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史 |
论1936-1939年间的德波关系
邓从先
【专题名称】世界史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1995年11期
【原文出处】《荆州师专学报:社科版》(荆州)1995年04期第83-87页
1939年9月1日,上台仅6年的德国第三帝国发动了对波兰的进攻,从而重新拉开了一场新的世界大战的序幕。在德国匆匆走上战争之路的过程中,它与那个进攻它就引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国家——波兰之间又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呢?本文就这一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
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的上台,标志着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他上台后所推行的对外夺取所谓“生存空间”的政策,正是他早在1925年出版的《我的奋斗》中清清楚楚地交待过了的。在这本书中,他野心勃勃地指出:“我们国家社会主义者必须毫不犹豫地坚持我们的对外政策的目标,那就是要保证德国民族在这个地球上获得它应得的土地。”“我们要从六百年前祖先停止的地方下手,我们要停止日耳曼人老是在欧洲南进和西进的脚步,而把目光转向东方国家……但是如果我们今天要谈在欧洲取得新领土,那么首先就只能想到俄国及其边缘的附属国。”①这显然是将东欧作为他夺取“生存空间”的主攻方向。
德国若要实施这一计划,就必须与波兰发生冲突。这是由当时波兰所处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地位所决定的。波兰自古就是欧洲的战略要地,对于纳粹德国来说,波兰是它企图夺取的东方广阔“生存空间”的门户,同时,波兰这个曾被四次瓜分而在一战后又复国的东欧国家,正是西方国家用以抑制德国的一支重要力量。一旦占领了波兰,东方广阔“生存空间”便立刻展现在希特勒轰轰作响的坦克车面前了,同时也就解除了西方国家对德国可能造成的来自东方的最后威胁。更何况波兰还拥有煤、硫磺、铅、锌、石油、铜等物质资源,德国如能据为己有,还可以进一步以战养战,扩大侵略。
德国在魏玛共和国时期,由于处在凡尔赛体系的框架内,当时是相对软弱的。而波兰又是在过去的俄帝国和德帝国所瓜分的古老波兰的土地上由西方国家重新扶植起来的,因此,德波关系一直是比较紧张的。当时德国的陆军总司令冯·西克特将军采取的是与俄国联合的政策,这个政策的主要目的是要“抹掉波兰”,恢复旧的德俄边界。
然而,刚刚上台的希特勒要的是辽阔的“生存空间”,而不是仅仅恢复过去的德俄边界。在他看来,是波兰而不是苏联位于德国的东部边界,波苏之间又在1932年缔结了互不侵犯条约,从而使波兰解除了来自东方的威胁。当时,波兰拥有一支虽然过时但仍然庞大的军队,而德国的军队人数很少,既无飞机,又无坦克。希特勒“特别害怕波兰人可能——或许在法国的唆使下——利用某种借口来入侵西里西亚或东普鲁士,从而发生德国完全没有为之作好准备的战争。②在德国不够强大,西部边界莱茵兰地区又因《凡尔赛和约》而不设防的情况下,德国不可能用武力解除可能来自波兰的威胁。而只能对波兰采取外交上的拥抱姿态。同时,由于德国在1933年10月14日退出了国际联盟和日内瓦裁军会议,而法俄之间正在接近,德国在国际上明显地陷于孤立,因此希特勒认为寻求与他的东方邻国的一次协议是非常必要的权宜之计,从而使他摆脱国际上完全孤立的境地来实现他的战略目标。因此,他不顾下级的反对,一反魏玛政治家的风格,甚至不惜中断同苏联的联盟,着手改善了同波兰的外交关系。1934年1月,希特勒与毕苏茨基元帅签订《德波互不侵犯条约》。在德国退出国联后的第四天,希特勒曾就签订这一条约的意图对纳粹党领导人作过直言不讳的说明:“我想与华沙订立一个条约。这是一个以后能够撕毁的条约。只要当终止它的时刻来到的时候,我们与波兰签定的所有条约都完全只具有暂时的意义。我们并不打算维持与波兰真正的友好关系。”③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夹在苏联与德国之间的波兰,其外交政策的标准是维持两大邻国之间的“平衡”,但在事实上,波兰更倾向于德国。在波兰倾向德国方面,心理因素起了很大作用。“独裁的、反犹的波兰政府发现独裁的和反犹的第三帝国并没有什么令人讨厌之处,两国的政治家们和报界都力图在强烈谴责共产主义方面超过对方。”④希特勒、戈林等纳粹首领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也都竭力讨好波兰领导人,并一再保证“波兰无需害怕德国”。较之苏联的冷淡来说,德国的态度的确是热情的。另外,波兰领导人对于德国怀有更多的恐惧,也更希望通过改善同德国的关系来加强自身的安全。因此对于德国张开的双臂,波兰带着几分欣喜,毫不犹豫地投进了德国的怀抱。1934年1月26日,当德波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并发表联合宣言的时候,贝克外长为此大吹大擂,把它称为波兰对外政策的突出成就。在波兰统治者看来,“第三帝国是一个比共和制德国更好的盟友,因为共和制德国会回到拉波洛政策上去,或一种会不断试图向波兰施加压力使波兰放弃1919年所获得的土地的民族主义政策的。”贝克外长并非没有想到希特勒的扩张愿望,他也并不想让波兰成为德国的卫星国,但是他认为,希特勒的扩张矛头是会“首先直接针对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而波兰就会明显地从这种改画地图中获利”。贝克之流认为一个领土得到进一步扩展的波兰,能够更好地维护在苏德两大邻国之间的平衡关系。
但是对希特勒来说,这个条约除了解除他与东部邻邦的紧张关系之外,还给他带来了其他的利益,它结束了波捷之间和解的可能性。由于波捷都是由西方国家在一战以后建立的,它们两国都在抑制德国的战略中扮演着西方国家的东方战线角色。一旦波捷之间发生摩擦,便能为希特勒各个击破创造条件。因此,当波捷之间和解的可能性由于德波条约的签订最后破灭的时候,也就自然而然地帮助了希特勒避开西方国家采用集体安全体系对德国的抑制作用。
二
当波兰被德国拉到了一边的时候,希特勒便自然而然地将他的精力投入到占领莱茵兰的问题上来了。莱茵兰的非军事化不仅使希特勒在发动任何对东方战争时易受攻击,而且也是希特勒打算日后向西方国家用兵的前沿阵地。然而,要解决这一问题,仅仅让波兰按兵不动是不够的,关键还要看英法意几个大国的态度。因此,1935年10月,希特勒利用意大利因侵略埃塞俄比亚而受到英法为首的国联的制裁,并在国际上陷于孤立的时候,向墨索里尼伸出了“友谊”之手,从而粉碎了英法意共同抑制德国的斯特莱沙阵线,并于1936年3月7日进兵莱茵区。英法没有作出任何抵抗的架式。这使希特勒进兵莱茵兰的行动致命地破坏了盟国的整个东方安全体系的基础,尤其动摇了法国在1921,1924年同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的互助条约的基础。如果莱茵兰不设防,一旦德国进入法国的东方盟国,法国就能立即给予德国沉重的甚至致命的打击。而德军驻守莱茵兰后,法国就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这种作为威慑力量和提供有效援助的能力,波兰和捷克甚至在法国可能帮助他们之前就被征服。德国进驻莱茵兰的成功,法国在这一事件上无所作为,使得波兰丧失了对法国这一盟国的信心。从而强化了波兰同德国友好相处的愿望。德国人渡过莱茵河的第二天,法国驻波大使莱翁·诺尔警告巴黎,如果法国无所作为,“波兰在表示忠于盟国之后,将以这些事件作为机会和借口来建立新的政治联盟和采取行动”。⑤此后,波兰更进一步向法西斯德国接近了。1937年11月5日,德国和波兰分别在柏林和华沙签署了关于少数民族问题的声明。同时希特勒向波驻德大使约瑟夫·利普斯基保证,但泽将是不受侵犯的,“波兰在但泽的权利将得到尊重”。⑥这些标志着德波关系,至少是表面上的关系的最为密切的时期。
三
1937年11月5日下午,在德国总理府举行了一次长达四个多小时的会议。希特勒在会上开门见山地指出:“为了加强我国的政治军事地位,万一我们卷入战争,我们的第一个目标必须是同时推翻捷克斯洛伐克和奥地利,以消除我国两翼的威胁……从政治—军事角度看,把捷克斯洛伐克和奥地利并入德国,就会得到很大好处。因为它意味着德国的战线更短、更牢固。”⑦希特勒早就想吞并奥地利了,法西斯并且于1934年就在奥地利导演过一次暴动,主要是由于意大利的反对,暴动失败了。但是,当西班牙内战开始时,意大利由于支持佛朗哥反叛,受到英法舆论的谴责而再次陷入孤立境地,德国再次抓住机会,使西班牙内战转而成为有利于德国战略的欧洲舞台的一部分。希特勒一面同意大利一起援助西班牙叛军,一面又尽量拖延叛军取胜的时间,迫使墨索里尼长时间陷在地中海地区而无力顾及奥地利。1938年3月12日,奥地利纳粹分子签署了一个法令,宣布奥地利为“德国地区”,“成为第三帝国的一个州”。作为独立国家的奥地利消失了,希特勒的阴谋得逞了。
如果说法国在德国进驻莱茵兰时的无所作为,使作为它的盟国的波兰感染上了失望情绪的话,那么在奥地利问题上,波兰对法国则完全没有寄托什么希望了。波兰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旁观了德对奥地利的合并,无视德奥合并对整个欧洲局势的影响。1938年3月,贝克上校在访问罗马时就这样表白过:他认为奥地利是一个“对我们影响甚微、关系相当小的国家”。⑧德奥合并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无可反对的。”⑨
四
法西斯德国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捷克斯洛伐克了。这次希特勒找到的借口是苏台德地区,那里居住着约三百万德国人。对于德国来说,与波兰的友好关系在这时显得更为重要了。由于波捷都通过本国与西方的条约,有着军事同盟关系。如果在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时,波兰站在捷克或者英法强硬的立场上,结果只能使希特勒的愿望落空。尤其当捷克危机发展到高峰,英法似乎不肯作最后让步的情况下,争取波兰在对捷问题上的一致态度,不仅可以因此向捷克施加更大的压力,而且也能更大程度迫使西方国家屈服。因此,希特勒利用波兰对捷特青地区的野心为诱饵,把波兰紧紧地拴在自己的战车上,不花任何代价地得到了一个很有力的支持者和伙伴。
其实,波兰人对于希特勒的行动应该是有所警觉的,而且他们若是为自己的长远利益着想的话,就应该争取共同对德的盟友;捷克正是这样一个被波兰抛弃了的强有力的盟友。捷克的装备精良,拥有抗击德国入侵的天然屏障,较多的防御工事和较强的军火工业,此外还拥有比波兰多得多的盟友。然而,由于它在1919年袭击了西里西亚的特青省的波兰驻军,从而播下了波捷争端的种子。而且由于对英法盟国失去信任,波兰在捷克事件中抱定了“从中渔利”的态度。当希特勒公开提出对捷克的领土要求时,波兰竟然把通过与德国保持发展友好关系作为向捷克人复仇的最有效的手段,因而利用苏台德危机索回特青地区,并设想与匈牙利在斯洛伐克和卢西尼亚建立一条共同边界,用以来进一步加强安全,防范苏联。因此,在捷克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时,作为邻国的波兰却下定决心来趁火打劫了。波兰对于希特勒摧毁捷克的计划亦步亦趋,并坚决拒绝苏军从波兰过境去援助捷克。1938年10月1日,即《慕尼黑协定》签字的第二天,贝克就向布拉格发出了最后通牒,要求捷克斯洛伐克“在二十四小时之内割让他们所要求的部分领土,十天之内割让他们所要求的其余领土”。⑩捷克被迫屈从于波兰落井下石的行动。在整个事件中,波兰统治者充当了纳粹德国蹂躏弱小民族的可耻帮凶,它以敌为友,以邻为壑。至此,德波之间的“友好”关系发展到了顶峰。之后,德国得陇望蜀,对捷克的野心进一步扩大,终于在1939年3月最终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
五
波兰伙同德国摧毁了捷克斯洛伐克,在取得特青地区的同时,即意味着波兰接受了一张它自己的卖身契。事过不久,德国便开始加紧向东推进,要牺牲波兰来改变德国的东部边疆了。这些推进计划背弃了从前的一切保证,主要目标首先指向但泽和波兰走廊。还是在1938年10月24日,里宾特洛甫在与波兰大使的会谈中便要求:“将但泽重新并入德国,修建横穿波兰走廊到达东普鲁士由德国管理的铁路和公路各一条。”(11)到11月下旬,德国武装部队的日程表上又出现了另外一个目标,元首命令他们:同时准备派德国军队占领但泽自由区。”(12)1939年1月,贝克外长来到伯格霍夫,表面上友好的德国元首对他说:“但泽是德国的一个城市,它迟早会重新回到德国。”(13)但是,由于当时德国尚未做好突袭波兰的准备,所以这些要求仍然提得比较委婉,到1939年3月的时候,德国最后完成了对整个捷克斯洛伐克的占领,波兰问题便随之尖锐起来。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对波兰产生的影响就像德奥合并后对捷克产生的影响一样,迫使波兰开始为自己的处境忧心忡忡了。在此同时,柏林又对立陶宛施加了强大的外交压力,在3月23日两国签订了一项条约,立陶宛将梅梅尔港(这里的五万居民中多数是日耳曼人)及其贸易区割让给德国。从而完成了对波兰的北面、西面和南面的包围。
3月21日,里宾特洛甫召见利普斯基大使,重复了对但泽和走廊的要求,还对波兰报纸宣传和反德示威发了一通怨言。此后,里宾特洛甫又对利普斯基进行了几次充满敌意的训诉,贝克预料到事态的不测,于是悄悄地同英国进行了接触。4月初,贝克对伦敦进行了访问,6月,两国发表的公报表明,两国“准备达成一项长期的互惠性质的协议”,来取代口头谅解。这一行动自然触怒了柏林,德国竟然不顾事实地指责“波兰政策最近的动向是完全不能令人理解的……我们突然听到了华沙发出奇怪的战争叫嚣。”(14)真是贼喊捉贼!4月28日,希特勒甚至以英波互相作出的保证“违背我国同毕苏茨基元帅达成的协议”为借口,向波兰政府发出了废除1934年德波互不侵犯声明的备忘录,把破坏德波条约的罪名强加给波兰。然而,在此之前的4月3日,德国最高统帅部即已发出了一份统帅部密件,命令作好夺取但泽的战争准备。密件指出:“准备工作必须保证自1939年9月1日起,任何时刻都可以出击。”(15)4月11日,希特勒就签署了“摧毁波兰武装部队”的“白色方案”。之后,德国着重利用但泽的法西斯分子从内部进行活动把自由市并入德国。8月23日,但泽市议会任命纳粹党但泽区长福尔斯特为但泽自由市领袖。在德国法西斯分子的唆使下,但泽市议会甚至要求波兰将海关撤走,但泽驻防军也交给德国将领指挥。这一切使得局势日益尖锐化,并面临武装冲突的威胁。英法自3月15日(德国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事件后,开始认识到“无法再指望希特勒的目的与野心是以种族为界的,想统治欧洲大陆或世界的野心看来已明显地暴露出来”。(16)8月23日《苏德互不侵略条约》的签订,打破了英法“祸水东引”的幻想,同时排除了苏联在英国或法国为履行自己的保证而同德国进行战争时援助它们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英法才正式决定承担对波兰的保证。8月25日,英法分别同波兰签订了《互助协定》。
其实,德波战争爆发之前,张伯伦曾谋求过以和平方式解决波兰问题,然而德国已下定决心诉诸武力了。在8月中旬的一次会见中,意大利外长齐亚诺问里宾特洛甫:“你们到底想干什么?但泽?走廊?”里宾特洛甫冷淡地回答:“我们想要的是战争!”(17)的确,希特勒需要通过闪击波兰的战争来检验德国武装部队的战斗力,借此机会向西方国家炫耀一番。8月22日,希特勒对将军们说:“现在波兰是我们要占领的地方,我只害怕在最后一刻有哪个疯子或其他人想交给我一份调停计划。”(18)8月31日,希特勒发出作战的第一号指令,宣称“从和平途径来消除德国东部边界不可容忍的状态的一切政治办法都没有了,现在我决定用武力来解决”。(19)进攻日期定于1939年9月1日,进攻时间为四点四十五分。直至此时,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支早已搭在弦上的箭最终射出去了。
结语
纵观1936-1939年间德波关系的历史,我们看到了波兰一步一步地走向孤立直至沦亡的全部过程。首先,波兰与野心勃勃的法西斯德国友好,因一孔之见,为一时之利而背弃了所有的反德盟友,到头来也只落得个自身灭亡的可悲结局。波兰念念不忘对捷克复仇,这种心理被德国加以利用,因而波兰的复仇幻为自身灭亡的前奏。其次,出于对苏俄的仇视和嫉恨,波兰一概拒绝苏联倡导的集体安全体系,甚至对英法主动发起的与苏的反德联盟不屑一顾。结果,波兰反而成了希特勒与斯大林在一定时期达成协议的筹码,尤其可悲的是,波兰政府长期以来陶醉在德波友好的虚伪气氛中,忽视了国内重整军备,致使波军装备陈旧,指挥无方,战斗力极差。仅仅四个星期,波兰国家就在法西斯铁蹄的蹂躏下覆亡了。作为凡尔赛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波兰在1936-1939年间的外交活动却几乎全是与凡尔赛体系相对抗的,它的行动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凡尔赛体系的瓦解。也正是由于波兰的沦亡,凡尔赛体系才最终崩溃。
但是,面对不可一世的法西斯侵略者,波兰人民不顾力量对比的悬殊,拿起了武器,奋力抵抗,打响了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的第一枪。它毕竟是以自身的牺牲的代价敲响了世界人民反抗法西斯侵略的警钟,因而从另一个方面促进了英法等西方民主国家重整军备的速度,早日作好保卫民族国家的准备,为弱小国家起而抵御外侮,捍卫民族利益的斗争树立了榜样,从而也为波兰民族的再生创造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条件。
注释:
①(11)(15)(19)维纳·洛赫《德国史》,三联书店,1959年版,第353,1012,1013,1015页。
②④⑤⑥⑦⑧⑩(12)(13)(14)(16)福尔斯德·泰勒《慕尼黑和平的代价》,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128,656,223,658,658,659,1426,1464,1482,1509,1507页。
③(17)(18)戈登·A·克雷格《德国史,1866-1945》,牛津大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681,712-713,712页。
⑨(20)约翰·惠勒—贝内特《慕尼黑——悲剧的序幕》,纽约1962年版,第306,303页。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1995年11期
【原文出处】《荆州师专学报:社科版》(荆州)1995年04期第83-87页
一
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的上台,标志着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他上台后所推行的对外夺取所谓“生存空间”的政策,正是他早在1925年出版的《我的奋斗》中清清楚楚地交待过了的。在这本书中,他野心勃勃地指出:“我们国家社会主义者必须毫不犹豫地坚持我们的对外政策的目标,那就是要保证德国民族在这个地球上获得它应得的土地。”“我们要从六百年前祖先停止的地方下手,我们要停止日耳曼人老是在欧洲南进和西进的脚步,而把目光转向东方国家……但是如果我们今天要谈在欧洲取得新领土,那么首先就只能想到俄国及其边缘的附属国。”①这显然是将东欧作为他夺取“生存空间”的主攻方向。
德国若要实施这一计划,就必须与波兰发生冲突。这是由当时波兰所处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地位所决定的。波兰自古就是欧洲的战略要地,对于纳粹德国来说,波兰是它企图夺取的东方广阔“生存空间”的门户,同时,波兰这个曾被四次瓜分而在一战后又复国的东欧国家,正是西方国家用以抑制德国的一支重要力量。一旦占领了波兰,东方广阔“生存空间”便立刻展现在希特勒轰轰作响的坦克车面前了,同时也就解除了西方国家对德国可能造成的来自东方的最后威胁。更何况波兰还拥有煤、硫磺、铅、锌、石油、铜等物质资源,德国如能据为己有,还可以进一步以战养战,扩大侵略。
德国在魏玛共和国时期,由于处在凡尔赛体系的框架内,当时是相对软弱的。而波兰又是在过去的俄帝国和德帝国所瓜分的古老波兰的土地上由西方国家重新扶植起来的,因此,德波关系一直是比较紧张的。当时德国的陆军总司令冯·西克特将军采取的是与俄国联合的政策,这个政策的主要目的是要“抹掉波兰”,恢复旧的德俄边界。
然而,刚刚上台的希特勒要的是辽阔的“生存空间”,而不是仅仅恢复过去的德俄边界。在他看来,是波兰而不是苏联位于德国的东部边界,波苏之间又在1932年缔结了互不侵犯条约,从而使波兰解除了来自东方的威胁。当时,波兰拥有一支虽然过时但仍然庞大的军队,而德国的军队人数很少,既无飞机,又无坦克。希特勒“特别害怕波兰人可能——或许在法国的唆使下——利用某种借口来入侵西里西亚或东普鲁士,从而发生德国完全没有为之作好准备的战争。②在德国不够强大,西部边界莱茵兰地区又因《凡尔赛和约》而不设防的情况下,德国不可能用武力解除可能来自波兰的威胁。而只能对波兰采取外交上的拥抱姿态。同时,由于德国在1933年10月14日退出了国际联盟和日内瓦裁军会议,而法俄之间正在接近,德国在国际上明显地陷于孤立,因此希特勒认为寻求与他的东方邻国的一次协议是非常必要的权宜之计,从而使他摆脱国际上完全孤立的境地来实现他的战略目标。因此,他不顾下级的反对,一反魏玛政治家的风格,甚至不惜中断同苏联的联盟,着手改善了同波兰的外交关系。1934年1月,希特勒与毕苏茨基元帅签订《德波互不侵犯条约》。在德国退出国联后的第四天,希特勒曾就签订这一条约的意图对纳粹党领导人作过直言不讳的说明:“我想与华沙订立一个条约。这是一个以后能够撕毁的条约。只要当终止它的时刻来到的时候,我们与波兰签定的所有条约都完全只具有暂时的意义。我们并不打算维持与波兰真正的友好关系。”③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夹在苏联与德国之间的波兰,其外交政策的标准是维持两大邻国之间的“平衡”,但在事实上,波兰更倾向于德国。在波兰倾向德国方面,心理因素起了很大作用。“独裁的、反犹的波兰政府发现独裁的和反犹的第三帝国并没有什么令人讨厌之处,两国的政治家们和报界都力图在强烈谴责共产主义方面超过对方。”④希特勒、戈林等纳粹首领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也都竭力讨好波兰领导人,并一再保证“波兰无需害怕德国”。较之苏联的冷淡来说,德国的态度的确是热情的。另外,波兰领导人对于德国怀有更多的恐惧,也更希望通过改善同德国的关系来加强自身的安全。因此对于德国张开的双臂,波兰带着几分欣喜,毫不犹豫地投进了德国的怀抱。1934年1月26日,当德波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并发表联合宣言的时候,贝克外长为此大吹大擂,把它称为波兰对外政策的突出成就。在波兰统治者看来,“第三帝国是一个比共和制德国更好的盟友,因为共和制德国会回到拉波洛政策上去,或一种会不断试图向波兰施加压力使波兰放弃1919年所获得的土地的民族主义政策的。”贝克外长并非没有想到希特勒的扩张愿望,他也并不想让波兰成为德国的卫星国,但是他认为,希特勒的扩张矛头是会“首先直接针对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而波兰就会明显地从这种改画地图中获利”。贝克之流认为一个领土得到进一步扩展的波兰,能够更好地维护在苏德两大邻国之间的平衡关系。
但是对希特勒来说,这个条约除了解除他与东部邻邦的紧张关系之外,还给他带来了其他的利益,它结束了波捷之间和解的可能性。由于波捷都是由西方国家在一战以后建立的,它们两国都在抑制德国的战略中扮演着西方国家的东方战线角色。一旦波捷之间发生摩擦,便能为希特勒各个击破创造条件。因此,当波捷之间和解的可能性由于德波条约的签订最后破灭的时候,也就自然而然地帮助了希特勒避开西方国家采用集体安全体系对德国的抑制作用。
二
当波兰被德国拉到了一边的时候,希特勒便自然而然地将他的精力投入到占领莱茵兰的问题上来了。莱茵兰的非军事化不仅使希特勒在发动任何对东方战争时易受攻击,而且也是希特勒打算日后向西方国家用兵的前沿阵地。然而,要解决这一问题,仅仅让波兰按兵不动是不够的,关键还要看英法意几个大国的态度。因此,1935年10月,希特勒利用意大利因侵略埃塞俄比亚而受到英法为首的国联的制裁,并在国际上陷于孤立的时候,向墨索里尼伸出了“友谊”之手,从而粉碎了英法意共同抑制德国的斯特莱沙阵线,并于1936年3月7日进兵莱茵区。英法没有作出任何抵抗的架式。这使希特勒进兵莱茵兰的行动致命地破坏了盟国的整个东方安全体系的基础,尤其动摇了法国在1921,1924年同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的互助条约的基础。如果莱茵兰不设防,一旦德国进入法国的东方盟国,法国就能立即给予德国沉重的甚至致命的打击。而德军驻守莱茵兰后,法国就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这种作为威慑力量和提供有效援助的能力,波兰和捷克甚至在法国可能帮助他们之前就被征服。德国进驻莱茵兰的成功,法国在这一事件上无所作为,使得波兰丧失了对法国这一盟国的信心。从而强化了波兰同德国友好相处的愿望。德国人渡过莱茵河的第二天,法国驻波大使莱翁·诺尔警告巴黎,如果法国无所作为,“波兰在表示忠于盟国之后,将以这些事件作为机会和借口来建立新的政治联盟和采取行动”。⑤此后,波兰更进一步向法西斯德国接近了。1937年11月5日,德国和波兰分别在柏林和华沙签署了关于少数民族问题的声明。同时希特勒向波驻德大使约瑟夫·利普斯基保证,但泽将是不受侵犯的,“波兰在但泽的权利将得到尊重”。⑥这些标志着德波关系,至少是表面上的关系的最为密切的时期。
三
1937年11月5日下午,在德国总理府举行了一次长达四个多小时的会议。希特勒在会上开门见山地指出:“为了加强我国的政治军事地位,万一我们卷入战争,我们的第一个目标必须是同时推翻捷克斯洛伐克和奥地利,以消除我国两翼的威胁……从政治—军事角度看,把捷克斯洛伐克和奥地利并入德国,就会得到很大好处。因为它意味着德国的战线更短、更牢固。”⑦希特勒早就想吞并奥地利了,法西斯并且于1934年就在奥地利导演过一次暴动,主要是由于意大利的反对,暴动失败了。但是,当西班牙内战开始时,意大利由于支持佛朗哥反叛,受到英法舆论的谴责而再次陷入孤立境地,德国再次抓住机会,使西班牙内战转而成为有利于德国战略的欧洲舞台的一部分。希特勒一面同意大利一起援助西班牙叛军,一面又尽量拖延叛军取胜的时间,迫使墨索里尼长时间陷在地中海地区而无力顾及奥地利。1938年3月12日,奥地利纳粹分子签署了一个法令,宣布奥地利为“德国地区”,“成为第三帝国的一个州”。作为独立国家的奥地利消失了,希特勒的阴谋得逞了。
如果说法国在德国进驻莱茵兰时的无所作为,使作为它的盟国的波兰感染上了失望情绪的话,那么在奥地利问题上,波兰对法国则完全没有寄托什么希望了。波兰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旁观了德对奥地利的合并,无视德奥合并对整个欧洲局势的影响。1938年3月,贝克上校在访问罗马时就这样表白过:他认为奥地利是一个“对我们影响甚微、关系相当小的国家”。⑧德奥合并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无可反对的。”⑨
四
法西斯德国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捷克斯洛伐克了。这次希特勒找到的借口是苏台德地区,那里居住着约三百万德国人。对于德国来说,与波兰的友好关系在这时显得更为重要了。由于波捷都通过本国与西方的条约,有着军事同盟关系。如果在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时,波兰站在捷克或者英法强硬的立场上,结果只能使希特勒的愿望落空。尤其当捷克危机发展到高峰,英法似乎不肯作最后让步的情况下,争取波兰在对捷问题上的一致态度,不仅可以因此向捷克施加更大的压力,而且也能更大程度迫使西方国家屈服。因此,希特勒利用波兰对捷特青地区的野心为诱饵,把波兰紧紧地拴在自己的战车上,不花任何代价地得到了一个很有力的支持者和伙伴。
其实,波兰人对于希特勒的行动应该是有所警觉的,而且他们若是为自己的长远利益着想的话,就应该争取共同对德的盟友;捷克正是这样一个被波兰抛弃了的强有力的盟友。捷克的装备精良,拥有抗击德国入侵的天然屏障,较多的防御工事和较强的军火工业,此外还拥有比波兰多得多的盟友。然而,由于它在1919年袭击了西里西亚的特青省的波兰驻军,从而播下了波捷争端的种子。而且由于对英法盟国失去信任,波兰在捷克事件中抱定了“从中渔利”的态度。当希特勒公开提出对捷克的领土要求时,波兰竟然把通过与德国保持发展友好关系作为向捷克人复仇的最有效的手段,因而利用苏台德危机索回特青地区,并设想与匈牙利在斯洛伐克和卢西尼亚建立一条共同边界,用以来进一步加强安全,防范苏联。因此,在捷克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时,作为邻国的波兰却下定决心来趁火打劫了。波兰对于希特勒摧毁捷克的计划亦步亦趋,并坚决拒绝苏军从波兰过境去援助捷克。1938年10月1日,即《慕尼黑协定》签字的第二天,贝克就向布拉格发出了最后通牒,要求捷克斯洛伐克“在二十四小时之内割让他们所要求的部分领土,十天之内割让他们所要求的其余领土”。⑩捷克被迫屈从于波兰落井下石的行动。在整个事件中,波兰统治者充当了纳粹德国蹂躏弱小民族的可耻帮凶,它以敌为友,以邻为壑。至此,德波之间的“友好”关系发展到了顶峰。之后,德国得陇望蜀,对捷克的野心进一步扩大,终于在1939年3月最终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
五
波兰伙同德国摧毁了捷克斯洛伐克,在取得特青地区的同时,即意味着波兰接受了一张它自己的卖身契。事过不久,德国便开始加紧向东推进,要牺牲波兰来改变德国的东部边疆了。这些推进计划背弃了从前的一切保证,主要目标首先指向但泽和波兰走廊。还是在1938年10月24日,里宾特洛甫在与波兰大使的会谈中便要求:“将但泽重新并入德国,修建横穿波兰走廊到达东普鲁士由德国管理的铁路和公路各一条。”(11)到11月下旬,德国武装部队的日程表上又出现了另外一个目标,元首命令他们:同时准备派德国军队占领但泽自由区。”(12)1939年1月,贝克外长来到伯格霍夫,表面上友好的德国元首对他说:“但泽是德国的一个城市,它迟早会重新回到德国。”(13)但是,由于当时德国尚未做好突袭波兰的准备,所以这些要求仍然提得比较委婉,到1939年3月的时候,德国最后完成了对整个捷克斯洛伐克的占领,波兰问题便随之尖锐起来。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对波兰产生的影响就像德奥合并后对捷克产生的影响一样,迫使波兰开始为自己的处境忧心忡忡了。在此同时,柏林又对立陶宛施加了强大的外交压力,在3月23日两国签订了一项条约,立陶宛将梅梅尔港(这里的五万居民中多数是日耳曼人)及其贸易区割让给德国。从而完成了对波兰的北面、西面和南面的包围。
3月21日,里宾特洛甫召见利普斯基大使,重复了对但泽和走廊的要求,还对波兰报纸宣传和反德示威发了一通怨言。此后,里宾特洛甫又对利普斯基进行了几次充满敌意的训诉,贝克预料到事态的不测,于是悄悄地同英国进行了接触。4月初,贝克对伦敦进行了访问,6月,两国发表的公报表明,两国“准备达成一项长期的互惠性质的协议”,来取代口头谅解。这一行动自然触怒了柏林,德国竟然不顾事实地指责“波兰政策最近的动向是完全不能令人理解的……我们突然听到了华沙发出奇怪的战争叫嚣。”(14)真是贼喊捉贼!4月28日,希特勒甚至以英波互相作出的保证“违背我国同毕苏茨基元帅达成的协议”为借口,向波兰政府发出了废除1934年德波互不侵犯声明的备忘录,把破坏德波条约的罪名强加给波兰。然而,在此之前的4月3日,德国最高统帅部即已发出了一份统帅部密件,命令作好夺取但泽的战争准备。密件指出:“准备工作必须保证自1939年9月1日起,任何时刻都可以出击。”(15)4月11日,希特勒就签署了“摧毁波兰武装部队”的“白色方案”。之后,德国着重利用但泽的法西斯分子从内部进行活动把自由市并入德国。8月23日,但泽市议会任命纳粹党但泽区长福尔斯特为但泽自由市领袖。在德国法西斯分子的唆使下,但泽市议会甚至要求波兰将海关撤走,但泽驻防军也交给德国将领指挥。这一切使得局势日益尖锐化,并面临武装冲突的威胁。英法自3月15日(德国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事件后,开始认识到“无法再指望希特勒的目的与野心是以种族为界的,想统治欧洲大陆或世界的野心看来已明显地暴露出来”。(16)8月23日《苏德互不侵略条约》的签订,打破了英法“祸水东引”的幻想,同时排除了苏联在英国或法国为履行自己的保证而同德国进行战争时援助它们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英法才正式决定承担对波兰的保证。8月25日,英法分别同波兰签订了《互助协定》。
其实,德波战争爆发之前,张伯伦曾谋求过以和平方式解决波兰问题,然而德国已下定决心诉诸武力了。在8月中旬的一次会见中,意大利外长齐亚诺问里宾特洛甫:“你们到底想干什么?但泽?走廊?”里宾特洛甫冷淡地回答:“我们想要的是战争!”(17)的确,希特勒需要通过闪击波兰的战争来检验德国武装部队的战斗力,借此机会向西方国家炫耀一番。8月22日,希特勒对将军们说:“现在波兰是我们要占领的地方,我只害怕在最后一刻有哪个疯子或其他人想交给我一份调停计划。”(18)8月31日,希特勒发出作战的第一号指令,宣称“从和平途径来消除德国东部边界不可容忍的状态的一切政治办法都没有了,现在我决定用武力来解决”。(19)进攻日期定于1939年9月1日,进攻时间为四点四十五分。直至此时,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支早已搭在弦上的箭最终射出去了。
结语
纵观1936-1939年间德波关系的历史,我们看到了波兰一步一步地走向孤立直至沦亡的全部过程。首先,波兰与野心勃勃的法西斯德国友好,因一孔之见,为一时之利而背弃了所有的反德盟友,到头来也只落得个自身灭亡的可悲结局。波兰念念不忘对捷克复仇,这种心理被德国加以利用,因而波兰的复仇幻为自身灭亡的前奏。其次,出于对苏俄的仇视和嫉恨,波兰一概拒绝苏联倡导的集体安全体系,甚至对英法主动发起的与苏的反德联盟不屑一顾。结果,波兰反而成了希特勒与斯大林在一定时期达成协议的筹码,尤其可悲的是,波兰政府长期以来陶醉在德波友好的虚伪气氛中,忽视了国内重整军备,致使波军装备陈旧,指挥无方,战斗力极差。仅仅四个星期,波兰国家就在法西斯铁蹄的蹂躏下覆亡了。作为凡尔赛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波兰在1936-1939年间的外交活动却几乎全是与凡尔赛体系相对抗的,它的行动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凡尔赛体系的瓦解。也正是由于波兰的沦亡,凡尔赛体系才最终崩溃。
但是,面对不可一世的法西斯侵略者,波兰人民不顾力量对比的悬殊,拿起了武器,奋力抵抗,打响了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的第一枪。它毕竟是以自身的牺牲的代价敲响了世界人民反抗法西斯侵略的警钟,因而从另一个方面促进了英法等西方民主国家重整军备的速度,早日作好保卫民族国家的准备,为弱小国家起而抵御外侮,捍卫民族利益的斗争树立了榜样,从而也为波兰民族的再生创造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条件。
注释:
①(11)(15)(19)维纳·洛赫《德国史》,三联书店,1959年版,第353,1012,1013,1015页。
②④⑤⑥⑦⑧⑩(12)(13)(14)(16)福尔斯德·泰勒《慕尼黑和平的代价》,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128,656,223,658,658,659,1426,1464,1482,1509,1507页。
③(17)(18)戈登·A·克雷格《德国史,1866-1945》,牛津大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681,712-713,712页。
⑨(20)约翰·惠勒—贝内特《慕尼黑——悲剧的序幕》,纽约1962年版,第306,30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