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史
跨世纪的当代世界改革潮
黄安年

【专题名称】世界史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1995年01期
【原文出处】《历史教学》(津)1994年03期第16-18页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潮流。当代世界的大发展是世界历史上任何时期所不能比拟的;当代资本主义、当代社会主义和当代民族主义都具有了一系列新的发展特点,突出说明在当代世界各国,不分社会制度、不分国家贫富都谋求通过改革调整、科技革命,来推动历史的进程。
      一 发达资本主义,当代社会主义和当代民族主义的全球性改革浪潮
    从战后初期至今近半个世纪,这一潮流持续不断。4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美欧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这一浪潮中十分活跃。在美国有1945-1953年的杜鲁门政府的公平施政;1953-1961年艾森豪威尔政府的现代共和党主义,1961-1963年肯尼迪政府的新边疆和1963-1968约翰逊政府的社会改革。在日本有1945-1955年的战后初期的政治、经济民主化改革和1956-1973年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时期,强化政府干预,实行以自由市场经济为主,政府干预为辅的混合经济体制的政策。在西欧表现为:国有化和福利国家政策是70年代以前英国实行国家干预的主要手段之一,1946-1948年艾德礼工党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国有化法令,60年代后期,威尔逊工党政府的又一次推动国有化浪潮。英国还以完善“从摇蓝到坟墓”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自诩,40年代末实行了一系列福利国家措施,60年代福利国家进一步发展和扩大。法国实行了经济计划化措施和国有化政策,从1947-1970先后实施了五个计划,采取以市场机制为主的有计划的市场调节经济,以图消除自由放任下市场机制的弊端和高度集中下国家控制经济的缺陷,推行传统的自由放任模式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间的有限计划的协商经济模式。在联邦德国实行自由竞争的社会市场经济政策,在初期,路德维希·艾哈德的新自由主义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具有重要影响,这种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既不同于凯恩斯主义模式和国家计划经济模式,也不同于完全自由放任竞争经济模式,60年代以来又向强化干预的凯恩斯 主义式的方向发展。①
    50-60年代,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建设政策进行了改革性探索。苏联30年代开始形成了社会主义的高度中央集权的、以行政管理经济为主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一主导模式对战争年代和战后苏联初期的经济重振,和对新兴的民主和社会主义国家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形成僵化模式,妨碍了和平和经济大发展时期的改革与发展。1953-1964年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和政治调整在冲击旧有模式方面的勇气上具有开创性,但基本上是纠正斯大林时期的某些偏差,在维持原有结构基础上的局部改革。1965年开始,勃列日涅夫实行新经济体制改革,从而形成了高度中央集权的、以行政管理经济为主的、有限利用市场机制的计划经济体制,它既对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模式有所修正,又是在苏联走上霸权扩张条件下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巩固和发展,从而形成国民经济的持续低速发展。东欧在这一时期,由于1948年起南斯拉夫反对苏联控制,以及抵制共产国际情报局错误决定的斗争,推动了1950-1970年间南斯拉夫实行工人自治和社会自治的改革。1956年匈牙利事件后,1957-1964年匈牙利进行了局部的经济和政治调整政策,1965年以后又开展了以工业为主的全面经济改革。在捷克斯洛伐克有1965-68年的“布拉格之春”改革。
    60-70年代,新加坡、韩国和台湾、香港地区的崛起是和它们实行发展外向型经济政策和推动经济起飞举措分不开的。海湾地区科威特、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石油致富国的兴起和拉美地区的巴西、墨西哥、委内瑞拉、阿根廷、乌拉圭、智利等国步入中等发展国家行列,则都和他们推行的富有特色的开放改革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
    7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滞胀和1979-1982年,1990-1993年经济危机的困扰,西方国家普遍进行了大幅度的政策调整和新一轮改革。在美国有1969-1974年尼克松政策的新联邦主义政策,1977-1981年卡特政府的反滞胀经济政策,1981-1989年里根政府的振兴经济政策,1989-1993布什政府的稳定发展经济政策和1993年上台以新政继承人自居的克林顿改革。和70年代以前相比,70-90年代初的经济改革面对经济滞胀要着力解决通货膨胀和失业难题;出现大社会,小政府,低税收,有限福利模式态势;在改革指导思想上强调国家干预的前提下,充分发展自由竞争的功能;在联邦政府的主导作用下,充分兼顾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能动作用;转向货币学派和供应学派,并兼顾后凯恩斯主义②。70年代以来的英国出现了撒切尔夫人治理“英国病”的经济改革,实行紧缩货币,抑制货币发展和流通,压缩公共开支,削减税收,控制通货膨胀的经济政策;推行企业民营化,发挥自由市场机制的活力;控制社会保障制度规模,逐步改革实施福利国家制度的弊端。在英法还出现了企业民有化趋势,这反映了在所有制领域对国家垄断、私人垄断和自由竞争的相互关系的调整;反映了在政治领域内保守主义的抬头;反映了在经济指导思想上的货币学派和供应学派的兴起;也反映了新技术革命的影响和分配关系的变化和迄今私有制形式对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还有相当的影响③。70年代以来日本政府强化了主导型管理体制的混合经济和外向型经济为主兼顾内需的贸易政策和金融立国政策。
    在中国,1978年中共11届三中全会以来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基本路线,国民经济出现了持续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特别是1992年初邓小平关于进一步改革开放,借鉴西方先进经验的重要讲话和中共14大确定的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政策以来,国民经济发生了举世瞩目的深刻变化,在世界经济乌云密布的形势下,出现了世界少有的迅速发展势头,开始了中国经济的腾飞。
    在苏联则发生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历史性曲折变化。勃列日涅夫时期的停滞、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短期当政,虽在一些问题上有所调整,但在总体上,并未改革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根本弊端,近半个世纪的过缓改革进程带来了积重难返的困境,使苏联面临难以解决的四大矛盾,即理论上的社会主义优越性和实践上在和资本主义竞争共处中的劣势扩大;理论上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和实践上的社会霸权扩张主义的推行,理论上的民族团结与自治和实践上的大俄罗斯主义及严重的民族问题;以及理论上的无产阶级先锋队苏共领导和实践上的苏共领导层特权腐化严重丧失先锋性。1985-1987年戈尔巴乔夫突破旧模式,提出了大幅度的改革设想,强调苏联正处发达社会主义国家的起点;要加快发展战略,由粗放式经营到集约化,根本改变经济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1987年苏共中央6月全会通过根本改革经济管理基本原则的总体方案,其后又有几个立法和十多个配套措施。但是,1988年6-7月苏共19次代表会议后,苏联改革形势发展了急剧的变化,在经济改革受阻情况下,戈尔巴乔夫要求先进行政治改革,公开提出取消党的领导地位,鼓吹仿效西方多党制,推行总统制。在苏共党内政治力量决战中,1991年的“8.19”事件导致戈尔巴乔夫下台;叶利钦上台后抛弃社会主义的旗帜,1991年底苏联解体和苏共被解散意味着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大失败和苏联社会主义运动的大挫折。
    在70-80年代东欧国家的改革出现徘徊和曲折。波兰的工潮和社会动荡推动1982-1986间波兰的社会经济改革;匈牙利继续进行改革探索 ,捷、德、保、罗、南、阿在改革中徘徊。由于东欧国家不能有效地坚持独立自主,苏联在东欧急剧退出,东欧国家长期以来存在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和改革中的失误,以及西方世界和平攻势的加强,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先后解体,从而宣告雅尔塔体制的解体。
      二 当代世界发展改革潮流的特点
      首先,是多元化、民族化和开放性的趋势。
    这突出表现在,西方国家已从单纯应付危机型改革发展到结构性调整型改革。战后西方国家普遍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已不只是为防止生产过剩危机或滞胀危机,而且为保持繁荣和稳定。解决丰裕社会中的相对贫困问题和富民称霸,要不断调整和改革。世界上一些国家已从单纯意识形态型发展到超越意识形态型,西方国家注意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的成功经验,社会主义国家也开始注意借鉴和吸收西方国家的发展经验。中国的改革开放更是吸收世界各国发展经验,借鉴东、南、西、北各方的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世界银行发表的1990年、1991年、1992年世界发展报告,分专题报告了贫困问题、世界发展指标、发展面临的挑战、发展与环境问题,集中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对西方发展国家和东方社会主义国家经验的借鉴④。
    改革发展过程中的民族化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更明显地表现出来。从作为普遍规律的苏联模式框架下局部调整的苏化型改革到东欧国家注意开始结合本国国情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特别是中国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现代化的道路上也从西化、苏化型到开始探索符合本国特色型的改革道路,她们既不走西方国家工业化的老路,也不按苏联模式行事,从而出现民族化发展趋势。
    从封闭性的经济,或两个平行市场到对外开放转型,与世界市场接轨,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和改革中的一大趋势。一些发展中国家走上脱贫道路,步入中等发达国家的一条重要经验是发展外向型经济、全方位开放,把本国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紧密结合起来。
      其次,普遍重视国家和市场在改革发展中的互补功能。
    这一点在西方发达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新兴发展中国家的成功实践中是概莫能外的。从战后前25年到70年代以来,当代资本主义的改革显示由国家强化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到控制国家干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而当代社会主义国家则从单一计划经济模式到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国家适当干预模式。当代发展中国家重视有利于市场发展的发展模式,1991年世界发展报告的前言中写道:“当政府能对市场功能起到补充作用时,最有可能成功地促进发展和减少贫困,而当国家和市场作用相冲突时,经济发展就会遇到极大的障碍。”这是一个带有总结性的结论。
      第三,由单一的经济改革逐步发展为与政治改革和社会改革协调发展。
    战后初期,各国的发展改革以单一模式偏多,70年代以来逐步向兼顾政治和社会改革方向协调发展。在苏联出现过先经济改革后政治改革的模式,后又有政治改革领先的模式,但都没有处理好相互关系。波兰、捷克、匈牙利、民主德国、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东欧国家的经济改革始终受到苏联控制的干扰,从而严重影响协调发展。东亚一些国家的改革,强调政局稳定的前提,在稳妥和逐步进行符合本国国情的政治改革时,着力进行发展经济的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加大政治改革的力度。而像伊朗巴列维国王那样不顾本国国情,照搬西方的政治民主化政策却导致了失败。在中国既有文革那样的以阶级斗争为纲,带来了全国性大动乱和大倒退、大破坏的惨痛教训,也有近年来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社会改革协调发展,从而出现推动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发展的大好形势。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发展改革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都表明,在推动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过程中,政局稳定优先原则是至关重要的。
      第四,在发展和改革中重视协调公正和效率相互关系以及协调富裕和贫困共生现象。
    如何协调公正和效率、富裕与贫困,是当代世界各国发展中普遍遇到的大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西方国家普遍实行程度不等的福利国家政策。以英国为例,英国的福利国家制度的发展是一百多年来,英国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坚持阶级斗争所取得的一种权利,也是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劳动人民及其他受雇人员间的一种妥协,又是资产阶级政府以社会保障形式实行的一种有利于资产阶级统治和政局稳定的收入再分配。美国则在步入丰裕社会时推出了肯尼迪的新边疆政策和约翰逊的社会政策。70年代以来英国撒切尔政府和美国里根、布什政府的政策同样是为更好地协调两者关系。在社会主义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十分注意克服社会主义‘大锅饭’的平均主义弊端,强调提高效率,近年来更明确提出了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防止加剧贫富不均,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这对于避免出现资本主义社会那种两极分化加剧,社会矛盾激化十分重要。1990年世界银行报告认为,“发展中国家当前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是如何减轻贫困”。尽管社会制度和问题性质及严重程度不同,然而,正确处理公正与效率、富裕与贫困的相互关系,始终是各国在发展进程中关注的重大课题。
      最后,发展与改革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和决策者能否及时捕捉有利机遇相关。
    资本主义国家面对二战后急剧变化的形势,在发展战略上及时调整,采取了重要的改革调整措施,而社会主义国家战后一段时期深受苏联僵化模式的影响,不仅改革停滞不前,而且对突破苏联传统模式的举措横加指责,阻碍改革的进程,从而在两个不同社会制度的竞争共处中处于不利地位。战后日本的崛起,充分利用了美国在亚洲发动朝鲜战争和越战对日本的有利时机发展自己。联邦德国的崛起也利用了美苏冷战时期的有利时机发展自己。东亚‘四小龙’的崛起,则利用了当时中国内乱和封闭占领中国的传统市场。布什竞选的失利和克林顿竞选的成功则在能否抓住发展经济这个选民最为关注问题上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对比1992年初邓小平关于抓紧难得的有利国际形势,扩大改革开放步伐讲话前后的中国经济形势的巨大变化,有力地表明了领导者的决策对于发展与改革的重要。
    注释:
    ①参见拙文:《战后四分之一世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改革和调整》,《兰州学刊》1988年第6期(上),1989年第1期(下)。并见拙著:《美国社会经济史论》,山西教育出版社,1933年。
    ②参见拙文:《美国现代史上四次经济改革调整高潮及其特点》,《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
    ③参见拙文:《评撒切尔夫人治理‘英国病’》,《世界历史》1991年第2期。
    ④1991年世界发展报告、1991年世界发展报告、1991年民办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分别于1990、1991、1992年出版。^



返回1995年01期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