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史 |
美国城市史学的产生与发展
黄柯可
【专题名称】世界史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1998年01期
【原文出处】《史学理论研究》(京)1997年04期第92~100,147页
【作者简介】黄柯可 女,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所副研究员
城市史是一门交叉学科,这不仅由于它融汇了多门学科,如: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人口学和统计学等,而且仅从其产生之初亦可得到证明。最早,城市史学是作为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在美国出现的。它形成的时间众说纷纭,一说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另一说,出现于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然而,公认的是,城市史作为一门独立的、跨学科的新兴学科,是从本世纪60年代,在美、英、德和前苏联发展起来的。
城市化研究又是城市史中的一个领域。它主要研究工业革命以后出现的城市化发展情况。在人类历史上,城市出现于古代社会,约在公元前3000一4000年,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已有城市存在,印度河一带和我国黄河流域出现城市,也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距今已有4000多年。然而,世界上最早发生的工业革命,是18世纪60年代才在英国出现。因此,城市史和城市化史并不是一回事,尤其在那些历史悠久的国家。美国是个例外,自最早的移民算起,至今不过500年,而美国建国只有220年。美国城市在工业化之前没有经历漫长的道路,基本与工业化同步。因此,它的城市史也就基本上等于城市化史。工业革命前的经济情况,是作为城市化发展的背景,自然地被纳入这一领域。
一
说美国的城市史学产生于世纪之交,或形成于20年代,其实,笔者认为,并不矛盾。因为,如任何新生事物一样,城市史学从开始出现到形成一定规模,尤其是为人所知并产生一定影响,必有一个过程。最初提出研究城市问题的是芝加哥大学的一些社会学家。芝加哥大学创建于1891年,由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投资兴办。19世纪末是美国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年代,芝加哥发展的尤为惊人,建市不到100年,便由一个无名小镇迅速成长为300万人口的大城市,在美国城市化过程中具有典型性。因此,芝加哥大学便在全美最早开办了社会学系,以该市为研究对象,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为世界著名的城市研究中心。这批学者被称为城市社会学芝加哥学派,由于他们从人与空间的角度研究城市社会,亦称为人类生态学家。其代表人物有:罗伯特·帕克、厄尼斯特·伯吉斯、罗德里克·麦肯齐和路易斯·沃思等人。
19世纪末,正是美国城市大发展的时期。城市人口在全国人口中的比例,内战前只占15.3%,而到1890年发展到占35.1%,1910年上升为占45.7%。〔1〕城市人口增长的前题,正是产业结构发生的深刻变化,第一产业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而第二产业工矿业迅速成长,随之而来的是第三产业服务业异军突起。第二、三产业主要集中于城市,故使人口大量流入城市。19世纪末,在美国不但是国内人口大流动的时期,而且也是外来移民高涨的年代。不同民族、肤色各异、职业多样的人们汇聚于城市,尤其是大城市,自然产生出诸多社会问题。新闻媒体、作家、艺术家以各种方式揭露社会阴暗面,有识之士呼吁进行改革。城市作为反映全国政治、经济生活的脉搏,表现得尤为敏感。在这种形势下,社会学家出于职业的责任感,将目光转向城市生活,进行实地调查和研究,进而作出一些理论分析,无疑是一件有益的工作,具有深远意义。城市史正是在社会的迫切需求中应运而生。
这门学科产生于时代的需求,所以也就不被国界所限。几乎就在芝加哥社会学家们开展城市研究的同时,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发表《城市的性质》一书,对工业化之前的世界城市进行研究,提出所谓“理想的典型”城市的标准,如:应该由市民选举产生具有权威的市政府,商业的贸易必须发达,还要有自己的法院和法律等等。〔2〕英国著名企业家兼社会学家查尔斯·布什实施了一项有关伦敦城市情况的大型调查活动,耗时17年,最终于1892年出版了一套16卷本的巨著《伦敦人民的生活和劳动》,对伦敦各阶层,各行业的人群进行了详实的分析。这套书对美国的城市社会学研究产生很大促进作用。
1916年,帕克发表论文《城市:对于开展城市环境中人类行为研究的几点意见》〔3〕,在学术界引起轰动,被称为“划时代之作”。此作之所以得到如此殊荣,主要在于它首次明确了城市社会学的性质、研究的目的和方法。帕克强调指出,城市并不是许多个人的集合体,也不是各种社会设施的聚合体或各类民政机构的简单汇集,而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各种礼俗和传统构成的整体。因此,城市绝非简单的物质现象或简单的人工构筑体。“城市已同其居民的各种重要活动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是自然的产物,尤其是人类属性的产物。”〔4〕他提出一个概念,人文生态学,即研究人和社会机构的特有结构秩序的科学,以此区别于动植物的生态学。帕克认为,人类学以人类为研究对象,但其注意力集中在原始社会,如对北美印第安人进行了细致的考察。他批评说,却无人把这些研究方法用于城市社区,而城市生活的情况主要反映在作家笔下的文学作品中,以及报刊上记者的报导。鉴于此,帕克在文中郑重倡导,必须加强城市研究,深入研究它的具体组织,它的各种职业和它的文化。〔5〕
帕克的文章产生了深远影响,不仅由于他提出了理论和方法,还在于他身体力行,对城市社会的许多方面进行了调研,而且提出一系列值得研究的问题。在“城市规划和地方组织”一节中,〔6〕帕克指出,城市是根植于它的居民的风俗习惯之中的。因此,城市既有物质的组织形式,又有道德的组织形式,这两种形式以其特有的方式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互相调节。他认为,由于城市有自身固有的生活秩序,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改变它的物质结构和道德秩序,所以必须有城市规划。他分析了邻里、社区、移民集居区和隔绝地区等各式社会关系,并提出一些耐人寻味的问题,如:城市人口来源;经济利益、情感利益、种族、职业等因素对城市人口分布的影响;人口流动的情况;构成社会团体的因素;邻里的历史;社会礼仪等。
帕克在这篇重要文章中,还就人与人的关系如何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变化,提出了带有实质性的观点:人们之间原有的面对面的直接关系,已经被间接关系所取代。他对于家庭的变化,犯罪的原因,社会控制的能力和效果,相互隔绝的团体中的道德问题,政党、选举、宣传手段的作用等城市中产生的问题,均进行了严肃的探讨。在文章最后,帕克提出倡议,应该把城市作为一个实验室或诊疗所,来对人类特性的社会进程进行认真研究。因为城市把人性中过度的善与恶都展示了出来,而这些个性与特征在小型社会环境中原本是模糊的、潜藏着的。〔7〕
帕克的论著是在他对美国城市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发展的,所以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号召力。芝加哥学派的社会学家们很快响应他的倡议,纷纷行动起来,开始对美国城市生活进行系统调查和研究。1925年,汇集了他们研究成果的专著《城市》〔8〕一书出版,奠定了美国城市社会史的基础,其影响直至40年代。或许,说美国城市史源于20年代的观点,正是以这本书的问世作为标志。
该书是芝加哥学派城市社会史学的代表作,共汇集了4位学者的10篇文章,包括帕克的6篇,伯吉斯的两篇及麦肯齐和沃思各1篇。帕克以本文前述的“几点意见”一文的观点为基础,进一步深入到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从生态学的角度,对社区进行解剖,包括社区的位置、规模、稳定程度;社区的功能分类;社区发展与消亡中起决定作用的生态学因素,社区的内部结构等问题。他还对于当时作为新闻媒体主要形式的报纸在城市生活中的作用,以及报界名流的言论进行了分析。他在几篇文章中论及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即人们的心理状态与城市生活的关系。
伯吉斯所著《城市发展:一项研究计划的导言》〔9〕对于城市的发展又提出新的理论。他以植物生态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将城市发展的过程用同心圆图形表示,从市中心的商业区直到郊区或卫星城镇,城市发展经历一系列由里向外辐射的过程,类似几个套在一起的同心园。他认为,过去对城市的研究,仅限于从调查的角度,对物质形式的发展进行分析,而没有从“过程”的角度研究城市的发展。因此,他特别强调这个同心圆的城市发展过程。他说,每一层地盘的扩大,都是由于与之相邻的那个外层区的侵入而引 起的。城市发展的这一过程,除了延展和继承之外,还包括集中和疏散的过程,亦称为向心流动和离心流动,两者互相对立又互为补充。〔10〕伯吉斯进而提出,应该把城市发展看作社会结合和社会解体的一种后果,类似于肌体内部新陈代谢的同化和分解过程,按照居住和职业对个人和团体进行筛选和分布就是一种表现。他称人口运动是城市社区的脉博。
城市社会史的另一重要组成便是对社区的研究。麦肯齐在《城市》一书中“人类社区研究的生态学方法”〔11〕一节中指出,人类社区与植物群落的区别在于,前者能够移动,能够主动选择生态环境,而且还能控制和改变环境。麦肯齐把社区分为4类,除一类社区属于自然资源而外,其他3类均集中出现在城市,如商业社区,以制造业为中心的工业城镇,以及他称之为“缺乏自身明确经济基础”,“在商品生产和分配过程中不负担任何功能”的社区,如娱乐、旅游地点,政治教育中心等。用现在的概念,即第三产业集中的地区。对于社区不同功能进行研究,有助于分析城市居民的职业、收入和流动情况,是研究城市史的基础之一。
《城市》一书成为城市社会学的奠基之作,除了上述的立论和深刻分析外,还在于它提供了500多种书刊资料,成为1925年之前有关城市研究书目之集大成。编者路易斯·沃思克服多方困难,搜集资料。这不仅由于工作量巨大,更因为在当时,“就连社会学家自己对于‘城市’这个概念究竟作何解释也不甚了然,而且,对于自己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同其对象之间是什么关系,也仍在认识之中”。〔12〕可见,一门学科的形成,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沃思将书目分为11大类53项,分门别类写出导读,并对每本书加以评介。由此可见芝加哥学派的社会学家严谨的治学精神。这批书目正是美国城市史问世之初的宝贵财富。
本世纪20-30年代,美国城市人口已超过农村人口,基本实现了城市化。世界经济大危机带来的沉重灾难,使城市问题愈显突出。一批执教于哈佛大学的历史学家阿瑟·施莱辛格、塞缪尔·莫里逊、弗雷德里克·默克等呼吁研究“人民”的历史,研究那些与平民百姓密切相关的事情。施莱辛格率先对过去的史学提出批评,说史学中占主要地位的是政治史和军事史,但真正的历史并不在首都或战场上,而是社会史。他强调,史学家应该研究美国人是如何生活的,研究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民创造的文明。
基于这种史学思想,1927至1943年,施莱辛格与狄克迩·福克斯合编了一套13卷本的丛书《美国生活史》。1933年,施莱辛格所著的《城市的兴起》〔13〕一书出版,正是属于该丛书之一种。《城市的兴起》出自历史学家之手,其问世的意义非同一般,它打破了社会学家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启了史学家研究城市史的先河。1952年,史学家布莱克·麦凯尔维在《美国历史评论》杂志发文,首次称施莱辛格为“当代美国城市史奠基人”。从此,施莱辛格被公认为美国城市史的鼻祖。其实,城市史既然是一门边缘学科,以帕克为首的社会学家所作的贡献,已经为城市史学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麦凯尔维所以用“当代”二字,笔者以为,正好可以说明前人的成就功不可没。施莱辛格及其夫人(老一辈史学家乔治·班克罗夫特的后代)还倡导研究妇女史,并身体力行。因此,他也被称为美国妇女史学的开创者。
施莱辛格(1888-1965)〔14〕在5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受到社会学的深刻影响,特别在最初的年代。30年代,他曾指导博士生奥斯卡·汉德林作学位论文,为他选择的题目为“1790-1850年波士顿的移民:关于文化适应的研究”。〔15〕由此可以证明施莱辛格对以社会学为基础研究城市史的关注。1922年·他在艾奥瓦大学开设“美国社会和文化史”课程,还发表一部重要著作《美国历史的新观点》,1940年又发表了《美国历史上的城市》等论文。〔16〕
在史学观点上,施莱辛格属于当时在史学界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学派”。20-30年代,以查尔斯·比尔德为代表的学者批判特纳的“边疆理论”,代之以经济史学理论。经济学派的标志是美国历史学会于1931年召开的两次会议,以及次年发表的会议文件集《美国的历史学:急需与机会》。〔17〕历史学会提出,美国史的迫切任务是必须打破以前的狭窄范围,不能只限于政治史、宪法史和军事史等几个领域,而要使史学的内容像生活本身一样丰富,尤其应注重“普通人”的生活。正是在这种大的史学氛围中,施莱辛格倡导城市史应该把研究对象放在基层,强调重视调查实情和获取第一手统计资料。
老施莱辛格在上述他的一系列著作中,表达了一个核心观点:个人的认同感和生活方式来源于他所属的群体,而各群体的文化认同感和生活方式又值根于所在地区的历史之中。由于外因的影响,各群体的文化不断发生变化。他认为,人们的迁移和流动是有益的,可以引起各群体之间的接触和竞争,促进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因此,城市中那些善于交流的群体就占优势,而缺乏生活经验的群体必然“滞后”,至于初入城市的人们,则不仅更新换代了原有的文化,而且还会孤立于城市社会之外。〔18〕
施莱辛格分析城市历史和出现的各种问题所基于的出发点,比过去的社会学家们又深入一步,他尖锐指出了各种群体之间相互关系的重要性。他认为,城市是不同群体云集、彼此发生关系又互相影响的地方,因此,各群体之间应该互相理解和宽容,共同维护城市社会秩序,以形成由一个共有的文化特性维系的民主社会。〔19〕他对于城市复杂的环境和产生的各种社会问题提出这种积极的意见是可取的。但是,他的另一些观点却需要批评,他提出,对于落后群体实行地区隔离的办法,有助于维持社会安定,而且还可以通过竞争,使落后的迎头赶上其他群体。不难看出,犯罪集团自然不属于“落后”的问题,这里所指的只能是少数民族、有色人种和那些文化程度很低的难民等等。所以,老施莱辛格持有的种族歧视的观点一目了然。
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如同其他学科一样,城市史也对走过的道路进行反思,提出问题,开创新路。老施莱辛格的学生理查德·韦德于1959年发表了《城市的边疆》〔20〕一书,首先向老师提出挑战。后来,韦德这本书与老师的《城市的兴起》都被纳入美国城市史精典作品之列。韦德提出,随着国家边疆向西扩展,美国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精神和文化,而边疆城市正是不同文化群体汇聚的地方。他特别总结出西部城市形成的道路与东部不同,是一种超越农业开发阶段的模式。〔21〕人们称韦德此作是战后新城市史学的创始之作,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反驳了前人关于种族关系的论点,尤其是其老师施莱辛格的观点。韦德认为,美国对黑人实行的种族隔离是非自愿性质的。因此,在社会上不可能也没有达到不同群体的相互理解和宽容,相反,还加剧了他们之间的不和。他列举了1829年在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发生的事件,白人企图强制驱赶黑人离开该市,结果发生连续3天的种族 冲突,黑人不但坚决不走,而且在“居住权”方面还提出更高要求。〔22〕韦德的这些观点显然更加接近现实,站在比较客观、公正的立场分析城市问题。因此,他也属于二战后美国兴起的“大众史学”这一派。
美国学术界公认,城市史学独立门户是在60年代。说它成为独立学科主要依据以下几点:首先,城市史学形成了自己的学者队伍,他们在大学历史系、社会经济系等科系开设城市史课程,以历史学为基础,综合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统计学、民族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解释城市发展的历史,尤其是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正负两方面的问题。
其次,城市史学家建立了自己的学术体系,既不同于以往纯粹的社会学,又区别于偏重记载的地方志。美国早在殖民地时期即出现各种类型的地方志,它们成为后来城市史学的原始资料之一,但不是这门学科的源头。史学家们把城市作为美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考察,把历史事件与城市的发展结合起来,以史学为依托,兼容其他学科的成果,对城市的兴起和演变进行全面研究。
再次,对城市的研究形成热潮,深入人心。二战后,美国进入城市化高度发展时期,高速公路在全国范围内联成网络,通讯手段日益现代化,第三产业蓬勃发展,都使城市显露出强大的聚集经济效益,从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城市生活中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复杂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于是,各地的史学研究会、历史博物馆、城市档案馆、城市遗址保护协会等社会组织应运而生,推动了一股了解城市历史、研究城市问题的群众性热潮。而且,这些社会团体还与专业院系进行交流,优势互补,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气氛更加活跃。一些出版机构开始关注这个领域,哈佛大学出版社率先出版有关城市史的著作。
应该说,标志一门独立学科,最重要的还要看学术成果及其内容。自理查德·韦德以来,史学家研究城市史的作品层出不穷,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内容逐步深入。1962年,小萨姆·沃纳的专著《有轨电车的城郊--波士顿的成长过程1870-1900》〔23〕一举成名,并形成所谓“沃纳学派”。此书对19世纪晚期的波士顿进行个案研究,全书正文不过166页,为什么会引起轰动效应呢?主要原因在于,该书对城市史的研究采取了全新的角度,避开过去基于社会学的那种偏重人际关系、群体矛盾、社区秩序的研究,而强调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城市发展的巨大作用。沃纳首次提出,19世纪晚期,城市出现内城和外城两个不同的部分。在波士顿,围绕海湾的地区是内城,为低收入者居住区,亦称为贫民区。扩大一圈为外城,是新区,居住着中产阶级和高收入者,称为郊区。〔24〕沃纳对于内、外城的性质作了深刻论述,“1870-1900年的中心事件便是城市被分割为两个部分:内城和外城,一个贫民窟的城市和一个郊区城市;一个衰退和期待的城市及一个成功和安逸的城市。”〔25〕
沃纳这一研究成果的提出,在城市史学中具有划时代意义,指出了城市发生的本质变化,即城市一改“步行城”的性质,由单纯商业的或工业的或港口城市,演变为多功能的大都市。城市的地域也开始有所分工,如居住区、工作区、商业区、贫民区、富人区等等,随之使城市社会的结构复杂化、功能多样化。而这一变化的前提是交通条件的改善,使人们可能进行远距离来往,同时,企业家、投资者和房地产商人也才敢于在郊区选址。沃纳提出的城市发展趋势还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后来,城市郊区无限膨胀,出现特大型城市和城市群。
沃纳之作所以产生巨大影响,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在对波士顿进行实地考察基础上,绘制了11幅不同时期的分区地图,足以显示城市发展变化的概貌。此外,书中印刷了66幅照片,反映波士顿各个年代的街道、车辆和房屋建筑。作者还对照片逐一加以详细说明。这些形象直观的材料无疑对于书中的文字叙述是最好的补充。同时,照片和地图也为其他研究者提供了一批珍贵的史料。
1968年,沃纳出版另一部著作《私有城市:费城在它成长的三个阶段》〔26〕,从对费城发展历史的研究中,沃纳提出一个理论,“私有主义”对于美国城市发展的决策起主要作用,从积极方面讲,推动了竞争机制,促进城市发展;从消极方面看,造成盲目建设,过份强调商业化等等弊端。
与沃纳同时,史学家埃里克·兰帕德(Eric Lampard)在《美国历史评论》杂志发表论文《美国城市史学家与城市化研究》(1961年),〔27〕提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即社会流动性是美国社会突出的现象。他倡导史学家应该研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流动性,以及这种变化在城市化过程中的作用。例如:城市人口增长的变化;城市领导层的起伏;社会组织的纵向变化和横向关系等等。
在沃纳和兰帕德等人的引导下,自60年代起,城市史成为美国的一个热门学科,至今方兴未艾。1988年,美国成立了城市史学会,参加者以大学各系教师和研究生为主,还包括从事实际工作的专家,如:城市规划师、建筑设计师和城市行政管理人员等,到90年代已有会员500余人。会长由知名学者担任,任期一年。前文提到的理查德·韦德和萨姆·沃纳均担任过该学会会长。
三
近20年来,美国城市史研究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专题性研究方面。城市史作为一门交叉学科,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广,参加的学者也日益广泛。以人口流动这一专题为例,便可窥见一斑。
人口频于流动既是美国的基本国情,又是导致城市化的必要条件,尤其是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不弄懂人口流动的走向及其原因,便无法说明美国城市发展的进程。因此,人口迁移问题作为城市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受到重视。一项大型的协作计划“地区人口项目”〔28〕的研究工作自50年代初开始,持续了30多年。最初立项时,包括的地区对象有中北部、东北部和西部,唯独没有南部。参加者为来自全国各大学的各学科专家。项目进行结果,成绩斐然,对于城市史研究及其他相关学科的深入都起到积极作用。
到1963年,仅就中北部地区的研究“人口动力”课题,就已出版各类成果214册。此后,又进行了若干题目的研究,如:“中北部地区的社区调整到社会变化”、“中北部地区人口与社会变化的关系”等等。80年代,随着城市化新趋势的出现,即人口开始离开大城市而转向非大城市地区,学者们又进行了一项3年研究计划“中北部地区非大城市区人口的再分布”。关于东北部地区的研究课题“农村人口动力”,早在50年代即告完成。这一地区的工业革命和城市化速度均在全国首屈一指,因此对这里农村人口向外转移的研究,意义非同一般。70年代,学者们又对“流入和转出移民的影响和东北部地区人口的再分布”课题进行了探讨。西部地区人口流动的研究始于70年代初,题为“人口向西部地区移动的经济和社会意义”,1982年方才完成。
在诸多研究成果中,特别值得指出的是3卷8开本的巨著《1870-1950年人口再分布与美国经济增长》〔29〕,分别出版于1957年、1960年和1964年。本书作者均为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人口学家、地理学家,如:埃弗雷特·李、西蒙·库兹涅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伊斯特林等7人。第一卷说明经济发展与人口重新分布的关系。第二卷对经济活动的各种变化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第三卷阐述人口变化的相互关系。全书以第一手资料为依据,进行了详尽而深刻的比较研究,分门别类绘制出大量表格、图标。可以说,该书是美国人口流动研究之集大成,堪称权威之作。
关于南方地区人口流动的研究,是随着60年代黑人民权运动取得胜利之后,才开始深入下去。上述巨著中也包括了南方地区。有影响的专著有:丹尼尔·约翰逊和雷克斯·坦贝尔所著《美国黑人的迁移》〔30〕,该书对历次黑人迁移的情况、原因、后果进行了详尽的叙述和明晰的论证。书中对19世纪70年代南方农民开始向城市的转移予以充分肯定,称之为“黑人由被迫移民逐渐转向近似于自由的迁移”,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才有可能出现由农村第一次向南方城市的人口流动”。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论断,对美国学界一种较普遍的观点提出了挑战,那就是否认内战后黑人农民开始转移的历史意义,贬低拥有大量农业人口的南方在城市化过程中的作用。
此外,关于南方人口迁移问题较有份量的著作还有:尼尔·弗莱坦的《到北方去:1900-1950年黑人和白人从南方的迁移》〔31〕,该书在分析人口移动的原因时,对社会学家、经济学家、人口学家等提出的观点进行了比较研究,并以数量分析的方法提出自己的看法。小乔·特罗特主编的《历史性地审视伟大的稳定移》〔32〕一书对于黑人城市史中不同观点的学派进行了分析,包括种族关系模式、城市少数民族聚集区学派和无产阶级学派等等。
各地学者的协作在对地区人口流动进行研究的基础上,70年代又组织了“关于移民研究”的集体项目。1979年10月,各方学者汇集犹他州的斯诺伯德,举行了关于这一课题的学术会议,1980年出版了大会论文集,即戴维·布朗和约翰·沃德韦尔编:《城市向农村迁移的新趋势--美国农村人口的转变》。
关于大都市的研究经久不衰,在美国城史学中放射着耀眼的光采。美国的大城市除东部沿大西洋的老城外,在中西部和西部地区都属于“速成城市”,成长异常迅速,与欧洲大都市相比后来居上,因此成为学者笔下论述的重要目标。前文提到的布莱克·麦凯尔维以研究大城市史而著称。早在40年代,他就在纽约州的罗切斯特从事该市的研究工作,50年代相继出版了4卷本的专著:《罗切斯特:水力城市》、《罗切斯特:花卉城市》、《罗切斯特:追求特性》、《罗切斯特:大都市的形成》,为大城市的研究奠定了很好的基础。60年代,他撰写的两部姊妹篇相继出版,《美国的城市化1860-1915》和《美国大都市的形成1915-1966》。〔33〕作者创造性地对大都市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综合研究,指出城市成长的原因和特征,以及它们对美国社会产生的深刻影响。他的论述主要围绕社会活动的两个方面而展开,其一是市政领导在控制城市发展中产生的问题上进行的斗争。其二是关于城市中新来的移民问题。麦凯尔维对于其他学者在城市史方面所作的贡献予以充分肯定,并按章节逐一对参考书作了广泛介绍。书中提供的许多珍贵图片和地图,以及全书文笔的可读性,都使很复杂的大城市问题变得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从而赢得了广泛的读者。
小萨姆·沃纳以《有轨电车的城郊》一举成名,1972年又出版了一部颇有份量的著作《城市的荒野--美国城市史》〔34〕。该书以纽约、芝加哥和洛杉机三大城市为例,研究大都市发展的规律。在美国,有关这三大城市的著作真可谓讦牛充栋,数不胜数。可是,沃纳另辟蹊径,一反常人对它们进行个案论述的老路,把三座城市兴旺的时期有机地连接起来,形成美国大城市成长发展的一部完整历史。他选择1820-1870年的纽约,论述其商业贸易,开凿运河和创办血汗工厂的情况,正好切中工业革命初期到城市化高潮时期的几个关键问题,他称这些社会活动是导致私人大企业产生的“发动机”。芝加哥地处中西部,19世纪中期才得到开发,所以沃纳论述的1870-1900年正是芝加哥的兴旺阶段。他指出的几个最具典型意义的事件,即工业的发展,铁路建设和摩天大楼的出现,概括了这一时期美国大城市的进程。到1920年,美国基本实现城市化时,芝加哥在全国经济中的比重,有许多方面已把纽约抛在后面。洛杉矶则更是一个后起之秀。沃纳对它的论述侧重于1920-1970年,重点在官僚政治、种族主义和汽车的作用。三座城市的不同时期好似三部曲,连接起来恰好成为美国大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书中还就大城市共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而且明确提出,大城市根深蒂固的问题是,白人种族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不同报酬。城市被分割为相近阶级状况家庭的群体,而城市发展的命运却交给了富人之手。〔35〕本书被加州大学出版社评价为,深刻考察了美国90年代面临的经济和社会问题的历史根源。
此外,关于大城市研究值得提出的著作,还有威廉·克龙诺的《天性的大都市--芝加哥和伟大的西部》〔36〕一书。它论述了芝加哥在19世纪如何成长为美国最具活力的城市,又对整个西部的发展产生怎样巨大的影响。该书曾获1992年普利策奖、1991年《芝加哥先驱论坛报》最优秀的非文学作品奖。近年,在大城市研究中影响较大的还有卡尔·艾博特,他以研究阳光地带的大城市史而著称,主要作品有:《当代城市的美国:1920年至今》、《新城市的美国:阳光带城市的成长和政治》、《大城市的边疆:当代美国西部的城市》〔37〕等等。
美国在城市史研究的专题方面涉及面颇为广泛,还包括:移民问题、城市规划、社区、少数民族聚集区、城市交通、文化教育和宗教、城市绿化美化、城市政治与决策者、城市政策的制订、小城市研究、老工业城市的兴衰、纽约、巴黎、伦敦比较研究、各国移民比较研究等等,不胜枚举。现在,美国城市史正以极大的活力,在广度和深度上向前发展。
注释:
〔1〕兰斯·戴维斯等:《美国经济史》(L Davis et al,American Economic History)伊利诺伊1969年版,第268页。
〔2〕参见弗·斯卡皮蒂:《美国社会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2页。
〔3〕Robert Park,The City:Suggestions for Investigation of Human Behavior in the Urban Environment,转引自帕克等著:《城市社会学》,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47页。
〔4〕〔5〕〔6〕帕克等著:《城市社会学》,第1-3页,4-10页。
〔7〕帕克等著:《城市社会学》,第47页。
〔8〕Robert Park,Ernest Burgess,RoderickMcKenzie,The City,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Press 1925(1968年再版)。中译本为:帕克等著:《城市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文集》,宋俊岭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
〔9〕〔10〕帕克等著:《城市社会学》第48-62页,第52-53页。
〔11〕帕克等著:《城市社会学》,第63-77页。
〔12〕帕克等著:《城市社会学》,第158页。
〔13〕The Rise of the City 1878-1898,参见特雷斯·麦克唐纳:《新史学的理论与实践:重谈阿瑟·施莱辛格的“城市的兴起1878-1898”》(Terrence MeDonald,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 New History:RereadingArthur Schlesinger s The Rise ofthe Ciry 1878-1898),刊《美国历史书评》1992年第3期,第432页。
〔14〕由于其子小阿瑟·施莱辛格(1917-)也是美国历史学家,故一般称父亲为“老施莱辛格”。
〔15〕参见黄兆群:《当代美国历史学家:奥斯卡·汉德林》,《美国研究参考资料》1992年第2期。
〔16〕这两份作品的题目原文为:New Viewpoints in American History:The Cityin American History,参见《美国历史书评》(Reviews in American History)1992年第3期第434页。
〔17〕刘绪贻、杨生茂主编:《富兰克林·罗斯福时代》,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90页。
〔18〕赞恩·米勒:《市民和政治品德的危机:城市史、城市生活和对城市的新认识》(Zane Miller,The Crisis of Civic and Political Virtue:Urban History, UrbanLive and the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City),载《美国历史书评》1996年第3期,第362页。
〔19〕参见赞恩·米勒:《市民和政治品德的危机:城市史、城市生活和对城市的新认识》,第362-363页。
〔20〕Richard Wade,The Urban Frontier,参见《美国历史书评》1996年第3期第363页。
〔21〕理查德·韦德:《城市的边疆》,转引自赞恩·米勒:《市民与政治品德的危机:城市史、城市生活和对城市的新认识》,第364页。
〔22〕理查德·韦德:《城市的边疆》,转引自赞恩·米勒:《市民与政治品德的危机:城市史、城市生活和对城市的新认识》,载《美国历史书评》1996年第3期,第364页。
〔23〕Sam Warner,Jr.,Streetcar Suburbs:The Process of Growth in Boston(1870-1900),Cambridgc,1962(1978年第二版,1982年第三次印刷)。
〔24〕〔25〕萨姆·沃纳:《有轨电车的城郊》,第2-3页,序言第7-8页。
〔26〕Sam Warner, Jr., Private City: Philadelphia in Three Periods of ItsGrowth,philadelphia1968.
〔27〕参见王建华:《城市史》,《世界史研究动态》1986年第12期;史明正:《美国城市史学的回顾与展望》,《美国研究》1989年第1期。
〔28〕参见戴维·布朗和约翰·沃德韦尔编:《城市向农村迁移的新趋势--美国农村人口的转变》(David Brown & John Wardwell, New Directions in Urban-Rural Migration, The Population Turnaround in Rural America),纽约1980年版,“序言”第14-15页。
〔29〕Everett Lee et al,Population Redistribu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UnitedStates 1870-1950,Vol. 1,Methodolog ical Considerations and Reference Tables,Philadelphia 1957,Vo1.2,Simon Kuznes et al, Analyses of Economic Change,1960;Vol.3,Hope Eldridge et al, Demographic Analyses and Interrelations,194.
〔30〕Daniel Jhnson, Rex Cambell. Black Migration in America, Durbam, N.C.,9181.
〔31〕Neil Fligstein,Going North,Migration of Blacks and Whites from theSouth1900--1950,New York 1981.
〔32〕Joe Trotter. Jr., ed., The Great Migration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Boomington1991.
〔33〕Blake McKelvey,The Urbanizationof America1860-1915,NewJersey1963;The Emergence of Metropolitan America1916-1966,NewJersey,1968.
〔34〕Sam Warner, Jr., The Urban Wilderness-A History of the AmericanCity, Berkeky, 1972,1995年增加Charles Tilly 所作的序言。
〔35〕小萨姆·沃纳:《城市的荒野》第154页。
〔36〕William Cronon, Nature's Metropolis, Chicago and the Great West, N. Y., 1991.
〔37〕Carl Abboff,Urban America in the Modern Age:1920 to the Present,Arlingeon Heights: Harlan Davidon Ine, 1987, Tne New Urban America: Growthand Politics in Sunbelt Cities,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1987;The Metropolitan Frontier;Cities in Modern Urban West, University of ArizonaPress,1993.^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1998年01期
【原文出处】《史学理论研究》(京)1997年04期第92~100,147页
【作者简介】黄柯可 女,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所副研究员
城市化研究又是城市史中的一个领域。它主要研究工业革命以后出现的城市化发展情况。在人类历史上,城市出现于古代社会,约在公元前3000一4000年,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已有城市存在,印度河一带和我国黄河流域出现城市,也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距今已有4000多年。然而,世界上最早发生的工业革命,是18世纪60年代才在英国出现。因此,城市史和城市化史并不是一回事,尤其在那些历史悠久的国家。美国是个例外,自最早的移民算起,至今不过500年,而美国建国只有220年。美国城市在工业化之前没有经历漫长的道路,基本与工业化同步。因此,它的城市史也就基本上等于城市化史。工业革命前的经济情况,是作为城市化发展的背景,自然地被纳入这一领域。
一
说美国的城市史学产生于世纪之交,或形成于20年代,其实,笔者认为,并不矛盾。因为,如任何新生事物一样,城市史学从开始出现到形成一定规模,尤其是为人所知并产生一定影响,必有一个过程。最初提出研究城市问题的是芝加哥大学的一些社会学家。芝加哥大学创建于1891年,由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投资兴办。19世纪末是美国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年代,芝加哥发展的尤为惊人,建市不到100年,便由一个无名小镇迅速成长为300万人口的大城市,在美国城市化过程中具有典型性。因此,芝加哥大学便在全美最早开办了社会学系,以该市为研究对象,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为世界著名的城市研究中心。这批学者被称为城市社会学芝加哥学派,由于他们从人与空间的角度研究城市社会,亦称为人类生态学家。其代表人物有:罗伯特·帕克、厄尼斯特·伯吉斯、罗德里克·麦肯齐和路易斯·沃思等人。
19世纪末,正是美国城市大发展的时期。城市人口在全国人口中的比例,内战前只占15.3%,而到1890年发展到占35.1%,1910年上升为占45.7%。〔1〕城市人口增长的前题,正是产业结构发生的深刻变化,第一产业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而第二产业工矿业迅速成长,随之而来的是第三产业服务业异军突起。第二、三产业主要集中于城市,故使人口大量流入城市。19世纪末,在美国不但是国内人口大流动的时期,而且也是外来移民高涨的年代。不同民族、肤色各异、职业多样的人们汇聚于城市,尤其是大城市,自然产生出诸多社会问题。新闻媒体、作家、艺术家以各种方式揭露社会阴暗面,有识之士呼吁进行改革。城市作为反映全国政治、经济生活的脉搏,表现得尤为敏感。在这种形势下,社会学家出于职业的责任感,将目光转向城市生活,进行实地调查和研究,进而作出一些理论分析,无疑是一件有益的工作,具有深远意义。城市史正是在社会的迫切需求中应运而生。
这门学科产生于时代的需求,所以也就不被国界所限。几乎就在芝加哥社会学家们开展城市研究的同时,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发表《城市的性质》一书,对工业化之前的世界城市进行研究,提出所谓“理想的典型”城市的标准,如:应该由市民选举产生具有权威的市政府,商业的贸易必须发达,还要有自己的法院和法律等等。〔2〕英国著名企业家兼社会学家查尔斯·布什实施了一项有关伦敦城市情况的大型调查活动,耗时17年,最终于1892年出版了一套16卷本的巨著《伦敦人民的生活和劳动》,对伦敦各阶层,各行业的人群进行了详实的分析。这套书对美国的城市社会学研究产生很大促进作用。
1916年,帕克发表论文《城市:对于开展城市环境中人类行为研究的几点意见》〔3〕,在学术界引起轰动,被称为“划时代之作”。此作之所以得到如此殊荣,主要在于它首次明确了城市社会学的性质、研究的目的和方法。帕克强调指出,城市并不是许多个人的集合体,也不是各种社会设施的聚合体或各类民政机构的简单汇集,而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各种礼俗和传统构成的整体。因此,城市绝非简单的物质现象或简单的人工构筑体。“城市已同其居民的各种重要活动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是自然的产物,尤其是人类属性的产物。”〔4〕他提出一个概念,人文生态学,即研究人和社会机构的特有结构秩序的科学,以此区别于动植物的生态学。帕克认为,人类学以人类为研究对象,但其注意力集中在原始社会,如对北美印第安人进行了细致的考察。他批评说,却无人把这些研究方法用于城市社区,而城市生活的情况主要反映在作家笔下的文学作品中,以及报刊上记者的报导。鉴于此,帕克在文中郑重倡导,必须加强城市研究,深入研究它的具体组织,它的各种职业和它的文化。〔5〕
帕克的文章产生了深远影响,不仅由于他提出了理论和方法,还在于他身体力行,对城市社会的许多方面进行了调研,而且提出一系列值得研究的问题。在“城市规划和地方组织”一节中,〔6〕帕克指出,城市是根植于它的居民的风俗习惯之中的。因此,城市既有物质的组织形式,又有道德的组织形式,这两种形式以其特有的方式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互相调节。他认为,由于城市有自身固有的生活秩序,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改变它的物质结构和道德秩序,所以必须有城市规划。他分析了邻里、社区、移民集居区和隔绝地区等各式社会关系,并提出一些耐人寻味的问题,如:城市人口来源;经济利益、情感利益、种族、职业等因素对城市人口分布的影响;人口流动的情况;构成社会团体的因素;邻里的历史;社会礼仪等。
帕克在这篇重要文章中,还就人与人的关系如何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变化,提出了带有实质性的观点:人们之间原有的面对面的直接关系,已经被间接关系所取代。他对于家庭的变化,犯罪的原因,社会控制的能力和效果,相互隔绝的团体中的道德问题,政党、选举、宣传手段的作用等城市中产生的问题,均进行了严肃的探讨。在文章最后,帕克提出倡议,应该把城市作为一个实验室或诊疗所,来对人类特性的社会进程进行认真研究。因为城市把人性中过度的善与恶都展示了出来,而这些个性与特征在小型社会环境中原本是模糊的、潜藏着的。〔7〕
帕克的论著是在他对美国城市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发展的,所以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号召力。芝加哥学派的社会学家们很快响应他的倡议,纷纷行动起来,开始对美国城市生活进行系统调查和研究。1925年,汇集了他们研究成果的专著《城市》〔8〕一书出版,奠定了美国城市社会史的基础,其影响直至40年代。或许,说美国城市史源于20年代的观点,正是以这本书的问世作为标志。
该书是芝加哥学派城市社会史学的代表作,共汇集了4位学者的10篇文章,包括帕克的6篇,伯吉斯的两篇及麦肯齐和沃思各1篇。帕克以本文前述的“几点意见”一文的观点为基础,进一步深入到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从生态学的角度,对社区进行解剖,包括社区的位置、规模、稳定程度;社区的功能分类;社区发展与消亡中起决定作用的生态学因素,社区的内部结构等问题。他还对于当时作为新闻媒体主要形式的报纸在城市生活中的作用,以及报界名流的言论进行了分析。他在几篇文章中论及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即人们的心理状态与城市生活的关系。
伯吉斯所著《城市发展:一项研究计划的导言》〔9〕对于城市的发展又提出新的理论。他以植物生态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将城市发展的过程用同心圆图形表示,从市中心的商业区直到郊区或卫星城镇,城市发展经历一系列由里向外辐射的过程,类似几个套在一起的同心园。他认为,过去对城市的研究,仅限于从调查的角度,对物质形式的发展进行分析,而没有从“过程”的角度研究城市的发展。因此,他特别强调这个同心圆的城市发展过程。他说,每一层地盘的扩大,都是由于与之相邻的那个外层区的侵入而引 起的。城市发展的这一过程,除了延展和继承之外,还包括集中和疏散的过程,亦称为向心流动和离心流动,两者互相对立又互为补充。〔10〕伯吉斯进而提出,应该把城市发展看作社会结合和社会解体的一种后果,类似于肌体内部新陈代谢的同化和分解过程,按照居住和职业对个人和团体进行筛选和分布就是一种表现。他称人口运动是城市社区的脉博。
城市社会史的另一重要组成便是对社区的研究。麦肯齐在《城市》一书中“人类社区研究的生态学方法”〔11〕一节中指出,人类社区与植物群落的区别在于,前者能够移动,能够主动选择生态环境,而且还能控制和改变环境。麦肯齐把社区分为4类,除一类社区属于自然资源而外,其他3类均集中出现在城市,如商业社区,以制造业为中心的工业城镇,以及他称之为“缺乏自身明确经济基础”,“在商品生产和分配过程中不负担任何功能”的社区,如娱乐、旅游地点,政治教育中心等。用现在的概念,即第三产业集中的地区。对于社区不同功能进行研究,有助于分析城市居民的职业、收入和流动情况,是研究城市史的基础之一。
《城市》一书成为城市社会学的奠基之作,除了上述的立论和深刻分析外,还在于它提供了500多种书刊资料,成为1925年之前有关城市研究书目之集大成。编者路易斯·沃思克服多方困难,搜集资料。这不仅由于工作量巨大,更因为在当时,“就连社会学家自己对于‘城市’这个概念究竟作何解释也不甚了然,而且,对于自己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同其对象之间是什么关系,也仍在认识之中”。〔12〕可见,一门学科的形成,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沃思将书目分为11大类53项,分门别类写出导读,并对每本书加以评介。由此可见芝加哥学派的社会学家严谨的治学精神。这批书目正是美国城市史问世之初的宝贵财富。
本世纪20-30年代,美国城市人口已超过农村人口,基本实现了城市化。世界经济大危机带来的沉重灾难,使城市问题愈显突出。一批执教于哈佛大学的历史学家阿瑟·施莱辛格、塞缪尔·莫里逊、弗雷德里克·默克等呼吁研究“人民”的历史,研究那些与平民百姓密切相关的事情。施莱辛格率先对过去的史学提出批评,说史学中占主要地位的是政治史和军事史,但真正的历史并不在首都或战场上,而是社会史。他强调,史学家应该研究美国人是如何生活的,研究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民创造的文明。
基于这种史学思想,1927至1943年,施莱辛格与狄克迩·福克斯合编了一套13卷本的丛书《美国生活史》。1933年,施莱辛格所著的《城市的兴起》〔13〕一书出版,正是属于该丛书之一种。《城市的兴起》出自历史学家之手,其问世的意义非同一般,它打破了社会学家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启了史学家研究城市史的先河。1952年,史学家布莱克·麦凯尔维在《美国历史评论》杂志发文,首次称施莱辛格为“当代美国城市史奠基人”。从此,施莱辛格被公认为美国城市史的鼻祖。其实,城市史既然是一门边缘学科,以帕克为首的社会学家所作的贡献,已经为城市史学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麦凯尔维所以用“当代”二字,笔者以为,正好可以说明前人的成就功不可没。施莱辛格及其夫人(老一辈史学家乔治·班克罗夫特的后代)还倡导研究妇女史,并身体力行。因此,他也被称为美国妇女史学的开创者。
施莱辛格(1888-1965)〔14〕在5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受到社会学的深刻影响,特别在最初的年代。30年代,他曾指导博士生奥斯卡·汉德林作学位论文,为他选择的题目为“1790-1850年波士顿的移民:关于文化适应的研究”。〔15〕由此可以证明施莱辛格对以社会学为基础研究城市史的关注。1922年·他在艾奥瓦大学开设“美国社会和文化史”课程,还发表一部重要著作《美国历史的新观点》,1940年又发表了《美国历史上的城市》等论文。〔16〕
在史学观点上,施莱辛格属于当时在史学界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学派”。20-30年代,以查尔斯·比尔德为代表的学者批判特纳的“边疆理论”,代之以经济史学理论。经济学派的标志是美国历史学会于1931年召开的两次会议,以及次年发表的会议文件集《美国的历史学:急需与机会》。〔17〕历史学会提出,美国史的迫切任务是必须打破以前的狭窄范围,不能只限于政治史、宪法史和军事史等几个领域,而要使史学的内容像生活本身一样丰富,尤其应注重“普通人”的生活。正是在这种大的史学氛围中,施莱辛格倡导城市史应该把研究对象放在基层,强调重视调查实情和获取第一手统计资料。
老施莱辛格在上述他的一系列著作中,表达了一个核心观点:个人的认同感和生活方式来源于他所属的群体,而各群体的文化认同感和生活方式又值根于所在地区的历史之中。由于外因的影响,各群体的文化不断发生变化。他认为,人们的迁移和流动是有益的,可以引起各群体之间的接触和竞争,促进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因此,城市中那些善于交流的群体就占优势,而缺乏生活经验的群体必然“滞后”,至于初入城市的人们,则不仅更新换代了原有的文化,而且还会孤立于城市社会之外。〔18〕
施莱辛格分析城市历史和出现的各种问题所基于的出发点,比过去的社会学家们又深入一步,他尖锐指出了各种群体之间相互关系的重要性。他认为,城市是不同群体云集、彼此发生关系又互相影响的地方,因此,各群体之间应该互相理解和宽容,共同维护城市社会秩序,以形成由一个共有的文化特性维系的民主社会。〔19〕他对于城市复杂的环境和产生的各种社会问题提出这种积极的意见是可取的。但是,他的另一些观点却需要批评,他提出,对于落后群体实行地区隔离的办法,有助于维持社会安定,而且还可以通过竞争,使落后的迎头赶上其他群体。不难看出,犯罪集团自然不属于“落后”的问题,这里所指的只能是少数民族、有色人种和那些文化程度很低的难民等等。所以,老施莱辛格持有的种族歧视的观点一目了然。
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如同其他学科一样,城市史也对走过的道路进行反思,提出问题,开创新路。老施莱辛格的学生理查德·韦德于1959年发表了《城市的边疆》〔20〕一书,首先向老师提出挑战。后来,韦德这本书与老师的《城市的兴起》都被纳入美国城市史精典作品之列。韦德提出,随着国家边疆向西扩展,美国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精神和文化,而边疆城市正是不同文化群体汇聚的地方。他特别总结出西部城市形成的道路与东部不同,是一种超越农业开发阶段的模式。〔21〕人们称韦德此作是战后新城市史学的创始之作,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反驳了前人关于种族关系的论点,尤其是其老师施莱辛格的观点。韦德认为,美国对黑人实行的种族隔离是非自愿性质的。因此,在社会上不可能也没有达到不同群体的相互理解和宽容,相反,还加剧了他们之间的不和。他列举了1829年在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发生的事件,白人企图强制驱赶黑人离开该市,结果发生连续3天的种族 冲突,黑人不但坚决不走,而且在“居住权”方面还提出更高要求。〔22〕韦德的这些观点显然更加接近现实,站在比较客观、公正的立场分析城市问题。因此,他也属于二战后美国兴起的“大众史学”这一派。
美国学术界公认,城市史学独立门户是在60年代。说它成为独立学科主要依据以下几点:首先,城市史学形成了自己的学者队伍,他们在大学历史系、社会经济系等科系开设城市史课程,以历史学为基础,综合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统计学、民族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解释城市发展的历史,尤其是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正负两方面的问题。
其次,城市史学家建立了自己的学术体系,既不同于以往纯粹的社会学,又区别于偏重记载的地方志。美国早在殖民地时期即出现各种类型的地方志,它们成为后来城市史学的原始资料之一,但不是这门学科的源头。史学家们把城市作为美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考察,把历史事件与城市的发展结合起来,以史学为依托,兼容其他学科的成果,对城市的兴起和演变进行全面研究。
再次,对城市的研究形成热潮,深入人心。二战后,美国进入城市化高度发展时期,高速公路在全国范围内联成网络,通讯手段日益现代化,第三产业蓬勃发展,都使城市显露出强大的聚集经济效益,从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城市生活中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复杂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于是,各地的史学研究会、历史博物馆、城市档案馆、城市遗址保护协会等社会组织应运而生,推动了一股了解城市历史、研究城市问题的群众性热潮。而且,这些社会团体还与专业院系进行交流,优势互补,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气氛更加活跃。一些出版机构开始关注这个领域,哈佛大学出版社率先出版有关城市史的著作。
应该说,标志一门独立学科,最重要的还要看学术成果及其内容。自理查德·韦德以来,史学家研究城市史的作品层出不穷,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内容逐步深入。1962年,小萨姆·沃纳的专著《有轨电车的城郊--波士顿的成长过程1870-1900》〔23〕一举成名,并形成所谓“沃纳学派”。此书对19世纪晚期的波士顿进行个案研究,全书正文不过166页,为什么会引起轰动效应呢?主要原因在于,该书对城市史的研究采取了全新的角度,避开过去基于社会学的那种偏重人际关系、群体矛盾、社区秩序的研究,而强调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城市发展的巨大作用。沃纳首次提出,19世纪晚期,城市出现内城和外城两个不同的部分。在波士顿,围绕海湾的地区是内城,为低收入者居住区,亦称为贫民区。扩大一圈为外城,是新区,居住着中产阶级和高收入者,称为郊区。〔24〕沃纳对于内、外城的性质作了深刻论述,“1870-1900年的中心事件便是城市被分割为两个部分:内城和外城,一个贫民窟的城市和一个郊区城市;一个衰退和期待的城市及一个成功和安逸的城市。”〔25〕
沃纳这一研究成果的提出,在城市史学中具有划时代意义,指出了城市发生的本质变化,即城市一改“步行城”的性质,由单纯商业的或工业的或港口城市,演变为多功能的大都市。城市的地域也开始有所分工,如居住区、工作区、商业区、贫民区、富人区等等,随之使城市社会的结构复杂化、功能多样化。而这一变化的前提是交通条件的改善,使人们可能进行远距离来往,同时,企业家、投资者和房地产商人也才敢于在郊区选址。沃纳提出的城市发展趋势还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后来,城市郊区无限膨胀,出现特大型城市和城市群。
沃纳之作所以产生巨大影响,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在对波士顿进行实地考察基础上,绘制了11幅不同时期的分区地图,足以显示城市发展变化的概貌。此外,书中印刷了66幅照片,反映波士顿各个年代的街道、车辆和房屋建筑。作者还对照片逐一加以详细说明。这些形象直观的材料无疑对于书中的文字叙述是最好的补充。同时,照片和地图也为其他研究者提供了一批珍贵的史料。
1968年,沃纳出版另一部著作《私有城市:费城在它成长的三个阶段》〔26〕,从对费城发展历史的研究中,沃纳提出一个理论,“私有主义”对于美国城市发展的决策起主要作用,从积极方面讲,推动了竞争机制,促进城市发展;从消极方面看,造成盲目建设,过份强调商业化等等弊端。
与沃纳同时,史学家埃里克·兰帕德(Eric Lampard)在《美国历史评论》杂志发表论文《美国城市史学家与城市化研究》(1961年),〔27〕提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即社会流动性是美国社会突出的现象。他倡导史学家应该研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流动性,以及这种变化在城市化过程中的作用。例如:城市人口增长的变化;城市领导层的起伏;社会组织的纵向变化和横向关系等等。
在沃纳和兰帕德等人的引导下,自60年代起,城市史成为美国的一个热门学科,至今方兴未艾。1988年,美国成立了城市史学会,参加者以大学各系教师和研究生为主,还包括从事实际工作的专家,如:城市规划师、建筑设计师和城市行政管理人员等,到90年代已有会员500余人。会长由知名学者担任,任期一年。前文提到的理查德·韦德和萨姆·沃纳均担任过该学会会长。
三
近20年来,美国城市史研究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专题性研究方面。城市史作为一门交叉学科,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广,参加的学者也日益广泛。以人口流动这一专题为例,便可窥见一斑。
人口频于流动既是美国的基本国情,又是导致城市化的必要条件,尤其是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不弄懂人口流动的走向及其原因,便无法说明美国城市发展的进程。因此,人口迁移问题作为城市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受到重视。一项大型的协作计划“地区人口项目”〔28〕的研究工作自50年代初开始,持续了30多年。最初立项时,包括的地区对象有中北部、东北部和西部,唯独没有南部。参加者为来自全国各大学的各学科专家。项目进行结果,成绩斐然,对于城市史研究及其他相关学科的深入都起到积极作用。
到1963年,仅就中北部地区的研究“人口动力”课题,就已出版各类成果214册。此后,又进行了若干题目的研究,如:“中北部地区的社区调整到社会变化”、“中北部地区人口与社会变化的关系”等等。80年代,随着城市化新趋势的出现,即人口开始离开大城市而转向非大城市地区,学者们又进行了一项3年研究计划“中北部地区非大城市区人口的再分布”。关于东北部地区的研究课题“农村人口动力”,早在50年代即告完成。这一地区的工业革命和城市化速度均在全国首屈一指,因此对这里农村人口向外转移的研究,意义非同一般。70年代,学者们又对“流入和转出移民的影响和东北部地区人口的再分布”课题进行了探讨。西部地区人口流动的研究始于70年代初,题为“人口向西部地区移动的经济和社会意义”,1982年方才完成。
在诸多研究成果中,特别值得指出的是3卷8开本的巨著《1870-1950年人口再分布与美国经济增长》〔29〕,分别出版于1957年、1960年和1964年。本书作者均为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人口学家、地理学家,如:埃弗雷特·李、西蒙·库兹涅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伊斯特林等7人。第一卷说明经济发展与人口重新分布的关系。第二卷对经济活动的各种变化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第三卷阐述人口变化的相互关系。全书以第一手资料为依据,进行了详尽而深刻的比较研究,分门别类绘制出大量表格、图标。可以说,该书是美国人口流动研究之集大成,堪称权威之作。
关于南方地区人口流动的研究,是随着60年代黑人民权运动取得胜利之后,才开始深入下去。上述巨著中也包括了南方地区。有影响的专著有:丹尼尔·约翰逊和雷克斯·坦贝尔所著《美国黑人的迁移》〔30〕,该书对历次黑人迁移的情况、原因、后果进行了详尽的叙述和明晰的论证。书中对19世纪70年代南方农民开始向城市的转移予以充分肯定,称之为“黑人由被迫移民逐渐转向近似于自由的迁移”,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才有可能出现由农村第一次向南方城市的人口流动”。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论断,对美国学界一种较普遍的观点提出了挑战,那就是否认内战后黑人农民开始转移的历史意义,贬低拥有大量农业人口的南方在城市化过程中的作用。
此外,关于南方人口迁移问题较有份量的著作还有:尼尔·弗莱坦的《到北方去:1900-1950年黑人和白人从南方的迁移》〔31〕,该书在分析人口移动的原因时,对社会学家、经济学家、人口学家等提出的观点进行了比较研究,并以数量分析的方法提出自己的看法。小乔·特罗特主编的《历史性地审视伟大的稳定移》〔32〕一书对于黑人城市史中不同观点的学派进行了分析,包括种族关系模式、城市少数民族聚集区学派和无产阶级学派等等。
各地学者的协作在对地区人口流动进行研究的基础上,70年代又组织了“关于移民研究”的集体项目。1979年10月,各方学者汇集犹他州的斯诺伯德,举行了关于这一课题的学术会议,1980年出版了大会论文集,即戴维·布朗和约翰·沃德韦尔编:《城市向农村迁移的新趋势--美国农村人口的转变》。
关于大都市的研究经久不衰,在美国城史学中放射着耀眼的光采。美国的大城市除东部沿大西洋的老城外,在中西部和西部地区都属于“速成城市”,成长异常迅速,与欧洲大都市相比后来居上,因此成为学者笔下论述的重要目标。前文提到的布莱克·麦凯尔维以研究大城市史而著称。早在40年代,他就在纽约州的罗切斯特从事该市的研究工作,50年代相继出版了4卷本的专著:《罗切斯特:水力城市》、《罗切斯特:花卉城市》、《罗切斯特:追求特性》、《罗切斯特:大都市的形成》,为大城市的研究奠定了很好的基础。60年代,他撰写的两部姊妹篇相继出版,《美国的城市化1860-1915》和《美国大都市的形成1915-1966》。〔33〕作者创造性地对大都市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综合研究,指出城市成长的原因和特征,以及它们对美国社会产生的深刻影响。他的论述主要围绕社会活动的两个方面而展开,其一是市政领导在控制城市发展中产生的问题上进行的斗争。其二是关于城市中新来的移民问题。麦凯尔维对于其他学者在城市史方面所作的贡献予以充分肯定,并按章节逐一对参考书作了广泛介绍。书中提供的许多珍贵图片和地图,以及全书文笔的可读性,都使很复杂的大城市问题变得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从而赢得了广泛的读者。
小萨姆·沃纳以《有轨电车的城郊》一举成名,1972年又出版了一部颇有份量的著作《城市的荒野--美国城市史》〔34〕。该书以纽约、芝加哥和洛杉机三大城市为例,研究大都市发展的规律。在美国,有关这三大城市的著作真可谓讦牛充栋,数不胜数。可是,沃纳另辟蹊径,一反常人对它们进行个案论述的老路,把三座城市兴旺的时期有机地连接起来,形成美国大城市成长发展的一部完整历史。他选择1820-1870年的纽约,论述其商业贸易,开凿运河和创办血汗工厂的情况,正好切中工业革命初期到城市化高潮时期的几个关键问题,他称这些社会活动是导致私人大企业产生的“发动机”。芝加哥地处中西部,19世纪中期才得到开发,所以沃纳论述的1870-1900年正是芝加哥的兴旺阶段。他指出的几个最具典型意义的事件,即工业的发展,铁路建设和摩天大楼的出现,概括了这一时期美国大城市的进程。到1920年,美国基本实现城市化时,芝加哥在全国经济中的比重,有许多方面已把纽约抛在后面。洛杉矶则更是一个后起之秀。沃纳对它的论述侧重于1920-1970年,重点在官僚政治、种族主义和汽车的作用。三座城市的不同时期好似三部曲,连接起来恰好成为美国大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书中还就大城市共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而且明确提出,大城市根深蒂固的问题是,白人种族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不同报酬。城市被分割为相近阶级状况家庭的群体,而城市发展的命运却交给了富人之手。〔35〕本书被加州大学出版社评价为,深刻考察了美国90年代面临的经济和社会问题的历史根源。
此外,关于大城市研究值得提出的著作,还有威廉·克龙诺的《天性的大都市--芝加哥和伟大的西部》〔36〕一书。它论述了芝加哥在19世纪如何成长为美国最具活力的城市,又对整个西部的发展产生怎样巨大的影响。该书曾获1992年普利策奖、1991年《芝加哥先驱论坛报》最优秀的非文学作品奖。近年,在大城市研究中影响较大的还有卡尔·艾博特,他以研究阳光地带的大城市史而著称,主要作品有:《当代城市的美国:1920年至今》、《新城市的美国:阳光带城市的成长和政治》、《大城市的边疆:当代美国西部的城市》〔37〕等等。
美国在城市史研究的专题方面涉及面颇为广泛,还包括:移民问题、城市规划、社区、少数民族聚集区、城市交通、文化教育和宗教、城市绿化美化、城市政治与决策者、城市政策的制订、小城市研究、老工业城市的兴衰、纽约、巴黎、伦敦比较研究、各国移民比较研究等等,不胜枚举。现在,美国城市史正以极大的活力,在广度和深度上向前发展。
注释:
〔1〕兰斯·戴维斯等:《美国经济史》(L Davis et al,American Economic History)伊利诺伊1969年版,第268页。
〔2〕参见弗·斯卡皮蒂:《美国社会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2页。
〔3〕Robert Park,The City:Suggestions for Investigation of Human Behavior in the Urban Environment,转引自帕克等著:《城市社会学》,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47页。
〔4〕〔5〕〔6〕帕克等著:《城市社会学》,第1-3页,4-10页。
〔7〕帕克等著:《城市社会学》,第47页。
〔8〕Robert Park,Ernest Burgess,RoderickMcKenzie,The City,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Press 1925(1968年再版)。中译本为:帕克等著:《城市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文集》,宋俊岭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
〔9〕〔10〕帕克等著:《城市社会学》第48-62页,第52-53页。
〔11〕帕克等著:《城市社会学》,第63-77页。
〔12〕帕克等著:《城市社会学》,第158页。
〔13〕The Rise of the City 1878-1898,参见特雷斯·麦克唐纳:《新史学的理论与实践:重谈阿瑟·施莱辛格的“城市的兴起1878-1898”》(Terrence MeDonald,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 New History:RereadingArthur Schlesinger s The Rise ofthe Ciry 1878-1898),刊《美国历史书评》1992年第3期,第432页。
〔14〕由于其子小阿瑟·施莱辛格(1917-)也是美国历史学家,故一般称父亲为“老施莱辛格”。
〔15〕参见黄兆群:《当代美国历史学家:奥斯卡·汉德林》,《美国研究参考资料》1992年第2期。
〔16〕这两份作品的题目原文为:New Viewpoints in American History:The Cityin American History,参见《美国历史书评》(Reviews in American History)1992年第3期第434页。
〔17〕刘绪贻、杨生茂主编:《富兰克林·罗斯福时代》,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90页。
〔18〕赞恩·米勒:《市民和政治品德的危机:城市史、城市生活和对城市的新认识》(Zane Miller,The Crisis of Civic and Political Virtue:Urban History, UrbanLive and the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City),载《美国历史书评》1996年第3期,第362页。
〔19〕参见赞恩·米勒:《市民和政治品德的危机:城市史、城市生活和对城市的新认识》,第362-363页。
〔20〕Richard Wade,The Urban Frontier,参见《美国历史书评》1996年第3期第363页。
〔21〕理查德·韦德:《城市的边疆》,转引自赞恩·米勒:《市民与政治品德的危机:城市史、城市生活和对城市的新认识》,第364页。
〔22〕理查德·韦德:《城市的边疆》,转引自赞恩·米勒:《市民与政治品德的危机:城市史、城市生活和对城市的新认识》,载《美国历史书评》1996年第3期,第364页。
〔23〕Sam Warner,Jr.,Streetcar Suburbs:The Process of Growth in Boston(1870-1900),Cambridgc,1962(1978年第二版,1982年第三次印刷)。
〔24〕〔25〕萨姆·沃纳:《有轨电车的城郊》,第2-3页,序言第7-8页。
〔26〕Sam Warner, Jr., Private City: Philadelphia in Three Periods of ItsGrowth,philadelphia1968.
〔27〕参见王建华:《城市史》,《世界史研究动态》1986年第12期;史明正:《美国城市史学的回顾与展望》,《美国研究》1989年第1期。
〔28〕参见戴维·布朗和约翰·沃德韦尔编:《城市向农村迁移的新趋势--美国农村人口的转变》(David Brown & John Wardwell, New Directions in Urban-Rural Migration, The Population Turnaround in Rural America),纽约1980年版,“序言”第14-15页。
〔29〕Everett Lee et al,Population Redistribu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UnitedStates 1870-1950,Vol. 1,Methodolog ical Considerations and Reference Tables,Philadelphia 1957,Vo1.2,Simon Kuznes et al, Analyses of Economic Change,1960;Vol.3,Hope Eldridge et al, Demographic Analyses and Interrelations,194.
〔30〕Daniel Jhnson, Rex Cambell. Black Migration in America, Durbam, N.C.,9181.
〔31〕Neil Fligstein,Going North,Migration of Blacks and Whites from theSouth1900--1950,New York 1981.
〔32〕Joe Trotter. Jr., ed., The Great Migration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Boomington1991.
〔33〕Blake McKelvey,The Urbanizationof America1860-1915,NewJersey1963;The Emergence of Metropolitan America1916-1966,NewJersey,1968.
〔34〕Sam Warner, Jr., The Urban Wilderness-A History of the AmericanCity, Berkeky, 1972,1995年增加Charles Tilly 所作的序言。
〔35〕小萨姆·沃纳:《城市的荒野》第154页。
〔36〕William Cronon, Nature's Metropolis, Chicago and the Great West, N. Y., 1991.
〔37〕Carl Abboff,Urban America in the Modern Age:1920 to the Present,Arlingeon Heights: Harlan Davidon Ine, 1987, Tne New Urban America: Growthand Politics in Sunbelt Cities,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1987;The Metropolitan Frontier;Cities in Modern Urban West, University of ArizonaPress,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