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史 |
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美国“不偏不倚”浅析
杨春龙
【专题名称】世界史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1997年04期
【原文出处】《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6年04期第44-46页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枪声在欧洲打响后,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立即庄严声明,美国保持不偏不倚的中立。两周以后,威尔逊又再次呼吁美国人民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保持不偏不倚”。在给驻各交战国使节的电文中,威尔逊强调:“不要表现出任何非中立的感情,语言文字都不行,甚至国务院也不能这样做。”[①]对于美国公众,威尔逊政府通过报纸、杂志和巡回演说等多种途径,进行了广泛的中立宣传活动。威尔逊政府还在交战双方中积极扮演了居中公正调停人的角色,竭力以调停促成妥协媾和。在经济和贸易方面,大战初期的威尔逊政府同时允许国内资本家与交战双方保持密切的贸易联系,并严格禁止向交战国中任何一方提供任何性质的贷款。
总之,在大战初期,美国政府竭力标榜奉行“真正的中立”。威尔逊说:“每一位美国人的言行都要符合真正的中立精神,即对一切国家都保持不偏不倚、公允和友好。”“无论在思想上或行动上,我们都必须做到不偏不倚,必须对我们的感情以及一切可能被解释为偏袒交战一方的交往加以抑制。”[②]这种不偏不倚的政策大约持续到1915年春。然而,揭开这一政策的外衣,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它十分准确地体现了大战初期美国统治阶级的扩张野心和利益需求。
一
20世纪初,美国与欧洲强列矛盾错综复杂,扑朔迷离。这种复杂的矛盾纠葛,决定了威尔逊政府在大战初期不会立即倒向交战国中的某一方。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美国与欧洲列强间的矛盾都还没有立即发展为直接的公开对抗,而战争中任何一方获胜都将对美国不利,美国宁愿让欧洲永远分裂为两个势不两立、相互制约的对立集团。
就美国与协约国关系而论,且不说美国与英、法之间存在的重重矛盾,俄国也是美国潜在的重要竞争对手。就重视抑制潜在的竞争对手而言,美德矛盾与美俄矛盾的性质是完全相同的。俄国幅员广阔,人口众多,资源富足,虽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战前的西方观察家们即已普遍预言,将“出现一个由俄国皮鞭和美国大老板控制的20世纪秩序。”[③]这种所谓“德托克维尔思想”在各大国中颇为流行。虽然亲英、扶法、抑德是美国战前的既定策略,但与俄国的矛盾又造成了大战初期美国决策者们极其复杂的矛盾心理。1914年8月,具有强烈亲英倾向的总统亲密顾问豪斯上校在致威尔逊的信中即曾吐露出这种心态:“在我看来,情况最可悲的是看不出有任何好结果。如果协约国战胜,那主要就是说,俄国统治欧洲大陆;而如果德国战胜,那就是说,未来的几代是军国主义不言而喻的专制。”[④]威尔逊对此也深表赞同。正是基于这种心态,在他们看来,德国乃是“抵抗俄国的堡垒”[⑤]。
20世纪初期,美国一向视德国为其潜在的最大竞争对手。但与此同时,在美国统治集团的某些上层人士眼中,德国又是一股可赖以在欧洲制约协约国的重要力量,德国战败对于美国也未必有益。虽然战前美德作为两大新兴的帝国主义大国不时发生摩擦和冲突,但据德国驻美大使伯恩施托夫说:“美德两国政府间的正式关系,从来还没有象1909至1913年期间那样的亲热……。”[⑥]1914年10月,就连素以亲英派著称的西奥多·罗斯福也说:“……使德国遭到足以使它在政治上变得软弱无力的损失,对人类说来将是一场大惨祸。”[⑦]因此,美国统治集团在欧洲谋求的是维持均势及恢复战前原状的局面。早在1910年,罗斯福就曾经说过:“当英国能够成功地在欧洲维持列强的均势,那很好。然而,假如她因这种或那种原因作不到这一点,美国有责任插手,至少是暂时地恢复欧洲的均势,而不管我们的努力是对准哪一个国家或集团的。”[⑧]显然,威尔逊和豪斯等人将德国视为“抵抗俄国堡垒”的思想,所体现的也正是这种罗斯福式的外交战略和策略。
从上述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通常所谓美国亲协约国,其实只是亲近英国而已。在英德竞争过程中,美国虽然坐视一旁,却有一个明显的界限,即不能听任英国失败和德国获胜。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从另一方面看,亲英并不等于亲协约国,美国与协约国中俄国的矛盾也很尖锐,敌视德国也不等于希望出现德国战败和协约国获胜的结局。美国与交战各国矛盾的复杂性,决定了大战初期威尔逊政府不偏不倚的历史必然性。
二
利用欧洲战争坐收渔翁之利,是美国的传统政策。如果说欧洲两大集团相互对峙、势均力敌的局面对美国极为有利,那么,美国在竭力维护和保持这种局面的过程中,确实也充分获取了这种局面在战时给美国带来的巨大利益。一定程度上说,两大集团的矛盾发展为竭尽全力的血腥厮杀,这正是美国过去竭力维持欧洲两极均势格局后迎来的收获季节,是美国坐收渔利的最佳时机。要充分坐收渔利,威尔逊政府就必须保持不偏不倚的战时中立。
列宁曾经指出:帝国主义争夺霸权,“其目的不完全是直接为了自己,主要还是为了削弱敌方,摧毁敌方的霸权。”[⑨]欧洲战争爆发后,只要美国不偏不倚、袖手一旁,欧洲列强便自会相互拼杀、相互削弱,为美国建立世界霸权铺平道路,这正是美国统治集团所期望的,因而也是美国坐收渔利的重要表现之一。在欧洲列强彼此竭尽全力厮杀的情况下,美国过早与任何一方发生纠缠不清的关系都可能影响到它充分置身于战争之外,从而影响到它坐收渔利的既定目标。1914年10月,美驻英大使佩奇在给豪斯的信中就流露出一种幸灾乐祸的心理。他说:“几乎欧洲所有的政府都破产了,德国的海上权力已经消逝,经过十年之后,将难于回忆十年以前的欧洲是个什么样子。那时,世界的整个前途将比过去任何时期,更多落在我们手掌中了。”[⑩]恰如豪斯所述,同一个时期,美国愈来愈强,交战国愈来愈弱,这就等于美国的力量在成倍增长。
不偏不倚使美国尽可能置身于冲突之外,从而得以充分利用中立贸易大发战争横财,积蓄争霸的“资本”和“实力”,并乘隙加强在拉美、远东和太平洋等地的扩张。这是美国坐收渔利的又一重要表现。
中立贸易使美国垄断资产阶级从中获取了巨额的利润。战争爆发后,欧洲各国商品短缺,迫切需要大量军需物资,不惜为此付出空前高价,这对于已是世界经济巨人的美国自然是求之不得的。战争刚爆发时,美国正经历着一场经济危机,危机使美国政府和资本家们都更为迫切地盼望着能够同时与交战双方保持贸易联系,而这唯有在不偏不倚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大战初期,危害海上“中立权利”的挑战主要来自协约国。美国为保持与德奥同盟国的贸易联系,与英国发生了激烈的矛盾和争执,而当时美德两国之间却并未产生严重纠纷。实际情况表明,在大战的头几个月中,由于英国未能及时有效地对德国实施封锁,美德之间的贸易仍能顺利地继续进行。即使在英国全力制止中立国与同盟国的公开贸易之后,美国生意人通过中立国港口以秘密方式进行的贸易也仍在继续,并急剧增长。比如,大战初年美国输往斯堪的纳维亚各国的铜,其总值即由700万美元增至3,500万美元。[(11)]
欧洲列强忙于相互厮杀,都无暇兼顾拉美、远东和太平洋等地,美国不偏不倚地置身于冲突之外,便可趁机加强在这些区域的阵地,为它战后逐步确立或巩固在这些区域的优势地位创造条件。因此,当威尔逊对欧洲大唱“和平”和“正义”高潮之时,法国报纸曾就美国干涉古巴一事轻蔑地责问道:“古巴怎么样?”[(12)]这对美国言行不一的揭露,可谓一针见血!
在一些精明的美国人看来,欧洲列强间的相互斗争实在是愚蠢之极,它正好给了美国以可乘之机。早在美国立国之初,托马斯·杰佛逊就曾经说过:“新世界将因旧世界的愚蠢而肥。”[(13)]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美国的情形是:“政府中没有人有理由相信,新世界因旧世界的愚蠢而肥有什么不对。”[(14)]
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时间达四年多。但在战争爆发之初,交战各方和各中立国却几乎一致认为,战争将会在短期内结束。德国进军依据的是“斯里芬计划”。这是一个指望在六周内闪击获胜的冒险计划。德皇威廉二世曾经狂妄地宣称:德军出征将士将在“叶落之前凯旋归来”。协约国方面则认为:德军攻占巴黎的闪击计划一旦受挫,便会自动放弃进攻,停战媾和。在美国,这种战争不会持续太久的观点也非常流行。例如:1914年8月,美国达拉斯《新闻》声称,战争将会在“棉花收获季节到来前”结束;底特律《新闻》也说,“战争必定是暂时的,因为欧洲承受不了如此规模的毁灭性战争。”[(15)]这种对战场形势和战争持续时间的最初估计,也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美国不偏不倚的中立立场。
既然战争不会持续太久,既然交战双方可能很快达成妥协,美国政府便不必过早出面干涉。对于美国来说,只要不偏不倚地袖手一旁,它所期望的两大集团相互对峙、相互牵制的欧洲均势格局就会被继续保持到战后。在这种情形下,美国便可望既避免付出代价,又趁战时之机大获其利,战后还可以继续不偏不倚地居中充当“公正”的调停人和仲裁者,为它操纵欧洲和控制世界创造有利条件。既然只要不偏不倚地袖手一旁即可获利,美国的对欧政策似乎也简便易行而不那么复杂了。威尔逊“总统不仅未能预料到中立问题的重要性,而且仍然全神贯注于内政问题。……他多半都把外交决策问题交给了国务院。布莱恩于是便能够设法使美国成为和平主义的样板……。”[(16)]有着“传教士外交家”之称的布莱恩国务卿掌握着外交决策权,美国保持不偏不倚更是顺理成章了。
由于孤立主义传统与和平主义运动的影响,兼之战争尚未立即触及到美国人的“自身利益”,而大西洋天堑又使美国人有一种远离战争的安全感,大战初期美国国内舆论几乎一致反对卷入战争。据威尔逊和豪斯估计,国内大约有90%以上的人都反对战争。另外,战争爆发之时,美国的军事实力也相对薄弱,海军远不能与英德两国相匹敌。陆军人数总共约为25万人,且大多为国民警卫队,10.3万人的正规军都散布在中国、阿拉斯加、菲律宾、关岛和夏威夷等地。既然战争很快就要结束,威尔逊政府既没有力量、也没有必要冒公众之不韪,立即采取任何积极介入的措施。
1915年春季以后,美国逐步抛弃了不偏不倚的立场,转而逐步倒向了协约国一方。美国立场和政策的转变,其直接原因正是由于战场形势呈现出的僵持局面。由于速战速决不再可能实现,英国自1915年春季起加强了海上封锁,试图以经济战制服同盟国。英国的这一举措使美国政府不得不在交战双方中作一抉择,意味着美国无论如何都将只能与其中一方继续保持贸易联系。正由于战场僵局的出现,1915年春刚从欧洲回国的豪斯上校断言:交战双方都仍然抱着彻底战胜敌方的决心,因此,调停成功的前景还非常遥远,美国不久将可能被迫卷入战争。[(17)]由于德国自始就被美国视为其潜在的最大竞争对手,兼之大战初期德国在战场上始终保持着进攻态势并顽固地拒绝美国调停,因此,自1915年春季开始,美国除了在经济上充当“协约国战争物资和信贷的供应库”以外,在政治上则开始积极酝酿和实施旨在抑制德国的“调停—干涉”计划。于是,不偏不倚的美国消失了。
注释:
①(15)约瑟夫斯·丹尼尔斯《威尔逊时代:和平的年代》(Jasephus Daniels, The Wilson Era:Years of Peace,1910-1917),纽约1940年版,第569—570页、第565。
②亨利·S·康马杰编《美国历史文献》(Henry S.Commager,Documentsof American History)第二卷,纽约1943年版,第276页。
③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年版,第227页。
④查尔斯·西摩编《豪斯上校私人文献》(Charles Seymour ed,TheIntimate Papers of Colonel House)第1卷,伦敦1926年版,第285页。
⑤阿瑟·林克等《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上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04页。
⑥⑦沃斯兰斯基《美国对德国问题政策史略,1918—1919》,世界知识出版社1957年版,第58页、第59页。
⑧黄绍湘《美国通史简编》,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09页。
⑨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载《列宁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10页。
⑩阿·伊·莫洛克等编《世界近代史文献》,卷二,第三分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58年版,第667页。
(11)祖波克《美国史略,1877—1918》,三联书店,1962年版,第451页。
(12)托马斯·帕特森等著《美国外交政策》下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89页。
(13)(14)(16)欧内斯特·R·梅《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美国的孤立》(Ernest R.May, The World War and American lsolation,1914-1917),哈佛大学1963年版,第34页、第53页、第42页。
(17)丹尼尔·M·史密斯《巨大的转折:美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Daniel M.Smith,The Great Departrue:The United States and World War I,1914-1920),纽约1965年版,第68页。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1997年04期
【原文出处】《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6年04期第44-46页
总之,在大战初期,美国政府竭力标榜奉行“真正的中立”。威尔逊说:“每一位美国人的言行都要符合真正的中立精神,即对一切国家都保持不偏不倚、公允和友好。”“无论在思想上或行动上,我们都必须做到不偏不倚,必须对我们的感情以及一切可能被解释为偏袒交战一方的交往加以抑制。”[②]这种不偏不倚的政策大约持续到1915年春。然而,揭开这一政策的外衣,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它十分准确地体现了大战初期美国统治阶级的扩张野心和利益需求。
一
20世纪初,美国与欧洲强列矛盾错综复杂,扑朔迷离。这种复杂的矛盾纠葛,决定了威尔逊政府在大战初期不会立即倒向交战国中的某一方。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美国与欧洲列强间的矛盾都还没有立即发展为直接的公开对抗,而战争中任何一方获胜都将对美国不利,美国宁愿让欧洲永远分裂为两个势不两立、相互制约的对立集团。
就美国与协约国关系而论,且不说美国与英、法之间存在的重重矛盾,俄国也是美国潜在的重要竞争对手。就重视抑制潜在的竞争对手而言,美德矛盾与美俄矛盾的性质是完全相同的。俄国幅员广阔,人口众多,资源富足,虽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战前的西方观察家们即已普遍预言,将“出现一个由俄国皮鞭和美国大老板控制的20世纪秩序。”[③]这种所谓“德托克维尔思想”在各大国中颇为流行。虽然亲英、扶法、抑德是美国战前的既定策略,但与俄国的矛盾又造成了大战初期美国决策者们极其复杂的矛盾心理。1914年8月,具有强烈亲英倾向的总统亲密顾问豪斯上校在致威尔逊的信中即曾吐露出这种心态:“在我看来,情况最可悲的是看不出有任何好结果。如果协约国战胜,那主要就是说,俄国统治欧洲大陆;而如果德国战胜,那就是说,未来的几代是军国主义不言而喻的专制。”[④]威尔逊对此也深表赞同。正是基于这种心态,在他们看来,德国乃是“抵抗俄国的堡垒”[⑤]。
20世纪初期,美国一向视德国为其潜在的最大竞争对手。但与此同时,在美国统治集团的某些上层人士眼中,德国又是一股可赖以在欧洲制约协约国的重要力量,德国战败对于美国也未必有益。虽然战前美德作为两大新兴的帝国主义大国不时发生摩擦和冲突,但据德国驻美大使伯恩施托夫说:“美德两国政府间的正式关系,从来还没有象1909至1913年期间那样的亲热……。”[⑥]1914年10月,就连素以亲英派著称的西奥多·罗斯福也说:“……使德国遭到足以使它在政治上变得软弱无力的损失,对人类说来将是一场大惨祸。”[⑦]因此,美国统治集团在欧洲谋求的是维持均势及恢复战前原状的局面。早在1910年,罗斯福就曾经说过:“当英国能够成功地在欧洲维持列强的均势,那很好。然而,假如她因这种或那种原因作不到这一点,美国有责任插手,至少是暂时地恢复欧洲的均势,而不管我们的努力是对准哪一个国家或集团的。”[⑧]显然,威尔逊和豪斯等人将德国视为“抵抗俄国堡垒”的思想,所体现的也正是这种罗斯福式的外交战略和策略。
从上述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通常所谓美国亲协约国,其实只是亲近英国而已。在英德竞争过程中,美国虽然坐视一旁,却有一个明显的界限,即不能听任英国失败和德国获胜。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从另一方面看,亲英并不等于亲协约国,美国与协约国中俄国的矛盾也很尖锐,敌视德国也不等于希望出现德国战败和协约国获胜的结局。美国与交战各国矛盾的复杂性,决定了大战初期威尔逊政府不偏不倚的历史必然性。
二
利用欧洲战争坐收渔翁之利,是美国的传统政策。如果说欧洲两大集团相互对峙、势均力敌的局面对美国极为有利,那么,美国在竭力维护和保持这种局面的过程中,确实也充分获取了这种局面在战时给美国带来的巨大利益。一定程度上说,两大集团的矛盾发展为竭尽全力的血腥厮杀,这正是美国过去竭力维持欧洲两极均势格局后迎来的收获季节,是美国坐收渔利的最佳时机。要充分坐收渔利,威尔逊政府就必须保持不偏不倚的战时中立。
列宁曾经指出:帝国主义争夺霸权,“其目的不完全是直接为了自己,主要还是为了削弱敌方,摧毁敌方的霸权。”[⑨]欧洲战争爆发后,只要美国不偏不倚、袖手一旁,欧洲列强便自会相互拼杀、相互削弱,为美国建立世界霸权铺平道路,这正是美国统治集团所期望的,因而也是美国坐收渔利的重要表现之一。在欧洲列强彼此竭尽全力厮杀的情况下,美国过早与任何一方发生纠缠不清的关系都可能影响到它充分置身于战争之外,从而影响到它坐收渔利的既定目标。1914年10月,美驻英大使佩奇在给豪斯的信中就流露出一种幸灾乐祸的心理。他说:“几乎欧洲所有的政府都破产了,德国的海上权力已经消逝,经过十年之后,将难于回忆十年以前的欧洲是个什么样子。那时,世界的整个前途将比过去任何时期,更多落在我们手掌中了。”[⑩]恰如豪斯所述,同一个时期,美国愈来愈强,交战国愈来愈弱,这就等于美国的力量在成倍增长。
不偏不倚使美国尽可能置身于冲突之外,从而得以充分利用中立贸易大发战争横财,积蓄争霸的“资本”和“实力”,并乘隙加强在拉美、远东和太平洋等地的扩张。这是美国坐收渔利的又一重要表现。
中立贸易使美国垄断资产阶级从中获取了巨额的利润。战争爆发后,欧洲各国商品短缺,迫切需要大量军需物资,不惜为此付出空前高价,这对于已是世界经济巨人的美国自然是求之不得的。战争刚爆发时,美国正经历着一场经济危机,危机使美国政府和资本家们都更为迫切地盼望着能够同时与交战双方保持贸易联系,而这唯有在不偏不倚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大战初期,危害海上“中立权利”的挑战主要来自协约国。美国为保持与德奥同盟国的贸易联系,与英国发生了激烈的矛盾和争执,而当时美德两国之间却并未产生严重纠纷。实际情况表明,在大战的头几个月中,由于英国未能及时有效地对德国实施封锁,美德之间的贸易仍能顺利地继续进行。即使在英国全力制止中立国与同盟国的公开贸易之后,美国生意人通过中立国港口以秘密方式进行的贸易也仍在继续,并急剧增长。比如,大战初年美国输往斯堪的纳维亚各国的铜,其总值即由700万美元增至3,500万美元。[(11)]
欧洲列强忙于相互厮杀,都无暇兼顾拉美、远东和太平洋等地,美国不偏不倚地置身于冲突之外,便可趁机加强在这些区域的阵地,为它战后逐步确立或巩固在这些区域的优势地位创造条件。因此,当威尔逊对欧洲大唱“和平”和“正义”高潮之时,法国报纸曾就美国干涉古巴一事轻蔑地责问道:“古巴怎么样?”[(12)]这对美国言行不一的揭露,可谓一针见血!
在一些精明的美国人看来,欧洲列强间的相互斗争实在是愚蠢之极,它正好给了美国以可乘之机。早在美国立国之初,托马斯·杰佛逊就曾经说过:“新世界将因旧世界的愚蠢而肥。”[(13)]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美国的情形是:“政府中没有人有理由相信,新世界因旧世界的愚蠢而肥有什么不对。”[(14)]
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时间达四年多。但在战争爆发之初,交战各方和各中立国却几乎一致认为,战争将会在短期内结束。德国进军依据的是“斯里芬计划”。这是一个指望在六周内闪击获胜的冒险计划。德皇威廉二世曾经狂妄地宣称:德军出征将士将在“叶落之前凯旋归来”。协约国方面则认为:德军攻占巴黎的闪击计划一旦受挫,便会自动放弃进攻,停战媾和。在美国,这种战争不会持续太久的观点也非常流行。例如:1914年8月,美国达拉斯《新闻》声称,战争将会在“棉花收获季节到来前”结束;底特律《新闻》也说,“战争必定是暂时的,因为欧洲承受不了如此规模的毁灭性战争。”[(15)]这种对战场形势和战争持续时间的最初估计,也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美国不偏不倚的中立立场。
既然战争不会持续太久,既然交战双方可能很快达成妥协,美国政府便不必过早出面干涉。对于美国来说,只要不偏不倚地袖手一旁,它所期望的两大集团相互对峙、相互牵制的欧洲均势格局就会被继续保持到战后。在这种情形下,美国便可望既避免付出代价,又趁战时之机大获其利,战后还可以继续不偏不倚地居中充当“公正”的调停人和仲裁者,为它操纵欧洲和控制世界创造有利条件。既然只要不偏不倚地袖手一旁即可获利,美国的对欧政策似乎也简便易行而不那么复杂了。威尔逊“总统不仅未能预料到中立问题的重要性,而且仍然全神贯注于内政问题。……他多半都把外交决策问题交给了国务院。布莱恩于是便能够设法使美国成为和平主义的样板……。”[(16)]有着“传教士外交家”之称的布莱恩国务卿掌握着外交决策权,美国保持不偏不倚更是顺理成章了。
由于孤立主义传统与和平主义运动的影响,兼之战争尚未立即触及到美国人的“自身利益”,而大西洋天堑又使美国人有一种远离战争的安全感,大战初期美国国内舆论几乎一致反对卷入战争。据威尔逊和豪斯估计,国内大约有90%以上的人都反对战争。另外,战争爆发之时,美国的军事实力也相对薄弱,海军远不能与英德两国相匹敌。陆军人数总共约为25万人,且大多为国民警卫队,10.3万人的正规军都散布在中国、阿拉斯加、菲律宾、关岛和夏威夷等地。既然战争很快就要结束,威尔逊政府既没有力量、也没有必要冒公众之不韪,立即采取任何积极介入的措施。
1915年春季以后,美国逐步抛弃了不偏不倚的立场,转而逐步倒向了协约国一方。美国立场和政策的转变,其直接原因正是由于战场形势呈现出的僵持局面。由于速战速决不再可能实现,英国自1915年春季起加强了海上封锁,试图以经济战制服同盟国。英国的这一举措使美国政府不得不在交战双方中作一抉择,意味着美国无论如何都将只能与其中一方继续保持贸易联系。正由于战场僵局的出现,1915年春刚从欧洲回国的豪斯上校断言:交战双方都仍然抱着彻底战胜敌方的决心,因此,调停成功的前景还非常遥远,美国不久将可能被迫卷入战争。[(17)]由于德国自始就被美国视为其潜在的最大竞争对手,兼之大战初期德国在战场上始终保持着进攻态势并顽固地拒绝美国调停,因此,自1915年春季开始,美国除了在经济上充当“协约国战争物资和信贷的供应库”以外,在政治上则开始积极酝酿和实施旨在抑制德国的“调停—干涉”计划。于是,不偏不倚的美国消失了。
注释:
①(15)约瑟夫斯·丹尼尔斯《威尔逊时代:和平的年代》(Jasephus Daniels, The Wilson Era:Years of Peace,1910-1917),纽约1940年版,第569—570页、第565。
②亨利·S·康马杰编《美国历史文献》(Henry S.Commager,Documentsof American History)第二卷,纽约1943年版,第276页。
③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年版,第227页。
④查尔斯·西摩编《豪斯上校私人文献》(Charles Seymour ed,TheIntimate Papers of Colonel House)第1卷,伦敦1926年版,第285页。
⑤阿瑟·林克等《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上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04页。
⑥⑦沃斯兰斯基《美国对德国问题政策史略,1918—1919》,世界知识出版社1957年版,第58页、第59页。
⑧黄绍湘《美国通史简编》,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09页。
⑨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载《列宁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10页。
⑩阿·伊·莫洛克等编《世界近代史文献》,卷二,第三分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58年版,第667页。
(11)祖波克《美国史略,1877—1918》,三联书店,1962年版,第451页。
(12)托马斯·帕特森等著《美国外交政策》下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89页。
(13)(14)(16)欧内斯特·R·梅《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美国的孤立》(Ernest R.May, The World War and American lsolation,1914-1917),哈佛大学1963年版,第34页、第53页、第42页。
(17)丹尼尔·M·史密斯《巨大的转折:美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Daniel M.Smith,The Great Departrue:The United States and World War I,1914-1920),纽约1965年版,第6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