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史 |
共产主义者同盟纲领三个稿本的历史考察
李靖宇/王培强
【专题名称】世界史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1996年01期
【原文出处】《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大连)1995年06期第1-4页
摘要 共产主义者同盟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性的无产阶级政党,它在成长的过程中曾经出现三个纲领稿本,最后以《共产党宣言》为标志而达到了完全成熟的程度,并且由此证明着马克思恩格斯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上的卓著功绩。
关键词 共产主义者同盟;纲领稿本;历史考察
在1848年欧洲大革命风暴到来的前夕,马克思、恩格斯已经把他们献身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推向了一个高峰。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践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在理论方面,他们的成就主要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在实践方面,他们的成就主要是创建了第一个国际性的无产阶级的政党。而马克思、恩格斯在这个时期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作为第一部国际性无产阶级政党的周详纲领,则是他们在理论和实践上把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推向高峰的基本标志。
《共产党宣言》问世以前,为了把正义者同盟这一国际性的无产阶级政治组织改造成为新型政党,开始由恩格斯采取传统教义问答的形式,先后修订和写作了《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共产主义原理》。到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之际,马克思、恩格斯又受托起草了《共产党宣言》,最后结束了第一个国际性的无产阶级政党纲领的全部制定工作。由此可见,上述文献作为同盟纲领形成过程中的三个稿本,有着共同的时代背景,因而应当统一地进行考察,以便使人们加深认识马克思、恩格斯在创建无产阶级政党方面的历史性贡献。
第一,作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纲领的三个稿本,《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共产主义原理》、《共产党宣言》是国际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日益尖锐条件下的时代产物
人类社会进入19世纪40年代中期,马克思、恩格斯开始觉察到,从历史上延续下来的阶级斗争,“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1〕。因为在这时, 欧洲许多国家的社会经济情况都已达到了资本主义成熟阶段,生产力、阶级斗争和科学均发展到了历史上未曾有过的水平,从而使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获得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可靠的社会条件,使这个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阶级有可能担负起消灭剥削阶级、解放全人类的伟大历史使命。
随着资本主义在欧洲各国的空前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也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从而导致以生产过剩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危机周期性地发生。资本家为了摆脱经济危机,不断加紧对工人进行剥削和压榨,致使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两种根本不同性质的积累:一种是资产阶级财富的积累,另一种则是无产阶级贫困的积累。这两种积累,使人们看清了整个社会已经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本主义社会两大阶级之间矛盾日益尖锐化,从而使斗争规模也越来越大。
法国里昂工人在1831年和1834年先后两次举行起义,提出了“工作不能生活,毋宁战斗而死”的口号,旗帜鲜明地号召推翻富人的政权;以英国工人为主体的广大人民群众,在1836年至1848年间发动了以实现选举权为中心内容的宪章运动,持续12年之久,具有全国的性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在1844年开展了武装斗争,这次斗争虽然带有自发性,但工人们却直接了当地宣布了反对私有制社会的宗旨。这三次举世瞩目的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并且开始显示出了她的强大阶级力量和伟大历史作用。
在蓬勃发展的工人运动的推动下,欧洲各国逐渐出现了一些具有政治性的工人群众组织。其中最著名的有:从1836年开始的英国宪章运动中产生的宪章派,侨居在国外的德国手工业工人在1837年成立的正义者同盟,由法国革命家布朗基在1838年组建的四季社,等等。这些政治组织,虽然是以各国工人群众为主体的,并有许多坚定的职业革命家在其中活动,但由于它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影响和控制,阻碍着它们发展成为无产阶级政党,所以远不能适应各国工人运动对它们提出的政治要求。为了使无产阶级完成自己的伟大历史使命,在解放全人类的斗争中实现对自己的解放,就必须促使无产阶级在具有决定意义的历史关头强大到足以取得胜利的程度。为此,马克思、恩格斯决心帮助无产阶级“组成一个不同于其他所有政党并与他们对立的特殊政党,一个自觉的阶级政党”〔2〕。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847 年以来所采取的坚定不移的政治立场。正是站在这一政治立场上,马克思、恩格斯着手了第一个国际性无产阶级政党的创建工作,并且为此先后写作了《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共产主义原理》和《共产党宣言》。
第二,作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纲领的三个稿本,《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共产主义原理》和《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长期进行科学研究的光辉结晶
在1843年末和1844年初,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完成了世界观的转变任务。这两位青年学者和战士在《德法年鉴》期间所取得的科学成果,标志着他们已经从唯心主义者成长为唯物主义者,从民主主义者成长为共产主义者,从而为他们在事业上进行合作奠定了牢固的思想基础。正是在这一思想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4年8 月在巴黎进行了历史性的会晤,决定一起从事科学研究,共同进行著书立说。但是,他们“决不想把新的科学成就写成厚厚的书,只向‘学术’界吐露”,正相反,马克思、恩格斯在这时已经领悟到有义务科学地论证自己的观点,以便“使欧洲无产阶级,首先是使德国无产阶级相信我们的信念是正确的”〔3〕。也就是说,他们不仅要为无产阶级锻造和提供理论武器, 而且还要帮助无产阶级掌握和运用这些理论武器,把它们变成无产阶级的行动指南。
为了实现这一伟大而又崇高的目的,马克思、恩格斯紧密合作,携手并进,在通往科学高峰的崎岖小路上不断地攀登着,于1844年8 月末到1847年6月初,先后写作了《神圣家族》、《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哲学的贫困》、《德意志意识形态》等重要著作,还发表了一系列具有重要意义的论文和演说。在这些重要著作、论文和演说中,马克思、恩格斯系统地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初步地提出了关于剩余价值的思想,并且着手拟定了有关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和策略。这样一来,马克思、恩格斯就使得他们建设的理论大厦初具规模了。
在马克思、恩格斯着手写作共产主义者同盟纲领三个稿本的时候,尽管他们共同建造的理论大厦还没有最后竣工,但他们已经能够科学地回答工人运动中提出的各种问题,因此得到了各国工人阶级先进分子的信任和推崇,从而使他们更加信心百倍地去工作和战斗。这两位不拘一格的学者和战士,具有极大的理论勇气和政治魄力,在他们的科学研究和著述活动中充满了革命的、批判的精神,不仅迎头痛击了那些发疯似的地主资产阶级文人墨客,而且还彻底地扫荡了那些纷纷出来表现自己的各种社会主义流派,从而在政治思想领域中树立起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旗帜,并且进一步把各国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引上了创建无产阶级政党、推动国际工人运动健康发展的正确道路。正是为了适应这方面的需要,马克思、恩格斯先后修订和起草了《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共产主义原理》和《共产党宣言》。因此,完全可以说,共产主义者同盟纲领的三个稿本,是马克思、恩格斯从国际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出发,长期进行科学研究的结晶。
第三,作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纲领的三个稿本,《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共产主义原理》和《共产党宣言》是同盟内部长期进行理论讨论和思想斗争的必然归宿
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前身——正义者同盟,原来是一个半宣传、半密谋的具有小资产阶级性质的流亡工人政治组织,其成员大多数是被德国资本主义发展排挤到异国他乡的手工业者。这些人有着共同的遭遇,他们同命相怜,因此奉行着“人人皆兄弟”的口号;他们的策略手段是密谋暴动,企图发动少数人突然打回德国去,达到推翻统治阶级、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目的;他们在组织上与布朗基领导的“四季社”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参加了“四季社”在1839年5月12 日组织的密谋暴动,结果遭到了失败,也使他们在巴黎的据点被瓦解,失去了立足之地。因此,正义者同盟的一些成员陆续来到了伦敦,又把他们的组织活动恢复起来。在这里,正义者同盟的骨干力量受到了强大的宪章运动的影响,它的主要领导成员——卡尔·沙佩尔、亨利希·鲍威尔和约瑟夫·莫尔又在1843年结识了恩格斯,所以得到了进一步的启发和教育,从而使整个同盟都开始倾向于阶级斗争的理论和实践。
为了寻求真理,端正指导思想,制定出一个符合科学观点的正确纲领,正义者同盟领导机关从1845年2月开始组织了一场认真的、 带有批判性的大讨论。在这次大讨论中,拟定将要依次解决20个问题。其中第5个问题:“共产主义尚没有实现,它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的时间比较长,一直延续到7月中旬。围绕着这个问题的争论, 使同盟内部形成了两个相互对立的派别:一边是魏特林和“真正的”社会主义者海尔曼·克利盖为首,他们唯心地认为人类实现共产主义的条件已经成熟,只是由于反动派的阻止才没有达到目的,因此必须依靠那些由于个人的原因而善良起来的公侯、流亡无产者、经常激动的青年和那些好感情用事的妇女来推进这一事业;另一边是卡尔·沙佩尔、亨利希·鲍威尔、约瑟夫·莫尔、卡尔·普芬德为代表,他们的观点是:至今还没有实现共产主义,是由于人们缺乏必要的知识,因为在普遍落后、封建压迫和民众文盲的情况下,不可能完成这一伟大事业,所以要加强启蒙工作,以便依靠工人把共产主义付诸实施。正当这两派僵持不下的时候,马克思、恩格斯于1845年7月旅行来到了伦敦, 并且多次与正义者同盟的领导人举行会谈,对他们的讨论产生一些积极的影响。
因此,在这一期间的讨论中,尽管受到了魏特林主义者和“真正的”社会主义者的干扰,但仍然取得了很大的收获,使同盟中最积极的盟员的认识产生了飞跃,从而与马克思主义观点接近起来:他们确信,以往一切完整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体系都无济于事,必须对共产主义做出科学的解释和论述;他们觉察到,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所以力图证明阶级斗争对社会发展具有普遍的推动作用;他们认为,要消灭私有制这个祸根,就必须依靠工人群众起来进行暴力革命;他们指出,德国有必要首先实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便使无产阶级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发展。如此等等,充分证明起初的德国社会主义的两个独立派别——“纯粹工人运动即法国工人共产主义的支流”和“由于黑格尔哲学的解体而产生的理论运动”〔4〕——已经开始融合了。 其完成的基本标志,就是共产主义者同盟纲领的三个稿本——《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共产主义原理》和《共产党宣言》的依次出现。同盟内部进行理论讨论和思想斗争的这一归宿,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是题中应有之义。
第四,作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纲领的三个稿本,《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共产主义原理》和《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制定党纲全部过程的具体体现
同盟领导机关为制定自己的纲领而在1845年2 月开始组织的大讨论,一直持续到1847年6月初, 即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的前夕。在这一期间,讨论虽是时起时落,但却没有停止,并且几乎涉及到了所有具有决定意义的理论和策略问题。概况起来,主要是:1. 怎样认识历史上的阶级斗争,它在今天都有哪些特点?2. 什么是共产主义,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来实现它?3. 如何认识工人阶级, 他们在国家问题上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态度?4. 无产阶级为什么要建立自己的政党,它与其他政党有哪些区别?5. 无产阶级应当怎样对待民族问题, 民族解放与阶级解放有什么关系?6. 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 宗教团体应持什么样的态度,是否有必要和他们采取联合行动?7. 无产者的民族性和国际性是否一致,在处理各国工人之间关系时应采取什么原则?这些理论和策略问题,具体地摆在正义者同盟面前,迫使他们进行讨论,给予正确解决。但是,由于讨论受到了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干扰,由于他们的思想还没有提高到科学社会主义的水平,所以不可能对这些问题做出科学回答,更不能制定出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的纲领来。因此,同盟领导人便把期待的目光投向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希望这两位学者和战士能够加入同盟,并且参加它的改组工作,特别是承担起制定同盟纲领的任务。于是,他们派遣约瑟夫·莫尔出使布鲁塞尔和巴黎两地,同马克思、恩格斯磋商有关事宜。莫尔向马克思、恩格斯表示,同盟相信他们的观点是正确的,因此主张在即将召开的代表大会上,使科学社会主义以纲领性文件的形式被正式通过为同盟的指导思想。在这样的条件下,马克思、恩格斯同莫尔达成了协议。
1847年6月初,正义者同盟的改组大会在伦敦举行。 马克思因经济上的困难而未能出席,布鲁塞尔支部派出威廉·沃尔弗作为代表,恩格斯作为巴黎支部的代表,前来参加了大会的领导工作。由于恩格斯、沃尔弗和同盟领导人的共同努力,使会议的各项议程都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在制定同盟纲领方面,代表们也做出了努力。他们就已经提出的各种问题展开了讨论,并且在这一基础上责成恩格斯用当时工人团体容易接受的教义问答形式修订了由同盟领导人起草的《共产主义信条草案》。恩格斯在《共产主义信条草案》中,尽量用科学社会主义精神叙述了一些纲领性的原则,但由于需要照顾盟员思想所能接受的程度,又局限于教义问答的形式,所以不可能使这个文件完美无缺。尽管如此,刚刚诞生的共产主义者同盟,——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性的无产阶级政党,它的纲领毕竟是有了第一个稿本。
《共产主义信条草案》是一份不成熟的文件,有待于交由同盟的各个地方支部进行讨论。在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和第二次代表大会之间,同盟内部第一次在新的指导思想下全面地展开了关于纲领的讨论。这次讨论,在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性的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而导致了同盟纲领的第二个稿本的诞生。纲领讨论的组织中心是设在伦敦的同盟中央委员会,而思想中心则是在同盟的布鲁塞尔区部。因为有马克思在这个区部中主持工作,而恩格斯也正在这里进行积极的活动。一直到1847年10月下旬,恩格斯才离开布鲁塞尔,前往巴黎去开展斗争。因为在这时,同盟巴黎区部在讨论纲领中发生了严重的冲突,魏特林主义分子和“真正的”社会主义者倒行逆施,想使同盟后退到原来的境地中去。莫泽斯·赫斯竟提出“一篇绝妙的教义问答修正稿”〔5〕,要来取代《共产主义信条草案》, 这使得恩格斯刚到巴黎就感到气愤。恩格斯批判了赫斯的“修正稿”,并且对《信条草案》进行了一些必要的修订和补充,从而进一步写成了《共产主义原理》,使它更加具有了党纲的性质,但却保留了原来的教义问答形式。对于这一点,恩格斯自己也觉得不甚满意,因此专门写信给马克思说:“我想,我们最好是抛弃那种教义问答形式,把这个东西叫做《共产主义宣言》。因为其中必须或多或少地途述历史,所以现有的形式是完全不合适的”〔6〕。
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于1847年11月末至12月初在伦敦举行,马克思、恩格斯都出席了会议,并且在辩论中捍卫了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特别是马克思在会上充分显示了一个演说家的特殊才能,他的论据具有令人信服的逻辑性和说服力。对于这一情况,恩格斯记述道:“他(指马克思—作者注)在长时间的辩论中——大会至少开了十天——捍卫了新理论。所有的分歧和怀疑终于都消除了,一致通过了新原则,马克思和我被委托起草宣言”〔7〕。大会结束后,马克思、恩格斯立即着手工作。他们抛弃了教义问答的体裁,采用“叙述历史”的形式写作了《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以天才的透彻鲜明的笔调叙述了新的世界观,即包括社会生活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关于共产主义新社会的创造者无产阶级所担负的世界历史革命使命的理论”〔8〕。
在同盟中央委员会的公函催促下,马克思于1848年1 月底完成了《共产党宣言》的写作任务,并且把它匆忙寄往伦敦。这样,就在共产主义者同盟面前连续出现了它的纲领的三个稿本。不过,在1848年欧洲大革命爆发以前,《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共产主义原理》都没有公开发表出来,只有《共产党宣言》被公诸于世。作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理论和实践的周详纲领——《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恩格斯已经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性的无产阶级政党的全部创建任务;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次系统而又深刻的理论阐述,《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恩格斯已经正式地建立起了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因此,斯大林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以自己的《宣言》创造了一个时代”〔9〕, 这就是结论。
本文于1995年4月20日收到。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32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第321页。
〔3〕〔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193、196~197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288页。
〔5〕〔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第114、123页。
〔8〕《列宁选集》第2卷,第578页。
〔9〕《斯大林全集》第1卷,第322页。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1996年01期
【原文出处】《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大连)1995年06期第1-4页
关键词 共产主义者同盟;纲领稿本;历史考察
在1848年欧洲大革命风暴到来的前夕,马克思、恩格斯已经把他们献身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推向了一个高峰。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践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在理论方面,他们的成就主要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在实践方面,他们的成就主要是创建了第一个国际性的无产阶级的政党。而马克思、恩格斯在这个时期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作为第一部国际性无产阶级政党的周详纲领,则是他们在理论和实践上把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推向高峰的基本标志。
《共产党宣言》问世以前,为了把正义者同盟这一国际性的无产阶级政治组织改造成为新型政党,开始由恩格斯采取传统教义问答的形式,先后修订和写作了《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共产主义原理》。到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之际,马克思、恩格斯又受托起草了《共产党宣言》,最后结束了第一个国际性的无产阶级政党纲领的全部制定工作。由此可见,上述文献作为同盟纲领形成过程中的三个稿本,有着共同的时代背景,因而应当统一地进行考察,以便使人们加深认识马克思、恩格斯在创建无产阶级政党方面的历史性贡献。
第一,作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纲领的三个稿本,《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共产主义原理》、《共产党宣言》是国际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日益尖锐条件下的时代产物
人类社会进入19世纪40年代中期,马克思、恩格斯开始觉察到,从历史上延续下来的阶级斗争,“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1〕。因为在这时, 欧洲许多国家的社会经济情况都已达到了资本主义成熟阶段,生产力、阶级斗争和科学均发展到了历史上未曾有过的水平,从而使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获得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可靠的社会条件,使这个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阶级有可能担负起消灭剥削阶级、解放全人类的伟大历史使命。
随着资本主义在欧洲各国的空前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也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从而导致以生产过剩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危机周期性地发生。资本家为了摆脱经济危机,不断加紧对工人进行剥削和压榨,致使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两种根本不同性质的积累:一种是资产阶级财富的积累,另一种则是无产阶级贫困的积累。这两种积累,使人们看清了整个社会已经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本主义社会两大阶级之间矛盾日益尖锐化,从而使斗争规模也越来越大。
法国里昂工人在1831年和1834年先后两次举行起义,提出了“工作不能生活,毋宁战斗而死”的口号,旗帜鲜明地号召推翻富人的政权;以英国工人为主体的广大人民群众,在1836年至1848年间发动了以实现选举权为中心内容的宪章运动,持续12年之久,具有全国的性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在1844年开展了武装斗争,这次斗争虽然带有自发性,但工人们却直接了当地宣布了反对私有制社会的宗旨。这三次举世瞩目的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并且开始显示出了她的强大阶级力量和伟大历史作用。
在蓬勃发展的工人运动的推动下,欧洲各国逐渐出现了一些具有政治性的工人群众组织。其中最著名的有:从1836年开始的英国宪章运动中产生的宪章派,侨居在国外的德国手工业工人在1837年成立的正义者同盟,由法国革命家布朗基在1838年组建的四季社,等等。这些政治组织,虽然是以各国工人群众为主体的,并有许多坚定的职业革命家在其中活动,但由于它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影响和控制,阻碍着它们发展成为无产阶级政党,所以远不能适应各国工人运动对它们提出的政治要求。为了使无产阶级完成自己的伟大历史使命,在解放全人类的斗争中实现对自己的解放,就必须促使无产阶级在具有决定意义的历史关头强大到足以取得胜利的程度。为此,马克思、恩格斯决心帮助无产阶级“组成一个不同于其他所有政党并与他们对立的特殊政党,一个自觉的阶级政党”〔2〕。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847 年以来所采取的坚定不移的政治立场。正是站在这一政治立场上,马克思、恩格斯着手了第一个国际性无产阶级政党的创建工作,并且为此先后写作了《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共产主义原理》和《共产党宣言》。
第二,作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纲领的三个稿本,《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共产主义原理》和《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长期进行科学研究的光辉结晶
在1843年末和1844年初,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完成了世界观的转变任务。这两位青年学者和战士在《德法年鉴》期间所取得的科学成果,标志着他们已经从唯心主义者成长为唯物主义者,从民主主义者成长为共产主义者,从而为他们在事业上进行合作奠定了牢固的思想基础。正是在这一思想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4年8 月在巴黎进行了历史性的会晤,决定一起从事科学研究,共同进行著书立说。但是,他们“决不想把新的科学成就写成厚厚的书,只向‘学术’界吐露”,正相反,马克思、恩格斯在这时已经领悟到有义务科学地论证自己的观点,以便“使欧洲无产阶级,首先是使德国无产阶级相信我们的信念是正确的”〔3〕。也就是说,他们不仅要为无产阶级锻造和提供理论武器, 而且还要帮助无产阶级掌握和运用这些理论武器,把它们变成无产阶级的行动指南。
为了实现这一伟大而又崇高的目的,马克思、恩格斯紧密合作,携手并进,在通往科学高峰的崎岖小路上不断地攀登着,于1844年8 月末到1847年6月初,先后写作了《神圣家族》、《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哲学的贫困》、《德意志意识形态》等重要著作,还发表了一系列具有重要意义的论文和演说。在这些重要著作、论文和演说中,马克思、恩格斯系统地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初步地提出了关于剩余价值的思想,并且着手拟定了有关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和策略。这样一来,马克思、恩格斯就使得他们建设的理论大厦初具规模了。
在马克思、恩格斯着手写作共产主义者同盟纲领三个稿本的时候,尽管他们共同建造的理论大厦还没有最后竣工,但他们已经能够科学地回答工人运动中提出的各种问题,因此得到了各国工人阶级先进分子的信任和推崇,从而使他们更加信心百倍地去工作和战斗。这两位不拘一格的学者和战士,具有极大的理论勇气和政治魄力,在他们的科学研究和著述活动中充满了革命的、批判的精神,不仅迎头痛击了那些发疯似的地主资产阶级文人墨客,而且还彻底地扫荡了那些纷纷出来表现自己的各种社会主义流派,从而在政治思想领域中树立起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旗帜,并且进一步把各国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引上了创建无产阶级政党、推动国际工人运动健康发展的正确道路。正是为了适应这方面的需要,马克思、恩格斯先后修订和起草了《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共产主义原理》和《共产党宣言》。因此,完全可以说,共产主义者同盟纲领的三个稿本,是马克思、恩格斯从国际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出发,长期进行科学研究的结晶。
第三,作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纲领的三个稿本,《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共产主义原理》和《共产党宣言》是同盟内部长期进行理论讨论和思想斗争的必然归宿
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前身——正义者同盟,原来是一个半宣传、半密谋的具有小资产阶级性质的流亡工人政治组织,其成员大多数是被德国资本主义发展排挤到异国他乡的手工业者。这些人有着共同的遭遇,他们同命相怜,因此奉行着“人人皆兄弟”的口号;他们的策略手段是密谋暴动,企图发动少数人突然打回德国去,达到推翻统治阶级、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目的;他们在组织上与布朗基领导的“四季社”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参加了“四季社”在1839年5月12 日组织的密谋暴动,结果遭到了失败,也使他们在巴黎的据点被瓦解,失去了立足之地。因此,正义者同盟的一些成员陆续来到了伦敦,又把他们的组织活动恢复起来。在这里,正义者同盟的骨干力量受到了强大的宪章运动的影响,它的主要领导成员——卡尔·沙佩尔、亨利希·鲍威尔和约瑟夫·莫尔又在1843年结识了恩格斯,所以得到了进一步的启发和教育,从而使整个同盟都开始倾向于阶级斗争的理论和实践。
为了寻求真理,端正指导思想,制定出一个符合科学观点的正确纲领,正义者同盟领导机关从1845年2月开始组织了一场认真的、 带有批判性的大讨论。在这次大讨论中,拟定将要依次解决20个问题。其中第5个问题:“共产主义尚没有实现,它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的时间比较长,一直延续到7月中旬。围绕着这个问题的争论, 使同盟内部形成了两个相互对立的派别:一边是魏特林和“真正的”社会主义者海尔曼·克利盖为首,他们唯心地认为人类实现共产主义的条件已经成熟,只是由于反动派的阻止才没有达到目的,因此必须依靠那些由于个人的原因而善良起来的公侯、流亡无产者、经常激动的青年和那些好感情用事的妇女来推进这一事业;另一边是卡尔·沙佩尔、亨利希·鲍威尔、约瑟夫·莫尔、卡尔·普芬德为代表,他们的观点是:至今还没有实现共产主义,是由于人们缺乏必要的知识,因为在普遍落后、封建压迫和民众文盲的情况下,不可能完成这一伟大事业,所以要加强启蒙工作,以便依靠工人把共产主义付诸实施。正当这两派僵持不下的时候,马克思、恩格斯于1845年7月旅行来到了伦敦, 并且多次与正义者同盟的领导人举行会谈,对他们的讨论产生一些积极的影响。
因此,在这一期间的讨论中,尽管受到了魏特林主义者和“真正的”社会主义者的干扰,但仍然取得了很大的收获,使同盟中最积极的盟员的认识产生了飞跃,从而与马克思主义观点接近起来:他们确信,以往一切完整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体系都无济于事,必须对共产主义做出科学的解释和论述;他们觉察到,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所以力图证明阶级斗争对社会发展具有普遍的推动作用;他们认为,要消灭私有制这个祸根,就必须依靠工人群众起来进行暴力革命;他们指出,德国有必要首先实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便使无产阶级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发展。如此等等,充分证明起初的德国社会主义的两个独立派别——“纯粹工人运动即法国工人共产主义的支流”和“由于黑格尔哲学的解体而产生的理论运动”〔4〕——已经开始融合了。 其完成的基本标志,就是共产主义者同盟纲领的三个稿本——《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共产主义原理》和《共产党宣言》的依次出现。同盟内部进行理论讨论和思想斗争的这一归宿,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是题中应有之义。
第四,作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纲领的三个稿本,《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共产主义原理》和《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制定党纲全部过程的具体体现
同盟领导机关为制定自己的纲领而在1845年2 月开始组织的大讨论,一直持续到1847年6月初, 即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的前夕。在这一期间,讨论虽是时起时落,但却没有停止,并且几乎涉及到了所有具有决定意义的理论和策略问题。概况起来,主要是:1. 怎样认识历史上的阶级斗争,它在今天都有哪些特点?2. 什么是共产主义,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来实现它?3. 如何认识工人阶级, 他们在国家问题上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态度?4. 无产阶级为什么要建立自己的政党,它与其他政党有哪些区别?5. 无产阶级应当怎样对待民族问题, 民族解放与阶级解放有什么关系?6. 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 宗教团体应持什么样的态度,是否有必要和他们采取联合行动?7. 无产者的民族性和国际性是否一致,在处理各国工人之间关系时应采取什么原则?这些理论和策略问题,具体地摆在正义者同盟面前,迫使他们进行讨论,给予正确解决。但是,由于讨论受到了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干扰,由于他们的思想还没有提高到科学社会主义的水平,所以不可能对这些问题做出科学回答,更不能制定出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的纲领来。因此,同盟领导人便把期待的目光投向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希望这两位学者和战士能够加入同盟,并且参加它的改组工作,特别是承担起制定同盟纲领的任务。于是,他们派遣约瑟夫·莫尔出使布鲁塞尔和巴黎两地,同马克思、恩格斯磋商有关事宜。莫尔向马克思、恩格斯表示,同盟相信他们的观点是正确的,因此主张在即将召开的代表大会上,使科学社会主义以纲领性文件的形式被正式通过为同盟的指导思想。在这样的条件下,马克思、恩格斯同莫尔达成了协议。
1847年6月初,正义者同盟的改组大会在伦敦举行。 马克思因经济上的困难而未能出席,布鲁塞尔支部派出威廉·沃尔弗作为代表,恩格斯作为巴黎支部的代表,前来参加了大会的领导工作。由于恩格斯、沃尔弗和同盟领导人的共同努力,使会议的各项议程都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在制定同盟纲领方面,代表们也做出了努力。他们就已经提出的各种问题展开了讨论,并且在这一基础上责成恩格斯用当时工人团体容易接受的教义问答形式修订了由同盟领导人起草的《共产主义信条草案》。恩格斯在《共产主义信条草案》中,尽量用科学社会主义精神叙述了一些纲领性的原则,但由于需要照顾盟员思想所能接受的程度,又局限于教义问答的形式,所以不可能使这个文件完美无缺。尽管如此,刚刚诞生的共产主义者同盟,——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性的无产阶级政党,它的纲领毕竟是有了第一个稿本。
《共产主义信条草案》是一份不成熟的文件,有待于交由同盟的各个地方支部进行讨论。在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和第二次代表大会之间,同盟内部第一次在新的指导思想下全面地展开了关于纲领的讨论。这次讨论,在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性的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而导致了同盟纲领的第二个稿本的诞生。纲领讨论的组织中心是设在伦敦的同盟中央委员会,而思想中心则是在同盟的布鲁塞尔区部。因为有马克思在这个区部中主持工作,而恩格斯也正在这里进行积极的活动。一直到1847年10月下旬,恩格斯才离开布鲁塞尔,前往巴黎去开展斗争。因为在这时,同盟巴黎区部在讨论纲领中发生了严重的冲突,魏特林主义分子和“真正的”社会主义者倒行逆施,想使同盟后退到原来的境地中去。莫泽斯·赫斯竟提出“一篇绝妙的教义问答修正稿”〔5〕,要来取代《共产主义信条草案》, 这使得恩格斯刚到巴黎就感到气愤。恩格斯批判了赫斯的“修正稿”,并且对《信条草案》进行了一些必要的修订和补充,从而进一步写成了《共产主义原理》,使它更加具有了党纲的性质,但却保留了原来的教义问答形式。对于这一点,恩格斯自己也觉得不甚满意,因此专门写信给马克思说:“我想,我们最好是抛弃那种教义问答形式,把这个东西叫做《共产主义宣言》。因为其中必须或多或少地途述历史,所以现有的形式是完全不合适的”〔6〕。
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于1847年11月末至12月初在伦敦举行,马克思、恩格斯都出席了会议,并且在辩论中捍卫了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特别是马克思在会上充分显示了一个演说家的特殊才能,他的论据具有令人信服的逻辑性和说服力。对于这一情况,恩格斯记述道:“他(指马克思—作者注)在长时间的辩论中——大会至少开了十天——捍卫了新理论。所有的分歧和怀疑终于都消除了,一致通过了新原则,马克思和我被委托起草宣言”〔7〕。大会结束后,马克思、恩格斯立即着手工作。他们抛弃了教义问答的体裁,采用“叙述历史”的形式写作了《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以天才的透彻鲜明的笔调叙述了新的世界观,即包括社会生活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关于共产主义新社会的创造者无产阶级所担负的世界历史革命使命的理论”〔8〕。
在同盟中央委员会的公函催促下,马克思于1848年1 月底完成了《共产党宣言》的写作任务,并且把它匆忙寄往伦敦。这样,就在共产主义者同盟面前连续出现了它的纲领的三个稿本。不过,在1848年欧洲大革命爆发以前,《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共产主义原理》都没有公开发表出来,只有《共产党宣言》被公诸于世。作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理论和实践的周详纲领——《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恩格斯已经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性的无产阶级政党的全部创建任务;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次系统而又深刻的理论阐述,《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恩格斯已经正式地建立起了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因此,斯大林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以自己的《宣言》创造了一个时代”〔9〕, 这就是结论。
本文于1995年4月20日收到。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32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第321页。
〔3〕〔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193、196~197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288页。
〔5〕〔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第114、123页。
〔8〕《列宁选集》第2卷,第578页。
〔9〕《斯大林全集》第1卷,第3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