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史
美国中西部城市的衰落及其对策--兼议中国“东北现象”
韩宇

【专题名称】世界史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1998年01期
【原文出处】《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长春)1997年05期第41~47页
【作者简介】韩宇 东北师大历史系 长春 1300024
【关 键 词】“东北现象” /“冰雪带”/制造业/城市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动,传统工业发展迟缓,举步维艰,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非工业化”(Deindustrialization)一词来描述美国工业的衰退状况。在此背景下,美国的制造业带、传统工业集中的东北部和中西部城市发展缓慢,步入衰退之中,被称之为“冰雪带(Snowbelt)”、“霜冻带(Frostbclt)”或“锈蚀带(Rustbclt)”,与“阳光带”城市〔1〕的繁荣增长形成鲜明对比,中西部城市是美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其衰退状况尤为严重。在此局面下,困境中的中西部城市采取多种措施,调整和完善产业结构,试图扭转颓势。到目前为止,尽管效果尚未明朗,中西部城市经济有了一定的起色,为振兴老工业基地提供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与美国中西部城市相类似,80年代以来,我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东北也步入衰退之中,此种状况被称为“东北现象”,成为受到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
    美国中西部城市和中国东北城市同为所在国重工业基地,在动态的发展过程中体现出主导产业较为单一、以重工业为主的共同的产业结构特征,并且都经历了产生、发展、衰退的过程。因此,本文试图通过探讨美国中西部城市衰落的原因及对策,得到一些有益的认识,希望对于分析“东北现象”的根源以及寻找对策会有所裨益。
      一
    纵观其发展历程,中西部城市在经历了兴起、发展的过程之后走向衰落,是工业城市内在机制作用的结果。同时,缺乏良好的投资环境以及联邦政策向“阳光带”的倾斜加剧了中西部城市的衰退。
    战后,美国产业结构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从50年代中期起,美国工业生产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就业总人数所占比例不断下降。战后美国工业的衰退对制造业集中的中西部城市经济产生严重影响。人口变化是经济发展状况的晴雨表。随着中西部制造业的衰退,自19世纪以来一直保持着良好发展势头的中西部城市逐渐步入衰退之途,工厂大量倒闭,失业人口剧增,由于就业机会锐减,大量人口外迁,人口增长速度缓慢。中西部各州在1970年至1975年短短的5年间人口迁出100万〔2〕。从大都市区人口增长率看,1950年至1960年间中西部所在的北中部的增长率为23.5%〔3〕,1960年至1970年,中西部大都市区人口增长率则降至12.7%,1970年至1980年其增长率仅为1.9%,远远低于70年代全国大都市区的平均增长率(10.2%)〔4〕。中西部城市人口增长速度缓慢是其经济衰退状况的直接反映,此现象在产业单一性质较强的老工业城市表现尤为突出。辛辛那提市人口在60年代减少了10%,70年代减少了15%,圣路易斯市人口在60年代减少了17%,70年代减少了27%,到1980年,其人口下降到1890年的水平〔5〕。1950年到1980年,底特律工业企业减少了50%,制造业就业机会减少了70%,城市人口减少了27%〔6〕。可以发现,战后中西部城市存在长期经济增长缓慢、长期高失业率、大量人口外迁的状况,这种衰落持续时间较长,不同于周期性经济循环或其它原因所带来的暂时性经济困难,此状况被称为“区域经济发展病”〔7〕。
    中西部城市的衰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深入探讨中西部城市衰落的根源,我们有必要对中西部城市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
    19世纪后半期,美国经济迅猛发展,以钢铁、电力技术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极大地推动了工业化的进程。随着工业化的纵深发展,美国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动,1884年,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超过农业,成为最为重要的产业部门。中西部自然资源丰富,煤铁储量甚丰,五大湖、俄亥俄河、密西西比河及数条运河构成水利交通网,四通八达的铁路网也基本形成。在此背景下,中西部城市适逢其时,凭借自身的区域优势迅速崛起。中西部城市侧重发展粮食和肉类加工、钢铁冶炼、机械制造等当时的新兴工业,成为美国的重工业基地〔8〕。20世纪上半叶,除了30年代大萧条期间外,从整体上讲,美国制造业保持着高速发展的势头。这一时期内,汽车工业的出现及随之而来的大规模生产,为美国经济的增长注入一股强劲的动力。中西部城市凭借雄厚的技术力量和完备的工业设备,大力发展汽车工业及相关产业,成为美国最大的生产基地,执全美汽车工业之牛耳,汽车工业成为该地区的支柱产业。中西部城市凭借汽车及相关产业的兴盛,进入其发展的鼎盛时期,居全国领先地位。尽管在萧条时期,集中从事生产资料和耐用消费品生产的中西部城市遭受了沉重的损失,二战爆发带来的大量军火订单使中西部一扫颓势。美国城市史专家乔恩·蒂福特指出,“1920年到1945年,中西部城市一直是强大的制造业中心,并保持着全国经济中心地位。”〔9〕直到二战后,中西部城市才随着制造业的衰退而逐渐衰落下去。
    纵观中西部城市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中西部城市产业结构的突出特征是以制造业为主,主导产业单一。正是由于主导产业单一,制造业的盛衰左右了中西部城市的沉浮。从工业发展的一般规律看,任何工业部门都要经历形成、发展、成熟、衰退的过程,而由特定工业部门聚集而成的工业城市的发展必然受到主导产业兴起、发展、成熟、衰退周期性变动的影响而发生波动。此规律在中西部城市周期性发展的过程表现尤为突出。因此,中西部城市随着制造业的衰退步入衰落之中是工业城市内在机制作用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中西部城市的衰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制造业的衰退,是其衰落的内在原因;同时,缺乏良好的投资环境以及偏重“阳光带”的联邦政策是造成其衰落的外在因素。
    缺乏良好的投资环境是中西部城市走向衰落的重要外因。税收高低、劳动力价格及供应、基础设施及能源的获取、与市场的距离乃至气候等因素均对企业家投资设厂有重大影响。“阳光带”城市正是凭借其优越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大批的企业和资本,迅速崛起。中西部城市的状况则恰恰相反。在中西部城市,税率普遍较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有关研究表明,那些税收较低并且逐渐减少的地区经济增长迅速,而那些税收负担重并且增加幅度大的地区经济发展最为缓慢〔10〕。1953年到1981年,中西部各州税收占个人收入的比例增加了56.2%,其人均收入增长了49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36%)。同时期内,位于“阳光带”的西南区各州税收占个人收入的比例仅增加了43.9%,其人均收入却增加了608% 〔11〕。从劳动力价格看,由于中西部城市是传统的老工业基地,产业工人集中,工会历史悠久,力量强大。该地区工资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另外,经过长期开采,中西部矿产资源含量减少,质量下降,资源优势减弱。同时,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等问题也严重地困扰着中西部城市的发展,使投资环境进一步恶化。格兰特·桑顿公司(Grant Thornton)是美国评价投资环境的权威机构,该公司将影响投资环境的诸种因素加以换算,得出各州的指数,指数越低,投资环境越好。根据该公司1987年的报告,中西部的指数为33.6,而西部和南部仅为21.2〔12〕。
    联邦财政政策向“阳光带”的倾斜,对中西部城市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美国联邦税收政策是以各州、地区的人均收入以及公司所得为基准,这样,人均及公司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东北部和中西部要比收入水平较低的西部和南部交纳更多的税款。从联邦财政支出看,中西部同样处于不利的位置。国防开支在联邦政府财政支出中一向居于重要地位。二战后的冷战状态下,国防开支剧增,成为联邦政府财政支出中最大的项目。在这笔开支中,集中了大量的军事工业和军事基地的西部和南部始终占据较大的份额。这样,交纳了较高税款的中西部和东北部在联邦开支中只获得了较少的回报。1976年,东北部和中西部各州交纳的税款比得到的联邦开支多290亿美元〔13〕。1986年财政年度,这个差额有所缩小,但仍达220亿美元,而西部和南部所获取的联邦开支比所交纳的税款多出688亿美元〔14〕。可见,每年都有大量的美金从中西部所在的“冰雪带”流往华盛顿,然后更多的资金从华盛顿流往“阳光带”。
      二
    困境中的中西部城市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发展高技术产业以及加强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等,力图藉此扭转颓势,并且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战后,美国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第三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对于以制造业为主、第三产业相对薄弱的中西部城市而言,发展第三产业显得更为迫切。为了摆脱困境,中西部城市重点发展了商业、房地产业、娱乐业、旅馆业等第三产业,并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中西部许多城市在闹市区兴建了大型的购物中心,效果良好。密尔沃基市是其中的典型。1982年8月,密尔沃基市大街购物中心(Grand Avcnue Mall)开业。这个3层拱廊建筑延伸4个街区,将该市两个主要的购物商场连接起来。该购物中心力求创造一种节日气氛,使其成为集购物娱乐为一体的场所。实践证明,这个大型购物中心使闹市区面貌一新,不仅吸引了大批顾客,而且还吸引了许多投资者,许多开发商移入闹市区,兴建了大批工程项目。80年代中后期闹市区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密尔沃基充满了希望。80年代中后期,圣路易斯和印第安纳波利斯采取同样的措施振兴闹市区,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80年代,中西部城市娱乐业也有了长足的进展。印第安纳波利斯市正是依靠大力发展体育产业,振兴城市经济,获得了“冰雪带的明星”、“锈蚀带的灰姑娘”等诸多美誉。1982年,该市主办了全美体育节,之后又于1987年举办了规模仅次于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泛美运动会,使印第安纳波利斯名声大振。该市每年都要举办著名的500公里赛车比赛,此项赛事被称为“赛车界的最大奇观”,同时,印第安纳波利斯拥有多个职业球队。体育产业的兴盛推动了印第安纳波利斯市服务业、零售业等产业的发展,进而为城市经济注入了强劲的动力。1984年初到1985年末,该市制造业就业机会减少了3.3%,同时非制造业就业机会增加了9.5%。第三产业的发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986年,印第安纳波利斯失业率控制在5%以下〔15〕。
    从整体上看,中西部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改善了城市面貌,同时改变了中西部城市过分依赖制造业的状况,拓宽了产业领域,对中西部城市经济初步好转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发展高技术产业
    发展高技术产业对城市经济的兴衰具有重要意义,是拓宽产业结构的重要内容,“阳光带”城市的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即是高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高技术产业发展,必须具备雄厚的科研力量。中西部城市拥有数量众多的著名学府,具备相当的科研能力。同时中西部城市拥有联邦研究与发展(R&D)实验室数目居全国前列。中西部城市以其雄厚的科技力量为依托,发展高技术产业,匹兹堡市是其中的典型。传统工业的衰落使这个著名的钢铁之都丧失了大量的就业机会。面对日益衰落的经济,匹兹堡市就发展高技术产业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市政府将一家倒闭的钢铁公司的旧址租给了生产机器人、软件和生物技术等高科技产品的厂商,其中包括世界上最大的机器人研究所和匹兹堡大学的生物技术中心。另外,州政府每年提供600万美元的贷款帮助匹兹堡大学新的研究成果走向市场,并且建立起大约300多个技术密集型的新公司,它们所创造的新的就业机会与其他经济部门创造的新的就业机会的比例为4:1〔16〕。80年代,匹兹堡市经济有所好转,就业机会增多,人口下降幅度趋缓。1980年到1986年,该市人口减少了8.6%,远远低于70年代18.5%的下降幅度〔17〕。
    中西部城市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的一份报告指出,中西部各州高技术产业就业人数的增长,对缓解该地区经济困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18〕。事实上,发展高技术产业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增加就业机会,更为重要的是,高技术产业代表了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同时可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并促进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
      3.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
    对于中西部城市而言,制造业的衰退是其衰落的根源,制造业的振兴则是其走出困境的重要环节,而制造业振兴的关键是加强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传统工业技术改造的主要内容是,以高技术为依托,以提高生产的自动化水平为中心,重点利用先进的电脑控制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数控装置等装备生产线,以改变制造业现状,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竞争能力。中西部城市的技术改造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从计算机数字控制系统(CNC)的应用看,1984年,约翰·里斯(John Rccs)等人的调查结果显示,中西部所在的北中部的数控系统应用比例居全国之最,达47%,其余各地区应用比例分别是:东北部47%,西部37%,南部28%〔19〕。中西部城市汽车业的技术改造引人注目。以中西部城市为主要生产基地的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竞相采用高新技术,不断更换车型,生产优质实惠的新型汽车投放市场。其中通用汽车公司大幅度增加资本设备投资,1985年用于设备方面的投资达90亿美元,较1984年增加了50%。同时该公司还花费50亿美元的巨款,购买在国防应用电子技术方面居领先地位的胡佛飞机公司。通用公司还投入大量资金,利用电子技术,实施了一项对老机床设备进行自动化改造的长期计划,以期使老设备具有多工位加工和多种用途的功能,并普遍实现自动化控制或遥控生产制造。从近期效果看,这些措施使设备提高生产效率15%以上〔20〕。中西部城市传统工业技术改造取得了一定成效,“1982年以后心脏地带的制造业确实有一定的发展”〔21〕。
    经过多年的调整,中西部城市从整体上看虽远未实现全面复兴,但其衰退状况已有所好转。80年代上半期中西部城市人口下降的幅度明显趋缓。80年代中期以来,中西部城市状况进一步改观。美国著名城市史专家杰拉尔德·纳什认为,“85年以来中西部日见复兴”〔22〕。客观地讲,目前中西部城市远未达到兴盛的程度,但是中西部城市采取的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以及加强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等措施已为中西部带来了转机。
      三
    东北是我国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80年代以来,东北工业发展相对迟滞,经济增长乏力,东北在全国的经济地位不断下降,这种情况在进入90年代后表现尤为突出,人们将此称为“东北现象”。1958年到1980年,东北三省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长速度为10.6%,1981年至1985年间则下降到8.2% 〔23〕。进入90年代,东北工业增长速度大幅度下滑,1991年仅比1990年增长0.6%,远远低于全国7%的工业平均增长水平。
    “东北现象”的产生,和美国中西部城市的衰落一样,是工业城市内在发展机制作用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东北地区煤铁资源丰富,交通发达,具备重工业基地形成和发展的优越条件。本世纪30年代,东北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日本为掠夺东北资源,并使其成为进行侵略战争的军事基地,向东北大量投资,大力发展工矿业及交通邮电业,客观上刺激了东北工业的发展,使东北初步形成了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学为主的重工业结构。建国后,东北城市医治了战争创伤,对原有工业进行了恢复和改造,使工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在此期间,东北城市在原有的基础上,以钢铁和机械制造为中心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或新建,建成了以钢铁、机械、化工、能源工业为主的重工业基地。东北工业基地建成后,进入稳定发展期。到80年代初,东北工业仍然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80年代之后,东北工业发展趋缓,东北城市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
    东北工业城市的发展经历了兴起、发展、衰落的过程,与美国中西部城市的发展极为相似。这不是历史的偶然,东北和美国中西部城市以自身区域优势为依托,形成了以工业,尤其是重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因此,其发展必然要受到工业城市发展的内在机制的制约,这正是“东北现象”产业的根源。
    工业的衰退,是东北工业城市衰落的内在原因。同时,区域优势的弱化以及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是造成其衰落的外在因素。
    区域优势的弱化是东北城市衰落的重要原因。东北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基础设施是东北工业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从60年代后期开始,该地区已呈现部分能源短缺的征兆。随着经济的发展,对矿产资源需求日益上升,矿产资源储量大幅度下降,质量降低,开采条件日益恶劣。东北地区基础设施滞后严重,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该地区运输能力明显不足,运输能力与需运量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东北城市供水、供热、供汽、给排水等城市基础设施指标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
    虽然工业城市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运行机制,但要受到特定经济体制的制约。经济体制对工业城市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东北在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下发展缓慢。从宏观的角度看,国家产业政策规定东北为全国的原材料工业基地,东北以较低的价格大量输出能源、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同时大量输入轻工业品和深加工产品。由于计划经济条件下价格扭曲十分严重,东北地区得不偿失。这种政策也造成了东北城市重工业比重过大的畸形产业结构。从微观的层次看,在东北城市中占据很大比例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受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束缚,缺乏灵活有效的经营机制,并且负担着大量的指令性计划,再加上价格不合理以及社会负担过重等原因,使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的位置。
    美国中西部城市和中国东北城市存在诸多相似之处。美国中西部和中国东北部同样拥有丰富的煤铁资源、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以及较好的农业基础,具备工业城市发展的优越条件。在此基础上,美国中西部城市和中国东北部城市得以迅速发展,形成本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同时,美国中西部城市和中国东北城市具有工业城市共同的产业结构特征,即主导产业较为单一,以制造业为主,这是它们本质上的相同之处。这样在工业城市内在运行机制的作用下,制造业的发展决定了美国中西部城市和中国东北城市的沉浮,使它们共同经历了形成、发展、最终走向衰落的过程。
    由于中国和美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历史条件存在较大差别,中国东北城市与美国中西部城市的发展也存在诸多不同之处。第一,由于特定历史条件的限制,中国东北城市经济结构中重工业比例过大,畸形发展。30年代,日本侵占东北后,极力发展服务于军火工业的重工业,特别是基础原材料工业,轻工业受到压制和打击,使东北工业具有明显的殖民地经济特征。建国后,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东北被确定为全国的原材料工业基地,东北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的状况没有改观。第二,西方工业城市发展经历表明,工业城市从兴起到衰落一般要经历近100年的时间,而中国东北工业城市在改革开放大潮的冲击下,未走完发展的历程便提前步入衰退。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东南沿海地区凭借优惠的政策,灵活的经营机制以及优越的地理位置迅速发展。相形之下,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计划经济体制下隐含的矛盾在东北工业城市表现尤为突出,如指令性计划过重、平均主义严重等问题。在此条件下,东北工业城市发展迟缓,未老先衰。
    尽管美国中西部城市与中国东北城市存在诸多不同之处,它们内在的产业结构特征相同,走向衰落的内在原因相似。因此,美国中西部城市针对其衰落所采取的对策对中国东北城市的振兴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结合美国中西部城市的经验,中国东北城市今后的发展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美国中西部城市发展经验表明,发展第三产业是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环节,有利于改善城市投资环境和生活环境以及提高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并可以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对于主导产业单一的工业城市而言,第三产业对于拓宽产业结构、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意义尤为重大。中国东北城市第三产业则较薄弱,因此东 北城市发展第三产业显得更为迫切。
    2.建设和发展高技术产业。东北地区劳动力文化素质和科技实力在全国名列前茅。科技力量雄厚,计算机、电子工业、生物工程等产业已具有一定的基础。同时东北地区传统工业基础较好,这为新兴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原材料物质基础。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可以改变重工业一统天下的状况,拓宽产业结构,同时有利于促进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
    3.利用新技术改造现有传统工业。传统工业是东北城市经济的主体,它的振兴对东北城市的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必须加快设备更新和技术进步,使传统工业获得新的发展手段。中国东北工业城市也就利用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进行了尝试,并收到了一定效果。例如,80年代中后期,长春市一汽车制造厂采用微处理机、数控、数显等微电子技术对原有设备进行改造,同时,一汽还进行了产品换型改造工作,使该厂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
    应该指出的是,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应对东北城市实行必要的政策倾斜,积极加以扶植,以利于东北城市早日复兴。
    注释:
    〔1〕参见王旭:《美国“阳光带”城市的崛起述评》,《世界经济》,1990年第12期;《有关美国经济重心西南移的几点认识》,《兰州学刊》,1990年第4期。
    〔2〕David R. Goldfield and Blaine A. Brownell, Urban America: A History, 1990,pp. 387-388.
    〔3〕美国商业部人口普查局:《美国历史统计:从殖民地时代到1970年》,华盛顿特区1975年版,第1卷,第39页。
    〔4〕Donald J. Bogue ed., The Popul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HistoricalTrends and Future Projections, 1985, p. 32.
    〔5〕David R. Goldfield and Baline A. Brownell, Urban America, p. 380.
    〔6〕Susan S. Fainstein, Restrueturing the City: The Pelitical Economy ofUrban Redevelopment, 1986,p. 116.
    〔7〕周起业等:《区域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37页。
    〔8〕王旭:《19世纪后期中西部城市的崛起及其历史作用》,《世界历史》,1986年第6期。
    〔9〕Jon C. Teaford, Cities of Heartland: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Industrial Midwest, 1994, p. 176.
    〔10〕Bemard L. Weinstein, Regional Growth and Decline in the United States, 1985, p. 118.
    〔11〕Bemard L. Weinstein, Regional Growth and Decline in the United States, 1985, p. 120-121.
    〔12〕Richard M. Bemard, Snowbelt Cities: Metropolitan Polities in the Northeast andMidwest since World Warll, 1990, p.8.
    〔13〕Nick Taylor, The Second Civil War, Business Atlanta, Nov., 1981, inHoward Chudacoff ed., Major Problem in American Urban History, 1994, p. 387.
    〔14〕Richard M. Bemard, Snowbelt Cities, 1990, p. 9.
    〔15〕Richard M. Bemard, Snowbelt Cities, p. 152.
    〔16〕林玲:《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湖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2-113页。
    〔17〕Richard M. Bemard, Snowbelt Cities, p. 270.
    〔18〕Bemard I. Weinstein, Regional Growth and Decline in the United Stales, p. 84.
    〔19〕Bemard L. Weinstein, Regional Growth and Decline in the United States, p. 93.
    〔20〕褚葆-与杨思正主编:《当代美国经济新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第113-114页。
    〔21〕Jon C. Teaford, Cities of Heartland, p. 227.
    〔22〕王旭:《西部“阳光带”城市化--中美电话学术讨论会记述》,《世界史研究动态》,1992年第11期。
    〔23〕此数据根据《东北经济区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1987年版,第9页有关数据算出。



返回1998年01期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