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史 |
对德日法西斯的战略矛盾研究
黄革新
【专题名称】世界史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1996年07期
【原文出处】《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京)1996年01期第42-46页
【作者简介】黄革新,西安公路交通大学社科系讲师
摘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法西斯与反法西斯两大敌对阵营之间的殊死搏斗。在战争中一个引人注意的现象,是两大阵营之间在战略配合协同作战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本文从政治、外交和军事等方面对法西斯两强德国和日本的战略合作关系作了简要分析,论证了由于战略利益的分歧等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使德、日法西斯在战争的几个关键阶段均未能实现有效的配合作战,从而使法西斯迅速丧失了战略主动权,在客观上为反法西斯同盟国渡过战争危机阶段并对德、日实施各个击破提供了条件。
关键词 德国 日本 法西斯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日法西斯两强之间由于诸多矛盾冲突未能实现有效的战略配合协同作战,在这一方面与反法西斯同盟国形成了鲜对照。这不仅使苏联得以在战争初期避免了极其危险的两线作战,而且也为美英在面临两线作战不利条件下能够实施“先欧后亚”各个击破的全球战略提供了客观条件。在战争中充分利用敌人的矛盾和错误,以促成我方由不利向有利的方面转变,从而反败为胜,从军事角度看,这无疑是反法西斯战争最后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
法西斯侵略集团的出现,首先是德日两国在法西斯意识形态的一致性和寻求侵略伙伴的共同需要基础上相互勾结形成的。
1935年春,日本陆军参谋本部首先通过驻德武官大岛浩与德外交部接触,试探缔结政治同盟的可能性。次年5月德国向日本提出成立一个反布尔什维克共同战线的建议,日本认为:德国在对苏联关系上与日本有同样的利害关系,在国防问题和反共政策上也易与日本取得一致,应采取措施加强同德国的合作关系。1936年11月25日依据上述原则德日在柏林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这个反共协定有一个针对苏联的秘密协议,规定缔约国一方遭到苏联进攻或威胁时另一方不得采取任何有利于苏联的行动;未经双方同意不得与苏联缔结违背本协议精神的任何政治条约。
作为日本盟友的德国,力图对日本施加影响使日本的行动符合德国称霸世界全球战略的需要,首先在日本侵华战争问题上两国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双方的合作关系从开始就埋下了互不信任的种子。在中国抗战的初期,德国从其远东战略利益出发,采取了某些客观上有利于中国抗战的政策。1937年7月28日德驻日大使狄克逊接到外交部的指示:“日本欲以中国为基地对抗共产主义以履行反共协定,此举令人无法理解。”因这种做法“导致了共产主义在中国的成长与蔓延,而其结果将驱使中国投入苏联的怀抱,日本因此不能期望得到德国的支持。”[(1)]德国同时还向中国政府声明防共协定与中国无关,德国没有援日义务。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德国不愿日本独占中国,并希望能从中国获得急需的战略原料。1933年以来德华贸易额年年增长,“首先超过英国甚至有超过日本与美国并驾齐驱之势”。[(2)]1936年德中签订了总数1亿美元的贸易协定,1937年孔祥熙访德时希特勒对他说,德国愿帮助中国实现财政改革,希望进一步加强德中经济合作。同年8月16日希特勒又向外交部和国防部下达指示说,只要中国支付外汇和原料,对华军火贸易可继续进行但要尽量加以伪装。据统计,1937年德国向中国的军火交货占德军火总输出的37%,抗战最初阶段中国对日作战军火有80%左右来自德国。此外,以冯·福肯豪森将军为首的军事顾问团在芦沟桥事变后仍滞留中国并协助指导中国军队进行淞沪会战。日本为此做出愤怒反应,多次要求德国撤回军事顾问召回德国驻华大使,还要求德承认伪“满洲国”。日本警告德国如不停止对华援助日本将退出“防共协定”。由于德国即将进行更大的战争冒险,需要日本加以配合牵制苏美英等国,于是开始采取措施改善两国关系。
1938年2月德外长里宾特洛甫向大岛提出建立德日军事同盟的问题,大岛立即向参谋本部作了报告。为取得日本的合作德国宣布承认伪“满洲国”,4月又撤走在华军事顾问并停止对中国提供军火,在太平洋原德国殖民地的归属问题上由于日本拒绝德国也作了让步。德驻日大使指出:“日本在任何条件下甚至冒失去德国友谊的风险,也不会退出太平洋岛屿。”[(3)]关于德日军事合作的谈判,德国提出的方案要点是(1)日德任何一方同第三国发生“外交龃龉”时双方应及时协商;(2)一方受到第三国威胁时另一方有义务在政治外交各方面给予援助;(3)一方受到第三国攻击时另一方有义务给以武力援助。德国方案只笼统提“第三国”而不明确对象,一待条约签订便可任意发挥套住日本跟德国指挥棒走。对德方提案日本陆军倾向全盘接受,但海军认为关于武力援助问题日本应避免自动参战。为此,在8月由日本提出的方案中增加了“以防卫苏联及共产国际的破坏为着眼点,不把英美等国当作正面敌人为主旨”的前言,对德国方案的第2、3两条分别增加了“非因挑衅”的限制条件,并把武力援助义务改为援助不应是自动生效而应是“立即进行协商”。日本方案特点是始终针对苏联一国避免卷入德苏以外的欧洲战争。然而,德国从自身战略利益考虑,要缔结的是不仅包括苏联也包括英法美在内为敌对国的德日同盟。1939年1月德日五相会议决定略作让步,同意三国同盟的敌人“当然是以苏联为主,根据情况也可把第三国作为敌人,但武力援助只限于苏联单独或和第三国共同发动进攻的情况”。德国对此仍不满意,因发动侵波战争的需要德方提出当前主要敌人是英法,应缓和同苏联的关系,日本应履行无条件武力援助的义务。从德日争执的焦点看,一是关于敌对国的确认;二是武力援助是否应“自动生效”。这是由于双方战略利益的分歧造成的,日本此时仍倾向北进攻苏而与希特勒当时的对苏政策相矛盾。为打开谈判僵局日本同意明确将英美包括在条约中,但武力援助在时间和方法上应保留自主决定的自由。3月24日五相会议提出修正意见如下:与苏联以外第三国为敌时“条约精神虽以实行武力援助为原则,但鉴于帝国形势在目前及最近的将来不能有效地付诸实行。”[(4)]日本在最关键的武力援助问题上实际未做半点让步。
希特勒在发动侵波战争前,为避免陷入两线作战困境,力求缓和德苏关系。他正确估计了苏与英法之间的矛盾并加以利用,于1939年8月23日同苏联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德苏条约的签订不啻向日本扔了一颗重磅炸弹,正当日军在诺门坎碰得头破血流之际,忽然又传来了德苏条约签订的消息,事先日本一无所知,朝野震动,根据“反共协定”的秘密协议,日本当然认为这是德国对日本的“背叛”。外相有田指示大岛通知德政府:(1)日本对缔结互不侵犯条约的理解是它彻底取消了当前关于三国条约的谈判。(2)日本政府声明,德俄互不侵犯条约是对日德“反共协定”的严重破坏,日本政府向德国政府提出强烈抗议。[(5)]由于这一重大事件的影响,1938年开始的日德意三国军事同盟的谈判就此搁浅。
1940年5月德军横扫欧洲连连得手,使日本十分眼红,陆军再次强烈要求缔结三国军事同盟。7月近卫内阁提出基本国策的要点如下:(1)加强日德意政治团结缔结三国同盟;(2)争取缔结日苏互不侵犯条约;(3)设法使美国中立从而把东南亚纳入“东亚新秩序”;(4)加强对中国的作战和封锁尽快解决中国问题。这个文件标志着日本南进政策的基本确立。8月1日外相松冈向德大使奥托提出恢复三国同盟谈判,不久德特使斯塔玛到东京,24日双方达成协议。在条约附件中规定,关于参战问题,缔约国是否受到别国进攻要根据三国协商来确定。9月27日“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在柏林签订,条约规定缔约国如遭到未参加现在欧亚战争的某国攻击时,三国以一切手段相互援助,条件不涉及缔约国与苏联之间的现存政治地位。这个条约无疑是针对美国的,德日都希望对方能够牵制住美国而使自己能放开手脚侵略扩张。利用盟友来谋求自己的特殊利益是法西斯之间结盟的根本目的。1941年3月5日希特勒发布了“关于与日本合作的第24号基本命令”绝密指示,要点是:(1)在三国条约基础上的合作必须以尽早促使日本在远东采取行动为目标。如此英国将受到牵制,美国利益重心将转到太平洋。(2)作战的共同目标主要在迫使英国迅速屈服,从而使美国不能参战。(3)占领新加坡肯定意味着我们三大国取得了整个作战中一项决定性胜利。[(6)]27日希特勒向来德访问的松冈竭力游说:“任何人都不能想像得出日本在太平洋动手有比现在更好的机会了。”然而,尽管希特勒和里宾特洛甫用尽伎俩却也无法从松冈口中得到日本进攻新加坡的确切允诺。松冈在归途中与苏联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希特勒对此既不满又高兴,他认为如此一来日本就不会对苏采取行动而应该引日本去进攻新加坡。
松冈此访德之行最大收获是同苏联签订了中立条约,减轻了来自北方的压力,至于配合德国战略进攻新加坡,日本另有自己的打算。
二
1941年6月22日德国法西斯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消息传来再次引起日本内阁的骚动,近卫内阁因此而垮台。希特勒过于高估了自己的实力,认为在德军无往不胜的闪电攻势下最多半年斯大林政权就会垮台,他有绝对把握用不着日本帮忙就能打垮俄国,免得日本“在这项盖世武功中与他平分秋色”。因此他在“第24号基本命令”中强调:千万别让日本得知“巴巴罗莎”计划的消息!德海军元帅雷德尔曾提议把攻苏计划事先通知日本,但希特勒没有答应。奇怪的是侵苏战争的第6天,希特勒的态度却来了个180度大转弯,迫不及待地要求,日本立即参加对苏作战。28日柏林指示大使奥托利用日本人抢夺领土和财富的贪欲,全力促使日本从背后袭击苏联。不久里宾特洛甫又指示奥托“日本参战越早越好,德日两国目标当然是在冬季到来之前在西伯利亚大铁路上会师”。[(7)]对德国如此急迫的要求日本的答复却是:进攻俄国对日本来说是极端重要的问题,得三思而行。尽管日本态度暧昧,希特勒却仍抱希望,他对雷德尔说,“日本人现在所以不动声色,我看是为了便于顺利集结兵力和突如其来地发起进攻”。希特勒猜对了一半,日本确在紧张地开始作发动突然袭击的准备,但目标不是西伯利亚而是珍珠港,日本人也以此方式回敬了它的盟友一手。
苏德战争刚一爆发,日本内阁在争论中形成了3种主张:以松冈和部分少壮派军官为代表的北上攻苏派,强烈主张配合德军夹击苏联。松冈叫嚷“当德国胜利处分‘苏’时我们不动一兵分果实是不行的,最好先搞北方接着搞南方,希望断然决定。”[(8)]以部分重臣和军方首脑代表的南下扩张派,主张先南进夺取丰富的战略资源,近卫认为德国攻苏违反了三国条约是对日本的第二次背叛。以企划院总裁铃木和情报局首脑伊藤为代表的与德意绝交派,认为德国攻苏把苏赶到了英美一边,原计划与苏合作不战而使美国屈服的三国同盟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必须废除。掌握内阁实权的陆相东条对希特勒的用心感到怀疑,过去一直鼓动日本进攻新加坡现在又要我们北进攻苏,“莫不是想让我们去为他们探虎穴呀?”领教过苏军实力的东条在多方摸底后得出结论:德军闪电战并未成功,日本不能为德国而战,南进的决心更加坚定了。7月2日在御前会议上制定的“适应形势演变帝国国策纲要”中决定:“继续向南方扩展,为达目的不辞与英美一战;对苏德战争暂不参加,如形势发展对帝国有利则用武力解决北方问题。”[(9)]这就是说,当苏联真的快垮台时日本才肯趁势在苏背后捅上一刀。1942年初当德国再次要求日本参战时,日本不但拒绝反而提议由日本做中介人实现德苏停战议和。德日联手夹击苏联的战略意图破产使苏联解除了后顾之忧,得以集中力量对付希特勒。
自1940年7月南进被定为日本对外侵略扩张基本国策后,法西斯又迈向了通往太平洋战争的道路。随着发动战争预定日期的日益逼进日本急切想要得到一个一旦日美开战德国即站在日本一边对美作战的书面保证。希特勒曾对松冈口头上承诺过如果日美交战德将对美宣战,他一直以为日本南进目标是夺取英国殖民地,日美交战只是一种可能性而已。在苏德战场已开始碰壁的纳粹元首这时不希望美国再卷入战争,不愿此刻再树一个强敌,但日本的想法正好与他相反。1941年11月30日外相东乡召见奥托向他说明:由于日本拒绝了美国要它退出三国同盟的要求,日美谈判已告破裂,希望德国正确估计日本为共同事业作出的这一牺牲。12月1日东乡又电令大岛加紧行动要德国作出书面保证,4日里宾特洛甫交给大岛一份德日共同对美作战的协定草案,日本现在反而担心起来:“如果德国要求日本参加对苏作战来作为德国参加对美作战的交换条件怎么办?”希特勒渴望日本参战,他完全有理由这样做。东乡指示大岛向德方解释日本目前处境无法参战,如果德方坚持提出这一要求“那我们别无他法,只有暂缓签订这一条约”。
12月8日日本突袭珍珠港的消息传来使德国大为震惊,按德国自己的说法是犹如“大象头上中了一颗子弹”。里宾特洛甫后来在纽伦堡法庭作证时承认“这次袭击使我们完全感到意外。我们过去认为日本可能进攻新加坡或香港,但从不认为进攻美国会对我们有利”。8日下午1时大岛去德外交部要求德立即对美宣战,刚从前线赶回来的希特勒此刻正在紧张地权衡着利弊,日本已经动手这个事实逼使他要尽快表态。他对里宾特洛甫说:“如果我们不站在日本方面,从政治上说,条约就不存在了。”希特勒本来就十分仇视美国,他也同样高估了日本的军事实力,决定向美国宣战。使人费解的是,在日德交涉过程中希特勒始终没有向日本提出过必须参加对苏作战作为交换条件的要求,原因是什么不得而知。
1942年初,日本法西斯在制定南进第二阶段作战方案时,海军内部出现了3种不同主张。东进论者主张向东太平洋推进,利用日本的海空优势同美国舰队进行决战,夺取太平洋制海制空权。西进论者主张进入印度洋,由中近东推进到波斯湾,与德军会师形成东西呼应的战略态势。南进论者主张攻占所罗门群岛向南推进,切断美、澳供应线,然后对敌人各个击破。联合舰队司令部研究后认为东进方案条件尚不成熟,重点研究西进方案,这个方案的着眼点是放在与德军实行战略配合协同作战方面。1月18日“日德意军事协定”在柏林签订,这是一个有关轴心国划分各自战区瓜分世界的协定。然而,在最为关键的轴心成员国之间战略配合协同作战问题上,协定却缺乏具体而有效的实施方案,协定中规定的一些军事协助要点实际上也未能实行。大岛曾向希特勒建议日德配合先拿下印度,但希特勒只答应德军从高加索推进到伊拉克和伊朗,他只对中东的石油感兴趣。由于德国对战略配合缺乏热心,联合舰队司令部认为不如自主决定自己的战略目标,与德军配合协同作战的西进方案就此放弃。在重新制定的日本海军西进单独作战方案中,确定了歼灭英国舰队占领锡兰,掌握印度洋制海权争取早日在近东与德军会师的战略目标。方案在交付大本营陆海军联席会议讨论时,陆军强烈反对这个方案,认为无法抽调更多兵力配合海军在印度洋地区作战。这不仅意味着西进单独作战方案无法实施,也意味着与德军在近东会师的可能性最终消失。此后日本海军几经研究最后确定进攻中途岛,同年6月在中途岛遭到自海军建军以来最惨重的失败,从此一蹶不振。
在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德、意、日、罗、匈、保、奥、芬、泰等9国中,有实力进行战略配合协同作战能够对同盟国造成严重威胁的只有德日两国。它们所以未能做到这一类,首先是法西斯战争狂人均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以为依靠闪电战搞突然袭击就能所向无敌,无需盟友的援助。对重大战略决策相互保密更加深了法西斯之间的猜忌和矛盾。第二,德日两强均把各自的特殊利益置于它们的共同利益之上,以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为基本出发点,盟友的利益必须服从自己的战略,唯我独尊。轴心国虽也成立了由各方代表参加的总委员会、军事委员会和经济委员会,承诺要相互援助,但它们之间勾心斗角矛盾重重,始终难以有从全局出发的团结合作,无论多少条约措施都无法有效地发挥作用。第三,德日难以实现战略配合最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抗日战争最大程度地捆住了日本侵略者的手脚,有力地援助了苏德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反法西斯战争。作为反法西斯亚洲战线基本支撑点的中国抗战,为同盟国“先欧后亚”战略的成功实施做出了重大贡献,对此美英等国领导人均有中肯的评价。
综上所述,由于野心和实力的尖锐矛盾,使德日法西斯进行战略配合协同作战的意图最终化为泡影。
注释:
(1)《德国外交政策文件》第4集第1卷,第742页。
(2)《八一三抗战史料选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545页。
(3)《现代国际关系史》,知识出版社,1984年,第294页。
(4)井上清:《天皇的战争责任》,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96页。
(5)《日本帝国主义对外侵略史料选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315页。
(6)(7)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下),世界知识出版社,1979年,第1200页,第1207页。
(8)色川大吉:《昭和五十年史话》,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66页。
(9)堀场一雄:《日本对华战争指导史》,军事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644页。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1996年07期
【原文出处】《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京)1996年01期第42-46页
【作者简介】黄革新,西安公路交通大学社科系讲师
关键词 德国 日本 法西斯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日法西斯两强之间由于诸多矛盾冲突未能实现有效的战略配合协同作战,在这一方面与反法西斯同盟国形成了鲜对照。这不仅使苏联得以在战争初期避免了极其危险的两线作战,而且也为美英在面临两线作战不利条件下能够实施“先欧后亚”各个击破的全球战略提供了客观条件。在战争中充分利用敌人的矛盾和错误,以促成我方由不利向有利的方面转变,从而反败为胜,从军事角度看,这无疑是反法西斯战争最后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
法西斯侵略集团的出现,首先是德日两国在法西斯意识形态的一致性和寻求侵略伙伴的共同需要基础上相互勾结形成的。
1935年春,日本陆军参谋本部首先通过驻德武官大岛浩与德外交部接触,试探缔结政治同盟的可能性。次年5月德国向日本提出成立一个反布尔什维克共同战线的建议,日本认为:德国在对苏联关系上与日本有同样的利害关系,在国防问题和反共政策上也易与日本取得一致,应采取措施加强同德国的合作关系。1936年11月25日依据上述原则德日在柏林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这个反共协定有一个针对苏联的秘密协议,规定缔约国一方遭到苏联进攻或威胁时另一方不得采取任何有利于苏联的行动;未经双方同意不得与苏联缔结违背本协议精神的任何政治条约。
作为日本盟友的德国,力图对日本施加影响使日本的行动符合德国称霸世界全球战略的需要,首先在日本侵华战争问题上两国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双方的合作关系从开始就埋下了互不信任的种子。在中国抗战的初期,德国从其远东战略利益出发,采取了某些客观上有利于中国抗战的政策。1937年7月28日德驻日大使狄克逊接到外交部的指示:“日本欲以中国为基地对抗共产主义以履行反共协定,此举令人无法理解。”因这种做法“导致了共产主义在中国的成长与蔓延,而其结果将驱使中国投入苏联的怀抱,日本因此不能期望得到德国的支持。”[(1)]德国同时还向中国政府声明防共协定与中国无关,德国没有援日义务。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德国不愿日本独占中国,并希望能从中国获得急需的战略原料。1933年以来德华贸易额年年增长,“首先超过英国甚至有超过日本与美国并驾齐驱之势”。[(2)]1936年德中签订了总数1亿美元的贸易协定,1937年孔祥熙访德时希特勒对他说,德国愿帮助中国实现财政改革,希望进一步加强德中经济合作。同年8月16日希特勒又向外交部和国防部下达指示说,只要中国支付外汇和原料,对华军火贸易可继续进行但要尽量加以伪装。据统计,1937年德国向中国的军火交货占德军火总输出的37%,抗战最初阶段中国对日作战军火有80%左右来自德国。此外,以冯·福肯豪森将军为首的军事顾问团在芦沟桥事变后仍滞留中国并协助指导中国军队进行淞沪会战。日本为此做出愤怒反应,多次要求德国撤回军事顾问召回德国驻华大使,还要求德承认伪“满洲国”。日本警告德国如不停止对华援助日本将退出“防共协定”。由于德国即将进行更大的战争冒险,需要日本加以配合牵制苏美英等国,于是开始采取措施改善两国关系。
1938年2月德外长里宾特洛甫向大岛提出建立德日军事同盟的问题,大岛立即向参谋本部作了报告。为取得日本的合作德国宣布承认伪“满洲国”,4月又撤走在华军事顾问并停止对中国提供军火,在太平洋原德国殖民地的归属问题上由于日本拒绝德国也作了让步。德驻日大使指出:“日本在任何条件下甚至冒失去德国友谊的风险,也不会退出太平洋岛屿。”[(3)]关于德日军事合作的谈判,德国提出的方案要点是(1)日德任何一方同第三国发生“外交龃龉”时双方应及时协商;(2)一方受到第三国威胁时另一方有义务在政治外交各方面给予援助;(3)一方受到第三国攻击时另一方有义务给以武力援助。德国方案只笼统提“第三国”而不明确对象,一待条约签订便可任意发挥套住日本跟德国指挥棒走。对德方提案日本陆军倾向全盘接受,但海军认为关于武力援助问题日本应避免自动参战。为此,在8月由日本提出的方案中增加了“以防卫苏联及共产国际的破坏为着眼点,不把英美等国当作正面敌人为主旨”的前言,对德国方案的第2、3两条分别增加了“非因挑衅”的限制条件,并把武力援助义务改为援助不应是自动生效而应是“立即进行协商”。日本方案特点是始终针对苏联一国避免卷入德苏以外的欧洲战争。然而,德国从自身战略利益考虑,要缔结的是不仅包括苏联也包括英法美在内为敌对国的德日同盟。1939年1月德日五相会议决定略作让步,同意三国同盟的敌人“当然是以苏联为主,根据情况也可把第三国作为敌人,但武力援助只限于苏联单独或和第三国共同发动进攻的情况”。德国对此仍不满意,因发动侵波战争的需要德方提出当前主要敌人是英法,应缓和同苏联的关系,日本应履行无条件武力援助的义务。从德日争执的焦点看,一是关于敌对国的确认;二是武力援助是否应“自动生效”。这是由于双方战略利益的分歧造成的,日本此时仍倾向北进攻苏而与希特勒当时的对苏政策相矛盾。为打开谈判僵局日本同意明确将英美包括在条约中,但武力援助在时间和方法上应保留自主决定的自由。3月24日五相会议提出修正意见如下:与苏联以外第三国为敌时“条约精神虽以实行武力援助为原则,但鉴于帝国形势在目前及最近的将来不能有效地付诸实行。”[(4)]日本在最关键的武力援助问题上实际未做半点让步。
希特勒在发动侵波战争前,为避免陷入两线作战困境,力求缓和德苏关系。他正确估计了苏与英法之间的矛盾并加以利用,于1939年8月23日同苏联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德苏条约的签订不啻向日本扔了一颗重磅炸弹,正当日军在诺门坎碰得头破血流之际,忽然又传来了德苏条约签订的消息,事先日本一无所知,朝野震动,根据“反共协定”的秘密协议,日本当然认为这是德国对日本的“背叛”。外相有田指示大岛通知德政府:(1)日本对缔结互不侵犯条约的理解是它彻底取消了当前关于三国条约的谈判。(2)日本政府声明,德俄互不侵犯条约是对日德“反共协定”的严重破坏,日本政府向德国政府提出强烈抗议。[(5)]由于这一重大事件的影响,1938年开始的日德意三国军事同盟的谈判就此搁浅。
1940年5月德军横扫欧洲连连得手,使日本十分眼红,陆军再次强烈要求缔结三国军事同盟。7月近卫内阁提出基本国策的要点如下:(1)加强日德意政治团结缔结三国同盟;(2)争取缔结日苏互不侵犯条约;(3)设法使美国中立从而把东南亚纳入“东亚新秩序”;(4)加强对中国的作战和封锁尽快解决中国问题。这个文件标志着日本南进政策的基本确立。8月1日外相松冈向德大使奥托提出恢复三国同盟谈判,不久德特使斯塔玛到东京,24日双方达成协议。在条约附件中规定,关于参战问题,缔约国是否受到别国进攻要根据三国协商来确定。9月27日“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在柏林签订,条约规定缔约国如遭到未参加现在欧亚战争的某国攻击时,三国以一切手段相互援助,条件不涉及缔约国与苏联之间的现存政治地位。这个条约无疑是针对美国的,德日都希望对方能够牵制住美国而使自己能放开手脚侵略扩张。利用盟友来谋求自己的特殊利益是法西斯之间结盟的根本目的。1941年3月5日希特勒发布了“关于与日本合作的第24号基本命令”绝密指示,要点是:(1)在三国条约基础上的合作必须以尽早促使日本在远东采取行动为目标。如此英国将受到牵制,美国利益重心将转到太平洋。(2)作战的共同目标主要在迫使英国迅速屈服,从而使美国不能参战。(3)占领新加坡肯定意味着我们三大国取得了整个作战中一项决定性胜利。[(6)]27日希特勒向来德访问的松冈竭力游说:“任何人都不能想像得出日本在太平洋动手有比现在更好的机会了。”然而,尽管希特勒和里宾特洛甫用尽伎俩却也无法从松冈口中得到日本进攻新加坡的确切允诺。松冈在归途中与苏联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希特勒对此既不满又高兴,他认为如此一来日本就不会对苏采取行动而应该引日本去进攻新加坡。
松冈此访德之行最大收获是同苏联签订了中立条约,减轻了来自北方的压力,至于配合德国战略进攻新加坡,日本另有自己的打算。
二
1941年6月22日德国法西斯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消息传来再次引起日本内阁的骚动,近卫内阁因此而垮台。希特勒过于高估了自己的实力,认为在德军无往不胜的闪电攻势下最多半年斯大林政权就会垮台,他有绝对把握用不着日本帮忙就能打垮俄国,免得日本“在这项盖世武功中与他平分秋色”。因此他在“第24号基本命令”中强调:千万别让日本得知“巴巴罗莎”计划的消息!德海军元帅雷德尔曾提议把攻苏计划事先通知日本,但希特勒没有答应。奇怪的是侵苏战争的第6天,希特勒的态度却来了个180度大转弯,迫不及待地要求,日本立即参加对苏作战。28日柏林指示大使奥托利用日本人抢夺领土和财富的贪欲,全力促使日本从背后袭击苏联。不久里宾特洛甫又指示奥托“日本参战越早越好,德日两国目标当然是在冬季到来之前在西伯利亚大铁路上会师”。[(7)]对德国如此急迫的要求日本的答复却是:进攻俄国对日本来说是极端重要的问题,得三思而行。尽管日本态度暧昧,希特勒却仍抱希望,他对雷德尔说,“日本人现在所以不动声色,我看是为了便于顺利集结兵力和突如其来地发起进攻”。希特勒猜对了一半,日本确在紧张地开始作发动突然袭击的准备,但目标不是西伯利亚而是珍珠港,日本人也以此方式回敬了它的盟友一手。
苏德战争刚一爆发,日本内阁在争论中形成了3种主张:以松冈和部分少壮派军官为代表的北上攻苏派,强烈主张配合德军夹击苏联。松冈叫嚷“当德国胜利处分‘苏’时我们不动一兵分果实是不行的,最好先搞北方接着搞南方,希望断然决定。”[(8)]以部分重臣和军方首脑代表的南下扩张派,主张先南进夺取丰富的战略资源,近卫认为德国攻苏违反了三国条约是对日本的第二次背叛。以企划院总裁铃木和情报局首脑伊藤为代表的与德意绝交派,认为德国攻苏把苏赶到了英美一边,原计划与苏合作不战而使美国屈服的三国同盟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必须废除。掌握内阁实权的陆相东条对希特勒的用心感到怀疑,过去一直鼓动日本进攻新加坡现在又要我们北进攻苏,“莫不是想让我们去为他们探虎穴呀?”领教过苏军实力的东条在多方摸底后得出结论:德军闪电战并未成功,日本不能为德国而战,南进的决心更加坚定了。7月2日在御前会议上制定的“适应形势演变帝国国策纲要”中决定:“继续向南方扩展,为达目的不辞与英美一战;对苏德战争暂不参加,如形势发展对帝国有利则用武力解决北方问题。”[(9)]这就是说,当苏联真的快垮台时日本才肯趁势在苏背后捅上一刀。1942年初当德国再次要求日本参战时,日本不但拒绝反而提议由日本做中介人实现德苏停战议和。德日联手夹击苏联的战略意图破产使苏联解除了后顾之忧,得以集中力量对付希特勒。
自1940年7月南进被定为日本对外侵略扩张基本国策后,法西斯又迈向了通往太平洋战争的道路。随着发动战争预定日期的日益逼进日本急切想要得到一个一旦日美开战德国即站在日本一边对美作战的书面保证。希特勒曾对松冈口头上承诺过如果日美交战德将对美宣战,他一直以为日本南进目标是夺取英国殖民地,日美交战只是一种可能性而已。在苏德战场已开始碰壁的纳粹元首这时不希望美国再卷入战争,不愿此刻再树一个强敌,但日本的想法正好与他相反。1941年11月30日外相东乡召见奥托向他说明:由于日本拒绝了美国要它退出三国同盟的要求,日美谈判已告破裂,希望德国正确估计日本为共同事业作出的这一牺牲。12月1日东乡又电令大岛加紧行动要德国作出书面保证,4日里宾特洛甫交给大岛一份德日共同对美作战的协定草案,日本现在反而担心起来:“如果德国要求日本参加对苏作战来作为德国参加对美作战的交换条件怎么办?”希特勒渴望日本参战,他完全有理由这样做。东乡指示大岛向德方解释日本目前处境无法参战,如果德方坚持提出这一要求“那我们别无他法,只有暂缓签订这一条约”。
12月8日日本突袭珍珠港的消息传来使德国大为震惊,按德国自己的说法是犹如“大象头上中了一颗子弹”。里宾特洛甫后来在纽伦堡法庭作证时承认“这次袭击使我们完全感到意外。我们过去认为日本可能进攻新加坡或香港,但从不认为进攻美国会对我们有利”。8日下午1时大岛去德外交部要求德立即对美宣战,刚从前线赶回来的希特勒此刻正在紧张地权衡着利弊,日本已经动手这个事实逼使他要尽快表态。他对里宾特洛甫说:“如果我们不站在日本方面,从政治上说,条约就不存在了。”希特勒本来就十分仇视美国,他也同样高估了日本的军事实力,决定向美国宣战。使人费解的是,在日德交涉过程中希特勒始终没有向日本提出过必须参加对苏作战作为交换条件的要求,原因是什么不得而知。
1942年初,日本法西斯在制定南进第二阶段作战方案时,海军内部出现了3种不同主张。东进论者主张向东太平洋推进,利用日本的海空优势同美国舰队进行决战,夺取太平洋制海制空权。西进论者主张进入印度洋,由中近东推进到波斯湾,与德军会师形成东西呼应的战略态势。南进论者主张攻占所罗门群岛向南推进,切断美、澳供应线,然后对敌人各个击破。联合舰队司令部研究后认为东进方案条件尚不成熟,重点研究西进方案,这个方案的着眼点是放在与德军实行战略配合协同作战方面。1月18日“日德意军事协定”在柏林签订,这是一个有关轴心国划分各自战区瓜分世界的协定。然而,在最为关键的轴心成员国之间战略配合协同作战问题上,协定却缺乏具体而有效的实施方案,协定中规定的一些军事协助要点实际上也未能实行。大岛曾向希特勒建议日德配合先拿下印度,但希特勒只答应德军从高加索推进到伊拉克和伊朗,他只对中东的石油感兴趣。由于德国对战略配合缺乏热心,联合舰队司令部认为不如自主决定自己的战略目标,与德军配合协同作战的西进方案就此放弃。在重新制定的日本海军西进单独作战方案中,确定了歼灭英国舰队占领锡兰,掌握印度洋制海权争取早日在近东与德军会师的战略目标。方案在交付大本营陆海军联席会议讨论时,陆军强烈反对这个方案,认为无法抽调更多兵力配合海军在印度洋地区作战。这不仅意味着西进单独作战方案无法实施,也意味着与德军在近东会师的可能性最终消失。此后日本海军几经研究最后确定进攻中途岛,同年6月在中途岛遭到自海军建军以来最惨重的失败,从此一蹶不振。
在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德、意、日、罗、匈、保、奥、芬、泰等9国中,有实力进行战略配合协同作战能够对同盟国造成严重威胁的只有德日两国。它们所以未能做到这一类,首先是法西斯战争狂人均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以为依靠闪电战搞突然袭击就能所向无敌,无需盟友的援助。对重大战略决策相互保密更加深了法西斯之间的猜忌和矛盾。第二,德日两强均把各自的特殊利益置于它们的共同利益之上,以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为基本出发点,盟友的利益必须服从自己的战略,唯我独尊。轴心国虽也成立了由各方代表参加的总委员会、军事委员会和经济委员会,承诺要相互援助,但它们之间勾心斗角矛盾重重,始终难以有从全局出发的团结合作,无论多少条约措施都无法有效地发挥作用。第三,德日难以实现战略配合最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抗日战争最大程度地捆住了日本侵略者的手脚,有力地援助了苏德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反法西斯战争。作为反法西斯亚洲战线基本支撑点的中国抗战,为同盟国“先欧后亚”战略的成功实施做出了重大贡献,对此美英等国领导人均有中肯的评价。
综上所述,由于野心和实力的尖锐矛盾,使德日法西斯进行战略配合协同作战的意图最终化为泡影。
注释:
(1)《德国外交政策文件》第4集第1卷,第742页。
(2)《八一三抗战史料选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545页。
(3)《现代国际关系史》,知识出版社,1984年,第294页。
(4)井上清:《天皇的战争责任》,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96页。
(5)《日本帝国主义对外侵略史料选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315页。
(6)(7)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下),世界知识出版社,1979年,第1200页,第1207页。
(8)色川大吉:《昭和五十年史话》,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66页。
(9)堀场一雄:《日本对华战争指导史》,军事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6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