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史
二战中法国猝败及反败为胜的原因初探
滕国林

【专题名称】世界史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1995年05期
【原文出处】《北方论丛》(哈尔滨)1995年02期第66-68页
【作者简介】滕国林 黑龙江大学


    法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欧洲主要参战国之一。号称“欧陆第一陆军强国”的法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周内被德国灭亡,抵抗运动孤悬海外,尔后又与盟军返回法国,反败为胜,原因何在,颇值探讨。
      一
    德国战败波兰,吞并挪威;卢森堡陷落,5天后荷兰灭亡。不仅迫使数十万英、法联军丢盔卸甲,酿成“战争史上一大奇迹”敦刻尔克大撤退。6月5日德军开始进攻法国本土。法军节节败退,德军长驱直入。6月14日巴黎陷落,19日马奇诺防线被攻破,50万守军基本上被全歼,22日德军迫使法国签订了“停战协定”,法国五分之三的领土被德军占领,所谓的“法兰西战役”,仅历时20天,以法国的失败而告终。
    号称“欧陆第一陆军强国”的法国如此不堪一击,全线败北,其原因并不在于实力悬殊。战前,法国拥有94个师,加上并肩作战的英国9个师、荷兰10个师、比利时22个师共计135个师,坦克3000余辆、飞机16300多架,实力不弱,而其猝败的真正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国防观念淡薄。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资本主义世界有过一个短暂的繁荣时期。法国在一片和平繁荣景象下,开始歌舞升平坐享帝国繁荣生活。法国的统治者们也被和平生活冲昏了头脑,放松了对战后迅速发展的德国的警惕,放松了对和平时期的军队建设,放松了对全民的国防教育,反而一味追名逐利,造成政局长期混乱动荡。“从1925年4月到1934年2月,有多达17届政府来去匆匆,仅1933年内阁就更换了7次。在风云紧急的1937年6月至1938年4月的十个月时间里,内阁又四次更迭”①。魏刚、甘末林等军队决策人物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政治斗争上,成为保持荣誉和禄位的军人政客,从而导致了二战前国内法西斯组织迅速发展,卖国主义思潮不径而走,成为搅乱政局、扩充亲德势力内线队伍。爱国主义和尚武精神泯灭,投降主义思潮漫延,使法国在开战前,全国陷入混乱和惊慌。
    第二,战备不足。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国虽然赢得了对德国的胜利,但自己也损失惨重,与战败国并无异样。相比之下,战后德国在迅速发展经济的同时,大量生产坦克、飞机及其他先进武器,不断扩充军备。而法国统帅部的政客们却贪恋和平生活,在政治上推行“绥靖政策”,从思想上解除了武装,自恃马奇诺防线“坚不可摧”,有一种盲目的安全感。对战争的准备采取漫不经心的态度。根本就没有作抗击侵略的准备,特别是对德国的警惕。
    第三,军事思想落后,战略防御单纯消极,适应不了“闪电战”的新战法。法国领导人无视科学技术发展给作战带来的新变化,以及德军对波兰进行“闪电战”的新特点,陶醉于“曾经为他们造成光荣的错误观点”②。例如,法国元帅贝当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宠儿是堡垒阵地与步兵火器两者结合,遂构成法军的胜利。今后国防,如将全部国境线建成堡垒,则敌人在陆上即无法加以摧毁与超越。此种阵地用自动火器和铁丝网配合,足以掩护后备军之动员集中,则法国安全可以保证”③。于是,法国最高统帅部决定沿东部国境线建造“马奇诺防线”。他们设想,新的战争还会像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样,以步兵进攻为主,从坚固筑垒地域突破,缓慢地推进;法军则依托马奇诺防线,把战争拖向持久,然后慢慢地研究对策。在这一保守思想指导下,把50万守军配置在马奇诺防线上,而总预备队只有9个师,这便形成了法军静守防御的消极战略体系。法军的这种只注重战术地幅内的防御,忽视战略纵深内的防御;只注重对步兵的防御,忽视对坦克兵的防御,经不起集群坦克和机械化部队的冲击。当德军突破后,法军无力进行反击。同时法国最高统帅部还忽略了把坦克集中使用在主要方向上的反冲击,仍以为坦克只是一种支援步兵的武器。因此,戴高乐将军指出:“法国的坦克并不比德国少,但它们被分散在各个地段上投入战斗,也分散地、一个个地被消灭”④。总之,法军的战争指导,远远落后于战争的实际,这是法国惨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英国的军事评论家利德尔·哈特指出:“法军的主要弱点,不在他们数量方面,也不在装备的素质方面,而是在他们的理论方面,他们的思想远不如对方那样的进步,根本没有跳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圈子。在历史上这样的例证太多了,胜利者每每产生保守的思想,结果遂成下一次战争中的失败者”⑤。
    第四,对德国主要突击方向判断错误,作战指挥严重失误。法军最高统帅部在战前根据自己的兵力布署以及本国的地理条件,对德军进攻的主要突击方向的选定作了分析。认为,马奇诺防线工事坚固设有重兵,阿登山区地形复杂不便于坦克和机械化部队的行动,德国不可能把突击方向选在此处,很可能选在比利时中部。与法国人的意愿完全相反,德军进攻的主要突击方向恰恰选在了法国人意想不到的阿登山区。然而,法军最高统帅部并没有根据这一变化而修改自己的作战计划。仍将51个师配置在法、比边境和北方各省。当德军以“B”集团军群的部分兵力向比利时进攻时,法军最高统师部还以为他们的判断是正确的,急忙又北调比利时3个集团军和9个英国师,企图将战火在比利时境内燃起。法军万万没有想到,他们的这一行动正中德军佯攻比利时之计,而集中主力“A”集团军群出其不意地向阿登山区实施主要突击,一举突破防御,尔后迅速向加来海峡挺进,使盟军处于被动挨打状态,从而铸成了法国的败局。
    正是由于以上四个方面的原因,法国在德国咄咄逼人的攻击之下,很快崩溃,迅速灭亡。
      二
    法国猝败后,以戴高乐为首的抗战派,一反战前和战初法国政府的被动状态,积极组织人民建立军队,联合盟军,英勇抗战,转变战略,这是法国反败为胜的重要原因。
    戴高乐早在二战前即曾向法国政府提出建立职业军的正确建议,在二战开始时又提出筹建坦克予备队,以便消灭可能在正面突破德军,但均未被采纳。1940年6月5日,他虽晋升为国防部副部长,但法国政府已决意投降。1940年6月16日贝当投降政府上台,不积极抗战,而欲屈膝投降。
    鉴于法国政府已完全失去了抵抗外来侵略的能力,并变成了德国的附庸,戴高乐抱着救国图存的愿望,背井离乡来到英伦三岛。丘吉尔首相接受了这位来自战败国,却信心十足,目光远大,富有胆略,实际上孑然一身,即无部属又无组织的将军,并给他所代表的法国提供继续战斗的机会。1940年6月17日下午,戴高乐向丘吉尔首相要求使用英国广播电台,首相慨然允诺。但两人商定等贝当向德国人求和之后再进行广播。当晚消息传来,贝当已要求停火。第二天下午6时,开始了戴高乐第一次对法国发表广播演说:“请你们相信我,我是根据对事实的充分了解说话的,我告诉你们,法国并没有完。使我们失败的那些因素总有一天会使我们转败为胜。”
    “无论发生什么情况,法国抵抗的火焰决不应该熄灭,也决不会熄灭”⑥。戴高乐的讲话表达了他同德国法西斯抗战到底的决心,使法国人民备受鼓舞。戴高乐和吉罗一道成立了法国民族解放运动委员会,两人共同担任主席。这标志着法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略转变的开始——朝着向德国法西斯进攻的开始。法国国内人民也响应戴高乐的号召,组织起来在敌占区展开斗争。给法国国内人民的抗德斗争极大的影响。1940年7月10日,法国共产党发表《告人民书》,号召法国人民为反对法西斯和复兴法国而斗争。法共在城市和工厂普遍地组织了人民委员会,领导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仅在巴黎地区就组织发动“法国妇女同盟”、“大学生解放委员会”、“劳动委员会”、“作家委员会”等110个人民委员会和各阶层群众组织。
    戴高乐将军在丘吉尔首相的帮助下,不但着手组建了第一批自由法国支队,而且开始创立一个新法国的雏型。于“1940年7月14日法国国庆日那天,他在伦敦公众的目光下,检阅了这支队伍。一周之后,首批自由法国飞行员参加了对德国鲁尔的轰炸。到7月底,大约七千人拿起武器为戴高乐和法国战斗。8月24日,他们荣幸地接受了英王乔治六世的检阅”⑦。在组建军队过程中,身处异乡的戴高乐着手建设一支新式军队。军队中有英国的装备,也有美国装备。美国人对他的帮助很大,许多技术人员是由美国人协助培训的⑧。戴高乐在英国组建武装力量标志着法国战略的重大转折——由消极被动挨打转变为积极的战略反攻。与戴高乐的行动相配合,法国国内的抵抗运动一刻也未停止活动。1940年11月,法共建立了敌占区军事组织的雏型——“特别组”,随后又组织了国内最早的游击队,“自由射手”和“游击队员”。法国国内的抵抗武装和戴高乐的武装力量共同构成了法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反法西斯的、正义的武装力量,法国走向反法西斯的战略转变,正是由这样国内外两支武装力量组建后实现的。尤其不能忽视法国国内的抵抗运动。据统计,仅1943年一年之内,“自由射手”和“游击队员”等组织就对敌占区的铁路进行了2000多次袭击和破坏活动。
    在反法西斯战争转败为胜的过程中,戴高乐军事思想的变化是不容我们忽视的。戴高乐也认为,法国的失败并不是“因为德军在人数和武器上都占有压倒优势,或者早就作好了‘全面战争”的准备,而是由于英、法、波兰等国军事思想陈旧,装备落后,战略方针及部署失误。”⑨所以,当戴高乐为首的反法西斯力量转变战略的过程中,注意接受新的军事思想,吸取了单纯消极防御的教训,积蓄力量,配合盟军实现多方位的战略攻势。他将“自由法国”的部队交英国统帅部统一指挥。“1940年11月‘自由法国’的军队发展到3.5万人(其中有1000名飞行员)、20艘军舰和60条运输船”⑩。上述这些主观和客观上的条件,也是法国反败为胜的前提条件。
    在短短几年中,同是对付德国法西斯,法国的战局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法国国内抗抗运动的积极配合,也有盟国的援助,亦有戴高乐本人抗战决心,而最终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注释:
    ①《国防教育指南》,法律出版社1991年版,第51页。
    ②戴高乐:《战争回忆录》第一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81年版,第5页。
    ③唐子长:《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史》,上海永祥印书馆1946年版,第13篇第168页。
    ④黄玉章:《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知识出版社1984年版,第91页。
    ⑥⑦布赖恩·克罗泽:《戴高乐传》,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119、131页。
    ⑧亨利·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第103页。
    ⑨《国外军事论著评介》(一),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版,第113页。
    (10)《外国著名军事人物》上册,知识出版社,1980年,和38页。



返回1995年05期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