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史 |
清代甘肃书院时间分布特点成因分析
陈尚敏
【专题名称】明清史
【专 题 号】K24
【复印期号】2006年04期
【原文出处】《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兰州)2006年2期第68~73页
【作者简介】陈尚敏,西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陈尚敏(1969—),男,甘肃会宁人,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从事文献学、西北开发史研究
【日 期】2005-10-09
【关 键 词】清代/甘肃/书院
[中图分类号]K249(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162(2006)02-0068-06
清代甘肃有籍可考的书院共103所,其中新建93所,重建、重修前代书院10所。① 在新建书院中,有朝段可考者82所,占新建书院总数的89%;有明确年代可考者76所,占新建书院总数的82%。前代书院延至清代,以第一次重建或重修的时间为准,有明确朝段可考者5所。
表中可见,甘肃书院的设置大致分为四个阶段:自顺治朝至雍正朝,甘肃书院由空白开始走向萌芽,是甘肃书院的准备期;乾隆朝迎来了甘肃书院建设的高潮,并延及嘉庆朝;道、咸时期为甘肃书院建设的回落期;同、光两朝是甘肃书院建设的复兴阶段;清末实施“新政”,书院因改学堂而废止。与其他地区,如河南省书院设置情况相比,甘肃书院除了每个朝段设置的数量少之外,书院的发展准备期太长,整整花费了92年。在这将近一个世纪的时段里,甘肃仅有9所书院设立。“清代河南书院发展的总趋势是前期繁荣,尤以乾隆朝为最;后期衰落,尤以咸丰朝为甚。”“河南书院的发展与全国书院发展相一致,因此可以说,河南是清代书院发展中一个有代表性的地区。”[1] 比较可知,甘肃是清代书院发展中一个非代表性的地区。造成甘肃书院发展的原因,除了受到清廷的文教政策、国内政治时局的影响之外,与甘肃省本土的一些情况密切相关。现就清代甘肃书院时间分布特点的成因,略陈己见,敬请方家指正。
清代甘肃历朝书院设置
{K24q404.jpg}
一、清廷书院政策的干预
清代书院经历了由清初的禁止到康、雍、乾三朝的鼓励,再到鸦片战争之后,清廷对书院逐渐加强控制和管理的不同阶段。
明代中后期,书院讲会与结社蔚然成风,特别是东林书院讽议朝政,臧否人物,活跃了士人的思想,直接威胁到明廷的统治。清统治者鉴于此,对士子极力实行压制政策,顺治九年(1652)颁发的《训士卧碑文》规定:“军民一切利病,不许生员上书陈言。如有一言建白,以违制论,黜革治罪;生员不许纠党多人,立盟结社,把持官府,武断乡曲,所作文字,不许妄行刊刻。违者听提调官治罪。”[2] (卷395《礼部·学校·训士规条》)同年又谕告各省:“各提学官督率教官、生儒,务将平日所习经书义理,着实讲求躬行实践,不许别创书院,群聚党徒,及号召地方游食无行之徒,空谈废业,因则起奔竞之门,开请托之路。”[3] (《选举典》卷17《学校部》)“实际上扼杀了书院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自由讲学和议论朝政。”[4] (P778)终顺治朝,书院教育处于沉寂状态。但另一个方面,书院教育至清已存在了数百年之久,不可能在一朝皇帝任期就消除它的影响,何况清统治者并不像明朝那样对书院实行极端的禁毁政策,他们对一些有影响的书院给予一定的支持,顺治十四年(1657),从抚臣袁廓宇之请,修复衡阳石鼓书院。总之,顺治朝的书院政策表现出极大的摇摆性。河南在顺治朝建书院9所,[1] 即其显例。
康熙统治时期,清政权逐渐巩固,社会日趋安定,士人反清复明之心也开始泯灭,转而心向功名,以科举为业,读书人的增多与官学不足之间的矛盾,使书院成为补充官学的一种形式。康熙皇帝在熊赐履、范文程等人的影响下,对汉民族的先进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继位不久即提出“崇儒重道”的治国方略。现实的要求使康熙皇帝改变了清初禁止书院建设的态度,逐渐由默许而至鼓励。自康熙二十五年(1686)始,康熙皇帝先后为全国9个省份的19所书院赐书赐匾。有最高统治者的倡导,各地书院的建设也如雨后春笋,如浙江在康熙朝建书院56所,江苏20所,福建36所,江西61所。[5] (第5卷《清代》,P204)地处边远的甘肃亦有了书院的建设。静宁州陇干书院,本明成化年间建,后废。康熙五十五年(1717)知州黄廷钰重建。吴之珽《为黄廷钰创建陇干书院碑记》曰:“黄使君始成陇干书院于州治之东”,“以其暇日,宣扬圣化,养育人才。”[6](卷35《学校志·书院》)康熙三十六年(1697),靖远卫守备王三锡创建培风书院,记曰:“若夫崇兴文学,鼓励人才,区区此衷,不禁三致意焉。”“一切土木瓦石,工匠夫役,悉捐薄俸以办之,竭蹶三载,规模粗就,敦请学行端严者,尊为西席,招示城乡子弟,有志上进,无力读书者,咸得来学。”[6](卷35《学校志·书院》)雍正十一年(1733),清世宗正式谕令各省酌立书院,“朕临御以来,时时以教育人才为念。但稔闻书院之设,实有裨益者少,浮慕虚名者多。是以未曾饬令各省通行,盖欲徐徐有待,而后颁降谕旨也。近见各省大吏,渐知崇尚实政,不事沽名邀誉之为。而读书应举之人,亦颇能屏去浮嚣奔竞之习。则建立书院,择其省文行兼优之士读书其中,使之朝夕讲诵,整躬励行,有所成就,俾远近士子观感奋发,亦兴贤育才之一道也。督抚驻扎之所,为省会之地,著该督抚商酌举行,各赐帑金一千两。将来士子群居读书,须预为筹划,资其膏火,以垂永远。其不足者,在于存公银内支用。封疆大臣等并有化导士子之职,各宜殚心奉行,黜浮崇实,以储国家莆莪棫朴之选。如此则书院之设,有裨益于士习民风而无流弊,乃朕之所厚望也。”[2](卷395《礼部·学校·各省书院》)在诏书中,除了设立省级大书院外,对府州县书院经费管理也作了规定:“其余各省府州县书院,或绅士出资创办,或地方官拨公经理,俱申报该管官查核。”[2] (卷395《礼部·学校·各省书院》)世宗谕令的核心是加强官府对书院的管理和控制。这种重点发展,兼顾其余的提倡政策,给了书院一个明确合法的地位,同时也使各省有一两所书院占据了全省最高学府的位置,填补了历史上省一级无学校设置的空白。因而世宗这一谕令具有着划时代的意义。结果17个省的23所书院享受此项优惠政策,各获得“赐帑”千金的足额经费。甘肃兰山书院位列其中。省级大书院的设立,为各府州县书院树立了范式。有力地推动了府州县书院的发展。乾隆皇帝继承了雍正皇帝对书院的政策,使书院发展更上一层楼。乾隆元年谕曰:“书院之制,所以导进人才,广学校所不及。我世宗宪皇帝命设之省会,发帑金以资膏火,恩意至渥也。古者乡学之秀,始升于国,然其时诸侯之国皆有学。今府州县学并建,而无递升之法,国子监虽设于京师,而道里辽远,四方之士不能胥会,则书院即古诸侯之学也。居讲席者固宜老成宿望,而从游之士亦必立品勤学,争相濯磨,俾相观而善,庶人材成就,足备朝廷任使,不负教育之意。”[2] (卷395《礼部·学校·各省书院》)重申了雍正时期的书院政策,希望借助书院来实现培养人才的目的。
清代后期,伴随着官学的衰微,书院成为重要的育才场所,清廷加强了对书院的管理,宣宗道光二年(1822),“通谕各省督、抚与所属书院,务须认真稽查,延请品学兼优绅士,住院训课。”[2] (卷395《礼部·学校·各省书院》)道光十五年又下谕:“书院所以育才,今州县书院率多废圮,或以无品无学之人滥充山长,因循苟且,视为具文。著通谕各省督抚严饬地方官,兴复书院,选择山长不准以奉行虚文了事。”[7] (《学校考七·书院》)。此后各朝皇帝都有加强书院管理的谕告,无奈国势日衰,吏治败坏,一般官员对清廷之屡次谕令,皆视若具文。但也有部分督抚官员积极呼吁,力图振兴。陕甘总督左宗棠即遵循清政府的“敦切告诫”,采取措施,躬行实践,使甘肃书院教育一度出现兴复局面。
二、国内政治时局的影响
清初,西北局势不稳,从陇东到陇西,从陇中到陇南,战火连天,兵燹不断。时任三边总督的孟乔芳慨叹道:“寇乱数十年,民化青磷,田鞠茂草,无处不有荒田,无户不有绝丁”,“民间所种熟田,不过近城平衍之处,其余则荒芜弥望,久无耕耨之迹。”[8] (卷34《艺文》)这是河西、西宁、宁夏、兰州一带的情形;陇东一带,也是“无城不屠,无村不戮”,“所遗残民,十仅存一”。[9] (卷39《艺文》)发展教育,必须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局面,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百姓的生存都成问题,何谈兴学。
自康熙朝始,清政权逐渐巩固,并逐渐走向盛世,人心思定,士子向学,甘肃也开始了书院建设,虽然数量不多(仅有8所),但毕竟是清代甘肃书院建设的嚆矢。特别是雍正十一年(1733)谕令各省建立省级大书院,甘肃兰山书院的建立有力地推动了其他府州县书院的发展,为乾隆朝(1736—1795)甘肃书院建设高潮的到来准备着条件。另外,康、雍、乾三朝,清政府在西北实行民族隔离、扶助生产、蠲免粮草和救济灾荒等一系列防范与扶助相结合的民族政策,从而有效地稳住了它在西北的统治。[10] (PP. 370-372)同时也给西北发展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局面。云川书院在永昌城西,清乾隆十二年知县李炳文建,黄时《云川书院记》:“《易》曰:‘观人文以化成天下’,惟我朝为极盛焉,永地处边陲,近百余年来,登科第者三人,士气抑塞,风教颇未光,其需书院最急。”[6] (卷35《学校志·书院》)又酒泉书院,明建,后废,乾隆初知州黄文炜重建,其《酒泉书院记》:“三代之世,自辟雍畔官,党庠书序以达于闾左,莫不立之学焉,所以涵育英才,陶冶而成就之者,甚详而有法。我国家重熙累洽,文教覃敷,率土人士罔不蒸{K24Q403.JPG},而犹特颁恩诏,命督抚大宪,凡省会之地发公帑建书院,为之购书延师以劝之学,畀之膳修、膏火以安其心,其教养兴贤诚轶三代而上之,彼士之生于今者,何其幸也。”[6] (卷35《学校志·书院》)正当乾隆盛世,国泰民安,人心思定,官员以推行教化为己任,兴学之热情,溢于言表。多重因素使甘肃书院在乾隆朝的兴建达到高潮,终乾隆朝甘肃新建、修复书院28所,占清代甘肃书院总数的27%,并将兴建的劲头延续到嘉庆朝(1796—1820)。
道光(1821—1850)、咸丰(1851—1861)两朝,甘肃书院的发展出现回落趋势,这与清廷在鸦片战争之后,朝政废退,政局动荡,内忧外患接踵而来有关。但与河南的情况相比,它回落的势头不是那么强劲。河南在最盛的乾隆朝年均设置书院数为1.58所,最少的咸丰年间为0.45所,其比率为3.5∶1。[1] 则甘肃为1.5∶1。河南地处中原,相对靠近政治中心和东南沿海地区,更多地受到时局的影响,包括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及太平天国起义的战争破坏,其书院发展出现大幅度的倒退是不可避免的。甘肃地处西北边陲,受战争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小,所以书院发展的停滞和倒退幅度要小一些。
晚清,中国社会在列强的坚船利炮的进逼之下,被动地开始了社会转型,作为传统教育资源的书院为适应现实的要求,不断变革并融入到这一历史的进程之中。先是尝试着引入“西学”课程,最终实现改制。甘肃书院的变革肇始于“甲午战争”之后,光绪二十二年(1896),总督陶模率先在兰山、求古两书院添加算学。光绪二十四年(1898),兰州士绅刘尔炘在五泉书院引入算学、格致、舆地等西学课程。光绪二十七年(1901),清政府实行新政。兴学堂、育人才是新政的核心内容。改书院为学堂,大力发展近代新式教育是其举措之一。虽然清廷有书院改制的明确谕令,但大部分省份还处在观望和徘徊之中,因为科举未废,士子依旧醉心功名。伴随着光绪三十一年(1905)科举的废止,各地督抚闻风而动,全国性的书院改制进入到具体的实施阶段。据笔者统计,就在光绪三十一年前后,甘肃共有59所书院完成了改制。其中兰山、求古两所省级书院分别改为优级师范学堂和初级师范学堂,各府(直隶州)属书院改为中学堂,共计11所,除固原、安西、泾州三直隶州中学堂新建外,其他府(直隶州)均由书院改制,县(州)、乡村书院改为小学堂,共计46所。甘肃书院的改制基本遵循清廷谕令,原有的书院经费和学田划归学堂所有。书院的改制其实是对旧有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仅就书院改制一项,使甘肃学堂的学科建设初具规模,“各郡邑虽书院改造,按之学科,亦能完备”,原有书院经费等资源即“移以充用也”。[6] (卷35《学校志·书院》)从这个意义上讲,甘肃书院的改制有利于甘肃近代教育制度的迅速建立。同时,也意味着存在了千年之久的书院教育的终结。
三、甘肃设省对书院发展的推动
康熙年间,甘肃省的设立,对甘肃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清初,西北的行政建制沿袭明朝。康熙三年(1664),陕西布政使司分设左、右两个布政使,左驻西安,右驻巩昌(治今甘肃陇西县)。康熙六年(1667),改陕西右布政司为巩昌布政司,七年(1668),又改为甘肃布政使司,治所移至兰州。其后,陕甘总督驻兰州,甘肃遂成为西北的政治中心。
省治设立后,甘肃直接隶属于清廷,不仅各种信息畅通便捷,更能得到政策上的优惠。雍正十一年(1733),清政府谕令各省建立省级大书院,并赐足额经费(千金)予以支持。时隔两年,即雍正十三年(1735),时任甘肃巡抚的许容奉旨修建兰山书院,“筹膏奖,增月课,躬亲训迪,士风由是蒸蒸日上。”[6] (卷56《职官志·大吏传下》)兰山书院以其规模宏敞,藏书丰富,肄业人数众多(道光年间达到三、四百人),声名远播。在兰山书院的带动下,各府州县书院亦蓬勃发展:“雍正年间,命各省城设立书院,甘肃兰山书院因建焉,自是府州县俱仿行之。”[6] (卷35《学校志·书院》,秦维岳《建修五泉书院碑记》)“惟世宗宪皇帝敕直省各建书院,嗣是郡县守令亦仰承德意,所在创兴。”[6] (卷35《学校志·书院》,冯祖悦《甘泉书院碑记》)兰山书院的设立,无疑推动了各府州县书院的发展,并成为各省书院的范式,“兰山建书院,各书院之本立。”[6] (《学校志·书院》,孙承弼《灵文书院碑记》)光绪九年(1883),总督谭钟麟、学政陆廷黻在省会兰州建立求古书院。自此,甘肃就有两所省级大书院,成为全省士子肄业之处。兰山、求古两书院成为全省书院的龙头,陕甘分闱后,历次乡试,“每科中式者,两书院几占其半。”[11] (卷25)甘肃乡试定额40名,两书院每隔三年将会产生将近20名举人。
甘肃建省后,省会兰州自然成了全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成为全省的首要之地和首善之区。对书院教育发展来说,省会兰州拥有着多方面的有利因素,如人才荟萃、名院汇集、经济发达、人口众多、交通便利等,这些因素都会有利于书院教育的发展。从书院数量来看,兰州府属各县拥有着较多的书院,皋兰有书院4所,在全省县级行政区划中拥有的数量最多。靖远、河州分别有书院3所,在全省名列前茅。金县(榆中)和狄道(临洮)分别有2所书院。清代甘肃实现了书院教育的普及化,基本上每县(州、厅)都拥有一所书院。相对而言,兰州府是清代甘肃书院教育的发达地区,这与其所拥有的区位优势密不可分。换言之,是甘肃建省的结果。
甘肃建省初,乡试仍旧合闱陕西,甘肃士子长途跋涉,赴西安乡试,多有不便。有些士子“穷经皓首,一试无缘”。[6] (卷33《贡院》,总督左宗棠《奏请甘肃分闱疏》)后经左宗棠多方努力,兰州建贡院,陕甘分闱,每科中额40名,永成定制。光绪元年(1875),新皇帝登基,清廷令各省举行纪元恩科乡试,决定甘肃分闱,独自筹办。另外,分设学政,光绪二年(1876),甘肃分派了第一任学政,主持甘肃学务。甘肃分闱并分设学政,史无前例,千年旷举,足慰士心,有力地激发了陇原士子向学的热情,同时也推动了书院的发展。这一系列新举措能够付诸实施,是以甘肃设立省制为前提的。
四、左宗棠与同、光时期甘肃书院的复兴
左宗棠受命于危难之际,奉调陕甘总督,主办陕甘两省及西北其他一些地方事务。从同治五年(1866)至光绪六年(1880)的十余年时间里,左宗棠在戎马倥偬间隙,鼓励文武官吏和士民纷纷兴学。据不完全统计,左氏在任期间,先后新建书院15所,原有书院在兵事中毁去的,或年久失修废置的,此刻也先后修复,共计18所。[12] (PP. 254-256)
关于左宗棠陇原兴学,论者多有,本文并不想展开。需要补充的一点是,左宗棠把兴办教育、推广儒家文化,看成是他经营西北方略中重要一环。作为洋务运动的主将,左宗棠重视实业兴办、水利开凿、交通修建,更把教育放在兴省的高度。摆脱贫穷落后,消除社会动乱,是他发展地方教育的主要目标。正因为如此,我们就不难理解左宗棠除了拨用有限的地方财政,鼓励官民兴学并以身作则,捐俸捐廉外,甚至还冒险动用军费开支。
他来到甘肃,慨叹陇中苦瘠甲天下,“自有天地以来,此方不沾圣人教泽”。[13] (《札件》,P316)经过多年努力,他留给甘肃大地的不仅是新建、修复的数十所书院和数以百计的义学,更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兴复陇原教育过程中,他往往为崭露头角的甘肃士子而欢欣,为新建的宽敞书院而鼓舞,一介封疆大吏所表现出来的人文关怀精神,无论是在远去的封建专制时代,还是民主化的今日,都是极其可贵的。当政者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并能以身作则,身为表率,必将有利于地方事业的发展。
他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倡办书院和义学,广布儒家文化,渴望化民成俗,解决动乱根源。同治平乱后,新设化平厅,令有司建书院,教导回族子弟,有司推诿,宗棠立斥:“代生英杰,何地无才,顾视培植者如何耳。”“限三月内将书院修理完竣,大门题额,即以‘归儒’名之。”[11] (卷23)左宗棠《归儒书院碑记》:“人所别于禽兽者,何也?曰性善也。孩提之童子,孝弟发于性,虽戎与狄无异也。则就所发者,推之君臣之义从孝出也,夫妇朋友从弟出也。同本而异枝,滋乎此,必去乎彼也。故曰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虽然,性之善,戎狄无异也,而犯上作乱无所顾忌,中国有之矣,戎狄为尤甚,何也?曰此非性之异,教之异也。”[6] (卷35《学校志·书院》)此番议论,其立论不出儒家道统,同时还有着一种对儒家文化过于自尊的陈腐,左宗棠也许并不十分清楚民族冲突的社会根源。但在客观上,他重视民族地区的教育,有利于实现民族的平等,儒家文化在少数民族中的传播,有利于汉民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价值认同,对相互理解,消除彼此隔阂,无疑是有积极作用的。
五、余论
一个朝段书院建设数量有的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乾隆朝,甘肃书院设置最多,原因有以下三端:清廷对书院建设的鼓励政策;清王朝正处在盛世,国泰民安,人心思定,官员积极兴学;清政府在西北实行有利于西北发展的民族政策。有的主要是单一原因造成的,同、光两朝,全国书院建设处于低谷,而甘肃却迎来了一次书院建设的高潮,这是时任陕甘总督,被誉为“中兴名臣”的左宗棠经营西北的结果,他身居要职,具有着强大的干预能力,更能躬行实践,身为表率,慷慨解囊,捐俸助学,对其他官员是一种无形的示范作用。另外,甘肃省制的设立,对整个清代甘肃书院的发展都起着推动作用。
在清代甘肃书院发展中,由回民起义引发的战争对书院的破坏不容低估。包括顺治五年(1648)由米喇印、丁国栋领导的甘州回民起义;乾隆四十六年(1781)爆发于青海循化地区的苏四十三领导的回、撒拉哲赫林耶教派的反清起义;乾隆四十八年(1783)田五等人领导的甘肃通渭石峰堡起义;咸、同年间(1861—1873)在太平天国革命影响下爆发的陕甘回民大起义;光绪二十一年(1894)发生的河湟事变等。[14] 战乱所及,首先破坏的是书院建筑及公共设施。张国香《五泉书院修理经费碑记》:“骄乔悍勇,据为邸馆,桃李为薪,窗扇尽废,惟余数楹破厦,四壁残碑,与蓬蒿相掩映而已。”[6](卷35《学校志·书院》)“横经之士,日辗转于颠沛流离中。”[11] (卷23)其次,书院的日常经费主要通过发商生息的渠道获得,战乱中,商人破产,书院就断了经费来源。同治年间,为皋兰书院提供日常经费的茶商的破产,致使书院停学数载。再次,战乱中,无法进行正常的岁、科考试,甚至士子无法参加乡试。严重地挫伤了士人求学的热情。陕甘分闱之前,学政驻陕西三原县,每三年按临一次,自从同治元年回民起义爆发,“生、童未应试者十余年矣!”[11] (卷23)当时,甘肃士子应乡试要赴陕西西安,自战乱以来,“民俗凌夷,人心浮动,劫杀争夺视为故常,动辄啸聚多人,恣为不法,民间诗书已焚,经济困难,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11] (卷22)如此险恶的环境,士子必将断了登进的念头。
甘肃地处边远,地瘠民贫,书院修建及日常经费多来自官民捐纳,一座书院的修建到投入使用,往往因经费的短绌,时断时续,一波三折,但一场战火可能让耗尽众人心血的教育设施毁于一旦。战乱对教育的破坏还不只在于教育设施,它更能摧抑一地兴学的热情,这个损失是难以估量的。左宗棠督甘期间,重视少数民族的教育,其出发点无疑是为了大清王朝的统治,对民族起义的根源也许并不十分清楚,只是从一个有良知的士大夫的理念出发,深信在少数民族地区广布儒家文化,即能化民成俗,消除战乱的根源,在当时来说,也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注释:
①前人对清代甘肃书院的研究尚少。就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宣统《甘肃新通志》卷35《学校志·书院》对甘肃书院史料进行了收集整理,登录书院82所,辑录“书院碑记”和“书院记”以及“书院章程或条规”共计36篇。民国《甘肃通志稿》卷44《教育二·书院》基本遵此,无多新内容。其他地方志亦有书院情况的记录,但大多失之太略或语焉不详,稍有例外者如光绪《重修皋兰县志》和光绪《西宁府续志》对所在区域的书院有较为详尽的载录。当代书院学文献类著作如季啸凤主编《中国书院辞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附《中国书院名录》以现行政区为准,收甘肃书院57所,宁夏11所,青海13所,共计81所。清代甘肃政区包括今宁夏、青海地区。王炳照著《中国古代书院》(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附《各省(区)历代书院统计表》亦以现行政区为准,收甘肃书院62所,宁夏11所,青海3所,共计76所。两书对清代甘肃书院的统计有一定的出入,其中漏收、错收的地方亦不少。陈谷嘉、邓洪波主编《中国书院史资料》(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收录清代甘肃“书院碑记”、“书院章程或条规”共计29篇。一些综合性论著,如盛朗西著《中国书院制度》(中华书局1934年版);陈元晖著《中国古代书院制度》(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白新良著《中国古代书院发展史》(天津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胡青著《书院的社会功能及其文化特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陈谷嘉、邓洪波主编《中国书院制度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李国钧、王炳照主编《中国书院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多以南方书院为例,很少提及北方书院,更遑论甘肃书院了。一些专述性论文在取材上亦是如此,此类论文太多,从略。以甘肃书院为研究对象的论文有,蒋制心、张嘉馥《浅谈清代兰州的书院》(《兰州学刊》1987年第5期);王迎喜《简谈清代甘肃书院》(《西北史地》1988年第1期);漆子扬《甘肃书院考》(《西北史地》1994年第4期);王励勤《兰山书院及其他》载《悠久的甘肃历史》(甘肃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张世清《西北书院制度略论》(《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笔者从大量方志、金石录、书院志入手并参稽当代人的研究成果,考得清代甘肃有书院103所。并以历史的角度,分析其时间分布状况及其原因,对今天的教育发展提供借鉴。
【专 题 号】K24
【复印期号】2006年04期
【原文出处】《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兰州)2006年2期第68~73页
【作者简介】陈尚敏,西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陈尚敏(1969—),男,甘肃会宁人,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从事文献学、西北开发史研究
【内容提要】 | 在清代书院高度官学化的大背景下,甘肃实现了书院教育的普及,从省会到各府州县,甚至有些乡村,都有了书院教育。甘肃书院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准备、兴盛、回落、中兴和废止几个阶段。甘肃书院的发展一方面折射着清廷文教政策和国内时局的变化,同时也受甘肃本土条件的制约和影响。甘肃书院的发展和全国书院发展不相一致,因此可以说,甘肃是清代书院发展中一个非代表性地区。 |
【关 键 词】清代/甘肃/书院
清代甘肃有籍可考的书院共103所,其中新建93所,重建、重修前代书院10所。① 在新建书院中,有朝段可考者82所,占新建书院总数的89%;有明确年代可考者76所,占新建书院总数的82%。前代书院延至清代,以第一次重建或重修的时间为准,有明确朝段可考者5所。
表中可见,甘肃书院的设置大致分为四个阶段:自顺治朝至雍正朝,甘肃书院由空白开始走向萌芽,是甘肃书院的准备期;乾隆朝迎来了甘肃书院建设的高潮,并延及嘉庆朝;道、咸时期为甘肃书院建设的回落期;同、光两朝是甘肃书院建设的复兴阶段;清末实施“新政”,书院因改学堂而废止。与其他地区,如河南省书院设置情况相比,甘肃书院除了每个朝段设置的数量少之外,书院的发展准备期太长,整整花费了92年。在这将近一个世纪的时段里,甘肃仅有9所书院设立。“清代河南书院发展的总趋势是前期繁荣,尤以乾隆朝为最;后期衰落,尤以咸丰朝为甚。”“河南书院的发展与全国书院发展相一致,因此可以说,河南是清代书院发展中一个有代表性的地区。”[1] 比较可知,甘肃是清代书院发展中一个非代表性的地区。造成甘肃书院发展的原因,除了受到清廷的文教政策、国内政治时局的影响之外,与甘肃省本土的一些情况密切相关。现就清代甘肃书院时间分布特点的成因,略陈己见,敬请方家指正。
清代甘肃历朝书院设置
{K24q404.jpg}
一、清廷书院政策的干预
清代书院经历了由清初的禁止到康、雍、乾三朝的鼓励,再到鸦片战争之后,清廷对书院逐渐加强控制和管理的不同阶段。
明代中后期,书院讲会与结社蔚然成风,特别是东林书院讽议朝政,臧否人物,活跃了士人的思想,直接威胁到明廷的统治。清统治者鉴于此,对士子极力实行压制政策,顺治九年(1652)颁发的《训士卧碑文》规定:“军民一切利病,不许生员上书陈言。如有一言建白,以违制论,黜革治罪;生员不许纠党多人,立盟结社,把持官府,武断乡曲,所作文字,不许妄行刊刻。违者听提调官治罪。”[2] (卷395《礼部·学校·训士规条》)同年又谕告各省:“各提学官督率教官、生儒,务将平日所习经书义理,着实讲求躬行实践,不许别创书院,群聚党徒,及号召地方游食无行之徒,空谈废业,因则起奔竞之门,开请托之路。”[3] (《选举典》卷17《学校部》)“实际上扼杀了书院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自由讲学和议论朝政。”[4] (P778)终顺治朝,书院教育处于沉寂状态。但另一个方面,书院教育至清已存在了数百年之久,不可能在一朝皇帝任期就消除它的影响,何况清统治者并不像明朝那样对书院实行极端的禁毁政策,他们对一些有影响的书院给予一定的支持,顺治十四年(1657),从抚臣袁廓宇之请,修复衡阳石鼓书院。总之,顺治朝的书院政策表现出极大的摇摆性。河南在顺治朝建书院9所,[1] 即其显例。
康熙统治时期,清政权逐渐巩固,社会日趋安定,士人反清复明之心也开始泯灭,转而心向功名,以科举为业,读书人的增多与官学不足之间的矛盾,使书院成为补充官学的一种形式。康熙皇帝在熊赐履、范文程等人的影响下,对汉民族的先进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继位不久即提出“崇儒重道”的治国方略。现实的要求使康熙皇帝改变了清初禁止书院建设的态度,逐渐由默许而至鼓励。自康熙二十五年(1686)始,康熙皇帝先后为全国9个省份的19所书院赐书赐匾。有最高统治者的倡导,各地书院的建设也如雨后春笋,如浙江在康熙朝建书院56所,江苏20所,福建36所,江西61所。[5] (第5卷《清代》,P204)地处边远的甘肃亦有了书院的建设。静宁州陇干书院,本明成化年间建,后废。康熙五十五年(1717)知州黄廷钰重建。吴之珽《为黄廷钰创建陇干书院碑记》曰:“黄使君始成陇干书院于州治之东”,“以其暇日,宣扬圣化,养育人才。”[6](卷35《学校志·书院》)康熙三十六年(1697),靖远卫守备王三锡创建培风书院,记曰:“若夫崇兴文学,鼓励人才,区区此衷,不禁三致意焉。”“一切土木瓦石,工匠夫役,悉捐薄俸以办之,竭蹶三载,规模粗就,敦请学行端严者,尊为西席,招示城乡子弟,有志上进,无力读书者,咸得来学。”[6](卷35《学校志·书院》)雍正十一年(1733),清世宗正式谕令各省酌立书院,“朕临御以来,时时以教育人才为念。但稔闻书院之设,实有裨益者少,浮慕虚名者多。是以未曾饬令各省通行,盖欲徐徐有待,而后颁降谕旨也。近见各省大吏,渐知崇尚实政,不事沽名邀誉之为。而读书应举之人,亦颇能屏去浮嚣奔竞之习。则建立书院,择其省文行兼优之士读书其中,使之朝夕讲诵,整躬励行,有所成就,俾远近士子观感奋发,亦兴贤育才之一道也。督抚驻扎之所,为省会之地,著该督抚商酌举行,各赐帑金一千两。将来士子群居读书,须预为筹划,资其膏火,以垂永远。其不足者,在于存公银内支用。封疆大臣等并有化导士子之职,各宜殚心奉行,黜浮崇实,以储国家莆莪棫朴之选。如此则书院之设,有裨益于士习民风而无流弊,乃朕之所厚望也。”[2](卷395《礼部·学校·各省书院》)在诏书中,除了设立省级大书院外,对府州县书院经费管理也作了规定:“其余各省府州县书院,或绅士出资创办,或地方官拨公经理,俱申报该管官查核。”[2] (卷395《礼部·学校·各省书院》)世宗谕令的核心是加强官府对书院的管理和控制。这种重点发展,兼顾其余的提倡政策,给了书院一个明确合法的地位,同时也使各省有一两所书院占据了全省最高学府的位置,填补了历史上省一级无学校设置的空白。因而世宗这一谕令具有着划时代的意义。结果17个省的23所书院享受此项优惠政策,各获得“赐帑”千金的足额经费。甘肃兰山书院位列其中。省级大书院的设立,为各府州县书院树立了范式。有力地推动了府州县书院的发展。乾隆皇帝继承了雍正皇帝对书院的政策,使书院发展更上一层楼。乾隆元年谕曰:“书院之制,所以导进人才,广学校所不及。我世宗宪皇帝命设之省会,发帑金以资膏火,恩意至渥也。古者乡学之秀,始升于国,然其时诸侯之国皆有学。今府州县学并建,而无递升之法,国子监虽设于京师,而道里辽远,四方之士不能胥会,则书院即古诸侯之学也。居讲席者固宜老成宿望,而从游之士亦必立品勤学,争相濯磨,俾相观而善,庶人材成就,足备朝廷任使,不负教育之意。”[2] (卷395《礼部·学校·各省书院》)重申了雍正时期的书院政策,希望借助书院来实现培养人才的目的。
清代后期,伴随着官学的衰微,书院成为重要的育才场所,清廷加强了对书院的管理,宣宗道光二年(1822),“通谕各省督、抚与所属书院,务须认真稽查,延请品学兼优绅士,住院训课。”[2] (卷395《礼部·学校·各省书院》)道光十五年又下谕:“书院所以育才,今州县书院率多废圮,或以无品无学之人滥充山长,因循苟且,视为具文。著通谕各省督抚严饬地方官,兴复书院,选择山长不准以奉行虚文了事。”[7] (《学校考七·书院》)。此后各朝皇帝都有加强书院管理的谕告,无奈国势日衰,吏治败坏,一般官员对清廷之屡次谕令,皆视若具文。但也有部分督抚官员积极呼吁,力图振兴。陕甘总督左宗棠即遵循清政府的“敦切告诫”,采取措施,躬行实践,使甘肃书院教育一度出现兴复局面。
二、国内政治时局的影响
清初,西北局势不稳,从陇东到陇西,从陇中到陇南,战火连天,兵燹不断。时任三边总督的孟乔芳慨叹道:“寇乱数十年,民化青磷,田鞠茂草,无处不有荒田,无户不有绝丁”,“民间所种熟田,不过近城平衍之处,其余则荒芜弥望,久无耕耨之迹。”[8] (卷34《艺文》)这是河西、西宁、宁夏、兰州一带的情形;陇东一带,也是“无城不屠,无村不戮”,“所遗残民,十仅存一”。[9] (卷39《艺文》)发展教育,必须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局面,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百姓的生存都成问题,何谈兴学。
自康熙朝始,清政权逐渐巩固,并逐渐走向盛世,人心思定,士子向学,甘肃也开始了书院建设,虽然数量不多(仅有8所),但毕竟是清代甘肃书院建设的嚆矢。特别是雍正十一年(1733)谕令各省建立省级大书院,甘肃兰山书院的建立有力地推动了其他府州县书院的发展,为乾隆朝(1736—1795)甘肃书院建设高潮的到来准备着条件。另外,康、雍、乾三朝,清政府在西北实行民族隔离、扶助生产、蠲免粮草和救济灾荒等一系列防范与扶助相结合的民族政策,从而有效地稳住了它在西北的统治。[10] (PP. 370-372)同时也给西北发展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局面。云川书院在永昌城西,清乾隆十二年知县李炳文建,黄时《云川书院记》:“《易》曰:‘观人文以化成天下’,惟我朝为极盛焉,永地处边陲,近百余年来,登科第者三人,士气抑塞,风教颇未光,其需书院最急。”[6] (卷35《学校志·书院》)又酒泉书院,明建,后废,乾隆初知州黄文炜重建,其《酒泉书院记》:“三代之世,自辟雍畔官,党庠书序以达于闾左,莫不立之学焉,所以涵育英才,陶冶而成就之者,甚详而有法。我国家重熙累洽,文教覃敷,率土人士罔不蒸{K24Q403.JPG},而犹特颁恩诏,命督抚大宪,凡省会之地发公帑建书院,为之购书延师以劝之学,畀之膳修、膏火以安其心,其教养兴贤诚轶三代而上之,彼士之生于今者,何其幸也。”[6] (卷35《学校志·书院》)正当乾隆盛世,国泰民安,人心思定,官员以推行教化为己任,兴学之热情,溢于言表。多重因素使甘肃书院在乾隆朝的兴建达到高潮,终乾隆朝甘肃新建、修复书院28所,占清代甘肃书院总数的27%,并将兴建的劲头延续到嘉庆朝(1796—1820)。
道光(1821—1850)、咸丰(1851—1861)两朝,甘肃书院的发展出现回落趋势,这与清廷在鸦片战争之后,朝政废退,政局动荡,内忧外患接踵而来有关。但与河南的情况相比,它回落的势头不是那么强劲。河南在最盛的乾隆朝年均设置书院数为1.58所,最少的咸丰年间为0.45所,其比率为3.5∶1。[1] 则甘肃为1.5∶1。河南地处中原,相对靠近政治中心和东南沿海地区,更多地受到时局的影响,包括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及太平天国起义的战争破坏,其书院发展出现大幅度的倒退是不可避免的。甘肃地处西北边陲,受战争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小,所以书院发展的停滞和倒退幅度要小一些。
晚清,中国社会在列强的坚船利炮的进逼之下,被动地开始了社会转型,作为传统教育资源的书院为适应现实的要求,不断变革并融入到这一历史的进程之中。先是尝试着引入“西学”课程,最终实现改制。甘肃书院的变革肇始于“甲午战争”之后,光绪二十二年(1896),总督陶模率先在兰山、求古两书院添加算学。光绪二十四年(1898),兰州士绅刘尔炘在五泉书院引入算学、格致、舆地等西学课程。光绪二十七年(1901),清政府实行新政。兴学堂、育人才是新政的核心内容。改书院为学堂,大力发展近代新式教育是其举措之一。虽然清廷有书院改制的明确谕令,但大部分省份还处在观望和徘徊之中,因为科举未废,士子依旧醉心功名。伴随着光绪三十一年(1905)科举的废止,各地督抚闻风而动,全国性的书院改制进入到具体的实施阶段。据笔者统计,就在光绪三十一年前后,甘肃共有59所书院完成了改制。其中兰山、求古两所省级书院分别改为优级师范学堂和初级师范学堂,各府(直隶州)属书院改为中学堂,共计11所,除固原、安西、泾州三直隶州中学堂新建外,其他府(直隶州)均由书院改制,县(州)、乡村书院改为小学堂,共计46所。甘肃书院的改制基本遵循清廷谕令,原有的书院经费和学田划归学堂所有。书院的改制其实是对旧有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仅就书院改制一项,使甘肃学堂的学科建设初具规模,“各郡邑虽书院改造,按之学科,亦能完备”,原有书院经费等资源即“移以充用也”。[6] (卷35《学校志·书院》)从这个意义上讲,甘肃书院的改制有利于甘肃近代教育制度的迅速建立。同时,也意味着存在了千年之久的书院教育的终结。
三、甘肃设省对书院发展的推动
康熙年间,甘肃省的设立,对甘肃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清初,西北的行政建制沿袭明朝。康熙三年(1664),陕西布政使司分设左、右两个布政使,左驻西安,右驻巩昌(治今甘肃陇西县)。康熙六年(1667),改陕西右布政司为巩昌布政司,七年(1668),又改为甘肃布政使司,治所移至兰州。其后,陕甘总督驻兰州,甘肃遂成为西北的政治中心。
省治设立后,甘肃直接隶属于清廷,不仅各种信息畅通便捷,更能得到政策上的优惠。雍正十一年(1733),清政府谕令各省建立省级大书院,并赐足额经费(千金)予以支持。时隔两年,即雍正十三年(1735),时任甘肃巡抚的许容奉旨修建兰山书院,“筹膏奖,增月课,躬亲训迪,士风由是蒸蒸日上。”[6] (卷56《职官志·大吏传下》)兰山书院以其规模宏敞,藏书丰富,肄业人数众多(道光年间达到三、四百人),声名远播。在兰山书院的带动下,各府州县书院亦蓬勃发展:“雍正年间,命各省城设立书院,甘肃兰山书院因建焉,自是府州县俱仿行之。”[6] (卷35《学校志·书院》,秦维岳《建修五泉书院碑记》)“惟世宗宪皇帝敕直省各建书院,嗣是郡县守令亦仰承德意,所在创兴。”[6] (卷35《学校志·书院》,冯祖悦《甘泉书院碑记》)兰山书院的设立,无疑推动了各府州县书院的发展,并成为各省书院的范式,“兰山建书院,各书院之本立。”[6] (《学校志·书院》,孙承弼《灵文书院碑记》)光绪九年(1883),总督谭钟麟、学政陆廷黻在省会兰州建立求古书院。自此,甘肃就有两所省级大书院,成为全省士子肄业之处。兰山、求古两书院成为全省书院的龙头,陕甘分闱后,历次乡试,“每科中式者,两书院几占其半。”[11] (卷25)甘肃乡试定额40名,两书院每隔三年将会产生将近20名举人。
甘肃建省后,省会兰州自然成了全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成为全省的首要之地和首善之区。对书院教育发展来说,省会兰州拥有着多方面的有利因素,如人才荟萃、名院汇集、经济发达、人口众多、交通便利等,这些因素都会有利于书院教育的发展。从书院数量来看,兰州府属各县拥有着较多的书院,皋兰有书院4所,在全省县级行政区划中拥有的数量最多。靖远、河州分别有书院3所,在全省名列前茅。金县(榆中)和狄道(临洮)分别有2所书院。清代甘肃实现了书院教育的普及化,基本上每县(州、厅)都拥有一所书院。相对而言,兰州府是清代甘肃书院教育的发达地区,这与其所拥有的区位优势密不可分。换言之,是甘肃建省的结果。
甘肃建省初,乡试仍旧合闱陕西,甘肃士子长途跋涉,赴西安乡试,多有不便。有些士子“穷经皓首,一试无缘”。[6] (卷33《贡院》,总督左宗棠《奏请甘肃分闱疏》)后经左宗棠多方努力,兰州建贡院,陕甘分闱,每科中额40名,永成定制。光绪元年(1875),新皇帝登基,清廷令各省举行纪元恩科乡试,决定甘肃分闱,独自筹办。另外,分设学政,光绪二年(1876),甘肃分派了第一任学政,主持甘肃学务。甘肃分闱并分设学政,史无前例,千年旷举,足慰士心,有力地激发了陇原士子向学的热情,同时也推动了书院的发展。这一系列新举措能够付诸实施,是以甘肃设立省制为前提的。
四、左宗棠与同、光时期甘肃书院的复兴
左宗棠受命于危难之际,奉调陕甘总督,主办陕甘两省及西北其他一些地方事务。从同治五年(1866)至光绪六年(1880)的十余年时间里,左宗棠在戎马倥偬间隙,鼓励文武官吏和士民纷纷兴学。据不完全统计,左氏在任期间,先后新建书院15所,原有书院在兵事中毁去的,或年久失修废置的,此刻也先后修复,共计18所。[12] (PP. 254-256)
关于左宗棠陇原兴学,论者多有,本文并不想展开。需要补充的一点是,左宗棠把兴办教育、推广儒家文化,看成是他经营西北方略中重要一环。作为洋务运动的主将,左宗棠重视实业兴办、水利开凿、交通修建,更把教育放在兴省的高度。摆脱贫穷落后,消除社会动乱,是他发展地方教育的主要目标。正因为如此,我们就不难理解左宗棠除了拨用有限的地方财政,鼓励官民兴学并以身作则,捐俸捐廉外,甚至还冒险动用军费开支。
他来到甘肃,慨叹陇中苦瘠甲天下,“自有天地以来,此方不沾圣人教泽”。[13] (《札件》,P316)经过多年努力,他留给甘肃大地的不仅是新建、修复的数十所书院和数以百计的义学,更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兴复陇原教育过程中,他往往为崭露头角的甘肃士子而欢欣,为新建的宽敞书院而鼓舞,一介封疆大吏所表现出来的人文关怀精神,无论是在远去的封建专制时代,还是民主化的今日,都是极其可贵的。当政者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并能以身作则,身为表率,必将有利于地方事业的发展。
他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倡办书院和义学,广布儒家文化,渴望化民成俗,解决动乱根源。同治平乱后,新设化平厅,令有司建书院,教导回族子弟,有司推诿,宗棠立斥:“代生英杰,何地无才,顾视培植者如何耳。”“限三月内将书院修理完竣,大门题额,即以‘归儒’名之。”[11] (卷23)左宗棠《归儒书院碑记》:“人所别于禽兽者,何也?曰性善也。孩提之童子,孝弟发于性,虽戎与狄无异也。则就所发者,推之君臣之义从孝出也,夫妇朋友从弟出也。同本而异枝,滋乎此,必去乎彼也。故曰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虽然,性之善,戎狄无异也,而犯上作乱无所顾忌,中国有之矣,戎狄为尤甚,何也?曰此非性之异,教之异也。”[6] (卷35《学校志·书院》)此番议论,其立论不出儒家道统,同时还有着一种对儒家文化过于自尊的陈腐,左宗棠也许并不十分清楚民族冲突的社会根源。但在客观上,他重视民族地区的教育,有利于实现民族的平等,儒家文化在少数民族中的传播,有利于汉民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价值认同,对相互理解,消除彼此隔阂,无疑是有积极作用的。
五、余论
一个朝段书院建设数量有的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乾隆朝,甘肃书院设置最多,原因有以下三端:清廷对书院建设的鼓励政策;清王朝正处在盛世,国泰民安,人心思定,官员积极兴学;清政府在西北实行有利于西北发展的民族政策。有的主要是单一原因造成的,同、光两朝,全国书院建设处于低谷,而甘肃却迎来了一次书院建设的高潮,这是时任陕甘总督,被誉为“中兴名臣”的左宗棠经营西北的结果,他身居要职,具有着强大的干预能力,更能躬行实践,身为表率,慷慨解囊,捐俸助学,对其他官员是一种无形的示范作用。另外,甘肃省制的设立,对整个清代甘肃书院的发展都起着推动作用。
在清代甘肃书院发展中,由回民起义引发的战争对书院的破坏不容低估。包括顺治五年(1648)由米喇印、丁国栋领导的甘州回民起义;乾隆四十六年(1781)爆发于青海循化地区的苏四十三领导的回、撒拉哲赫林耶教派的反清起义;乾隆四十八年(1783)田五等人领导的甘肃通渭石峰堡起义;咸、同年间(1861—1873)在太平天国革命影响下爆发的陕甘回民大起义;光绪二十一年(1894)发生的河湟事变等。[14] 战乱所及,首先破坏的是书院建筑及公共设施。张国香《五泉书院修理经费碑记》:“骄乔悍勇,据为邸馆,桃李为薪,窗扇尽废,惟余数楹破厦,四壁残碑,与蓬蒿相掩映而已。”[6](卷35《学校志·书院》)“横经之士,日辗转于颠沛流离中。”[11] (卷23)其次,书院的日常经费主要通过发商生息的渠道获得,战乱中,商人破产,书院就断了经费来源。同治年间,为皋兰书院提供日常经费的茶商的破产,致使书院停学数载。再次,战乱中,无法进行正常的岁、科考试,甚至士子无法参加乡试。严重地挫伤了士人求学的热情。陕甘分闱之前,学政驻陕西三原县,每三年按临一次,自从同治元年回民起义爆发,“生、童未应试者十余年矣!”[11] (卷23)当时,甘肃士子应乡试要赴陕西西安,自战乱以来,“民俗凌夷,人心浮动,劫杀争夺视为故常,动辄啸聚多人,恣为不法,民间诗书已焚,经济困难,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11] (卷22)如此险恶的环境,士子必将断了登进的念头。
甘肃地处边远,地瘠民贫,书院修建及日常经费多来自官民捐纳,一座书院的修建到投入使用,往往因经费的短绌,时断时续,一波三折,但一场战火可能让耗尽众人心血的教育设施毁于一旦。战乱对教育的破坏还不只在于教育设施,它更能摧抑一地兴学的热情,这个损失是难以估量的。左宗棠督甘期间,重视少数民族的教育,其出发点无疑是为了大清王朝的统治,对民族起义的根源也许并不十分清楚,只是从一个有良知的士大夫的理念出发,深信在少数民族地区广布儒家文化,即能化民成俗,消除战乱的根源,在当时来说,也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注释:
①前人对清代甘肃书院的研究尚少。就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宣统《甘肃新通志》卷35《学校志·书院》对甘肃书院史料进行了收集整理,登录书院82所,辑录“书院碑记”和“书院记”以及“书院章程或条规”共计36篇。民国《甘肃通志稿》卷44《教育二·书院》基本遵此,无多新内容。其他地方志亦有书院情况的记录,但大多失之太略或语焉不详,稍有例外者如光绪《重修皋兰县志》和光绪《西宁府续志》对所在区域的书院有较为详尽的载录。当代书院学文献类著作如季啸凤主编《中国书院辞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附《中国书院名录》以现行政区为准,收甘肃书院57所,宁夏11所,青海13所,共计81所。清代甘肃政区包括今宁夏、青海地区。王炳照著《中国古代书院》(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附《各省(区)历代书院统计表》亦以现行政区为准,收甘肃书院62所,宁夏11所,青海3所,共计76所。两书对清代甘肃书院的统计有一定的出入,其中漏收、错收的地方亦不少。陈谷嘉、邓洪波主编《中国书院史资料》(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收录清代甘肃“书院碑记”、“书院章程或条规”共计29篇。一些综合性论著,如盛朗西著《中国书院制度》(中华书局1934年版);陈元晖著《中国古代书院制度》(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白新良著《中国古代书院发展史》(天津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胡青著《书院的社会功能及其文化特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陈谷嘉、邓洪波主编《中国书院制度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李国钧、王炳照主编《中国书院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多以南方书院为例,很少提及北方书院,更遑论甘肃书院了。一些专述性论文在取材上亦是如此,此类论文太多,从略。以甘肃书院为研究对象的论文有,蒋制心、张嘉馥《浅谈清代兰州的书院》(《兰州学刊》1987年第5期);王迎喜《简谈清代甘肃书院》(《西北史地》1988年第1期);漆子扬《甘肃书院考》(《西北史地》1994年第4期);王励勤《兰山书院及其他》载《悠久的甘肃历史》(甘肃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张世清《西北书院制度略论》(《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笔者从大量方志、金石录、书院志入手并参稽当代人的研究成果,考得清代甘肃有书院103所。并以历史的角度,分析其时间分布状况及其原因,对今天的教育发展提供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