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史 |
新法西斯主义在意大利
陈祥超
【专题名称】世界史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1995年11期
【原文出处】《世界历史》(京)1995年04期第50-57页
【作者简介】陈祥超,1933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所研究员。
墨索里尼的法西斯政权虽然早在1943年7月覆灭,但是法西斯余孽和法西斯思想在意大利并未根除。50多年来,意大利的新老法西斯主义分子一直企图借尸还魂,卷土重来。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后,法西斯主义的“幽灵”在意大利更有死灰复燃,日趋猖獗之势。现在在意大利,不仅新老法西斯分子为墨索里尼翻案招魂之事屡见不鲜,效法当年法西斯暴徒的暴力恐怖事件层出不穷,而且某些右翼政党的领导人,乃至政府要员,甚至内阁总理为墨索里尼唱赞歌者大有人在。①正如德国历史学家维佩曼所说,当前,新法西斯主义在意大利要比在其他国家强大和危险得多,②它已发展成一股对意大利政局能产生重大影响的政治势力,不仅在各级地方议会和众、参两院占有众多议席,而且已有5名法西斯分子在1994年3月大选之后堂而皇之地进入政府担任部长职务。
意大利的新法西斯主义何以发展到如此猖獗的程度?它会不会通过合法途径,或以暴力手段夺得国家的大权呢?本文拟就此提出一些浅见,求教于读者。
新法西斯主义的兴起与发展
墨索里尼独裁政权于1943年7月25日的崩溃标志着法西斯统治时期的结束,但法西斯主义的历史在意大利却未终结。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墨索里尼的副国务部长焦尔焦·阿尔米兰特为首的一批著名的法西斯分子于1946年在国际国内掀起反共浪潮时期建立一个新法西斯主义组织,取名“意大利社会运动”。半个世纪来,该党及其他新法西斯主义团体借意大利发生严重经济危机和政局不稳之机得以迅速发展,成为意大利最有实力的政党之一,并于1994年5月同右翼意大利力量党组成联合政府。
意大利的新法西斯主义组织名目繁多。其中主要有:“意大利社会运动”、“墨索里尼行动小分队”、“新秩序”、“民族先锋”、“工人民族联盟”和“民族民主党”等。它们当中影响最大、发展最快的当属意大利社会运动。该党于1946年12月正式建立,公开提出“要恢复原本的法西斯主义”。③刚一建立,成员就达数千人。他们多半是墨索里尼时代的法西斯残渣余孽。其中的一部分人是战后从非洲殖民地归国的法西斯分子;另一部分是1947年初从监狱中放出来的“犯有法西斯罪”的大、小法西斯头目。该组织发展很快,到1947年底拥有成员近3万人。④
1948年6月,意大利社会运动在那不勒斯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阿尔米兰特当选为第一任总书记。此后,该党以南部意大利为基地同君主派结成联盟,利用长期未获解决的南方问题和经济危机,扩展自己的势力。在1948年举行的战后第一次选举中获6个议席;随后在1953年的大选中赢5.9%的选票;议席增加到24个,并开始进入南方的几个地方政府。
1953年,意大利的经济恢复到战前最高水平。此后,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出现连续13年的高速增长期,也即各国舆论所称颂的“经济奇迹”时期。在这期间,意大利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4%至20%,⑤国内的各种矛盾均有所缓和。但在南方问题上,天主教民主党政府却处在进退维谷的困难境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和对抗“共产党接管政权的威胁”,天民党政府于50年代末期开始同拥有14万党员的意大利社会运动进行秘密交易。其中包括双方平均分配南方地区的官职和阻止在议会通过解散该运动的议案等等。这一切遭到了人民群众的强烈反对,⑥以致1960年7月在意大利北部的工业三角区⑦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反对天主教民主党政府同新法西斯主义势力暗中进行勾结的罢工斗争。许多地方的罢工者同军警发生了流血冲突。各种名目的反法西斯组织纷纷建立,热那亚市甚至重建“反法西斯解放委员会”。
这次规模空前的反法西斯罢工运动,最后演变成全国范围的反对法西斯卷土重来、东山再起的“人民起义”。它迫使天民党的塔姆布罗尼政府辞职,⑧给了新法西斯主义以沉重打击。这从意大利社会运动在1958年至1968年举行的三次大选中所受挫折⑨,以及因此而引发的该党最高领导人的阿尔图罗·米凯利尼和焦尔焦·阿尔米兰特在党的代表大会上公开发生的争吵便可略见一斑。米凯利尼提出在以后的宣传中不再使用“新法西斯主义”一词,并建议放弃所有的法西斯口号和手段。对此,阿尔米兰特坚决反对。他说,他“决心进行法西斯革命”。⑩
1969年,意大利再度陷入严重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危机之中,失业者急剧增加。因而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一个从南方到北方、从农村到城市的1000万人的移民高潮。(11)与此同时,新法西斯主义组织以反对腐败和防止共产党接管政权的威胁为名对左翼党派及其领导人的暴力行动与政治恐怖日益增多,使国家处于混乱之中。然而面对这规模庞大的移民潮和动荡不安的政局,政府却束手无策,更无力恢复法治和政局的稳定。于是,许多人,尤其是广大的失业者和面临破产威胁的中产阶级开始把解决失业和克服危机的希望寄托在意大利社会运动及其他新法西斯主义团体的身上。
新法西斯主义势力利用了群众的这种情绪,以“法律与秩序”和“公正的权力与责任”为口号参加1972年的巴勒莫、那不勒斯、雷焦和卡塔尼亚的地方选举,分别获得了15%、20%、21%和23%的选票。并在同年举行的全国大选中得到总票数的8.9%,因而在众、参两院占有了56个和26个议席。(12)
大选的胜利使意大利社会运动得到迅速发展。到1973年,该党拥有党员42万人,地区协会发展到102个,支部达到4335个,(13)成为全国第4个最有实力的政党。(14)
自70年代起,意大利的经济开始复苏,使连年亏损的局面得到了扭转。到1982-1985年,意大利出现所谓“第二次经济奇迹”。据意大利中央统计局公布的材料说,此时意大利的经济实力“超过了英国,一跃而为世界第五经济强国。”(15)
经济的恢复使多数意大利人觉得,他们利益的保护者仍然是传统政党,而不是意大利社会运动这样的新法西斯主义组织。这从1976年的大选结果可以得到证实。意大利社会运动在这次大选中得票仅占总票数的6.1%,只有35名新法西斯主义分子进入议会。该党的内部矛盾加剧,最终导致1976年12月21日的分裂,有17名众议员和9名参议员脱离该党,建立新的法西斯组织——全国右翼联盟。(16)
然而,新法西斯主义组织并没有因此而偃旗息鼓,相反,意大利社会运动仍继续寻求机会,采取各种手段来发展自己。到80年代后期,它趁意大利受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的打击和五大传统政党因不断爆出的腐败丑闻而分化瓦解所造成的国家政治空白之机,通过合法手段接连在1987、1994年举行的全国大选中获胜,分别赢得了7%和13.5%的选票。随后,这个一向被视为墨索里尼接班人的法西斯政党于1994年5月同在大选中获胜的两个右派政党——意大利力量党和北方联盟组成极右的联合政府。然而,更让人忧虑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曾引发法西斯主义思潮泛滥和墨索里尼上台执政的若干因素和现象,目前又迅速萌发和抬头,使人们感到,“今天法西斯主义在意大利仍有东山再起的危险。”(17)
政治纲领与行动策略
意大利社会运动初建时,有鉴于意大利法律严禁建立任何公开拥护已被推翻的墨索里尼政权的政党或团体之规定,在其宣言与纲领中不仅未公开表明它的法西斯性质,相反还说“我们决心在严格遵守法律的基础上实现我们的理想”。(18)
那么它的理想又是什么呢?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做过专门的研究,并且从中发现,意大利社会运动的理想和其他法西斯团体的理想一样,也是继承墨索里尼的衣钵。但是,该党的纲领并不是始终不变的。一般地说,以1950年1月为分界线。在这之前,“萨洛共和国”(19)派在党内居统治地位。此时该党的目标是实现墨索里尼的“革命理想”,也即墨索里尼在萨洛共和国时期提出的带有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倾向的和反对教权主义的“共和法西斯主义”;而它的行动纲领则是“保持党的合理性”,“待时机成熟后,夺取政权”;(20)而1950年1月以后,随着阿尔米兰特被迫辞去总书记的职务,党的政治主张与策略手段也有很大改变。
1946年10月,意大利共和国宣布大赦令,被关押的4万名墨索里尼时代的大、小法西斯头目中的3.6万名被释放。这些人出狱后陆续加入了意大利社会运动,使以马尔萨尼克(21)为首的传统派的势力在党内占据了主导地位,共和国派遭排挤,马尔萨尼克接替阿尔米兰特担任党的总书记。这标志着意大利的新法西斯主义运动从第一阶段转向第二阶段。马尔萨尼克担任总书记后,即着手修改党的纲领。他提出,恢复原来的法西斯主义是意大利社会运动纲领的基础。此后,该党不仅直言不讳地称自己是新法西斯主义政党,(22)而且还确定了一个新的以墨索里尼的极权主义理论为基础的纲领。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宣扬“国家至上论”。纲领以墨索里尼的“国家是绝对的,个人和集团只有置身于国家之中才是可以想象的”(23)理论为基础,提出“废止多党制”,实行一党专政,以便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主张“拒绝进行普选,不给予个人以自由”(24)等等,以此把国家描述成一个“超越阶级对立、无所不在、包容一切、主宰一切”的庞然怪物。
(二)推行领袖原则。意大利社会运动的纲领规定,只有党的总书记一人由选举产生,而党的其他中央领导人则由总书记任命;地方各级领导人也都是由上级领导人任命。另外还规定,党的总书记拥有主宰权,他既有权采取他认为可以采取的一切行动,也有权“用独裁的原则来指导党的意识形态。”(25)
(三)鼓吹劳资合作。主张实行法西斯主义职团制,因为职团制“是社会安宁的根本保证”,“只有这种制度才能实现(意大利社会运动)党章中作为党的基本目标的‘劳动的民族国家’”。因此,该党纲领提出,“国家应以职团而不是以工会作基石;国家应出面干预劳资纠纷,结束‘党派政治恐怖’”。出于同样的理由,“罢工应予禁止”。(26)
(四)叫嚷扩张。意大利社会运动从建立之日起就叫嚷要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失去的殖民地“归还”给意大利,并提出了一个意大利人要“重返非洲去工作”的口号。而且在其纲领中明确提出要“收复上阿迪杰”,“收复地中海范围内的一切殖民地”。理由是,“地中海是意大利的生存空间。”(27)
(五)反对共产主义。“反共”是由意大利社会运动的法西斯主义性质决定的。反过来说,它之所以赖于公开亮出自己作为法西斯主义政党的旗帜,也与它在其纲领中坚决“要求取缔与国外有联系的共产党”(28)有关,因为战后美国推行的“反苏”、“反共”的冷战政策和天民党于1947年5月掀起的反共高潮都“需要他们从事反共恐怖活动”。(29)
“反对共产党”这面旗子不仅使这个新法西斯党得以同保皇派结成联盟和同其他右翼党派进行合作,而且也成为它同执政的天民党讨价还价的砝码。但同时也意味着它将经常采取暴力恐怖活动。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意大利社会运动的恐怖活动不象德国的法西斯组织采取的那么多,它很重视行动策略。比如,该党通过采取一些诸如盗掘墨索里尼的尸体、到其出生地“朝圣”和在处决他的地方竖立大型铁质十字架等具有轰动效果的行动来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
总的看来,这个新法西斯主义组织在策略的运用上尤为注重改善其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为了让人们认为它是一个“遵纪守法”的政党,从阿尔米兰特、马尔萨尼克、米凯利尼到菲尼几任党的总书记都强调坚持议会道路。其实这是一个策略手段。因为在他们看来,议会不仅使意大利在社会运动“获准开展政治活动,而且使它的议员合法地坐在反法西斯的共和国的议会里”,(30)并将最终夺得国家大权。正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为了进一步吸引那些对意大利社会运动同墨索里尼的独裁政权联系在一起而感到不舒服的选民,1994年大选前,菲尼巧妙地把它改造成全国联盟,(31)从而使其在选举中获胜,并在政府中分享了权力。
从表面上看,意大利社会运动同从该党分裂出去的“墨索里尼小分队”、“新秩序”、“民族先锋”等暴力恐怖团不同,事实上,它们是相互补充的,也就是说,它们只是策略手段不同,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法西斯主义的卷土重来,东山再起。
意大利社会运动玩弄的另一项策略就是利用墨索里尼的“幽灵”为其效劳。该党的领导人不遗余力地为墨索里尼歌功颂德,翻案招魂,以此来为法西斯主义的死灰复燃开路。菲尼在1994年大选过后不久,就公开宣称“墨索里尼是本世纪最伟大的政治家”,说“他的言行一直是公正而有积极意义的”。(32)乔治·簿伽甚至把墨索里尼说成是“社会主义者的先躯”。(33)
为墨索里尼歌功颂德的另一些方式是在法西斯纪念日时举办30年代的实物与图片展览;出版大量有关墨索里尼及其家人的畅销书;摄制、放映有关墨索里尼的电影等等。
这些言论与活动对于那些对墨索里尼的罪恶统治时期一无所知的年轻人来说,具有很大的毒害性。比如,一位参观了上述展览的罗马大学生说,看来,“法西斯时代是有些值得怀念甚至值得纪念的。”(34)
还有一项措施是利用墨索里尼的子孙后代为新法西斯主义摇旗呐喊。
1983年6月举行全国大选时,意大利社会运动就把墨索里尼的儿子,当时已66岁的维托里奥·墨索里尼拉入他们的行列,进入议会。1992年2月又把墨索里尼的孙女,28岁的阿历山德拉·墨索里尼推出来参加竞选,叫嚷要恢复她祖父的“事业”。
这一切使人们感到,“墨索里尼的影子象一个还活着的被驱赶的幽灵那样在意大利游荡”。(35)
日趋猖獗的主要原因
历史已经证明,法西斯主义是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出现严重危机的产物。它“是在帝国主义陷入全面危机期间,主要在一些封建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影响浓厚的帝国主义国家出现的,以克服危机、对抗革命、实行扩张为目标的反动社会思潮、政治运动和政权形式。”(36)这也就是说,只要具备这种气候与土壤,法西斯主义思潮、运动和政权就有可能卷土重来,东山再起。从法西斯思潮的角度来看,它是以极端民族主义和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为基础的。前者的扩张要求特别强烈,特别迫切,集中表现为要求以武力去谋取“生存空间”;后者则要求在不触动私有制的情况下进行社会改革,以改变社会现状,摆脱经济危机和失业的威胁,但它反对实行无产阶级专政。从运动的角度来看,法西斯运动随着帝国主义全面危机的发生而发生,在危机加剧的条件下获得发展。从政权形式来看,法西斯政权是资产阶级专政的极端形式;是垄断资产阶级及其统治集团强化国家机器借以维护其统治、实行侵略扩张的极端手段。它的主要特征是专制独裁、恐怖统治,对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领域以及个人生活的全面控制,服务于战争。
以上论述不仅阐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西斯主义泛滥与夺取政权的社会历史条件及其思想历史根源,而且也揭示了目前新法西斯主义在意大利之所以能发展到如此猖獗程度的根本原因,那就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存在。换言之,资本主义制度是法西斯主义可能赖以孳生繁衍的温床。至于法西斯主义的“幽灵”近年来为什么在意大利会有死灰复燃,日趋猖獗之势,甚至已堂而皇之进入政府担任部长职务,我们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除资本主义制度及其内在的固有因素之外,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政府未能采取断然措施将法西斯余孽彻底铲除,甚至对1946年10月在全国范围内以犯有法西斯罪而逮捕的4万名法西斯骨干分子中的绝大多数未绳之以法。他们当中的3.6万人在1947年初即被“无罪”释放。其中部分人出狱后即参加了1946年12月建立的新法西斯主义组织——意大利社会运动,从而大大助长了新法西斯主义势力的发展。对此,统治阶级视而不见,其目的旨在借助于新法西斯主义势力“从事反对共产党的恐怖活动”和反对苏联的“威胁”。(37)而且半个世纪的历史已经证明,这种恐惧感在意大利成为推动新法西斯运动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其二,是意大利那些当年曾经支持法西斯运动,扶植墨索里尼上台执政,支持其对内实行独裁统治,对外发动侵略战争的社会势力和社会集团都还存在。这类人战后在德国被送上了被告席,甚至被以战犯的身份送上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的被告席。而在意大利,他们不仅未被治罪,未受到起码的道义审判,而且有的被重新任用。(38)这对新法西斯主义的发展不可能不产生影响。
其三,是当年法西斯政权赖以生存的社会制度没有变。这从经济方面来看,法西斯统治时期推行的国家干预制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战后未被触动。1933年1月23日建立的伊利集团对国家的经济生活仍起重要作用;从政治方面来看,意大利共和国“从法西斯那里继承了它的政府机构,花了很大力气才部分地、而且也多半是从形式上而不是从实质上有所改革。”(39)更为严重的是,掌握政权操纵杆的阶级没有变。政权的操纵杆仍然掌握在金融界和工业界的领袖人物手中。他们当中有的人在墨索里尼时代就是对国家政策产生影响的人物,他们所属的垄断集团的大多数战后未曾受到损害。而他们的要求与愿望有助于新法西斯主义势力的发展。
其四,是战后意大利政府对新法西斯主义的活动,尤其是对那些披着合法外衣的新法西斯主义组织的活动采取姑息的态度。只有当反法西斯主义势力的压力发展到足够强大,或法西斯分子挑起的暴力恐怖事件在国际上引起较大影响时,才采取一些限制措施。通常政府是以法西斯暴行只是个别人作案,没有必要追究其组织机构为由,未对新法西斯主义组织采取断然的镇压措施。(40)由此看来,统治集团中有人在感情上对新法西斯主义持某种程度的同情与支持。毫无疑问,这对法西斯主义的泛滥不可能不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其五,是意大利的民族主义情绪和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想战后一直较为高涨,特别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这两种思潮日趋发展。人们希望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府使意大利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要求通过改变社会现状使意大利摆脱经济危机和失业的威胁,进而建立起“理想中最美好的社会”。但意大利的政治现实使人们大失所望。失望之余,人们把希望寄托在新兴势力的身上。刚刚建立的意大利力量党等右翼政党和新法西斯主义组织——全国联盟在1994年3月全国大选中获胜组阁就是佐证。不难看出,选民的这种愿望无疑有助于法西斯主义的东山再起。
其六是,自70年代后期经济危机的迭起和失业人口的急剧增长是新法西斯主义在意大利趋向死灰复燃的另一重要原因。这主要表现在中下层阶级在面临破产和失业的威胁时,一部分人把问题的根源与来自国外,尤其是东欧国家的移民潮混为一谈。他们以种族主义原因为借口,以暴力恐怖活动为手段来阻止外国移民的涌入,从而壮大了新法西斯主义势力的声势,增强了它的实力。
其七是,政局不稳,黑手党猖獗和腐败丑闻等问题长期困扰着这个国家。其中贪污腐败问题对国家的影响尤为严重。因为它涉及到包括前政府总理在内的为数众多的政府要员。150名议员和数千名商人。他们行贿和贪污的数额巨大,(41)因而引起各阶级、阶层的普遍不满。比如,前总理克拉克西因接受贿赂而逃往突尼斯,前总理贝卢斯科尼因涉嫌向税警行贿而接受反腐败法官的调查,前总理安德雷奥蒂因被指控是黑手党成员将于今年9月出庭受审等丑闻在全国反应强烈。人们对这种腐败现象感到愤慨,以致在1994年的大选中发泄了他们的这种愤怨情绪。4840万名选民的态度表明,他们决心粉碎传统的政治模式,而把铲除腐败,治理国家的希望寄托在传统政党之外的其他政治力量,乃至新法西斯主义势力的身上。这为法西斯主义的卷土重来创造了有利条件。
其八是,传统的左、右翼政党对意大利严重的经济与社会危机,以及冷战过后的复杂国际关系束手无策,从而失去了群众的信任,在意大利的现实生活中,人们抛弃了所有传统政党,而寻求新的强有力的集团,甚至求助于包括新法西斯主义组织在内的极右翼政党来解决国家所面临的上述问题。
面对人民群众的不信任感,执政近半个世纪的天主教民主党和社会党,以及几十年来一直对意大利政局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意大利共产党等纷纷更改党名,(42)企图以此重新获得群众的信任,但最终未能成功。它们在1994年3月的大选中均遭不同程度的失败,被刚刚成立还不到半年的意大利力量党等右翼政党和新法西斯主义组织所取代。这促使法西斯主义“幽灵”目前在意大利上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猖獗,以致有5名新法西斯主义分子在1994年5月组成的贝卢斯科尼政府中担任部长职务。从而使人们对法西斯主义重新在意大利掌权的危险深感忧虑与不安。有人甚至把目前意大利的现实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的情况相提并论。
那末,法西斯主义在意大利究竟能否东山再起,重新建立法西斯极权统治呢?
如前所述,法西斯主义是资本主义制度出现严重危机的产物。因此,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与失业就不可避免,因而也就会产生法西斯现象。至于法西斯主义能否在意大利重新上台,确立法西斯极权体制,这由多种因素所决定。但只要意大利人民及其子孙后代提高警惕,切实汲取历史的教训;只要时刻不忘依然存在的法西斯危险;只要意大利的反法西斯力量能团结起来防微杜渐,就完全有可能制止法西斯势力借尸还魂,卷土重来。但是从意大利近年来的情况看,只要人们放松了这种警惕,法西斯势力重新上台并非完全没有可能。
注释:
① 贝卢斯科尼于1994年5月11日出任意大利政府总理后不久,即5月27日,在接受《华盛顿邮报》记者采访时说,“在一段时间里,墨索里尼在这里做了一些好事,历史说那些事情是正确的。”
② 沃尔夫冈·维佩曼:《欧洲法西斯主义比较》,东方出版社1992年版,第192页。
③ 弗·卡斯顿:《法西斯主义的兴起》,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263页。
④ 法比奥·莱维等主编:《意大利史》(Fabio Levi,Umberto Levra,Nicda Tranfaglia,Storia D'Italio)佛罗伦萨1978年版,第2卷,第781、780页。
⑤ 卡洛·M·奇波拉主编:《欧洲经济史》,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6卷,第224-225页。
⑥⑧圭多·夸扎:《历史的编篡与法西斯主义》(Guido Quazza,Storiografia e Fascismo),米兰1985年版,第22页和第7页。
⑦ 意大利的热那亚、都灵和米兰被称之为“工业三角区”。
⑨ 意大利社会运动在1958年至1968年的三次大选中所获选票分别占总票数的4.8%,5.3%和4.5%。
⑩ 弗·卡斯顿:《法西斯主义的兴起》,第265-266页。
(11) 圭多·夸扎:《历史的编篡与法西斯主义》,第7页。
(12)(14) 弗·卡斯顿:《法西斯主义的兴起》,第268、269页。
(13)(16)(18) 法比奥·莱维等主编:《意大利史》,第2卷,第787、780、781页。
(15) 朱塞佩·图拉尼:《意大利第二次经济奇迹》,时事出版社1989年版,第1页。
(17) 圭多·夸扎:《历史的编篡与法西斯主义》,第7页。
(19) 墨索里尼的独裁统治于1943年7月25日被推翻后,于同年9月23日在米兰附近的萨洛市建立“意大利社会共和国”(又称“萨洛共和国”)傀儡政权。
(20) 法比奥·莱维等主编:《意大利史》第2卷,第782页。
(21) 阿乌古斯托·德·马尔萨尼克(Augusto De Marsanich),1935-1943年担任法西斯政权的副交通大臣,参与炮制法西斯主义职团制;萨洛共和国时期任意大利银行董事长等职。
(22) 美国《时代》周刊(Time)1994年6月6日的布鲁斯·W·奈兰:《法西斯主义复活》(Bruce.W.Nelan,Fascism Lives)。
(23) 贝尼托·墨索里尼:《法西斯主义》,载1949年版马里奥·尼科里主编35卷本《意大利百科全书》第14卷。
(24)(25) 热那维夫·比布:《意大利政党》,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199页。
(26)(27) 弗·卡斯顿:《法西斯主义的兴起》。
(28) 热那维夫·比布:《意大利政党》,第199页。
(29)(30) 法比奥·莱维:《意大利史》第2卷,第780、783页。
(31) 为了进一步改善其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意大利社会运动于1995年1月27日宣布解散,让位给去年成立的全国联盟。
(32) 约翰·胡珀:《对历史上的法西斯行为并不感到羞耻》(John Hooper,No Shame Felt for Fascist Past),载1994年6月6日英国《Ⅱ报》(Guardian)。
(33)(34) 见1983年8月1日美国《新闻周刊》(Newsweek)所刊载的《墨索里尼的复活》(Dreaming of the Duce)。
(35) 圭多·夸扎:《历史的编篡与法西斯主义》,第7页。
(36) 朱庭光主编:《法西斯新论》,重庆出版社1991年版,序论第10页。
(37) 法比奥·莱维等主编:《意大利史》第2卷,第781页。
(38) 莱因哈德·屈恩尔:《法西斯主义剖析》,军事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120页。
(39) 圭多·夸扎:《历史的编篡与法西斯主义》,第7、8页。
(40) 莱因哈德·屈恩尔:《法西斯主义剖析》,第112-113页。
(41) 艾伦·克罗韦尔:《意大利面临另一种政府危机》(Alan Cowell,Italy Faces a DiFFerent Kind of Government Crisis),载1994年11月26日《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
(42) 天主教民主党更名为“意大利人民党”;意大利共产党改名“左翼民主党”;社会党改名为“意大利社会党人党”一部分人分裂出去,组建新党,定名“改良主义社会党”。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1995年11期
【原文出处】《世界历史》(京)1995年04期第50-57页
【作者简介】陈祥超,1933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所研究员。
意大利的新法西斯主义何以发展到如此猖獗的程度?它会不会通过合法途径,或以暴力手段夺得国家的大权呢?本文拟就此提出一些浅见,求教于读者。
新法西斯主义的兴起与发展
墨索里尼独裁政权于1943年7月25日的崩溃标志着法西斯统治时期的结束,但法西斯主义的历史在意大利却未终结。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墨索里尼的副国务部长焦尔焦·阿尔米兰特为首的一批著名的法西斯分子于1946年在国际国内掀起反共浪潮时期建立一个新法西斯主义组织,取名“意大利社会运动”。半个世纪来,该党及其他新法西斯主义团体借意大利发生严重经济危机和政局不稳之机得以迅速发展,成为意大利最有实力的政党之一,并于1994年5月同右翼意大利力量党组成联合政府。
意大利的新法西斯主义组织名目繁多。其中主要有:“意大利社会运动”、“墨索里尼行动小分队”、“新秩序”、“民族先锋”、“工人民族联盟”和“民族民主党”等。它们当中影响最大、发展最快的当属意大利社会运动。该党于1946年12月正式建立,公开提出“要恢复原本的法西斯主义”。③刚一建立,成员就达数千人。他们多半是墨索里尼时代的法西斯残渣余孽。其中的一部分人是战后从非洲殖民地归国的法西斯分子;另一部分是1947年初从监狱中放出来的“犯有法西斯罪”的大、小法西斯头目。该组织发展很快,到1947年底拥有成员近3万人。④
1948年6月,意大利社会运动在那不勒斯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阿尔米兰特当选为第一任总书记。此后,该党以南部意大利为基地同君主派结成联盟,利用长期未获解决的南方问题和经济危机,扩展自己的势力。在1948年举行的战后第一次选举中获6个议席;随后在1953年的大选中赢5.9%的选票;议席增加到24个,并开始进入南方的几个地方政府。
1953年,意大利的经济恢复到战前最高水平。此后,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出现连续13年的高速增长期,也即各国舆论所称颂的“经济奇迹”时期。在这期间,意大利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4%至20%,⑤国内的各种矛盾均有所缓和。但在南方问题上,天主教民主党政府却处在进退维谷的困难境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和对抗“共产党接管政权的威胁”,天民党政府于50年代末期开始同拥有14万党员的意大利社会运动进行秘密交易。其中包括双方平均分配南方地区的官职和阻止在议会通过解散该运动的议案等等。这一切遭到了人民群众的强烈反对,⑥以致1960年7月在意大利北部的工业三角区⑦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反对天主教民主党政府同新法西斯主义势力暗中进行勾结的罢工斗争。许多地方的罢工者同军警发生了流血冲突。各种名目的反法西斯组织纷纷建立,热那亚市甚至重建“反法西斯解放委员会”。
这次规模空前的反法西斯罢工运动,最后演变成全国范围的反对法西斯卷土重来、东山再起的“人民起义”。它迫使天民党的塔姆布罗尼政府辞职,⑧给了新法西斯主义以沉重打击。这从意大利社会运动在1958年至1968年举行的三次大选中所受挫折⑨,以及因此而引发的该党最高领导人的阿尔图罗·米凯利尼和焦尔焦·阿尔米兰特在党的代表大会上公开发生的争吵便可略见一斑。米凯利尼提出在以后的宣传中不再使用“新法西斯主义”一词,并建议放弃所有的法西斯口号和手段。对此,阿尔米兰特坚决反对。他说,他“决心进行法西斯革命”。⑩
1969年,意大利再度陷入严重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危机之中,失业者急剧增加。因而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一个从南方到北方、从农村到城市的1000万人的移民高潮。(11)与此同时,新法西斯主义组织以反对腐败和防止共产党接管政权的威胁为名对左翼党派及其领导人的暴力行动与政治恐怖日益增多,使国家处于混乱之中。然而面对这规模庞大的移民潮和动荡不安的政局,政府却束手无策,更无力恢复法治和政局的稳定。于是,许多人,尤其是广大的失业者和面临破产威胁的中产阶级开始把解决失业和克服危机的希望寄托在意大利社会运动及其他新法西斯主义团体的身上。
新法西斯主义势力利用了群众的这种情绪,以“法律与秩序”和“公正的权力与责任”为口号参加1972年的巴勒莫、那不勒斯、雷焦和卡塔尼亚的地方选举,分别获得了15%、20%、21%和23%的选票。并在同年举行的全国大选中得到总票数的8.9%,因而在众、参两院占有了56个和26个议席。(12)
大选的胜利使意大利社会运动得到迅速发展。到1973年,该党拥有党员42万人,地区协会发展到102个,支部达到4335个,(13)成为全国第4个最有实力的政党。(14)
自70年代起,意大利的经济开始复苏,使连年亏损的局面得到了扭转。到1982-1985年,意大利出现所谓“第二次经济奇迹”。据意大利中央统计局公布的材料说,此时意大利的经济实力“超过了英国,一跃而为世界第五经济强国。”(15)
经济的恢复使多数意大利人觉得,他们利益的保护者仍然是传统政党,而不是意大利社会运动这样的新法西斯主义组织。这从1976年的大选结果可以得到证实。意大利社会运动在这次大选中得票仅占总票数的6.1%,只有35名新法西斯主义分子进入议会。该党的内部矛盾加剧,最终导致1976年12月21日的分裂,有17名众议员和9名参议员脱离该党,建立新的法西斯组织——全国右翼联盟。(16)
然而,新法西斯主义组织并没有因此而偃旗息鼓,相反,意大利社会运动仍继续寻求机会,采取各种手段来发展自己。到80年代后期,它趁意大利受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的打击和五大传统政党因不断爆出的腐败丑闻而分化瓦解所造成的国家政治空白之机,通过合法手段接连在1987、1994年举行的全国大选中获胜,分别赢得了7%和13.5%的选票。随后,这个一向被视为墨索里尼接班人的法西斯政党于1994年5月同在大选中获胜的两个右派政党——意大利力量党和北方联盟组成极右的联合政府。然而,更让人忧虑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曾引发法西斯主义思潮泛滥和墨索里尼上台执政的若干因素和现象,目前又迅速萌发和抬头,使人们感到,“今天法西斯主义在意大利仍有东山再起的危险。”(17)
政治纲领与行动策略
意大利社会运动初建时,有鉴于意大利法律严禁建立任何公开拥护已被推翻的墨索里尼政权的政党或团体之规定,在其宣言与纲领中不仅未公开表明它的法西斯性质,相反还说“我们决心在严格遵守法律的基础上实现我们的理想”。(18)
那么它的理想又是什么呢?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做过专门的研究,并且从中发现,意大利社会运动的理想和其他法西斯团体的理想一样,也是继承墨索里尼的衣钵。但是,该党的纲领并不是始终不变的。一般地说,以1950年1月为分界线。在这之前,“萨洛共和国”(19)派在党内居统治地位。此时该党的目标是实现墨索里尼的“革命理想”,也即墨索里尼在萨洛共和国时期提出的带有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倾向的和反对教权主义的“共和法西斯主义”;而它的行动纲领则是“保持党的合理性”,“待时机成熟后,夺取政权”;(20)而1950年1月以后,随着阿尔米兰特被迫辞去总书记的职务,党的政治主张与策略手段也有很大改变。
1946年10月,意大利共和国宣布大赦令,被关押的4万名墨索里尼时代的大、小法西斯头目中的3.6万名被释放。这些人出狱后陆续加入了意大利社会运动,使以马尔萨尼克(21)为首的传统派的势力在党内占据了主导地位,共和国派遭排挤,马尔萨尼克接替阿尔米兰特担任党的总书记。这标志着意大利的新法西斯主义运动从第一阶段转向第二阶段。马尔萨尼克担任总书记后,即着手修改党的纲领。他提出,恢复原来的法西斯主义是意大利社会运动纲领的基础。此后,该党不仅直言不讳地称自己是新法西斯主义政党,(22)而且还确定了一个新的以墨索里尼的极权主义理论为基础的纲领。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宣扬“国家至上论”。纲领以墨索里尼的“国家是绝对的,个人和集团只有置身于国家之中才是可以想象的”(23)理论为基础,提出“废止多党制”,实行一党专政,以便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主张“拒绝进行普选,不给予个人以自由”(24)等等,以此把国家描述成一个“超越阶级对立、无所不在、包容一切、主宰一切”的庞然怪物。
(二)推行领袖原则。意大利社会运动的纲领规定,只有党的总书记一人由选举产生,而党的其他中央领导人则由总书记任命;地方各级领导人也都是由上级领导人任命。另外还规定,党的总书记拥有主宰权,他既有权采取他认为可以采取的一切行动,也有权“用独裁的原则来指导党的意识形态。”(25)
(三)鼓吹劳资合作。主张实行法西斯主义职团制,因为职团制“是社会安宁的根本保证”,“只有这种制度才能实现(意大利社会运动)党章中作为党的基本目标的‘劳动的民族国家’”。因此,该党纲领提出,“国家应以职团而不是以工会作基石;国家应出面干预劳资纠纷,结束‘党派政治恐怖’”。出于同样的理由,“罢工应予禁止”。(26)
(四)叫嚷扩张。意大利社会运动从建立之日起就叫嚷要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失去的殖民地“归还”给意大利,并提出了一个意大利人要“重返非洲去工作”的口号。而且在其纲领中明确提出要“收复上阿迪杰”,“收复地中海范围内的一切殖民地”。理由是,“地中海是意大利的生存空间。”(27)
(五)反对共产主义。“反共”是由意大利社会运动的法西斯主义性质决定的。反过来说,它之所以赖于公开亮出自己作为法西斯主义政党的旗帜,也与它在其纲领中坚决“要求取缔与国外有联系的共产党”(28)有关,因为战后美国推行的“反苏”、“反共”的冷战政策和天民党于1947年5月掀起的反共高潮都“需要他们从事反共恐怖活动”。(29)
“反对共产党”这面旗子不仅使这个新法西斯党得以同保皇派结成联盟和同其他右翼党派进行合作,而且也成为它同执政的天民党讨价还价的砝码。但同时也意味着它将经常采取暴力恐怖活动。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意大利社会运动的恐怖活动不象德国的法西斯组织采取的那么多,它很重视行动策略。比如,该党通过采取一些诸如盗掘墨索里尼的尸体、到其出生地“朝圣”和在处决他的地方竖立大型铁质十字架等具有轰动效果的行动来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
总的看来,这个新法西斯主义组织在策略的运用上尤为注重改善其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为了让人们认为它是一个“遵纪守法”的政党,从阿尔米兰特、马尔萨尼克、米凯利尼到菲尼几任党的总书记都强调坚持议会道路。其实这是一个策略手段。因为在他们看来,议会不仅使意大利在社会运动“获准开展政治活动,而且使它的议员合法地坐在反法西斯的共和国的议会里”,(30)并将最终夺得国家大权。正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为了进一步吸引那些对意大利社会运动同墨索里尼的独裁政权联系在一起而感到不舒服的选民,1994年大选前,菲尼巧妙地把它改造成全国联盟,(31)从而使其在选举中获胜,并在政府中分享了权力。
从表面上看,意大利社会运动同从该党分裂出去的“墨索里尼小分队”、“新秩序”、“民族先锋”等暴力恐怖团不同,事实上,它们是相互补充的,也就是说,它们只是策略手段不同,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法西斯主义的卷土重来,东山再起。
意大利社会运动玩弄的另一项策略就是利用墨索里尼的“幽灵”为其效劳。该党的领导人不遗余力地为墨索里尼歌功颂德,翻案招魂,以此来为法西斯主义的死灰复燃开路。菲尼在1994年大选过后不久,就公开宣称“墨索里尼是本世纪最伟大的政治家”,说“他的言行一直是公正而有积极意义的”。(32)乔治·簿伽甚至把墨索里尼说成是“社会主义者的先躯”。(33)
为墨索里尼歌功颂德的另一些方式是在法西斯纪念日时举办30年代的实物与图片展览;出版大量有关墨索里尼及其家人的畅销书;摄制、放映有关墨索里尼的电影等等。
这些言论与活动对于那些对墨索里尼的罪恶统治时期一无所知的年轻人来说,具有很大的毒害性。比如,一位参观了上述展览的罗马大学生说,看来,“法西斯时代是有些值得怀念甚至值得纪念的。”(34)
还有一项措施是利用墨索里尼的子孙后代为新法西斯主义摇旗呐喊。
1983年6月举行全国大选时,意大利社会运动就把墨索里尼的儿子,当时已66岁的维托里奥·墨索里尼拉入他们的行列,进入议会。1992年2月又把墨索里尼的孙女,28岁的阿历山德拉·墨索里尼推出来参加竞选,叫嚷要恢复她祖父的“事业”。
这一切使人们感到,“墨索里尼的影子象一个还活着的被驱赶的幽灵那样在意大利游荡”。(35)
日趋猖獗的主要原因
历史已经证明,法西斯主义是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出现严重危机的产物。它“是在帝国主义陷入全面危机期间,主要在一些封建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影响浓厚的帝国主义国家出现的,以克服危机、对抗革命、实行扩张为目标的反动社会思潮、政治运动和政权形式。”(36)这也就是说,只要具备这种气候与土壤,法西斯主义思潮、运动和政权就有可能卷土重来,东山再起。从法西斯思潮的角度来看,它是以极端民族主义和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为基础的。前者的扩张要求特别强烈,特别迫切,集中表现为要求以武力去谋取“生存空间”;后者则要求在不触动私有制的情况下进行社会改革,以改变社会现状,摆脱经济危机和失业的威胁,但它反对实行无产阶级专政。从运动的角度来看,法西斯运动随着帝国主义全面危机的发生而发生,在危机加剧的条件下获得发展。从政权形式来看,法西斯政权是资产阶级专政的极端形式;是垄断资产阶级及其统治集团强化国家机器借以维护其统治、实行侵略扩张的极端手段。它的主要特征是专制独裁、恐怖统治,对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领域以及个人生活的全面控制,服务于战争。
以上论述不仅阐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西斯主义泛滥与夺取政权的社会历史条件及其思想历史根源,而且也揭示了目前新法西斯主义在意大利之所以能发展到如此猖獗程度的根本原因,那就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存在。换言之,资本主义制度是法西斯主义可能赖以孳生繁衍的温床。至于法西斯主义的“幽灵”近年来为什么在意大利会有死灰复燃,日趋猖獗之势,甚至已堂而皇之进入政府担任部长职务,我们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除资本主义制度及其内在的固有因素之外,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政府未能采取断然措施将法西斯余孽彻底铲除,甚至对1946年10月在全国范围内以犯有法西斯罪而逮捕的4万名法西斯骨干分子中的绝大多数未绳之以法。他们当中的3.6万人在1947年初即被“无罪”释放。其中部分人出狱后即参加了1946年12月建立的新法西斯主义组织——意大利社会运动,从而大大助长了新法西斯主义势力的发展。对此,统治阶级视而不见,其目的旨在借助于新法西斯主义势力“从事反对共产党的恐怖活动”和反对苏联的“威胁”。(37)而且半个世纪的历史已经证明,这种恐惧感在意大利成为推动新法西斯运动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其二,是意大利那些当年曾经支持法西斯运动,扶植墨索里尼上台执政,支持其对内实行独裁统治,对外发动侵略战争的社会势力和社会集团都还存在。这类人战后在德国被送上了被告席,甚至被以战犯的身份送上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的被告席。而在意大利,他们不仅未被治罪,未受到起码的道义审判,而且有的被重新任用。(38)这对新法西斯主义的发展不可能不产生影响。
其三,是当年法西斯政权赖以生存的社会制度没有变。这从经济方面来看,法西斯统治时期推行的国家干预制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战后未被触动。1933年1月23日建立的伊利集团对国家的经济生活仍起重要作用;从政治方面来看,意大利共和国“从法西斯那里继承了它的政府机构,花了很大力气才部分地、而且也多半是从形式上而不是从实质上有所改革。”(39)更为严重的是,掌握政权操纵杆的阶级没有变。政权的操纵杆仍然掌握在金融界和工业界的领袖人物手中。他们当中有的人在墨索里尼时代就是对国家政策产生影响的人物,他们所属的垄断集团的大多数战后未曾受到损害。而他们的要求与愿望有助于新法西斯主义势力的发展。
其四,是战后意大利政府对新法西斯主义的活动,尤其是对那些披着合法外衣的新法西斯主义组织的活动采取姑息的态度。只有当反法西斯主义势力的压力发展到足够强大,或法西斯分子挑起的暴力恐怖事件在国际上引起较大影响时,才采取一些限制措施。通常政府是以法西斯暴行只是个别人作案,没有必要追究其组织机构为由,未对新法西斯主义组织采取断然的镇压措施。(40)由此看来,统治集团中有人在感情上对新法西斯主义持某种程度的同情与支持。毫无疑问,这对法西斯主义的泛滥不可能不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其五,是意大利的民族主义情绪和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想战后一直较为高涨,特别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这两种思潮日趋发展。人们希望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府使意大利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要求通过改变社会现状使意大利摆脱经济危机和失业的威胁,进而建立起“理想中最美好的社会”。但意大利的政治现实使人们大失所望。失望之余,人们把希望寄托在新兴势力的身上。刚刚建立的意大利力量党等右翼政党和新法西斯主义组织——全国联盟在1994年3月全国大选中获胜组阁就是佐证。不难看出,选民的这种愿望无疑有助于法西斯主义的东山再起。
其六是,自70年代后期经济危机的迭起和失业人口的急剧增长是新法西斯主义在意大利趋向死灰复燃的另一重要原因。这主要表现在中下层阶级在面临破产和失业的威胁时,一部分人把问题的根源与来自国外,尤其是东欧国家的移民潮混为一谈。他们以种族主义原因为借口,以暴力恐怖活动为手段来阻止外国移民的涌入,从而壮大了新法西斯主义势力的声势,增强了它的实力。
其七是,政局不稳,黑手党猖獗和腐败丑闻等问题长期困扰着这个国家。其中贪污腐败问题对国家的影响尤为严重。因为它涉及到包括前政府总理在内的为数众多的政府要员。150名议员和数千名商人。他们行贿和贪污的数额巨大,(41)因而引起各阶级、阶层的普遍不满。比如,前总理克拉克西因接受贿赂而逃往突尼斯,前总理贝卢斯科尼因涉嫌向税警行贿而接受反腐败法官的调查,前总理安德雷奥蒂因被指控是黑手党成员将于今年9月出庭受审等丑闻在全国反应强烈。人们对这种腐败现象感到愤慨,以致在1994年的大选中发泄了他们的这种愤怨情绪。4840万名选民的态度表明,他们决心粉碎传统的政治模式,而把铲除腐败,治理国家的希望寄托在传统政党之外的其他政治力量,乃至新法西斯主义势力的身上。这为法西斯主义的卷土重来创造了有利条件。
其八是,传统的左、右翼政党对意大利严重的经济与社会危机,以及冷战过后的复杂国际关系束手无策,从而失去了群众的信任,在意大利的现实生活中,人们抛弃了所有传统政党,而寻求新的强有力的集团,甚至求助于包括新法西斯主义组织在内的极右翼政党来解决国家所面临的上述问题。
面对人民群众的不信任感,执政近半个世纪的天主教民主党和社会党,以及几十年来一直对意大利政局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意大利共产党等纷纷更改党名,(42)企图以此重新获得群众的信任,但最终未能成功。它们在1994年3月的大选中均遭不同程度的失败,被刚刚成立还不到半年的意大利力量党等右翼政党和新法西斯主义组织所取代。这促使法西斯主义“幽灵”目前在意大利上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猖獗,以致有5名新法西斯主义分子在1994年5月组成的贝卢斯科尼政府中担任部长职务。从而使人们对法西斯主义重新在意大利掌权的危险深感忧虑与不安。有人甚至把目前意大利的现实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的情况相提并论。
那末,法西斯主义在意大利究竟能否东山再起,重新建立法西斯极权统治呢?
如前所述,法西斯主义是资本主义制度出现严重危机的产物。因此,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与失业就不可避免,因而也就会产生法西斯现象。至于法西斯主义能否在意大利重新上台,确立法西斯极权体制,这由多种因素所决定。但只要意大利人民及其子孙后代提高警惕,切实汲取历史的教训;只要时刻不忘依然存在的法西斯危险;只要意大利的反法西斯力量能团结起来防微杜渐,就完全有可能制止法西斯势力借尸还魂,卷土重来。但是从意大利近年来的情况看,只要人们放松了这种警惕,法西斯势力重新上台并非完全没有可能。
注释:
① 贝卢斯科尼于1994年5月11日出任意大利政府总理后不久,即5月27日,在接受《华盛顿邮报》记者采访时说,“在一段时间里,墨索里尼在这里做了一些好事,历史说那些事情是正确的。”
② 沃尔夫冈·维佩曼:《欧洲法西斯主义比较》,东方出版社1992年版,第192页。
③ 弗·卡斯顿:《法西斯主义的兴起》,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263页。
④ 法比奥·莱维等主编:《意大利史》(Fabio Levi,Umberto Levra,Nicda Tranfaglia,Storia D'Italio)佛罗伦萨1978年版,第2卷,第781、780页。
⑤ 卡洛·M·奇波拉主编:《欧洲经济史》,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6卷,第224-225页。
⑥⑧圭多·夸扎:《历史的编篡与法西斯主义》(Guido Quazza,Storiografia e Fascismo),米兰1985年版,第22页和第7页。
⑦ 意大利的热那亚、都灵和米兰被称之为“工业三角区”。
⑨ 意大利社会运动在1958年至1968年的三次大选中所获选票分别占总票数的4.8%,5.3%和4.5%。
⑩ 弗·卡斯顿:《法西斯主义的兴起》,第265-266页。
(11) 圭多·夸扎:《历史的编篡与法西斯主义》,第7页。
(12)(14) 弗·卡斯顿:《法西斯主义的兴起》,第268、269页。
(13)(16)(18) 法比奥·莱维等主编:《意大利史》,第2卷,第787、780、781页。
(15) 朱塞佩·图拉尼:《意大利第二次经济奇迹》,时事出版社1989年版,第1页。
(17) 圭多·夸扎:《历史的编篡与法西斯主义》,第7页。
(19) 墨索里尼的独裁统治于1943年7月25日被推翻后,于同年9月23日在米兰附近的萨洛市建立“意大利社会共和国”(又称“萨洛共和国”)傀儡政权。
(20) 法比奥·莱维等主编:《意大利史》第2卷,第782页。
(21) 阿乌古斯托·德·马尔萨尼克(Augusto De Marsanich),1935-1943年担任法西斯政权的副交通大臣,参与炮制法西斯主义职团制;萨洛共和国时期任意大利银行董事长等职。
(22) 美国《时代》周刊(Time)1994年6月6日的布鲁斯·W·奈兰:《法西斯主义复活》(Bruce.W.Nelan,Fascism Lives)。
(23) 贝尼托·墨索里尼:《法西斯主义》,载1949年版马里奥·尼科里主编35卷本《意大利百科全书》第14卷。
(24)(25) 热那维夫·比布:《意大利政党》,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199页。
(26)(27) 弗·卡斯顿:《法西斯主义的兴起》。
(28) 热那维夫·比布:《意大利政党》,第199页。
(29)(30) 法比奥·莱维:《意大利史》第2卷,第780、783页。
(31) 为了进一步改善其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意大利社会运动于1995年1月27日宣布解散,让位给去年成立的全国联盟。
(32) 约翰·胡珀:《对历史上的法西斯行为并不感到羞耻》(John Hooper,No Shame Felt for Fascist Past),载1994年6月6日英国《Ⅱ报》(Guardian)。
(33)(34) 见1983年8月1日美国《新闻周刊》(Newsweek)所刊载的《墨索里尼的复活》(Dreaming of the Duce)。
(35) 圭多·夸扎:《历史的编篡与法西斯主义》,第7页。
(36) 朱庭光主编:《法西斯新论》,重庆出版社1991年版,序论第10页。
(37) 法比奥·莱维等主编:《意大利史》第2卷,第781页。
(38) 莱因哈德·屈恩尔:《法西斯主义剖析》,军事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120页。
(39) 圭多·夸扎:《历史的编篡与法西斯主义》,第7、8页。
(40) 莱因哈德·屈恩尔:《法西斯主义剖析》,第112-113页。
(41) 艾伦·克罗韦尔:《意大利面临另一种政府危机》(Alan Cowell,Italy Faces a DiFFerent Kind of Government Crisis),载1994年11月26日《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
(42) 天主教民主党更名为“意大利人民党”;意大利共产党改名“左翼民主党”;社会党改名为“意大利社会党人党”一部分人分裂出去,组建新党,定名“改良主义社会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