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史 |
理论的崩溃与理想的幻灭
——明代中后期的仕风与士风
谢景芳
【专题名称】明清史
【专 题 号】K24
【复印期号】1998年03期
【原文出处】《学习与探索》(哈尔滨)1998年01期第124~131页
【作者简介】谢景芳,1955年生,吉林省洮南县人。1985年于东北师范大学获史学硕士,现为黑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从事明清史研究。
一
欲准确评价朱元璋的政治素养当然并非易事,但这个出身卑贱的最高权力所有者在政治上表现出对权力的绝对独裁却不难解释。这不仅因为有其前历代王朝及其统治者为他奠定了已有的基础和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他自己特殊的人生经历也告诉他:有了政权就有了一切,丧失政权就丧失了一切。因此,“家天下”的朱元璋不仅毅然废除宰相制度,让百官直接对自己负责,还要求天下臣民无条件效忠、服从自己的意志。为达到这一目的,朱元璋自然借用高官厚禄为诱饵,大力开办学校教育并实行八股经义取士制度,以更有效地牢笼天下心智和人才。
明代实施八股经义取士后,明人曾认为这是将文彩与经义结合一举两得的好办法。它一反唐代及其后科举偏重选才而轻德的失误,既可以约束读书人达到深悉儒家伦理道德、忠君爱国的道理;又可以其文思技巧拔得真才实学。其实,随明代科举制伴生的弊端已伴随着明中期社会矛盾的不断积累而陷入难以克服的矛盾之中。政治上的专制腐败;社会动荡、边事不宁;经济的衰敝及流民问题的尖锐等,都使理学教条的灌输失去了人心。在艰难中挣扎的人们,朝难保夕,求生无术,哪里还会相信灭欲的“天理”。与明代以前的大王朝相比,进入明中期的不到一百年中,政治屠杀和恐怖、内战、农民起义、边患接连不断,天下富庶、稳定的局面几乎没有出现过。读书人不能不对理学的用途提出疑问。八股经义已成为士子弋取功名的工具。他们不仅不能、也不准许有对儒家经典的真正研究,八股文章反束缚了他们的才思。明初政治从造士、选士到养士实现了对知识分子彻头彻尾、彻里彻外的管制。这是一个无志气、无锐气、无朝气、无生气的王朝。明代大儒薛瑄也不得不感慨这一点:“古之为士者,即自广其学,而充其道矣。进而有为也,必以其义,而推其有于人人。至于得失之际,初无介于怀焉。后之人不然,修于己者不力,而侥幸于名位之得。得则意气横肆,以矜骇于庸人之耳目,以求遂其尕颐之利欲,而及人之实,未必有也;不得则悄然忧,爽然叹,立若无所自容。”〔1 〕英宗时被宦官迫害致死的朝臣刘球更直截了当地指出:当时“为师者之教徒以得进士为期,为弟子者之学,徒欲举进士而止。于是有剽掇记录已陈之言,以希逢合乎主司之意,侥幸其捷则弃之。”〔2〕因此,进入明中期, 士风颓败已成为令统治者担忧的主要问题之一。当明英宗发动“夺门之变”后的天顺初年,任首辅大学士的李贤便将整顿士风与致治的关系提到日程上来,建议英宗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并采取措施,“戒欺诞以励诚实,疾奔竞以惜恬退,黜贪墨以重清廉,抑侥幸之徒绝谄佞之辈。”〔3〕不过, 他与人谈到,“今天下之士奔竞之习未止,而廉退之节少见,岂世道日降而人不复古欤?亦上之人有以使然欤?不能无疑于是也。”〔4〕可见, 他当时还没有找到士习颓废不振的病根。
但是,李贤的观察不错。进入明中期,士习士风的变化的确已明显成为社会是否安定的晴雨表。在封建社会结构中,士为四民之首,即被认为秀民,是社会道德良心的标识,是民风民俗因之以成的表率;另一方面,士又为官僚队伍的后备力量,其素质之好坏、水平能力之高下,直接关系到仕风的好坏与政治是否清明。科举制度及与之相关的教育制度,在明代既然已经以理学的强化灌输为指挥棒,其目的在于培养消弥个性与无条件忠顺的奴才,其结果自然是担当敢任、正直耿介者少;而钻营贪墨、侥幸者多。正如晚清思想家冯桂芬在《改科举议》中所揭示的那样:“明祖以枭雄阴鸷猜忌驭天下,惧天下瑰伟绝特之士,起而与为难;以为经义诗赋,皆将借经于读书稽古,不啻傅虎以翼,终且不可制。求一途可以禁锢生人之心思材力,不能复为读书稽古有用之学者,莫善于时文,故毅然用之。其事为孔、孟明现载道之事;其术为唐宗英雄入彀之术;其心为始皇焚书坑儒之心。抑之以点名、搜索防弊之法,以折其廉耻;扬之以鹿鸣、琼林优异之典,以生其歆羡,三年一科,今科失而来科可得,一科复一科,转瞬而其人已老,不能为我患,而明祖之愿毕矣。意在败坏天下之人才,非欲造就天下之人才。”〔5〕
由此可知,明代所谓科举衡人以“德”的改革,其实已使科举不再是选拔人才的方法,而是利用科举作为灌输理学说教的工具。至此,专制君主牢笼天下士心的科举制已由选才到选德(以知晓理学教条代替道德实践)走入摧残人才的死胡同。尽管明代中后期仕风与士风日益恶化并非仅此一因,但当人们将讲习并攻读儒家著作仅仅看作为博取功名利禄的手段时,当人们因此而将儒家思想教条化、极端化时,即自然导致“真风告逝,大伪斯兴,闾阎懈廉退之节,市朝驱易进之心”〔6〕, 人们怀疑并背弃这种理论的日子就已不会遥远了。
二
必须承认,尽管明英宗之后,明代的仕风与士风正在发生变化,但在宪宗和孝宗两朝四十余年中,统治阶级仍试图进行各方面的调整期于挽救。随后由于武宗荒政,太监刘瑾专权,终使官场颓风日显,本已恶化的士风更是江河日下。到嘉靖严嵩专政之时,人们似已感到难以挽回的人心惟伪末世的到来:无可奈何的失望、怨望甚至绝望情绪笼罩了朝野。
正德年间,王阳明有感于“世衰俗降”,苦恼万分,在与友人的书信中他尖锐地指出:“近世所谓道德,功名而已;所谓功名,富贵而已。”〔7〕他认为:“世之学者,章绘句琢以夸俗,诡心色取, 相饰以伪,谓圣人之道劳苦无功,非复人之所可为,而徒取辩于言词之间;古之人有终身不能究者,今吾皆能言其略,自以为若是亦足矣,而圣人之学遂废,则今之所大患者,岂非记诵词章之习!而弊之所从来,无亦言之太详、析之太精之过欤!”〔8 〕与士风相表里的仕风在此种情况下,当然不难想像,王阳明因抗言而被刘瑾廷杖贬谪,后又因平宸濠之乱而遭武宗之嫉,官场的险恶早已使他厌倦,因而发自内心的感慨:“人在仕途,如马行淖田中,纵复驰逸,足起足陷,其在驽下,坐见沦没耳。”〔9〕正是出于此种感受和对王朝安危社会治乱的担心, 他认为亟应从根本上寻找挽救的办法,否则这种人心饰伪,官贪民贫的后果难以预料,他所谓“破山中之贼易,破心中之贼难”,正是针对此时的士风与仕风的浇漓和败坏有感而发的。他认为:“自程、朱诸大儒没而师友之道遂亡。六经分裂于训诂,支离芜蔓于辞章业举之习,圣学几于息矣。”〔10〕就是说,是科举经义的株守、诠释导致人们对这种教条的厌弃,妨碍了人们对儒学的真正理解和接受。其次,他认为,这种繁琐的解释或者早已偏离了经典的原意;或正因其繁琐而不利于人们遵行和实践。他说:“孔子述《六经》,惧繁文之乱天下,惟简之而不得,使天下务去其文以求其实,非以文教之也。”今“天下所以不治,只因文盛实衰,人出己见,新奇相高,以眩俗取誉。徒以乱天下之聪明,涂天下之耳目,使天下靡然争务修饰文词,以求知于世,而不复知有敦本尚实、反朴还淳之行。”〔11〕除此而外,王阳明已确然感到,理学的这种外在规范在那些倡导宣扬它的统治者中,根本就一文不值。同样,官场中越来越多的人贪利忘义,忠孝皆失,在世人眼中,他们已是离经叛道,鲜廉寡耻。谁还会相信这种自欺欺人的说教呢?为了达到卫道的目的(当然也有相当的独善意味),王阳明终于发明了自己对儒家、对“理”的新解释,提出了“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心学论题。他把程朱理学所规定的客观外界强加在人之上的“理”变成了人们主观可以去感知的“心”。这不仅更为直接符合了所谓内圣的倡导,也与动荡状态下知识分子急于摆脱理学羁绊,解脱因现实中遭受之挫折、空虚所带来的苦恼,求得心灵安慰的需要相吻合;加之其简便易知,王阳明心学得到了迅速的传播。
阳明心学形成于明中期的社会动荡之中,以求有补于时而挽救没落的颓势。然而与他的主观愿望相反,心学竟与中晚明愈加动荡的社会、政治形势相互推演,证明并加速了儒学作为传统治国理论所确立的各种规范的没路和崩溃。
首先,这是“心理”对“天理”的否定,主观唯心主义对客观唯心主义的对抗。尽管其本质上仍是以儒学为核心,企图将其进行顺时随势、符合需要地改造。然而这种以儒攻儒的举动,虽不能被认为是儒学的异端,可其足以动摇儒学毋庸置疑的神圣地位。这种新的解释,与科举八股经义以朱熹对儒家注释为鹄的的做法更相悖离,无疑也是对明代祖法的挑战。也正是因为这种危险,心学一经传播,立即刺激了统治者敏感的神经。王阳明辞世后,南京礼部尚书尹台等“攻击姚江之学甚力”。大学士、吏部尚书桂萼奏言:“守仁事不师古,言不称师。欲立异以为高,则非朱熹格物致知之论;知众论之不予,则为《朱熹晚年定论》之书。号召门徒,互相唱和。才美者乐其任意,庸鄙者借其虚声。传习转讹,背谬弥甚。”应“禁邪说以正人心”。〔12〕得到了嘉靖帝的支持。这一点,一直到清代,当康熙帝重倡朱熹理学时,对王阳明创发心学仍视为有损正道。
其次,正是心学对理学的挑战,使久被羁绊的思想界有了自由思想的契机;而“存理灭欲”,将儒家精神极端化阐释并进而由统治者将其政治化推行的理学已成为“但患其不行,不患其不明”的教条。〔13〕正像王阳明亟图换个角度解释儒学一样,人们早已因此而怀疑理学的实际价值并识破统治阶级借此愚民的用心。当轴者人欲横流,男盗女娼,却要天下人忠孝驯顺、仁义道德。当理学被确立为正统思想后,便成为人人能言的表面文章,不仅不能培养士气,恰恰培植出了一批批“口惠而实不至”,表里不一、言行相左的伪君子。心学一经创轫,立即便形成“嘉、隆以来,几遍天下”的局面,正说明极端推崇理学,禁锢人心的过程终于物极必反,导致了人们对“天理”的否定。人们在反传统的行为中透露出了相当明显的否定现实的情绪。
再次,王学的思想内容为久经禁锢而找到舒发之机的人们提供了较为宽泛、自由驰骋的空间。将人心作为宇宙本体,就使外在道德约束变成人自身的自我认识和欲求。这种他律变为自律的认识,主观上似乎更附合统治者的愿望,但客观上已将被统治的人变为自治者。尽管阳明心学主观动机仍为传统伦理和皇权专制的张本,可无论天子与庶民都应自觉“致良知”以达“知行合一”,才可达圣人之境;反之,不能制欲便属无道,同样无论皇帝还是百姓。在王阳明那里,既然道是“天下之公道”,学是“天下之公学”,非孔子、朱子“可得而私也”,便公然作了学术自由、思想自由的倡导。加之他主张以“吾心”作为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这种强调人的主体意识和能动作用的心学便自然成为一种开放的思想体系。正是心学的这一特点,使其在传承弟子中流变为反理学的“异端”。
因此,心学事实上是理学极端化和明王朝政治极端专制、衰败的产物。它不仅不能挽救明王朝的颓势,相反,理学崩溃从此开始。就在心学广泛传播的年代,伴随着心学流变的过程,明代政治混乱和社会的失控也在日渐加剧。与王阳明的初衷相反,人们私心自用,被禁锢压抑太久的人欲以前所未有的状态释放出来。明代社会从上到下表现着理论失坠状态下的迷惘和烦燥。仕风与士风更因此而呈现着异于往昔的、令人难以琢磨的多角度的复杂变化和走向。明王朝正是在这种理不顺的总趋势中走向了自己的灭亡。
三
明代的有识之士,绝大多数人认为社会风气发生明显变化的时期正是心学创立并传播的嘉、隆年间。其实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不仅仅在于理学的崩溃,明代政治上极端专制所导致的整体性功能失调无疑是主要原因之一。
明人王士贞在论及明代士风时有言:“国家鸿昌茂庞之气,莫盛于弘治。……盖至于正德而所谓气者,日益开露而无余。其所称一时学士大夫,不胜其少者之断,则果于掊击以见操;不胜其壮者之思,则精于刻刿以见名;乃若所谓诗,必极其变以尽风,其所谓文必穷其法以诣古。天下固翕然而好称说之以为成一家言。而识者固已忧其时之动于机而不易挽矣。”〔14〕应该说这是比较明敏的认识。士大夫见操显名的燥急,“翕然好称说”的言论纷嚣,都表现出了社会的一种病态,他对此表示了担忧。然而,就整个统治阶层及国家机器的运转来看,更已是病态显然。武宗自然是历史上少见的荒淫天子,而承其后的世宗一登帝位,便揭起“大礼义”之争,演成士大夫间党同伐异的门户之见。在此之后又迷信方士,不理朝政,造成幸臣权相严嵩的专权。结果严嵩则“遍引私人,排击善类”。当此之时,“天子北急敌,士大夫饰而谈敌;南急倭,士大夫饰而谈倭。唯上亦以其饰之也。稍急则士骤而重,稍已则士忽而轻。而又会称将相者不比而昵则角而嫉,昵则乘难而借行其爱;嫉则乘难而借行其恶,爱恶胜,而天下之才望旦铸而铄,而不自觉。”〔15〕朝廷重臣如此,上行下效,一般官员更少有良善。“今之谓良吏者于其才焉已耳。是故文簿书者为业修,棘征输者为能贤,果听断者为勤敏。按臣以是求监司,监司以是求郡守,郡守以是求宰职。则今之仕者得无以是贤乎?夫簿书古以稽实,今以饰欺;征输古以定民,今以病下;听断古以殉直,今以殉其好恶。则今之所谓良,民之所谓蠹也。”〔16〕其实嘉靖时期的明政府已呈内外交困的衰征:南倭北虏连年骚扰海防边塞,甚且渐入内地;政府却军备废弛,财政危机;疆吏玩忽于下,廷臣交哄于上。天下“既涣之心”亦已难收,世宗晚年荒政已使正直朝臣忍无可忍。海瑞在昧死上书中称:朝廷“纲纪弛矣!”“天下吏贪将弱,民不聊生,水旱靡时,盗贼滋炽,自陛下登极初年,亦有之而未甚也。今赋役增常,万方则效,陛下破产礼佛日甚,室如悬磬,十余年来极矣。天下因陛下改元之号,而亿之曰:‘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17〕
从上述情形中,已不难体会阳明心学之所以能迅速取得广泛传播的原因。从某种意义上说,王阳明是早于张居正等人政治经济改革而在思想理论上试图进行挽救的改革者。然而这些改革都不过是对旧体制的修补,当其无法抵挡腐朽衰败的总趋势时,其失败之日即是覆亡加速之日。同时也证明了明朝总体性危机的无可救治。当时有人已隐约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纪纲者民之闲治之干也。是故,政之有纪纲,犹国之有墉,家之有垣也。垣圮而墉败,侮将及矣,其何以卫民?夫维蔽而后纲纪缺;僻而后纲纪乱;欲而后纲纪坏。是故,缺则民玩,乱则民忧,坏则民携。夫谁而与于治,治宜崇民之病也!”〔18〕到张居正在万历初年的改革失败之后,明王朝已无可挽回地走向末路。
张居正改革,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明王朝积重难返的危机。无论其改革内容涉及到多少方面,时势已决定他不可能毫无顾忌地触及到较根本的层面,甚至许多先前即已明显存在的问题都没有顾及。其实,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也使他根本无法认识到这种全面危机的本质。当张居正改革走向失败,他给朝官们留下的只是独断专横、异想天开的又一个擅权者的形象。如果说严嵩专权的20年间,其陷害诛杀善类只是这个权相维护一己私利,而终至于冰山既倒;那么张居正专政的十余年间,其排斥打击异己,恐怕也不能都视为是强力推行改革的迫不得已之举。在这两个权臣专权前后又有宦官专擅,正士难于立朝的事实。半个多世纪以来,那些在理学灌输中,素来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理想,企图“致君于尧舜”,满怀入世精神的士大夫们经一次次残酷斗争,无情打击,不难感受官场的险恶犹如涛转轻舟,随时即可能有覆亡的灭顶之灾。在宦海沉浮的入仕者群中,不少人正发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动摇和转换,其以天下为己任的理想正在幻灭。
明世宗死后,仍怀抱希望的官员赵贞吉给刚刚继立的穆宗上了一道万余言的《三几九弊三势疏》,指出多年来政务积弊及其危险。其中谈及仕风与士风,他认为:当时“士气卑弱之甚”。“治道由人心维持,人心由士气兴起。今士气委靡成风,譬则越绵不团而软,由往时辅臣议礼争胜,假峻刑以箝众口,一二贪婪固宠者继起,阴惧公议,袭用旧法,遂俾士大夫礼义廉耻之维不立。驯至此时,以言不出口为淳厚,推奸避事为老成,员巧委曲为善处,迁就苟容为行志,柔媚卑逊为谦谨,虚默高谈为清流,论及时事为沽名,忧及民隐为越分。居上位以矫亢刻削为风裁,官下位以逢迎希合为称职,趋爵位以奔竞辨谀为才能,纵货贿以侈大延纳为豪俊。世变江河,愈趋愈下。”〔19〕其总结确实形象又具体,可其情形真足令人不寒而栗,正士身处其中而能安然无恙者几稀。其时被廷杖、杀头、坐牢、流放、贬官者何其多?当时不畏权奸,终被诛杀的直臣沈链在谪所与友人每谈及此,不免“扼腕而长叹,伤心而雪涕”。“世之人横私其身至于坏天下而不顾,背君父而自忍”。“亦有学道君子,周旋容与于其间,自负为知几明哲,默以取容而不知事日坏而道日丧,时已去而义未伸,生民社稷将保赖乎?”〔20〕由上述,官场情形大抵是,相当多的官僚、文士,所谓“识时务者”在强权高压之下弃节改操,随波逐流;或趋炎附势,助纣为虐;甚至欺君害国、败政残民,这是一些利益之徒和恶势力。这些人的仕风,当然已谈不到什么志向和理想,不过是蝇营狗苟,不知所为何事的行尸走肉而已。
除上述情形,一般说来明代嘉、万时期仕途内外较为正直的中下级官员和文士特出的行为表现有以下几类:
一是直言强谏,不计利害生死。此种人多为清正之士,痛恨朝政的混乱和官场的腐败,期望扭转颓风,振刷吏治,骂皇帝的海瑞和雒于仁,弹劾权臣而死非其罪的沈链、杨继胜等是其中突出代表。
二是每有意见便形于奏牍,纷纷置辩攻弹,这些官员中不乏正士,又多为言官。但亦不少觇颜察色、投机取巧者。这主要与皇帝不理朝政,又有权臣擅政,下情不得上达有关。这虽然对推动政务处理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重大问题往往造成固执己见的门户攻讦,无法形成正言谠论。
三是对朝政失望的官员,或沉默观望,或呈请辞官,或干脆挂冠离职,不辞而别。自嘉靖时期始,专权宦官和相臣打击排弃异己的一个直捷办法便是利用大计之期以行私意。如1581年,张居正即以考核的名义,对南北两京331名官员同时予以降级或免职的处分,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官报私仇,因为四年前其中许多官员就曾反对他恋权位而不离任为自己的父亲守丧。至于其他违忤权奸、危及身家性命之事也不时发生。朝臣中甚至同为内阁高官,对首辅也是“伴食而已”,或“恂恂若属吏,不敢以僚自处”〔21〕。更何况权轻职卑者。因此,遇事三缄其口以为保身上策。张居正死后,万历帝渐倦于政务,“帝既不视朝,不御讲筵,不亲郊庙,不批答章疏,中外缺官亦不补”,朝政日非。中央官在万历三十年以后,几成“空署”,以至于朝官二品班内,只剩户部尚书一人。而地方郡守缺员几达一半。许多官员或以丁忧、或以年老、或以体弱多病,辞呈纷上却得不到批复,只好封印拜疏径自离职。如任首辅的李廷机先后上辞呈达120多次,最后仍只得不辞而别。
四是退出仕途,或未曾入仕的文人才士,“多玩世自放,颓然落魄,跌荡不羁”。如因“勘辽王案”而未顺承张居正意的刑部左侍郎洪朝选被罢职还乡后,以舟载诗书,命曰:“书航”。他有心追陶令,“无心恋斗米”,诗文中流露出“人生如梦”的感叹,甚至由自许庄周梦蝶而敬礼释教,透露出宿命的悲凉和自慰。〔22〕尽管如此,他仍未能躲过恶势力的黑手,归田十三年后被害于家乡。以他自己的遭遇证实了自己“今天下之危机莫甚于仕”的深识。嘉靖末年,因才高鲠直而被罢官家居的官员王慎中便对友人感叹道:“据今日内官壅敝与权勋相倚为奸欺,岂容一赤忠智勇之士成大功而不忌者乎?若使功得成而后遭忌,则虚江马革裹尸之志已快,而吾与汝亦不深为之憾。正恐功不得成身已受大祸。……世道如此,时事如此,可不痛心疾首耶?”〔23〕可见那些心怀济世救民的正直官员的绝望已到了极点!而那些数十年寒窗苦读,除仕进又无以养家活口的官员则更是痛苦万状。万历二十年中进士,先后任长州令和提学四川的江盈科对官场深恶痛绝,自认是“业已堕苦海,无希望彼岸之心。”并一再表示:“苟机会有便,当乞一广文毡,吾伊北窗,啸咏自适。世人见谓左迁,自不屑观之,去劳就佚,何啻脱泥淖,嘘清风!士固有志,岂皆以炎境为得意者哉?贺监陶潜,彼何人斯,而必沾沾五斗,如童子啖蔗,忍不能唾!”〔24〕文人们或被罪放归,或厌倦辞官,或屡试不第者,或不屑仕进以为畏途者,已然形成一种在野的放达不羁的气氛。
当时,“世之慕旷达者,皆谓嵇、阮、刘、李诸贤得醉乡之乐,为能养其真,以成其名。”〔25〕晚明社会中,竟然生出一股强劲的魏晋虚玄隐逸风气。一些才士或纵酒无度,或挟妓放浪,或滑稽荒诞,反映了他们对社会前途失望的痛苦。一个叫邱云霄的县令在其文集中记载了一个“不乐进士业”的文士石门子,“日以饮为事”,“饮则尽醉,醉则狂叫放歌,由由焉任所适。醉甚则散发赤脚,飘然举舞,仙幻宇宙。”然后他评价道:“醉乡之徒乃负其不羁以俛仰于时,不得直其志,乃托诸酒以自广焉耳。当其酣缅沉着,任真率,出绝度以傲睨一世,真若有以忘天地之为高厚,日月之为晦明,古今之为久暂,与万物相忘于无何有之乡矣。使其醒解寤寐或触而感,其能释然于怀耶?愚谓醉乡之徒非真乐也”!〔26〕他说破了士大夫精神上的失落所造成的借酒消愁、醉生梦死的貌似解脱,却是糊涂难得、心中泪落的实情。
不难看出,明代嘉、万时期的仕风与士风正在急剧分化为两途:一是:“士无节义之守,而奔竞成风;吏乏廉静之操,而贪污日著。上司多喜谄佞,下官专事逢迎,而忘尽职之义。大抵依阿软熟,惟恐招尤,缄默圆活以图保禄,非书之所谓靡靡、诗之所谓泄泄者乎?”〔27〕一是:见世道已成“乱邦”,理想化为泡影,与其抱道忤时,不如独善归隐。正所谓“伟哉陶元亮,读书诵其诗,斯人可真朴,千古见光仪。当其饥寒迫,出仕良云宜,及至耻折腰,归去复奚疑。”由此可知,如果说王阳明创心学是试图对前者进行道德挽救的实践,而他将官场视为泥淖及其“致良知”的独善功夫恰恰又与逃隐者关系密切。
事实证明:被明王朝的集权者们视为专制基石的理学一旦崩颓,被这种理论教育出来的官僚与士子(无论其邪恶亦或正直)使同为离经叛道者。撕下道学面纱的卑鄙弄权者必将与衰朽王朝同归寂灭,顾及廉耻的士大夫们则在弃旧图新的努力中成为王朝垮台的掘墓者或见证人。因此可以说,政治的黑暗是明朝皇权极端专制、政权整体功能失调的必然结果。而统治阶级的自我挽救及其失败又导致了社会道德人心的彻底失落与更加黑暗的政治。明王朝的危机和灭亡同样无法避免。
余论
清代《四库全书》编纂者在为明亡绝食殉死的节臣刘宗周《刘蕺山集》作提要时,对他给予极高的评价。认为他是有明末叶的“皎皎完人”。这倒不仅仅因为他有与“日月争光”的首阳一饿,更在于他身处明末社会两种潮流中立心坚定,持之有节。这就是“讲学之风”与“东林党”。
事实上,晚明社会的仕风与士风正以上述两潮为标识,反映了与黑暗政治有间的在野者的意向。所谓“讲学之风至明季而极盛,亦至明季而极弊,姚江一派,自王畿传周汝登,汝登传陶望龄、陶奭龄,无不提倡禅机,恣为高论。奭龄至以因果立说,全失儒家之本旨。”〔29〕这不仅说明了理学崩溃与阳明心学的直接联系,而且也反映出“道失于上”后士大夫们彷徨茫然的探索走入死胡同,并最后在无望中归入宿命、逃禅的思想轨迹。说明王阳明及其后学既无法脱离传统,也无法摆脱现实;以拯救社会的愿望开始,以耽迷玄谈的失败而告终。他们无法超越自己的时代。
但是,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在朦胧中已思及到相当本质的问题。嘉靖时翰林王立道不再视君为神圣。认为其掌天下政务,亦须学而知之。他著文将君主分为上中下三类,指出:其“下者则又溺于声色田游之娱,驰于土木神仙甲兵之好”。政治昏暗乃君主不学之弊。〔30〕这几乎将明中期君主的昏庸表而出之,全盘否定。然后说人君亦应明大学之道,这根本是隐讳地谴责最高统治者缺少君德。王立道甚至公然提出反对君尊臣卑,“人主之欲卑其臣而求自尊者,亦弗思之甚矣。夷其陛而求其堂之崇,世果有是礼哉!”〔31〕而思想家李贽则更为激进,其“无君非圣”当时即已被目为“异端”。因此说,清初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深刻批判正是这一反思过程的总结和深化。
至于“东林党”,基本上是抱道忤时又不甘沉沦的一批士大夫在野派。《四库》馆臣的评价是,“东林一派,始以务为名高,继乃酿成朋党。小人君子,杂糅难分;门户之祸,延及朝廷。”〔32〕其实他们本来就是不与黑暗势力相妥协的不同政见者,因此这种评价与反对“讲学之风”一样,完全是维护君权专制而反对臣民犯上的论调。事实上,在明末诸方失控、顾此失彼的混乱状态中,东林党已是唯一较为清正并反映民意的一群。尽管他们的主张也肯定不能挽救行将覆亡的明政权,但他们根本不应当承当亡国之责。明末臣节士气几乎全系于东林。当东林“前六君子”、“后七君子”被迫害殒命捐躯,并公布了涉及七百余名中高级官员为“反叛者”的《东林点将录》后,明王朝复兴的最后一丝希望即已荡然无存。天下瓦解之势已成,无论崇祯帝如何挣扎都不会有期望的成效,其孤家寡人的结局已经注定。历史不仅再次证明了失人心者失天下,且给后来清王朝满族统治者以深刻的教训:虽然明知回到以程朱理学来统驭这个国家已无太大的实际意义,但这却符合经亡国之痛又被异族统治的汉族士大夫的心理认可。因此清朝士风与仕风的整顿便是一面倡导理学,又一面大骂伪君子与假道学来实现的。他们真正使用的手段只是在大乱后给人以安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调整自己政策的实事求是与功利主义。明朝无善政事实上给清朝留下诸多的被承认、可施展的教训和机会。
注释:
〔1〕《薛瑄全集》,《文集》卷一三, 《送王世宁归覃怀序》。
〔2〕刘球:《两溪文集》卷七。
〔3〕李贤:《上中兴正本策》,《古穰集》卷一。
〔4〕李贤:《拟上执政书》,《古穰集》卷三。
〔5〕冯桂芬:《改科举议》,《校邠庐抗议》卷下。
〔6〕陶潜:《〈感士不遇赋〉序》,《陶渊明集》卷五。
〔7〕《王阳明全集》卷四,《文录一》。
〔8〕《王阳明全集》卷七,《文录四》,《别湛甘泉序》。
〔9〕《王阳明全集》卷四,《文录一》。
〔10〕《王阳明全集》卷七,《文录四》。
〔11〕《王阳明全集》卷一,《语录一》。
〔12〕《明史》卷一九五《王守仁传》。
〔13〕邵廷采:《明儒王子阳明先生传》,《思复堂文集》卷一。
〔14〕王士贞:《弇州四部稿》卷六六。
〔15〕王士贞:《弇州四部稿》卷六八。
〔16〕邱云霄:《止山集》附《山中集》卷六。
〔17〕海瑞:《海忠介集》卷一,《治安疏》。
〔18〕邱云霄:《止山集》附《山中集》卷六。
〔19〕赵贞吉:《三几九弊三势疏》,《明经世文编》卷二五四。
〔20〕沈链:《青霞集》卷十。
〔21〕《明史》卷二一三《张居正传》。
〔22〕洪福增辑:《洪芳洲公文集》卷下《读礼稿》。
〔23〕王慎中:《遵严集》卷二二,《书信·掌道原弟书九》。
〔24〕黄仁生辑校:《江盈科集》,《雪涛阁集》卷一二。
〔25〕邱云霄:《止山集》附《中山集》卷十。
〔26〕〔27〕王邦直:《陈愚衷以恤民穷以隆圣治事》,《明经世文编》卷二五一。
〔28〕洪福增辑:《洪芳洲公文集》卷下《续稿》卷一。
〔29〕《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七二,集部,别集类二五。
〔30〕王立道:《具茨文集》附《遗稿》,一七至一九页。
〔31〕王立道:《具茨文集》卷八,《廉远堂高》。
〔32〕《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七二,集部,别集类二五。
【专 题 号】K24
【复印期号】1998年03期
【原文出处】《学习与探索》(哈尔滨)1998年01期第124~131页
【作者简介】谢景芳,1955年生,吉林省洮南县人。1985年于东北师范大学获史学硕士,现为黑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从事明清史研究。
【内容提要】 | 清初,饱经忧患和亡国之痛的知识分子们痛定思痛,即已揭示了明朝灭亡的种种原因,其中对官场的腐败及士风的浇漓最为关注。社会现象受到如此关注和攻击,也就反映了问题的普遍和严重程度,这种有类于魏晋的空谈之风,再一次显示了明代社会进入了中国历史上又一次不正常时期:政治上专制黑暗,经济上的动荡与萧条,文化思想、伦理道德与传统的悖离等,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折磨着进退两难的儒家官僚及士人。要么以知识分子特有的敏感,逃避险恶的现实,实行所谓“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归宿;要么混迹于仕途、弃离高尚的追求而堕落于横流的人欲。整个社会弥漫着令人窒息的末世气氛,人们在无助、无望中茫然地等待。这种情况是王阳明创心学试图挽救社会道德沦丧终归失败及张居正等在制度上改革流产后的必然结果。这是明朝社会整体功能失调的表现;是统治阶级治国理论的崩溃和封建文人士大夫理想幻灭的外在显示。 |
欲准确评价朱元璋的政治素养当然并非易事,但这个出身卑贱的最高权力所有者在政治上表现出对权力的绝对独裁却不难解释。这不仅因为有其前历代王朝及其统治者为他奠定了已有的基础和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他自己特殊的人生经历也告诉他:有了政权就有了一切,丧失政权就丧失了一切。因此,“家天下”的朱元璋不仅毅然废除宰相制度,让百官直接对自己负责,还要求天下臣民无条件效忠、服从自己的意志。为达到这一目的,朱元璋自然借用高官厚禄为诱饵,大力开办学校教育并实行八股经义取士制度,以更有效地牢笼天下心智和人才。
明代实施八股经义取士后,明人曾认为这是将文彩与经义结合一举两得的好办法。它一反唐代及其后科举偏重选才而轻德的失误,既可以约束读书人达到深悉儒家伦理道德、忠君爱国的道理;又可以其文思技巧拔得真才实学。其实,随明代科举制伴生的弊端已伴随着明中期社会矛盾的不断积累而陷入难以克服的矛盾之中。政治上的专制腐败;社会动荡、边事不宁;经济的衰敝及流民问题的尖锐等,都使理学教条的灌输失去了人心。在艰难中挣扎的人们,朝难保夕,求生无术,哪里还会相信灭欲的“天理”。与明代以前的大王朝相比,进入明中期的不到一百年中,政治屠杀和恐怖、内战、农民起义、边患接连不断,天下富庶、稳定的局面几乎没有出现过。读书人不能不对理学的用途提出疑问。八股经义已成为士子弋取功名的工具。他们不仅不能、也不准许有对儒家经典的真正研究,八股文章反束缚了他们的才思。明初政治从造士、选士到养士实现了对知识分子彻头彻尾、彻里彻外的管制。这是一个无志气、无锐气、无朝气、无生气的王朝。明代大儒薛瑄也不得不感慨这一点:“古之为士者,即自广其学,而充其道矣。进而有为也,必以其义,而推其有于人人。至于得失之际,初无介于怀焉。后之人不然,修于己者不力,而侥幸于名位之得。得则意气横肆,以矜骇于庸人之耳目,以求遂其尕颐之利欲,而及人之实,未必有也;不得则悄然忧,爽然叹,立若无所自容。”〔1 〕英宗时被宦官迫害致死的朝臣刘球更直截了当地指出:当时“为师者之教徒以得进士为期,为弟子者之学,徒欲举进士而止。于是有剽掇记录已陈之言,以希逢合乎主司之意,侥幸其捷则弃之。”〔2〕因此,进入明中期, 士风颓败已成为令统治者担忧的主要问题之一。当明英宗发动“夺门之变”后的天顺初年,任首辅大学士的李贤便将整顿士风与致治的关系提到日程上来,建议英宗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并采取措施,“戒欺诞以励诚实,疾奔竞以惜恬退,黜贪墨以重清廉,抑侥幸之徒绝谄佞之辈。”〔3〕不过, 他与人谈到,“今天下之士奔竞之习未止,而廉退之节少见,岂世道日降而人不复古欤?亦上之人有以使然欤?不能无疑于是也。”〔4〕可见, 他当时还没有找到士习颓废不振的病根。
但是,李贤的观察不错。进入明中期,士习士风的变化的确已明显成为社会是否安定的晴雨表。在封建社会结构中,士为四民之首,即被认为秀民,是社会道德良心的标识,是民风民俗因之以成的表率;另一方面,士又为官僚队伍的后备力量,其素质之好坏、水平能力之高下,直接关系到仕风的好坏与政治是否清明。科举制度及与之相关的教育制度,在明代既然已经以理学的强化灌输为指挥棒,其目的在于培养消弥个性与无条件忠顺的奴才,其结果自然是担当敢任、正直耿介者少;而钻营贪墨、侥幸者多。正如晚清思想家冯桂芬在《改科举议》中所揭示的那样:“明祖以枭雄阴鸷猜忌驭天下,惧天下瑰伟绝特之士,起而与为难;以为经义诗赋,皆将借经于读书稽古,不啻傅虎以翼,终且不可制。求一途可以禁锢生人之心思材力,不能复为读书稽古有用之学者,莫善于时文,故毅然用之。其事为孔、孟明现载道之事;其术为唐宗英雄入彀之术;其心为始皇焚书坑儒之心。抑之以点名、搜索防弊之法,以折其廉耻;扬之以鹿鸣、琼林优异之典,以生其歆羡,三年一科,今科失而来科可得,一科复一科,转瞬而其人已老,不能为我患,而明祖之愿毕矣。意在败坏天下之人才,非欲造就天下之人才。”〔5〕
由此可知,明代所谓科举衡人以“德”的改革,其实已使科举不再是选拔人才的方法,而是利用科举作为灌输理学说教的工具。至此,专制君主牢笼天下士心的科举制已由选才到选德(以知晓理学教条代替道德实践)走入摧残人才的死胡同。尽管明代中后期仕风与士风日益恶化并非仅此一因,但当人们将讲习并攻读儒家著作仅仅看作为博取功名利禄的手段时,当人们因此而将儒家思想教条化、极端化时,即自然导致“真风告逝,大伪斯兴,闾阎懈廉退之节,市朝驱易进之心”〔6〕, 人们怀疑并背弃这种理论的日子就已不会遥远了。
二
必须承认,尽管明英宗之后,明代的仕风与士风正在发生变化,但在宪宗和孝宗两朝四十余年中,统治阶级仍试图进行各方面的调整期于挽救。随后由于武宗荒政,太监刘瑾专权,终使官场颓风日显,本已恶化的士风更是江河日下。到嘉靖严嵩专政之时,人们似已感到难以挽回的人心惟伪末世的到来:无可奈何的失望、怨望甚至绝望情绪笼罩了朝野。
正德年间,王阳明有感于“世衰俗降”,苦恼万分,在与友人的书信中他尖锐地指出:“近世所谓道德,功名而已;所谓功名,富贵而已。”〔7〕他认为:“世之学者,章绘句琢以夸俗,诡心色取, 相饰以伪,谓圣人之道劳苦无功,非复人之所可为,而徒取辩于言词之间;古之人有终身不能究者,今吾皆能言其略,自以为若是亦足矣,而圣人之学遂废,则今之所大患者,岂非记诵词章之习!而弊之所从来,无亦言之太详、析之太精之过欤!”〔8 〕与士风相表里的仕风在此种情况下,当然不难想像,王阳明因抗言而被刘瑾廷杖贬谪,后又因平宸濠之乱而遭武宗之嫉,官场的险恶早已使他厌倦,因而发自内心的感慨:“人在仕途,如马行淖田中,纵复驰逸,足起足陷,其在驽下,坐见沦没耳。”〔9〕正是出于此种感受和对王朝安危社会治乱的担心, 他认为亟应从根本上寻找挽救的办法,否则这种人心饰伪,官贪民贫的后果难以预料,他所谓“破山中之贼易,破心中之贼难”,正是针对此时的士风与仕风的浇漓和败坏有感而发的。他认为:“自程、朱诸大儒没而师友之道遂亡。六经分裂于训诂,支离芜蔓于辞章业举之习,圣学几于息矣。”〔10〕就是说,是科举经义的株守、诠释导致人们对这种教条的厌弃,妨碍了人们对儒学的真正理解和接受。其次,他认为,这种繁琐的解释或者早已偏离了经典的原意;或正因其繁琐而不利于人们遵行和实践。他说:“孔子述《六经》,惧繁文之乱天下,惟简之而不得,使天下务去其文以求其实,非以文教之也。”今“天下所以不治,只因文盛实衰,人出己见,新奇相高,以眩俗取誉。徒以乱天下之聪明,涂天下之耳目,使天下靡然争务修饰文词,以求知于世,而不复知有敦本尚实、反朴还淳之行。”〔11〕除此而外,王阳明已确然感到,理学的这种外在规范在那些倡导宣扬它的统治者中,根本就一文不值。同样,官场中越来越多的人贪利忘义,忠孝皆失,在世人眼中,他们已是离经叛道,鲜廉寡耻。谁还会相信这种自欺欺人的说教呢?为了达到卫道的目的(当然也有相当的独善意味),王阳明终于发明了自己对儒家、对“理”的新解释,提出了“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心学论题。他把程朱理学所规定的客观外界强加在人之上的“理”变成了人们主观可以去感知的“心”。这不仅更为直接符合了所谓内圣的倡导,也与动荡状态下知识分子急于摆脱理学羁绊,解脱因现实中遭受之挫折、空虚所带来的苦恼,求得心灵安慰的需要相吻合;加之其简便易知,王阳明心学得到了迅速的传播。
阳明心学形成于明中期的社会动荡之中,以求有补于时而挽救没落的颓势。然而与他的主观愿望相反,心学竟与中晚明愈加动荡的社会、政治形势相互推演,证明并加速了儒学作为传统治国理论所确立的各种规范的没路和崩溃。
首先,这是“心理”对“天理”的否定,主观唯心主义对客观唯心主义的对抗。尽管其本质上仍是以儒学为核心,企图将其进行顺时随势、符合需要地改造。然而这种以儒攻儒的举动,虽不能被认为是儒学的异端,可其足以动摇儒学毋庸置疑的神圣地位。这种新的解释,与科举八股经义以朱熹对儒家注释为鹄的的做法更相悖离,无疑也是对明代祖法的挑战。也正是因为这种危险,心学一经传播,立即刺激了统治者敏感的神经。王阳明辞世后,南京礼部尚书尹台等“攻击姚江之学甚力”。大学士、吏部尚书桂萼奏言:“守仁事不师古,言不称师。欲立异以为高,则非朱熹格物致知之论;知众论之不予,则为《朱熹晚年定论》之书。号召门徒,互相唱和。才美者乐其任意,庸鄙者借其虚声。传习转讹,背谬弥甚。”应“禁邪说以正人心”。〔12〕得到了嘉靖帝的支持。这一点,一直到清代,当康熙帝重倡朱熹理学时,对王阳明创发心学仍视为有损正道。
其次,正是心学对理学的挑战,使久被羁绊的思想界有了自由思想的契机;而“存理灭欲”,将儒家精神极端化阐释并进而由统治者将其政治化推行的理学已成为“但患其不行,不患其不明”的教条。〔13〕正像王阳明亟图换个角度解释儒学一样,人们早已因此而怀疑理学的实际价值并识破统治阶级借此愚民的用心。当轴者人欲横流,男盗女娼,却要天下人忠孝驯顺、仁义道德。当理学被确立为正统思想后,便成为人人能言的表面文章,不仅不能培养士气,恰恰培植出了一批批“口惠而实不至”,表里不一、言行相左的伪君子。心学一经创轫,立即便形成“嘉、隆以来,几遍天下”的局面,正说明极端推崇理学,禁锢人心的过程终于物极必反,导致了人们对“天理”的否定。人们在反传统的行为中透露出了相当明显的否定现实的情绪。
再次,王学的思想内容为久经禁锢而找到舒发之机的人们提供了较为宽泛、自由驰骋的空间。将人心作为宇宙本体,就使外在道德约束变成人自身的自我认识和欲求。这种他律变为自律的认识,主观上似乎更附合统治者的愿望,但客观上已将被统治的人变为自治者。尽管阳明心学主观动机仍为传统伦理和皇权专制的张本,可无论天子与庶民都应自觉“致良知”以达“知行合一”,才可达圣人之境;反之,不能制欲便属无道,同样无论皇帝还是百姓。在王阳明那里,既然道是“天下之公道”,学是“天下之公学”,非孔子、朱子“可得而私也”,便公然作了学术自由、思想自由的倡导。加之他主张以“吾心”作为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这种强调人的主体意识和能动作用的心学便自然成为一种开放的思想体系。正是心学的这一特点,使其在传承弟子中流变为反理学的“异端”。
因此,心学事实上是理学极端化和明王朝政治极端专制、衰败的产物。它不仅不能挽救明王朝的颓势,相反,理学崩溃从此开始。就在心学广泛传播的年代,伴随着心学流变的过程,明代政治混乱和社会的失控也在日渐加剧。与王阳明的初衷相反,人们私心自用,被禁锢压抑太久的人欲以前所未有的状态释放出来。明代社会从上到下表现着理论失坠状态下的迷惘和烦燥。仕风与士风更因此而呈现着异于往昔的、令人难以琢磨的多角度的复杂变化和走向。明王朝正是在这种理不顺的总趋势中走向了自己的灭亡。
三
明代的有识之士,绝大多数人认为社会风气发生明显变化的时期正是心学创立并传播的嘉、隆年间。其实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不仅仅在于理学的崩溃,明代政治上极端专制所导致的整体性功能失调无疑是主要原因之一。
明人王士贞在论及明代士风时有言:“国家鸿昌茂庞之气,莫盛于弘治。……盖至于正德而所谓气者,日益开露而无余。其所称一时学士大夫,不胜其少者之断,则果于掊击以见操;不胜其壮者之思,则精于刻刿以见名;乃若所谓诗,必极其变以尽风,其所谓文必穷其法以诣古。天下固翕然而好称说之以为成一家言。而识者固已忧其时之动于机而不易挽矣。”〔14〕应该说这是比较明敏的认识。士大夫见操显名的燥急,“翕然好称说”的言论纷嚣,都表现出了社会的一种病态,他对此表示了担忧。然而,就整个统治阶层及国家机器的运转来看,更已是病态显然。武宗自然是历史上少见的荒淫天子,而承其后的世宗一登帝位,便揭起“大礼义”之争,演成士大夫间党同伐异的门户之见。在此之后又迷信方士,不理朝政,造成幸臣权相严嵩的专权。结果严嵩则“遍引私人,排击善类”。当此之时,“天子北急敌,士大夫饰而谈敌;南急倭,士大夫饰而谈倭。唯上亦以其饰之也。稍急则士骤而重,稍已则士忽而轻。而又会称将相者不比而昵则角而嫉,昵则乘难而借行其爱;嫉则乘难而借行其恶,爱恶胜,而天下之才望旦铸而铄,而不自觉。”〔15〕朝廷重臣如此,上行下效,一般官员更少有良善。“今之谓良吏者于其才焉已耳。是故文簿书者为业修,棘征输者为能贤,果听断者为勤敏。按臣以是求监司,监司以是求郡守,郡守以是求宰职。则今之仕者得无以是贤乎?夫簿书古以稽实,今以饰欺;征输古以定民,今以病下;听断古以殉直,今以殉其好恶。则今之所谓良,民之所谓蠹也。”〔16〕其实嘉靖时期的明政府已呈内外交困的衰征:南倭北虏连年骚扰海防边塞,甚且渐入内地;政府却军备废弛,财政危机;疆吏玩忽于下,廷臣交哄于上。天下“既涣之心”亦已难收,世宗晚年荒政已使正直朝臣忍无可忍。海瑞在昧死上书中称:朝廷“纲纪弛矣!”“天下吏贪将弱,民不聊生,水旱靡时,盗贼滋炽,自陛下登极初年,亦有之而未甚也。今赋役增常,万方则效,陛下破产礼佛日甚,室如悬磬,十余年来极矣。天下因陛下改元之号,而亿之曰:‘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17〕
从上述情形中,已不难体会阳明心学之所以能迅速取得广泛传播的原因。从某种意义上说,王阳明是早于张居正等人政治经济改革而在思想理论上试图进行挽救的改革者。然而这些改革都不过是对旧体制的修补,当其无法抵挡腐朽衰败的总趋势时,其失败之日即是覆亡加速之日。同时也证明了明朝总体性危机的无可救治。当时有人已隐约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纪纲者民之闲治之干也。是故,政之有纪纲,犹国之有墉,家之有垣也。垣圮而墉败,侮将及矣,其何以卫民?夫维蔽而后纲纪缺;僻而后纲纪乱;欲而后纲纪坏。是故,缺则民玩,乱则民忧,坏则民携。夫谁而与于治,治宜崇民之病也!”〔18〕到张居正在万历初年的改革失败之后,明王朝已无可挽回地走向末路。
张居正改革,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明王朝积重难返的危机。无论其改革内容涉及到多少方面,时势已决定他不可能毫无顾忌地触及到较根本的层面,甚至许多先前即已明显存在的问题都没有顾及。其实,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也使他根本无法认识到这种全面危机的本质。当张居正改革走向失败,他给朝官们留下的只是独断专横、异想天开的又一个擅权者的形象。如果说严嵩专权的20年间,其陷害诛杀善类只是这个权相维护一己私利,而终至于冰山既倒;那么张居正专政的十余年间,其排斥打击异己,恐怕也不能都视为是强力推行改革的迫不得已之举。在这两个权臣专权前后又有宦官专擅,正士难于立朝的事实。半个多世纪以来,那些在理学灌输中,素来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理想,企图“致君于尧舜”,满怀入世精神的士大夫们经一次次残酷斗争,无情打击,不难感受官场的险恶犹如涛转轻舟,随时即可能有覆亡的灭顶之灾。在宦海沉浮的入仕者群中,不少人正发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动摇和转换,其以天下为己任的理想正在幻灭。
明世宗死后,仍怀抱希望的官员赵贞吉给刚刚继立的穆宗上了一道万余言的《三几九弊三势疏》,指出多年来政务积弊及其危险。其中谈及仕风与士风,他认为:当时“士气卑弱之甚”。“治道由人心维持,人心由士气兴起。今士气委靡成风,譬则越绵不团而软,由往时辅臣议礼争胜,假峻刑以箝众口,一二贪婪固宠者继起,阴惧公议,袭用旧法,遂俾士大夫礼义廉耻之维不立。驯至此时,以言不出口为淳厚,推奸避事为老成,员巧委曲为善处,迁就苟容为行志,柔媚卑逊为谦谨,虚默高谈为清流,论及时事为沽名,忧及民隐为越分。居上位以矫亢刻削为风裁,官下位以逢迎希合为称职,趋爵位以奔竞辨谀为才能,纵货贿以侈大延纳为豪俊。世变江河,愈趋愈下。”〔19〕其总结确实形象又具体,可其情形真足令人不寒而栗,正士身处其中而能安然无恙者几稀。其时被廷杖、杀头、坐牢、流放、贬官者何其多?当时不畏权奸,终被诛杀的直臣沈链在谪所与友人每谈及此,不免“扼腕而长叹,伤心而雪涕”。“世之人横私其身至于坏天下而不顾,背君父而自忍”。“亦有学道君子,周旋容与于其间,自负为知几明哲,默以取容而不知事日坏而道日丧,时已去而义未伸,生民社稷将保赖乎?”〔20〕由上述,官场情形大抵是,相当多的官僚、文士,所谓“识时务者”在强权高压之下弃节改操,随波逐流;或趋炎附势,助纣为虐;甚至欺君害国、败政残民,这是一些利益之徒和恶势力。这些人的仕风,当然已谈不到什么志向和理想,不过是蝇营狗苟,不知所为何事的行尸走肉而已。
除上述情形,一般说来明代嘉、万时期仕途内外较为正直的中下级官员和文士特出的行为表现有以下几类:
一是直言强谏,不计利害生死。此种人多为清正之士,痛恨朝政的混乱和官场的腐败,期望扭转颓风,振刷吏治,骂皇帝的海瑞和雒于仁,弹劾权臣而死非其罪的沈链、杨继胜等是其中突出代表。
二是每有意见便形于奏牍,纷纷置辩攻弹,这些官员中不乏正士,又多为言官。但亦不少觇颜察色、投机取巧者。这主要与皇帝不理朝政,又有权臣擅政,下情不得上达有关。这虽然对推动政务处理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重大问题往往造成固执己见的门户攻讦,无法形成正言谠论。
三是对朝政失望的官员,或沉默观望,或呈请辞官,或干脆挂冠离职,不辞而别。自嘉靖时期始,专权宦官和相臣打击排弃异己的一个直捷办法便是利用大计之期以行私意。如1581年,张居正即以考核的名义,对南北两京331名官员同时予以降级或免职的处分,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官报私仇,因为四年前其中许多官员就曾反对他恋权位而不离任为自己的父亲守丧。至于其他违忤权奸、危及身家性命之事也不时发生。朝臣中甚至同为内阁高官,对首辅也是“伴食而已”,或“恂恂若属吏,不敢以僚自处”〔21〕。更何况权轻职卑者。因此,遇事三缄其口以为保身上策。张居正死后,万历帝渐倦于政务,“帝既不视朝,不御讲筵,不亲郊庙,不批答章疏,中外缺官亦不补”,朝政日非。中央官在万历三十年以后,几成“空署”,以至于朝官二品班内,只剩户部尚书一人。而地方郡守缺员几达一半。许多官员或以丁忧、或以年老、或以体弱多病,辞呈纷上却得不到批复,只好封印拜疏径自离职。如任首辅的李廷机先后上辞呈达120多次,最后仍只得不辞而别。
四是退出仕途,或未曾入仕的文人才士,“多玩世自放,颓然落魄,跌荡不羁”。如因“勘辽王案”而未顺承张居正意的刑部左侍郎洪朝选被罢职还乡后,以舟载诗书,命曰:“书航”。他有心追陶令,“无心恋斗米”,诗文中流露出“人生如梦”的感叹,甚至由自许庄周梦蝶而敬礼释教,透露出宿命的悲凉和自慰。〔22〕尽管如此,他仍未能躲过恶势力的黑手,归田十三年后被害于家乡。以他自己的遭遇证实了自己“今天下之危机莫甚于仕”的深识。嘉靖末年,因才高鲠直而被罢官家居的官员王慎中便对友人感叹道:“据今日内官壅敝与权勋相倚为奸欺,岂容一赤忠智勇之士成大功而不忌者乎?若使功得成而后遭忌,则虚江马革裹尸之志已快,而吾与汝亦不深为之憾。正恐功不得成身已受大祸。……世道如此,时事如此,可不痛心疾首耶?”〔23〕可见那些心怀济世救民的正直官员的绝望已到了极点!而那些数十年寒窗苦读,除仕进又无以养家活口的官员则更是痛苦万状。万历二十年中进士,先后任长州令和提学四川的江盈科对官场深恶痛绝,自认是“业已堕苦海,无希望彼岸之心。”并一再表示:“苟机会有便,当乞一广文毡,吾伊北窗,啸咏自适。世人见谓左迁,自不屑观之,去劳就佚,何啻脱泥淖,嘘清风!士固有志,岂皆以炎境为得意者哉?贺监陶潜,彼何人斯,而必沾沾五斗,如童子啖蔗,忍不能唾!”〔24〕文人们或被罪放归,或厌倦辞官,或屡试不第者,或不屑仕进以为畏途者,已然形成一种在野的放达不羁的气氛。
当时,“世之慕旷达者,皆谓嵇、阮、刘、李诸贤得醉乡之乐,为能养其真,以成其名。”〔25〕晚明社会中,竟然生出一股强劲的魏晋虚玄隐逸风气。一些才士或纵酒无度,或挟妓放浪,或滑稽荒诞,反映了他们对社会前途失望的痛苦。一个叫邱云霄的县令在其文集中记载了一个“不乐进士业”的文士石门子,“日以饮为事”,“饮则尽醉,醉则狂叫放歌,由由焉任所适。醉甚则散发赤脚,飘然举舞,仙幻宇宙。”然后他评价道:“醉乡之徒乃负其不羁以俛仰于时,不得直其志,乃托诸酒以自广焉耳。当其酣缅沉着,任真率,出绝度以傲睨一世,真若有以忘天地之为高厚,日月之为晦明,古今之为久暂,与万物相忘于无何有之乡矣。使其醒解寤寐或触而感,其能释然于怀耶?愚谓醉乡之徒非真乐也”!〔26〕他说破了士大夫精神上的失落所造成的借酒消愁、醉生梦死的貌似解脱,却是糊涂难得、心中泪落的实情。
不难看出,明代嘉、万时期的仕风与士风正在急剧分化为两途:一是:“士无节义之守,而奔竞成风;吏乏廉静之操,而贪污日著。上司多喜谄佞,下官专事逢迎,而忘尽职之义。大抵依阿软熟,惟恐招尤,缄默圆活以图保禄,非书之所谓靡靡、诗之所谓泄泄者乎?”〔27〕一是:见世道已成“乱邦”,理想化为泡影,与其抱道忤时,不如独善归隐。正所谓“伟哉陶元亮,读书诵其诗,斯人可真朴,千古见光仪。当其饥寒迫,出仕良云宜,及至耻折腰,归去复奚疑。”由此可知,如果说王阳明创心学是试图对前者进行道德挽救的实践,而他将官场视为泥淖及其“致良知”的独善功夫恰恰又与逃隐者关系密切。
事实证明:被明王朝的集权者们视为专制基石的理学一旦崩颓,被这种理论教育出来的官僚与士子(无论其邪恶亦或正直)使同为离经叛道者。撕下道学面纱的卑鄙弄权者必将与衰朽王朝同归寂灭,顾及廉耻的士大夫们则在弃旧图新的努力中成为王朝垮台的掘墓者或见证人。因此可以说,政治的黑暗是明朝皇权极端专制、政权整体功能失调的必然结果。而统治阶级的自我挽救及其失败又导致了社会道德人心的彻底失落与更加黑暗的政治。明王朝的危机和灭亡同样无法避免。
余论
清代《四库全书》编纂者在为明亡绝食殉死的节臣刘宗周《刘蕺山集》作提要时,对他给予极高的评价。认为他是有明末叶的“皎皎完人”。这倒不仅仅因为他有与“日月争光”的首阳一饿,更在于他身处明末社会两种潮流中立心坚定,持之有节。这就是“讲学之风”与“东林党”。
事实上,晚明社会的仕风与士风正以上述两潮为标识,反映了与黑暗政治有间的在野者的意向。所谓“讲学之风至明季而极盛,亦至明季而极弊,姚江一派,自王畿传周汝登,汝登传陶望龄、陶奭龄,无不提倡禅机,恣为高论。奭龄至以因果立说,全失儒家之本旨。”〔29〕这不仅说明了理学崩溃与阳明心学的直接联系,而且也反映出“道失于上”后士大夫们彷徨茫然的探索走入死胡同,并最后在无望中归入宿命、逃禅的思想轨迹。说明王阳明及其后学既无法脱离传统,也无法摆脱现实;以拯救社会的愿望开始,以耽迷玄谈的失败而告终。他们无法超越自己的时代。
但是,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在朦胧中已思及到相当本质的问题。嘉靖时翰林王立道不再视君为神圣。认为其掌天下政务,亦须学而知之。他著文将君主分为上中下三类,指出:其“下者则又溺于声色田游之娱,驰于土木神仙甲兵之好”。政治昏暗乃君主不学之弊。〔30〕这几乎将明中期君主的昏庸表而出之,全盘否定。然后说人君亦应明大学之道,这根本是隐讳地谴责最高统治者缺少君德。王立道甚至公然提出反对君尊臣卑,“人主之欲卑其臣而求自尊者,亦弗思之甚矣。夷其陛而求其堂之崇,世果有是礼哉!”〔31〕而思想家李贽则更为激进,其“无君非圣”当时即已被目为“异端”。因此说,清初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深刻批判正是这一反思过程的总结和深化。
至于“东林党”,基本上是抱道忤时又不甘沉沦的一批士大夫在野派。《四库》馆臣的评价是,“东林一派,始以务为名高,继乃酿成朋党。小人君子,杂糅难分;门户之祸,延及朝廷。”〔32〕其实他们本来就是不与黑暗势力相妥协的不同政见者,因此这种评价与反对“讲学之风”一样,完全是维护君权专制而反对臣民犯上的论调。事实上,在明末诸方失控、顾此失彼的混乱状态中,东林党已是唯一较为清正并反映民意的一群。尽管他们的主张也肯定不能挽救行将覆亡的明政权,但他们根本不应当承当亡国之责。明末臣节士气几乎全系于东林。当东林“前六君子”、“后七君子”被迫害殒命捐躯,并公布了涉及七百余名中高级官员为“反叛者”的《东林点将录》后,明王朝复兴的最后一丝希望即已荡然无存。天下瓦解之势已成,无论崇祯帝如何挣扎都不会有期望的成效,其孤家寡人的结局已经注定。历史不仅再次证明了失人心者失天下,且给后来清王朝满族统治者以深刻的教训:虽然明知回到以程朱理学来统驭这个国家已无太大的实际意义,但这却符合经亡国之痛又被异族统治的汉族士大夫的心理认可。因此清朝士风与仕风的整顿便是一面倡导理学,又一面大骂伪君子与假道学来实现的。他们真正使用的手段只是在大乱后给人以安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调整自己政策的实事求是与功利主义。明朝无善政事实上给清朝留下诸多的被承认、可施展的教训和机会。
注释:
〔1〕《薛瑄全集》,《文集》卷一三, 《送王世宁归覃怀序》。
〔2〕刘球:《两溪文集》卷七。
〔3〕李贤:《上中兴正本策》,《古穰集》卷一。
〔4〕李贤:《拟上执政书》,《古穰集》卷三。
〔5〕冯桂芬:《改科举议》,《校邠庐抗议》卷下。
〔6〕陶潜:《〈感士不遇赋〉序》,《陶渊明集》卷五。
〔7〕《王阳明全集》卷四,《文录一》。
〔8〕《王阳明全集》卷七,《文录四》,《别湛甘泉序》。
〔9〕《王阳明全集》卷四,《文录一》。
〔10〕《王阳明全集》卷七,《文录四》。
〔11〕《王阳明全集》卷一,《语录一》。
〔12〕《明史》卷一九五《王守仁传》。
〔13〕邵廷采:《明儒王子阳明先生传》,《思复堂文集》卷一。
〔14〕王士贞:《弇州四部稿》卷六六。
〔15〕王士贞:《弇州四部稿》卷六八。
〔16〕邱云霄:《止山集》附《山中集》卷六。
〔17〕海瑞:《海忠介集》卷一,《治安疏》。
〔18〕邱云霄:《止山集》附《山中集》卷六。
〔19〕赵贞吉:《三几九弊三势疏》,《明经世文编》卷二五四。
〔20〕沈链:《青霞集》卷十。
〔21〕《明史》卷二一三《张居正传》。
〔22〕洪福增辑:《洪芳洲公文集》卷下《读礼稿》。
〔23〕王慎中:《遵严集》卷二二,《书信·掌道原弟书九》。
〔24〕黄仁生辑校:《江盈科集》,《雪涛阁集》卷一二。
〔25〕邱云霄:《止山集》附《中山集》卷十。
〔26〕〔27〕王邦直:《陈愚衷以恤民穷以隆圣治事》,《明经世文编》卷二五一。
〔28〕洪福增辑:《洪芳洲公文集》卷下《续稿》卷一。
〔29〕《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七二,集部,别集类二五。
〔30〕王立道:《具茨文集》附《遗稿》,一七至一九页。
〔31〕王立道:《具茨文集》卷八,《廉远堂高》。
〔32〕《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七二,集部,别集类二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