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史
清代广西进士分布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滕兰花

【专题名称】明清史
【专 题 号】K24
【复印期号】2007年09期
【原文出处】《广西民族研究》(南宁)2007年2期第169~175页
【英文标题】The Difference and Cause of Distributes of Successful Candidate in the Highest Imperial Examinations in Guangxi in Qing Dynasty
  Teng Lanhua

【作者简介】滕兰花,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博士生,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讲师。南宁 530006
【内容提要】清代广西涌现出数量较多的进士,他们的籍贯多集中分布在桂东地区,桂西地区中式进士者寥寥无几,进士空间分布呈现出东多西寡的格局,这与桂东与桂西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交通便利程度以及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等密切相关。
It emerged quantities successful candidates in the highest imperial examinations in Guangxi in Qing Dynasty. Their origin native place concentrated on distributing the East of Guangxi. It was very few of successful candidate in the highest imperial examinations in the West of Guangxi.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uccessful candidate in the highest imperial examinations presented the pattern of east many and west few. This was related to the difference of economy development level, condition of transportation convenience and development level of education of the East and the West of Guangxi.
【关 键 词】清代/广西/进士/东西差异Qing Dynasty/Guangxi/the successful candidates in the highest imperial examinations/the difference of the East and the West


    【中图分类号】G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7)02-0169-007
    人才分布地理是历史文化地理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研究人才地域分布状况、特征和影响因素。我国地理环境相当复杂,加上悠久的历史,因而人才的时空分布也表现得十分复杂,研究人才分布地理,可以揭示人地关系的历史发展规律。自隋代开创了科举取士的风气后,历代均以科举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而作为科举考试的最高等级的进士,是传统社会里人才选拔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察各地进士的分布状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人才的空间分布、结构状况以及一定时期一定地区内文化教育的发展水平。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清代广西进士的籍贯分布状况,探讨清代广西桂东和桂西地区发展不平衡对两地教育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一、进士籍贯分布状况
    清代广西的行政区划有所调整,省下设府和直隶州,到宣统三年,共设桂林、平乐、柳州、梧州、浔州、南宁、太平、庆远、镇安、思恩、泗城等11府,郁林、归顺2直隶州,上思、百色2直隶厅。廉州府隶属广东省管辖,考虑到与现代广西辖境相吻合,所以把它也列入考察区域。清代广西进士共有585名,桂林府298名,柳州府27名,庆远府5名,梧州府50名,太平府7名,南宁府38名,浔州府42名,平乐府38名,郁林直隶州62名,镇安府4名,思恩府7名,泗城府3名,廉州府4名①。为了清晰地显示进士分布地理状况,现按《清史稿·卷七十三·地理二○·广西》所记载的广西各府(直隶州、直隶厅)所辖县(厅、州、土司、土县、土长官司)的名称,根据《明清进士题名碑录》和杨新益等编著《广西教育史——从汉代到清末》所列的清代广西进士籍贯表进行各府下辖各县进士人数统计,列表如下:
    {K24R910.jpg}
    清代广西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区域内的发展水平却参差不齐,呈现出桂东地区的发展快于桂西地区的格局。考虑到地理自然环境、历史发展过程、经济文化差异等综合因素,桂东与桂西地区的分界线的走向大致上可以确定为由三江经融安、柳州、来宾、宾阳、南宁至钦州。此线以东为桂东地区,以西为桂西地区。由于此线的划分主要是根据自然环境及社会发展水平而划分,清代时有些府州就跨越了此线东西两端,为了行文及统计的方便,在本文的研究中,结合清代广西府州的划分情况,把桂东地区的范围大致划定为桂林府、柳州府、平乐府、梧州府、浔州府、廉州府及郁林直隶州。桂西地区主要是指南宁府、思恩府、庆远府、太平府、泗城府、镇安府、百色直隶厅、上思直隶厅、归顺直隶州。南宁由于其发展较慢,直至唐宋以后才开始较快发展,与桂西的联系更多一些,所以划归桂西地区。桂东与桂西地区的社会发展不平衡从秦代开始即现端倪,至清代时已经表现得相当明显。清代广西进士在桂东与桂西地区分布不平衡,它的密集程度也存在着东多西寡的差距。现按《清史稿》卷七十三的《地理二○·广西》所记载的广西各府(直隶州、直隶厅)所辖县(厅、州、土司、土县、土长官司)的数量,把各府的进士籍贯分布密集程度统计如下。
    {K24R911.jpg}
    从上表可知进士分布密集区全部分布在桂东地区,即桂林府、郁林直隶州、浔州府、梧州府,平均每县进士均为10人以上。进士分布一般区主要是集中在桂东地区的柳州府、平乐府、廉州府以及桂西地区的南宁府,每县进士平均为2人及2人以上,其中平乐、南宁两府所辖之县所出的进士人数相同,均为4人。桂西地区的庆远府、思恩府、泗城府、镇安府、太平府为进士分布稀疏区,每县进士平均不足1人。百色、归顺、上思这三个在桂西边远地区设立的直隶厅,在清朝全无进士中举。上述统计虽不能完全反映各府管辖下不同的县份文化发展水平,但大体上能透射出桂东与桂西地区所属各府厅文化发展的情形。
    综合分析表1和表2的情况,可以看出一个规律,即清代广西进士的分布集中在丘陵、平地、河谷盆地,也就是经济条件较好、交通较便利的桂东地区,如桂林府、梧州府、郁林直隶州、浔州府、柳州府,这些地区进士较多且一直保持优势,而且中式进士人数的排位基本上保持不变。交通不便利、经济较落后的桂西地区的文教事业相当落后,除了南宁府因地处河谷盆地发展经济条件较好,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基础及水平也较好以外,其它的府如太平府、泗城府、思恩府、镇安府中式进士者寥寥无几。
    二、进士空间分布呈现东多西寡格局之原因分析
    人才的成长是要在社会大环境中才能实现的,影响人才地理分布的因素很多,有自然环境、经济水平、政治因素、文化教育等,除了自然环境的影响外,社会的大环境对人才的形成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仔细研究清代广西桂东与桂西地区社会发展的状况,不难发现桂东与桂西地区的社会发展存在着东快西慢的格局,这种格局直接影响着进士人才的空间分布,可以说,清代广西进士的空间分布的原因,与桂东与桂西地区的发展不平衡格局息息相关,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三点:
    第一,经济发展水平东高西低是进士东多西少的格局形成的最主要影响力。经济发展程度是影响人才分布的重要因素,因为人需要一定的生活条件才能成长,并进一步成长为各式人才。经济的繁荣使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保障,可以从事广泛的社会活动。经济繁荣是进士产生的基础,进士的分布有随经济重心的转移而变化的趋势。
    桂东地区自然环境优越,经济发达,均属开发较早的地区。如桂林府自秦代开发以来一直是政治、文化中心,而且是湘桂走廊的必经之路,扼广西与中原交往的咽喉要道,物产丰富,人民安居乐业。浔州、梧州、郁林地处桂东南河谷平原,农业、商业较发达,为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和广阔的活动空间。清代广西农业较发达的地区也就集中在桂东地区,在封建社会里,耕地面积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与农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因为农耕经济的发展主要靠耕地面积的扩大及农耕技术的发展,中国古代的农耕技术的变迁并不大,农业的发展也就主要靠扩大耕地面积来增收了。广西耕地主要集中在桂东地区,在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广西民田主要分布在桂林、柳州、平乐、浔州诸府和郁林直隶州,总面积为61869顷,占全省民田的70%以上③。在清中期后,浔州府、郁林直隶州、梧州府、平乐府、桂林府盛产谷米,所以大批商人往来于广东与桂东地区贩运谷米,西米东运盛极一时。粮食大量东运,这也表明了桂东地区的经济发展较快。此外,清代时广西的城市及圩镇集中在桂东地区,除了城镇外,县城以外的不少集市也发展成圩镇,而且分布相当密集,这已经在钟文典先生的《广西近代圩镇研究》有详细分析④。
    秦汉以来,桂西地区经济发展一直比较迟缓。明代桂西地区社会经济很落后,所以实行土司制度。乾隆中期后,桂东地区随着湖广移民的涌入,荒地得到大量开垦,已经开始出现无地可垦的情况。桂西土司地区方成为垦殖的新重点地区。镇安府在雍正年间改流后,就不断有外来移民进入垦殖。乾隆中期后成为垦荒热点之地,乾隆三十年(1768年)学者赵翼到镇安府担任知府,到任后,他就感慨地说:“昔时城外满山皆树,故浓烟阴雾,凝聚不散;今人烟日多,伐薪已至三十里外,是以瘴气尽散。”⑤ 虽然清中后期桂西地区改土归流,土地得以大量开垦,但这只是表面现象,由于开发迟,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仍无法跟得上桂东地区。更多地区由于地处极边,发展仍极慢。如泗城府,由于地理位置偏西,在光绪年间仍“地广人稀,荒山所在多有”。⑥ 新宁州‘地瘠民贫,……田野有不毛之田,土产无著名之物”,民众“不离薯芋及大粟、小粟诸种”杂粮,以日啜稀粥度日。⑦ 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不成熟,商品交易点多是集中在县城这一级的政治中心,桂西地区的城镇分布相对桂东地区来说很稀疏,圩镇发育迟缓,而且圩镇交易的频率也较长,反映出了桂西地区社会经济较落后的现实。
    由于桂东与桂西地区存在着经济发展的水平差异,所以文化事业的发展也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以本文研究的进士籍贯的空间分布来说,从顺治到道光三十年(1644~1850年),广西全省中式进士为308人,主要分布在桂东地区,其中桂林府161人,占52.27%,而少数民族聚居的庆远、太平、思恩、泗城府等开发较晚、经济文化较落后的地区进士人数最少,总共只有20人,占6.6%。镇安府无一人。自咸丰初年至光绪六年(1851~1880年),广西共中式进士139名,其中桂林府为78名,占总数的56.6%,梧州、浔州、郁林、南宁四府合计46名,占33.3%。庆远和镇安两府无一人。⑧ 从表2进士的籍贯分布来看,桂东的桂林府、郁林州、梧州府、浔州府为进士分布密集区,县平均进士人数在10人以上,桂林府高达24.8人,而且这种密集现象一直持续到清末。这就是桂东与桂西地区经济水平高低对各自地区文教事业影响力的直接体现。
    第二,文教事业桂东较发达桂西较落后造就了进士东多西寡格局的形成。有了发达的经济基础,要培养出优秀的人才,还需要教育作为中介。学校是人才的培养基地,学校的分布和数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文化分布的重心,体现了该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清代教育组织主要是官学和书院、社学三个系统。官学作为官方机构,数量多,规模大,而且学校的教材由皇帝钦定,科举考试亦以此为标准,所以官学发达地区,进士分布也就较稠密。
    清代广西的教育机构分布明显呈现出东多西寡的格局,这是从唐宋以来逐渐形成的。唐代桂州总管令狐熙就在桂州建学校,唐代广西有8所官学,容州学、桂州学、柳州学都是当时有名的官学,并都培养出了进士,如广西第一个进士李尧臣,广西第一位状元赵观文等。宋代,广西共有41所府州县学,新办有29所,主要分布在桂北和桂东南地区,最有名的当数桂林的宣成书院、全州的清湘书院。明代时广西府州县学有69所,新建书院66所,以桂林宣成书院、全州清湘书院和南宁的敷文书院名气最大。到清代时,广西共有府州县学84所,书院221所,社学65所,义学213所。桂东地区的桂林府、梧州府、浔州府、郁林直隶州就有府州县学25所⑨。桂东地区学校总数占了清代广西全省学校的三分之一强,这为进士人才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相比之下,桂西地区多是土司管辖之地,经济和文化较落后,文化较原始,教育机构亦少。明代时土司地区始设学校,先后设立了上思州学、思恩府学、河池州学、左州学、新宁州学、养利州学、思明府学、永康州学、思恩县学。到清代时,广西的土司地区有24所府州县学,除了明代所设的继续存在外,一些是新办的,如镇安府学、泗城府学、太平土州学、奉议府学、崇善县学、西林县学、东兰州学、归顺州学、西隆州学、天保县学、恩阳州学、镇边县学、百色厅学等⑩,这些新建的学校推动了壮族地区汉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由于起步晚,所以培养出的人才自然相对少得多了。
    除了官学外,书院也是一个重要的培养人才的教育基地。广西自宋代开始出现书院,宋元明三代,书院都集中在桂东地区,如桂林、梧州等地。明代时桂林与梧州、郁林是书院分布密集区。桂西地区的书院主要分布在南宁、河池两地。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命各省设立书院,广西各地共计221所书院,其中新建书院205所,修复前代书院16所。而且这些书院集中分布在桂林、郁林、钦州、梧州、柳州等地,桂西地区新建的书院总量为75所,占新建书院的36%。(11) 如百色厅设于雍正七年(1729年),属思恩府,在光绪元年(1875年)升置直隶厅,成为桂西政治、经济、军事重镇,教育水平才有所提高,光绪七年(1881年),同知陈如金倡立经正书院,同年又建鹅城书院。后陆续设了一些学堂,收童讲学。太平府的龙州在明代以前无书院,乾隆三年(1738年)后方设有暨南、三楚、龙泉等书院,社学和义学亦方陆续设立。从乾隆八年(1743年)至光绪三十年(1904年),桂西壮族聚居地区先后建立了秀阳、云峰、仕城、道南、毓秀、镇阳、经正、鹅城、崇正、云麓、南阳等12所书院(12)。这些地区平均10多年才建一所书院,而且发展甚慢,规模较小,这样的发展状况使得该地区的教育水平自然要远远落后于广西的其它发达地区。
    关于进士籍贯分布问题,必须考虑到不同地区岁贡名额的差别。而岁贡名额的差别则是与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直接联系在一起的。清代时,广西的府学每年岁贡名额在顺治时是每年贡1人,州学三年贡2人,县学二年贡1人。康熙元年(1662年)有变化,后仍沿袭顺治时的定额。据《广西通志·教育志》对清代广西府州县学学额及贡额的统计,桂东地区的府学是一年一贡,州学三年两贡,县学两年一贡。桂西地区的府学一年一贡,但县学及州学多则三年或四年一贡。如庆远府的天河县学、河池州学为三年一贡,西林县学、思恩县学、东兰州学、太平土州学、天保县学、归顺州学、镇边县学、百色直隶厅学、恩阳州学、奉议州学、土田州学等都四年一贡。岁贡越多,也就是说在更高一级考试中胜出的机会也就越多,所以这些贡额的多少实际上也就与进士籍贯的空间分布暗合起来了。桂西地区的岁贡很少,考取的进士自然也就少了。
    桂西地区即便有了学校,但是教学质量不高。太平府是土司地区建学最早之地,太平府学创于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左州州学建于明成化年间,至清时仍办学,但教学质量不高,所以嘉庆五年(1800年)广西学政钱楷在《修学记》中慨言:“太平府介岭西极边,处诸土司界内,距安南一舍耳。其人多不文,养利为甚,左州次之。余上年八月按试诸生文,不得百之一二中程式,盖其地僻远,无经籍史书,选家时文亦不多购,唯以村塾师所授口义,递为秘传,又无书院、义学,明师老儒以讲肄之,虽欲使之迁善而未由。”(13) 从明成化年间到清嘉庆五年钱楷上书时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它的教学情况尚且如此差,其它地区的情况可想而知。有些地方虽有学校,但是应考仕人极少,泗城府建于乾隆五年(1740年),由于应考人数太少,所以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时出现调拨学额至别处的情况,“泗城府学十二名,系在所属凌云、西林两邑取进,该处童试止四五十人,西隆州学额取六名,童试不满二十人,不敷取进;郁林直隶州属之陆川县,童试六百余人,额取八名,每有可以取进之卷为成额所限,请以泗城府学、西隆州学各减去二名,加于陆川。”(14) 应考的人数都不够录取,所以才拨学额到桂东的陆川地区,这也证明了桂西地区教育水平的落后。
    教育事业的发达推动了文化水平的提升。桂东地区学校分布密集,教育水平高,培养出的人才也就较多,且多有建树。因此唐代时广西出现进士都集中在桂东地区的富川、博白、平南、阳朔、临桂等地。宋代进士的籍贯分布仍集中在桂东地区,桂西地区除庆远府的进士较多外,其他府均无。明代广西进士有239人,其中桂林府108人,柳州府34人,庆远府12人,梧州府32人,太平府1人,南宁府11人,浔州府7人,平乐府16人,思恩府3人,廉州府15人。镇安和泗城、思明府均无进士。(15) 这些数量及其分布规律明显呈现出进士东多西寡的格局。这种格局到清代仍然维持着。这在上文已经有详细描述。如桂林在清代就出了4名状元,仅次于江苏、浙江、安徽、山东四省,名列全国第五。而这4名状元均出自临桂县,陈继昌更是在嘉庆二十年(1815年)连中三元,获“三元及第”殊荣。这种荣誉在清代全国范围内仅两人获得,一人是苏州人,另一位即陈继昌。故桂林有“状元城”之美称。陈继昌的祖父陈宏谋亦是进士出身,在雍乾时期名重海内。雍正十一年(1733年),武宣县陈仁、陈旭兄弟同登甲科,时人谓之“二龙”。同治光绪年间,灌阳县的唐景崧、唐景崇、唐景崶同胞兄弟三人先后中式进士,钦点翰林,时人称之为“同胞三翰林”(16)。桂西地区只有南宁府地处河谷盆地,在桂西地区中属较发达的府,文教事业也较发达,涌现了大批进士。如宣化县的钟德祥于光绪二年(1876年)考中进士,官至五品。其弟钟德瑞及其子钟刚中分别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和三十年(1904年)考取进士,故其家族有“一门三进士”的美称(17)。其余的地区文教事业发展仍很迟缓。如白山土司至清道光时期仍是“自司官官族外,解汉语者甚稀”(18)。
    第三,交通发展状况东优西劣制约了进士的空间分布。交通是社会生产力系统的动脉和神经,社会生产力的各个要素就是通过这种动脉和神经连接起来,成为运动中的现实生产力的。“农业重在生产,商业利于运输。运输上有水陆两途,交通便利,则运费低廉,而成本轻,脱售自易,商业既易发展,农业亦因此发展,自不待言。”(19) 推而言之,交通便利,经济就发展,经济发展,文化事业自然也就提高。交通把人或物或信息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实现区域互补。从文化传播的意义上来说,交通就是一条文化交流的河流,通过交通路线上的信息及人员的往来,推动着路线两头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古代,科举制度实际上代表了汉族创造并得到统治者认同以及推广的文化。人是文化的主要载体,文化的传播是指以人为承载体的空间分布变化,迁移扩散是中国古代主要的文化扩散模式,拥有先进文化的人或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遂将该文化传播到了迁移地,它随着人这种载体的迁移而传播,很快形成传播点或小区,并随着迁移群体的发展壮大而兴盛。交通路线是文化传播的捷径,大量的移民沿着交通线一路迁移并散居各地,他们带来的文化与当地的民族文化互相交流融合,推动了当地文风的兴起。
    广西东部毗邻广东和湖南两省,这两省的经济和文化教育水平在清代时都高于广西,大量的湖广籍移民进入桂东地区经商或谋生,这也带动了桂东地区文化事业的发展。浔江、西江、桂江是联系两广与西南各地的重要水路交通线,桂林府、郁林直隶州、梧州府、浔州府等地区,地处广西与中原及江南沿海诸省如广东省交往的要道,交通便利。桂东地区在明清时期成为省外汉族移民的最主要迁入地。以桂林为例,它历来是中原腹地与岭南的重要通道和物资集散地,交通较发达,有通往湖南的桂林官道,通往安南的大道,通往广东的桂江水路,如此的便利条件吸引着大量中原移民来到桂林居住。这些汉族移民所带来的中原文化推动着桂林本地文化向更高层次发展,为进士的产生提供了可靠的文化保障。又如梧州,它位于西江水路的中心地段,水路交通极为便利,向东可溯江至广州,向北可溯水至柳州、桂林,沿湘江入湖南,转入长江水系,继而北上中原。向西可溯西江而上,经贵县,达南宁,再沿左右江西进至百色,最后进入云贵高原。“三江襟带,众水湾环,百粤咽喉,通衢四达”,这样的地理位置,使梧州自秦汉以来一直是岭西地区与岭东地区联系的重要水路门户。(20) 明代大量汉族移民进入梧州地区,成化年间两广总督军门常年驻扎此地,大量广东籍士卒云集,从而形成了一个移民集中区。清代梧州成为广西最发达的交通枢纽,吸引了大量的经济型移民,“商贾乐于贸迁,梧地遂成为广西巨镇。其村庄望衡对宇,聚处鳞次。盛隆之代,生齿日繁”(21)。便利的交通像一双无形的手,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也推动着梧州文教事业的发展。
    反观桂西地区,属于土司管辖之地,卫所分布较少。清代,这些地区仍是军事移民重点驻防之地,分布在交通沿线地区的呈孤岛状分布的汉族军事移民,人数与当地庞大的土著居民相比,并不占优势,虽然他们带来了中原的汉族文化,影响力却不如桂东等地。更重要的是这些地区均多山,自然条件十分恶劣,交通阻塞,无法形成对移民的天然吸引力。以红水河为例,高峰夹岸,河床深切,河面狭窄,航行艰难,对外交通十分不便。清代时庆远府的南丹州仍不通舟楫,山路崎岖。东兰州山岭重叠,道路崎岖,境内的红水河虽能行舟,但每年都有船遇险沉江,交通极为不便。至于作为桂西重要交通枢纽的百色,虽然在唐宋时期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但直至雍正初年才始建城,光绪元年由州升为直隶厅,但交通仍不太便利,“地当极边,万山重叠,惟厅治滨江,源出云南土富州,下达南宁,汇于郁水,铜运盐运与夫东道行商,帆樯时集别派,上溯西林之驮娘江、凌云之皈乐,可通小船,此外四乡不通舟楫。”在这样的闭塞交通状况下,百色厅所属之“恩阳人多朴鲁,勤力作,少事诗书,近年渐知向学。……上林土风质朴,不务诗书,但知耕种”(22)。文教事业自然难以企及。至于与桂西相毗邻的云南与贵州两省,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事业相对来说,都不甚发达,对广西地区产生重要影响自然也难以说得上了。所以桂西地区所接受的外省先进生产力的影响力也很弱。在上述合力的综合影响下,桂西地区的进士分布稀疏。
    综上所述,清代广西进士的空间分布呈现东多西寡的格局。这与桂东和桂西地区的经济发达,交通和文教事业密切相关。桂东地区由于自然条件较好,经济开发较早,发展水平较快,交通较便利,所以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水平较高,进士数量也较多。桂西地区由于自然环境较差,经济开发落后,交通闭塞,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迟缓,所以进士分布则较稀疏。在这些因素中,经济发展水平是最重要的,经济发达地区的进士分布总比较密集,经济落后地区的进士分布就较稀疏,这是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它发展的高低直接制约着清代广西进士的地理分布。
    注释:
    ①蒙荫昭、梁全进主编. 广西教育史[M].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249.
    ②明清进士题名碑录[C];杨新益等编著. 广西教育史——从汉代到清末[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222~248.
    ③钟文典主编. 广西通史[M]第一卷.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446.
    ④钟文典主编. 广西近代圩镇研究[M]. 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⑤(清)赵翼. 簷曝杂记[M]. 卷三. 中华书局,1982年:45.
    ⑥民国. 田西县志[M]. 第五编,经济产业.
    ⑦光绪. 新宁州志[M]. 卷二.
    ⑧广西区地方志编委会. 广西通志·教育志[M].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10.
    ⑨蒙荫昭、梁全进主编. 广西教育史[M].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198.
    ⑩广西区地方志编委会. 广西通志·教育志[M].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501.
    (11)广西区地方志编委会. 广西通志·教育志[M].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15.
    (12)张声震主编. 壮族通史(中)[M]. 北京:民族出版社,1997:797.
    (13)(清)谢启昆. 广西通志[M]. 卷一百三十九,建置略十四,学校七,太平府学.
    (14)(清)谢启昆. 广西通志[M]. 卷一百六十五,经政略十五,学制一.
    (15)广西区地方志编委会. 广西通志·教育志[M].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79.
    (16)梁精华. 广西科举史话[M].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115.
    (17)南宁市志·综合卷·人物志[M].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848.
    (18)(清)朱锦. 白山司志[M]卷九.
    (19)莫炳奎. 邕宁县志[M]卷二十九,民国二十六年铅印本.
    (20)梧州府志·重修梧州府志序[M].
    (21)(清)王栋. 苍梧县志[M]. 卷六.
    (22)(清)陈如金修. 百色厅志[M]. 卷三,台湾成文出版社 1967年据光绪十七年刊本影印:41、45~46. ^



返回2007年09期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