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史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科技经济战
任海平
【专题名称】世界史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1995年11期
【原文出处】《国际大学学报》(京)1995年07期第33-35页
【作者简介】任海平 总参谋部装备部
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50年了。对它进行深刻的反思,不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已有的研究,绝大多数集中在社会政治方面和军事作战方面。毫无疑问,社会政治优势与军事战略及作战艺术的高超是取得战争最终胜利最重要的因素。然而,不容忽视的是还有科技与经济力量对比对战争进程与结局的重大影响。本文着重地探讨这个问题,一是因为它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极为重大。二是因为它对未来战争很有借鉴价值和启示意义,未来战争的胜负将更加取决于敌我科技经济力量的对比。三是因为它非常有助于深入理解邓小平同志“发展才是硬道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等论断和中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提高综合国力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深刻内涵和无比正确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相隔时间不长,如果作一比较的话,就可以明显地看到科技经济因素对战争的影响作用增长很快。这可以从两方面现象看到:一是战争中武器装备的技术性能水平大大提高。新武器的种类明显增多,质量也越来越高。这就突出反映了科学技术水平的核心作用。二是战争中武器装备的损耗大大增多,这就反映出生产能力和经济实力的重要作用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相比,主要舰船的损耗量增加了1倍;各交战国的军事预算增加了近5倍;飞机的生产量增加了7倍,坦克和自行火炮等的生产量增加了29倍;直接用于军事的国民收入的比例由40%增加到2/3,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用于军队的物资量占国家物资总用量的比例由1/10增加到了9/10;各主要交战国的军事开支占国民收入的比例几乎都超过了一半,如美国为43.4%,英国为55.7%,苏联为55%,德国为67.8%,日本为49.7%。综观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武器装备技术优势的占据及良好的补充保障对战局的影响极大。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法西斯轴心国取得明显的军事优势,同盟国则节节败退。这里即有科技经济因素的直接影响。轴心国对战争的准备相当充分,战前即已基本完全进入战时轨道。如德国的武器装备不仅技术水平明显占据优势,而且已在西线的一些局部战争中经过了实践检验。从飞行性能数据上看,德国的歼击机和轰炸机在战争初期明显优于苏联等国。德国的武器装备不仅性能先进,而且大量装备了部队,这就更为战争初期的大胜打下了基础。仅1939到1940一年间,德国的军工生产就增加了54%。在战前几年,德国的各种液体燃料生产几乎增加了2倍,合成汽油则增加了7倍。以德国与苏联相比,德国的机床总数超过苏联1.5倍,机器制造业工人数超过苏联50%,煤产量比苏联多1.5倍,铁路运输量比苏联多1倍,铝、镁的冶炼量,电力、钢铁、水泥、机车、载重汽车的产量均大大超过苏联。有了这样的经济基础做后盾,德国才能在战争初期占据绝对优势。相比较,同盟国对战争的准备则相当不充分。虽然也研制了不少较先进的武器装备,但却基本上未装备部队;经济体制与生产能力根本没有转入战时轨道。
随着战争的进展,形势逐步出现不利于轴心国的趋势,直到轴心国的彻底失败。这是同样有着科技经济实力对比的直接作用。从总体上看,同盟国科技水平本来就不低,只是未及时转入军事应用。战争爆发后,军事科研大大加快,新武器不断涌现并大量装备部队,直接影响了战局的发展。以苏联为例,在1939年就生产出了当时世界最好的T34型坦克和KB型坦克,而且开始新建9个飞机制造厂和6个航空发动机厂,从1940年下半年至1941年初研制出了一些新型飞机,如雅克-1、米格-3、拉格-3歼击机、伊尔-2强击机和佩-2俯冲轰炸机。在1937~1940年间还研制成功了大约25种各种口径的新火炮。这就说明苏联当时的军事科技水平还是相当高的,只是没有在战前大量装备部队,以致于战争爆发后,苏军手中使用的大多还是一些过时的旧式武器。战争爆发后,大量的苏联军事科研与生产单位西迁,短时间内研制、生产并装备部队以大量新武器,使战局很快朝着有利于苏军的方向转化。相比较,在战争期间,苏联武器的生产速度、规模、质量都超过了德国。1943年是苏联战时生产全面增长的第一年,同时也是战局转折的最关键一年。这时部队的新武器比重大大增加。如轻武器为42.3%,火炮为83%,坦克装甲武器装备为80%,空军武器为67%,部队装备的损耗也已经得到基本的补充保障。此时的苏德战场上,苏军的武器水平与规模已明显占据优势。到库尔斯克会战后,苏军的优势位置更加牢固。1944年苏联经济达到最高水平,对战争也就稳操胜券了。
在战争期间,苏联在武器的研制和投产期限上也大大超过了对手。如当时性能相当好的152毫米榴弹炮,在1943年由设计到制造总共用了18天,一个半月后就可以大量生产了。到战争结束时的1945年,苏军武器库中一半以上的各种新型轻武器和火炮都是在战争期间研制成功并投入批量生产的。在武器的产量方面,苏联野战火炮的年平均产量比德国多一倍,迫击炮则多4倍,反坦克炮多1.6倍。苏军在坦克和自行火炮的数量方面始终对德占有优势。在1942~1944年间,苏联月生产坦克超过2000辆,而德国在1944年5月的最大月产量仅为1450辆。到1943年,苏联大多数飞机的产量都超过了德国。在战争期间,苏联有25种新型飞机或改进型飞机以及23种型号的航空发动机研制成功并投入了批量生产。舰艇方面,苏联也建造了超过100艘的各类作战舰船和快艇。
同盟国其他国家战前虽然在军事经济实力上不如轴心国,但在综合经济实力方面还是远远超过了轴心国。因而随着综合经济潜力向军事经济实力的转化,它们也逐渐在战局上占了优势。1937年,美国、英国、法国占世界经济实力的56.1%,而德国、日本、意大利则仅占20.4%。1939年,美、英、法三国在煤产量方面比德、日、意多1.9倍,在钢和电力产量方面均多1倍。到1944年,美、英的钢产量超过德、日的2.9倍。战争期间,英国研制成功了第一批雷达,美国研制成功了电子计算机,并实施耗资庞大的核武器研制计划。在当时,仅建造一个原子弹生产基地就得花费约12亿美元,而整个原子弹计划共耗资20亿美元。不具备相当的经济实力是根本无法想像这样的计划的。相反,轴心国却从1943年左右生产开始急剧下滑。日本由于钢材供应不足,大大缩减了中型坦克的生产,几乎停止了轻型坦克的生产。整个战争期间,同盟国的军费开支达6950亿美元,明显多于轴心国的4220亿美元。
科技水平与经济实力是取得现代战争胜利的物质基础。轴心国由于失道寡助,也由于科技水平与经济实力不占优势,并最终完全崩溃,因而根本无法继续支撑战争。同盟国则一旦转入战时轨道,科技优势与巨大的经济潜力便得到充分发挥。希特勒德国等轴心国之所以喜欢打“闪击战”,追求速决,也是看到了这一点。可以说,在未来战争中,科技水平与经济实力将更加决定着武器装备的水平与规模,也就决定了制胜的物质基础。未来战争中,武器装备将有更大的质的飞跃,消耗程度也将空前巨大,所以,只有具有强大的科技与经济能力,才能在未来战争中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突出地强调科技与经济因素在战争中的巨大作用决不意味着排斥或否认军事指挥艺术对战争取胜的重大作用。这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而不是截然对立的关系。如果认为武器装备的技术水平大大提高了,作战艺术就无足轻重了,那就大错特错了。这种把问题简单化、绝对化的“武器决定论”观点是绝对要不得的。相反,正是由于科技与经济的发展,武器装备的发展,才为军事作战艺术在未来战场上发挥作用带来更加广阔的舞台,更充分的用武之地。可以说,武器装备水平的提高是为军事作战艺术插上了翅膀,提供了更大的驰骋空间,使军事家充满想象力的思想更易付诸实施。所以,在未来战争中,军事作战艺术不仅不会过时,而且将更加重要。有了先进的科技和雄厚的经济做依托,作战艺术的运用手段和运用空间都会有质的飞跃。当然,这里的作战艺术将是建立在所拥有的新的武器装备基础上的,而决不是固守旧有的作战理论。反过来看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正是因为科技与经济有了空前的发展,才使作战艺术空前丰富多彩,这可以从众多名将的指挥艺术、众多战役的精彩进展中看得清清楚楚。如果没有先进的武器装备做基础,能产生富于想象力的作战艺术吗?又能付诸实施吗?显然不能。所以,在新形势下,建立在现代科技经济基础上的军事作战艺术更加重要。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1995年11期
【原文出处】《国际大学学报》(京)1995年07期第33-35页
【作者简介】任海平 总参谋部装备部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相隔时间不长,如果作一比较的话,就可以明显地看到科技经济因素对战争的影响作用增长很快。这可以从两方面现象看到:一是战争中武器装备的技术性能水平大大提高。新武器的种类明显增多,质量也越来越高。这就突出反映了科学技术水平的核心作用。二是战争中武器装备的损耗大大增多,这就反映出生产能力和经济实力的重要作用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相比,主要舰船的损耗量增加了1倍;各交战国的军事预算增加了近5倍;飞机的生产量增加了7倍,坦克和自行火炮等的生产量增加了29倍;直接用于军事的国民收入的比例由40%增加到2/3,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用于军队的物资量占国家物资总用量的比例由1/10增加到了9/10;各主要交战国的军事开支占国民收入的比例几乎都超过了一半,如美国为43.4%,英国为55.7%,苏联为55%,德国为67.8%,日本为49.7%。综观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武器装备技术优势的占据及良好的补充保障对战局的影响极大。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法西斯轴心国取得明显的军事优势,同盟国则节节败退。这里即有科技经济因素的直接影响。轴心国对战争的准备相当充分,战前即已基本完全进入战时轨道。如德国的武器装备不仅技术水平明显占据优势,而且已在西线的一些局部战争中经过了实践检验。从飞行性能数据上看,德国的歼击机和轰炸机在战争初期明显优于苏联等国。德国的武器装备不仅性能先进,而且大量装备了部队,这就更为战争初期的大胜打下了基础。仅1939到1940一年间,德国的军工生产就增加了54%。在战前几年,德国的各种液体燃料生产几乎增加了2倍,合成汽油则增加了7倍。以德国与苏联相比,德国的机床总数超过苏联1.5倍,机器制造业工人数超过苏联50%,煤产量比苏联多1.5倍,铁路运输量比苏联多1倍,铝、镁的冶炼量,电力、钢铁、水泥、机车、载重汽车的产量均大大超过苏联。有了这样的经济基础做后盾,德国才能在战争初期占据绝对优势。相比较,同盟国对战争的准备则相当不充分。虽然也研制了不少较先进的武器装备,但却基本上未装备部队;经济体制与生产能力根本没有转入战时轨道。
随着战争的进展,形势逐步出现不利于轴心国的趋势,直到轴心国的彻底失败。这是同样有着科技经济实力对比的直接作用。从总体上看,同盟国科技水平本来就不低,只是未及时转入军事应用。战争爆发后,军事科研大大加快,新武器不断涌现并大量装备部队,直接影响了战局的发展。以苏联为例,在1939年就生产出了当时世界最好的T34型坦克和KB型坦克,而且开始新建9个飞机制造厂和6个航空发动机厂,从1940年下半年至1941年初研制出了一些新型飞机,如雅克-1、米格-3、拉格-3歼击机、伊尔-2强击机和佩-2俯冲轰炸机。在1937~1940年间还研制成功了大约25种各种口径的新火炮。这就说明苏联当时的军事科技水平还是相当高的,只是没有在战前大量装备部队,以致于战争爆发后,苏军手中使用的大多还是一些过时的旧式武器。战争爆发后,大量的苏联军事科研与生产单位西迁,短时间内研制、生产并装备部队以大量新武器,使战局很快朝着有利于苏军的方向转化。相比较,在战争期间,苏联武器的生产速度、规模、质量都超过了德国。1943年是苏联战时生产全面增长的第一年,同时也是战局转折的最关键一年。这时部队的新武器比重大大增加。如轻武器为42.3%,火炮为83%,坦克装甲武器装备为80%,空军武器为67%,部队装备的损耗也已经得到基本的补充保障。此时的苏德战场上,苏军的武器水平与规模已明显占据优势。到库尔斯克会战后,苏军的优势位置更加牢固。1944年苏联经济达到最高水平,对战争也就稳操胜券了。
在战争期间,苏联在武器的研制和投产期限上也大大超过了对手。如当时性能相当好的152毫米榴弹炮,在1943年由设计到制造总共用了18天,一个半月后就可以大量生产了。到战争结束时的1945年,苏军武器库中一半以上的各种新型轻武器和火炮都是在战争期间研制成功并投入批量生产的。在武器的产量方面,苏联野战火炮的年平均产量比德国多一倍,迫击炮则多4倍,反坦克炮多1.6倍。苏军在坦克和自行火炮的数量方面始终对德占有优势。在1942~1944年间,苏联月生产坦克超过2000辆,而德国在1944年5月的最大月产量仅为1450辆。到1943年,苏联大多数飞机的产量都超过了德国。在战争期间,苏联有25种新型飞机或改进型飞机以及23种型号的航空发动机研制成功并投入了批量生产。舰艇方面,苏联也建造了超过100艘的各类作战舰船和快艇。
同盟国其他国家战前虽然在军事经济实力上不如轴心国,但在综合经济实力方面还是远远超过了轴心国。因而随着综合经济潜力向军事经济实力的转化,它们也逐渐在战局上占了优势。1937年,美国、英国、法国占世界经济实力的56.1%,而德国、日本、意大利则仅占20.4%。1939年,美、英、法三国在煤产量方面比德、日、意多1.9倍,在钢和电力产量方面均多1倍。到1944年,美、英的钢产量超过德、日的2.9倍。战争期间,英国研制成功了第一批雷达,美国研制成功了电子计算机,并实施耗资庞大的核武器研制计划。在当时,仅建造一个原子弹生产基地就得花费约12亿美元,而整个原子弹计划共耗资20亿美元。不具备相当的经济实力是根本无法想像这样的计划的。相反,轴心国却从1943年左右生产开始急剧下滑。日本由于钢材供应不足,大大缩减了中型坦克的生产,几乎停止了轻型坦克的生产。整个战争期间,同盟国的军费开支达6950亿美元,明显多于轴心国的4220亿美元。
科技水平与经济实力是取得现代战争胜利的物质基础。轴心国由于失道寡助,也由于科技水平与经济实力不占优势,并最终完全崩溃,因而根本无法继续支撑战争。同盟国则一旦转入战时轨道,科技优势与巨大的经济潜力便得到充分发挥。希特勒德国等轴心国之所以喜欢打“闪击战”,追求速决,也是看到了这一点。可以说,在未来战争中,科技水平与经济实力将更加决定着武器装备的水平与规模,也就决定了制胜的物质基础。未来战争中,武器装备将有更大的质的飞跃,消耗程度也将空前巨大,所以,只有具有强大的科技与经济能力,才能在未来战争中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突出地强调科技与经济因素在战争中的巨大作用决不意味着排斥或否认军事指挥艺术对战争取胜的重大作用。这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而不是截然对立的关系。如果认为武器装备的技术水平大大提高了,作战艺术就无足轻重了,那就大错特错了。这种把问题简单化、绝对化的“武器决定论”观点是绝对要不得的。相反,正是由于科技与经济的发展,武器装备的发展,才为军事作战艺术在未来战场上发挥作用带来更加广阔的舞台,更充分的用武之地。可以说,武器装备水平的提高是为军事作战艺术插上了翅膀,提供了更大的驰骋空间,使军事家充满想象力的思想更易付诸实施。所以,在未来战争中,军事作战艺术不仅不会过时,而且将更加重要。有了先进的科技和雄厚的经济做依托,作战艺术的运用手段和运用空间都会有质的飞跃。当然,这里的作战艺术将是建立在所拥有的新的武器装备基础上的,而决不是固守旧有的作战理论。反过来看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正是因为科技与经济有了空前的发展,才使作战艺术空前丰富多彩,这可以从众多名将的指挥艺术、众多战役的精彩进展中看得清清楚楚。如果没有先进的武器装备做基础,能产生富于想象力的作战艺术吗?又能付诸实施吗?显然不能。所以,在新形势下,建立在现代科技经济基础上的军事作战艺术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