需要改善住房条件的计57万户,约160多万人,仅阿拉木图就有5.5万户。另外还有许多人没有住房。据统计约缺200万套住宅,合1.53亿平方米。 如果按1991年建成新房8.45万套计算,即使人口不增加也得用23年才能解决。加上现有住房损耗率约30%,缺房问题更加严重。〔29〕1993年9 月6日哈政府出台了《新住房政策》,实行国有住房私有化, 将国有住房出售给住户私人所有,其住房及其所有设备的维修一律由住户负责。而市民微薄的工资难以支付昂贵的费用。
其次是高死亡率、低出生率,人口的自然变动促使人口逐渐减少。
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决定的。近二十年来在哈萨克斯坦出现了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独立后,哈萨克斯坦各地区的出生率都有下降。人口降低幅度较大的地区是北哈、阿克莫拉州和东哈、杰兹卡兹甘州。1994年全哈新生婴儿30.65万,比1992年减少9.8万,比1989年减少7.58万。1988年共和国哈族新生婴儿计20.9万;1996年仅16万。统计资料表明出生率从33‰降至21‰。
在人口再生产过程中,死亡率同出生率一样起着重要的作用。哈萨克斯坦独立六年来,死亡率也较高。以1994 年为例, 全国死亡人数为160600人,比1989年增加了34200人,比1993年增加4300人, 平均每千人中死亡9.5人。高死亡率的现象尤以男性劳动年龄人口最为显著。 其中多死亡于血液循环系统的疾病、意外事故、中毒、酗酒等。育龄妇女的死亡率也在上升。五个死亡的产妇中就有1人死于流产。1995 年注册流产计224000例。主要原因是生态环境的恶化,因贫血、肾病、恶性肿瘤、心血管病导致死亡。尤其在塞米巴拉丁斯克试验场和乌拉尔周边地区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所以除了经济及社会问题外,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成为目前哈人口机械下降的基本制约因素。
不良人口再生产类型的结果已经导致了哈萨克斯坦人自然增长的绝对值从1989年的256100人下降到1994年的145800 人, 也就是说降低了43%。
社会动荡、经济的危机、医疗质量下降、生态环境的破坏、居民健康状况的恶化等社会问题迫使人们不得不经过“精打细算”、“深思熟虑”而计划生育。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变动图表〔30〕
(单位:每千人)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出生数 23.0 21.7 21.0 19.9 18.8 18.2 死亡数 7.6 7.7 8.0 8.1 9.2 9.5 自然增长 15.4 14.0 13.0 11.8 9.4 8.7 |
一个地区人口的增长速度主要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水平差的变化。在经济没有好转的时段内,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过程仍会继续存在。全国总人口依然在低于解体前的水平线上徘徊。
最后是人口外流导致人口迅速下降。
苏联解体之后,大规模的移民浪潮冲击着整个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对其人口的数量和人口的结构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人口大量外流的原因是哈萨克斯坦独立之后出现的种种社会问题引发出许多“送出原因”。在当今人口国际流动中,它成为带有“政治色彩”〔31〕的移民潮的动因之一。
1、社会制度、经济结构的巨变是人口大量外流的直接动因。
苏联解体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经济几乎全面崩溃。数百万人经历着“社会制度的改变,经济结构的变革”〔32〕,生活水平的下降。人们感到“恐惧”、“担忧”和“怀疑”。特别是非主体民族欲寻求政治上的后盾,想回归自己的“祖国”。因而酿成了大规模的移民回归潮。
2、文化上的差别成为人口外流又一大诱因。
哈萨克斯坦独立之后,随着主体民族的崛起,新的民族国家着力于复兴主体民族文化、语言。于是激起了“主体民族化”与“大俄罗斯化”的抗衡,引发了大多数非主体民族的深刻的社会心理震荡。哈萨克斯坦宪法规定:“哈萨克语系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国语”。〔33〕《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语言政策构想》〔34〕指出:“哈萨克语……不仅限于确实作为国语的地位予以使用……”而且要“在新的社会文明中发挥其对外交流的作用”,“各级国家机关、部门、武装力量、统计核算、财务、技术文件及法律诉讼程序均使用哈语”,“将哈语的地位提高到使其成为每个公民生活所必须的水平”,“哈萨克语应成为族际交流的语言”。过去的百余年在哈萨克斯坦的政治事务、经济、文化教育、族际交往中起统治作用的是俄语,俄语也在巩固各民族的团结和统一的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而现在俄罗斯族的居民感到自己居于少数地位,心理上受到压抑,从心理到感情都产生了反感和抗拒情绪,从而纷纷离境。
3、政治地位不平等是人口外流的重要原因。
苏联解体引起了中亚各主权国家俄罗斯居民社会政治地位的巨大变动。俄罗斯人大都被排挤出重要的领导岗位,不平等的人事制度加剧了他们对自己前途命运的担忧,产生了回归“俄罗斯祖国”的强烈愿望。
上述种种因素构成了1992年哈萨克斯坦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迁移浪潮。1994年出现了迁移高峰,年内达49万人迁出哈萨克斯坦。自1995年起移民开始逐渐减少。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96年1月—9月迁往境外仍有165430人。在哈萨克斯坦与主体民族相比,斯拉夫人口的出生率原本就低于世代更替过程所必须的指数,加上连续几年的人口机械流动,造成了哈萨克斯坦人口的负增长。人口自然增长部分最终于1993年全部“抵销”。
迁出的同时,“回归”的现象也存在,主要是从独联体和其他国家返回家园的哈萨克族人,1996年9个月内“回归者”就有41320人。 〔35〕
根据现有的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流动的趋向,对1996—2000年五年进行推算,其人口将年均减少195000人。以各种变量进行全方位推测,无论是由于自然因素,还是机械因素,哈国人口下降的惯性作为国家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社会经济处于困境的一种表现形式仍将继续存在。
据1995年1月统计, 哈萨克斯坦各民族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分别为:哈萨克族46%,俄罗斯族34.8%,日耳曼族13.1%,乌克兰族4. 9%,乌兹别克族2.3%,鞑靼族1.9%,白俄罗斯族1.0%。与1989 年人口统计相比较,俄罗斯人从6227500人减少到5769700人;哈萨克人口从6534600人增加到7636200人。〔36〕
人口学将一个区域内人口每一次大的升降称作一个波段。考察哈萨克斯坦百年历史人口变化经历的升而复降、降而复升的五个波段,可以看到,每个波段之间的深沟都昭示着一段残酷的史实;每次停滞之后,人口都会发生一次波浪式的上升,这正是哈萨克斯坦百年历史人口的波动规律。哈萨克斯坦百年历史人口发展趋势告诉我们,不同时期生产力的发展支撑着人口数量的增长。物质再生产的规模决定人口再生产的规模。人口数量的波动是社会、自然的各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各个吮代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状况势必给人口数量变迁打上深刻的烙印。检阅哈萨克斯坦百年历史人口的变迁将对我们深入了解和科学论证其历史提供可资借鉴的依据。
注释:
〔1〕CoвeTCKий KиpгизCTaH B дokyMeHTax 1917—1967,фpyHзe,1983. 98cTp.
〔2〕ПocTaHoBлeHиe 2 ceccии BIIиK PCфCP o HaциoHaлbHo-rocyдapcTBe HHOM paзMeжeBaHии HapoдoB CpeдHeй Aзии,14 OKTябPя1924.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312页。
〔4〕B.джaMгepчинOB, пpиcoeдинeниe Kиpгизии k PoccциH, MOCKBA, 1959 cT. 129.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本,第9卷第131页。
〔6〕M. MykaHOB, эTHичeckaя TeppиTopия kaзaxoB B XVⅧ—Haчaлe XX B.AлMa-ATa,《KaзaxcTaH》,1991, c: 62.
〔7〕H. AлekceeHKo. HaceлeHиe дopeBoлюциo HHOгO KaзaxCTaHa. AлMa-ATa,1981.
〔8〕1897年普查时,因尚未进行民族识别, 哈萨克斯坦许多地区的哈萨克族和吉尔吉斯族都以“吉尔吉斯人”注册。
〔9〕《列宁选集》第2卷第519页。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第661—665页。
〔11〕CбOPHиk cTaTиCTичeckиx CBeдeHий o дBижeHии HaceлeHия пo Kиpгизckoй CCP c 1880 no 1922г.OpeHбypг, 1925, c219.
〔12〕г.дaxшлeйгep. K иcTopии OбbeдиHeHияKaзaXCKиX зeMeлb B KaзaXckyю CCP, CoBeTCKaя THOгpaфця 1974, №6, c15.
〔13〕A. AлekceeHko. HaceлeHиe KaзaxcTaHa 1920-1990, AлMaTы 1993, c. 7.
〔14〕A.HycynбekoB. OбbeдиHeHиe Kaзaxckиx BeMe лbB Kaз CCP, AлMa-ATa, 1953, c 347.
〔15〕цгAPф,ф, B. 18, oи, 11, д. 12, л. 172.
〔16〕CTeпHaя гaзeTa, 12, okT. 1923г.
〔17〕A.MaMыpxaHoBa. диHaMиKa чиcл eHHoCTи ka з-aXckoгo HaceлeHия, Mыcлb, 1995. 9. c. 88.
〔18〕A. MaMыpxaHoBa. диHaMиKa чиcл eHHoCT и Kaз-axckoгo Haceпehия, Mыcлb, 1995. 9. c. 89.
〔19〕CoциaлиCTичeckoe CTPOиTeлbCTBO Ka зaXcko й C-CP зa 20 лeT. AлMa-ATa,1940, c.1
〔20〕P.KoHkBeCT. жaTBa ckopби. Mыcлb, 1997. 1. c86-89.
〔21〕H. 纳扎尔巴耶夫:《探索之路》,新疆人民出版社, 1995年。
〔22〕OTчёT KoMпapTии и пpaBиTeлbcTBa KaзaxcTaHa, HaпpaBлeHHый B цKBKп(б) 19 Haябpя 1934г. -Mыcлb, 1997.1. c. 89.
〔23〕Mыcлb, 1997. 1. c. 86-89.
〔24〕M. A. 阿谢尔别科夫:《60—80年代初哈萨克斯坦的工人阶级》,载《苏联历史》1986年第1期。
〔25〕张保国:《苏联对中亚及哈萨克斯坦的开发》,新疆人民出版社。
〔26〕Mыcлb, AлMaTы 1997. №2. c. 39
〔27〕ю. BypcykoB, PыHok жилbя: TpyдHaя пopaCTaHoBлeHия, Mыcлb 1996. 2. cTp. 51-55.
〔28〕M.пyзиkoB пoлиTиka, зkoHoMиka и XapизMaBлaCTи B пocTcoBeTckoM oбщecTBe. Mыcлb 1996.4. cTp.2-6.
〔29〕陆南泉主编:《独联体国家向市场经济过渡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年。
〔30〕参阅:T.KлиMOBa. HapoдOHaceлeHиe, Mыc лb1997г. №2.
〔31〕〔32〕HypcyлTeaH HaзapбaeB. иcTopичeckaя пaMяTb, HaциOHaлbHoe coглaCHe и дeMokpaTичeckHepe фopMы-гpaждaHckий Bыбop Hapoдa KaзaxcTaHa.
〔33〕KoHCTиTyция Pecпyблиkи KaзaxcTaH 1995г.
〔34〕KoHцeпция языkoBoй пoлиTиkи Pecny блиkи kaзaxcTaH, AлMaTы, Mыcлb 1997. 3. c. 2.
〔35〕Mыcлb, AлMaTы 1997.3. c. 20.
〔36〕KaзaxcTaHckaяпpaBдa, 2 aBгycTa, 1995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