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史
从“布拉格和约”看“敦刻尔克之谜”
牟元钧

【专题名称】世界史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1995年08期
【原文出处】《山东师大学报:社科版》(济南)1995年03期第53-55页


    “敦刻尔克之谜”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个重要事件,是希特勒在大战开始取得一连串的重大胜利之后的第一次大的失误,对以后的战争进程有着深刻的影响。“布拉格和约”是1866年普奥战争结束后双方缔结的停战和约,它是普鲁士首相俾斯麦灵活外交的杰作,对于普鲁士领导的德意志统一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尽管二者的结果截然不同,但产生的背景和原因却极其相似。笔者认为:希特勒在敦刻尔克造成失误同俾斯麦签订“布拉格和约”的动机一样,是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
      一
    1940年5月10日,德军向西线发动了猛烈进攻。在短短十几天内,西方盟国部队遭到近乎毁灭性的打击。到5月24日,德军强大的装甲部队进抵阿运河一线,逼迫英国全部远征军连同法国、比利时的军队近40万人撤于敦刻尔克狭窄的三角形地带,面对大海和强敌,联军的命运似乎已经注定。就在这个时候,德军最高统师部发来希特勒签署的命令:“向阿拉斯西北进军的部队不应越过朗斯——贝顿——埃尔——圣奥麦尔——格腊夫林一线(即阿运河一线)。在西翼,所有的机动部队都应停止前进,让敌军去碰撞上述有利的防线”①。直到5月26日这项命令才被取消。希特勒的这项命令使英国的“发电机计划”的实施成为可能,被围联军绝处逢生,共有33万人通过英吉利海峡撤到英国,创造了“敦刻尔克奇迹”。这是开战以来德军统帅部的第一次重大军事失误。对于当时希特勒发出的这项带来严重后果的命令的目的和动机,半个世纪以来,军事学家和历史学家作出了种种猜测和解释。但多数人强调希特勒作出此项决定的动机和目的在军事方面,对于政治方面的因素,则未提及或予以否认。实际上,正是人们过分地关注于军事因素,才造成了太多的困惑。当时,在运河防线上,“抵抗德军坦克集团的只有法英一些零星兵力——6个没有炮兵的步兵营”②。而在敦刻尔克西面和南面的运河线上有伦斯德将军的A集团军的七个装甲师,在此处联军的抵抗是很弱的。因此,5月23日,德国的装甲部队毫无困难就攻下了“这一翼侧仅有的反坦克障碍,一渡过河就没有什么能挡住他们”③。德军一旦渡河攻占敦刻尔克,联军将被全部封进口袋,束手就擒。希特勒的这项命令在军事上的严重后果是非常明显的,对此他不可能预见不到。但是,人们争论的焦点只是德军在敦刻尔克一役中的得失,而忽视了这样一点:此时的希特勒不只是一个具体的战场指挥官,他是作为德国最高统帅来考虑问题的。无疑,德军再向前推进一步,肯定会再一次取得巨大胜利,联军将遭受毁灭性打击,但是,这样的胜利对德国来说已没有什么意义。事实上,无论从希特勒的主观思想还是当时德国本身的客观条件来说,德国都不可能象征服波兰、法国一样去征服英国。
    当时的德国虽然与英国处于战争状态,但希特勒对英国的态度却很微妙。就在作出“奇怪的命令”的5月24日,据伦斯德将军的作战处长古恩特·勃鲁门特里特将军追忆当天希特勒与伦斯德将军的会晤时说:“希特勒……认为战争在6个星期之后就可结束。他希望战事结束后,能和法国缔结一个合理的条约,这样,和英国达成协议的道路就打开了,……后来,……他竟用钦佩的口吻谈到大英帝国,谈到它的存在的必要,……他说,他要求于英国的,不过是它应当承认德国在大陆的地位,如果德国能够重新获得它的殖民地,那当然再好不过,但也并不是非如此不可……他最后说,他的目的是能和英国在一个英国认为可以接受而并不有损于自己尊严的基础上媾和”④。在对待英国的态度上,“希特勒从来没有指望德国将来要向西方扩张,同英法的冲突,不是由于他对西方国家本身提出了什么要求而产生的,而是由于它们不同意德国在中欧和东欧随意行动而产生的,这一直是英国和德国之间在1938年和1939年的争端,……到了1940年,仍然是这个争端”⑤。据德国统帅部作战局局长约德尔将军在5月20日,也就是德军攻占阿布维尔那天的日记:“元首……已在准备和约,主要内容为:归还最近400年来从德国人民手中夺去的领土和其它有价值的东西……。”⑥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希特勒已经认为德军在西线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英国在欧洲大陆的力量已被击垮,下一步就是准备与英法议和了。希特勒甚至还多次提到保持英帝国作为“世界均势中的一个重要因素”⑦的意义,在1940年7月13日哈尔德将军的日记中提到:希特勒认为用武力迫使英国投降,“对德国没有什么好处……只对日本、美国和其它别的国家有好处”⑧。英国是一个殖民大国,它一旦垮台,势必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造成它整个殖民体系的土崩瓦解。而一战之后,战败的德国丧失了它全部的海外殖民地,海外力量是一项空白,一时上述情况发生,忙于战争的德国是得不到它的多少遗产的。“如果今天英帝国垮台的话,……我们不会得到什么好处,因为我们不会是他们的继承人”⑨。受益者将是日本、美国等其它国家,这是德国所不愿看到的。在希特勒看来,德国未来的“生存空间”不在英国和其它的西欧国家,他对于入侵英国缺乏兴趣。”早在1939年11月,雷德尔海军上将就已命令他的海军参谋部研究横渡英吉利海峡所涉及的问题,但是他在1940年5月21日和6月20日两次会议上试图以此引起希特勒注意的努力均未成功”⑩。这一方面是由于希特勒对德国海军信心不足,二战前德国海军发展迟缓是一项战略性失误,在占领挪威时又遭到进一步削弱。面对强大的英国海军,跨越那条窄窄的海峡对德国海军来说是吃不消的。另一方面,希特勒一直认为,在德国取得了欧洲战场上的巨大胜利之后,英国已失去继续奉行他们先前政策的理由。并且他从英国的角度考虑,认为“如果英国人聪明的话,他们就会抓住关键的时刻来一个向后转——他们应同我们并肩前进。如果英国人现在退出战争,那将会成功地把他们的主要竞争者美国越出角逐三十年。”“英国只有同欧洲联成一气,才能继续生存下去。它必须有能力在一个大陆组织的范围内保卫其帝国的利益。只有在这个条件下,它才能保住帝国”(11)。基于这种思想,希特勒甚至没有制定出对英继续作战的计划。而是多次向英国发出和平呼吁,期待着来自伦敦表示愿意与德国和谈的消息。
    希特勒这样做还出于另外一个更实际的、迫切的需要,这就是希特勒的下一个战略行动:“令全世界大惊失色的‘巴巴罗莎’行动计划”。侵苏计划的执行是在敦刻尔克事件过去一年多之后的1941年6月,但是,分析一下“巴巴罗莎”计划的制订和执行的进程,就会发现,二者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希特勒对待苏联的态度,早在他的《我的奋斗》中就作了充分明确的表露:“我们要停止德国在南欧和西欧无休无止的移动,把我们的视线转向东方的土地……当我们今天谈到欧洲新领土的时候,我们主要必须想到俄国和它周围的附庸国家”(12)。将德国的势力扩展到乌拉尔山与高加索,才能为希特勒所设计的千年帝国打下基础。这个观念植根于希特勒的头脑中,即使在为西线进攻作繁忙的准备的时候,他也没有忘记苏联。据作战局局长约德尔将军讲:对苏作战的基本决定早在西线战役期间就作出了(13)。而且,由于在希特勒忙于对英法作战期间,苏联建立了所谓“东方战线”,并在罗马尼亚的问题上与德国产生尖锐矛盾,希特勒曾试图在1940年秋天即挥师东进,发动对苏联的进攻。在即将到来的对苏作战中,希特勒首先会考虑到:为确保德苏战争的胜利,德国最为需要的是什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希特勒同苏联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使德国摆脱了两线作战这一困扰德国的历史难题,得以横扫欧洲。而现在当欧洲问题已届解决之际,对于下一个更为重要的目标,希特勒图谋故技重演,再一次避免两线作战,这正是希特勒当时考虑的最为直接和最为重要的问题。考虑到未来的“巴巴罗莎”计划的执行,与英国媾和的意义就非常重大了。英国的力量已被赶出了欧洲,它阻止德国的行动已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再次在欧洲取得对英国的胜利,全歼它的远征军,但又不能彻底征服英国,将无助于下一步与英国握手言和,无助于使英国在未来的德苏战争中对德国保持友好的态度。这对于德国未来的战略计划的实施是无益的。因此,希特勒放弃了德军在敦刻尔克战役的胜利,避免给英国以大的刺激,从而求得德英之间的尽快和解。
    但是,形势的发展并不如希特勒所愿,在法国投降之后的一个多月中,英国一直保持沉默,且丘吉尔甚至发表了态度强硬的演说,这一切表明:英国缺乏希特勒认为它应具有的“理智”,将继续坚持对德作战,在这种情况下,希特勒才发出了“关于准备在英国登陆作战的第16号指令”。即所谓的“海狮”计划。与德国制订的其它军事行动计划相比,“海狮”计划明显地缺乏周密的考虑和充分的准备。这对于历来高效率、作风缜密、对各种情况事先都有所预见和准备的德军参谋总部来说,是令人费解的,这使人有理由认为:“海狮”计划不过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虚张声势,其目的仍在于迫使英国求和。
      二
    希特勒在敦刻尔克问题上所运用的政治手腕,与1866年普鲁士首相俾斯麦坚持同奥地利签订“布拉格和约”的动机相比,可谓如出一辙。1866年,为扫清普鲁士领导德意志联邦走向统一道路上的障碍,“铁血宰相”俾斯麦策划了普鲁士对奥地利的战争。当普鲁士军队取得萨多瓦战役的决定性胜利之后,法国惧怕一个强大的统一的德国在欧洲出现,出面调停干涉,这时原来极力主张以战争击垮奥地利的俾斯麦却又极力主张适而可止,坚决反对毛奇将军和卡尔亲王进军维也纳的企图,而千方百计地劝说威廉一世接受法国的调停,对奥地利妥协。但威廉一世坚持直捣维也纳,羞辱奥地利,在领土上至少也要得到萨克森。为此,俾斯麦与威廉一世发生了激烈争吵,几乎到了关系决裂的地步:“我必须抵制国王陛下主张利用军事上的胜利和要求继续胜利进军的企图”(14)。在俾斯麦的坚持下,威廉一世被迫同意立即同奥地利议和,双方签订了“布拉格条约”。主要内容:德意志联邦解散;普鲁士获得建立北德意志联邦的权利;奥地利被排除在德意志事务之外;奥地利只需偿付一笔很小的赔款;普鲁士获得石勒苏益格——荷尔斯坦因;承认南德各邦保持独立和自主;奥地利的领土完整受到尊重等。
    是什么原因促使俾斯麦签定了这样一项对奥地利如此宽容的和约?作为德国统一道路的实际领导者,俾斯麦胸怀全局,目标远大,是从统一德国的整体战略计划考虑问题的:“我们的任务是创造在普鲁士国王领导下的德意志民族的统一或者为之开辟道路”(15)。为了这个目的,普鲁士已经击跨了阻碍德国统一的丹麦和奥地利。但是,在未来的德国统一的道路上还横亘着一个更为强大的障碍——法国。图谋称霸欧洲的法国是不会坐视一个强大的德国出现的,俾斯麦预见到普法战争的不可避免,因此,他在外交上尽力加强自己,孤立法国,他不愿过分羞辱奥地利而使其将来成为普鲁士的敌人:“我们应当避免奥地利遭受严重创伤,避免不必要地给它留下长期的痛苦,致使其切望复仇,……假如奥地利遭受严重损失,那末它可能成为法国和我们任何一个敌国的盟友”(16)。俾斯麦力排众议,以其灵活的政治手腕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争取了奥地利在普法战争中对普鲁士保持善意的中立。希特勒在1940年面临的形势类似俾斯麦在1866年面临的形势,只不过1866年法国的角色在1940年变成了苏俄,而1940年的英国则相当于1866年奥地利。对于这一点,希特勒曾经不止一次地加以论证:“德国同英国的关系就象1866年普鲁士同哈布斯堡君主国之间存在的关系,在俾斯麦打败奥地利之后,它准备接受同普鲁士的联盟,所以假如英国人有见识,能够看到它的真正利益的话,它就该也准备这样做”(17)。
    希特勒的这项命令之所以被称为谜,是因为他轻易放跑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始终与德国为敌的英国人,为英国保存了有生力量。但是,如果德英之间在1940年实现和解的话,这项命令还会被认为奇怪吗?考虑到当时英国的处境和大战爆发前英国对待德国的态度,这一点并非不可能,俾斯麦当年的成功——同奥地利签订“布拉格和约”正是希特勒图谋达到的目标。只是由于在西线战争开始后上台的丘吉尔与他的前任首相张伯伦的政策不同,才使得希特勒的愿望落空。结果落得个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也使得他发出的这项命令的真实目的变得扑朔迷离、模糊不清,成为所谓的“敦刻尔克之谜”。
    注释:
    ①〔德〕雅各布森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决定性战役》,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一版,第35页。
    ②〔苏〕《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第三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第一版,第161-162页。
    ③〔英〕利德尔·哈特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年,第一版,第101页。
    ④⑥⑧(12)(13)〔美〕威廉·夏伊勒著《第三帝国的兴亡》,世界知识出版社,1979年,第一版,第1015、1006、1016、1097、1098页。
    ⑤⑨⑩(11)(17)〔英〕艾伦·布洛布著《大独裁者希特勒》,北京出版社,1986年12月第一版。第603、695、610、695、695页。
    ⑦《齐亚诺日记》,商务印书馆,1983年5月第1版,第311页。
    (14)(15)(16)〔德〕奥托·冯·俾斯麦著《思考与回忆》东方出版社,1985年12月第1版,第2卷,第37、37、35页。^



返回1995年08期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