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史
施琅进军澎湖几个问题的考订
施伟青

【专题名称】明清史
【专 题 号】K24
【复印期号】1998年01期
【原文出处】《历史研究》(京)1997年06期第180~183页
【作者简介】施伟青 1948年生,厦门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师渡海东征,进攻澎湖取得胜利,接着又趁有利之机招抚台湾郑氏集团,使台湾不战而下,实现了台湾与大陆的和平统一。可以说,澎湖大捷为施琅开展富有成效的招抚工作奠定了基础。因此,施琅进征澎湖的活动,长期以来得到许多史家的重视,留下了不少关于这个事件的记载。但这些记载存在颇多谬误,有必要进行考订,以澄清事实。
      一、清师进攻澎湖地点及郑军阵亡人数
    《清先正事略》、《八旗通志》、《清史列传》、《清史稿》、《清代七百名人传》、《福建列传》等书的《施琅传》,以及施琅孙施士伟的《靖海汇纪·襄壮施公传》,都记载舟师曾有攻夺猫屿、花屿之举。但施琅《靖海纪事》卷下《飞报大捷疏》却记载,舟师于“十五日申时到猫屿、花屿。有守汛贼哨数十只”,见“舟师将到,即奔回澎湖”。这里之所谓“澎湖”,是指澎湖群岛中的澎湖本岛,其时镇守澎湖诸岛的郑军指挥中心即设置于此。可见是驻守猫屿、花屿的郑军看到敌我众寡悬殊,无法抵挡,而主动撤走的,舟师并未诉诸武力。施琅的随征将领在向福建总督姚启圣报告抵达澎湖的情况时,也没提到攻夺猫屿、花屿事。如海坛镇总兵林贤报称:“十四日会□进发,浪静风顺,十五日全□齐抵澎湖,湾泊水垵。”〔1〕再如署铜山镇总兵陈昌也报称:“卑职于本月十四日带领三营船只,随同施提督合□自古雷开驾出洋,十五晚收花屿,进泊八罩水垵澳。”〔2〕江日昇《台湾外记》卷九记载:施琅率舟师“至申时方到澎湖地方。即令快哨前去探望,回报各岛悉有船只把守,炮台相望,惟猫屿、花屿、八罩、水垵澳贼船无几。琅发令:‘天色将晚,所有船只分□,暂寄猫屿、花屿诸澳!’水师二镇前锋营李富同防守猫屿中提督中镇左营王显、守水垵澳左虎卫领旗协杨武,见琅大队舟师将至,寡众不敌,随将船驾回娘妈宫报国轩”。所言与档案史料相合,且比较详细,可为佐证。由此可见,以上诸《施琅传》所说误。
    《清先正事略》等史料还记载,清军舟师在六月十六日的初次海战中,焚杀郑军“三千余名”或“三千有奇”。但是陈万策《施襄壮公家传》〔3〕、陶元藻《靖海侯施琅传》〔4〕和施士伟《靖海汇纪·襄壮施公传》皆谓,是日海战,郑军丧将“七十”、兵“二千余”,前后两说相差1000名左右。施琅《飞报大捷疏》明确指出,是日郑军“焚杀、溺死计有二千余众”。施琅作为清军舟师的统帅,不会不了解歼敌的实际人数,同时他也没有必要少报战果,所以他的记载应当是可信的。
      二、守澎郑军和战船数量
    关于防守澎湖的郑军兵、船数额〔5〕,史籍的说法较多,出入也较大。夏琳《闽海纪要》卷下记载:“国轩以铳船十九号、战船十六号、兵六千人,分拨诸将防守。”若此,守澎郑军的战船仅35艘,兵丁仅6000人。李光地《榕村语录》续集卷一一记载:“刘国轩精兵不过万人。”全祖望《鲒埼 亭集》卷一五《姚公神道第二碑铭》称:六月十六日,施琅挥师攻澎湖,郑军迎战,“国轩以精兵二万,自牛心湾出;其将林陞以精兵万,自鸡笼屿出,夹攻我军”。魏源《圣武纪》卷八也说郑军守澎湖,“国轩自率众二万泊牛心湾,而别屯万兵于鸡笼屿相犄角”。全、魏皆持30000人说。郑亦邹《郑成功传》记载:刘国轩守澎湖,“自督精兵强逾二万,蜂拥于风柜尾、牛心湾等屿;又率林陞、邱辉、江胜、陈起明、王隆、吴潜等约众二万,集于鸡笼屿”。乾隆时修《重修台湾府志·武备·施琅传》也载:郑军“有众二万余、艘二百余,集于鸡笼等屿。伪镇国公〔6〕刘国轩亦拥精兵二万,屯于风柜尾、牛心湾等处”。据以上两则记载,镇守澎湖的郑军人数达40000余众。而施士伟《襄壮施公传》则称刘国轩“调遣精锐”驻守澎湖,“几五万人”。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那么,征台将帅对这个问题又是如何记述的呢?施琅《飞报大捷疏》奏称,镇守澎湖的郑军有“二万余众”,各种战船有“二百余号”。他所说的战船数,与《重修台湾府志·武备·施琅传》相同,但异于《闽海纪要》;而他说的人数,则与以上各说都有出入。那么,施琅的说法可信吗?《姚启圣题为攻克澎湖情形事本》所载施琅随征将领的报告,指出舟师在六月二十二日的澎湖决战中,“杀死贼众及焚死、自跳溺死计贼伙一万二千余名”;“山上投诚伪将军果毅中镇杨德等共一百六十五员名,带贼兵四千八百五十三名,俱出投诚”。由此算出是日郑军官兵死者、降者达17000余名。事本还说有一部分郑军逃脱,乘“小船二三十只由吼门小港遁走”。既然是小船,大约每艘不过乘坐数十人而已,所以二三十只,所乘大约为2000人左右。加上在十六日战死的“二千余众”,镇守澎湖的郑军人数恰为“二万余众”,与施琅所说相符。
    姚启圣的事本又记载,随征兴化镇总兵吴英报告:“十六日各船乘势进取澎湖。伪总督刘国轩同伪水师总督林陞、副总督江钦、伪右先锋镇陈谅、陈侃、邱辉等,将大战船、大□船、炮船、挖船、赶缯船、双篷□大小二百余号,倚险摆列,扬篷以待。”所说郑军战船数与《飞报大捷疏》一致。我们还可以据事本所载的有关数字,从另一个角度,估算出郑军的战船数。事本记载,二十二日舟师击沉郑军战船及迫使其自焚战船“共一百五十九只”;还“得获鸟船二只、赶缯八只、双篷□二十五只”。同时,郑军有小船“二三十只”逃走。此外,十六日海战,郑军丧失“二千余众”,估计损失战船20艘左右。这样合计,郑军战船也是“二百余号”。
    施琅及其随征将领都是澎湖海战的当事人,且他们的说法一致,所以应以他们所言为是。
      三、清军官兵和战船数量
    关于清军舟师的兵、船数目,史籍也存在不同的记载。《闽海纪要》卷下说舟师拥有“战舰六百余号,甲士六万余人”。陈衍《台湾通纪》卷二记载:“施琅自铜山开船,大小五百余号。”《榕村语录》续集卷一一记载施琅对李光地说其有“兵五万余”。光绪时修《澎湖厅志稿·旧事·纪兵》则说施琅攻打澎湖,率有“水军三万人,战船三百余号”。必须指出,在以上诸说中,《榕村语录》续集的说法,较易使人相信。这是因为它的作者为李光地,他曾保举施琅征台,与施关系密切,所以理当了解舟师的兵力情况。然而,综观这则材料的全文,却可以发现施、李的谈话记录不是出于李光地本人之手,因为它的开头是这样写的:“李安卿先生言曾面问施靖海琅平海寇事”,其后才记载施琅回答询问的谈话内容。李安卿即李光地。可见这段文字是出自他人之手,其可信程度可疑。
    施琅在《舟师北上疏》中称其“总计带领官兵二万一千有奇,配驾大鸟船七十只、赶缯船一百零三只、双帆□船六十五只”。在《海逆形势疏》中说其“所统官兵二万有奇,大小战船二百余号”。在《海逆日蹙疏》中又说其“在水陆官兵中挑选二万有奇”〔7〕。施琅作为清军舟师的统帅,对舟师兵、船数目,理当是十分清楚的,而且他先后所题呈的数道奏稿。对这个问题的说法都是一致的。所以应是可信的。
    关于施琅舟师兵、船的数目,也有其它不少史籍所载与施琅同。如《清史列传》、《清史稿》和《清代七百名人传》的《施琅传》都提到舟师有“兵二万余”。《台湾外记》卷一○记载六月二十二日舟师进攻澎湖时战船的调遣情况说:“琅命令其六子世骠同随征都督陈蟒、魏明、副将郑元堂,同领赶缯、双帆□船共五十只为一股,从东畔峙内直入鸡笼屿、四角山,为奇兵夹攻;又令七子世骅同随征总兵董义、康玉、外委守备洪天锡等,领赶缯、双帆□船共五十只为一股,从西畔内堑直入牛心湾,作疑兵牵制;又将大鸟船五十六只分为八股,每股七只,各作三叠。琅自居中,以便调度,……其余八十只,分为二大股,以为后援。”据此,清军舟师战船总计为236艘,和施琅所言“二百余号”也没有出入。因此,以上记述足资佐证。
      四、《澎湖台湾纪略》中有关记载存在的谬误
    诸家《澎湖台湾纪略》(以下简称《纪略》)载有一则杜臻就施琅进征澎台问题发表的谈话,其中错误较多。杜臻在施琅统师东征之时,任清政府的吏部侍郎,施琅统一台湾后,他奉旨到广东、福建两省进行展界,康熙帝还命他“一切事宜可与将军施琅会商”〔8〕。按理他对施琅进征澎台的经过及其前后情况应当是了解的。所以人们对他的谈话比较重视,为此,很有必要进行辨误。
    其一,《纪略》谓施琅出征前夕,“念时方盛暑,多南风,意踌躇未决,乃业已力任,而启圣绳之又急,遂慷慨行”。这纯属无稽之谈。众所周知,早在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间,施琅与姚启圣之间就围绕着风信问题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激烈争论,施琅力主乘南风渡海,而姚启圣则主张乘北风进征。施琅在是年三月初一日所题《密陈专征疏》〔9〕中指出:“莫如就夏至南风成信,连旬盛发,从铜山开驾,顺风坐浪,船得联□齐行,兵无晕眩之患,深有得于天时、地利、人和之全备。”而姚启圣在同年五月二十一日所题《为遵旨沥陈平海机宜事本》〔10〕中则明确提出乘北风进征的意见,称“不如十月可乘北风分道进兵”,认为乘北风进兵,“必取澎湖”。当施琅于十月取得专征权后,姚启圣遂于次年正月十三日题呈《阻扰台湾贩洋耕种事本》〔11〕,提出用派船海上阻扰台湾郑氏集团贩洋耕种的办法,作为斗争策略。他说只要这样去做,“一二年间”,郑氏集团“自然困疲”,到时“剿抚皆宜矣”.显而易见,这时姚启圣已不谈论风信问题,而是转向斗争策略问题了。从他的主张来看,他是不赞同在当年就出兵台湾的。几天后,施琅题奏《海逆形势疏》,反对姚启圣的意见,指出:“诚恐一二年后,复张声势,其费力尤甚。”四月十六日,他又题奏《海逆日蹙疏》,再次提出“乘夏至南风成信,当即进发捣巢”,“用南风破贼,甚为稳当”的意见。据李光地《榕村语录》续集卷一一记载:施琅“时欲于六六月十四日起兵,而群然以为不可,渠决意不回”。可见尽管采用南风进兵遭到许多人的反对,施琅仍不动摇。李光地在该文中还记载,其时他“曾见”姚启圣等人,而姚启圣等人“俱力言六月不宜进兵”。这说明曾一度不谈风信的姚启圣,在舟师出海前夕又再次反对利用南风征台。既然如此,施琅怎么可能会因为时“多南风”而对出兵犹豫不决呢?而姚启圣怎么会催促其出兵,“绳之又急”呢?只要稍作分析,《纪略》所言,便不攻自破。
    其二,《纪略》谓舟师于六月“初十日至澎湖之外岛”。但是施琅《飞报大捷疏》和《姚启圣题为飞报朱天贵阵亡澎湖克复事本》、《姚启圣题为攻克澎湖情形事本》皆载舟师系于六月十五日到澎湖列岛的猫屿、花屿,并进泊八罩水垵澳。《纪略》所载日期比实际提前了5天,误。和这个错误相联系,《纪略》又谓舟师在澎湖“相守十二日”后,才与郑军决战,亦误。因为事实是舟师于十五日抵澎,至二十二日决战,其间仅为7天。
    其三,《纪略》谓六月二十二日,“天忽大雾,咫尺不见人”。而施琅及随征将领的报告,都未提到这个情况,疑误。《纪略》又说舟师是以大雾为掩护,采用突然袭击、短兵相接的战术打败郑军的。这个说法和施琅及随征将领的有关报告相悖。施琅《飞报大捷疏》奏称:六月二十三日舟师发动进攻时,郑军的“炮船、鸟船、赶缯大小各船,四面齐出迎敌”。《姚启圣题为攻克澎湖情形事本》载,舟师发起进攻后,“贼大炮船并鸟船尽数驾出迎敌,炮火连天,其锋甚锐”。可见郑军的抵御并非出于仓促。档案史料的记载也说明,清军和郑军双方交战时都使用了炮火,“炮矢石交攻,有如雨点。烟焰蔽天,咫尺莫辨”〔12〕;“炮矢交加,自午至申,血战喧天”〔13〕。这些材料还记载,舟师一发起进攻,就立即向郑军开炮了。如随征署铜山镇总兵陈昌说:“卑职所辖船兵争先冲□,炮火齐发,奋勇夹攻。”〔14〕。由此可知,《纪略》记载舟师准备发起进攻时,诸将“请举炮”,而施琅则谓“不可”,是违背事实的。
    注释:
    〔1〕《姚启圣题为攻克澎湖情形事本》,见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辑部编《康熙统一台湾档案史料选辑》,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73—280页。
    〔2〕《姚启圣题为攻克澎湖情形事本》,见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辑部编《康熙统一台湾档案史料选辑》,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73—280页。
    〔3〕吴曾祺:《涵芬楼古今文钞》卷六一。
    〔4〕钱仪吉:《碑传集·康熙朝功臣下》。
    〔5〕参见拙作《施琅评传》,厦门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45页注①。
    〔6〕刘国轩为武平侯,非镇国公。府志误。
    〔7〕以上均见施琅《靖海纪事》卷上。
    〔8〕《康熙起居注》二十二年十一月十一日条。
    〔9〕见施琅《靖海纪事》卷上。
    〔10〕〔11〕见《康熙统一台湾档案史料选辑》,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45—246、258—259页。
    〔12〕施琅:《飞报大捷疏》,《靖海纪事》卷下。
    〔13〕〔14〕《康熙统一台湾档案史料选辑》,第273-280页。



返回1998年01期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