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史 |
1931—1945年日本的对外战争与工业化RQ本文1996年8月收到。
赵自勇
【专题名称】世界史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1997年04期
【原文出处】《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广州)1996年06期第105-112页
【作者简介】赵自勇 华南师范大学历史系
【关 键 词】日本/对外战争/工业化/经济发展
一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在日本现代史上被称作“十五年长期战争时期”。日本之所以走上对外侵略战争的道路,有复杂的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原因。本文的着眼点是战争与经济发展、工业化的关系问题。关于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解释是:日本通过明治维新以来的经济发展,在19世纪末就已成为东亚的霸权国家和世界强国,但是,日本尽管通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战争景气经济又有了较大发展,其实力和美、英、德等国比较起来仍没有摆脱二流国家的地位。农村的贫困和城市工人工资水平的低下造成国内市场狭窄,而技术落后造成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无力同其他国家竞争,这是日本在20年代长期陷于经济危机的原因。世界经济大萧条和中国国内民族主义的兴起,最终引发了日本试图通过战争在东亚建立自己的殖民地,掠夺压制其他民族,排除欧美国家,达到和平竞争条件下无法确保的市场和资源,解决内部的经济矛盾。
到1930年日本仍是个农业国。在总人口中居住在10万人以上城市的人口只占18%,居住在不到5千人的农村内的人口占39%。在职业人口中,从事农业的占48%,从事工业的占19%,从事商业的占15%,从事公务和自由职业占7%[①]。也就是说仍有约半数的人口从事农业,为租佃地主制度所束缚,生产发展缓慢,处于贫困状态。在工业部门,轻工业占压倒优势,在1930年轻重工业分别占67.2%和32.8%。[②]在工厂工人中,占多数的仍是纺纱、纺织女工,在1930年出口商品中纺织工业占了54.8%[③]。日本技术水平还很低。纺织业依靠残酷地剥削女工维持其竞争力,钢铁、机械和化学等高级工业品仍完全依靠进口。当日本开始发动战争时,是“以生丝来购买军舰”的,这样的一种经济结构和技术水平显然不能支撑大规模的战争。所以对日本来说,加速重化工业发展是对外战争的迫切需要。
日本是一个狭小的岛国,自然资源非常贫乏。工业发展所需的原料严重依赖进口。据统计,在1925—1929年间日本的原料自给率只有40%,而苏联达111%(1931—1932年度),美国是105%,德国是78%,英国是67%,法国是63%,只有意大利低于日本,为27%[④]。这说明在世界的主要工业生产国中,日本经济基础非常脆弱。它没有像苏联和美国的先天优势,便试图像英、法、德等国那样通过建立殖民地来保证原料的供应,中国成为其首要的夺取目标。20年代后期中国民族主义的兴起和美国在华商业利益的扩张,使日本感到在这个被它视作传统势力范围的地区的利益已无法通过和平竞争的方式维持下去,而恰逢此时日本国内军国主义兴起,所以最终采取侵华政策就不是偶然的事了。日本占领东北、华北之后进行大量投资,以便掠夺开发那里的丰富的铁、煤、盐、棉花等资源,并在东北进行重工业建设。目的很明确,就是要为以后进行的战争建立原料和军需物资供应地。同中国相比,从工业生产来看日本是一个强国,所以其侵华战争能够一时得逞,但是同美国比较起来,显然成了一个弱国:
表1 日美主要物资生产量比较(美国是日本的倍数)
(资料来源:国民经济研究协会:《基本国力动态总览》,此处转引安藤良雄:《太平洋战争的经济史研究》,东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73—374页)
从上表日美两国主要物资生产的差距可以想象出以此为支撑的两国的工业生产的差距。其实日本不只和美国的实力有着差距。再从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即钢铁产量来看,1938年美、德、苏、英、法5国的产量分别是日本的5.3、4.6、3.2、1.9、1.4倍[⑤]。这种国际力量对比,日本军部和政府也是清楚的,所在北上还是南下的问题上迟迟不能决定。不过,日本没有估计到的是由于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使侵华战争长期化,而英、美对华物资援助进一步增强了中国军队的实力和信心,使日本的资源状况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恶化了。尽管出于实力对比,日本一直试图避免同英美直接开战,但随着战争的时展,同欧美国家的切身利益发生冲突,于是遭受到英、美等国的越来越强烈的经济制裁。这对日本是致命的,因为日本对美、英及其殖民地的出口占总量的35%,进口则占56%,像石油、机械、废铁等主要军事物资几乎全部来自英、美,在资本和技术上也是高度依赖美国[⑥]。据统计,日本石油的自给率1937年只有7%,铁矿石自给率1940年只有17%,橡胶和铝则需100%地进口[⑦],而这些几乎是全部是从东南亚地区输入的。在石油进口因受制裁而断绝后的1941年10月,日本的石油库存量只有840万升,够支持战争两年之用,这就意味着两年之后,日本将会丧失战斗力,不战自败[⑧]。这就说明英、美等国利用所控制的资源完全可以决定日本的命运,而日本决不会坐以待毙,于是日本冒险发动了太平洋战争,占领了东南亚,目的就是要夺取那里丰富的铁矿、铝矿、锰矿、橡胶、大米等重要战略资源,偷袭珍珠港不过是避免首先被动挨打罢了。当时日本政府和军部的多数意见正如企划院总裁铃木贯一中将所讲:“正因为受到经济制裁,物资生产率不足,才为打开局面而决定开战。”[⑨]但是,没有强大的工业生产的支持,一时得逞的冒险是无法维持长久的。尽管战争期间日本极力加速工业生产,但是资源短缺的问题严重地暴露了出来,占领东南亚只是给人们带来了短暂的乐观,漫长的海上运输线很容易受到攻击,从1942年起日本拥有的船只大量减少,资源进口以非常困难:
表2 日本船运能力的变化(100吨以上的钢船) (单位:千吨)
(资料来源:安藤良雄:《太平洋战争的经济史研究》,第100页)
本来为夺取资源而进行的战争并未能达到目的反而使问题更加严重,原料不足只得依靠国家管制和牺牲消费来支持战争,但切断了物资供应线的日本就如同切断了颈动脉,到1944年8月连军需省都认为日本的军事经济机器已濒临崩溃,战争的结局早已决定。从其经济实力来看,也许日本发动的是一场根本没有希望的战争。
二
由于战争需要的推动,“十五年长期战争”时期日本的工业化有了比较大的发展,不过这种工业化是不平衡的,畸型的。
表3 日本农业和工业产值比例
(资料来源:万峰:《日本资本主义史研究》,第223页)
表4 产业工人构成变化表
(资料来源:井上清、铃木正四著:《日本近代史》上册,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659页)
表5 重工业和轻工业所占比例
(资料来源:万峰:《资本主义史研究》,第226页;日本经济新闻社编:《日本的产业》,东方出版社1992年版,第24页)
表6 工业生产增长率(5年增长%)
(资料来源:有泽广已编:《日本产业百年史》,此处转引日本经济新闻社编:《日本的产业》,第11页)
其实表3对我们认识问题是有欺骗性的。因为这个时期劳动力缺乏,农机具和化肥不足,日本的农业实际是处于停滞、倒退状态,从农产品数量来看没有增长[⑩],表中产值的巨大增长恐怕应归因于价格因素。所以这个时期在整个经济中工业所占的比重应比表中所反映的数字要大。从产业工人的人数增长也可以看出来:1930年是168万[(11)],1936年底增加到259.3万,1944年初达到826.2万(见表4)。到1944年2月,在就业人口中从事农林水产业的占44.8%,从事工矿和交通运输业的占37%,从事商业的占7.9%,从事公务自由业的占8.9%[(12)],和1930年的职业结构比起来从事工业的增长幅度减少,这可能是国家的经济体制的影响,统治经济使流通和服务部门没有随着工业部门的增长而增长;否则,农业人口的比例应该更小才是。工业化仍在进行。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工业年均增长约在10%左右(见表6);从生产指数看,从1931年到1941年日本工矿业增加了一倍以上[(13)](而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的工矿业再没有增长)。
轻纺工业是日本长期以来占主导地位的部门,特别是纺织工业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利用女工的低工资、长时间劳动和使用落后的机器设备获得成本优势,成为重要的纺织品出口国。为了应付经济萧条,20年代下半期开始的生产合理化运动使日本纺织业的技术水平提高、成本降低、产品质量得以改进。1931年末高桥是清藏相再次禁止黄金出口,使日本汇率大幅度下降。日本的棉布以低价格突破各国的进口限制和关税壁垒,出口迅速增长,1933年超过英国,成为最大的出口国。1936年日本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人造丝出口国。正是由于其纺织品的大量出口,日本招致了其他国家的倾销责难。但是对日本来说,纺织工业30年代作为最大的出口产业成了整个经济的驱动力,利用挣取的外汇培育重化工业和扩大军事工业,为推动整个国家的工业化作出了贡献。但是1938年以后随着日本经济向军需工业的转移,纺织业成了牺牲的对象,进入停止和倒退的状态。如果不是战争,日本30年代纺织工业的发展也许会成为战后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起飞的典范,即依靠廉价的劳动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并大量出口,作为成功的出口导向型战略的第一步。由于纱厂转产飞机和飞机零件,纱厂的锭子从1937年的1216.5万减至1946年2月的215万,减少了82%[(14)]。1941年日本约有269家纺织厂,到战争结束时只剩下38家[(15)],设备要么转产要么作为废铁被送到军需工厂。这只是一个例子,太平洋战争期间和平工业都是如此,随着战争的深入,人民生活急剧恶化,战争末期消费品基本上从人民的生活中消失了。
这一时期日本的工业化的主要成绩还不是在轻纺部门。正如表5所示,侵华战争开始前的1930年,工业产值中重化学工业才占32.8%,这样的一种工业基础,是不能够支持未来的侵略战争的。于是在军需的刺激下,日本通过政府的力量,加速了重化工业的发展。“重化工业的发展是与日本侵掠中国的战争并行的。”[(16)]正是这一漫长的战争时期,日本的重化工业才摆脱对轻纺工业的从属状态,成为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主角[(17)]。1936年重化工业首次超过轻纺工业,到1941年重化工业所占比重已达66%,此后由于以牺牲和平工业的方式发展军需工业,重化工业所占的比例更进一步提高。
日本重化工业在20年代处于低落状态,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1931年日本工业界仍存在严重的开工不足的现象,但是九·一八事变之后,随着军需定货的增加,给处于萧条状态的产业界以巨大的刺激,使得日本从大危机的复苏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工业化国家都迅速,时间上提前了一年。1931年8月实施“重要产业统制法”,政府开始通过对重要行业减免税,拨付奖金与补助款,金融方面的特别优惠措施进行扶植。像汽车、钢铁、机械、飞机等产业一开始就被列为重要产业,从而为其发展创造了条件。
从1936年起,政府对军需工业的投资开始大量增加。由于军需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日本的资源贫乏的局限性再次显露出来。一方面内需的牵制和其他国家的贸易保护,使出口难以增加;另一方面,增加的资源需求,必需扩大进口。当时物资对进口的依存度是橡胶100%,棉花99.9%,重油80.1%,盐63%,铁矿石52.3%,锡52.9%,铅93.2%[(18)]。这样造成日本国际收支逆差。当1937年陆军提出“重要产业五年计划”,以振兴重要产业扩充军备的时候,近卫内阁不得不设法实行管制经济,提出“财政经济三原则”:一是国际收支平衡,二是物资供需平衡,三是扩充生产能力。鉴于当时已经存在的国际收支困难和物资供应紧张,要完成军队要求的扩充生产能力计划,办法只有政府把物流和资金流动都直接管制起来,压缩消费部门,集中有限的资金和资源确保军需生产。从此重化工业开始以牺牲轻纺工业为代价获得巨大发展。随着战争的进行,物资供应紧张的局面进一步加剧,工业发展中的不平衡状态更为严重,这反映在表6中各工业部门增长率的巨大差别。
在军需的刺激下,基础薄弱的重工业获得了巨大发展。生铁产量从1931年的15.7万吨增加到最高水平的1942年的425.5万吨,原钢从1931年188.3万吨增加到1943年的765万吨,机床由2250台增加到1943年的60134台[(19)],汽车由1930年的458辆增加到1943年的46494辆[(20)],飞机生产从1941年的2664架增至1944年的28392架,新造船只吨数从1941年的26万吨增加到1944年的158.4万吨[(21)]。这些数字和当时美国的生产能力比较起来算不上什么,但是从日本自己的工业化进程来看,可以说是空前的巨大变化。同样也是为了应付战争,日本大力加强科学和技术研究,这一时期日本的工业技术水平也有较大提高,像“零式”战斗机、“大和”号战列舰、“亚洲”号高速列车的技术水准已处于世界前列。
不过当时日本的工业生产整个是服务于战争目的的,1932年53.7%的机械工业是军需生产,到1938年比例就已更高达75.3%[(22)]。除了国营军工企业之外,大财阀下属企业接受军部定货,也大量进行军工投资。30年代前期各财阀的军工投资在资本总额中所占的比例已达到:三井19%,三菱26.6%,住友14.3%,大仓17.4%,日产50.7%,日窒53.8%,日曹93.4%,森83.2%,理研95.3%[(23)]。随着战争的推进,日本经济的军事化进一步提高。
表7 军费支出及其在国家财政和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
(资料来源:小山弘健:《日本军事工业的历史分析》,御茶水房1972年版,第170、199页)
从上表可以看出,实际上到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整个日本已经成为一座军工厂。
整个战争时期,日本的工业实现了一次在和平时期不可能如此迅速的巨大转变,完成了一种畸形的重化工业化。尽管这次转变对日本的国民是一场灾难,但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还是有其意义的。巨大的生产能力经过转向可从事和平工业。尽管有战争末期美军对日本本土的轰炸造成的巨大破坏,但战败时日本拥有的设备能力与1937年相比,制铝为7.6倍、机床为2.4倍、生铁、电力均为1.9倍、苛性碱为1.7倍[(24)],而且一些部门的技术水平远远超过了战前。战后的重化工业化成功的背后,不仅仅是战争期间建造的作为军事工业的重化工业设备,在这些工厂里培养的掌握了技术的技术人员和工人,成了战后发展的直接准备,这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战争期间的机枪工厂转产缝纫机,光学兵器工厂转产照相机和双筒望远镜,这些设备、技术和劳动力的积累,大大影响了后来日本经济的发展方向。[(25)]
经过战争,日本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战争开始时,日本的产业工人中有一半以上仍是纺织女工,但到战争结束时男工在制造业中已占据了绝对优势。战争把青年男子强行从农村赶出,要么成为军人,要么成为军需工厂的工人。正如森岛通夫所说:“不管怎么说,在战争期间社会内部实现了一次巨大的转变,尽管战后确实有许多工人回到了农村中去,但制造业中男工的相应比例在1947年时是从67%的水平上开始前进的。除非有一个事实上的社会方向的大转变,否则,日本要想回到农业和精纺工业为基础经济的国家已经是不可能的了。”[(26)]
二
一位日本学者说过:“也许是由于资料所限,当分析日本经济的时候,往往将战争时期的内容从简,几乎直接就从战前跳到战后。……要考虑战后的话,不能无视战争时期,实际上,在战争时期所制定并实施的制度,基本上被原原本本地继承下来而成为日本战后的经济制度;在战争期间扩大的产业成为战后的主要产业;战争时期的技术在战后的出口产业中得到运用;战后国民的生活习惯也是从战时以来的变化中逐渐演化而来的。”[(27)]历史的发展始终是连续与断裂的统一,战争时期的特殊环境和和平时期有巨大差别,但同样有着历史的内在联系。如果没有战争,日本肯定也会发生重化工业化,只不过发生这种转变的时机、速度和方式会有所不同罢了。既然以战争为契机发生了这种转变,尽管多么不正常,但还是成了战后发展的基础。
日本通过侵略战争,以建立经济上的稳固地位的军国主义道路遭到了惨败,最后被美国人彻底铲除了。但是这一时期单纯为发展经济而设计的政策和制度还是行之有效的,成了留给战后的遗产。“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发展经济的手段最后证明对达到其他目的同样适用。”[(28)]
战后普遍流行的转包制始于战时。参与军需生产的大企业,随着定货的不断增多,自身的设备和能力远远不够,就把一些产品转包给其他中小企业。这是一种增产的应急措施,战争的进程已不容许大企业通过增加设备投资来增产,通过转包制,中小企业的技术和生产水平得以提高,因为有稳定的定货而得以发展。这种转包制成为战后日本在推行出口导向工业过程中,扩大生产能力迅速增加出口的一种手段。
被称为战后日本获得经济优势的“三件神器”即三大法宝的资历工资制、终身雇佣制和企业工会制都与战争时期的经历有关。其实终身雇佣制和资历工资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已被采用[(29)],当时适用范围只是大企业的白领工人,一战开始扩大到蓝领工人。战争时期中小企业也开始采用这种制度,因为这时劳动力奇缺,而1940—1941年实行的工资统治,缩小了不同规模企业之间的工资差距,为中小企业实行终身雇佣制奠定了客观基础。
战争时期所有的工会都被解散,成立了劳资双方统一组织的产业报国会,参与产业安全运动、生活指导、物资配给等。这种为军国主义服务的组织被占领军强行解散,但是根据法令成立的工会保留了其特点,成为劳资调和的企业工会。
1942年新制定的日本银行法第一条规定:“日本银行为妥善运用国家经济总体力量,遵照国家的经济政策,维持完善的货币调节、金融调整和信用制度。”[(30)]这是日本为了从资金上保证军需生产而实行的金融统制,战后成了日本银行的窗口指导政策,体现了日本政府对企业进行的行政指导作用。
1944年制定了“军需公司指定金融机构制度”,政府指定军需生产主力企业为军需公司,公司根据政府的指令进行生产,政府给军需公司确定金融机构,由后者向军需公司给以充足的必要的资金供应,而其他金融机构,日本银行和政府对指定金融机构进行资金供应方面的援助。战后日本金融体制的一个特点就是,大企业把一家大银行作为主要往来银行,双方在资金和人事方面建立密切联系,以确保得到主要往来银行的优先资金供应(包括通过主要往来银行主办协调融资利用其他金融机构的资金)。
现在国外学术界在研究日本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时,强调最多的是关于政府的作用,认为日本经济的优势不在于自由放任的市场力量,而在于政府跟据自己的发展目标对企业的指导。纯粹的市场起作用的是利润原则,这既是资本主义的活力之所在,也是资本主义的局限性,经济危机的发生就是其弊端的体现。日本的经济制度在20年代之前同英国是类似的,正是为了对付经济危机、战争,从20年代末开始出现产业政策和日本式雇佣制度,以至最后形成了具有社会各阶级合作含义的“福利社会主义”。[(31)]战争的经历使国家的经济作用上升,虽然没能实现对经济的控制,但是却形成了指导经济发展的参谋本部——商工省、军需省、内阁企划院,后来演变成通产省,成为日本经济发展成功的制度准备。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的结果是达到了战争想要达到却没有达到的目标。1936年被军国主义分子刺杀的高桥是清藏相说过一句名言:“经济征服远比军事征服可取。”[(32)]但是也许我们可以说,没有后来的战争的经历,日本的经济发展可能走的是与实际不同的另一条道路。某种程度上是战争征服的经历使日本形撑了经济征服的体制。
注释:
①(11)藤原彰:《日本近现代史》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83年出版,第2—3、5页。
②万峰:《日本资本主义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26页。
③中村隆英:《近代日本的经济发展》,日本外务省1987年中文版,第44页。
④(22)安藤良雄:《太平洋战争的经济史研究——日本资本主义的展开过程》,东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87、95页。
⑤此处系作者根据1949年版《时事年鉴》(日文)第448页的资料统计计算的结果。
⑥⑨(15)(20)竹内宏:《日本现代经济发展史》,中信出版社1993年版,第87、90、103、99页。
⑦统计研究会编:《日本统计图解》,公论社1947年版,第4页。
⑧(18)(30)日本经济新闻社编:《日本的经济》,东方出版社1992年版,第37、31、36页。
⑩参见日本经济新闻社编《日本的产业》第211—216页表格中农产品数量变化情况。
(12)(25)(27)中村隆英:《日本经济:增长与构造》,东京大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142、143、133页。
(13)按照日本经济新闻社编《日本的经济》一书第233—235页表6—11,1931到1941年工矿业生产指数从3.9上升到了9.2(1980年为100)。
(14)(28)(31)(32)查默斯·约翰逊:《通产省与日本奇迹》,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169、319、15、318页。
(16)(26)(29)森岛通夫:《日本为什么“成功”:西方技术与日本的民族精神》,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89、203、155—156页。
(17)正田健一郎、作道洋太郎:《概说日本经济史》,有斐阁1978年版,第297页。
(19)(24)日本经济新闻社编:《日本的产业》,东方出版社1992年版,第235—239、35页。
(21)井上清、铃木正四:《日本近代史》下册,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658页。
(23)小山弘健:《日本军事工业的历史分析》,御茶水房1972年版,第232—233页。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1997年04期
【原文出处】《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广州)1996年06期第105-112页
【作者简介】赵自勇 华南师范大学历史系
【内容提要】 | 本文试图说明1931—1945年日本的对外战争与其经济发展的关系。日本之所以走上对外侵略战争的道路,是为了夺取海外市场和资源,而当时由于日本经济的相对落后性无法通过和平的经济方法实现这种目的。为支撑战争,这一时期日本进行了重化工业化,而基础的薄弱和资源的短缺,使以军需工业发展为内容的这种重化工业化只能以牺牲和平工业来实现。为战争目的发展起来的重化工业的设备、技术和劳动力成了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基础,更重要的是,战争的经历从体制上塑造了战后日本的发展模式,是日本式资本主义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在日本现代史上被称作“十五年长期战争时期”。日本之所以走上对外侵略战争的道路,有复杂的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原因。本文的着眼点是战争与经济发展、工业化的关系问题。关于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解释是:日本通过明治维新以来的经济发展,在19世纪末就已成为东亚的霸权国家和世界强国,但是,日本尽管通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战争景气经济又有了较大发展,其实力和美、英、德等国比较起来仍没有摆脱二流国家的地位。农村的贫困和城市工人工资水平的低下造成国内市场狭窄,而技术落后造成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无力同其他国家竞争,这是日本在20年代长期陷于经济危机的原因。世界经济大萧条和中国国内民族主义的兴起,最终引发了日本试图通过战争在东亚建立自己的殖民地,掠夺压制其他民族,排除欧美国家,达到和平竞争条件下无法确保的市场和资源,解决内部的经济矛盾。
到1930年日本仍是个农业国。在总人口中居住在10万人以上城市的人口只占18%,居住在不到5千人的农村内的人口占39%。在职业人口中,从事农业的占48%,从事工业的占19%,从事商业的占15%,从事公务和自由职业占7%[①]。也就是说仍有约半数的人口从事农业,为租佃地主制度所束缚,生产发展缓慢,处于贫困状态。在工业部门,轻工业占压倒优势,在1930年轻重工业分别占67.2%和32.8%。[②]在工厂工人中,占多数的仍是纺纱、纺织女工,在1930年出口商品中纺织工业占了54.8%[③]。日本技术水平还很低。纺织业依靠残酷地剥削女工维持其竞争力,钢铁、机械和化学等高级工业品仍完全依靠进口。当日本开始发动战争时,是“以生丝来购买军舰”的,这样的一种经济结构和技术水平显然不能支撑大规模的战争。所以对日本来说,加速重化工业发展是对外战争的迫切需要。
日本是一个狭小的岛国,自然资源非常贫乏。工业发展所需的原料严重依赖进口。据统计,在1925—1929年间日本的原料自给率只有40%,而苏联达111%(1931—1932年度),美国是105%,德国是78%,英国是67%,法国是63%,只有意大利低于日本,为27%[④]。这说明在世界的主要工业生产国中,日本经济基础非常脆弱。它没有像苏联和美国的先天优势,便试图像英、法、德等国那样通过建立殖民地来保证原料的供应,中国成为其首要的夺取目标。20年代后期中国民族主义的兴起和美国在华商业利益的扩张,使日本感到在这个被它视作传统势力范围的地区的利益已无法通过和平竞争的方式维持下去,而恰逢此时日本国内军国主义兴起,所以最终采取侵华政策就不是偶然的事了。日本占领东北、华北之后进行大量投资,以便掠夺开发那里的丰富的铁、煤、盐、棉花等资源,并在东北进行重工业建设。目的很明确,就是要为以后进行的战争建立原料和军需物资供应地。同中国相比,从工业生产来看日本是一个强国,所以其侵华战争能够一时得逞,但是同美国比较起来,显然成了一个弱国:
表1 日美主要物资生产量比较(美国是日本的倍数)
部门 1931 1938 1941 1943 1945 煤炭 14.3 7.2 9.3 9.8 28.2 石油 418.1 485.9 527.9 430.6 1153.8 铁矿石 175.5 37.5 74.0 38.0 76.7 铜 6.0 5.3 10.7 9.8 35.4 铝 8.7 5.6 7.7 28.0 平均值 111.4 60.5 77.9 60.9 175.1 |
(资料来源:国民经济研究协会:《基本国力动态总览》,此处转引安藤良雄:《太平洋战争的经济史研究》,东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73—374页)
从上表日美两国主要物资生产的差距可以想象出以此为支撑的两国的工业生产的差距。其实日本不只和美国的实力有着差距。再从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即钢铁产量来看,1938年美、德、苏、英、法5国的产量分别是日本的5.3、4.6、3.2、1.9、1.4倍[⑤]。这种国际力量对比,日本军部和政府也是清楚的,所在北上还是南下的问题上迟迟不能决定。不过,日本没有估计到的是由于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使侵华战争长期化,而英、美对华物资援助进一步增强了中国军队的实力和信心,使日本的资源状况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恶化了。尽管出于实力对比,日本一直试图避免同英美直接开战,但随着战争的时展,同欧美国家的切身利益发生冲突,于是遭受到英、美等国的越来越强烈的经济制裁。这对日本是致命的,因为日本对美、英及其殖民地的出口占总量的35%,进口则占56%,像石油、机械、废铁等主要军事物资几乎全部来自英、美,在资本和技术上也是高度依赖美国[⑥]。据统计,日本石油的自给率1937年只有7%,铁矿石自给率1940年只有17%,橡胶和铝则需100%地进口[⑦],而这些几乎是全部是从东南亚地区输入的。在石油进口因受制裁而断绝后的1941年10月,日本的石油库存量只有840万升,够支持战争两年之用,这就意味着两年之后,日本将会丧失战斗力,不战自败[⑧]。这就说明英、美等国利用所控制的资源完全可以决定日本的命运,而日本决不会坐以待毙,于是日本冒险发动了太平洋战争,占领了东南亚,目的就是要夺取那里丰富的铁矿、铝矿、锰矿、橡胶、大米等重要战略资源,偷袭珍珠港不过是避免首先被动挨打罢了。当时日本政府和军部的多数意见正如企划院总裁铃木贯一中将所讲:“正因为受到经济制裁,物资生产率不足,才为打开局面而决定开战。”[⑨]但是,没有强大的工业生产的支持,一时得逞的冒险是无法维持长久的。尽管战争期间日本极力加速工业生产,但是资源短缺的问题严重地暴露了出来,占领东南亚只是给人们带来了短暂的乐观,漫长的海上运输线很容易受到攻击,从1942年起日本拥有的船只大量减少,资源进口以非常困难:
表2 日本船运能力的变化(100吨以上的钢船) (单位:千吨)
年份 增加 损失 净增 年末拥有量 指数 1942.12.8 6348.0 100 1942.12中旬 44.2 51.6 -7.4 6376.6 99 1942 661.8 1095.8 -434.0 5942.6 93 1943 1067.1 2065.1 -998.6 4944.0 77 1944 1936.1 4115.1 -2379.0 2564.0 40 1945.8 465.0 1562.1 -1037.1 1526.9 24 |
(资料来源:安藤良雄:《太平洋战争的经济史研究》,第100页)
本来为夺取资源而进行的战争并未能达到目的反而使问题更加严重,原料不足只得依靠国家管制和牺牲消费来支持战争,但切断了物资供应线的日本就如同切断了颈动脉,到1944年8月连军需省都认为日本的军事经济机器已濒临崩溃,战争的结局早已决定。从其经济实力来看,也许日本发动的是一场根本没有希望的战争。
二
由于战争需要的推动,“十五年长期战争”时期日本的工业化有了比较大的发展,不过这种工业化是不平衡的,畸型的。
表3 日本农业和工业产值比例
年份 农业产值 农业产值 工业产值 工业产值 (百万日元) 所占比重(%) (百万日元) 所占比重(%) 1930 2163 28.3 5489 71.7 1935 2844 27.9 7357 72.1 1940 6527 25.7 18863 74.3 1944 10104 26.4 28117 73.6 |
(资料来源:万峰:《日本资本主义史研究》,第223页)
表4 产业工人构成变化表
部门 1936年度 1944年2月 工人数(千人) 百分比(%) 工人数(千人) 百分比 重工业 977 37.6 5841 70.6 金属加工业 247 9.5 836 10.1 机械工业 457 17.6 4392 53.1 化学工业 273 10.5 613 7.4 轻工业 1615 62.4 2421 29.4 纤维工业 1028 39.7 824 10.0 食品工业 165 6.4 364 4.2 其它 422 16.3 1233 15.2 合计 2593 100.0 8262 100.0 |
(资料来源:井上清、铃木正四著:《日本近代史》上册,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659页)
表5 重工业和轻工业所占比例
年份 重化学工业(%) 轻工业(%) 1930 32.8 67.2 1935 43.5 56.5 1940 58.8 41.2 1941 66 34 |
(资料来源:万峰:《资本主义史研究》,第226页;日本经济新闻社编:《日本的产业》,东方出版社1992年版,第24页)
表6 工业生产增长率(5年增长%)
部门 1931—1936 1936—1941 1939—1944 全部工业 65 46 9 钢铁 161 53 19 机械 59 152 87 化工 139 88 -35 纤维 56 -31 -79 |
(资料来源:有泽广已编:《日本产业百年史》,此处转引日本经济新闻社编:《日本的产业》,第11页)
其实表3对我们认识问题是有欺骗性的。因为这个时期劳动力缺乏,农机具和化肥不足,日本的农业实际是处于停滞、倒退状态,从农产品数量来看没有增长[⑩],表中产值的巨大增长恐怕应归因于价格因素。所以这个时期在整个经济中工业所占的比重应比表中所反映的数字要大。从产业工人的人数增长也可以看出来:1930年是168万[(11)],1936年底增加到259.3万,1944年初达到826.2万(见表4)。到1944年2月,在就业人口中从事农林水产业的占44.8%,从事工矿和交通运输业的占37%,从事商业的占7.9%,从事公务自由业的占8.9%[(12)],和1930年的职业结构比起来从事工业的增长幅度减少,这可能是国家的经济体制的影响,统治经济使流通和服务部门没有随着工业部门的增长而增长;否则,农业人口的比例应该更小才是。工业化仍在进行。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工业年均增长约在10%左右(见表6);从生产指数看,从1931年到1941年日本工矿业增加了一倍以上[(13)](而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的工矿业再没有增长)。
轻纺工业是日本长期以来占主导地位的部门,特别是纺织工业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利用女工的低工资、长时间劳动和使用落后的机器设备获得成本优势,成为重要的纺织品出口国。为了应付经济萧条,20年代下半期开始的生产合理化运动使日本纺织业的技术水平提高、成本降低、产品质量得以改进。1931年末高桥是清藏相再次禁止黄金出口,使日本汇率大幅度下降。日本的棉布以低价格突破各国的进口限制和关税壁垒,出口迅速增长,1933年超过英国,成为最大的出口国。1936年日本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人造丝出口国。正是由于其纺织品的大量出口,日本招致了其他国家的倾销责难。但是对日本来说,纺织工业30年代作为最大的出口产业成了整个经济的驱动力,利用挣取的外汇培育重化工业和扩大军事工业,为推动整个国家的工业化作出了贡献。但是1938年以后随着日本经济向军需工业的转移,纺织业成了牺牲的对象,进入停止和倒退的状态。如果不是战争,日本30年代纺织工业的发展也许会成为战后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起飞的典范,即依靠廉价的劳动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并大量出口,作为成功的出口导向型战略的第一步。由于纱厂转产飞机和飞机零件,纱厂的锭子从1937年的1216.5万减至1946年2月的215万,减少了82%[(14)]。1941年日本约有269家纺织厂,到战争结束时只剩下38家[(15)],设备要么转产要么作为废铁被送到军需工厂。这只是一个例子,太平洋战争期间和平工业都是如此,随着战争的深入,人民生活急剧恶化,战争末期消费品基本上从人民的生活中消失了。
这一时期日本的工业化的主要成绩还不是在轻纺部门。正如表5所示,侵华战争开始前的1930年,工业产值中重化学工业才占32.8%,这样的一种工业基础,是不能够支持未来的侵略战争的。于是在军需的刺激下,日本通过政府的力量,加速了重化工业的发展。“重化工业的发展是与日本侵掠中国的战争并行的。”[(16)]正是这一漫长的战争时期,日本的重化工业才摆脱对轻纺工业的从属状态,成为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主角[(17)]。1936年重化工业首次超过轻纺工业,到1941年重化工业所占比重已达66%,此后由于以牺牲和平工业的方式发展军需工业,重化工业所占的比例更进一步提高。
日本重化工业在20年代处于低落状态,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1931年日本工业界仍存在严重的开工不足的现象,但是九·一八事变之后,随着军需定货的增加,给处于萧条状态的产业界以巨大的刺激,使得日本从大危机的复苏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工业化国家都迅速,时间上提前了一年。1931年8月实施“重要产业统制法”,政府开始通过对重要行业减免税,拨付奖金与补助款,金融方面的特别优惠措施进行扶植。像汽车、钢铁、机械、飞机等产业一开始就被列为重要产业,从而为其发展创造了条件。
从1936年起,政府对军需工业的投资开始大量增加。由于军需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日本的资源贫乏的局限性再次显露出来。一方面内需的牵制和其他国家的贸易保护,使出口难以增加;另一方面,增加的资源需求,必需扩大进口。当时物资对进口的依存度是橡胶100%,棉花99.9%,重油80.1%,盐63%,铁矿石52.3%,锡52.9%,铅93.2%[(18)]。这样造成日本国际收支逆差。当1937年陆军提出“重要产业五年计划”,以振兴重要产业扩充军备的时候,近卫内阁不得不设法实行管制经济,提出“财政经济三原则”:一是国际收支平衡,二是物资供需平衡,三是扩充生产能力。鉴于当时已经存在的国际收支困难和物资供应紧张,要完成军队要求的扩充生产能力计划,办法只有政府把物流和资金流动都直接管制起来,压缩消费部门,集中有限的资金和资源确保军需生产。从此重化工业开始以牺牲轻纺工业为代价获得巨大发展。随着战争的进行,物资供应紧张的局面进一步加剧,工业发展中的不平衡状态更为严重,这反映在表6中各工业部门增长率的巨大差别。
在军需的刺激下,基础薄弱的重工业获得了巨大发展。生铁产量从1931年的15.7万吨增加到最高水平的1942年的425.5万吨,原钢从1931年188.3万吨增加到1943年的765万吨,机床由2250台增加到1943年的60134台[(19)],汽车由1930年的458辆增加到1943年的46494辆[(20)],飞机生产从1941年的2664架增至1944年的28392架,新造船只吨数从1941年的26万吨增加到1944年的158.4万吨[(21)]。这些数字和当时美国的生产能力比较起来算不上什么,但是从日本自己的工业化进程来看,可以说是空前的巨大变化。同样也是为了应付战争,日本大力加强科学和技术研究,这一时期日本的工业技术水平也有较大提高,像“零式”战斗机、“大和”号战列舰、“亚洲”号高速列车的技术水准已处于世界前列。
不过当时日本的工业生产整个是服务于战争目的的,1932年53.7%的机械工业是军需生产,到1938年比例就已更高达75.3%[(22)]。除了国营军工企业之外,大财阀下属企业接受军部定货,也大量进行军工投资。30年代前期各财阀的军工投资在资本总额中所占的比例已达到:三井19%,三菱26.6%,住友14.3%,大仓17.4%,日产50.7%,日窒53.8%,日曹93.4%,森83.2%,理研95.3%[(23)]。随着战争的推进,日本经济的军事化进一步提高。
表7 军费支出及其在国家财政和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
年份 军费支出(千日元) 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占民国收入的比重(%) 1930 444258 28.5 4.2 1931 461296 31.2 5.2 1932 701539 35.9 8.2 1933 853683 37.9 8.8 1934 951895 44.0 8.5 1935 1042621 46.1 7.2 1936 1088888 47.7 6.7 1937 3277937 69.0 16.9 1938 5962749 76.8 25.7 1939 6468077 73.5 22.8 1940 7947196 72.4 24.8 1941 12503424 75.7 31.7 1942 18836742 77.2 39.4 1943 30688540 80.8 57.9 1944 75464845 87.6 … 1945 17087683 45.0 … |
(资料来源:小山弘健:《日本军事工业的历史分析》,御茶水房1972年版,第170、199页)
从上表可以看出,实际上到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整个日本已经成为一座军工厂。
整个战争时期,日本的工业实现了一次在和平时期不可能如此迅速的巨大转变,完成了一种畸形的重化工业化。尽管这次转变对日本的国民是一场灾难,但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还是有其意义的。巨大的生产能力经过转向可从事和平工业。尽管有战争末期美军对日本本土的轰炸造成的巨大破坏,但战败时日本拥有的设备能力与1937年相比,制铝为7.6倍、机床为2.4倍、生铁、电力均为1.9倍、苛性碱为1.7倍[(24)],而且一些部门的技术水平远远超过了战前。战后的重化工业化成功的背后,不仅仅是战争期间建造的作为军事工业的重化工业设备,在这些工厂里培养的掌握了技术的技术人员和工人,成了战后发展的直接准备,这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战争期间的机枪工厂转产缝纫机,光学兵器工厂转产照相机和双筒望远镜,这些设备、技术和劳动力的积累,大大影响了后来日本经济的发展方向。[(25)]
经过战争,日本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战争开始时,日本的产业工人中有一半以上仍是纺织女工,但到战争结束时男工在制造业中已占据了绝对优势。战争把青年男子强行从农村赶出,要么成为军人,要么成为军需工厂的工人。正如森岛通夫所说:“不管怎么说,在战争期间社会内部实现了一次巨大的转变,尽管战后确实有许多工人回到了农村中去,但制造业中男工的相应比例在1947年时是从67%的水平上开始前进的。除非有一个事实上的社会方向的大转变,否则,日本要想回到农业和精纺工业为基础经济的国家已经是不可能的了。”[(26)]
二
一位日本学者说过:“也许是由于资料所限,当分析日本经济的时候,往往将战争时期的内容从简,几乎直接就从战前跳到战后。……要考虑战后的话,不能无视战争时期,实际上,在战争时期所制定并实施的制度,基本上被原原本本地继承下来而成为日本战后的经济制度;在战争期间扩大的产业成为战后的主要产业;战争时期的技术在战后的出口产业中得到运用;战后国民的生活习惯也是从战时以来的变化中逐渐演化而来的。”[(27)]历史的发展始终是连续与断裂的统一,战争时期的特殊环境和和平时期有巨大差别,但同样有着历史的内在联系。如果没有战争,日本肯定也会发生重化工业化,只不过发生这种转变的时机、速度和方式会有所不同罢了。既然以战争为契机发生了这种转变,尽管多么不正常,但还是成了战后发展的基础。
日本通过侵略战争,以建立经济上的稳固地位的军国主义道路遭到了惨败,最后被美国人彻底铲除了。但是这一时期单纯为发展经济而设计的政策和制度还是行之有效的,成了留给战后的遗产。“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发展经济的手段最后证明对达到其他目的同样适用。”[(28)]
战后普遍流行的转包制始于战时。参与军需生产的大企业,随着定货的不断增多,自身的设备和能力远远不够,就把一些产品转包给其他中小企业。这是一种增产的应急措施,战争的进程已不容许大企业通过增加设备投资来增产,通过转包制,中小企业的技术和生产水平得以提高,因为有稳定的定货而得以发展。这种转包制成为战后日本在推行出口导向工业过程中,扩大生产能力迅速增加出口的一种手段。
被称为战后日本获得经济优势的“三件神器”即三大法宝的资历工资制、终身雇佣制和企业工会制都与战争时期的经历有关。其实终身雇佣制和资历工资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已被采用[(29)],当时适用范围只是大企业的白领工人,一战开始扩大到蓝领工人。战争时期中小企业也开始采用这种制度,因为这时劳动力奇缺,而1940—1941年实行的工资统治,缩小了不同规模企业之间的工资差距,为中小企业实行终身雇佣制奠定了客观基础。
战争时期所有的工会都被解散,成立了劳资双方统一组织的产业报国会,参与产业安全运动、生活指导、物资配给等。这种为军国主义服务的组织被占领军强行解散,但是根据法令成立的工会保留了其特点,成为劳资调和的企业工会。
1942年新制定的日本银行法第一条规定:“日本银行为妥善运用国家经济总体力量,遵照国家的经济政策,维持完善的货币调节、金融调整和信用制度。”[(30)]这是日本为了从资金上保证军需生产而实行的金融统制,战后成了日本银行的窗口指导政策,体现了日本政府对企业进行的行政指导作用。
1944年制定了“军需公司指定金融机构制度”,政府指定军需生产主力企业为军需公司,公司根据政府的指令进行生产,政府给军需公司确定金融机构,由后者向军需公司给以充足的必要的资金供应,而其他金融机构,日本银行和政府对指定金融机构进行资金供应方面的援助。战后日本金融体制的一个特点就是,大企业把一家大银行作为主要往来银行,双方在资金和人事方面建立密切联系,以确保得到主要往来银行的优先资金供应(包括通过主要往来银行主办协调融资利用其他金融机构的资金)。
现在国外学术界在研究日本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时,强调最多的是关于政府的作用,认为日本经济的优势不在于自由放任的市场力量,而在于政府跟据自己的发展目标对企业的指导。纯粹的市场起作用的是利润原则,这既是资本主义的活力之所在,也是资本主义的局限性,经济危机的发生就是其弊端的体现。日本的经济制度在20年代之前同英国是类似的,正是为了对付经济危机、战争,从20年代末开始出现产业政策和日本式雇佣制度,以至最后形成了具有社会各阶级合作含义的“福利社会主义”。[(31)]战争的经历使国家的经济作用上升,虽然没能实现对经济的控制,但是却形成了指导经济发展的参谋本部——商工省、军需省、内阁企划院,后来演变成通产省,成为日本经济发展成功的制度准备。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的结果是达到了战争想要达到却没有达到的目标。1936年被军国主义分子刺杀的高桥是清藏相说过一句名言:“经济征服远比军事征服可取。”[(32)]但是也许我们可以说,没有后来的战争的经历,日本的经济发展可能走的是与实际不同的另一条道路。某种程度上是战争征服的经历使日本形撑了经济征服的体制。
注释:
①(11)藤原彰:《日本近现代史》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83年出版,第2—3、5页。
②万峰:《日本资本主义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26页。
③中村隆英:《近代日本的经济发展》,日本外务省1987年中文版,第44页。
④(22)安藤良雄:《太平洋战争的经济史研究——日本资本主义的展开过程》,东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87、95页。
⑤此处系作者根据1949年版《时事年鉴》(日文)第448页的资料统计计算的结果。
⑥⑨(15)(20)竹内宏:《日本现代经济发展史》,中信出版社1993年版,第87、90、103、99页。
⑦统计研究会编:《日本统计图解》,公论社1947年版,第4页。
⑧(18)(30)日本经济新闻社编:《日本的经济》,东方出版社1992年版,第37、31、36页。
⑩参见日本经济新闻社编《日本的产业》第211—216页表格中农产品数量变化情况。
(12)(25)(27)中村隆英:《日本经济:增长与构造》,东京大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142、143、133页。
(13)按照日本经济新闻社编《日本的经济》一书第233—235页表6—11,1931到1941年工矿业生产指数从3.9上升到了9.2(1980年为100)。
(14)(28)(31)(32)查默斯·约翰逊:《通产省与日本奇迹》,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169、319、15、318页。
(16)(26)(29)森岛通夫:《日本为什么“成功”:西方技术与日本的民族精神》,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89、203、155—156页。
(17)正田健一郎、作道洋太郎:《概说日本经济史》,有斐阁1978年版,第297页。
(19)(24)日本经济新闻社编:《日本的产业》,东方出版社1992年版,第235—239、35页。
(21)井上清、铃木正四:《日本近代史》下册,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658页。
(23)小山弘健:《日本军事工业的历史分析》,御茶水房1972年版,第232—2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