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我们的感官是我们取得知识的第一个工具,则我们可以直接理解的东西就只能
是有形的和可以感觉的物体了。“精神”这个辞,对任何一个没有受过哲学训练的人来
说,是一点意义都没有的。在一般老百姓和孩子们看来,精神也就是一种物体。他们岂
不是在说精神是会叫喊、会讲话、会打打闹闹的吗?所以你得承认精神有胳臂和舌头,
同身体是很相象的。全世界的人,包括犹太人在内,都要制造有身躯的神,其原因就在
这里。就连我们自己,也有“圣灵”、“三位一体”和“上帝的三位”这些辞汇,可见
我们大多数人也是真正的神人同形同性论者。我承认,有人告诉过我们说上帝是无所不
在的;可是,我们也相信空气是无所不在的,至少在大气层中是无所不在的;“精神”
这个辞就辞源来说,不过是“气”和“风”的意思。只要你一经使人养成说话时常常说
莫明其妙的辞的习惯,此后,你要他们说什么,就可以很容易地使他们说什么了。
当我们对其他的物体有所行为的时候,首先就会感觉到,如果那些物体也对我们有
所行为的话,其影响也同我们给予它们的影响是一样的。所以,人类一开始就认为所有
一切影响他的东西都是有生命的。由于他自己觉得不如那些物体强,由于他不知道它们
的力量有多大,因此就以为它们的力量是大得没有限制的,并且,当他把它们想象为有
躯体的东西时,就把它们看作是神了。在太古的时候,人对万物都是害怕的,并且认为
自然界的东西没有一样是死的。物质的观念其本身也是抽象的,因此在他们心中形成的
速度之慢,也不亚于精神的观念。他们认为宇宙中是充满了可以感知的神的。星、风、
山脉、河流、树木、城镇、甚至房屋,全都是有灵魂、有神、有生命的。拉班的家神、
印第安人的“曼尼佗”、黑种人的物神以及所有一切自然和人创造的东西都曾经做过人
类最初的神;他们最早的宗教是多神论的,偶像就是他们最初的崇拜对象。只是在他们
逐渐地把他们的观念加以概括,因而能够追溯到一个造物主,能够把包罗万象统一为一
个单独的观念,并且懂得“实体”这个抽象之中最抽象的辞的时候,他们才能理解唯一
无二地只有一个神。所以,凡是信上帝的儿童,必然是崇拜偶像的,或者,至少也是神
人同形同性论者;只要有那么一次他在想象中以为是看见了上帝,他此后就不大用脑筋
去思考他究竟是什么样子了。洛克先研究精神后研究身体的次序,其错误就在这里。
对实体一旦有了(我不知道怎样有的)抽象的观念,就会认为,要接受一个唯一无
二的实体,就必须假定它具有一些彼此排斥、互不相容的性质,例如思想和外延,其中
有一个就是在本质上是可以分割的,而另一个则是一点也不能分割的。此外,还要认为
思想,或者换一个辞来说,即感觉,是一种原始的性质,是同它所属的实体不可分离的;
外延和实体的关系也是这样。由此可见,有生命的东西如果失去了这些性质之一,也就
会失去它所属的实体,因此,死亡只不过是实体的一种分离罢了,而生命就是这两种性
质相结合的时候,是由这两种性质所属的实体构成的。
现在来看一看两种实体的概念和神性的概念之间,看一看我们的灵魂对我们身体的
作用的不可思议的观念和上帝对所有一切生物的作用的观念之间,还存在着多大的距离。
创造、毁灭、无所不在、永生、无所不能和神性,这种种观念,既然是只有很少数的人
看起来才既混乱又模糊,而一般人因为一点也不明白,所以也就不觉得有什么不清楚的
地方,但为什么只有初步的感官活动、而且要接触什么才思想什么的青年人看起来又是
那样费劲,也就是说看起来怎么会一点也不明白呢?在我们周围开凿许多无限的深渊也
是徒然的,小孩子对它们是一点也不害怕的,他们小小的眼睛是看不出它们的深度的。
在小孩子看来一切都是无限的,他们不知道哪一样东西是有限度的,其原因并不是由于
他们的尺度特别长,而是由于他们的智力短。我甚至注意到,他们竟认为无限大是小于
而不是大于他们所知道的空间的大小的。他们用脚而不用眼睛去估计一个广阔的空间;
在他们看来,这个空间虽大,但并不是大于他们所能看到的范围,而只是大于他们所能
走到的范围,如果你给他们讲上帝的力量怎么样大,他们也许以为充其量也不过是同他
们爸爸的力量差不多。在任何事情上他们都是以他们的知识来衡量一切可能的大小的,
因此他们认为你告诉他们的东西总是比他们所知道的东西小。无知的人和智力薄弱的人
所有的自然的判断力就是这样的。哀杰克斯之所以不敢和阿基里斯较量,而敢于向丘必
特挑战,是因为他认识阿基里斯而不认识丘必特。一个自以为是人间最富有的瑞士农民,
如果你告诉他国王是怎样一个人的话,他就会神气十足地问你国王在山上牧放的牛有没
有一百条。
我早就料到,有许多读者会觉得奇怪,因为他们看见我从我的学生的童年时候起就
一直跟随着他,但一点没有向他讲过宗教。在十五岁的时候,他还不知道他有一个灵魂,
也许到了十八岁的时候,我认为还是不应该把这件事情告诉他,因为,如果他还没有到
需要知道的时候就提早知道的话,也许他就永远不会真正地懂得了。
如果要我描写一件令人生气的蠢事的话,我就想描写一个冬烘先生用问答法给孩子
们讲教条时候的情形;如果我想把一个孩子气得发疯的话,我就叫他给我讲解一下他所
说的那些教条是什么意思。你也许会反对我说,基督教的教条大都是玄妙的,如果要等
一个人的思想能够理解它们的时候才教他,那不仅是要等孩子长成大人,而且要等到那
个人不在人世的时候才能教了。关于这一点,我首先要回答的是,有一些玄义不仅是人
不能理解的,而且是不能相信的;如果不是教孩子们从小就学着撒谎的话,我看,用教
条去教他们就没有什么好处。再说,要承认玄义,就至少要知道它们是不可思议的,而
孩子们连这个概念也是不可能懂得的。当一个人还处在事事都觉得是很玄妙的年龄时,
就无所谓玄妙了。
“要信上帝才能得救。”这个被误解了的教条导致人们以毒辣的手段消灭异己,而
且使人养成爱说空话的习惯,因而学到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严重地摧残了人的理智。
毫无疑问,要永远得救,就不能浪费一点点光阴;不过,如果反来复去地老是念几句话
就可以永远得救的话,我就不明白我们为什么不可以让喜鹊和鹦鹉也象孩子们那样升入
天堂了。
信仰的义务是含有履行这种义务的可能性的。没有信仰的哲学是错误的,因为它误
用了它所培养的理智,而且把它能够理解的真理也抛弃了。但是,一个自称为信仰基督
教的孩子,他有什么可信的呢?他只能相信他懂了的东西;他对你教他讲的那些话,是
理解得这样的少,以至你拿相反的道理去教他,他也是马上会接受的。小孩子和许多成
年人的信仰是一个地理问题。他们是不是生在罗马就比生在麦加的禀赋好呢?你告诉这
个人说穆罕默德是代替神说话的人,他于是就跟着说穆罕默德是代替神说话的人;你告
诉那个人说穆罕默德是一个恶棍,那个人也就跟着说穆罕默德是一个恶棍。如果把两个
人的位置换一下,这个人就会相信另一个人所相信的说法。我们能不能因此就把两个禀
赋如此相象的人,一个送进天堂,一个投入地狱呢?当一个孩子说他信上帝的时候,他
所信的并不是上帝,而是张三李四,因为是他们告诉他有一个世人都称之为上帝的东西;
所以说他对上帝的信仰就如同幼里皮底斯所说的:
啊,丘必特!对于你,我只听说过你的名,而未见过你这个神。
我们认为,还没有成长到懂事的年龄就死去的孩子,是不会失去永恒的幸福的,因
为天主教的教徒也认为,受过洗礼的孩子,即使没有听说过上帝,也是不会失去永恒的
幸福的。因此,在有些情况下不信上帝也是可以得救的;这种情况发生在儿童时期或疯
癫时期,因为这时候人的精神不能进行为了认识上帝而必须进行的活动。这里,我认为
你和我之间的分歧在于:你认为孩子们在七岁的时候就能认识上帝,而我则认为他们即
使到了十五岁也是不行的。我的看法是对还是不对,不能拿一个信条来判断,而必须简
单地看一看自然的历史。
由上述原理也可以看出,这样的人即使到老年都没有信过上帝,只要他自己不是故
意不信,就不能因为他没有信过上帝而剥夺他来生去见上帝的权利;我认为,他当然不
是自己愿意成为这种故意不信上帝的人的。就疯人来说,你也承认疾病虽然是夺去了他
们的精神能力,但没有剥夺他们做人的资格,因此也就不能剥夺他们享受上帝的恩惠的
权利。既然如此,为什么那些从童年时候起即与世隔离而过着极端野蛮的生活的人,仅
仅由于未获得只有与人交往才能获得的知识,你们就不同意他们也享受上帝的恩惠呢?
你们也许会说:“那是因为要这样一个野蛮人把他的思想提高到能够认识真正的上帝,
显然是不可能的。”理智告诉我们说,只有在一个人有意犯下错误之后,我们才应该给
他以惩罚,我们决不能把一个人的无可改进的愚昧无知看作是他的罪恶。由此可见,在
永恒的正义面前,所有一切愿信上帝的人,如果他具备了一些必要的智慧的话,就算是
信上帝了,而且,除了那些存心不接受真理的人以外,即使一个人不信上帝,也不应该
因此就惩罚他。
我们不要向那些没有能力理解真理的人宣讲真理,因为那样做,等于是散布谬误。
他宁可对上帝一点观念都没有,而不可对上帝产生鄙俗的、荒诞的、侮辱的和不尊敬的
观念:不知道上帝的存在,总不如亵渎上帝的害处大。忠厚的普卢塔克说:“我宁愿人
家认为世界上根本就没有普鲁塔克这样一个人,而不愿人家说:‘普卢塔克为人既不公
正又很妒忌,而且还是那样的专横,硬要人家去做那些做不到的事情。’”
在孩子们的心中把上帝描画成奇形怪状的样子,其最大的坏处就是这些样子将终生
留在他们的心中,甚至在他们长成大人的时候也认为上帝无非就是他们在儿童时期听到
别人所讲的那个样子。我在瑞士曾经看见过一家人是这样地相信这个原理,以至那和蔼
虔诚的母亲在他的儿子幼小的时候不向他讲宗教,怕的是他满足于这一点点粗浅的知识,
到了懂事的年龄时就连更好的知识也不要了。这个孩子听人家讲到上帝的时候总是肃然
起敬的,而一当他自己要讲上帝的时候,人家就制止他,好象这个事情太深奥,不是他
那样的人可以讲的。这样的忌讳引起了他的好奇心,同时,出于自尊心,他便如饥似渴
地想望赶快有一个时候把大家硬不要他知道的神秘事情弄个明白。大家愈不向他讲上帝,
愈不许他自己讲上帝,他反而愈是想知道上帝。这个孩子觉得到处都看到上帝。我耽心
的是:象这样故作神秘的样子,将过分地刺激一个青年人的想象力,把他的头脑弄得迷
迷糊糊的,以至最后不是使他成为上帝的信徒,而是成为上帝的盲信者。
我们毫不耽心爱弥儿会变成这个样子,因为他对所有一切超过他理解力的东西都一
概不去过问,听到人家讲他不懂得的事物,他总是心不在焉。有好些事情他都认为与他
不相干,即使再多一件事情也不至于使他感到为难;他之所以开始想知道这些重大的问
题,不是因为他听见人家提出这些问题,而是因为他的智慧的自然发展促使他去进行这
方面的研究。
我们已经观察过受过文化熏陶的人的心灵是通过什么道路走向这些神秘的境界的;
我愿意承认,即使处在社会当中,也要到年岁稍长的时候才能自然而然地达到那个境界。
但是,由于社会中有许多不可避免的原因加速了人的欲念的发展,所以,如果不同时使
调节欲念的智慧也迅速发展的话,我们就真会脱离自然的秩序,从而也将破坏其平衡。
当我们无法控制一种东西过快的发展的时候,就必须让跟它有关的种种东西也以同样的
速度发展,才能使秩序不至于混乱,才能使应当同时前进的东西不至于脱节,才能使人
在一生当中时时刻刻都是那样的完善,不至于有时因为这种能力的过快发展使他成为这
个样子,有时因为那种能力的过快发展使他成为那个样子。
我发现在这里遇到多么大的一个困难啊!而且,由于这个困难的发生不是因为事物
的本身,而是因为那些面对这个困难的人懦弱无能,不敢解决,所以这个困难就愈来愈
大了。我们至少要敢于把这个困难提出来,我们要从这一点着手做起。一个孩子要受他
父亲所信的宗教的教养,人们经常给他论证这种宗教不管怎样都是唯一无二的真正的宗
教,而其他的宗教则都是荒唐无稽的。在这个问题上,这种说法有没有说服力,纯粹看
它是哪一个国家的人说的。一个土耳其人如果在君士坦丁堡说基督教是十分可笑的话,
那就让他到巴黎来打听一下我们对回教的看法!特别是在宗教问题上,人的偏见是压倒
一切的。可是我们,既然不让他受任何事情的束缚,既然不屈服于权威,既然不拿爱弥
儿在其他地方他自己不能学懂的东西去教他,那么,我们要培养他信什么宗教呢?我们
使这个自然的人加入哪一个教派呢?我觉得,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很简单的:我们既不
叫他加入这一派,也不叫他加入那一派,而是让他自己正确地运用他的理智去选择。
在余烬掩盖的火上,我向前迈进。
不要紧!我一直到现在都保持着我的热诚和信心,这就可以弥补我的考虑不周。我
希望在必要的时候,它们能保证我不犯过失。读者诸君,你们别耽心我会采取一个爱真
理的人不屑于采取的小心翼翼的样子,我绝不会忘记我的方针,但是我每每要怀疑我的
判断是否正确。我在下面告诉你们的,不是我心里的想法,而是另外一个身分比我更高
的人的想法。我担保其中的事实都是真的,它们都是我所抄录的这段文章的作者的真实
经验,是不是能够从这段文章中对我们所谈的问题得出一些有用的看法,那要由你决定。
我建议你不要拿另一个人或我的感觉作为评判的尺度,我只是把它抄在这里供你研究。
“三十年前,在意大利的一个城市里,有一个离乡背井的年轻人穷困到了极点。他
本来是一个加尔文派的教徒,但后来由于一时的糊涂,觉得自己流落异乡,谋生无术,
为了糊口就改宗他教。在那个城市里有一所专为改宗的人设立的寓所,人家把他收容在
那里。人们把宗教上争论的问题告诉了他,因而使他产生了他未曾有过的怀疑;人们使
他知道了他本来不知道的罪恶,他听到了一些新奇的教理,看到了一些更新奇的风俗;
他经历了所有这一切,险些儿成了它们的牺牲品。他企图逃跑,人们把他关起来;他口
出怨言,人们就惩罚他。在暴虐的人们的摆布之下,他发现自己因为不愿意犯罪反而被
当作罪人来处理。一个没有经验的青年人第一次遇到强暴和不公正的事情时心中是多么
愤怒,亲身经历过的人是体会得到的。他眼里流出愤怒的眼泪,心里憋着怨气。他向上
天和世人诉说委屈,他向每一个人吐露真情,但没有一个人听他所说的话。他所遇到的
都是那些专干他羞于见闻的恶事的歹徒或帮凶,他们嘲笑他不跟他们同流合污,他们鼓
励他学他们的样子。要不是一位诚实的基督教牧师因事到那个寓所去,想到一个办法秘
密地给他出主意的话,他也许就完全葬送在那里了。那个牧师很穷,需要大家的帮助,
而被压迫的人则更需要他的帮助;他毫不迟疑地冒着为自己招来凶恶敌人的危险,帮助
他设法逃跑。
“逃脱了灾难又陷入了贫穷,这个年轻人白白地同命运挣扎一阵。有一个时期他认
为他是战胜了它,刚刚遇到一点点好运的时候,他就忘记了他的痛苦和他的恩人。他这
种忘恩负义的行为不久就受到了惩罚,他所有一切希望都完全幻灭,他空度着青春的年
华,他浪漫的思想败坏了他的一切。一方面他既没有足够的才能和办法去创造一条顺利
的道路,既不知道克制自己又做不来坏人,但另一方面又想得到许多无法得到的东西。
他又重新陷入了穷困的境地,没有面包吃,没有地方住,快要饿死的时候,他才想起了
他的恩人。
“他又回到他的恩人那里去,他找到了他,而且受到了很好的接待。那位牧师一看
见他就回想起他做过的一件好事,这种回忆始终是使人的心灵感到快慰的。这个牧师天
生就是很仁慈和富于同情心的,他以自己的痛苦去体会别人的痛苦,优裕的生活并未使
他的心肠变为铁石,知识的熏陶和豁达的德行使他的天性更加善良。他对那个年轻人表
示欢迎,替他找到了一个住处,把他介绍到那里去住,而且还把自己的生活必需品分给
他,勉勉强强地维持着两个人的生活。不仅这样,那个牧师还教育他,安慰他,教他怎
样苦苦撑持,耐心地度过逆境。你们这些有偏见的人啊,可曾想到这样的事情会出现在
一个牧师的身上,会出现在意大利啊?
“这个诚实的基督徒是萨瓦地方的一个贫穷的牧师;由于青年时期的一次冒失的事
情,同他的主教发生了龃龉,他越过阿尔卑斯山去寻找他在他的故乡找不到的谋生的道
路。他并不是一个没有智慧和文化的人,同时,因为他长得俊秀,所以得到了许多人的
照顾,并且被安置在一个官员的家里,教育他的儿子。他宁愿贫穷也不愿意寄人篱下,
他不善于应付阔气的人物。他在那位官员家里呆的时间并不长久,然而在离开那里的时
候,他并未失去人家对他的尊敬;由于他的生活高尚,为人们所爱戴,他一心想体面地
回到主教那里去,请主教派他在山区做一个小小的牧师,以便在那里度过他的一生,他
最终的志愿不过如此。
“他对这位流落异乡的年轻人自然而然地感到关心,并且仔细地对他进行了一番研
究。他发现,不幸的命运已经使这个青年心灰意冷,耻辱和轻蔑使他完全丧失了勇气,
他的骄傲已变成对世人的憎恨,认为人们不仁不义的行为全是由于他们天性的邪恶和道
德的虚伪。他认为宗教是自私的面具,而神圣的崇拜变成了虚伪的盾牌。他认为,在空
洞无聊的争论中,天堂和地狱成了玩弄口舌和文字的对象,对上帝的庄严朴素的观念已
经被人们胡乱的想象歪曲得不成样子;而且,当他认为要信仰上帝就必须抛弃上帝所赋
予的理性的时候,他就对我们可笑的冥想和我们之所以冥想的目的同样地加以轻蔑。由
于他对事物的真象缺乏认识,不了解它们发生的原因,因此陷入了愚昧无知的境地,深
深地看不起那些自以为比他知识丰富的人。
“把宗教忘记得一干二净,结果将导致忘记做人的义务。这个浪子的心在这个过程
上已经走了一半了。尽管他不是一个天生的坏孩子,但是由于怀疑和穷困逐渐地泯灭了
他的天性,因此很快地把他拖上了毁灭的道路,使他习染了坏人的行径和无神论的道德
观点。
“这样一种几乎是不可避免的邪恶,还没有达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这个青年人也有
一些知识,而且并不是完全没有受过教育的。他正处在年富力强的时候,沸腾的血液已
开始使他的心灵趋于活跃,不为狂烈的感官所奴役。他的心依然象一张白纸。天生的廉
耻心和怕羞的性情长期地束缚着他的心灵,其情形也象你这样百般地束缚你的学生。他
所见到的那些彻底堕落和不体面的恶行,不仅没有刺激反而遏制了他的想象力。在很长
的时期中,他之所以能够保持天真完全是由于他对事物的憎恶而不是由于他自己的德行;
天真的心是只有在令人迷醉的引诱之下才会受到败坏的。
“牧师看出了这种危险,也想到了解脱的办法。困难没有使他退缩。他以他能够做
这件工作而感到愉快,他决心要把它完成,决心要使他从罪恶中拯救出来的这个人恢复
美德。他采取欲擒先纵的办法实行他的计划。崇高的动机鼓起了他的勇气,使他想出了
同他的热心相配合的方法。不论结果怎样,他相信他的时间都不会白白地浪费。当一个
人一心一意做好事情的时候,他最终是必然成功的。
“他首先从取得这个新皈依的人的信任开始做起,他不吹嘘他对他的恩惠,他不硬
要他做这样或那样的事情,他不向他唠唠叨叨地说教,他始终使自己能够为他所了解,
而且降低自己,同他处在平等的地位。当我们看见一个严肃的人自己愿意去做顽皮的人
的同伴,当我们看见有道德的人为了彻底战胜放纵的人,就顺着放纵的人的步调去做,
我觉得,我们是必然为这种情景所感动的。当那个年轻人糊里糊涂地来向他说一些乱七
八糟的心事的时候,他用心地听着,让他谈个畅快;除了不赞同坏事以外,他对他所说
的一切都深感兴趣;他从来不冒冒失失地责备他,以免打断了他的话头,使他感到难过;
当那个年轻人高兴地发现牧师在倾听他的时候,他便乐意地把他心中想说的话都说出来
了。这样一来,他把他所做的事情从头到尾地都讲清楚了,而他还以为一点也没有说咧。
“把这个年轻人的情感和性格仔细地研究一番之后,牧师认为,虽然从年龄上看不
能说他是一个无知的人,但是他已经完全忘记他应当知道的一切事情,由于命运乖戾而
蒙受的羞辱,扼杀了他心中真实的善恶观。一个阶段的堕落就能夺去灵魂的生命,当一
个人成天为衣食而挖空心思的时候,是听不到内心的声音的。为了挽救这个濒于道德死
亡的年轻人,牧师就首先从唤起他的自爱心和自尊心着手做起:他给他指出只要善于利
用他的才能就可以获得美好的前程,他用别人的良好行为去激发他心中敦厚的热情;由
于他使那个年轻人对行为良好的人产生了敬佩心,因而也就使他产生了学习那些良好行
为的愿望。为了使他在不知不觉中摆脱那种疏懒浪荡的生活,牧师就选了一些书籍中的
要点叫他抄写,假称他自己需要阅读这些摘录的语句,从而在他的心中培养了高尚的知
恩的情感。牧师间接地利用那些书籍去教育他,使他自己充分地看重自己,而不自暴自
弃地认为自己是一个一无用处的人。
“从一件小事情上就可以看出这个仁慈的人尽管在表面上没有进行教育,然而他是
多么巧妙地使他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摆脱了堕落的境地。这位牧师一向是人人公认为十
分廉洁和十分谨慎的人,所以有些人宁可把他们乐捐的东西交给他而不交给城里富裕的
牧师。一天,有人拿一些钱给他去分给贫民,而那个年轻人也厚着脸皮说自己是穷人,
请他分一点钱给他。‘不,’那个牧师说,‘我们已经成了弟兄,你就是我家里的人,
我不应该拿这笔钱供自己使用。’然后,他按照那个年轻人所要的钱数,把自己口袋里
的钱掏出来给他。这样的教训,是不能不使那些尚未彻底败坏的青年铭记在心的。
“我用第三人称来讲,已经讲得不耐烦了,这样小心的作法完全是多余的;因为,
亲爱的朋友,你们已经觉察到这个不幸的逃亡异乡的人就是我自己。我现在认为,我不
会再象青年时期那样地胡闹,所以我敢于承认我以前所做的胡闹行为;而那个把我从堕
落的境地中挽救出来的人,是值得我在这里再受一点羞辱以赞扬他的恩情的。
“在这位可敬的老师的个人生活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德行高洁而不虚伪,他心
地仁慈而不优柔,他说话坦率,言行始终一致。我从来没有看见过他追问他所帮助的那
些人是不是做晚祷,是不是常常忏悔,是不是在指定的日子里守大斋,是不是守小斋;
他也不强要他们答应他类似这样的条件,然而,要是不履行这些条件的话,他纵然饿死,
也休想其他的信徒来帮助他的。
“看到他这些行为,我深受鼓舞,因此,我不仅不在他面前表现一个刚刚皈依的人
的那种装出来的热心,反而不向他隐瞒我的种种想法,而且,从来没有因此就受到过他
的责难。我有时候对自己说:‘他之所以不过问我为什么这样不关心我所改宗的教派,
是因为他发现我对我小时候所信奉的宗教也同样是毫不关心的,所以他认为我这种轻蔑
的态度不是一个教派问题。’但是,当我偶尔听见他赞同同天主教教义相反的教理,当
我看见他好象渺视它的一切形式的时候,我心里又是怎样想的呢?要是我曾经有那样一
次看见过他对他表面上似乎是不大重视的仪式随随便便应付了事的话,我也许就认为他
是一个虚伪的基督徒了;但是,由于我深深知道他即使无人在场的时候,他也象在公开
场合那样克尽牧师的职责,所以我就不知道应该怎样判断这些矛盾的现象了。除有一个
过失曾使他有失体面,而后来又不能彻底弥补以外,他的生活是可以作为我们的模范的,
他的行为是无可指摘的,他的话是很诚恳和合乎情理的。由于我同他十分地亲密相处,
因此我对他一天比一天地更加尊敬;他对人处处关怀的行为,赢得了我的心,从而使我
急于要找一个机会知道他是根据什么原则才始终如一地过着这样奇异的一生的。
“这个机会等了很久才到来。在吐露心怀以前,他先致力于使他在他的弟子的心灵
中撒播的理智和善意的种子生发幼苗。在我身上最难克服的是一种愤世疾俗的骄傲心理,
是对世界上的富人和幸运的人的一种痛恨,好象他们都是牺牲了我才发财走运的,好象
他们的所谓幸福都是从我这里夺过去的。青年时期的狂妄的虚荣心碰到羞辱的钉子,因
而使我更易于爆发愤怒的脾气;我的老师殚思竭虑地使我恢复了我的自尊心,然而这种
自尊的心理反而使我骄傲起来,觉得世人比以前是更加邪恶,我不仅看不起他们,而且
还恨他们。
“他不直接打击我这种骄傲的心理,而只是防止它使我的心肠变成铁石;他不阻止
我自己尊重自己,而只是使我不要因为自尊就看不起邻人。由于他常常揭开虚假的表面,
给我指出在表面掩盖之下的真正的痛苦,因此使我对我的同伴的过失深为惋惜,使我对
他们的苦楚表示怜悯,使我同情他们而不妒忌他们。由于他对他自己的弱点深有体会,
因此对别人的弱点极为同情,认为世人都是他们自己的罪恶和别人的罪恶的牺牲者;他
发现穷人在富人的桎梏之下呻吟,而富人又在偏见的桎梏之下呻吟。‘相信我,’他说
道,‘我们的幻象不仅不能掩盖反而增加了我们的痛苦,因为它们使本来没有什么价值
的东西变成了珍品,使我觉得缺少这样又缺少那样,但实际上,要是没有那些幻象,我
们就不会觉得缺少什么东西了。心灵的宁静,在于把所有一切扰乱这种宁静的东西都不
放在眼里。事事把生活放在第一位的人,是最不会享受生活的;而一个人如果汲汲于谋
求幸福,他往往会落得极其不幸的。’
“‘啊!’我沉痛地叫道,‘你把事情描写得多么黯淡呀!如果要屏弃一切的话,
我们为什么要生到世界上来呢?如果把美好的生活也要看作粪土的话,谁能认为是过得
幸福的呢?’‘我,’有一天,牧师以使我惊异的声调回答道。‘你也是幸福的!运气
这样不好,又这样的贫穷,流落异乡,遭受迫害,你是多么幸福呀!你做了些什么事情
才得到这种幸福的呢?我的孩子,’他接着又说道,‘我愿意告诉你。’
“我于是明白,他听了我的表白之后,也想向我表白他的内心。‘我要披肝沥胆、
坦坦白白地对你述说真情,’他拥抱我,告诉我说,‘你将要看到的,即使不是真实的
我,至少也是我自己心目中的我。当你听完我整个的信仰自白的时候,当你详细了解我
的心灵境界的时候,你就可以知道我为什么认为我自己是很幸福的,如果你也象我一样
想法的话,你就会明白应当怎样做才能获得幸福。不过,这些话不是一时说得完的,要
向你陈述我对人的命运和生命的真正价值是怎样看法的,需要一些时间,让我们找一个
合适的时间和地方安安静静地谈一谈。’
“我流露出急于要他告诉我的心情。于是,便约定我们至迟也不能迟过明天的早晨。
那时候正当夏天,我们天亮就起身。他把我带到城外的一个小山上,山脚下波河的水蜿
蜿蜒蜒地冲洗着肥沃的河岸,阿尔卑斯山的巨大的山脉远远地俯瞰着田园,旭日照耀着
原野,在地上投下树木、丘陵和房屋的长长的阴影,用千万道光辉装点着这幅我们人类
的眼睛所能看到的最美丽的画图。我们可以说,大自然之所以这样把它整个的灿烂景象
展现在我们眼前,就为的是要我们以它作为我们的话题。我们在这里默默地观赏一会儿
景色之后,这位心地平和的人就开始向我这样讲了。”
------------------
素心学苑 收集整理
|