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史 |
浅析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原因
高辉
【专题名称】世界史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1996年03期
【原文出处】《日本研究》(沈阳)1995年03期第46-51页
【作者简介】高辉 沈阳师范学院
1941年12月7日(夏威夷时间)凌晨,日本偷袭珍珠港, 宣告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翌日,美、英对日宣战,英联邦及部分拉丁美洲国家相继对日宣战;德、意对美宣战。从而使战争从欧洲大西洋扩大到亚洲太平洋地区,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大战。由于美国的直接参战,大大加强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力量。那么,日本为什么冒“举国玉碎”之险,“不辞对美、英一战”,发动太平洋战争呢?以往文章虽有论及,但多为就某一方面进行的专论,本文试图就此问题作一粗浅但力图全面的分析。
一、日本国民中仇外的民族主义成为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深刻的思想根源。
日本是一个四周邻海的岛国,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这种地理环境及经济发展的客观制约,决定了日本人具有一种岛国心态、自卑心理和极其强烈的“危机感”。这种“危机感”在某种意义上激发了日本人勤劳、奋斗、拚搏、图强的精神。从1853年的被迫开国以及随后的明治维新,一直到今天,日本之所以能获得迅速发展以至创造出“日本奇迹”,是与日本人的这种民族性格紧密相联的。但是,日本人的这种民族性格具有双重性,与他们的自卑心理相辅相成的另一个极端表现,是他们的自傲与自负心理。而日本人的这种自傲、自负的心理又成为日本民族主义的某种精神起源。正如法国历史学家亨利·米歇尔所言:“日本的民族主义原就坚信日本具有神圣的使命,又由于它把新近学到的西方技术和精心保存下来的传统文化巧妙地结合起来而感到理所当然的自豪,因此,这种民族主义就更加增长起来。……国教、神道教的教义告诉人们,日本帝国的神圣起源是‘天照大神’。虽然这些教义已不再为日本统治阶级所盲目接受;虽然日本人知道自己国家的物质文明仍然落后于白种人,但是,他们丝毫也不承认自己在精神上稍有逊色。他们毫无例外地相信,总有一天他们将赶上自己的对手,然后不可阻挡地超过他们。”〔1〕日本的这种民族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不同的条件下,有着不同的表现。例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1914年8月15日, 即日本政府向德国发出最后通谍的那一天,大隈首相发出一封电报,宣称“日本的行动是正义的,日本没有任何领土野心,同时,愿以东方的和平保护者自任。”〔2〕但是,到了11月间, 青岛(德国的势力范围)被日军攻陷后,大隈首相向《新日本》编辑发表下述声明:“优越民族应统治劣等民族。我相信在二、三世纪以内,世界上必会出现少数伟大的统治国,而另一些国家则受它们的统治,服从它们的武力。例如,英、俄、德、法就可能是这样一些国家。今后,我国应黾勉去作这样一个统治国。”〔3 〕体现了某种种族优胜论思想的日本民族主义由此可略见一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所谓“大东亚圣战”中,日本人视日本民族高于其它任何民族、任何国家,认为自己是亚洲唯一的“救世主”。一些狂热的民族主义分子甚至认为只有通过战胜和征服别国,才能表明日本人是所向无敌的。这样,日本人便逐渐沉浸于一种适应其国民性的仇外的民族主义精神之中。他们鼓吹暴力崇拜、绝对服从和坚信只有战争才能摆脱国家面临的困难。那么?同谁进行战争呢?打击又应该落到哪个对象的头上呢?在这一问题上,日本的两大主要统治力量——陆军和海军,意见并不一致。陆军垂涎它所能染指的巨大空间,即辽阔的亚洲地区,他们在那里与苏联迎头相撞,经过几次进攻尝试,均遭失败,不敢贸然北进。海军则由于它自身的特点,向往海外辽阔的地平线,即南太平洋地区,而英、法、荷兰以及美国人挡住了他们的去路。经过多方权衡利弊,日本人认为消灭他们在太平洋上的敌人的时机已经到来,必须对英、美开战。
二、太平洋战争是日、美争夺以中国为重点的亚太地区的必然结果。
日、美矛盾由来已久。早在19世纪末,日本和美国就开始了在亚太地区争夺霸权的斗争。日本推行“大陆政策”,其战略决策是先取朝鲜再占中国。而美国在美西战争中夺取菲律宾后,立即提出对华“门户开放”政策,企图与诸列强争夺和分享在中国的利益。日俄战争后,日、美关系急转直下。1904年,美国曾拟制出“橙色计划”,把日本列为其假想敌之一。日本针锋相对,于1907年采纳海军意见,将美国列为仅次于俄国的第二号假想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乘欧洲炮火炽烈之机,于1914年8月匆匆对德宣战,出兵占领了山东,并不断增加兵力; 同时,强化对中国经济的控制,1914年日本对华投资二亿美元,1918年上升为4亿美元,至大战结束时,中国50 %的对外贸易操纵在日本手中。〔4〕这一切引起了欧美列强的不满。 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横财,一跃而成为世界上最强的经济大国。于是,美国开始放弃“门罗主义”,走向世界,但由于英法排斥,使威尔逊总统从巴黎和会两手空空地回国,“十四点”计划落空。哈定上台后,把注意力集中于远东太平洋地区,这势必加剧同英国和日本的矛盾。一战后日美、英美、日英之间的矛盾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对中国的经济政治扩张。第二是军事力量的扩张,特别是海军军备的发展。为协调各方矛盾,在美国的倡议下,美、英、日、法、意、中等国于1921年7 月召开了“华盛顿会议”。结果签订了三个条约。通过《四国条约》,日本得到了对库页岛、台湾、澎湖列岛的委任统治权,而美国拆散了英日同盟,孤立了日本;通过《五国海军协定》(规定各国主力舰拥有数量及比例是:美国13.5万吨、英国13.5万吨、日本8.1万吨。)压制了日本,束缚了日本军备竞赛的手脚;通过《九国公约》压迫日本放弃在中国山东的权益,使各国确认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排斥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行动。日本对此极为愤恨。华盛顿会议之后,日本国内迅速掀起了反美运动,反美书籍、传单不断出现,甚至有宣扬对美开战的言论。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1923年日本把美国升为头号假想敌。到了30年代,日本公然甩掉三个条约的束缚,对中国直接进行武装侵略。1931年日本出兵中国东北,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使战火迅速蔓延至华中、华南,企图排挤英美等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进而独占中国。日本这种从别人嘴里抢取脏物的行动,意味着英、美等帝国主义在中国长期苦心经营的殖民利益将荡然无存。美国当然不能容忍这种局面。但是,美国当时军事上未作准备,国内孤立主义盛行,加上美国的战略一向是“欧洲第一”,所以美国在30年代一直对日本奉行绥靖政策,使“不承认主义”、“不干涉主义”应运而生。美国的目的是利用远隔重洋的有利条件,重施故伎,“坐山观虎斗”,大做军火生意,在两败俱伤之时,出来扼杀竞争对手。然而,日本的野心极大,气势咄咄逼人,它不仅要侵占有中国,而且还要南下横扫太平洋,建立日本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在这种情况下,日美矛盾进一步恶化,日美之间进行的多次谈判,均以失败告终。其结果正如列宁所预见的:“近十几年来这两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积下了无数的易燃物,因此,这两个大国必然会为争夺太平洋和太平洋地区的霸权而展开激烈的搏斗。远东的全部外交史和经济史使人毫不怀疑地相信,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要防止美日之间日益尖锐的冲突是不可能的。”〔5〕由此可见, 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是与美国在太平洋地区长期争夺霸权的必然结果。
三、战争经济的需要是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经济根源。
以当时日本的国力而论是经不起长期的战争消耗的。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那样“日本国小地少,其人力、军力、财力、物力均感缺乏,经不起长期的战争。……它为解决这个困难而发动战争,结果将因战争而增加困难,战争将连它原有的东西也消耗掉。”〔6〕事实亦如此。 1937年7月7日,日本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长驱直入,妄图在几个月内结束“中国事件”,一举灭亡中国,但“他们只能够把少数几根触须伸向深处去‘扫荡’一个地区,而不能占领整个国家。他们在一口一口地吞下中国,然而却未能加以消化。”〔7 〕日军遇到了中国国民党与共产党的正规军及游击队的顽强抵抗,陷入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欲胜不能,欲退不得,损失惨重。随着战争的不断扩大,日本帝国主义把越来越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在中国战场上。在人力方面,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日军的总兵力为108万人。到1941 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军总兵力扩大为242万人,不到4年半的时间,日军总兵力纯增124.72%。此外,直接从事军工生产的人员约增200万人; 在财力方面,自1937年至1941年,日本的国家预算总支出达到了空前的规模——近500亿日元,超过了明治维新至1936年近70 年日本预算支出的总和。军费增长更加惊人。1937年的直接军费为32.78亿日元, 占国民收入的17.6%,而1941年的直接军费达125亿日元,占国民收入的34. 9%,如此庞大的军费开支是日本经济无力承担的。而日本财政支出特别是军费的急剧增长,主要依靠发行公债、增发纸币和增加税收,造成了经济混乱;在物力方面,自1937年至1941年,日本的武器装备和主要作战物资的产量高速增长,如汽车从9500台增至4.4万台,舰艇从5.2万吨增至19.1万吨,坦克从330辆增至1190辆。 而武器装备等作战物资的增长等于社会产品的减少,对整个社会生产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既使这样,日本仍未能解决中国问题,反而陷入了不能自拨的泥潭之中。战争结束前任侵华日军总司令官的冈村宁次在1939年底展望中日战争的前景时曾惊呼:“长期持久的战争对帝国有百弊而无一利”,“久暴师则用不足”。〔8〕到了1941年,日本已内外交困, 战争经济前景暗淡。对于这一点日本统治者内心也十分清楚。日本企划院总裁在1941年9月6日的御前会议上说明日本的国力时着重指出:“……如今,与美、英处于全面经济断交状态,帝国的国力正日趋衰落。”〔9〕海军军令部总长永野修身也指出,“三年后, ……日本将一筹莫展,不战而屈服于经济封锁。”〔10〕按理日本应悬崖勒马,立即停止侵华战争。但是,日本反而在这种情况下把战争进一步扩大到太平洋。仔细分析一下,这并非偶然,日本政府对发动太平洋战争是做了周密准备的,并对发动战争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首先,就日本对美英的战和问题曾进行多次研究。求和即当时所谓的:“卧薪尝胆”,分维持现状和忍让求和两种。结论是:日本维持现状,国力渐衰,坐“等二、三年将沦为三等国家”(首相东条英机语)〔11〕,这无异于坐以待毙。忍让求和即按美国条件行事,则日本自甲午战争以来的半个多世纪的战果将付诸东流。所以,对日本来说,求和是不足取的“下下策”(永野修身语)。〔12〕
其次,就日本“北进”和“南进”进行了利弊分析。既然日本不愿求和,只有继续征战,那么向什么方向推进呢?1941年6月, 德国挥师东进,闪击苏联,给日本“北进”扩大战争创造了“千载难逢的良机”。但苏联在其远东地区早有准备,在兵力、兵器对比方面,日本明显处于劣势,其比重为步兵师1:2.5,飞机1:3.89,坦克1:6。日本大部分陆军陷在中国,而日本北进主要依靠陆军,“为实施必胜进攻, 需要约30个师”(关东军参谋长吉本贞一语)〔13〕, 但当时日本的关东军实际兵力不到此数的一半,并且日本在1938年(张鼓峰事件)和1939年(诺蒙坎事件)曾两次对苏联发动了进攻,但两次尝试均遭失败。因此,立即北进在军事上行不通;同时,对日本来说,北进在经济上是得不偿失的,荒凉寒冷的西伯利亚在当时并不能提供日本迫切需要的战略资源,解决不了经济上的燃眉之急。那么“南进”可行吗?日本“南进”主要依靠海军。从海军的力量对比看,截至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海军拥有主要作战舰艇(战列舰、航空母舰、巡洋舰、 驱逐舰和潜艇)94.4万吨,美国海军拥有主要作战舰艇138.2万吨,仅相当于美国的68%,但美国的战略重点在欧洲、大西洋地区,亚太地区的军事力量相当薄弱。1941年7月26日,美国宣布冻结在美的日本资产, 同一天开始部署菲律宾防务计划,但实施这一计划至少需要半年时间,至1942年3 月方可完成。上述事实表明,虽然美国具有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和战争潜力,但军事动员却相当缓慢,而且对日作战毫无准备。所以,在亚太地区日美兵力、兵器对比,日本占很大优势,“南进”在军事上是可行的,同时经济上的诱感力也极大,“南进”可以获取大量的石油、锡、橡胶等战略物资。在这种情况下,1941年11月1日, 日本政府与大本营首脑举行了长达16个多小时的联席会议,普遍认为美国正在扩军备战,但军需生产尚未充分展开,所以美国不致首先挑起战争,但如果时间拖延下去,美国军备将会更加雄厚,南方的防御力量也将会日益增强,如此日本将会失去战机。故日本对美开战的良机“就在现在。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军令总长永野语)〔14〕
最后,日美整体的经济实力对比和美国对日本的经济制裁,促使日本下了“对美一战”的决心。从经济实力的对比看,1941年日本及其占领地区共产煤炭7160万吨,石油40万吨,生铁420万吨,钢684万吨,发电量350亿度。同年,美国产煤炭51760万吨,石油18980万吨, 生铁5140万吨,钢7510万吨,发电量1678亿度。美国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超过了日本,居绝对优势。何况日本是一个资源极端贫乏的国家,主要战略物资大部甚至全部依靠进口。如1937年前后,日本的铁矿石的87%,铅的92%,锡的71%,石油的92%,镍、棉花、羊毛、橡胶等的100 %均依赖进口,而且主要依靠美国和美、英控制的地区、企业供应。日本的战争经济正是建立在这一脆弱的物质基础上的,军事工业越发展,生产与原料供应之间的矛盾就越突出。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巩固战争经济基础,建立起“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进而称霸东亚和太平洋,日本迫切希望夺取南洋地区的战略资源,如石油、橡胶、锡、铁、铝土以及大米、食糖等。他们认为南方的资源、利益对日本来说是生死悠关的大问题,特别是石油,犹如血液一般,更是战争经济所必不可缺的,为此,日本开始展开了向东南亚一带推进的具有战略性的军事行动,于1940年6月进驻印度支那北部。面对日本咄咄逼人的攻势, 美国一方面逐步加强对中国政府的援助,力图将日军牵制在中国战场上,阻止日本南进;另一方面则通过禁止向日本出口飞机和飞机零部件(1939年1月14 日)以及宣布不再延长日美通商航海条约(1939年7月26日), 对日本示以警告。美国的行动引起了日本的强烈不满和不断抗议,日美矛盾日益尖锐化。当日军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北部后,美国立即作出反应,于1940年7月2日宣布限制武器弹药等军事物资和主要原料及工作母机等对日出口,7月25日又宣布限制石油、废铁等对日出口。而当1941年7月24日日军在印度支那南部登陆后,美国立即于7月26日宣布冻结在美日本资产, 并于8月1日对日本实行全面禁运,以此打击日本的战争经济。
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日本从多方面权衡利弊得失之后,决定发动太平洋战争。“帝国必须采取死里求生的办法,妥善地做好准备,不失时机地下定决心,以毅然决然的态度走向积极作战。”〔15〕日本的如意算盘是:以突然袭击的战术方式发动太平洋战争,给美、英以出乎意料措手不及的打击,迅速歼灭美国的海军主力,攻占美、英军事基地,在战略上确立起军事优势。在经济上,则确保重要战略物资产地和海上交通线,建立以“日、满、华”为核心的“大东亚共荣圈”,实施重要物资的自给自足。同时,与德、意合作,迫使英国屈服;切断缅甸、香港方向的供应线,压迫蒋介石政权投降;在轴心国取得战略优势的基础上,促使美国丧失作战意志,与日本形成隔洋对峙的局面。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日本“不辞对英、美一战”,是在中国战场穷途末路、美国实施全面禁运、日本战争经济脆弱情况下的破釜沉舟之举。
四、欧洲战场的局势是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外部动因。
环视世界,1940年中期,法西斯德国席卷西欧大陆,法、荷等国相继沦亡,英国困守本土三岛。“德国的连战连捷,已象烈酒一样,使日本人陶醉如狂。英国会垮台,他们直到最近还坚信不疑。他们深信德国很快就会胜利,应趁德国还在默许日本扩张的时候,赶在德国海上实力终必加强因而可能阻碍日本伸展其东方霸权之前,先巩固日本在大东亚的地位,……”〔16〕为此,日本首先占领了法属印度支那北部;同时加强了外交攻势,于1940年9月与德、意缔结三国军事同盟, 力图给美国人的头脑打上“两洋作战,于己不利”的印记;然而德日协议的签订并不等于两国之间完全没有猜疑和保留。德国并不希望日本在亚太地区无限扩张。当日本要求在印度支那和荷属东印度完全自由行事时,德国却表示希望说,现状应该加以保持。德国驻东京大使甚至把日本在印度支那的行动描述为“背信行为”。日本驻柏林大使来栖和一位日本将军陪同一位中国外交人员,两次要求德国出面调停,解决“中国事件”,均遭德国拒绝。日本从其盟国那里得不到热烈的支持,使它更加坚定地要凭自己的力量,单独去执行自己的政策。既然没能同中国媾和,那么在从事任何其他冒险行动以前,日本就需要苏联保持中立,以免有后顾之忧。于是1941年4月,日本与苏联订立中立条约,从而捆住苏联手脚,使苏联停止援华。日苏中立条约的签订,证实日本已决定向南洋扩张。
1941的6月2日,德国法西斯向苏联发动了进攻。“德、苏开战意味着日本可以从北方苏联的沉重压力下解放出来,这时可以趁机南下,建立自给自足的态势。”〔17〕于是,7月24日, 日军又进驻印度支那南部。同时,日本内阁连续不断地开会,陆海军将领也在开会,另外还有御前会议,忙得不亦乐乎。其中,1941年9月6日的御前会议,通过了一项重大决定:《贯彻帝国国策纲要》,中心内容是“帝国对美英尽量采取各种外交手段,努力贯彻帝国的要求……,外交谈判到10月上旬如果尚未达到我方要求的情况下,立即下决心对美(英荷)开战;拟以10月下旬为目标,完成战争准备。”〔18〕到了1941年10月,希特勒的侵略军已经迫近莫斯科城下,这对日本是一个极大的鼓舞,日本军阀跃跃欲试,侵略气焰更为嚣张,要求尽速开战。终于在1941年12月1 日的御前会议上,日本天皇作出了对英、美、荷开战的决定,并确定了开战的日期是12月8日。通过上述分析可见, 虽然希特勒德国并不赞成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德国不希望强大的美国参战),但是,德国在欧洲战场上胜利及攻势,客观上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气焰,成为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外部因素。
注释:
〔1〕〔7〕〔法〕亨利·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中译本,上册,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55页,第357页。
〔2〕〔3〕〔美〕马士·宓亨利:《远东国际关系史》中译本,下册,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第552页,第552页。
〔4〕刘文英等主编:《世界现代史教程》, 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53页。
〔5〕《列宁全集》,第31卷,第422页。
〔6〕《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416页。
〔8〕〔日〕防卫厅防卫研修所战史室:《战史丛书(90 )支那事变陆军作战(3)》东京,1975年版,第153页。
〔9〕〔10〕〔11〕〔12 〕〔日〕防卫厅防卫研修所战史室:《战史丛书(20)大本营陆军部(2)》,东京1968年版,第437页, 第565页,第587页,第564页,第458页。
〔14〕〔15〕〔17〕〔18〕〔日〕服部卓四郎:《大东亚战争全史》中译本,第一册,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14页,第186页, 第143页,第181页。
〔16〕〔美〕约瑟夫·C·格鲁:《使日十年》中译本, 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335页。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1996年03期
【原文出处】《日本研究》(沈阳)1995年03期第46-51页
【作者简介】高辉 沈阳师范学院
一、日本国民中仇外的民族主义成为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深刻的思想根源。
日本是一个四周邻海的岛国,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这种地理环境及经济发展的客观制约,决定了日本人具有一种岛国心态、自卑心理和极其强烈的“危机感”。这种“危机感”在某种意义上激发了日本人勤劳、奋斗、拚搏、图强的精神。从1853年的被迫开国以及随后的明治维新,一直到今天,日本之所以能获得迅速发展以至创造出“日本奇迹”,是与日本人的这种民族性格紧密相联的。但是,日本人的这种民族性格具有双重性,与他们的自卑心理相辅相成的另一个极端表现,是他们的自傲与自负心理。而日本人的这种自傲、自负的心理又成为日本民族主义的某种精神起源。正如法国历史学家亨利·米歇尔所言:“日本的民族主义原就坚信日本具有神圣的使命,又由于它把新近学到的西方技术和精心保存下来的传统文化巧妙地结合起来而感到理所当然的自豪,因此,这种民族主义就更加增长起来。……国教、神道教的教义告诉人们,日本帝国的神圣起源是‘天照大神’。虽然这些教义已不再为日本统治阶级所盲目接受;虽然日本人知道自己国家的物质文明仍然落后于白种人,但是,他们丝毫也不承认自己在精神上稍有逊色。他们毫无例外地相信,总有一天他们将赶上自己的对手,然后不可阻挡地超过他们。”〔1〕日本的这种民族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不同的条件下,有着不同的表现。例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1914年8月15日, 即日本政府向德国发出最后通谍的那一天,大隈首相发出一封电报,宣称“日本的行动是正义的,日本没有任何领土野心,同时,愿以东方的和平保护者自任。”〔2〕但是,到了11月间, 青岛(德国的势力范围)被日军攻陷后,大隈首相向《新日本》编辑发表下述声明:“优越民族应统治劣等民族。我相信在二、三世纪以内,世界上必会出现少数伟大的统治国,而另一些国家则受它们的统治,服从它们的武力。例如,英、俄、德、法就可能是这样一些国家。今后,我国应黾勉去作这样一个统治国。”〔3 〕体现了某种种族优胜论思想的日本民族主义由此可略见一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所谓“大东亚圣战”中,日本人视日本民族高于其它任何民族、任何国家,认为自己是亚洲唯一的“救世主”。一些狂热的民族主义分子甚至认为只有通过战胜和征服别国,才能表明日本人是所向无敌的。这样,日本人便逐渐沉浸于一种适应其国民性的仇外的民族主义精神之中。他们鼓吹暴力崇拜、绝对服从和坚信只有战争才能摆脱国家面临的困难。那么?同谁进行战争呢?打击又应该落到哪个对象的头上呢?在这一问题上,日本的两大主要统治力量——陆军和海军,意见并不一致。陆军垂涎它所能染指的巨大空间,即辽阔的亚洲地区,他们在那里与苏联迎头相撞,经过几次进攻尝试,均遭失败,不敢贸然北进。海军则由于它自身的特点,向往海外辽阔的地平线,即南太平洋地区,而英、法、荷兰以及美国人挡住了他们的去路。经过多方权衡利弊,日本人认为消灭他们在太平洋上的敌人的时机已经到来,必须对英、美开战。
二、太平洋战争是日、美争夺以中国为重点的亚太地区的必然结果。
日、美矛盾由来已久。早在19世纪末,日本和美国就开始了在亚太地区争夺霸权的斗争。日本推行“大陆政策”,其战略决策是先取朝鲜再占中国。而美国在美西战争中夺取菲律宾后,立即提出对华“门户开放”政策,企图与诸列强争夺和分享在中国的利益。日俄战争后,日、美关系急转直下。1904年,美国曾拟制出“橙色计划”,把日本列为其假想敌之一。日本针锋相对,于1907年采纳海军意见,将美国列为仅次于俄国的第二号假想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乘欧洲炮火炽烈之机,于1914年8月匆匆对德宣战,出兵占领了山东,并不断增加兵力; 同时,强化对中国经济的控制,1914年日本对华投资二亿美元,1918年上升为4亿美元,至大战结束时,中国50 %的对外贸易操纵在日本手中。〔4〕这一切引起了欧美列强的不满。 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横财,一跃而成为世界上最强的经济大国。于是,美国开始放弃“门罗主义”,走向世界,但由于英法排斥,使威尔逊总统从巴黎和会两手空空地回国,“十四点”计划落空。哈定上台后,把注意力集中于远东太平洋地区,这势必加剧同英国和日本的矛盾。一战后日美、英美、日英之间的矛盾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对中国的经济政治扩张。第二是军事力量的扩张,特别是海军军备的发展。为协调各方矛盾,在美国的倡议下,美、英、日、法、意、中等国于1921年7 月召开了“华盛顿会议”。结果签订了三个条约。通过《四国条约》,日本得到了对库页岛、台湾、澎湖列岛的委任统治权,而美国拆散了英日同盟,孤立了日本;通过《五国海军协定》(规定各国主力舰拥有数量及比例是:美国13.5万吨、英国13.5万吨、日本8.1万吨。)压制了日本,束缚了日本军备竞赛的手脚;通过《九国公约》压迫日本放弃在中国山东的权益,使各国确认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排斥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行动。日本对此极为愤恨。华盛顿会议之后,日本国内迅速掀起了反美运动,反美书籍、传单不断出现,甚至有宣扬对美开战的言论。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1923年日本把美国升为头号假想敌。到了30年代,日本公然甩掉三个条约的束缚,对中国直接进行武装侵略。1931年日本出兵中国东北,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使战火迅速蔓延至华中、华南,企图排挤英美等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进而独占中国。日本这种从别人嘴里抢取脏物的行动,意味着英、美等帝国主义在中国长期苦心经营的殖民利益将荡然无存。美国当然不能容忍这种局面。但是,美国当时军事上未作准备,国内孤立主义盛行,加上美国的战略一向是“欧洲第一”,所以美国在30年代一直对日本奉行绥靖政策,使“不承认主义”、“不干涉主义”应运而生。美国的目的是利用远隔重洋的有利条件,重施故伎,“坐山观虎斗”,大做军火生意,在两败俱伤之时,出来扼杀竞争对手。然而,日本的野心极大,气势咄咄逼人,它不仅要侵占有中国,而且还要南下横扫太平洋,建立日本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在这种情况下,日美矛盾进一步恶化,日美之间进行的多次谈判,均以失败告终。其结果正如列宁所预见的:“近十几年来这两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积下了无数的易燃物,因此,这两个大国必然会为争夺太平洋和太平洋地区的霸权而展开激烈的搏斗。远东的全部外交史和经济史使人毫不怀疑地相信,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要防止美日之间日益尖锐的冲突是不可能的。”〔5〕由此可见, 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是与美国在太平洋地区长期争夺霸权的必然结果。
三、战争经济的需要是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经济根源。
以当时日本的国力而论是经不起长期的战争消耗的。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那样“日本国小地少,其人力、军力、财力、物力均感缺乏,经不起长期的战争。……它为解决这个困难而发动战争,结果将因战争而增加困难,战争将连它原有的东西也消耗掉。”〔6〕事实亦如此。 1937年7月7日,日本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长驱直入,妄图在几个月内结束“中国事件”,一举灭亡中国,但“他们只能够把少数几根触须伸向深处去‘扫荡’一个地区,而不能占领整个国家。他们在一口一口地吞下中国,然而却未能加以消化。”〔7 〕日军遇到了中国国民党与共产党的正规军及游击队的顽强抵抗,陷入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欲胜不能,欲退不得,损失惨重。随着战争的不断扩大,日本帝国主义把越来越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在中国战场上。在人力方面,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日军的总兵力为108万人。到1941 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军总兵力扩大为242万人,不到4年半的时间,日军总兵力纯增124.72%。此外,直接从事军工生产的人员约增200万人; 在财力方面,自1937年至1941年,日本的国家预算总支出达到了空前的规模——近500亿日元,超过了明治维新至1936年近70 年日本预算支出的总和。军费增长更加惊人。1937年的直接军费为32.78亿日元, 占国民收入的17.6%,而1941年的直接军费达125亿日元,占国民收入的34. 9%,如此庞大的军费开支是日本经济无力承担的。而日本财政支出特别是军费的急剧增长,主要依靠发行公债、增发纸币和增加税收,造成了经济混乱;在物力方面,自1937年至1941年,日本的武器装备和主要作战物资的产量高速增长,如汽车从9500台增至4.4万台,舰艇从5.2万吨增至19.1万吨,坦克从330辆增至1190辆。 而武器装备等作战物资的增长等于社会产品的减少,对整个社会生产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既使这样,日本仍未能解决中国问题,反而陷入了不能自拨的泥潭之中。战争结束前任侵华日军总司令官的冈村宁次在1939年底展望中日战争的前景时曾惊呼:“长期持久的战争对帝国有百弊而无一利”,“久暴师则用不足”。〔8〕到了1941年,日本已内外交困, 战争经济前景暗淡。对于这一点日本统治者内心也十分清楚。日本企划院总裁在1941年9月6日的御前会议上说明日本的国力时着重指出:“……如今,与美、英处于全面经济断交状态,帝国的国力正日趋衰落。”〔9〕海军军令部总长永野修身也指出,“三年后, ……日本将一筹莫展,不战而屈服于经济封锁。”〔10〕按理日本应悬崖勒马,立即停止侵华战争。但是,日本反而在这种情况下把战争进一步扩大到太平洋。仔细分析一下,这并非偶然,日本政府对发动太平洋战争是做了周密准备的,并对发动战争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首先,就日本对美英的战和问题曾进行多次研究。求和即当时所谓的:“卧薪尝胆”,分维持现状和忍让求和两种。结论是:日本维持现状,国力渐衰,坐“等二、三年将沦为三等国家”(首相东条英机语)〔11〕,这无异于坐以待毙。忍让求和即按美国条件行事,则日本自甲午战争以来的半个多世纪的战果将付诸东流。所以,对日本来说,求和是不足取的“下下策”(永野修身语)。〔12〕
其次,就日本“北进”和“南进”进行了利弊分析。既然日本不愿求和,只有继续征战,那么向什么方向推进呢?1941年6月, 德国挥师东进,闪击苏联,给日本“北进”扩大战争创造了“千载难逢的良机”。但苏联在其远东地区早有准备,在兵力、兵器对比方面,日本明显处于劣势,其比重为步兵师1:2.5,飞机1:3.89,坦克1:6。日本大部分陆军陷在中国,而日本北进主要依靠陆军,“为实施必胜进攻, 需要约30个师”(关东军参谋长吉本贞一语)〔13〕, 但当时日本的关东军实际兵力不到此数的一半,并且日本在1938年(张鼓峰事件)和1939年(诺蒙坎事件)曾两次对苏联发动了进攻,但两次尝试均遭失败。因此,立即北进在军事上行不通;同时,对日本来说,北进在经济上是得不偿失的,荒凉寒冷的西伯利亚在当时并不能提供日本迫切需要的战略资源,解决不了经济上的燃眉之急。那么“南进”可行吗?日本“南进”主要依靠海军。从海军的力量对比看,截至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海军拥有主要作战舰艇(战列舰、航空母舰、巡洋舰、 驱逐舰和潜艇)94.4万吨,美国海军拥有主要作战舰艇138.2万吨,仅相当于美国的68%,但美国的战略重点在欧洲、大西洋地区,亚太地区的军事力量相当薄弱。1941年7月26日,美国宣布冻结在美的日本资产, 同一天开始部署菲律宾防务计划,但实施这一计划至少需要半年时间,至1942年3 月方可完成。上述事实表明,虽然美国具有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和战争潜力,但军事动员却相当缓慢,而且对日作战毫无准备。所以,在亚太地区日美兵力、兵器对比,日本占很大优势,“南进”在军事上是可行的,同时经济上的诱感力也极大,“南进”可以获取大量的石油、锡、橡胶等战略物资。在这种情况下,1941年11月1日, 日本政府与大本营首脑举行了长达16个多小时的联席会议,普遍认为美国正在扩军备战,但军需生产尚未充分展开,所以美国不致首先挑起战争,但如果时间拖延下去,美国军备将会更加雄厚,南方的防御力量也将会日益增强,如此日本将会失去战机。故日本对美开战的良机“就在现在。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军令总长永野语)〔14〕
最后,日美整体的经济实力对比和美国对日本的经济制裁,促使日本下了“对美一战”的决心。从经济实力的对比看,1941年日本及其占领地区共产煤炭7160万吨,石油40万吨,生铁420万吨,钢684万吨,发电量350亿度。同年,美国产煤炭51760万吨,石油18980万吨, 生铁5140万吨,钢7510万吨,发电量1678亿度。美国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超过了日本,居绝对优势。何况日本是一个资源极端贫乏的国家,主要战略物资大部甚至全部依靠进口。如1937年前后,日本的铁矿石的87%,铅的92%,锡的71%,石油的92%,镍、棉花、羊毛、橡胶等的100 %均依赖进口,而且主要依靠美国和美、英控制的地区、企业供应。日本的战争经济正是建立在这一脆弱的物质基础上的,军事工业越发展,生产与原料供应之间的矛盾就越突出。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巩固战争经济基础,建立起“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进而称霸东亚和太平洋,日本迫切希望夺取南洋地区的战略资源,如石油、橡胶、锡、铁、铝土以及大米、食糖等。他们认为南方的资源、利益对日本来说是生死悠关的大问题,特别是石油,犹如血液一般,更是战争经济所必不可缺的,为此,日本开始展开了向东南亚一带推进的具有战略性的军事行动,于1940年6月进驻印度支那北部。面对日本咄咄逼人的攻势, 美国一方面逐步加强对中国政府的援助,力图将日军牵制在中国战场上,阻止日本南进;另一方面则通过禁止向日本出口飞机和飞机零部件(1939年1月14 日)以及宣布不再延长日美通商航海条约(1939年7月26日), 对日本示以警告。美国的行动引起了日本的强烈不满和不断抗议,日美矛盾日益尖锐化。当日军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北部后,美国立即作出反应,于1940年7月2日宣布限制武器弹药等军事物资和主要原料及工作母机等对日出口,7月25日又宣布限制石油、废铁等对日出口。而当1941年7月24日日军在印度支那南部登陆后,美国立即于7月26日宣布冻结在美日本资产, 并于8月1日对日本实行全面禁运,以此打击日本的战争经济。
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日本从多方面权衡利弊得失之后,决定发动太平洋战争。“帝国必须采取死里求生的办法,妥善地做好准备,不失时机地下定决心,以毅然决然的态度走向积极作战。”〔15〕日本的如意算盘是:以突然袭击的战术方式发动太平洋战争,给美、英以出乎意料措手不及的打击,迅速歼灭美国的海军主力,攻占美、英军事基地,在战略上确立起军事优势。在经济上,则确保重要战略物资产地和海上交通线,建立以“日、满、华”为核心的“大东亚共荣圈”,实施重要物资的自给自足。同时,与德、意合作,迫使英国屈服;切断缅甸、香港方向的供应线,压迫蒋介石政权投降;在轴心国取得战略优势的基础上,促使美国丧失作战意志,与日本形成隔洋对峙的局面。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日本“不辞对英、美一战”,是在中国战场穷途末路、美国实施全面禁运、日本战争经济脆弱情况下的破釜沉舟之举。
四、欧洲战场的局势是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外部动因。
环视世界,1940年中期,法西斯德国席卷西欧大陆,法、荷等国相继沦亡,英国困守本土三岛。“德国的连战连捷,已象烈酒一样,使日本人陶醉如狂。英国会垮台,他们直到最近还坚信不疑。他们深信德国很快就会胜利,应趁德国还在默许日本扩张的时候,赶在德国海上实力终必加强因而可能阻碍日本伸展其东方霸权之前,先巩固日本在大东亚的地位,……”〔16〕为此,日本首先占领了法属印度支那北部;同时加强了外交攻势,于1940年9月与德、意缔结三国军事同盟, 力图给美国人的头脑打上“两洋作战,于己不利”的印记;然而德日协议的签订并不等于两国之间完全没有猜疑和保留。德国并不希望日本在亚太地区无限扩张。当日本要求在印度支那和荷属东印度完全自由行事时,德国却表示希望说,现状应该加以保持。德国驻东京大使甚至把日本在印度支那的行动描述为“背信行为”。日本驻柏林大使来栖和一位日本将军陪同一位中国外交人员,两次要求德国出面调停,解决“中国事件”,均遭德国拒绝。日本从其盟国那里得不到热烈的支持,使它更加坚定地要凭自己的力量,单独去执行自己的政策。既然没能同中国媾和,那么在从事任何其他冒险行动以前,日本就需要苏联保持中立,以免有后顾之忧。于是1941年4月,日本与苏联订立中立条约,从而捆住苏联手脚,使苏联停止援华。日苏中立条约的签订,证实日本已决定向南洋扩张。
1941的6月2日,德国法西斯向苏联发动了进攻。“德、苏开战意味着日本可以从北方苏联的沉重压力下解放出来,这时可以趁机南下,建立自给自足的态势。”〔17〕于是,7月24日, 日军又进驻印度支那南部。同时,日本内阁连续不断地开会,陆海军将领也在开会,另外还有御前会议,忙得不亦乐乎。其中,1941年9月6日的御前会议,通过了一项重大决定:《贯彻帝国国策纲要》,中心内容是“帝国对美英尽量采取各种外交手段,努力贯彻帝国的要求……,外交谈判到10月上旬如果尚未达到我方要求的情况下,立即下决心对美(英荷)开战;拟以10月下旬为目标,完成战争准备。”〔18〕到了1941年10月,希特勒的侵略军已经迫近莫斯科城下,这对日本是一个极大的鼓舞,日本军阀跃跃欲试,侵略气焰更为嚣张,要求尽速开战。终于在1941年12月1 日的御前会议上,日本天皇作出了对英、美、荷开战的决定,并确定了开战的日期是12月8日。通过上述分析可见, 虽然希特勒德国并不赞成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德国不希望强大的美国参战),但是,德国在欧洲战场上胜利及攻势,客观上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气焰,成为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外部因素。
注释:
〔1〕〔7〕〔法〕亨利·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中译本,上册,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55页,第357页。
〔2〕〔3〕〔美〕马士·宓亨利:《远东国际关系史》中译本,下册,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第552页,第552页。
〔4〕刘文英等主编:《世界现代史教程》, 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53页。
〔5〕《列宁全集》,第31卷,第422页。
〔6〕《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416页。
〔8〕〔日〕防卫厅防卫研修所战史室:《战史丛书(90 )支那事变陆军作战(3)》东京,1975年版,第153页。
〔9〕〔10〕〔11〕〔12 〕〔日〕防卫厅防卫研修所战史室:《战史丛书(20)大本营陆军部(2)》,东京1968年版,第437页, 第565页,第587页,第564页,第458页。
〔14〕〔15〕〔17〕〔18〕〔日〕服部卓四郎:《大东亚战争全史》中译本,第一册,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14页,第186页, 第143页,第181页。
〔16〕〔美〕约瑟夫·C·格鲁:《使日十年》中译本, 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3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