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史 |
太平洋战争前美国的对日政策
唐庆
【专题名称】世界史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1997年12期
【原文出处】《江汉大学学报》(武汉)1997年04期第105-109页
内容摘要 文章论述了20世纪30年代至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美国对日政策由软到硬的演变过程,说明美国对日政策是绥靖与遏制相结合,其核心是避免承担义务和卷入战争。
关键词 门户开放 太平洋战争 东亚新秩序
对日政策是美国远东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远东,长时期存在着美国与日本的利益碰撞,两国关系时而紧张时而缓和。20世纪30年代至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国际形势极度动荡不安,美国为了保障自身最大的经济利益,对日本采取了绥靖与遏制相结合的政策。其核心是避免承担任何义务,孤立于战争纠纷之外,以软硬兼施的外交手法,维持美国的“门户开放”,以经济实力为后盾维持美国的竞争优势,谋求长远目标——远东及世界霸权。但是,这种政策面对东西方法西斯咄咄逼人的军事攻势,最后被推到了战争的边缘。1941年12月7日, 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被迫对日宣战,两国外交关系结束。本文拟就这一时期美日矛盾及美国对日政策的演变作一分析。
一、三十年代美国对日政策的演变
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爆发,引起资本主义各国疯狂地争夺国外市场。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由来以久的以中国为焦点的美日霸权之争再度激化。地盘小,资源少的日本走上了穷兵黩武的法西斯侵略道路,矛头直指中国,对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形成严重威胁。在国际形势急剧变化的年代,美国的对外决策面临更多的国际国内复杂因素,远东政策在外交波涛中起伏不定,对日政策呈现软硬两面性特点。
30年代前半期,美日远东争霸矛盾暗中激化,美国的对日政策软弱无力,主要采取“不承认”、“不干涉”日本侵略的缓和政策。
1931年,日本发动“9.18事变”。9月24日, 美国国务卿史汀生向中日两国发出备忘录,要求停止军事行动并撤退军队。而关东军却进一步扩大军事行动。日本侵华势态逐步升级,虽有其它原因,但美国对侵略者与被侵略者不加区别对待的软弱态度,更是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气焰,直至日本完全控制东三省。美国感到有从满洲资本市场被完全排挤出去的危险,对日态度才趋于强硬。1932年1月17 日史汀生宣布对日本以武力改变中国现状一概不予承认的所谓“史汀生主义”,美国的口头抗议并未使日本屈服。1月28日,日本发动上海事变, 直接触犯了欧美在华的权益,欧美对日的军事行动表示了强硬态度。日本为了保住满蒙的既得利益,于5月5日签订停战协定。此时,日本控制的“满洲国”已宣告成立。
日本退出国联后,更是一意孤行,一方面巩固在满洲的地位,另一方面向中国华北地区发起攻势。1933年7月1日,日本外务省情报部部长天羽英二宣称要排挤美英在华势力,关闭中国门户,把中国视为由日本独占的“保护国”。针对日本的武力挑衅,美国新任总统福兰克林·罗斯福,在承袭史汀生不承认原则的同时,积极加强海军建设,以此刺激国内经济复兴和在军事上抗衡日本。1933年6月, 罗斯福从公共建设工程中拨专款2.38亿美元,建造总计有12万吨的30艘舰艇,这个数字和国会已经同意建造的共达1.7万吨的5 艘舰艇加在一起, 建设费用总数是1916年以来海军建设费用的三倍,也是从那时以来最庞大的一项海军建设计划。1934年初,罗斯福又促使国会通过《文森扩充海军法》,规定建造和更新舰艇的数量达到1922年华盛顿和1930年伦敦两个海军条约所规定的最高限额,计102艘新舰。〔1〕鉴于国内孤立主义势力强大,为了保证新政的顺利实施以及避免陷入对日贸易关系的危机,罗斯福在提出海军计划的同时,又批准了一项不付诸任何行动,毫无刺激的远东政策,指望由国联来处理中日冲突,自己则躲进了避风港。另一面美国则通过增加对国民党政府的经济技术援助,扶植中国统治集团中的亲英美派来抗衡日本。1933年3 月美国对蒋政权提供了五千万美元的棉麦借款,出售飞机给中国,并积极策划宋子文、孔祥熙组织新银行。这些措施有利于美国经济振兴和控制中国市场,但却加深了与日本的明争暗阗。1934年4月天羽英二发表声明, 声称日本负有“维持东亚和平与秩序的使命”,意味着日本欲取代美英在远东的地位,美日矛盾步步升级。
上述过程,反映了30年代前半期美国的对日政策主要表现为一种坚决不承认的外交姿态,未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外交效果,体现了软弱性特点。其目的是保持危机期间更显重要的美日贸易不受影响,这种作法对日本的侵略起到了绥靖的作用。美国采取这样的外交手法,是诸多因素决定的。首先,在大危机冲击下,美国当务之急是解决国内事务,这是民心所向,公众对国际事务漠不关心,外交处于次要地位,而外交的主要问题又是调整拉美的政策和处理欧洲问题,无暇顾及日本。其次是美国在东北的经济利益小于在日本的利益,美国不会轻易因中国去冒犯日本。正如美国远东司司长斯坦利·项白克所说,解决中日冲突这项任务应该由国际或英法来主动承担,这些国家的物质利益面临的威胁比起美国来要严重得多。〔2〕第三,30 年代初日本国内掀起了强烈的反苏浪潮,美国幻想借助日本势力防止共产主义向中国渗透,把日本这股祸水引向苏联。第四,罗斯福上台后,虽采取了扩建海军,扶植中国政府抗衡日本的措施,但总统受孤立主义占优势的国会掣肘,步履维艰。再则,国内贸易上的保护主义,政治上孤立主义和普遍的和平主义情绪结合在一起,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一直影响着30年代美国对外政策的制定。
30年代后半期,美日远东争霸矛盾激烈化,美国的对日政策趋于强硬,并逐渐向遏制政策转变。
1936年1月,罗斯福发表国情咨文说:“许多宿敌死灰复燃, 昔日的激烈情绪又冒出来,扩充军备和扩大势力的新的骚乱,正在不止一个地方抬头。”〔3〕罗斯福清楚地认识到世界局势的严峻, 美国的安全将遭受威胁。2月,不顾孤立主义思潮的阻挠, 要求国会拨给海军有史以来最大的巨额款项,建造大型军舰,以抵销日本在远东的军事影响。是年,日本召开五相会议,确定其“根本国策在外交和国防相互配合,一方面确保帝国东亚大陆的地位,另一方面向南方海洋发展”。〔4 〕并正式终止了《华盛顿限制海军军备条约》1936—1937年日本军费高达10.6亿日元,1936年单为入侵华北的军事需要就增加预算开支1780万日元,且军队技术装备大大提高,人员、武器大为增加。1937年日本步兵师团的大炮装备数量几乎赶上英美,超过法国,作战飞机数量也大大增加。此外,还建立了世界最大的战舰。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在华侵略频频得手,美国在华权益受到沉重打击。在远东,日本大有席卷中国、占领西太平洋之势,形成对华盛顿体制的强大冲击,美日矛盾迅速激化。
面对法西斯的猖狂进攻,美国政府决策人有区别地对待侵略者与被侵略者已初露端倪。1937年6月, 罗斯福撤销国务院反苏的东欧事务司。〔5〕以改善中苏关系,抗击日德结盟。中日战争爆发后, 罗斯福顶住孤立主义势力,迟迟不宣布实施“现购自运”的“中立法”,认为“中立法”对中国是不利的。10月,发表“防疫演说”。12月12日,日本空军炸毁停泊在长江的美国炮舰和3艘油船的“帕奈号事件”后, 罗斯福研究了惩罚和制裁日本的几个方案。17日他对内阁说,他有权对日本实行经济制裁,特别是禁运棉花、石油和其它货物,他还研究了可能采取的海军行动。次日,他又对内阁说,英美两国可以从阿留申群岛到新加坡的航线上,对日本实行封锁,这个任务比较简单,不要一年日本就会屈服,并指出他不久将要求国会批准比原定计划更大的海军预算。罗斯福的谈话,反应了有遏制日本的倾向。但同时他又解释说,当他需要得到的结果,如同发动军事行动取得的结果一样时,他“并不愿意通过战争去解决”。〔6 〕罗斯福在积极寻求一条公众支持的非战争手段的抵抗日本的道路。
1938—1939年,法西斯阴霾进一步笼罩着世界。在西方,德国占领奥地利、捷克,意大利入侵阿尔巴尼亚;在东方,日本大举进攻,占领大半个中国,在太平洋上占领东沙群岛、金门、厦门、南澳和海南岛等地,形成了攻击菲律宾、新加坡的有利地位,摆出了一副决心控制西太平洋的架势。〔7〕1938年11月3日,日本近卫发表建立“东亚新秩序”的声明,实际上是对美国在东亚的地位和“门户开放”政策的直接挑战。1939年9月,德国出兵波兰,二战全面爆发。固守“中立”, 躲在避风港的美国大为震惊。美国面临东西方法西斯的严重威胁,对外战略取向两洋作战。在远东,开始强调援华需要,采取较强硬的立场反对日本在中国及太平洋地区的扩张。
1938年1月,罗斯福再度建议国会拨款10亿美元以扩建海军。6月对日本实行道义禁运,禁止向从空中轰炸和平居民的国家出售飞机和制造材料,这是遏制日本侵略的最初尝试。10月罗斯福宣布增加3 亿美元国防经费,并提出扩大美国的航空工业,要求年产1.5万架飞机, 用以对付日益猖厥的东西方法西斯势力。12月,美国表示不承认日本在不属于它的主权范围内建立“东亚新秩序”的主张,并向华贷款2500万美元。1939年1月4日,罗斯福向国会提出咨文“要以不打仗但比空话更强烈、更有效的方法来抵抗侵略。”〔8〕3月,再次向华贷款1200万美元。 4月,美国将舰队转移到太平洋牵制日本。5月,国会通过海军扩建法, 决定加快造舰进度,计划十年内造舰115万吨。1939 春夏在讨论修改“中立法”时,罗斯福主张坚决废除“中立法”,以援助中国等被侵略国家,由于孤立势力的强大,罗斯福暂时终止了废除“中立法”的斗争。6 月将太平洋地区对日作战的“橙色计划”发展为欧亚两线作战的“彩虹计划”,将亚洲战争与欧洲战争联系起来,援助被侵略者,以抵抗法西斯同盟的全球威胁。7月26日美国通知日本《美日商约》在1940年1月26日到期后不再续订。1940年4月美国再次贷款2000万美元给中国, 而对日贸易却在限制中缩减。
30年代后半期,国际风云变幻莫测,德意日法西斯侵略得逞,国际危机日益深重。与此同时,美国国内危机得以克服,政府意识到有对外采取主动的可能,外交与内政相比更显得重要,对日政策发生着趋于强硬的变化:一是改善美苏关系,有利于以后联合抗击法西斯;二是出现了遏制日本的倾向,但因孤立主义势力强大,罗斯福对外交事务的态度仍是暖昧和犹豫不决的;三是更多的从全球战略考虑对日政策,在把亚洲战争和欧洲战争结合起来的同时,更加关注中国,增加对中国的经济援助,利用中国人民强大的抗日力量来牵制日本南下,把日军主力陷在中国,以保护美国在远东的利益;四是加强国防,重视航海航空业的建设,以防不测。
二、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的美国对日政策
1940年7月26日,日本近卫内阁确定《基本国策纲要》, 即“建设以日本皇国为中心,以日满华的牢固结合为主干的大东亚新秩序”。其方针是南进政策和强化与德意的政治联合,把英、荷、法的太平洋属地,以及菲律宾、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囊括在所谓“大东亚共荣圈”里。〔9〕9月与德意结成三国军事同盟,矛头直指美国,大举南进。在险恶的国际局势下,美国孤立主义思想越来越没市场,总统与国会如履薄冰的关系趋于融洽,以利共同行使外交权。公众对外事务意识强烈,外交成为举国上下皆关心的首要问题。美国完全执行强硬的遏制日本的政策:第一,加强军事防务准备,并作较大的军事力量显示,威慑日本。第二,大量援助中国,除经济援助外,坚持只承认蒋政权,要蒋介石暂时克制同共产党的内部斗争,并进行军事指导,以此充分利用中国的抗日力量来抗衡日本,且拟与蒋介石联盟,为美国未来在亚洲施展影响作准备。第三,实行各种各样的禁运,对日本进行财政、经济制裁以对付日本企图控制远东的要求。这一时期的对日政策经济意义在减小,军事意义在增大,并服从于“先欧后亚”的全球战略思想,避免或推迟与日本直接交锋。
1940年美国国会通过“加强国防法案”,授权总统禁止或限制输出国防需要品。5月,国会应总统之请拨款15亿美元用于国防建设, 接着追加一亿美元加强海军航空兵力量。6月,国会又增拨17 亿美元的国防费用,并同意把陆军正规军从28万扩大到37.8万,授权总统征召国民警卫队服现役的权力。7月,罗斯福宣布对备战物质实行“许可证制”。 9月颁布“征兵法”。9月23日,日军进占印度支那北部。25日,美宣布追加对华贷款2500多万美元。26日宣布对日禁运废钢铁,支援那些抵御侵略的国家。11月,美向中国提供1亿美元贷款, 50 架新式战斗机。 1941年1月, 罗斯福派白宫高级助理劳克林·柯里去帮助蒋介石解决经济困难, 表示美国决心提供额外援助, 于是美国政府又向中国贷款5000万美元,并下令允许美国军人加入陈纳德组织的援华空军志愿大队(飞虎队)。5月6日宣布中国为《租借法》授援国,并向宋子文表示,决心把授援国的物质送往中国。
美国在对日采取各种遏制措施的同时,自1941年春始,与日本进行了长达8个月之久的谈判,以作缓兵之计。 谈判桌上美日双方针锋相对,日本方面提出了《日美谅解方案》:日本撤出中国,恢复门户开放,但条件是美国承认伪满洲国,中国的蒋汪政权合并,确认菲律宾中立等。对此,美国赫尔提出了四项原则:尊重他国的领土和主权,不许干涉别国内政,遵守平等,放弃用武力改变太平洋现状。7月23日, 日军进攻法属印度支那南部,用武力否定了赫尔的“四项原则”。美国对日行为严加制裁,26日,冻结日本在美国的全部资产,设立美国陆军远东司令部,将菲律宾完全置于美军的直接控制之下,随后又向中国派遣了军事顾问。8月1日,宣布对出口日本石油实行全面禁运,并中断了美日会谈。17日,罗斯福会见日本驻美大使野村时,强调如果日本武力政策再前进一步,美国则不得不采取必要措施,以维护美国的合法权益。8 月28日,野村大使代表日本近卫内阁向美政府建议日美两国首脑直接进行会谈。9月3日,罗斯福写信给近卫,指出会谈的前提条件应当是日本从中国撤军,日本改变与德意两国的关系及太平洋地区的贸易均等,但遭到日本拒绝。10月13日,近卫内阁辞职,东条英机组阁后,确定了《帝国国策实施要领》:第一,决心对美、英、荷开战,武装进攻的时间规定为12月初,在此之前完成作战准备。第二,对美国谈判继续到12 月1日午前零时,如果在此之前谈判成功,即停止武装进攻。11月5日, 东条英机派前驻芝加哥领事来栖三郎去华盛顿进行新一轮的谈判,同时又给日本联合舰队发出作战命令:“在十二月上旬完成对美英荷开战的准备”。美国方面旋即加强对日的提防,政府电告各舰队司令对日采取戒备措施,并对太平洋上的美国商船具体地指定了航线,以防备日本的突然袭击。此后的谈判对双方来说都是为准备战争赢得时间罢了。谈判桌上,来栖三郎向美国政府提出了一个所谓谋求太平洋和平的最后计划,第一部分即A方案,声称日本可以有限度地从中国撤军,第二部分即B方案,日本停止进一步军事活动,美国则向日本提供100万加仑的石油。 美国与之抗衡,11月25日,赫尔提出反建议,要求日本应无条件地从中国和印度支那全部撤军,声明美国只承认重庆政府,而不承认伪满洲国和汪伪政权,强调日本应放弃德意日三国同盟,即《赫尔备忘录》。日本视此为美国决心开战的最后通牒。12月1日, 御前会议决定:“以《帝国国策实施要领》为依据的美日谈判,终未能达成协议,帝国决定向美英荷开战。”日美对立转入武力阶段。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 结束了长期以来美国想不通过战争绥靖与遏制日本的政策。
结束语
20世纪以来,在远东太平洋地区,以中国为焦点的美日争霸矛盾贯穿始终。伴随30年代国际形势的日益复杂化,日本要打破远东现状的欲望越来越强烈,走上了武力抢夺殖民地的法西斯道路,美国则想方设法要维持现状,保障以他为主的“门户开放,利益均沾”政策的实施。两国关系愈益紧张,最后发展到非用武力解决问题不可的地步。
与之相适应,美国的对日政策也出现了由软到强硬遏制的变化。但美国整个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未变,即维护和扩大美国的经济利益,避免承担义务和卷入战争,尤其是太平洋战争。因而在30年代前半期,美国对外政策更多地考虑如何避免国际冲突,控制西方和远东两大市场,以服务于美国的经济利益。在西方推行“中立”政策,在远东则执行“不承认主义”政策。这些政策可谓美国牌的绥靖主义,这确实对法西斯的侵略起到了绥靖作用。30年代后半期,尤其在1938年后,美国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如国内修改或废除“中立法”的斗争,把亚洲战争与欧洲发生的事情联系起来,制定了“彩虹计划”,有区别的对待侵略与被侵略的国家,对外政策的绥靖色彩日益消淡,而更多的考虑如何减轻法西斯势力对美国的战争威胁。美国对日政策日趋强硬,乃至发展为太平洋战争前夕的完全遏制政策。从美国“先欧后亚”的全球战略看,太平洋战争前夕的对日政策,军事意义逐渐大于经济意义,而且日显重要。
总而言之,从美国对日政策的演变及其国内外因素对决策的影响进行分析,结论为对日政策是绥靖与遏制的结合物。这种政策给美国带来了积极影响,首先有利于美国谋求更大的经济利益,避免了过早卷入战争所要付出的代价,保障了美国最大限度的发展对外贸易。然而,利用中国牵制日本造成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付出了更大的牺牲,正是这种牺牲给恐惧战争的美国人带来了心灵上的安宁;其次有利于美国维持中日战争,争取中国成为反日基地,实现中美战时合作,并为把中国作为政治盟友作准备,以最终完全控制中国乃至世界。这种政策是一种资产阶级极端利己主义的霸权政策。
注释:
〔1〕罗伯特·达莱克:《罗斯福与美国对外政策》(上)第108页,商务印书馆,1984年。
〔2〕罗伯特·达莱克:前引书第109页。
〔3〕约翰·科斯特洛:《太平洋战争》第59页。
〔4〕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下第610页。
〔5〕罗伯特·达莱克《罗斯福与美国对外政策》(上)第210 、 221页。
〔6〕罗伯特·达莱克《罗斯福与美国对外政策》(上)第210 、 221页。
〔7〕罗伯特·达莱克《罗斯福与美国对我政策》(上)第276页。
〔8〕C、A、麦克唐纳《美国、英国与绥靖,1936—1939年》第147页,中国对外出版翻译公司。
〔9〕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下第648页。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1997年12期
【原文出处】《江汉大学学报》(武汉)1997年04期第105-109页
关键词 门户开放 太平洋战争 东亚新秩序
对日政策是美国远东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远东,长时期存在着美国与日本的利益碰撞,两国关系时而紧张时而缓和。20世纪30年代至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国际形势极度动荡不安,美国为了保障自身最大的经济利益,对日本采取了绥靖与遏制相结合的政策。其核心是避免承担任何义务,孤立于战争纠纷之外,以软硬兼施的外交手法,维持美国的“门户开放”,以经济实力为后盾维持美国的竞争优势,谋求长远目标——远东及世界霸权。但是,这种政策面对东西方法西斯咄咄逼人的军事攻势,最后被推到了战争的边缘。1941年12月7日, 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被迫对日宣战,两国外交关系结束。本文拟就这一时期美日矛盾及美国对日政策的演变作一分析。
一、三十年代美国对日政策的演变
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爆发,引起资本主义各国疯狂地争夺国外市场。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由来以久的以中国为焦点的美日霸权之争再度激化。地盘小,资源少的日本走上了穷兵黩武的法西斯侵略道路,矛头直指中国,对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形成严重威胁。在国际形势急剧变化的年代,美国的对外决策面临更多的国际国内复杂因素,远东政策在外交波涛中起伏不定,对日政策呈现软硬两面性特点。
30年代前半期,美日远东争霸矛盾暗中激化,美国的对日政策软弱无力,主要采取“不承认”、“不干涉”日本侵略的缓和政策。
1931年,日本发动“9.18事变”。9月24日, 美国国务卿史汀生向中日两国发出备忘录,要求停止军事行动并撤退军队。而关东军却进一步扩大军事行动。日本侵华势态逐步升级,虽有其它原因,但美国对侵略者与被侵略者不加区别对待的软弱态度,更是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气焰,直至日本完全控制东三省。美国感到有从满洲资本市场被完全排挤出去的危险,对日态度才趋于强硬。1932年1月17 日史汀生宣布对日本以武力改变中国现状一概不予承认的所谓“史汀生主义”,美国的口头抗议并未使日本屈服。1月28日,日本发动上海事变, 直接触犯了欧美在华的权益,欧美对日的军事行动表示了强硬态度。日本为了保住满蒙的既得利益,于5月5日签订停战协定。此时,日本控制的“满洲国”已宣告成立。
日本退出国联后,更是一意孤行,一方面巩固在满洲的地位,另一方面向中国华北地区发起攻势。1933年7月1日,日本外务省情报部部长天羽英二宣称要排挤美英在华势力,关闭中国门户,把中国视为由日本独占的“保护国”。针对日本的武力挑衅,美国新任总统福兰克林·罗斯福,在承袭史汀生不承认原则的同时,积极加强海军建设,以此刺激国内经济复兴和在军事上抗衡日本。1933年6月, 罗斯福从公共建设工程中拨专款2.38亿美元,建造总计有12万吨的30艘舰艇,这个数字和国会已经同意建造的共达1.7万吨的5 艘舰艇加在一起, 建设费用总数是1916年以来海军建设费用的三倍,也是从那时以来最庞大的一项海军建设计划。1934年初,罗斯福又促使国会通过《文森扩充海军法》,规定建造和更新舰艇的数量达到1922年华盛顿和1930年伦敦两个海军条约所规定的最高限额,计102艘新舰。〔1〕鉴于国内孤立主义势力强大,为了保证新政的顺利实施以及避免陷入对日贸易关系的危机,罗斯福在提出海军计划的同时,又批准了一项不付诸任何行动,毫无刺激的远东政策,指望由国联来处理中日冲突,自己则躲进了避风港。另一面美国则通过增加对国民党政府的经济技术援助,扶植中国统治集团中的亲英美派来抗衡日本。1933年3 月美国对蒋政权提供了五千万美元的棉麦借款,出售飞机给中国,并积极策划宋子文、孔祥熙组织新银行。这些措施有利于美国经济振兴和控制中国市场,但却加深了与日本的明争暗阗。1934年4月天羽英二发表声明, 声称日本负有“维持东亚和平与秩序的使命”,意味着日本欲取代美英在远东的地位,美日矛盾步步升级。
上述过程,反映了30年代前半期美国的对日政策主要表现为一种坚决不承认的外交姿态,未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外交效果,体现了软弱性特点。其目的是保持危机期间更显重要的美日贸易不受影响,这种作法对日本的侵略起到了绥靖的作用。美国采取这样的外交手法,是诸多因素决定的。首先,在大危机冲击下,美国当务之急是解决国内事务,这是民心所向,公众对国际事务漠不关心,外交处于次要地位,而外交的主要问题又是调整拉美的政策和处理欧洲问题,无暇顾及日本。其次是美国在东北的经济利益小于在日本的利益,美国不会轻易因中国去冒犯日本。正如美国远东司司长斯坦利·项白克所说,解决中日冲突这项任务应该由国际或英法来主动承担,这些国家的物质利益面临的威胁比起美国来要严重得多。〔2〕第三,30 年代初日本国内掀起了强烈的反苏浪潮,美国幻想借助日本势力防止共产主义向中国渗透,把日本这股祸水引向苏联。第四,罗斯福上台后,虽采取了扩建海军,扶植中国政府抗衡日本的措施,但总统受孤立主义占优势的国会掣肘,步履维艰。再则,国内贸易上的保护主义,政治上孤立主义和普遍的和平主义情绪结合在一起,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一直影响着30年代美国对外政策的制定。
30年代后半期,美日远东争霸矛盾激烈化,美国的对日政策趋于强硬,并逐渐向遏制政策转变。
1936年1月,罗斯福发表国情咨文说:“许多宿敌死灰复燃, 昔日的激烈情绪又冒出来,扩充军备和扩大势力的新的骚乱,正在不止一个地方抬头。”〔3〕罗斯福清楚地认识到世界局势的严峻, 美国的安全将遭受威胁。2月,不顾孤立主义思潮的阻挠, 要求国会拨给海军有史以来最大的巨额款项,建造大型军舰,以抵销日本在远东的军事影响。是年,日本召开五相会议,确定其“根本国策在外交和国防相互配合,一方面确保帝国东亚大陆的地位,另一方面向南方海洋发展”。〔4 〕并正式终止了《华盛顿限制海军军备条约》1936—1937年日本军费高达10.6亿日元,1936年单为入侵华北的军事需要就增加预算开支1780万日元,且军队技术装备大大提高,人员、武器大为增加。1937年日本步兵师团的大炮装备数量几乎赶上英美,超过法国,作战飞机数量也大大增加。此外,还建立了世界最大的战舰。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在华侵略频频得手,美国在华权益受到沉重打击。在远东,日本大有席卷中国、占领西太平洋之势,形成对华盛顿体制的强大冲击,美日矛盾迅速激化。
面对法西斯的猖狂进攻,美国政府决策人有区别地对待侵略者与被侵略者已初露端倪。1937年6月, 罗斯福撤销国务院反苏的东欧事务司。〔5〕以改善中苏关系,抗击日德结盟。中日战争爆发后, 罗斯福顶住孤立主义势力,迟迟不宣布实施“现购自运”的“中立法”,认为“中立法”对中国是不利的。10月,发表“防疫演说”。12月12日,日本空军炸毁停泊在长江的美国炮舰和3艘油船的“帕奈号事件”后, 罗斯福研究了惩罚和制裁日本的几个方案。17日他对内阁说,他有权对日本实行经济制裁,特别是禁运棉花、石油和其它货物,他还研究了可能采取的海军行动。次日,他又对内阁说,英美两国可以从阿留申群岛到新加坡的航线上,对日本实行封锁,这个任务比较简单,不要一年日本就会屈服,并指出他不久将要求国会批准比原定计划更大的海军预算。罗斯福的谈话,反应了有遏制日本的倾向。但同时他又解释说,当他需要得到的结果,如同发动军事行动取得的结果一样时,他“并不愿意通过战争去解决”。〔6 〕罗斯福在积极寻求一条公众支持的非战争手段的抵抗日本的道路。
1938—1939年,法西斯阴霾进一步笼罩着世界。在西方,德国占领奥地利、捷克,意大利入侵阿尔巴尼亚;在东方,日本大举进攻,占领大半个中国,在太平洋上占领东沙群岛、金门、厦门、南澳和海南岛等地,形成了攻击菲律宾、新加坡的有利地位,摆出了一副决心控制西太平洋的架势。〔7〕1938年11月3日,日本近卫发表建立“东亚新秩序”的声明,实际上是对美国在东亚的地位和“门户开放”政策的直接挑战。1939年9月,德国出兵波兰,二战全面爆发。固守“中立”, 躲在避风港的美国大为震惊。美国面临东西方法西斯的严重威胁,对外战略取向两洋作战。在远东,开始强调援华需要,采取较强硬的立场反对日本在中国及太平洋地区的扩张。
1938年1月,罗斯福再度建议国会拨款10亿美元以扩建海军。6月对日本实行道义禁运,禁止向从空中轰炸和平居民的国家出售飞机和制造材料,这是遏制日本侵略的最初尝试。10月罗斯福宣布增加3 亿美元国防经费,并提出扩大美国的航空工业,要求年产1.5万架飞机, 用以对付日益猖厥的东西方法西斯势力。12月,美国表示不承认日本在不属于它的主权范围内建立“东亚新秩序”的主张,并向华贷款2500万美元。1939年1月4日,罗斯福向国会提出咨文“要以不打仗但比空话更强烈、更有效的方法来抵抗侵略。”〔8〕3月,再次向华贷款1200万美元。 4月,美国将舰队转移到太平洋牵制日本。5月,国会通过海军扩建法, 决定加快造舰进度,计划十年内造舰115万吨。1939 春夏在讨论修改“中立法”时,罗斯福主张坚决废除“中立法”,以援助中国等被侵略国家,由于孤立势力的强大,罗斯福暂时终止了废除“中立法”的斗争。6 月将太平洋地区对日作战的“橙色计划”发展为欧亚两线作战的“彩虹计划”,将亚洲战争与欧洲战争联系起来,援助被侵略者,以抵抗法西斯同盟的全球威胁。7月26日美国通知日本《美日商约》在1940年1月26日到期后不再续订。1940年4月美国再次贷款2000万美元给中国, 而对日贸易却在限制中缩减。
30年代后半期,国际风云变幻莫测,德意日法西斯侵略得逞,国际危机日益深重。与此同时,美国国内危机得以克服,政府意识到有对外采取主动的可能,外交与内政相比更显得重要,对日政策发生着趋于强硬的变化:一是改善美苏关系,有利于以后联合抗击法西斯;二是出现了遏制日本的倾向,但因孤立主义势力强大,罗斯福对外交事务的态度仍是暖昧和犹豫不决的;三是更多的从全球战略考虑对日政策,在把亚洲战争和欧洲战争结合起来的同时,更加关注中国,增加对中国的经济援助,利用中国人民强大的抗日力量来牵制日本南下,把日军主力陷在中国,以保护美国在远东的利益;四是加强国防,重视航海航空业的建设,以防不测。
二、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的美国对日政策
1940年7月26日,日本近卫内阁确定《基本国策纲要》, 即“建设以日本皇国为中心,以日满华的牢固结合为主干的大东亚新秩序”。其方针是南进政策和强化与德意的政治联合,把英、荷、法的太平洋属地,以及菲律宾、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囊括在所谓“大东亚共荣圈”里。〔9〕9月与德意结成三国军事同盟,矛头直指美国,大举南进。在险恶的国际局势下,美国孤立主义思想越来越没市场,总统与国会如履薄冰的关系趋于融洽,以利共同行使外交权。公众对外事务意识强烈,外交成为举国上下皆关心的首要问题。美国完全执行强硬的遏制日本的政策:第一,加强军事防务准备,并作较大的军事力量显示,威慑日本。第二,大量援助中国,除经济援助外,坚持只承认蒋政权,要蒋介石暂时克制同共产党的内部斗争,并进行军事指导,以此充分利用中国的抗日力量来抗衡日本,且拟与蒋介石联盟,为美国未来在亚洲施展影响作准备。第三,实行各种各样的禁运,对日本进行财政、经济制裁以对付日本企图控制远东的要求。这一时期的对日政策经济意义在减小,军事意义在增大,并服从于“先欧后亚”的全球战略思想,避免或推迟与日本直接交锋。
1940年美国国会通过“加强国防法案”,授权总统禁止或限制输出国防需要品。5月,国会应总统之请拨款15亿美元用于国防建设, 接着追加一亿美元加强海军航空兵力量。6月,国会又增拨17 亿美元的国防费用,并同意把陆军正规军从28万扩大到37.8万,授权总统征召国民警卫队服现役的权力。7月,罗斯福宣布对备战物质实行“许可证制”。 9月颁布“征兵法”。9月23日,日军进占印度支那北部。25日,美宣布追加对华贷款2500多万美元。26日宣布对日禁运废钢铁,支援那些抵御侵略的国家。11月,美向中国提供1亿美元贷款, 50 架新式战斗机。 1941年1月, 罗斯福派白宫高级助理劳克林·柯里去帮助蒋介石解决经济困难, 表示美国决心提供额外援助, 于是美国政府又向中国贷款5000万美元,并下令允许美国军人加入陈纳德组织的援华空军志愿大队(飞虎队)。5月6日宣布中国为《租借法》授援国,并向宋子文表示,决心把授援国的物质送往中国。
美国在对日采取各种遏制措施的同时,自1941年春始,与日本进行了长达8个月之久的谈判,以作缓兵之计。 谈判桌上美日双方针锋相对,日本方面提出了《日美谅解方案》:日本撤出中国,恢复门户开放,但条件是美国承认伪满洲国,中国的蒋汪政权合并,确认菲律宾中立等。对此,美国赫尔提出了四项原则:尊重他国的领土和主权,不许干涉别国内政,遵守平等,放弃用武力改变太平洋现状。7月23日, 日军进攻法属印度支那南部,用武力否定了赫尔的“四项原则”。美国对日行为严加制裁,26日,冻结日本在美国的全部资产,设立美国陆军远东司令部,将菲律宾完全置于美军的直接控制之下,随后又向中国派遣了军事顾问。8月1日,宣布对出口日本石油实行全面禁运,并中断了美日会谈。17日,罗斯福会见日本驻美大使野村时,强调如果日本武力政策再前进一步,美国则不得不采取必要措施,以维护美国的合法权益。8 月28日,野村大使代表日本近卫内阁向美政府建议日美两国首脑直接进行会谈。9月3日,罗斯福写信给近卫,指出会谈的前提条件应当是日本从中国撤军,日本改变与德意两国的关系及太平洋地区的贸易均等,但遭到日本拒绝。10月13日,近卫内阁辞职,东条英机组阁后,确定了《帝国国策实施要领》:第一,决心对美、英、荷开战,武装进攻的时间规定为12月初,在此之前完成作战准备。第二,对美国谈判继续到12 月1日午前零时,如果在此之前谈判成功,即停止武装进攻。11月5日, 东条英机派前驻芝加哥领事来栖三郎去华盛顿进行新一轮的谈判,同时又给日本联合舰队发出作战命令:“在十二月上旬完成对美英荷开战的准备”。美国方面旋即加强对日的提防,政府电告各舰队司令对日采取戒备措施,并对太平洋上的美国商船具体地指定了航线,以防备日本的突然袭击。此后的谈判对双方来说都是为准备战争赢得时间罢了。谈判桌上,来栖三郎向美国政府提出了一个所谓谋求太平洋和平的最后计划,第一部分即A方案,声称日本可以有限度地从中国撤军,第二部分即B方案,日本停止进一步军事活动,美国则向日本提供100万加仑的石油。 美国与之抗衡,11月25日,赫尔提出反建议,要求日本应无条件地从中国和印度支那全部撤军,声明美国只承认重庆政府,而不承认伪满洲国和汪伪政权,强调日本应放弃德意日三国同盟,即《赫尔备忘录》。日本视此为美国决心开战的最后通牒。12月1日, 御前会议决定:“以《帝国国策实施要领》为依据的美日谈判,终未能达成协议,帝国决定向美英荷开战。”日美对立转入武力阶段。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 结束了长期以来美国想不通过战争绥靖与遏制日本的政策。
结束语
20世纪以来,在远东太平洋地区,以中国为焦点的美日争霸矛盾贯穿始终。伴随30年代国际形势的日益复杂化,日本要打破远东现状的欲望越来越强烈,走上了武力抢夺殖民地的法西斯道路,美国则想方设法要维持现状,保障以他为主的“门户开放,利益均沾”政策的实施。两国关系愈益紧张,最后发展到非用武力解决问题不可的地步。
与之相适应,美国的对日政策也出现了由软到强硬遏制的变化。但美国整个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未变,即维护和扩大美国的经济利益,避免承担义务和卷入战争,尤其是太平洋战争。因而在30年代前半期,美国对外政策更多地考虑如何避免国际冲突,控制西方和远东两大市场,以服务于美国的经济利益。在西方推行“中立”政策,在远东则执行“不承认主义”政策。这些政策可谓美国牌的绥靖主义,这确实对法西斯的侵略起到了绥靖作用。30年代后半期,尤其在1938年后,美国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如国内修改或废除“中立法”的斗争,把亚洲战争与欧洲发生的事情联系起来,制定了“彩虹计划”,有区别的对待侵略与被侵略的国家,对外政策的绥靖色彩日益消淡,而更多的考虑如何减轻法西斯势力对美国的战争威胁。美国对日政策日趋强硬,乃至发展为太平洋战争前夕的完全遏制政策。从美国“先欧后亚”的全球战略看,太平洋战争前夕的对日政策,军事意义逐渐大于经济意义,而且日显重要。
总而言之,从美国对日政策的演变及其国内外因素对决策的影响进行分析,结论为对日政策是绥靖与遏制的结合物。这种政策给美国带来了积极影响,首先有利于美国谋求更大的经济利益,避免了过早卷入战争所要付出的代价,保障了美国最大限度的发展对外贸易。然而,利用中国牵制日本造成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付出了更大的牺牲,正是这种牺牲给恐惧战争的美国人带来了心灵上的安宁;其次有利于美国维持中日战争,争取中国成为反日基地,实现中美战时合作,并为把中国作为政治盟友作准备,以最终完全控制中国乃至世界。这种政策是一种资产阶级极端利己主义的霸权政策。
注释:
〔1〕罗伯特·达莱克:《罗斯福与美国对外政策》(上)第108页,商务印书馆,1984年。
〔2〕罗伯特·达莱克:前引书第109页。
〔3〕约翰·科斯特洛:《太平洋战争》第59页。
〔4〕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下第610页。
〔5〕罗伯特·达莱克《罗斯福与美国对外政策》(上)第210 、 221页。
〔6〕罗伯特·达莱克《罗斯福与美国对外政策》(上)第210 、 221页。
〔7〕罗伯特·达莱克《罗斯福与美国对我政策》(上)第276页。
〔8〕C、A、麦克唐纳《美国、英国与绥靖,1936—1939年》第147页,中国对外出版翻译公司。
〔9〕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下第6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