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页

[法]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

上一页下一页

第三编征服的精神和僧王政治及其与欧洲文明的关系(上)

   译者按:《征服的精神和僭主政治及其与欧洲文明的关系》在贡斯当生前共出版了四次。所有四个版本均于1814年出版:第一版于1月30日在汉诺威出版;第二版于5月在伦敦出版;第三版和第四版分别于4月22日和7月在巴黎出版。第二版(贡斯当曾期望能看到英译本,但却未能如愿)与第一版的内容没有区别。在第三版中,贡斯当删去了有关威廉三世的第五章,该章是专为支持贝纳多特而写的,并对某些可能会冒犯法兰西民族感情的表达方式做了软处理。第四版再次进行了修订,新增补了两章。我们的译本采用的就是这个最完整的第四版。

   被删除的有关威廉三世的章节附在最后。与前几版文字有异之处均在注释中标明、贡斯当1818-1819年出版他的政治文选《宪政讲义》时,完全由于政治上的障碍,他略去了《征服的精神和僭主政治及其与欧洲文明的关系》,直到贡斯当谢世30年后,才由爱德华·拉布莱编辑的新版两卷本《政治学讲义》再版。

 

第一版序言

  本书是一部政治学专著的组成部分,早已写成,但显然是法国及整个欧洲的环境,使它注定无法公诸于众。在写作此书之时,欧洲大陆恰如一座巨大的监狱,同那个高尚的国家——英国,自由思想的慷慨庇护地和人类尊严的杰出避难所——断绝了一切联系。刹那间,在地球的两端,两个伟大的民族响应着召唤,莫斯科的战火成为全世界自由的曙光。现在我们可以希望,法国本身不会被排除在普遍的解放之外:这是一个使交战各国肃然起敬的法国,一个依靠本身意志便足以获胜并奉献和平的法国。因此,机会已经到来,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按照自己的见识各尽其能,就可以为自己的存在价值而自豪。

  本书作者,直到最近还是一批被迫沉默不语的人士的代表之一,并且是被非法剥夺了说话的资格,[1]他相信,[2]自己的声音无论有可能多么微不足道,至少会有效打破那种使欧洲其他民族感到惊讶和不快的全体一致的表象,事实上这种表象只是法兰西民族恐怖经历的结果。作者敢于深信不疑地宣布,全体法国人民——假如他们是自由的人民——几乎都会热烈赞同本书的任何一行文字。

  作者在这里略去了所有纯理论的讨论,仅仅着眼于他所认为的眼前问题。他坦率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这也许会提高他的著作的意义,但在这个世界仍然遭受暴政统治的时候,他更愿意负责任地记下他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他感到,在面对累累罪恶时,过分显示自己在强烈或勇敢地反抗所遭受的厄运,这是令人厌恶的。假如当前的社会灾难还留有使个人思考得到承认的余地,他会愉快地记住,要想使普遍奴役的计划不容任何反对,它也必然会去窒息他的声音。[3]

1813年12月31日于汉诺威[4]

  注释:

   [1] 贡斯当这里是指他于1802年被排挤出保民院,共和十年(1802年)热月16日的元老院法令,将保民院人数从100人减为50人,他挑衅性地在本书上署名“邦雅曼·贡斯当,1802年遭除名的保民院成员”。

  [2]第一版在“相信”之后加上了如下文字:“尽管环境极不适合讨论大量的抽象问题……”,在这一版里,整个这段话没有出现在序言中,而是作为一条单独的注释出现,参见注[3]。

  [3]第一版在前言中加上了以下注释:“在为本书署上我的名字之前,我曾自问,我讨论这些本应由最有权势、最尊贵的人物去讨论的问题,是否会被指责为狂妄自大。但我的结论是,由于公意是由个人的意见所构成,那么今天的每个个人都负有紧迫的责任,即致力于塑造一种使当权者和人民的高尚努力经久不衰的公益精神。”

  [4]第一版的序言未署日期。此书事实上出版于12月30日。

 

第二版序言

  本书1813年11月写于德国,次年1月出版,3月初在英国再版。现在这一版几乎未加任何改动:不是因为我没有感到它在许多地方远远不够完善,而是因为,在特定时刻完成的著作,应尽可能保持那种写作环境使它具有的本来面貌。

  我相信读者将不难看出,假如我是在法国或今天写这本书,我会在不止一个问题上作出不同的表述。我必须承认,我对波拿巴统治所感到的恐怖,也伴随着我对那个曾经容忍其统治的民族的厌倦。没有人更多地认识到那种统治对那个民族来说是多么可憎。我痛苦地看到,使她的勇气受到站污,使她流血牺牲,为的是让她继续遭受奴役。她为暴政大唱赞歌,被外国人视为她活该倒霉的证据,这使我尤为痛苦。更让我感到愤怒的是,她不仅与自己的利益背道而驰,而且还战害自己的本性,狀害使她独具魅力的讲究名誉、行为得体的高雅与优美。我感到法兰西正在自我诋毁,而试图为她辩护是无济于事的。每当我们试图这样做的时候——因为我们是栖身异邦——《通报》的某些文章就会出来诋毁我们无力的辩解。只有那些经历过类似痛苦的人才能完全理解这一点,他们不难宽恕由悲哀而引起的几句激愤言辞,因为这种痛彻的哀伤之情,仅仅有悻于我们为维护法兰西的名誉所应持的谨慎而已。

1814年4月22日于巴黎

 

第四版序言

  一些我对其见解有着极高评价的人土,似乎对我的某些观点产生了误解。为此,我在这一版的后面补充了一些内容,这些内容先前出版时曾被我舍弃,因为我担心在欧洲陷于混乱之时,它们会分散读者的注意力。

  我建议认真考虑一下与人类现状和现代文明有关的两个巨大祸根。其中一个是征服的精神;另一个就是僭主政治。

  有些事情在某个时期是可能的,到另一个时期则会不复可能。这个真理经常受到忽略,这决不是没有危险的。如果掌握世界命运的人们对于实际上可能发生什么事情判断失误,那真是罪大恶极,而且,经验不仅不会帮助他们,反而会给他们造成危害,使他们行为错乱。他们披览史籍,寻觅旧事,且不停地考虑今天是否仍可如法炮制。他们试图把那些陈旧、破败的工具重新派上用场。他们的固执和——假如你愿意这样认为——天才可以使他们的努力取得一时的成功。但是,因为他们与时代的精神。利益及整体的道德存在格格不入,因而会遭到这些力量的反抗。在一段对他们的受害者而言十分漫长、从历史的角度看又极为短暂的时间里,除了他们犯下的罪行和引起的苦难,他们的事业一无所成。

  任何权力的寿命都取决于它的精神是否符合它所属的时代。在某种意义上说,每个世纪都等待着一个人来代表它。每当这个人出现的时候,或仿佛将要出现的时候,各种势力都会聚集在他的周围。如果他真正代表主流精神,他就必然会成功。如果他偏离正途,他能否成功至少也是一个疑问;如果他沿着错误的道路一意孤行,他的权力就会失去支持,最终土崩瓦解。

  有些人因为相信自己战无不胜,于是以铁腕统治人类,声称要以此——因为他们别无手段——完成人类并不赞同的壮举,创造人类并不希望看到的奇迹。愿灾难降临于他们!

 

第一部分征服的精神

1.特定社会发展阶段与战争相容的德行

  有些极力夸耀自己是热爱人类——这很值得称道——的作家,仅仅看到了战争的灾难性景象。然而,我却乐意承认战争的好处。

  要说战争永远是一种罪恶,那不真实。在人类历史的某些阶段,战争完全符合人性。它有利于开发人类最精妙、最优秀的官能。它向他打开了一座高贵的享受宝库。它为他塑造出伟大的灵魂、高超的技能、非凡的沉着、视死如归的精神,如果没有这些品性,他将永远不会相信自己竟然不再有丝毫懦弱,他甚至不可能再去犯罪。战争教会他英雄般地奉献,使他建立起崇高的友谊。它既把他同他的祖国,也把他同他的战友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战争以高贵的安逸酬谢高贵的业绩。但是,战争的所有这些好处,无不依赖于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战争应该是势所必至和人民的民族精神的自然结果。

  我这里所讲的并不是一个受到侵犯并保卫自身独立的民族。毫无疑问,这样一个民族能够很好地把尚武的热情与最崇高的德行融为一体,或者说,它的尚武热情也许是它本身全部德行的最为崇高之处。然而,确切地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不是在谈论战争,而是在谈论合法的自卫,也就是说,在谈论爱国主义,谈论对正义的热爱,谈论所有高贵而神圣的激情。

  一个没有听到保卫自己家园的号召,只是被自己的环境和民族特性引入军事远征和征服的民族,仍然可能把它的尚武精神和行为纯朴、鄙弃奢侈、宽宏大量、忠诚不渝、重诺守信、尊重勇敢的敌人,甚至同情和关心被自己打败的敌人等等结合在一起。在古代史和中世纪的编年史中,在不少几乎以战争为业的民族那里,我们确实会发现这些光彩照人的品质。

  但是,欧洲各民族的现状能使人对这些德行融为一体抱有希望吗?爱好战争真是他们民族特性中的一部分吗?这种特性真是由于他们所处的环境而产生的吗?假如这两个问题必须给予否定的回答,那么结论必然是,在我们的时代,为了把各民族引向战争与征服,就必须颠倒他们所处的形势,让他们遭受种种罪恶的磨难,败坏他们的特性,使他们变得十恶不赦,否则就很难成功。

2.从战争角度看现代民族的特性

  古代的尚武民族把他们的好战精神主要归功于他们发觉自己所处的形势。他们被分割成小小的部落,靠武力去争夺一片狭窄领地的所有权。他们为了生活必需品而相互为敌,不停地相互打击或威胁。甚至那些没有征服野心的人,也不能放下自己的刀剑,否则他们自己就会被别人征服。对他们所有人来说,他们的安全,他们的独立,他们的全部生存价值就是战争。

  在这方面,我们的世界与古代世界正好相反。过去,每个民族都形成一个牢固的大家庭,成为其他家庭的天然敌人,如今却存在着一个庞大的人群,他们尽管生活在不同的名号之下,拥有不同的社会组织形式,然而从本质上说他们有着基本的同质性。这个群体已经足够强大,不必再去惧怕仍然处于野蛮状态的游牧部落。它已文明到足以发现战争是一种负担。它的一致倾向就是和平。尽管源远流长的好战传统,尤其是各国政府的错误,延缓了这种倾向的效力,但它每天都在取得新的进展。各国领袖都在努力避免公开宣称他们的征服野心和单靠武力获取荣耀的希望,并为和平大唱赞歌。腓力的儿将再也不敢提出侵占全球的目标;皮鲁土对基尼阿斯的谈话在今天看来简直是蛮横透顶,或者说愚不可及。

  一个声称把军事荣耀作为目标的政府,暴露出它对民族和时代精神的无知或蔑视。它把时间弄错了一千年。即便它可能一时得手,但是,能够看到谁将最终赢得这场奇特的赌博——是我们这个世纪还是那种为非作歹的政府——将是很有趣的。

  我们终于进入了商业时代,一个必定以商业取代战争的时代,战争时代注定要成为往事。战争和商业不过是实现同一目标的两种不同手段,都是为了占有向往中的东西。商业不过是向占有者因占有的进取心而获得的力量发出的礼赞。它是一种努力,要通过双方协商来获取人们不再希望用暴力获取的东西。一个总是比别人强壮的人永远不会产生商业意识。经验向他证实,战争,即使用他的力量去和别人的力量对抗,容易招致各种障碍和失败;正是这种经验,引导他求助于更温和、更稳妥的商业手段,使他人的利益同他自身的利益达到一致。

  战争先于商业出现。前者是原始的冲动,后者是文明的谋算。显然,商业化倾向越占上风,发生战争的倾向必然越弱。

  现代民族的惟一目标就是安宁,安宁带来舒适,舒适的源头则是工业。战争日益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无效手段。战争游戏既不能为个人,也不能为民族带来堪与和平劳动和正常交易的成果相媲美的利益。在古人那里,一场战争的胜利会以分配奴隶、贡品和土地的形式增加个人与公共财富。对现代人来说,一场成功的战争总是极为得不偿失。

  没有商业,没有文学,没有艺术,除农业之外没有其他家业的罗马共和国,局限在狭小得难以生存的领土之上,处于野蛮部落的包围之中,总是遭受别人威胁或去威胁别人,命中注定要不断地进行军事冒险。但在今天,一个想效仿罗马共和国的政府,情况就大不相同了,由于它是与自己的人民作对,它将使自己的政策工具至少与它的牺牲品一样不幸。在这种统治下的民族,有可能成为罗马共和国的国民,却没有罗马共和国的自由,没有那种视死如归的民族冲动,没有那种每个人都能分享一份被征服土地上的果实的希望,简言之,没有那种能使罗马人迷恋危险而又动荡的生活的整个环境。

  商业改变了战争的性质。过去的商业民族总是败在其好战的敌人的手下,今天则能够成功地抵抗敌人,他们甚至可以在敌人中找到支持者。商业所产生的无数复杂的分支,已经使社会的利益超越了领土界限;时代的精神战胜了人们企图冠以爱国主义称号的狭隘的敌对精神。

  古代迦太基人与罗马人的对抗,注定要以败亡告终:因为事物的力量在与她作对。但是,假如罗马和边太基之间的战争发生在今天,迦太基有望让全世界都站在她一边;今天的习俗和时代的精神将是她的同盟军。

  因此,现代民族的环境遏制了它们的好战本性:除了这些一般性的原因外,还有一些同人类的进步、从而与时代差别有关的更为具体的原因。

  新的作战方式,武器的变化,大炮,已使军旅生活丧失了最引人入胜的内容。不再有什么临危不惧的搏斗:有的只是命运的安排。勇敢本身必定受到听天由命或无动于衷的侵蚀。我们再也享受不到意志的快乐、行动的快乐、提高我们的生理和道德能力的快乐,正是这些事情,使古代英雄或中世纪骑土对白刃战感到兴奋不已。

  战争已经失去它的魅力和它的功效。人类不再出于兴趣或者激情而投身战争。

3.欧洲现状下的征服的精神

  任何想在今天煽动一个欧洲民族卷入战争和征服的政府,都会犯下严重的、灾难性的时代错误。它必须竭力使用违反自然的刺激手段去蒙骗那个民族。由于促使过去时代的人们勇于冒险。不辞辛苦的所有动机,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们身上都已不复存在,它就必须向人们提供与文明的现状相称的动机。它只有依靠追求快乐这一人之常情来刺激他们进行战斗,而这一人之常情如果顺其自然,只能使他们向往和平。我们的世纪已经不再满足于某种华而不实的光荣,它从功利角度评价每一事物,一个人一旦想要脱离这个轨道,它就会对他的一切真实的或伪装的热情大加嘲讽,使我们不再喜欢做出其他类型的选择。这必然会使享乐取代光荣,掠夺取代胜利。这使人们一想到仅仅依靠这些动机的好战精神会变成什么样子,就会感到不寒而栗。

  在我即将勾勒的画面中,我丝毫不想非难所有国家中那些坦然站在祖国与危险之间,保卫过民族独立的英雄们;那些光荣地捍卫过我们美丽的法兰西的英雄们。我不怕被他们误解。在他们中间肯定不止一个人与我有思想共鸣,分享着我的感情,他们会在这字里行间认出自己秘不示人的见解,将会把它们的作者视为自己的代言人。

4.只为自身利益进行的军事竞赛

  我们早已知道,那些尚武的民族无不受到比真正实际的战争利益更为崇高的动因的激励。有的民族把宗教感情融入他们的好战冲动。别人所享受的放肆的自由,会激发起他们极大的活力,他们需要把这种活力发泄到自己的领土之外。他们把胜利的念头同超越了有限生命的名望结合在一起,所以不是为了追求眼前的物质享受以满足低级贪欲而战斗,而是怀着一种希望——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理想——去战斗,这种理想就像一切在模糊不清的未来面前迷失了自己的事物一样,使他们的想像力得到了强化。

  所以,甚至那些在我们看来似乎专事掠夺和抢劫的国家,获取财富也决不是主要的目标,因此我们看到,斯堪的纳维亚的英雄们生前夺得的全部珍宝在他们葬礼的火堆上被统统烧掉,以迫使后代通过新的英勇行为夺取新的珍宝。确实,对他们而言,财富之所以珍贵,更在于那是他们炫耀自己获得的胜利的见证,而不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或享受的本钱。

  但是,假如现在出现了纯粹的军事竞赛,由于它的热情不可能基于任何信念、任何感情、任何思想,也由于过去那些使大屠杀本身成为崇高行为的所有令人兴奋的理由对它来说可能十分陌生,那么,它的惟一冲动和动机大概就是最狭隘最残酷的个性了。它会采纳尚武精神中的残忍,但它也会保留商业性的自私自利。这些再生的汪达尔人不会像他们粗野的祖先那样,不知奢侈为何物,行事简朴并轻蔑一切卑劣行径。他们会把野蛮的残忍和奢侈华美、滥用暴力和贪婪狡诈集于一身。

  一本正经地宣称打仗只是为了掠夺、好战精神退化成斤斤计较得失的人,的确与古代的勇士大相径庭。

  四十万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利己主义者,知道他们的命运不是伤害别人就是遭受死亡。他们会预感到,顺从命运比逃避命运更合算,因为让他们遭受这种命运的暴君比他们更强大。他们会转而从许诺的酬劳、即从让他们去攻击的对象那儿掠夺来的财物中寻求安慰。结果,他们会抱着不遗余力的决心前进。他们既不会对被征服者表示同情,也不会对弱者表示尊重:对征服者来说,不幸的被征服者,作为某些财产的拥有者,不过是他们与他们的战利品之间的一道障碍。自私自利扼杀了他们灵魂中除肉欲之外的所有自然情感。他们看到女人仍会心动,对童叟却会视而不见。他们所有的实际知识将被用于更周密地制订屠杀和劫掠计划。他们对法律程序的精通,能使他们的非正义行为被上法律无情的外衣。他们对社交礼节的熟稔,会使他们的残酷无情显得像是不经意或无所用心所致,他们认为这是一种优雅的表现。他们以这种方式周游世界,用文明的进步反对文明本身,他们完全受自己的私利所左右,以杀人为手段,以放荡为消遣,以嘲讽为乐趣,以掠夺为目的;他们和其他人类隔着一条道德鸿沟,只是像野兽一样纠集在一起,成群结队地扑向他们猎食的羊群。

  他们得胜时就是这个样子。失败时又会是什么情形呢?

  由于他们的目标只是为了获取而不是保卫,一旦他们的目标落空,他们便会毫无良心可言。他们不会因信念而凝聚在一起,只是由于物质上的需要而站在一起,即便如此,每个人也都在试图为所欲为。

  对于面对命运团结在一起的人来说,他们需要的不仅是对自身利益的关切,他们需要真正的信仰;他们需要道德。自私自利必然会使他们各自孤立,因为它向每个人展示那种独自获得更大成功和更熟练技能的机会。

  同样是这种利己主义,在繁荣时代会使这些尘世的征服者对他们的敌人表示同情,在逆境中则会使他们对自己的战友产生冷漠和不忠。这种风气会在整个军队中蔓延,从最高层到最底层。置身于痛苦不堪的伙伴中间,他们每个人都会明白,从敌人手中掠夺财物来补偿自己已成为不可能的事。伤病员会抢劫奄奄一息者,逃跑的人又会抢劫伤病员。弱者和伤员会被有责任照料他们的军官视为讨厌的负担,他会不惜一切代价摆脱他们。率领军队陷入绝境的将军,对于那些被他带入深渊的身遭不幸的人,不会有丝毫的责任感;他不会为了拯救他们而跟他们呆在一起。逃之夭夭似乎是他摆脱逆境或补救错误的推一手段。即使是他本人把他们带到了那里,即使他们听信了他的话,即使他们把生命交到了他的手里,他为什么要为这些事情操心呢?对于失去用途的工具,难道不能弃置一旁吗?

  毫无疑问,这些完全建立在自私自利基础上的军事精神的后果,除非征服的体制能够持续几代人,否则不太可能在任何现代民族中间充分显示其令人可怕的程度。感谢上帝,尽管他们的领袖费尽心机,法国人依然并将继续远离他所带给他们的限制。我们的文明所培养并加以宏扬的爱好和平的美德,仍在同狂暴的征服者必然产生的腐败和堕落进行着胜利的斗争。我们的军队提供了仁爱和勇敢的证明,经常赢得以往它们被迫去征服的那些人民的好感,而如今,由于某个个人的错误,他们才不得不表示反感。可是,正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对政府进行抵制。如果这个政府一意孤行,那么,在它滥施权威后幸存下来的那些品德,将会变得失去控制。如果自私自利成了号令,任何无私的感情都会带有分庭抗礼的味道:这种可怕的政体持续得越久,那些品德就会变得越微弱、越罕见。

5.征服体制内军人阶层堕落的深层原因

  人们经常看到,赌徒是人类中最不道德的人。因为他们每天都会倾其所有去冒险。安全的未来不属于他们:他们完全靠运气求生。

  在征服体制下,士兵成了赌徒,区别在于他的筹码是生命。不过这个筹码不能撤回。他始终面临着迟早会同他作对的机运。他同样没有未来。危险也来自他那个盲目而毫无同情心的主人。

  现在,道德需要时间。适时它会安排它的补偿与酬劳。对于一个生命是以分秒计算或不停战斗的人来说,时间是不存在的。未来的回报虚无缥缈。只有某种片刻的享乐尚可把握。有一种说法用在这里非常恰当:每一次享乐都是从敌人那里赢来的。谁会看不出,这种抽彩式的享乐与死亡必定会败坏人心呢?

  让我们来看看使合法自卫永远不同于征服体制的那些区别;这种区别会一再出现。为祖国而战的士兵只是面临一时的危险。他能够遥望到安宁、自由和荣耀的远景。因此他有未来;他的道德非但不会受到腐蚀,反而会变得高贵。但是,一个贪得无厌的征服者手中的工具,能够看到的只是一场战争接一场战争,一个被摧毁的国家和下一个待摧毁的国家,换句话说,危险之后的更多危险。

6.这种好战精神对民族内部环境的影响

  仅仅考虑征服体制对军队的影响,以及它对军队与别国人民的关系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够的。还必须考察一下征服体制给军队与本国公民造成的关系。

  一种排他而又充满敌意的合作精神,必定会支配那些其目标与他人不同的联合体。尽管基督教温和而又纯洁,它的牧师联盟却经常把一个国家分割为几个国中之国。无论什么地方,组成军队的那些人总是使自己脱离国民的其余部分。他们会变得崇尚操纵于自己手中的暴力。他们的习惯和思想会变得有害于秩序原则以及和平的、正当的自由原则,那是任何政府都有权利和义务视为神圣的东西。

  因而,一个国家通过一系列漫长的或不断重新开始的战争,造就出一大批仅仅充满好战精神的群众,这并不是无关紧要的事情。由此产生的麻烦事实上不可能严守界线,使它的重要影响不易被人察觉。因其精神不同而与人民判然有别的的军队,也会以这种精神投入日常事务的管理。

  一个沉溺于征服的政府,比其他任何政府都更喜欢用权力和荣誉回报它的直接工具。它不会只让他们据守在军营里。恰恰相反,它必须用浮华的外表和公民的尊严去装扮他们。

  可是,那些从童年起就受着出生入死熏陶的武士们,在卸去身上的盔甲时,也会放弃他们的那种精神吗?他们披上平民的外套,就会崇拜法律,尊重维护权利的形式——那些人类联合体的保护神吗?在他们看来,没有武装的阶级显得粗俗卑贱,法律的奥妙纯属多余,社会生活方式有着太多令人难以忍受的拖沓。他们对待社会事务,就像夺取军功一样,首先看重的是机动迅速。全体一致在他们眼中就像军队要容相同的制服一样重要。对他们而言,反抗就是骚乱,讲理就是蓄意不从,法院就是战时委员会,法官就是受命的土兵,被告就是敌人,审案子就是上前线。

  这不是凭空想像的夸张。在过去二十年的时间里,我们不是亲眼目睹了欧洲几乎到处都在实行军事审判吗?这种审判的首要原则就是省略程序,仿佛对程序的任何省略都不是最令人厌恶的诡辩:如果程序是多余的,所有的法庭都应该取消它;但是如果程序是必要的,所有的法庭都应该尊重它;而且毫无疑问,指控越严重,细心审查就越重要。难道我们不是一再看到法官中坐着这样一些人吗?他们的衣着已说出了他们有所效忠,因此他根本不可能是一名独立的法官。

  如果我们的后代还有人类尊严的感情,他们可能不会相信,曾几何时,人们的不朽功绩确实辉煌,但他们在军帷中长大,对平民生活全然不知,却在审问他们无力理解的被告,给他们无权判决的公民定罪,而且不准上诉。确实,我们的子孙除非成了最卑鄙下流之辈,否则他们不会相信,议员、作家以及其他被控犯有政治罪的人,是被传唤到了军事法庭之中,设立这些法庭就是让它们充当言论和思想的法官,它们竭尽冷嘲热讽之能事,显示出盲目的勇气和愚昧的服从。他们也不会相信,凯旋归来的武士们,头上的桂冠尚未枯萎,就会被迫接受可怕的任务,转而去充当追捕和屠杀同胞的刽子手,这些同胞的名字和他们的罪名一样,武士们全然不知。不!——我们的后代会喊道——我们胜利,我们的凯旋盛典,绝不该付出这样的代价!不,这不是习惯于重返故乡并向祖国致敬的法兰西战士!

  当然,错误不在他们。我曾无数次听到他们抱怨自己不幸的顺从。我乐意重复一遍,他们的德行远远超出了人类本性容许我们所能期望的程度,经受住了曾经试图腐蚀他们的战争体制和政府行为的影响。有罪的只是这个政府,而我们军队的功绩,就在于他们竭力避免犯下所有那些罪行。

7.塑造此种好战精神所带来的后患

  在政府强迫下接受此种好战精神的国民,最终将会做出可悲的反应,他们将会迫使政府坚持那种它倾心组建的体制。

  一支为胜利而自豪并习惯于掠夺的庞大军队,并不是一件容易操纵的工具。我们所谈论的不仅仅是它对那些拥有平民政体的民族所构成的危险。历史上此类范例比比皆是,毋需赘述。

  一个经过六百年胜利的辉煌,周围环绕着二十多代英雄竖起的自由纪念碑的共和国,如今它的士兵却按照恺撒的号令进军,踏着辛辛那提和卡米利的废墟,去亵渎他们前辈的坟墓,去奴役不朽的城市。曾几何时,英国军团和克伦威尔一起向一个国会发难——因为他们想给它套上枷锁,它坚决不从,他们想把它变成玩偶,它坚决抵制——直到既篡夺了王位、又窃取了共和国,暴露出伪善的嘴脸。

  但是,专制政府也同样害怕这支总是令人胆颤心惊的力量。如果这支力量以它领袖的名义同外国人和自己的人民对抗时表现得令人畏惧,那么它也随时有可能对它的主子形成一种威胁。这就像野蛮民族进攻敌人时放在军前打头阵的那些可怕的野兽,一旦受到惊吓或被激怒后,便会突然掉转身子,不再识别它们主人的声音,把指望靠它们助攻得胜的那支军队冲得七零八落。

  因此,必须让那支军队不停地运转,不能让它安于可怕的无所事事;必须让军队远赴他乡;必须为军队找到与之战斗的敌人。战争体制,即使目前没有战争,也在孕育着未来战争的种子。踏上那条道路的统治者,在他自己召唤来的命运的驱使下,便再也不会转向和平了。

8.征服成性的政府对国民大众的影响

  我相信,我已经阐明,一个醉心于侵略精神和征服精神的政府,必定要腐蚀一部分国民,以保证他们为它的事业积极效力。我还要说的是,它在腐蚀这部分选定的国民的同时,也必然会对其他国民产生作用,要求他们被动服从和做出牺牲,以这样的方式干扰他们的理性,扭曲他们的判断能力,破坏他们的所有思想。

  如果一个民族天生好战,用不着统治当局的诱骗,它也会投身战争。只要阿提拉向他的匈奴人指出世界上哪个部分需要他们进攻,他们就会扑向那里,因为阿提拉是他们自身冲动的工具和代表。可是在我们的时代,既然战争不能给民族带来好处,只是贫困和苦难的根源,那么对征服体制的辩护就只能立足于诡辩和欺诈。

  甚至当一个政府纵情于它的宏伟规划的时候,它也几乎不敢告诉它的国民:“让我们为征服世界而进军!”恐怕它会听到这样的回答:“我们并不希望征服世界。”

  它会换个说法,大谈民族的独立、民族的荣誉、边界的完整、商业的利益、防患于未然,等等。还有什么?伪善和非正义的词汇是取之不尽的。

  它会大谈民族独立,好像一个民族的独立会因为其他民族的独立而处在危险之中。

  它会大谈民族荣誉,好像一个民族的荣誉会因为其他民族保持了自己的荣誉而受伤害。

  它会坚持边界完整的必要性,好像这种说法一旦被人接受,不会使整个世界的安宁和公道荡然无存一样。各国政府总是希望向外去完整他们的边界。没听说哪个政府牺牲过一块自己的领土,去让其他政府把领土完整得更合乎几何规则。边界的完整是一个自掘坟墓的系统,它的各项要素相互矛盾,它的实现仅仅有助于最强者的非法占有,因为最强者靠的就是对最弱者的掠夺。

  这个政府还会以商业的利益为托辞,好像它为商业尽责就要夺走一个民族最朝气蓬勃的青年人,让最必不可少的劳动力离开农业、制造业、工业,在各国之间设置浸透鲜血的屏障。商业的基础是各民族之间的良好理解,只能靠公平来维持;它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它在和平中繁荣。然而,据说为了商业利益,一个政府就应该让战火连绵,就应该把它的人民的脑子里塞满了仇恨,应该从非正义向非正义连续进军,应该每一天都用暴力来降低自己的信誉,应该拒绝忍受任何公平交易!

  在防患于未然的借口下,这个政府会攻击它最和平的邻居和最恭顺的盟国,栽赃说他们心怀敌意,好像参与了有预谋的侵略。假如它所诬陷的不幸目标轻易地屈服了,它就会得意洋洋地趁机先把它们攫取过来。假如它们有时间和力量进行抵抗,它就会大叫:“你看,他们果真想要战争,因为他们正在自卫!”

  不应认为这样的行为只是特别刚愎自用所产生的偶然结果。恰恰相反,它是这种立场的必然结局。当今任何想要进行扩张性征服的政权,都将因为这一系列虚妄的借口和无耻的谎言而受到谴责。它的确是有罪的,我们不应对它的罪行轻描淡写。但这种罪行并不在于所使用的手段,而在于蓄意采用这种手段的立场。

  政权将不得不对它的臣民大众的理智施加影响,就像以同样方式对军事部门的道德品质施加影响一样。它将会尽力消除前者头脑中的所有逻辑,就像它会努力窒息后者心灵中的所有人性一样。所有的词汇将失去它们的意义。“温和”将预示着暴力;“正义”将表现为邪恶。国际法将成为掠夺和野蛮的法典。经过几个世纪的启蒙过程,像确立了人际关系一样确立了各社会之间的关系的所有那些概念,将会再次遭到践踏。人类将会倒退到我们视为历史耻辱的蛮荒时代。只有伪善还能使两者有所区别,但伪善将会表明更具腐蚀力,因为没有人会真心相信它。谎言不仅在权力用来迷惑和欺骗人民的时候是有害的:就是在它们一点也没有骗过他们的时候,它们同样是有害的。

  怀疑主人口是心非和背信弃义的臣民,他们自己也会养成类似的口是心非和背信弃义。一个人如果听说统治他的领袖被称为大政治家是因为他发表的每一行字都是谎言,他就会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小圈子里的大政治家。真理在他看来是蠢话,欺诈则是技能的标志。以前他撒谎只是出于自私,现在他则不顾自私和自爱而撒谎。他会变得诡计多端却又愚不可及。假如这种传染病征服了一个天生喜欢模仿的民族,其中每个人首先担心的是有可能被人愚弄,那么个人道德被大众的普遍堕落所湮没还会费时很久吗?

9.骗术必拥需要高压手段的支持

  不过,如果还有零星的理智在继续漂浮,这证明了还需要其他方面的罪恶。

  花言巧语留下的破绽将不得不靠强制去弥补。因为没有人愿意为了谁也无法证明对他有用的远征而履行抛洒鲜血的义务,当局不得不去收买一批贪婪之徒以瓦解普遍的反抗。我们会看到间谍和密探受到鼓励和奖赏,他们是制造人为责任与罪行的永恒的暴力资源。我们会看到,为所欲为的打手如猛犬一般,从城市到乡村,追捕那些从道德与人性角度来说都是清白无辜的逃亡者。我们会看到,一大批人已习惯于践踏法律,随时准备犯罪;另一批人则因为专靠同伴的不幸为生而臭名远扬。我们看到父亲因为孩子的过错而受罚;使孩子的利益脱离父亲的利益;家庭面临的惟一抉择是,要么是为反抗而同心同德,要么因告密而各奔东西;父爱变成了阴谋;子女的温情被当作煽动叛乱。产生所有这些灾难,都不是因为合法自卫,而是为了掠取遥远的国家,侵占那些国家对民族的繁荣毫无增进,除非我们打算把一小撮人愚蠢而又恶毒的名声叫做民族繁荣!

  然而,我们应当保持公正。这些命中注定要在地角天涯战斗到死的牺牲者也会得到一些安慰。你看他们,踉踉跄跄跟在领袖的身后。他们沉浸在陶醉状态之中,由此在他们心中激发出一种粗俗而又无奈的欢乐。空中回荡着他们刺耳的叫嚣;村庄里响彻着他们放荡的歌声。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种陶醉,这种叫嚣,这种放纵——谁会相信那是真的?——就是他们长官的最高成就!

  于是,征服的体制便给权力行为造成了不可思议的颠倒。二十多年来,你一直教导人们庄重节制,热爱家庭,辛勤劳动。可是现在是征服世界的时候了!还是这些人,被抓了、被训练,被煽动着蔑视那些很久以来反复灌输给他们的德行。他们因为酗酒而麻痹,又因为放荡而复苏:这就是他们号称的重振公益精神。

10.战争体制带给文明和知识阶层的后患

  我们的论说尚未结束。压在这个不幸民族身上的,不光是上述那些历历如在眼前的可怕罪恶。还有其他一些罪恶,也许不像它们当初那样引人注目,却更加无可救药,因为它们把所有未来的希望都扼杀在了萌芽状态。

  在生命的某些时期,一旦我们的思想能力被打断,那将是无法恢复的。尚武国家那种孤注一掷、粗陋狂野的习性,所有家庭关系的突然破裂,在敌人没有露面时机械地依附于人,在最为激情澎湃时道德上狂放不羁,所有这些现象不可能对道德观念或知识水平毫无影响。开明阶层像一座宝库,储藏着学问、矜持和正义,储藏着豪侠、高贵和优雅的传统,只有这些能使我们有别于野蛮人,毫无必要地让他们的年轻后代在军营生涯中受罚,将导致整个民族犯下永远无法弥补的罪行,无论是虚妄的胜利,还是它所激起的毫无益处的恐怖,都不可能弥补这一罪行。

  不管是商人的儿子、艺术家的儿子还是行政长官的儿子,不管是专注于文学、科学还是研习某种艰深技能的年轻人,只要他献身军旅,他早期教育的所有成果都将被洗劫一空。那种教育本身也难免会面临半途而废的痛苦前景。如果军事荣耀的辉煌梦想迷惑了青年人的想像力,他们会蔑视每一种和平的研究、每一种静坐的职业以及任何需要集中精力的工作,因为这与他们的爱好和尚未成熟的天赋所具有的勃勃生气不相称。如果他们因为意识到自己被迫远离家乡而悲痛,如果他们考虑到几年的牺牲将会大大耽误他们的进步,他们自己就会感到绝望。他们不会再去费力追求,因为它的成果会被一只铁腕取走。他们会对自己说,既然当局不给他们积累知识所必需的时间,与暴力作对就是毫无意义的。民族将因此而陷入道德堕落和不断增长的无知。它会由于胜利而变得野兽般残酷无情,它会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感觉,自己误入了歧途,迷失了真正的目标。

  毫无疑问,我们的所有结论仅适用于无缘无故又无益的战争。这样思考问题并不等于贬低抵抗侵略者的必要性。在那种情况下,各阶层都必须迅速做出反应,因为他们毫无例外都受到了威胁。然而,由于他们的动机不是卑鄙的掠夺,因而他们决不会遭到腐蚀。由于他们的热情是基于信念,强制便成为多余。社会职业被打断是为了最神圣的义务和最可贵的利益,因而不会造成被无端打断时的后果。人民能够看到它的限度,他们会欣然从命,把它作为重获安宁的手段;这种状态一旦恢复,他们就会把自己重新焕发的青春、可敬的技能和充满力量的感觉,用在既有益又有价值的事情上。

  但是,保卫自己的祖国是一回事,攻击一个保卫自己祖国的民族却是另一回事。征服的精神企图把这两种观念混为一谈。某些往各地派遣军队的政府仍在大谈什么保卫自己的家园,人们不免会想,凡是他们能点燃战火的地方,他们都能称之为自己的家园。

11.一个征服性民族今天会如何看待自己的成功

  现在,让我们考察一下征服体制的外部结果。

  使现代人要和平不要战争的那种品质,最初有可能使在政府强迫下成为侵略者的任何民族占到到很大便宜。耽于享乐的民族可能会迟于抵抗。它们准备放弃一部分权利以保护其余权利。他们可能会期望通过牺牲自由来保持安宁。一种奇怪的悖论是,民众的精神越是爱好和平,一个坚决与其作对的国家就越容易取得最初的成功。

  但是,这种成功到底会给从事征服的国家带来什么结果呢?既然很难期望这会增进它的真正幸福,至少它也应该从中找到一些自尊心的满足吧?它会表明它的那份光荣吧?

  离它远点。这就是当前对征服的厌恶,人人都会迫切感到需要放弃征服的责任。到处都会出现抗议,并且不会因为它是沉默的抗议而不那么强大。政府会看到成群的臣民站在一边,像一群阴郁的旁观者。整个帝国只能听见权力冗长的独白。这个独白可能会一次次被打断,但至多不过是奴性十足的聆听者在向他们的主子重复他的演说。但是,臣民们很快就不愿再去听这种永远不允许他们打断的令人生厌的夸夸其谈。他们的目光会离开这种他们只能为其承担费用和危险的虚荣炫耀,因为它的意图同他们的愿望截然相反。

  使我们惊奇的是,最神奇的事业在我们的时代竟然不会让人产生激动。那是因为人民的常识告诉他们,做这样的事情并不代表他们的利益。既然只有领袖们能够在其中找到快乐,因此也只有他们可以满载奖赏而归。对胜利的兴趣集中在取胜的权力那里。在不安分的权力和毫无生气的人群之间竖起了一个道德屏障。成功不过是一颗没留下任何痕迹的流星。我们甚至懒得抬起头来看它一眼。有时我们确实为它悲伤,就像鼓励一种疯狂。我们为牺牲者落泪,又在暗暗祈求失败。

  在尚武年代,人们崇拜军事天才甚于一切。在我们的和平时代,人们祈求的是中庸和正义。

  当一个政府大肆向我们炫耀英雄主义的壮丽景象,炫耀数不胜数的创造和毁灭时,我们想要作出的回答却是:“也许最小的一颗米粒更合我意。”最辉煌的功绩及其壮观庆典,不过是我们起舞于坟茔的葬礼。

12.这些成功对被征服民族的影响

  孟德斯鸠说,“罗马人的国际法在于消灭被征服民族的公民。”我们今天所遵循的国际法则是指一国征服另一国家后,根据其原有的法律继续进行统治,不过要给自己保留政治与民事管理权。[1]

  我并不是建议审查这个陈述到底有多么正确。在古代社会肯定能够发现很多例外。

  我们经常看到,俯首称臣的国家继续享有所有先前的管理形式和古老的法律。被征服国家的宗教一丝不苟地受到尊重。多神论——即推崇异邦的诸神崇拜——鼓励尊重一切崇拜。埃及的祭司在波斯人统治下保住了自己的权力。冈比西斯的例子不值一提,因为他是疯子:但是我们可以引用大流士的例子,他想在一个神庙里把自己的雕像竖立在塞索斯特里斯的雕像前面,遭到了祭司的反对,他却不敢对祭司使用暴力。罗马人把臣服地区的大多数百姓交给他们自己的市政当局,他们在宗教上只干涉了高斯人一件事:禁止他们使用活人祭。

  无论如何我们也应当承认,征服的后果在过去几个世纪已经变得相对温和,并一直保持到十八世纪末,其原因就是征服的精神已经走到了末路。路易十四本人的征服与其说是名副其实的征服精神,不如说是一个狂妄的君主自命不凡和傲慢自大的结果。但是,征服的精神在法国革命的暴风雨中再现于世,而且比以往更为狂躁。因此征服的后果也不再是它们在孟德斯鸠时代的情形。

  确实,被征服者不再被迫沦为奴隶,他们不再被剥夺土地或被迫为别人耕作,也不再被宣布为征服者的属民。

  因此,从外表上看,他们的地位与过去相比更可忍受。一旦暴风雨过后,似乎一切都恢复正常。城镇依然存在,市场又挤满了人群,商店重新开业。还有偶尔的抢劫——那是一种环境的不幸,还有习惯性的傲慢——那是胜利者的特权,还有种种捐税——那是为了得到正常生活的温和外表而进行的系统征收,一旦征服完成,这些情形就会消失,或者说应该消失,除此之外,人们可能首先会说,发生变化的不过是一些名称和礼仪而已。不过,让我们更细致地考察一下这个问题。

  古代的征服者经常毁灭整个民族。可是当征服者并不毁灭这些民族时,它也不会触动人们最为依恋的对象: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的律法、他们的风俗习惯、他们的神祗。现代的情况则不同。文明人的虚荣比野蛮人的狂妄更折磨人。后者只看到了整体,前者却热衷于详细探查。

  古代的征服者们满足于一般的顺从,不去调查他们奴隶的家庭生活或当地关系。在遥远省份的腹地,顺从的百姓会重新发现,生活的魅力几乎一如既往:他们儿时的习惯,祭祀活动,一系列尽管有政治上的臣服仍令人感受到家园存在的纪念日。

  我们时代的征服者,不管是人民还是君主,都希望他们的帝国表现出一种全体一致的面貌,在权力的目光巡视它的帝国时,将不会遇到任何妨碍或遮挡其视线的不一致。同一种法典,同一种度量衡,同一种行为准则,如果他们能够逐渐发明出来的话,还有同一种语言,这就是他们宣称的社会结构的完美形式。宗教是个例外,也许是因为人们没把它放在眼里,认为它不过是个将在无声无息中消亡的陈旧错误。但这是仅有的例外,而它所要求的补偿,是尽可能让宗教远离国家利益。

  在每一件事情上,当今的关键词是全体一致。真让人遗憾,人们不能做到先摧毁所有的城镇,然后根据同一个规划进行重建,铲平所有的山峰,让每个地方的地面都平平坦坦。[3]我感到惊奇的是还没有命令全体居民身着同一种制服,那样主人就再也不会碰上不讲章法的色彩和讨厌的多样化了。

  因而,被征服者在蒙受了种种灾难之后,又不得不经历一种新的罪恶。他们先是成了一种虚幻的荣耀的牺牲品,然后又成为同样虚幻的全体一致的牺牲品。

  注释:

  [1]为避免制造伪证的罪名,我把原文抄录如下。“征服国对待被征服国有下列四种方式:(一)按照被征服国原有的法律继续治理其国家,而征服国则仅仅行使政治及民事方面的统治权;(二)在被征服国建立崭新的政治和民事的治理机构;(三)毁灭这个社会而把它的成员分散到其  他的社会里去;(四)把它的公民全体灭绝。第一种方式同我们今日遵行的国际法相符合;第四种方式则较符合于罗马人的国际法。”《论法的精神》第10章,第3节。

  [3]迷恋全体一致的观念确实是那个时代的突出特征。1787年,作家乔德洛·德·拉克洛提出了一项“巴黎街道编码方案”(“projectde numerotage des rues de Paris ”),建议用字母和数字标示巴黎的道路和建筑,以解决城市的快速发展造成的混乱。后来,在革命之后,他提出用革命事件纪念日来命名主要街道的设想。其中一些设想(有关建筑编号部分)于1800年被采纳。C·德.拉科洛:《著作全集》,595-600页,797-798页。

13.论全体一致

  一件令人瞩目的事情是,在一场以人类的权利与自由的名义而发动的革命中,全体一致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偏爱。这种体制的精神首先着迷的是对称。热爱权力的人很快就发现,对称竟能带来那么巨大的好处。当爱国主义只有依靠一种对各种利益。生活方式和地方习俗的强烈依恋而存在时,我们的所谓爱国者却在向所有这些事情宣战。他们掏空了爱国主义的这些天然来源,试图用一种矫揉造作的激情取而代之,这种激情产生于一种抽象存在、一种普遍观念,它使引发想像、唤起记忆的东西荡然无存。他们建筑自己的大厦,是从把他们使用的材料碾成粉末开始的。这就是说,他们显然害怕某种可能会附着在他们制度上的道德观念,他们几乎想用数字来标示城市和省份,就像在军队中用数字标示他们的军团一样。

  专制主义取代了暴民政体,但继承了其全部劳动成果,它沿着这条道路熟练地继续前进。这两种极端政体发现他们在这一点上不谋而合,因为两者实质上都有施行暴政的欲望。地方习俗所产生的利益和记忆无不孕育着反抗的种子,这是权力难以容忍并急于根除的。它能够更成功地对付分散的个人;如果他们是一盘散沙,它便可毫不费力地用它沉重的躯体去碾轧他们。

  如今,全体一致受到了某些狭隘头脑——或许是受了许多奴才的影响——的真诚赞美,一群对任何得势的看法都随声附和的人,已把它作为一种宗教信条接受下来。

  既然这种原则适用于一个帝国的所有地区,它也必然适用于该帝国可能征服的所有国家。因此,它是征服精神直接而又形影不离的结果。

  一位从一开始就准确预见到我们错误的外国人说,“每一代人都会从他们的祖先那里继承一笔道德财富,一笔有待传给后人的无形的宝贵遗产。”对一个民族而言,丧失这笔财富是一种极大的罪恶。如果你剥夺一个民族的这笔财富,你就是剥夺它的全部价值感和尊严感。即便你用更有价值的东西取而代之,事实上人们还是看重你正在夺走的东西,如果你想用暴力对它加以改进,你这样做的结果只能使它萎缩,使它屈辱,使它堕落。

  我们可以大胆断言,法律固有的优点,远不如一个民族信服并遵守法律的精神重要。如果一个民族爱护并遵从法律——因为这些法律出自一个神圣的源头,是它所崇拜的一代代先人的遗产,并与它的道德观念水乳交融——那么法律就会使它品德高尚,而且,即使这些法律并不完善,但是同仅仅根据权力的命令而实施的更好的法律相比,仍然会产生更大的美德,以及随之而来的更大的幸福。

  我必须承认,我极其崇拜过去。越是得到经验的指教,或者越是受到反省的启示,这种崇拜就越是与日俱增。尽管会引起现代改革者们的极大反感,我还是要说,如果有一个民族,无论他们自称莱克格斯还是查理曼大帝,把那些被先验地说成是最完美的制度拒之门外,而对自己祖先的制度保持忠诚,我将赞美这个民族,而且我会认为,尽管它的制度有缺陷,但与所有计划中的改进相比,能使它的情感与灵魂更加幸福。

  我知道,这种说法不可能赢得多少赞同。我们喜欢制定法律,我们相信它们完美无缺,我们为它们的价值而骄傲。“过去”没有我们的帮助便成就了自己,没有谁能向它索要荣耀。”[5]

  如果把这些问题搁置不论,只谈论幸福和道德,我们就会看到,人类很会适应那些他发现已被建立起来的制度,就像他适应物理定律一样。他会根据这类制度的缺陷调整他的利益、他的构想和他的全部生活计划。这些缺陷会逐渐得到弥补,因为一种制度若能持之有恒,制度本身和人的利益之间就会出现某种交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人所怀抱的希望,无不以现存的事物为转移,要改变这一切,即便是出于好意,也会对他造成伤害。

  没有比借口服务于民族利益而对习俗使用暴力更为荒唐的事情了。幸福是首要的利益,而构成我们幸福的基本成分就是我们的习俗。

  显然,处于不同地位、沿袭不同习俗、居住在不同地方的各个民族,如果不对他们进行强制,让他们付出他们认为过于沉重的代价,他们就不可能服从完全相同的形式、习惯、惯例和法律。从他们出生时起就开始逐渐形成他们道德存在的那套观念,很难被一种纯粹名义的、外来的、违背他们意志的安排所更改。

  即使在那些历史悠久的国家,虽然大一统的局面会冲淡人们对暴力和征服的憎恨,我们仍会看到从地方差异中产生的爱国主义,只要权力之手稍一放松,那种名副其实的爱国主义就会在它的废墟上重新诞生。最小行政区的长官们也会由于给自己的领地增光添色而自豪。他们精心保护着他们的古迹。几乎在每个村庄都有一些喜欢讲述乡村编年史的博学者,他们深受听众的尊敬。甚至所有那些制造一种假象——他们构成一个民族、被特殊的联系结合在一起——的因素,都会让他们高兴。人们感到,如果他们这种有益无害的倾向得以不受阻碍地发展下去,他们很快就能培育出一种共同的荣誉,比如一个城镇或一个省份的荣誉,这同时也是一种快乐与美德。但是权力嫉妒的目光却在盯着他们,警觉地破坏着破土欲出的萌芽。

  对地方习俗的依恋触动着所有无私、高贵、虔诚的情感。把它视为反叛将是多么可悲的政策!随后会发生什么呢?在所有那些地方生活遭到破坏的国家,它们的中心会形成一个小国。所有的利益都被集中到首都。所有的野心家都在那里费尽心机地为自己寻找出路;其余的人则死气沉沉。个人迷失在违反自然的孤立状态中,对自己的出生地茫然无知,与过去失去了联系,只是生活在急速变化的现在,像原子一样被抛撒在广袤无垠的原野上,在哪里都看不到祖国。整个祖国对他们来说已成为无关紧要的事情,因为他们在它那里找不到任何地方能够寄托自己的感情。

  惟有多样化才能构成有机体;全体一致仅仅是一种机械。多样化则生,全体一致则死。

  因此,我们时代的征服还有一个古代的征服所没有的缺陷。它对被征服者最隐秘的生活内容紧追不舍。它肢解它们,以便把它们简化成整齐划一的部件。过去的征服者期望被征服民族的代表向自己顶礼膜拜。今天他们希望让被征服者的品德俯首称臣。

  我们总是听人说起全民族的大帝国这样一种无中生有的抽象概念。大帝国如果没有它的各个省份,那就是无稽之谈。撇开各个组成部分去谈论全民族,同样是无稽之谈。只有捍卫各个局部的权利,才谈得上捍卫全民族的权利,因为民族本身是划分为各个组成部分的。如果他们所拥有的最宝贵的东西不断被人夺走,如果每一部分都被孤立起来以便充当牺牲品,通过一次不可思议的质变而再次成为巨大整体的一个成分,用作让另一成分作出牺牲的借口,那么,真实的生命就会成为抽象概念的牺牲品,作为个人的人民就要为作为整体的人民而牺牲。

  我们应当承认,大国有着重大的不利之处。产生法律的地方距那些法律必须得以实施的地方十分遥远,经常出现严重错误是不可避免的结果。政府会错把邻居的——或者最多是政府驻地的——舆论当成整个帝国的舆论。地方性的或临时性的情况会成为制定一项普遍性法律的诱因。最遥远省份的居民常常被出乎意料的新花样、不得当的严厉和无根元据的规定突然吓上一跳,它们破坏了他们所有的思考依据和所有的利益保障措施,因为它们是来自六百英里以外一些他们素不相识的人,是这些人相信,他们正预见到某种危险,感到某种躁动,或是看到了某种好处。

  人们不禁会怀念那些有无数生机勃勃的民族覆盖了地球、人类可以精神振奋竭尽全力各尽所能的时代。权力不必严厉亦可得到服从。自由声势浩大,却又不致陷入无政府状态。雄辩支配着精神,感动着灵魂。有多大的天赋就能带来多大的荣耀,在同平庸的抗争中,天才不会湮没在茫茫人海的波涛之中。道德直接在公众中找到支持,他们可以看出每一种行为最微小的细节和最微妙的差别,并对其作出评价。

  时光不再,怀念它们也毫无意义。至少,既然我们必须放弃这些好处,我们不妨随时向世界的主人们坚持我们的要求,让他们在庞大的帝国中允许保留所有可能的差异,即自然所要求的和经验所推崇的差异。把规则应用于相差甚远的情况,规则就会变得毫无道理。在大相径庭的环境中采取相同的统治方式,就会令人不堪忍受。

  进一步说,在征服的体制下,强迫被征服者全体一致,也将对征服者产生反作用。他们都将丧失民族特性及其本色,变成死气沉沉的一群,偶尔为了受苦而苏醒一下,此外便是昏昏噩噩,在专制统治的重压下变得麻木不仁。事实上,只有专制统治的暴行能够延长那种很容易自行瓦解的联合体的寿命,把那些无时不在图谋分离的国家束缚在统一控制之下。孟德斯鸠说,迅速建立不受限制的权力是惟一的补救办法,它可以防止联合体的分崩离析,然而还有另一种罪恶——他补充道——那就是国家的扩张将会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

  即使采取这种补救办法,也不会产生持久的功效,因为那是罪上加罪。事物的自然秩序将会报复遭到人们反对的暴行,而且压迫愈甚,反抗愈烈。

  注释:

  [5]我只是对非正义的“过去”毫无敬意。时间从来不认可非正义。例如,奴隶制度就不可能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被证明合法。那是因为,本质上非正义的东西总要产生一个受害方,他们不可能对苦难安之若素,因而,这种“过去”并不存在什么有益的影响。那些为了给非正义进行辩护而求助于习俗的人,使我想起一位剥鳗鱼皮的法国厨娘,当别人指责她让鳗鱼遭受苦难的时候,她回答说:“它们已经习惯了。我干这行当已经有三十年了!”

14.征服性民族成功后的必然结局

  今天,一个民族让所有其他民族俯首称臣的那种力量,同以往相比更是一种不能持久的特权。旨在建立这样一个帝国的民族,会把自己置于比最弱小的部落更加危险的境地。它将遭到普遍的憎恶。所有的主张、所有的欲望、所有的仇恨都会对它构成威胁,而且,那些仇恨、那些主张和那些欲望迟早会爆发并吞没它。

  当这种怒火烧向作为整体的民族时,必然会出现某些非正义的东西。整个国家绝不能为它的领袖让它犯下暴行承担罪责。是领袖把国家引入了歧途,他往往在没有这样做之前早就控制了它。

  但是,由于自己可悲的服从而成为牺牲品的那些民族,并不打算承认它的内心感情,那种与它的行为并不相符的感情。他们会谴责它是为那只罪恶之手效劳的工具。全体法国人都遭受过路易十四的野心带来的苦难并憎恶他的野心,但是欧洲却谴责法国人全都包藏着那种野心,瑞典人则不得不为查理七世的愚蠢付出代价。如果有朝一日世界恢复了理性并重新获得勇气,那么,受到威胁的侵略者还能到哪里寻找辩护人呢?他将试图寻求什么样的同情呢?如果用他犯下累累罪行时发出过那么多侮辱、散布过那么多谎言、下达过那么多破坏令的同一张嘴巴进行辩护,那么,不是什么样的辩护都会事先便无法取信于人吗?他会诉诸正义?他已经亵读了正义。诉诸人性?他已经践踏了人性。诉诸誓约?他所有的事业都开始于背信弃义。诉诸盟约中的神圣义务?他一直像对待奴隶一样对待他的盟友。什么人会满怀信任地和他结盟、心甘情愿与他那巨大的美梦为伴呢?毫无疑问,人人都会在他的枷锁束缚下暂时低下自己的头;但他们会把它看作是一次一时的灾难。他们等待着潮汐的变化,波涛总有一天会消失在干燥的沙土中,那时他们就可以重新漫步在创痕累累但不会湿脚的地面上了。

  他能指望他的新臣民支持他吗?他已经剥夺了他们所珍爱。所崇敬的一切。他已经惊扰了他们先辈尸骨的安宁,让他们的后代流出了鲜血。

  所有人都将联合起来反对他。和平、独立、正义将是普遍团结的呼声;仅仅是因为这些词汇遭禁的时间太久,它们就可获得几近魔法般的力量。人们不再是好大喜功者的玩物,他们将会热情地追求理智。解放的呼声,团结的呼声,将会响彻地球的各个角落。遵守公共准则的意识将会感染最优柔寡断的人,将会鼓舞最胆小怕事的人。没有一个人会敢于保持中立,否则他将不受信任。

  那时征服者会发现,自己过分相信了世界的堕落。他将明白,自己那些基于道德败坏和寡廉鲜耻的算计,那些他曾作为新近的卓越发现而沾沾自喜的算计,统统是靠不住的,因为它们目光短浅;是骗人的,因为它们卑鄙无耻。他曾嘲笑德行的愚笨,嘲笑被他视为怪物的无私的忠诚,嘲笑对崇高的追求,因为他无法理解其中的动机和活力,他情愿认为那是一种临时发作的急性病。现在他发现,自己的利己主义也有其愚蠢的标记:就像把诚实现为罪恶一样,他对什么是善良也一无所知,他还发现,为了认识人们,仅仅看不起他们是不够的。人类对他来说成了不可思议的谜。所有他周围的人都在谈论慷慨,谈论牺牲,谈论奉献。这种陌生的语言出其不意地来到他的耳边。怎样和那种语言谈判,他没有了主意。他为自己丧失了理解力而震惊,他树立起一个值得纪念的典范:马基雅维里主义成了自我堕落的牺牲品。

  但是,被主人驱赶到这种绝境的人民,此时会有什么反应呢?如果它天性温和、开明、友善,能够理解每一种细腻的情感和每一种形式的英雄气概,那么,当命运以这种方式把它抛出文明与道德的轨道时,有谁不会同情它呢?它对自己的苦难会有多么深切的体会!它的窃窃私语,它的公开交谈,它的文学作品,所有那些它自信能够摆脱监视的表达方式,都会变成痛苦的呐喊。

  它会时而迫使自己的领袖、时而迫使自己的良心回答它的问题。

  它的良心会回答说,一个人声称自己是迫于无奈,尚不足以取得谅解,仅仅把自己的看法和行为分开以便为自己的行为开脱,在参与暴行的同时细声细语地发出谴责,是不够的。

  它的领袖也许会抱怨战争的无常、命运的多变和无意的诡谲。对于那么巨大的痛苦、那么深重的灾难来说,对于被飓风卷走并投入坟墓的二十代人来说,这真是一个漂亮的答案!

15.当今时代战争体制的后果

  现代欧洲的商业民族勤奋而文明,居住在一片面积足以满足自己需要的领土上,通过相互交往——这种交往的中断将会是一场灾难——联系在一起,并不希望靠征服去获取什么东西。一场无益的战争是当今一个政府所能犯下的最大过错。它摧毁一切社会保障,却不会带来任何补偿;它危害每一种形式的自由;它损害每个人的利益;它打破每个人的安全感;它摧残每个人的命运。它把每一种对内和对外的暴政结合在一起并宣布其为合法。它将一种草率作风引入司法形式,破坏了它的尊严和目的。它把所有受到权力机构敌视的人们统统当成外敌的帮凶。它腐蚀着年轻的一代;它把人民一分为二,使一部分看不起另一部分,并且很容易从蔑视走向不义。它准备用毁灭了过去的手段毁灭未来,用罪恶的现在赢得罪恶的未来。

  这些都是无论怎样重复也不嫌过分的真理,因为目空一切的政治权力把它们视为自相矛盾,蔑称它们仅仅是些陈词滥调。

  此外,我们中间有那么多作家总是为握有权力的体制效劳;由于纯粹的淮利是图,他们在放弃信仰的时候除了胆量之外无需花费任何代价;他们不会在乎任何愚蠢行为,始终如一地为权力站岗放哨,把权力的意志当做原则;他们随时都会重复那些最矛盾百出的教条,而且他们热情有加,因为这与他们的信念毫无关系。只要接到信号,这些作家就会没完没了地重复世界需要和平。但他们同时也说,军事荣耀是最高的荣耀,法国必须依靠军队的辉煌创造自己的辉煌。我本人发现,很难解释清楚如何不通过战争去赢得军事荣耀,或如何使军队的辉煌与世界迫切需要的和平达成一致。但是他们何必在乎这些事呢?他们的目标是杜撰符合现存秩序要求的新词汇。在他们高深莫测的研究中,他们时而赞扬蛊惑人心的宣传,时而赞扬专制统治,时而赞扬大屠杀,使尽浑身解数粉饰人类遭受的每一种灾难,为满足犯罪能力的需求而鼓励犯罪。

  我曾不时产生奇想,这些希望重现冈比西斯、亚历山大和阿提拉的业绩的人们,如果他的人民告诉他,大自然给了你一双慧眼,给了你无限充沛的精力,给了你宣泄强烈感情的需求,给了你正视并消除危险、面对并克服障碍的无穷欲望,他会如何作答呢?但是我们凭什么要为这些事情付出代价呢?难道我们活着只是为了给它们作出牺牲吗?难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只是为了用我们垂死的躯体给你们铺设功名之路吗?你有打仗的天才,可那对我们有什么益处?你厌倦无精打彩的和平,但是你的厌倦与我们又有何干?即便是一只豹子,如果被运到我们人海茫茫的城市,它也会抱怨找不到茂密的森林、开阔的平原,它喜欢在那里追击、捕捉和品味它的猎物,只有在那里,它的活力才能在追击的速度和冲刺中得到展示。像豹子一样,你属于另一种气候,另一片土地,另一个与我们有别的种类。假如你想在一个文明时代实行统治,你就得学会文明;假如你想统治各个和平的民族,你就得学会和平。要么你就去寻找像你自己一样对其他人视若无睹的工具,对他们来说,如果不能在混战的狂热中冒险,生活将没有魅力,在他们看来,社会并没有创造出高贵的感情、稳定的习俗、精巧的艺术、恬静而深邃的思想,也没有任何能够留下珍贵记忆、使人备感安全的那种优雅或高贵的欢乐。来自另一个世界的人啊,请不要再劫掠这个世界了吧。

  有谁不会为这种语言喝彩?那些只想得到自由的民族,和那个全世界都在与之对抗以迫使她走向正义的民族,在它们之间很快就要签订一项条约。我们会看到,她最终将愉快地公开放弃漫长的忍耐,弥补她由来已久的错误,尽力恢复她先前的勇气——只是先前的用途实在可悲。她将容光焕发地重获她在文明民族中的地位,而征服的体制作为一种不复存在的事态的遗迹,作为所有现存事物的瓦解因素,将再次被逐出地球,被这种最后的经历打上永遭摒弃的烙印。

目录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