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史
从《雅尔塔协定》看大国强权政治
汪涛

【专题名称】世界史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1996年01期
【原文出处】《九江师专学报:哲社版》1995年03期第29-32页
【作者简介】汪涛 九江师专政法系


    [内容提要]五十年前,由美、苏、英签署了举世闻名的《雅尔塔协定》。认真剖析协定内容,不难发现,三大国是以损害中国领土和主权为代价,以换取苏联参加远东对日作战的。
    [关键词]雅尔塔协定  大国  强权  政治
    1945年2月21日, 在克里米亚半岛雅尔塔的原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弹子宫,罗斯福、斯大林、邱吉尔等分别代表美苏英三国政府签署了举世闻名的《雅尔塔协定》。这个《协定》曾极大地加强了三大国战时的团结和反法西斯同盟,为加快战胜法西斯德国和日本起了重要作用。但是,这个《协定》在酝酿、策划和签订的过程中,三大国在强调和维护各自的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的同时,却极大地损害了他国的利益,尤其是严重地损害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其代价是高昂的,教训是深刻的。
    雅尔塔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苏英三国首脑第二次会晤,是由美国总统罗斯福1943年7月首先倡议, 经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和英国首相邱吉尔赞同后,于1945年2月4日至12日在黑海之滨举行的。美国总统积极地筹措这次会议的目的和动机是什么呢?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1944年时,欧洲战场的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欧洲第二战场已经开辟,美英联军和苏军正在从东西两面夹击法西斯德国,一步步把战线推进德国本土。雅尔塔会议前夕,美英联军基本上粉粹了希特勒在阿登地区发动的最后一次反扑,渐渐地逼近莱茵河西岸;苏联军队正在从波罗的海到喀尔巴阡山之间1200公里长的战线上发动反攻,其前锋离法西斯巢穴柏林只60公里。而亚洲及太平洋战场的形势却依然十分严峻,日本法西斯除了占领中国的大片国土,还直接控制了亚洲的朝鲜、越南、柬埔寨、缅甸、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印尼及太平洋上诸多岛屿。美国的作战重心仍然放在欧洲战场,在太平洋上美国的海空军和日本还在进行逐岛争夺,同法西斯日本决战的方案还停留在盟军战略家和参谋长们的密室案头,处在紧张的酝酿策划之中。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在1944年7月曾根据罗斯福的授意, 拟定了一个美军进攻日本本土的登陆计划。估计当时日本的总兵力约500 万人,日本本土约200万,在中国朝鲜的驻军约200余万人,其中驻扎中国东北的关东军约100万,并被认为是日本法西斯部队的精锐。 美国参谋长们普遍认为,在日本的本土登陆作战,“可能还要以多达一百万美国人的伤亡作为代价”。〔1 〕他们把日本最后投降的日期预定在德国投降后的第十八个月(即1946年底)。〔2 〕就在美国对日本本土登陆作战的保守方案里,还有一个不可缺少的前提,即苏联必须在中国东北参加对日作战,作为美军登陆战役的战略牵制。因为罗斯福耽心美军登陆九州后,驻在满洲、中国的日军很可能调回本土作战,将给美军登陆作战造成巨大困难。〔3〕
    长期以来,美国战略参谋们一直认定,打败日本关东军需要苏联的地面部队参战,而且是“绝对必要”的。〔4 〕罗斯福本人也曾十分清楚地表白,“没有俄国的帮助,战败日本将是十分困难,而且代价高昂……。”〔5〕因此,早在这个登陆作战方案制定之前, 美国政府就已通过各种途径,想方设法促使苏联尽快参加对日作战。
    1942年8月, 美国通过驻苏大使哈里曼开始试探苏联对日作战意向, 斯大林仅仅漫不经心地回答:苏联将最终参加太平洋战争。 〔6 〕1943年1月,美国派赫尔利将军访问苏联,表示愿送100架美国编队轰炸机给苏联以加强沿海州的防卫,乘机进一步探寻苏联对日参战意向。斯大林谢绝了赠机,明白表示一经击败德国,苏联便参加对日作战。 〔7〕1943年11月,哈里曼建议总统和三军参谋长在即将召开的德黑兰会议上,再次向苏联人强调可以从参加对日作战中得到的各种好处。〔8 〕1944年10月,哈里曼又一次试探苏联击败德国后参加对日作战的日期时,斯大林终于完满回答:欧战结束后两三个月参加远东战争。不久,当斯大林提出投入对日作战的60个师的军需物资无法如期运到远东时,美国军事代表团长迪恩将军立即满口答应,愿为60个苏联师团提供两个月的给养,总数100万吨。不久他们就提醒斯大林,这些工作可在1945 年6月30日以前完成。〔9〕
    从上述史实,我们看到美国如此急切地盼望并竭力摧促苏联尽早参加对日作战,是想在最后战败日本的战争中最大限度减轻美军的损失,“拯救无数美国人的生命”,把可能付出的“高昂”代价部分地转嫁给苏联。而苏联基于他们在欧洲战场已付出比任何国家更巨大的牺牲,也不愿在远东战场作无代价的军事行动。斯大林在有利于苏联人民“理解”为什么要对日本作战的借口下,提出参加远东作战的“政治条件”。在雅尔塔会议上,罗斯福和邱吉尔几乎全盘接收了这些“政治条件”。
    在《雅尔塔协定》中,美苏英三大国共同协议,苏联在德国法西斯投降后的三个月内,参加同盟国方面对日本作战,并明确规定了苏联将得到下列补偿:
    一是外蒙古的现状须予维持。
    二是由日本1904年背信弃义进攻所破坏的俄国以前权益须予恢复,即:甲,库页岛南部及邻近一切岛屿须交还苏联;乙,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的海军基地也须恢复;丙,……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应设立一苏中合办的公司以共同经营之,经谅解,苏联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而中国须保持在满州的全部主权。
    三是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10〕
    在雅尔塔会议上,斯大林曾为上述“政治条件”辩护道,“我只是要求归还日本从俄国掠走的东西。”罗斯福总统也立即为斯大林开脱道,“我们盟友的要求是合情合理的,他们只要归还从他们手中拿走的东西。”〔11〕这里所指控的“掠走”、“拿走”和指令“归还”的,毫无疑义都是指日本。然而,《协定》文本里只有第三款内被判给苏联的千岛群岛才是日本的,而其余的第一、二款所涉及到的全部是属于中国的领土和主权的范围。
    《协定》第一款关于外蒙古的规定,完全是对中国的内政和主权的粗暴干涉。当时,中国对外蒙古一直享有主权,外蒙古是属于中国主权内的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它既不属于日本“掠走”的东西,更不属于“归还”苏联的东西。任何大国无权、也无须他们在什么协定中指令“须予维持”到何种状态。
    《协定》第二款大概就是所谓要求日本“归还”从俄国“掠走”的东西,原来是1904年以前老沙皇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中国东北地区非法掠夺的大宗侵略权益。由于俄国在日俄战争中败北,曾把从中国掠夺的侵略权益又非法转让给日本。日俄战争是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交战的双方都是非正义性的,它是以掠夺和宰割中国领土和主权为目的,这种赤裸裸的侵略行为早已为世界人民所唾弃。象《协定》第二款里列举的甲乙丙诸项,都是过去日本和俄国两个帝国主义国家抢走的中国的领土和主权,根本不存在什么“归还”苏联的问题,而完全应该由中国“收回”,才算恢复了历史的本来面目。
    《雅尔塔协定》的制定者,为了维护各自民族利己主义的私心,竟然把原来属于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范围的大批权益,强行奉送给某一大国,而且还要披上“合情合理”的外衣,严重地伤害了中国的尊严和中国人民的感情。
    《协定》第三款中判给苏联的千岛群岛是唯一属于日本的领土,但不属于从俄国“掠走”而应于“归还”之列。早在1875年俄国和日本签订的《关于库页岛千岛群岛交换条约》里,俄国用千岛群岛换取日本占领的库页岛南部,从而以法律形式确认日本对千岛群岛的所有权。〔12〕斯大林把要求得到属于日本领土的千岛群岛,作为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之一是不明智的,他沿袭了过去帝国主义列强贯用的“补偿”原则,是一种侵略扩张领土的行为,也是一种对战败国的不公正的掠夺。
    从上述《雅尔塔协定》的三款内容的简要剖析,可以看到,三大国主要以损害中国领土和主权为代价换取苏联参加远东对日作战的。但表面上却装着正人君子的样子,一方面在《协定》中标明是“恢复”“日本1904年背信弃义进攻所破坏的俄国以前权益”;另一方面又强调“尚需征得蒋介石委员长的同意”。一方面在《协定》里反复“保证”苏联在大连、在旅顺、在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的“优越权益”;另一方面又声明“保持”中国“在满州的全部主权。”〔13〕既然要日本“恢复”“归还”“俄国以前权益”,为什么又强调一定要“征得”蒋介石委员长的“同意”呢?既然要保证苏联在满州的众多“优越权益”,又如何能保住中国在满州的“全部主权”呢?《协定》中表现出来的这种前后矛盾、措辞相悖、出尔反尔,欲盖弥彰的现象,正好是《协定》制订者自身的掩耳盗铃的心理反映,充分显露了三大国签署《雅尔塔协定》的非正义性的实质。
    战后美国有人宣染,《雅尔塔协定》是在罗斯福总统的“体力和智力”不能胜任的特殊情况下签订的。〔14〕这显然是想掩盖美国政府在制订《协定》时很难推卸的责任。
    在雅尔塔会议上,正式讨论苏联对日作战及其条件,是2月8日下午在罗斯福和斯大林两个人之间进行的。第三天美苏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协定》正式文本上签字的时间也很短暂。但是,《协定》中的条款内容的酝酿和讨价还价的时间却是很长,会前的准备是十分充分的和深思熟虑的。当时会议的参预者哈里曼在战后向美国参议院军事和外交联合委员会提交的作证声明,证实罗斯福对会议的议题已“充分考虑过好几个月”,会前都已拟订“明确目标,并牢记于心头”。〔15〕不存在罗斯福“体力和智力”的胜任问题。
    实际上,《雅尔塔协定》所涉及到大多数问题,早在雅尔塔会议的前一年两个月的德黑兰会议上,三大国首脑就已经秘密磋商。三大国正在寻求把中国的大连不冻港提供给苏联使用的可行性,这大概就是《雅尔塔协定》这场大国秘密交易的开始。在德黑兰会议上,三大国还就苏联使用满州铁路,要求得到库页岛和千岛群岛等一系列问题广泛地交换了意见。美国驻苏大使哈里曼1944年12月给罗斯福的电报,汇报苏联提出的对日作战的条件时称:“唯一在德黑兰没有谈到的问题,就是承认外蒙古的现状。”〔16〕可见,美苏英三大国在德黑兰会议上就已经为《雅尔塔协定》主要框架定了基调的。
    《雅尔塔协定》从酝酿到签字始终是在三大国首脑间秘密进行的,而且一直把中国排斥在外;甚至《协定》签署后仍然对中国保密,直到6月9日和14日,中苏两国政府双边会谈前夕,美国才把《协定》内容通知中国。对于这种无视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大国霸权行径,连参加雅尔塔会议的英国外交大臣艾登也深感惭愧地承认道:“采取影响中国未来的决定而不事先同中国磋商,签字时又没有中国的代表在场是不公平的。”〔17〕
    《雅尔塔协定》尽管在字面上确认“尚需征得蒋介石委员长的同意”,似乎表明三大国首脑对中国主权的某种尊重。其实不然,因为《协定》还规定“美国总统将采取步骤以取得该项同意”。从而把前面所谓“征得”中国同意作了最大的限制,即中国只能不打折扣的“同意”,如果不同意或部分不同意,美国总统就要“采取步骤”,直至迫使中国完全同意为止。为了保证《协定》全部条款不打折扣地全部兑现,《协定》还特别强调“三国首脑同意,苏联的这些要求须在日本被击溃后,毫无问题地予以实现”。这就是说,即使中国不同意,或者美国“采取步骤”后中国还是不同意,三大国首脑将共同担保苏联的要求仍将“毫无问题”的满足。
    1945年7月,为落实《雅尔塔协定》条款而举行中苏双边会谈, 斯大林坚持中国必须承认外蒙古“完全独立”,中国首席代表宋子文不得不从莫斯科回国,会谈一度陷入僵局。正在波茨坦出席美苏英首脑会议的美国总统杜鲁门,为履行《协定》中的义务,曾同总统主要顾问商定:“不管蒋介石是否作出让步,斯大林都将参加对日作战”。如果中国不愿作出让步,他们将不顾中国的反对满足斯大林的要求。”〔18〕可见《雅尔塔协定》“征得”中国同意是十分虚伪的。
    从《雅尔塔协定》及其策划签订的过程,充分表现出美苏英三国首脑推行大国强权政治时,总是顽固地维护各大国的私利,并无情地以损害他国的利益和主权为代价,即使曾是同一战壕的盟友也不手软。所以推行强权政治历来不得人心,并越来越普遍地遭到世界人民的抵制和反对。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记取《雅尔塔协定》的惨痛教训,对于当今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人民开展抵制和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斗争仍有现实意义。
    收稿日期:1995-05-08
    注释:
    〔1〕、〔4〕(美)塔奇曼《史迪威与美国在华经验》(下册)第746-747页。
    〔2〕二战史研究会编《第二次世界大战论文集》第296页。
    〔3〕、〔6〕、〔9 〕邹傥《雅尔塔协定和美国和平统一中国的政策》,《美国史译丛》总第5期。
    〔5〕、〔8〕、〔14〕、〔15〕(美)哈里曼《特使——与邱吉尔、斯大林周旋记》第415页、第289页、第434页、第434页。
    〔7〕、〔11〕、〔18〕(美)威廉·李海《我在现场》第219页、第342页、第425页。
    〔10〕、〔12〕、〔13〕、〔16〕《德黑兰、雅尔塔、波茨坦会议记录摘编》,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31-232页、第243页、第232页、第235页。
    〔17〕(英)艾登《艾登回忆录》第897页。^



返回1996年01期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