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史 |
日本在中国发动日俄战争的若干问题
杨惠萍
【专题名称】世界史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1995年01期
【原文出处】《外国问题研究》(长春)1994年03期第35-40页
日俄战争,有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日本挑起日俄战争是突发的吗?怎样认识日本取胜实质是后勤保障的胜利?日本发动此次战争给中国带来多少灾难?都是应该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
日本挑起日俄战争是蓄谋已久的。1895年日本通过日中《马关新约》,侵占了朝鲜和中国辽东半岛等地,这就使俄国“远东政策”受到了影响,鲸吞中国东北的计划遭到破坏。俄国为夺取辽东半岛,联合德、法两国干涉“还辽”成功,日本被迫把到口的“肥肉”吐出来,很不甘心,为了报复,预谋通过一场战争再夺占辽东半岛等地。明治天皇曾暗示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用不着急于夺取辽东半岛。在这次战争(指甲午战争)中我们已经了解了该地的地理人情,不久将在朝鲜或其他地方再发生战争,那时再夺取也不为晚。”这里说的“其他地方”是哪里,虽未说出,可是明眼人一看便知,是指在中国的某一地方。为此,甲午战争刚结束,日本就提出“卧薪尝胆”的战略口号。同年底,日本第10届议会通过旨在准备同俄国打仗的1896~1905年国民经济发展规划,首行要发展与军事后勤有关的铁矿、石油、羊毛等生产。其次要建立以军事工业为主的重工业体系,其中包括兴建铸钢厂、矿山设备厂以及冶金、机电、采矿工业。再次要新建兵工厂、军火库和制造舰艇、武器的军械厂。第四要扩大海军。战前日本的十年规划完成。陆军将拥有现役兵员13个师20万人,并装备新式枪炮。海军拟建造装甲舰、巡洋舰等94艘,辅助船舶584艘,实际建造了106艘舰艇,总吨位达13万吨,超额完成计划。第五,为实现上述任务,日本除将甲午战争时中国赔款额的90%投向军事外①,还发行铁路、事业等各类公债38000万元,②增加各种税收14000多万元。这样,1904、1905两年日本的直接军费分别为67万多元和73万余元。③
在发展军事工业和扩充战备的同时,日本政府大造对俄作战的舆论。中日甲午战争一结束,日本就利用报刊制造战争舆论,有的刊物以《卧薪尝胆》为题发表评论,提醒日本人不要忘记俄国“干涉还辽”之罪;有号召节衣缩食,甚至说:“即使把三餐节省为二餐,也要扩充海军。”④也有的竟公开说:“文明世界之立国,通常是以进行战争的决心开始的,然后才能避免战争,保持和平。”⑤有的以日本对俄战争将轻而易举地取胜的宣传来煽动战争狂热。《日本新闻》上有篇文章写道:“我作为一名军人主张打仗。既然国家的荣誉遭到损害,经济方面的理由就站不住脚”,“应该用战争来结束现在同俄国的关系。从朝鲜边界到整个辽东半岛将成为战场,我军熟悉这些地区……认为战争将持续3~5年的看法是没有根据的。俄国舰队一俟被击溃,其陆军必将退出满洲。”⑥日本如此甚嚣尘上的宣传,其目的是把日本国民都集中到复仇的热点——对俄一战上来。
为掌握俄国军事状况,日本采取甲午战争前夕的故伎——派遣大量间谍蒐集俄军情报。这些装扮成旅游者、商人、医生,甚至伪装成理发师、厨师、仆人、跑堂、机车司炉的谍报人员,前往俄国占据地中国的军港——旅顺和商港——大连,有的深入到乌苏里地区和辽东半岛的军事区,他们甚至潜入俄国舰队的驻地和军舰,可谓无孔不入。日本政府根据这些人提供的情报得知俄国尚未做好在远东应付一场战争的充分准备。因而加速了发动战争的步伐。
与此同时,日本为扫除国际上的障碍,积极寻求联盟国。1901年3月日本首先同英国举行会谈,建立起英日同盟。翌年初正式在伦敦签订《英日条条》。条约中规定:无论日本还是英国。为了保卫在华既得利益,任何一国卷入战场,缔约另一方即应“严守中立”,英日同盟的缔结免于日本在国际上陷入孤立和形成欧洲某些国家的反日同盟。美国全力支持英日同盟条约,就等于事实上加入该同盟。美国陆军部长达夫托到东京访问时,以罗斯福名义向日本许诺:一旦发生日俄战争,美国将支持日本⑧,日本取得英、美的支援,是它挑起日俄战争的关键步骤。
日本认识到越早进行战争对日本越为有利。而俄国则希望战争晚些开始,俄国驻日本海军武官说:“每一天,甚至每个小时的拖延,都在增加俄国赢得胜利的机会。”
与英国建立联盟,又得到美国的支持,日本就急于在俄国尚未准备好一场大战的情况下,决心把蓄谋已久的对俄报复的战争付诸行动。
二
日本取得日俄战争胜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政治的原因,也有经济的、军事的和教育方面的原因,其中优良的军队后勤保障是不可忽视的胜利重要原因。日本为保障后勤供应,巧妙地强行利用了中国的土地、资源和人力,这是尽人皆知的客观事实。
首先,日军有比较健全的后勤组织体系。早在甲午战前日本就在陆军部、海军部中设军需官,掌管供给军队的各种军需品。后来还制订了陆军条例、职制章程。1900年陆军省设军务局、军需局、医务局等。1902年,日本政府为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制订了师团军需部和陆军监督部条例。军需部承担军需调配、补给等职责⑨。日本对俄宣战的当天,设立了兵站总监部,任命满洲军总参谋长儿玉原太郎大将兼任兵站总监。同年6月,改由山县有朋担任。总监部负责各部队的供应工作⑩。海军的总务、军务、军需等局按海军省规则由总务长掌管。如军需局三个科的第一科除掌管预决算、出纳外,还负责被服、粮食、日用品的供给。(11)上述军需部门均配备了军需学校毕业的专门人才,对保证日俄战争期间日军军需品的及时供应发挥了很大作用。
为了战胜俄军,日本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以先进武器装备军队。日本现代化的武器来源有二:一是由国内军工厂制造;二是从国外购买。步兵配备1897式步枪,骑兵和辎重兵装备马刀和1897式弹仓马枪。并配备部分机枪。野战炮兵补充了阿里萨克速射炮和火炮、平射炮和臼炮。战时,为将部队、武器弹药运往前线,日本首先将运输船、客轮全部集中于佐世保等港口,并征调或利用商船。当时日本海上运输力约为32万吨(12)。
日本战时大本营为确保进军神速,准时不误地将各项补给提前运到前线,一是保证海上运输准确无误。二是建立兵站线。师团出发前,日本就在朝鲜鹭梁津和汉城间建立兵站线。1904年2月16日兵站机关转赴仁川,建立仁川——汉城——平壤兵站线,为进入中国的军队提供了充足的物资。第一军从鸭绿江进入中国东北后,为保证运输,强行征集当地运输器材,并每到一处即设立一处兵站。如在凤凰城建立大仓库,在岫岩设立储备粮食的兵站,这些仓库、兵站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04年6月第二军在辽南遇上连绵大雨,运输发生极大困难。日军军需物资只好靠俄军丢弃在铁路上的货车运输,由士兵和强征当地居民装卸。三是修复东清铁路南段,以保证运到辽东半岛的物质迅速转运给各部队。
日军为攻占旅顺,新建第三军司令官及木希典大将认真地进行了后勤准备。第一,加强组织,建立兵站监部,任命富有后勤供应经验的古谷安民大校和藤井幸槌少校担任兵站监和参谋长。第二,为进攻部队提供充足的大炮,并将参战部队提前运到旅顺要塞的前沿。第三,设法用小蒸汽船由水路将已卸到大连港的武器、药品、食物运到临近部队的地方(13)。第四,在旅顺城外建立停车场、弹药厂和修筑铁路等。如在徐家屯、龙头河、大龙沟、刘家沟、于家屯、土城子等地建炮厂、弹药厂。修复大连到长岭子间的铁路,并秘密修建隐蔽的一条长岭子到炮、步兵阵地的铁路。第五,抢修备用运输线,强征大量中国马车,建立移动仓库,以备铁路中断时仍能向前沿阵地运送物资。第六,建立军备仓库——弹药库、食品库、物资库等。第七,为保证指挥作战的电讯畅通,电话兵设法将军司令部通往各部队,乃至观察所的电话全部安装完毕。第八,为侦察旅顺城内俄军情况,专门在茅道沟建立气球厂,8月18日升腾的气球测定了鞍子岭俄军炮火配备情况(14)。第九,重视医疗卫生勤务工作。在双台沟设立包扎站,可以处置轻伤员,重伤员均送到大连青泥洼兵站医院。虽然医院设备不全,药材敷料缺乏,但还是收容和抢救了大量伤病员。19日起,日军开始进攻旅顺,经过三个多月的三次总攻击,终于攻占旅顺要塞。如果第三军战前和战争中不重视后勤,不强行征用民地、民车、民工,就难于保证持续三个多月的战争对物资的需求。
日军在强攻旅顺的同时,于第一、二、四军举行辽阳、沙河会战前,也进行了大量的后勤准备工作。
日本联合舰队因在海上行动,其后勤与中国地方关系较少。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从战前到整个战争期间,始终抓紧后勤保障工作。5月31日,日本舰队抵达清军弃守的大连。从此,联合舰队一方面以此作为进攻旅顺等地的物资补给基地;一方面将从日本国运来的援兵、武器、弹药、军用器具、服装食品等转运给驻扎于辽东半岛的日军。东乡平八郎为从海上进攻旅顺,也进行了一些准备工作,如补充舰只,在旅顺口外停泊场布雷,利用运输船——“佐堂丸”运送弹药、水雷、煤、粮食、医药、服装以及日用品等。日本舰队有了充分的物资保障,就不断紧逼旅顺,使停泊于旅顺港的俄国太平洋舰队受到严重的威胁。俄国舰队为免于葬身于港内,多次从旅顺突围。8月10日第三次突围的20艘舰船,经过激战有的到烟台、青岛、上海港后被“中立国”解除武装。其余舰艇返回旅顺港。10月15日由波罗的海里巴亚港启航的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到翌年5月9日与第三太平洋舰队会合。日本联合舰队为击垮这支远道而来的俄国舰队,不仅在朝鲜镇南湾认真训练和演习,还做了大量物资准备。最后于5月28日摧毁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俄国陆海军的失败,既与政治制度的腐败有关,也与军事后勤准备极差有关。日本舰队后勤保障工作是打败俄国舰队的重要因素。
日本政府对陆海军后勤工作的重视以及后勤部门的积极努力,基本保证了前线战斗所需的各种物资,武器弹药供应及时,服装粮食充足,医疗卫生受到重视,这对具有武士道精神的日本官兵是极大的鼓舞,使之蔑视死亡、喜欢进攻的天性和立志“成为英雄人物”的嚣张气焰更加旺盛(15)。物资的和精神的结合,是日本军队打败俄国军队的重要原因。
三
日本在中国土地发动的日俄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极为深重的灾难。
日本为自己的侵略利益,不惜置中国人民利益于不顾,再次破坏中国的和平与安宁,在中国土地上挑起战争。日俄战争前,日俄两国围绕争夺中国、朝鲜权益的外交争辩已进行几年,日本一直持强硬态度,到1904年初,双方对谈判均已不感兴趣,各自加紧备战,战争迫在眉睫。
日本经过十年后勤准备,对打败俄国有充分的信心。因而战争虽然在中国土地上进行,日本坚决反对中国参与。1904年1月15日,日本向清政府提出:一旦日俄两国发生战争,中国不要参战,应宣布中立。其目的是为了在日本战胜中国“将听凭日本人任意处置”(16)。随后又照会英、美、德、法等国,申明日俄战争打响后,四国不必从中“调停”。
软弱的清政府应日本的的要求于2月12日发布“中立”上谕,声称:“朝廷轸念彼此均系友邦,应按局外中立之例办理”(17)。并划辽河以东为日俄交战区;辽河以西为中立区。战争中,中国一直保持中立,从未参与战争,可是战区的中国人逃脱不了各种灾难,而且战后还要承担严重后果,这在历史上实属罕见。
日俄在东北的撕杀,首先粗暴地践踏了中国的神圣领土与主权。鸦片战争以来,一些帝国主义国家为了掠夺中国的财富,霸占中国领土,奴役中国人民,先后多次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有的甚至是两个或多个帝国主义国家联合进攻中国,但是还没有一次是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土地上互相战争,1904年日俄两国在中国开创了先例。战后日俄签订的《朴次茅斯和约》,严重地侵犯中国主权。本来,日俄在中国土地上打仗,最后谈判应有中国参加,1905年7月6清政府分别照会日俄两国,郑重声明:“此次(日俄)失和,曾在中国疆土用武,现在议和条约款内,倘有牵涉中国事件,凡此次未经与中国商定者,一概不能承认”(18)。言外之意,强烈要求参加会议。然而日俄两国均视为具文。日本首先表示拒绝中国参加和会。调停日俄谈判的美国总统罗斯福也毫不公正地宣称:“中国不费一兵一卒,无权参加和会。”(19)俄国从减少权益损失的目的出发,曾表示“愿意中国预闻”(20)。但结果中国被置于会外。日俄所签和约有十之九的内容涉及中国。最为严重者是规定中国将旅顺、大连湾及附近领土、领水租借给日本,长春至旅顺口之铁路让予日本。鉴于中国遭受战争的损失巨大,中国要求日俄两国赔偿损失。日本却首先跳出来,毫无道理地说:“清国置满洲地方为中立地区,事实上已认可满洲洲为日俄两国战场,因此断不能答应赔款的要求”(21)。战前日本逼迫中国中立,划出战区,战后又以中国中立,提供战场为口实,不予赔款,这明显地暴露了日本的侵略本质。
其次,日俄在中国东北作战,大肆抢掠清军手中的武器弹药,还抢劫清军队仓库中的粮饷,就连“三省库储之械,俄早已收去”(22)。清军的武器被夺去,完全失去自卫能力。
再次,中国的地下宝藏,地上财富被强占、劫掠。战争期间,日俄两国视中国财产为已有,任意征调。他们将煤、铁、粮食、马匹尽行征用。战争进行中,俄军曾到辽西筹办粮草,“直入民间恫吓追迫,见民家所积粮草,辄勒令交出,或道中遇民车,亦即掳去”(23)甚至“侵入禁苑陵地,滥伐昭陵神木”(24)。日俄两国为弥补军需不足,在占领区印发“军用票”,以此“购买”中国人的各种物品。实际上“军用票”等于白纸,“购买”实为变相劫掠。
第四,日俄两国给中国人民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罄竹难书。破坏民房最为严重,日俄两国均以中国民房“有碍军务”为借口,轰平村庄。俄军为防止日军借用民房掩护攻打旅顺,将旅顺北部的许多民房炸毁,现在东鸡冠山北面的五间房村,因当年被俄军轰平仅剩五间房子的地基而得名。鸭户咀一带民房被拆光后,被赶走的居民到处流浪。不仅各村被焚毁劫掠,就连城市屋檐柱也被拆下用作烧柴(25)。俄国还将易于被日军用来隐蔽的庄稼毁坏。乃木希典曾令士兵捣毁村庄,辄刈庄稼。造成数十万人饥不饱腹,“近于流莩”。日俄军队到处杀人奸淫。日军进入辽阳州时将知州刺史并其阍入拘去,有的士绅被捉去杀害。日军到海城又将王立堂大令与徐刺史抓起来解到大连青泥洼监视(26)。俄军在牛庄南蓝旗口列阵,“未几闯入民室,先攫财物,次淫妇女,临行即将房屋纵火,悉付一炬”(27)。尤其恶毒的是诬蔑中国百姓为“间谍”、“马贼”,任意杀戮。旅顺迤北,“纵横千里,几同赤地”(28)。辽南地区“烽燧所至,村舍为墟,小民转陟流离哭号于路者,以数十万计”(29)。总之,中国人民无辜受难死亡者达2万人,损失财产值银6900万两(30)。
这就是日本挑起日俄战争给中国带来的深重灾难。当时中国各阶层人士虽然进行了各式各样的英勇斗争,抗击抢掠烧杀,却无力阻止日俄的强盗行径。如果不是政治软弱,制度腐败,怎能准许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国土上进行战争,怎么能出现在自己家里为两个强盗划出决斗地区,而自己百姓任人杀伤,财富任人劫掠的奇耻大辱呢?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日俄战争虽然已经过去90年了,但是历史的教训极为深刻,它告诫人们:中国只有繁荣富强,才能避免历史的悲剧重演。
注释:
①N·N·罗斯图诺夫主编:《俄日战争史》,莫斯科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9页。
②井上清:《日本帝国主义的形成》,东京岩波书店1972年版。
③大藏省昭和财政史编辑室:《昭和财政史》(四)临时军费。
④《报知新闻》1895年5月17日。
⑤《时事新报》1895年8月30日。⑥《日本新闻》1903年9月18日。
⑦罗曼诺夫:《俄日战争外交史纲》,莫斯科——列宁格勒1955年版,第14页。
⑧埃杜斯:《日本近代和现代史纲》,莫斯科1955年版,第72页。
⑨柴田隆一,中村资治:《陆军经理部》,东京芙蓉书房1973年版,第59页。
⑩下村富士男:《现代战争》卷2《日俄战争》,第175页。
(11)《日俄战纪》,第三编第31~34页。
(12)早稻田大学编辑部:《日露战役史》前编,第349页。
(13)藤井幸槌:《关于军队的起兵力和兵战》《日清日露实战讲话资料》,日本东京教育研究会1927年版。
(14)《明治三十七八年日露战史》,卷五,第330页。
(15)库罗帕特金:《俄国军队与对日战争》,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22~123、127页。
(16)《日本外交文书》卷36,册1,第50号文件。
(17)《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五)总5145页。
(18)《清季外交史料》卷190,第5~6页。
(19)(21)谷寿夫:《机密日露战史》,东京原书房1978年版,第683页。
(20)同(17),卷90,第13页。
(22)《西巡大事记》卷4,第34页。
(23)(27)《日俄战纪》21期,第54页。
(24)《日俄战纪》,22期,第43页。
(25)《日俄战纪》,14期,第62页。
(26)《日俄战纪》,23期,第47页。
(28)《日俄战纪》,13期,第85页。
(29)程德全:《程中丞奏稿》,卷2,第27页。
(30)弗雷德里克·麦考米克:《俄国在和平亚洲的悲剧》,第二卷,纽约1907年版,第352页。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1995年01期
【原文出处】《外国问题研究》(长春)1994年03期第35-40页
一
日本挑起日俄战争是蓄谋已久的。1895年日本通过日中《马关新约》,侵占了朝鲜和中国辽东半岛等地,这就使俄国“远东政策”受到了影响,鲸吞中国东北的计划遭到破坏。俄国为夺取辽东半岛,联合德、法两国干涉“还辽”成功,日本被迫把到口的“肥肉”吐出来,很不甘心,为了报复,预谋通过一场战争再夺占辽东半岛等地。明治天皇曾暗示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用不着急于夺取辽东半岛。在这次战争(指甲午战争)中我们已经了解了该地的地理人情,不久将在朝鲜或其他地方再发生战争,那时再夺取也不为晚。”这里说的“其他地方”是哪里,虽未说出,可是明眼人一看便知,是指在中国的某一地方。为此,甲午战争刚结束,日本就提出“卧薪尝胆”的战略口号。同年底,日本第10届议会通过旨在准备同俄国打仗的1896~1905年国民经济发展规划,首行要发展与军事后勤有关的铁矿、石油、羊毛等生产。其次要建立以军事工业为主的重工业体系,其中包括兴建铸钢厂、矿山设备厂以及冶金、机电、采矿工业。再次要新建兵工厂、军火库和制造舰艇、武器的军械厂。第四要扩大海军。战前日本的十年规划完成。陆军将拥有现役兵员13个师20万人,并装备新式枪炮。海军拟建造装甲舰、巡洋舰等94艘,辅助船舶584艘,实际建造了106艘舰艇,总吨位达13万吨,超额完成计划。第五,为实现上述任务,日本除将甲午战争时中国赔款额的90%投向军事外①,还发行铁路、事业等各类公债38000万元,②增加各种税收14000多万元。这样,1904、1905两年日本的直接军费分别为67万多元和73万余元。③
在发展军事工业和扩充战备的同时,日本政府大造对俄作战的舆论。中日甲午战争一结束,日本就利用报刊制造战争舆论,有的刊物以《卧薪尝胆》为题发表评论,提醒日本人不要忘记俄国“干涉还辽”之罪;有号召节衣缩食,甚至说:“即使把三餐节省为二餐,也要扩充海军。”④也有的竟公开说:“文明世界之立国,通常是以进行战争的决心开始的,然后才能避免战争,保持和平。”⑤有的以日本对俄战争将轻而易举地取胜的宣传来煽动战争狂热。《日本新闻》上有篇文章写道:“我作为一名军人主张打仗。既然国家的荣誉遭到损害,经济方面的理由就站不住脚”,“应该用战争来结束现在同俄国的关系。从朝鲜边界到整个辽东半岛将成为战场,我军熟悉这些地区……认为战争将持续3~5年的看法是没有根据的。俄国舰队一俟被击溃,其陆军必将退出满洲。”⑥日本如此甚嚣尘上的宣传,其目的是把日本国民都集中到复仇的热点——对俄一战上来。
为掌握俄国军事状况,日本采取甲午战争前夕的故伎——派遣大量间谍蒐集俄军情报。这些装扮成旅游者、商人、医生,甚至伪装成理发师、厨师、仆人、跑堂、机车司炉的谍报人员,前往俄国占据地中国的军港——旅顺和商港——大连,有的深入到乌苏里地区和辽东半岛的军事区,他们甚至潜入俄国舰队的驻地和军舰,可谓无孔不入。日本政府根据这些人提供的情报得知俄国尚未做好在远东应付一场战争的充分准备。因而加速了发动战争的步伐。
与此同时,日本为扫除国际上的障碍,积极寻求联盟国。1901年3月日本首先同英国举行会谈,建立起英日同盟。翌年初正式在伦敦签订《英日条条》。条约中规定:无论日本还是英国。为了保卫在华既得利益,任何一国卷入战场,缔约另一方即应“严守中立”,英日同盟的缔结免于日本在国际上陷入孤立和形成欧洲某些国家的反日同盟。美国全力支持英日同盟条约,就等于事实上加入该同盟。美国陆军部长达夫托到东京访问时,以罗斯福名义向日本许诺:一旦发生日俄战争,美国将支持日本⑧,日本取得英、美的支援,是它挑起日俄战争的关键步骤。
日本认识到越早进行战争对日本越为有利。而俄国则希望战争晚些开始,俄国驻日本海军武官说:“每一天,甚至每个小时的拖延,都在增加俄国赢得胜利的机会。”
与英国建立联盟,又得到美国的支持,日本就急于在俄国尚未准备好一场大战的情况下,决心把蓄谋已久的对俄报复的战争付诸行动。
二
日本取得日俄战争胜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政治的原因,也有经济的、军事的和教育方面的原因,其中优良的军队后勤保障是不可忽视的胜利重要原因。日本为保障后勤供应,巧妙地强行利用了中国的土地、资源和人力,这是尽人皆知的客观事实。
首先,日军有比较健全的后勤组织体系。早在甲午战前日本就在陆军部、海军部中设军需官,掌管供给军队的各种军需品。后来还制订了陆军条例、职制章程。1900年陆军省设军务局、军需局、医务局等。1902年,日本政府为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制订了师团军需部和陆军监督部条例。军需部承担军需调配、补给等职责⑨。日本对俄宣战的当天,设立了兵站总监部,任命满洲军总参谋长儿玉原太郎大将兼任兵站总监。同年6月,改由山县有朋担任。总监部负责各部队的供应工作⑩。海军的总务、军务、军需等局按海军省规则由总务长掌管。如军需局三个科的第一科除掌管预决算、出纳外,还负责被服、粮食、日用品的供给。(11)上述军需部门均配备了军需学校毕业的专门人才,对保证日俄战争期间日军军需品的及时供应发挥了很大作用。
为了战胜俄军,日本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以先进武器装备军队。日本现代化的武器来源有二:一是由国内军工厂制造;二是从国外购买。步兵配备1897式步枪,骑兵和辎重兵装备马刀和1897式弹仓马枪。并配备部分机枪。野战炮兵补充了阿里萨克速射炮和火炮、平射炮和臼炮。战时,为将部队、武器弹药运往前线,日本首先将运输船、客轮全部集中于佐世保等港口,并征调或利用商船。当时日本海上运输力约为32万吨(12)。
日本战时大本营为确保进军神速,准时不误地将各项补给提前运到前线,一是保证海上运输准确无误。二是建立兵站线。师团出发前,日本就在朝鲜鹭梁津和汉城间建立兵站线。1904年2月16日兵站机关转赴仁川,建立仁川——汉城——平壤兵站线,为进入中国的军队提供了充足的物资。第一军从鸭绿江进入中国东北后,为保证运输,强行征集当地运输器材,并每到一处即设立一处兵站。如在凤凰城建立大仓库,在岫岩设立储备粮食的兵站,这些仓库、兵站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04年6月第二军在辽南遇上连绵大雨,运输发生极大困难。日军军需物资只好靠俄军丢弃在铁路上的货车运输,由士兵和强征当地居民装卸。三是修复东清铁路南段,以保证运到辽东半岛的物质迅速转运给各部队。
日军为攻占旅顺,新建第三军司令官及木希典大将认真地进行了后勤准备。第一,加强组织,建立兵站监部,任命富有后勤供应经验的古谷安民大校和藤井幸槌少校担任兵站监和参谋长。第二,为进攻部队提供充足的大炮,并将参战部队提前运到旅顺要塞的前沿。第三,设法用小蒸汽船由水路将已卸到大连港的武器、药品、食物运到临近部队的地方(13)。第四,在旅顺城外建立停车场、弹药厂和修筑铁路等。如在徐家屯、龙头河、大龙沟、刘家沟、于家屯、土城子等地建炮厂、弹药厂。修复大连到长岭子间的铁路,并秘密修建隐蔽的一条长岭子到炮、步兵阵地的铁路。第五,抢修备用运输线,强征大量中国马车,建立移动仓库,以备铁路中断时仍能向前沿阵地运送物资。第六,建立军备仓库——弹药库、食品库、物资库等。第七,为保证指挥作战的电讯畅通,电话兵设法将军司令部通往各部队,乃至观察所的电话全部安装完毕。第八,为侦察旅顺城内俄军情况,专门在茅道沟建立气球厂,8月18日升腾的气球测定了鞍子岭俄军炮火配备情况(14)。第九,重视医疗卫生勤务工作。在双台沟设立包扎站,可以处置轻伤员,重伤员均送到大连青泥洼兵站医院。虽然医院设备不全,药材敷料缺乏,但还是收容和抢救了大量伤病员。19日起,日军开始进攻旅顺,经过三个多月的三次总攻击,终于攻占旅顺要塞。如果第三军战前和战争中不重视后勤,不强行征用民地、民车、民工,就难于保证持续三个多月的战争对物资的需求。
日军在强攻旅顺的同时,于第一、二、四军举行辽阳、沙河会战前,也进行了大量的后勤准备工作。
日本联合舰队因在海上行动,其后勤与中国地方关系较少。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从战前到整个战争期间,始终抓紧后勤保障工作。5月31日,日本舰队抵达清军弃守的大连。从此,联合舰队一方面以此作为进攻旅顺等地的物资补给基地;一方面将从日本国运来的援兵、武器、弹药、军用器具、服装食品等转运给驻扎于辽东半岛的日军。东乡平八郎为从海上进攻旅顺,也进行了一些准备工作,如补充舰只,在旅顺口外停泊场布雷,利用运输船——“佐堂丸”运送弹药、水雷、煤、粮食、医药、服装以及日用品等。日本舰队有了充分的物资保障,就不断紧逼旅顺,使停泊于旅顺港的俄国太平洋舰队受到严重的威胁。俄国舰队为免于葬身于港内,多次从旅顺突围。8月10日第三次突围的20艘舰船,经过激战有的到烟台、青岛、上海港后被“中立国”解除武装。其余舰艇返回旅顺港。10月15日由波罗的海里巴亚港启航的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到翌年5月9日与第三太平洋舰队会合。日本联合舰队为击垮这支远道而来的俄国舰队,不仅在朝鲜镇南湾认真训练和演习,还做了大量物资准备。最后于5月28日摧毁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俄国陆海军的失败,既与政治制度的腐败有关,也与军事后勤准备极差有关。日本舰队后勤保障工作是打败俄国舰队的重要因素。
日本政府对陆海军后勤工作的重视以及后勤部门的积极努力,基本保证了前线战斗所需的各种物资,武器弹药供应及时,服装粮食充足,医疗卫生受到重视,这对具有武士道精神的日本官兵是极大的鼓舞,使之蔑视死亡、喜欢进攻的天性和立志“成为英雄人物”的嚣张气焰更加旺盛(15)。物资的和精神的结合,是日本军队打败俄国军队的重要原因。
三
日本在中国土地发动的日俄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极为深重的灾难。
日本为自己的侵略利益,不惜置中国人民利益于不顾,再次破坏中国的和平与安宁,在中国土地上挑起战争。日俄战争前,日俄两国围绕争夺中国、朝鲜权益的外交争辩已进行几年,日本一直持强硬态度,到1904年初,双方对谈判均已不感兴趣,各自加紧备战,战争迫在眉睫。
日本经过十年后勤准备,对打败俄国有充分的信心。因而战争虽然在中国土地上进行,日本坚决反对中国参与。1904年1月15日,日本向清政府提出:一旦日俄两国发生战争,中国不要参战,应宣布中立。其目的是为了在日本战胜中国“将听凭日本人任意处置”(16)。随后又照会英、美、德、法等国,申明日俄战争打响后,四国不必从中“调停”。
软弱的清政府应日本的的要求于2月12日发布“中立”上谕,声称:“朝廷轸念彼此均系友邦,应按局外中立之例办理”(17)。并划辽河以东为日俄交战区;辽河以西为中立区。战争中,中国一直保持中立,从未参与战争,可是战区的中国人逃脱不了各种灾难,而且战后还要承担严重后果,这在历史上实属罕见。
日俄在东北的撕杀,首先粗暴地践踏了中国的神圣领土与主权。鸦片战争以来,一些帝国主义国家为了掠夺中国的财富,霸占中国领土,奴役中国人民,先后多次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有的甚至是两个或多个帝国主义国家联合进攻中国,但是还没有一次是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土地上互相战争,1904年日俄两国在中国开创了先例。战后日俄签订的《朴次茅斯和约》,严重地侵犯中国主权。本来,日俄在中国土地上打仗,最后谈判应有中国参加,1905年7月6清政府分别照会日俄两国,郑重声明:“此次(日俄)失和,曾在中国疆土用武,现在议和条约款内,倘有牵涉中国事件,凡此次未经与中国商定者,一概不能承认”(18)。言外之意,强烈要求参加会议。然而日俄两国均视为具文。日本首先表示拒绝中国参加和会。调停日俄谈判的美国总统罗斯福也毫不公正地宣称:“中国不费一兵一卒,无权参加和会。”(19)俄国从减少权益损失的目的出发,曾表示“愿意中国预闻”(20)。但结果中国被置于会外。日俄所签和约有十之九的内容涉及中国。最为严重者是规定中国将旅顺、大连湾及附近领土、领水租借给日本,长春至旅顺口之铁路让予日本。鉴于中国遭受战争的损失巨大,中国要求日俄两国赔偿损失。日本却首先跳出来,毫无道理地说:“清国置满洲地方为中立地区,事实上已认可满洲洲为日俄两国战场,因此断不能答应赔款的要求”(21)。战前日本逼迫中国中立,划出战区,战后又以中国中立,提供战场为口实,不予赔款,这明显地暴露了日本的侵略本质。
其次,日俄在中国东北作战,大肆抢掠清军手中的武器弹药,还抢劫清军队仓库中的粮饷,就连“三省库储之械,俄早已收去”(22)。清军的武器被夺去,完全失去自卫能力。
再次,中国的地下宝藏,地上财富被强占、劫掠。战争期间,日俄两国视中国财产为已有,任意征调。他们将煤、铁、粮食、马匹尽行征用。战争进行中,俄军曾到辽西筹办粮草,“直入民间恫吓追迫,见民家所积粮草,辄勒令交出,或道中遇民车,亦即掳去”(23)甚至“侵入禁苑陵地,滥伐昭陵神木”(24)。日俄两国为弥补军需不足,在占领区印发“军用票”,以此“购买”中国人的各种物品。实际上“军用票”等于白纸,“购买”实为变相劫掠。
第四,日俄两国给中国人民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罄竹难书。破坏民房最为严重,日俄两国均以中国民房“有碍军务”为借口,轰平村庄。俄军为防止日军借用民房掩护攻打旅顺,将旅顺北部的许多民房炸毁,现在东鸡冠山北面的五间房村,因当年被俄军轰平仅剩五间房子的地基而得名。鸭户咀一带民房被拆光后,被赶走的居民到处流浪。不仅各村被焚毁劫掠,就连城市屋檐柱也被拆下用作烧柴(25)。俄国还将易于被日军用来隐蔽的庄稼毁坏。乃木希典曾令士兵捣毁村庄,辄刈庄稼。造成数十万人饥不饱腹,“近于流莩”。日俄军队到处杀人奸淫。日军进入辽阳州时将知州刺史并其阍入拘去,有的士绅被捉去杀害。日军到海城又将王立堂大令与徐刺史抓起来解到大连青泥洼监视(26)。俄军在牛庄南蓝旗口列阵,“未几闯入民室,先攫财物,次淫妇女,临行即将房屋纵火,悉付一炬”(27)。尤其恶毒的是诬蔑中国百姓为“间谍”、“马贼”,任意杀戮。旅顺迤北,“纵横千里,几同赤地”(28)。辽南地区“烽燧所至,村舍为墟,小民转陟流离哭号于路者,以数十万计”(29)。总之,中国人民无辜受难死亡者达2万人,损失财产值银6900万两(30)。
这就是日本挑起日俄战争给中国带来的深重灾难。当时中国各阶层人士虽然进行了各式各样的英勇斗争,抗击抢掠烧杀,却无力阻止日俄的强盗行径。如果不是政治软弱,制度腐败,怎能准许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国土上进行战争,怎么能出现在自己家里为两个强盗划出决斗地区,而自己百姓任人杀伤,财富任人劫掠的奇耻大辱呢?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日俄战争虽然已经过去90年了,但是历史的教训极为深刻,它告诫人们:中国只有繁荣富强,才能避免历史的悲剧重演。
注释:
①N·N·罗斯图诺夫主编:《俄日战争史》,莫斯科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9页。
②井上清:《日本帝国主义的形成》,东京岩波书店1972年版。
③大藏省昭和财政史编辑室:《昭和财政史》(四)临时军费。
④《报知新闻》1895年5月17日。
⑤《时事新报》1895年8月30日。⑥《日本新闻》1903年9月18日。
⑦罗曼诺夫:《俄日战争外交史纲》,莫斯科——列宁格勒1955年版,第14页。
⑧埃杜斯:《日本近代和现代史纲》,莫斯科1955年版,第72页。
⑨柴田隆一,中村资治:《陆军经理部》,东京芙蓉书房1973年版,第59页。
⑩下村富士男:《现代战争》卷2《日俄战争》,第175页。
(11)《日俄战纪》,第三编第31~34页。
(12)早稻田大学编辑部:《日露战役史》前编,第349页。
(13)藤井幸槌:《关于军队的起兵力和兵战》《日清日露实战讲话资料》,日本东京教育研究会1927年版。
(14)《明治三十七八年日露战史》,卷五,第330页。
(15)库罗帕特金:《俄国军队与对日战争》,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22~123、127页。
(16)《日本外交文书》卷36,册1,第50号文件。
(17)《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五)总5145页。
(18)《清季外交史料》卷190,第5~6页。
(19)(21)谷寿夫:《机密日露战史》,东京原书房1978年版,第683页。
(20)同(17),卷90,第13页。
(22)《西巡大事记》卷4,第34页。
(23)(27)《日俄战纪》21期,第54页。
(24)《日俄战纪》,22期,第43页。
(25)《日俄战纪》,14期,第62页。
(26)《日俄战纪》,23期,第47页。
(28)《日俄战纪》,13期,第85页。
(29)程德全:《程中丞奏稿》,卷2,第27页。
(30)弗雷德里克·麦考米克:《俄国在和平亚洲的悲剧》,第二卷,纽约1907年版,第3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