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史
西欧近代早期的原工业化:
——原工业化的普遍性及发展条件
万建伟

【专题名称】世界史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1996年03期
【原文出处】《电大教学》(杭州)1995年05期第22-26页
【作者简介】万建伟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史学与文化
      一、原工业化及其特征
    原工业化(Proto-industrialization)一词, 出现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是在关于工业资本主义起源的争论中提出的。原工业化主要是指工业革命前那种面向国内和国际市场的手工业生产,主要阵地在乡村,生产的主要形式是家内生产,农民全家把农事与棉织业、皮革业、金属制造业及其它制造业结合进行,但并非所有乡村工业都以这种组织方式生产。乡村工业的优势是劳动力廉价,故而产品具有竞争力。原工业化是指乡村工业包含了其最终走向工厂制工业的发展前景,即十八—十九世纪的工厂制源自乡村工业的发展方式,原工业化被称为“工业化的第一阶段”。但是,有些地区第二阶段没有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乡村工业的衰落,即原工业化的解体(de-industrialization)和无产者的贫困化(proletarianization)。原工业化即乡村工业的发展取向对家庭形式、规模、结构功能和人口增长率均有着深刻的影响。概括地说,原工业化,是工业革命以前的工业化,它使乡村地区的发展,以其大量的人口完全或在相当程度上以面向地区和国际市场的工业品生产为主,使相当部分农业人口转变为工业人口。从长远看,它属于从欧洲封建农业社会向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的大转变过程,从近处看,原工业化是在封建体系或是松弛或是解体的地区确立,以手工劳动的原始性与机械生产相区别,以分散的家庭生产单位与集中的工厂制相区别,并从自给自足的作为农业辅助的手工业生产形式向面向市场的、以手工劳动为主要生产形式的转变,即:原工业化生产是面向本地区以外及海外市场的手工业生产;原工业化工人最初农工兼具,即把纺织与农事结合,手工生产填补了农业年的空闲,尤其适合畜牧农业地区,拥有低劣的劳动机会成本及廉价的操作设备使原工业化成为可能。
    原工业化理论的提出,掀起了对十八—十九世纪欧洲面向远距离市场的乡村工业的深入研究。作为研究工业文明的一个方面,它与视经济发展为一系列过程的理论相一致。德国的历史经济学家研究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济发展多阶段理论,强调十六、十七、十八世纪的经济变化为十九世纪的工业社会奠定基础。 罗斯托(w. w. Rostow )划分经济成长五个阶段, 其中“起飞的预备状况”(pre-condition for take-off)与“起飞”(take-off )接近于“原工业化”与“工业革命”的划分。原工业化的提出又与马克思关于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转变的理论大体相当,克里特(kriedte )认为“原工业化生产模式的危机造成工业发展由第一阶段转入第二阶段”。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道布(Maurice Dobb)认为在十五、十六世纪封建生产方式的解体与十八世纪末资本主义决定性胜利期间存在一个决定性阶段,即“早期的不成熟资本主义阶段”,在此阶段资本主义在相当规模上渗入生产,或是以相当成熟的资本家与雇佣工人的形式,或是以较不发达的家庭手工业生产即“外放制”(putting-out system),但马克思主义强调阶级关系是经济发展的原因,而原工业化的理论则将阶级关系视为经济发展的后果。
    在孟德尔斯(Mendels)明确原工业化的特征以前, 瑟斯克(Joanthrisk)论述了农业与乡村工业的关系;布朗(Rudolph Braun )研究瑞士乡村工业对家庭形成的冲击;稍后的琼斯(E.L.Jones )研究了十七世纪末欧洲农业的地区专业化及不利农业地区向乡村工业的转向;最后是科尔曼(D.C.Coleman )论及十六世纪末英格兰新的织布业的发展,农民手工技艺的商品化,并由原来的自产自销为向扩展的国际市场生产。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重新掀起了对原工业化模式的研究,历史学家从历史与经济的双重角度,关注点放在当今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原工业化不仅仅是欧洲的现象,中国明清之际江南机织业的发展、华北平原棉、麻织业的发展均应归类于此〔1〕。研究原工业化、 不仅是对历史的揭示,而且对现在及未来的经济发展战略具有重大意义。国内学术界尚未对原工业化展开全面的研究〔2〕, 本文仅仅是对原工业化一个方面的尝试。
      二、原工业化的普遍性及发展条件
      (一)、原工业化的普遍性:
    原工业化在英国,或是在大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上,都是一个普遍的不可或缺的阶段。十八世纪的欧洲,原工业化地区广布,如在法国的曼恩(Maine)、皮卡迪(Picardy)、朗格多克(Languedoc);德国的威斯特伐利亚(Westphalia)、西里西亚(Silesia )和萨克森(Saxony )的南部; 低地国家的佛兰德斯(Flanders )、 特文特(Twente);英国的阿尔斯特(Ulster)、赖丁西区(West Riding)、科茨奥尔德(Cotswolds)、英吉利亚东区(East Anglia)等地区。原工业化地区的纺织业——毛、麻、棉、丝最为重要,从中世纪和近代早期就是普遍的经济行为,到十七世纪末期,地区专业化更为突出。原工业化,作为工业化的第一阶段,是从家庭生产方式向社会化生产方式转变的一个必经的过渡阶段。西欧国家近代早期的原工业发展历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除了对西欧近代早期的原工业化地区进行研究外,现在已开展了对印度、南朝鲜、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原工业化的研究。在走向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上,原工业化的普遍性已为人们所认识。
      (二)、原工业化普遍发展的内在条件:
    1.由于人口的推力。
    十一世纪至十四世纪初、十六世纪和十八世纪是欧洲人口的增长时期,人口的增长促进经济增长,反过来,又进一步刺激人口增长。在这一过程中,人口与经济的积极关系转而走向负面,经济增长不能与人口增长保持一致。由于增长的收入不能用于生产而是为增长的人口所消耗,加上土地产出递减律发生作用,人均收入由于劳动边际生产率的下降而降低;在乡村,连荒地也已被开垦利用,但仍无法解决人口与土地的矛盾。大量的无地农民随之出现,乡村的社会结构也随之变化。至十八世纪,乡村人口不再是标准意义上的拥有土地以自足的农民,而是小农及无地的农民;充裕的劳动力就为原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保证。
    原工业化是一种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就其发生地区,主要偏重于不宜农耕的半高山、牧区,或是在劳动就业不充分的地区,这都以超越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人口承受力为前提;这就是说原工业化的发展要以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为先决条件,麦迪克(Medick)认为:“原工业化是一种劳动力无限提供的经济发展形式”。〔3〕
    廉价劳动力的生成一般出现在下列地区:第一,游牧区多于农耕区;第二,庄园经济统治薄弱的农耕地区,移民涌入,人口增长超越当地农业需求,地区内的不充分就业导致劳动力的低值;第三,低值劳动力通常存在于高地、荒地等贫瘠地区,人口相对于贫瘠的资源来说,人口过剩,瑟斯克的论点从英国纺织区得以验证。例如:约克郡的赖丁西区(West Riding of Yorkshire),三分之一是高山放牧区,居民是众多的小自由农(freeholder),以农作与手工制作毛纱为主。
    琼斯也同样认为乡村工业一般出现在人口密集的牧区,据曼托斯(Mantoux)记载:在赖丁西区, 织布业已成为小农与贫乏的土地抗争的主要副业,当人口增长达到土地所能提供的极限,农业劳动者在工业中寻求辅助来源,这就使农业劳动者与家内制造业之间建立联系成为可能与必需。以乡村工业为附助,西里西亚在三十年战争后,在列斯格堡(Riesengebirge)山脚下,发展起了麻织业, 而乡村麻织业工人人数的日益上升,伴随着城镇同行业工人的下降,黑森林(Black Forest)在1670—1730年间,村民手工制造木钟,男人兼制铁,女人缝制手套、花边,这反映了市场的扩大。阿尔卑斯山区成为乡村工业地区,有着与畜牧区相同的背景。棉织业在这儿多数州县都能发现。在法国的阿尔卑斯,克吕斯(Cluses)成为制钟业的中心。 十七世纪末制铁业在博日(Bauges)发展起来,并于1730年发展成形; 格勒诺布尔(Grenoblosse)在十八世纪初发展起手套制造业;在瑞士的东部地区发展了钟表及儿童玩具制造业。更有甚者,乡村工业在一些地区成为主要的职业。1787年对瑞士(Zurich)棉纺织业的调查表明纺织区不是在瑞士城镇,而是在远离城镇的普雷阿尔派恩(Pre-Alpine)山区。在外放制下这些地区发展起来,交通及气候的不利条件,使这些地区的劳动力廉价,外放制使移民把乡村工业不再作为辅助的而是一种全天候的职业。〔4〕
    莱茵兰是德国最密集的工业区,十六—十七世纪亚琛的毛纺商把原料外放之艾弗尔(Eifel)山区的村民纺织,后又进一步外放之林堡、 西里西亚及波希米亚的牧区。在那里,大封建主利用农民与农奴建立起外制的工业。在波希米亚区,金斯基(Kinsky)在一份政府观察报告中提到,山区特别适宜发展工业,因其农业前景较平原差,而正是在山区,工业得以发展,季节性的就业不足,成为手工业生产深入乡村的有利的前提。为市场生产工业品,不同于为自我消费而生产,这要视需要而定,农民家庭是否以工业为辅助要由经济状况决定,即以土地的数量和质量而定,在土地贫瘠地区,农民家庭必须寻求额外的收入,所以,欧洲的乡村工业集中在贫瘠的山区不是偶然的。
    当然在农耕区,同样存在季节性的就业不足,乡村工业也出现在农耕区,如阿尔斯特省麻纺织的中心,阿尔马(Armagh),在足够提供当地人口食物情况下,忽略耕作而从事麻纺业;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增加家庭收入;比经济角度,这种选择是合理的,上诺曼底的库尔(pays de caur),也是农耕区,这里从1720年发展起密集的乡村棉织业, 它为库尔地区大量的无地人口提供了极有价值的收入补充。
    2.由于农民家庭生产方式的发展取向所致。
    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农民家庭自给自足,家庭手工业尤其是纺织业是小农家庭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然条件和土地不足的限制,在不能维持其生存的情况下,农民家庭可能采取两种策略:一是更精细地耕作土地以保证家庭的最低生存。正如恰扬诺夫所说,农民家庭在单位土地上增加劳动力的投入,但随着递减律,会达到总产出不再增加的零界点,结果是这种策略不能为小块土地所有者所采纳;对他们和无地农民唯有第二种可能,即通过手工及贸易的收入来应付农业收入的不足。非农业收入的部分,要视土地的质量、规模、耕作精细程度外加非农工作的可能性而定;因此,土地与劳动力之比不利的家庭就转向工业品的制造,以劳动密集的手工生产代替土地精耕的农业生产,而乡村工业给他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3.开放的社会结构也有利于乡村工业经济的发展。
    边疆对附近乡村有强大的吸引力,因土地贫瘠而贫困的人们转而从公共财产及林木获取补偿。移民的到来,导致了当地的人口高潮。当增长的人口达到饱和,自然本身不再能保障人们的生存,在这种条件下,工业活动就成为人们额外收入的来源。在工业化早期,一个明显的特征是这些早期的开发者,把纺织引入畜牧区,一是由于畜牧区的原料供给充足,就地取材,二是由于这些地区的开放及松弛的社会结构,使之能适应资本主义生产的需求,如,高原山地,没有严格规定的经济单位,农民自由开垦土地,封建束缚松弛,在一定程度上,农民本身就是业主,有着经济价值观和创业精神,而在封闭的农耕区,情况则完全不同。农民被一系列的法律及义务所束缚,没有随便使用土地的权力,就连耕作的方式、时间及方位都受限制,这就使外放制工业很难在如此僵硬、有限制的地区扎根,封闭的村庄会采取一切措施来防止工业的渗透,如,它将严格限制居住,防止外来人口,乡村社会的分化和乡村社会结构的变化是乡村工业发展的前提和后果,如在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的兰开郡,内衣织造业主要位于拥有大量小土地所有者的开放教区,小土地所有者需要以工业活动来填补农业收入的不足,一些人甚至以土地为抵押,来购买织机。十八世纪以前,从事织袜业的通常是独立的乡村工人,但随着增长的教区人口日益从事这一行业,出现了一个无力购买织机的贫困阶层,他们只有为已购买织机的人劳动,或是为提供原料、租借织机给他们的商人工作。而在封闭的教区,土地为少数人所有,无地的农民在既无土地,又无就业机会的条件下,他们只有为大地主劳动,或是离开教区。一些人就去开放的教区,加入纺织业。〔5〕但是,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农耕地区的社会结构受到侵蚀、瓦解,加上土地与人口的矛盾,手工生产就成为一种选择,而原工业化的进一步深入,更加深、加快了农耕地区封建秩序的瓦解。
      (三)、原工业化普遍发展的外在条件:
    1.城市的行会束缚是促使乡村工业发展的一大保证。城市在行会束缚下,生产潜力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劳动力供给没有弹性,使城市资本转入乡村,十八世纪初,鲁昂(Rouen )城的行会条规及相对较少的劳动力供给对生产造成局限。为避免这些障碍,棉织商人德拉(M. Delarue),采取了将原料送至附近农村纺织加工的策略。至1782年,鲁昂织棉工超过188,000人,其中多数人是生活在库尔(Caux)区, 这一地区是法国最大的外放制盛行区域。仅欧费(Auffay,位于鲁昂与迪埃普Dieppe的中途,东邻(Caux)村,1796年的人口统计显示,256 户中有166户至少部分依赖家庭纺织业的收入为生。在小村庄, 对工业的依赖更为严重。欧费在原工业化时期,地区人口从750人增至1247人〔6〕。成本的因素,如原材料、生活资料、税收等,乡村均低于城市,这就使部分工业从城市转入乡村。
    2.市场条件的变化。原工业化地区在工业革命前一个世纪左右的时间内获得大发展的原因是市场条件的变化,欧洲人口的增长自十五世纪末已趋停止,造成基本消费品如纺织品需求的下降,同时欧洲的海外市场已经开辟。在欧洲市场要维持或增加销售只有依靠廉价商品,海外市场也要求低廉的商品,而劳动力是棉织业及其它行业的主要因素,商人就寻求最廉价的劳动力以生产最廉价的商品,而拥有大量劳动力的乡村就有了市场为之提供的有利条件。
    总的说来,十六—十八世纪欧洲乡村工业一般位于农民相对缺地、少地的区域,相应的人口增长率也高于其它地区。从教区登记册来看,十八世纪的佛兰德斯婚姻率高,婚龄低,由此提高生育率并缩短两代人的距离。长此以往,这一过程进一步加重了土地资源的短缺。由于缺地而贫困,乡村家庭只能以小块土的农作与市场而生产的纺织品的结合为生。家内纺织就成为无地的背景下乡村劳动者生存的必需条件,乡村社会在原料及生活资料低成本方面为原工业化的开展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原工业化的实质是为出口市场而生产的工业,建立在拥有廉价劳动力的农村,原工业化的原动力来自市场。
    注释:
    〔1〕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1985 年版。
    〔2〕刘景华:《乡村工业发展, 英国资本主义成长的主要道路》,《历史研究》1993年第6期;杨豫:《论原工业化的解体》, 《世界历史》1991年第1期。
    〔3〕H.MEDICK(1986): The Proto-Industrial Family Economy: the Structural Function of Household and Family during the Transition From Peasant Society to Industrial Capitalism in PAT THANE & ANTHONY SUTCLIFFE〔ed〕:Essays in Social History Vol. 2 P28 Clarendon Press Oxford
    〔4〕E.L.JONES (1968):Agrigultural Origins of Industry in PAST & PRESENT No.40
    〔5〕L.A.CLARKSON (1990): Proto-Industrialization: The First Phase of Industrialization? P165 in LESLIE CLARKSON〔ed〕: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A Compendium Humanities Press.
    〔6〕G.L. GULLICKSON (1982) :  Proto- Industrialization, Demographic Behavior & the Sexual Division of Labor in AUFFAY, FRANCE, 1750—1850 P10 in Peasant Studies, Vol 9 No 2(Winter)^



返回1996年03期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