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史 |
关于解决世界近现代史交叉问题的设想
刘含发
【专题名称】世界史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1996年06期
【原文出处】《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01期第30-31页
迄今为止,几乎所有的世界近代史的教材都把下限写到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而世界现代史教材却是从1917年11月的俄国十月革命写起,使用这种按传统理论写成的教材,在实际的教学中就存在着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那就是时间上的交叉和一些教学内容上的重复。我认为解决这一难题的最好办法就是把世界现代史的教学内容前提到18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按马列主义人类历史分期的理论,五种社会形态中的社会主义社会正相当于世界现代史。1917年11月的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地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就这一点来看,它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把它作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已被绝大多数的史学家所接受。但是亦应看到:此时还只是在一个国家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尽管各国的发展极不平衡,但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分水岭,各国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世界现代史是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共存史,所以也应把资本主义的发展史放到一定的位置上。[①]
直至今天,严格地说,我国的世界现代史教学模式是继承了原苏联的体系。建国初期,我国自己的世界现代史的教材还没写成的时候,完全是照搬苏联的教材,如1956年由中共中央直属高级党校历史教研室翻译的苏联史学家弗·尼·尼基甫洛夫著《世界通史讲义》(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书中“现代史第一时期(1917—1945年)”的第一、二讲为“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人类现代史的开端”。该书为典型的早期苏联模式。此书名为《世界通史》,实则是社会主义制度史。这种以苏联为中心的思想体系长期影响着我国的史学界。
俄国十月革命作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是否合适不是本文的中心议题,但按这种体系进行教学却存在着一系列的实际问题。
世界近代史的结束时间为1918年11月11日德国与协约国签订康边停战协定,但现代史却是以1917年11月7日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之日为开端。换句话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一年已经进入了世界现代史中。这就造成了1917—1918年之间,许多在近代史中已讲过的史实,又在现代史重复讲授的现象。近代史的作者们当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又不能不写。于是就将这期间的史实写得简单扼要;近代史教师在教学中也采取了略讲或不讲,而将其留给现代史的处理方式。这种极普遍的处理方式带来了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教学时教业已十分紧张的情况下重复教学;二是不深入细致地分析俄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布列斯特和约,以及德国十一月革命、匈牙利革命等就很难理解这段历史的整体脉胳;三是世界现代史也不能详细地讲述一战的战争进程。
以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的教材为例,这种交叉现象清晰可见。由王荣堂、姜德昌主编的《新编世界近代史》(下册)[②],第二十六章的第四节“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在这一节中对俄国的二月革命、十月革命、苏维埃俄国退出战争,土耳其投降、奥匈帝国瓦解、德国十一月革命等均作了论述。同时,由夏景才、王桂厚、曲培洛主编的《世界现代史》[③]中,俄国问题自不待言,在第三章“欧洲战败国的革命运动”第一节“德国十一月革命与魏玛共和国的建立”,第二节“奥匈帝国的瓦解与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中,又再次重复了世界近代史的内容。尽管有详略之别,但毕其功于一役定会大大减少授课时数。
固然,论述任何一个历史事实,都应考察其历史背景,追溯其前因。如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要分析英国中世纪的“羊吃人的圈地运动”,讲中国的“鸦片战争”,要分析战争爆发前的英国殖民侵略政策。但下限均没有讲到其他的历史时期,即没有出现交叉现象。
一方面是如上所述的重复讲授的问题,另一方面,对这期间所发生的历史事件难以展开全面而深刻的分析。即在近代史的授课中,把十月革命以后所发生的一些历史事件不作深入分析,只是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而留给世界现代史去详论。但是,现代史又因为这些事件均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前,在近代史中已经讲过,所以同样也作了高度概括的处理。这就出现了前后分工不明确,造成类似行政管理上称之为“统治薄弱的接合部”。
以《布列斯特和约》为例。《布列斯特和约》是1918年3月3日第一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时俄国同德国所签订的一个停战协定。此时俄国的苏维埃政权已经建立,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俄国同帝国主义的德国所签订的一个妥协性的和约。它的影响可分为两大方面:一是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国际影响;二是对俄国和德国的自身影响。对《布列斯特和约》较全面的分析在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教学中都难以做到,因为这个历史事件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俄国十月革命之后,世界近代史几乎不讲十月革命的有关问题,而世界现代史又不能重复讲授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样双方都不可能对它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近代史重点讲对国际的影响以及对德国本身的影响,而现代史则重点讲对俄国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的影响。近现代史教学各有侧重固然有其各自的缘由,但彼此缺乏紧密的联系,使学生难以形成对这一事件的全面系统认识。
不仅俄国问题是这样,德国和匈牙利革命也都发生在一战结束之前,但它又是世界现代史的教学内容。
综上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俄国革命有着紧密的关系,俄国革命的胜利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大直接后果,是列宁的“变现实的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这一口号的具体实施。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十月革命胜利之后发生在俄国、德国、匈牙利等国的一些历史事件,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将使学生对一战和俄国革命等问题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反之,对十月革命等事件从一战的全过程角度分析也是完全必要的。
按以往的历史分期,1917年的十月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同时也标志着世界近代史的结束,但是没有任何世界近代史著作下限只写到1917年,而是都写到1918年11月11日德国签订投降书为止。这正说明了尽管采用十月革命为现代史开端的学说,但又不能把第一次世界大战一分为二,只写到1917年,而只能是写到一战结束。
笔者认为,解决近现代史交叉问题的良策是把整个第一次世界大战问题交由世界现代史讲授,这样的话,既体现了世界现代史是帝国主义时代和社会主义时代的并存史,同时又可以在减少授课时数的前提下,全面系统地分析一战后期的一系列问题。
注释:
①关于世界现代史的开端问题,本文不作更多的涉及,将在其他文章中详细阐述自己的观点。本文仅从教学的角度考察其起点问题。
②王荣堂、姜德昌主编的《新编世界现代史》(下册),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③夏景才、王桂厚、曲培洛主编的《世界现代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85年版。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1996年06期
【原文出处】《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01期第30-31页
按马列主义人类历史分期的理论,五种社会形态中的社会主义社会正相当于世界现代史。1917年11月的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地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就这一点来看,它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把它作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已被绝大多数的史学家所接受。但是亦应看到:此时还只是在一个国家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尽管各国的发展极不平衡,但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分水岭,各国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世界现代史是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共存史,所以也应把资本主义的发展史放到一定的位置上。[①]
直至今天,严格地说,我国的世界现代史教学模式是继承了原苏联的体系。建国初期,我国自己的世界现代史的教材还没写成的时候,完全是照搬苏联的教材,如1956年由中共中央直属高级党校历史教研室翻译的苏联史学家弗·尼·尼基甫洛夫著《世界通史讲义》(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书中“现代史第一时期(1917—1945年)”的第一、二讲为“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人类现代史的开端”。该书为典型的早期苏联模式。此书名为《世界通史》,实则是社会主义制度史。这种以苏联为中心的思想体系长期影响着我国的史学界。
俄国十月革命作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是否合适不是本文的中心议题,但按这种体系进行教学却存在着一系列的实际问题。
世界近代史的结束时间为1918年11月11日德国与协约国签订康边停战协定,但现代史却是以1917年11月7日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之日为开端。换句话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一年已经进入了世界现代史中。这就造成了1917—1918年之间,许多在近代史中已讲过的史实,又在现代史重复讲授的现象。近代史的作者们当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又不能不写。于是就将这期间的史实写得简单扼要;近代史教师在教学中也采取了略讲或不讲,而将其留给现代史的处理方式。这种极普遍的处理方式带来了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教学时教业已十分紧张的情况下重复教学;二是不深入细致地分析俄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布列斯特和约,以及德国十一月革命、匈牙利革命等就很难理解这段历史的整体脉胳;三是世界现代史也不能详细地讲述一战的战争进程。
以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的教材为例,这种交叉现象清晰可见。由王荣堂、姜德昌主编的《新编世界近代史》(下册)[②],第二十六章的第四节“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在这一节中对俄国的二月革命、十月革命、苏维埃俄国退出战争,土耳其投降、奥匈帝国瓦解、德国十一月革命等均作了论述。同时,由夏景才、王桂厚、曲培洛主编的《世界现代史》[③]中,俄国问题自不待言,在第三章“欧洲战败国的革命运动”第一节“德国十一月革命与魏玛共和国的建立”,第二节“奥匈帝国的瓦解与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中,又再次重复了世界近代史的内容。尽管有详略之别,但毕其功于一役定会大大减少授课时数。
固然,论述任何一个历史事实,都应考察其历史背景,追溯其前因。如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要分析英国中世纪的“羊吃人的圈地运动”,讲中国的“鸦片战争”,要分析战争爆发前的英国殖民侵略政策。但下限均没有讲到其他的历史时期,即没有出现交叉现象。
一方面是如上所述的重复讲授的问题,另一方面,对这期间所发生的历史事件难以展开全面而深刻的分析。即在近代史的授课中,把十月革命以后所发生的一些历史事件不作深入分析,只是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而留给世界现代史去详论。但是,现代史又因为这些事件均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前,在近代史中已经讲过,所以同样也作了高度概括的处理。这就出现了前后分工不明确,造成类似行政管理上称之为“统治薄弱的接合部”。
以《布列斯特和约》为例。《布列斯特和约》是1918年3月3日第一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时俄国同德国所签订的一个停战协定。此时俄国的苏维埃政权已经建立,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俄国同帝国主义的德国所签订的一个妥协性的和约。它的影响可分为两大方面:一是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国际影响;二是对俄国和德国的自身影响。对《布列斯特和约》较全面的分析在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教学中都难以做到,因为这个历史事件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俄国十月革命之后,世界近代史几乎不讲十月革命的有关问题,而世界现代史又不能重复讲授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样双方都不可能对它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近代史重点讲对国际的影响以及对德国本身的影响,而现代史则重点讲对俄国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的影响。近现代史教学各有侧重固然有其各自的缘由,但彼此缺乏紧密的联系,使学生难以形成对这一事件的全面系统认识。
不仅俄国问题是这样,德国和匈牙利革命也都发生在一战结束之前,但它又是世界现代史的教学内容。
综上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俄国革命有着紧密的关系,俄国革命的胜利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大直接后果,是列宁的“变现实的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这一口号的具体实施。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十月革命胜利之后发生在俄国、德国、匈牙利等国的一些历史事件,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将使学生对一战和俄国革命等问题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反之,对十月革命等事件从一战的全过程角度分析也是完全必要的。
按以往的历史分期,1917年的十月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同时也标志着世界近代史的结束,但是没有任何世界近代史著作下限只写到1917年,而是都写到1918年11月11日德国签订投降书为止。这正说明了尽管采用十月革命为现代史开端的学说,但又不能把第一次世界大战一分为二,只写到1917年,而只能是写到一战结束。
笔者认为,解决近现代史交叉问题的良策是把整个第一次世界大战问题交由世界现代史讲授,这样的话,既体现了世界现代史是帝国主义时代和社会主义时代的并存史,同时又可以在减少授课时数的前提下,全面系统地分析一战后期的一系列问题。
注释:
①关于世界现代史的开端问题,本文不作更多的涉及,将在其他文章中详细阐述自己的观点。本文仅从教学的角度考察其起点问题。
②王荣堂、姜德昌主编的《新编世界现代史》(下册),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③夏景才、王桂厚、曲培洛主编的《世界现代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8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